爱国主义是主旋律,儿女情长是调料,家庭观念是底色。新时代的主旋律,当然要讲究与时俱进。既要有西方的浪漫,也不能少了传统文化的忠君报国孝道伦理。影片的思想境界简直完美。这剧本我也能写,无非是英雄儿女加烈火金钢加董存瑞加谷子地加李云龙加兵临城下加007。刘恒也算是国内比较有名的作家了,只能说贵圈真low!!!!!!
从技术上讲,战争场面主要靠低音炮加慢镜头,战术主要靠打了鸡血的人海,军人形象主要靠江湖气质,对白主要靠一口纯熟的京片子外加几句半生不熟的洋泾浜方言,颜值主要靠台湾小鲜肉,感人主要靠死人,窝只能说窝野屎坠惹!!!!!这导演我也能当,无非是怎么作死怎么来嘛!!!!!!!
为神马还给两颗星?志愿军军歌反复出现,也算是不辜负那么多亡灵!朝鲜战争值得研究,不能忘记,它对今天中国的影响不小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
还是怀念过去的战争片,烈火金钢之后,国产主旋律战争片的水平真是每况愈下!!!!!
就武器来说,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志愿军用的是万国造。但大部分是日军留下来的制式武器,就是我们熟悉的三八式步枪,花机关冲锋枪和歪把子机枪为主。但是电影情节明显不是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因为开始我们是秘密入朝的,所以不可能大张旗鼓的用火车运输。那么就从第三次战役开始讲起,第三次战役入朝的志愿军大量换装苏系装备,莫辛纳甘步枪,马克沁重机枪,波波斯冲锋枪。所以他们火车上那些武器装备,我特么基本没看懂。
从战争方面来说,第一次被伏击是完全不显示的。第三次战役的时候,李奇微的空中绞杀战之下。你还敢大张旗鼓的用火车运兵,不是找炸么?还有就是,在我们的大后方,还有大量的敌军埋伏,还有那么多大口径火炮。你告诉我怎么运过来的?就算是后来有了米格走廊也只敢把火车开到平壤。
第二次打伏击战,那时候我们不是只有炸药包,还有反坦克手榴弹也有火箭筒了好么。你就算火箭筒连一级的没有,反坦克手榴弹对于潘兴的正面侧面装甲没有作用,但是菊花可以随便炸啊!而且补兵的火力支援武器一般是迫击炮为主,你一个连带门山炮是几个意思?你伏击完美军的先头部队就特么能光明正大的在大白天跑路?你真当美军的飞机是纸做的?还能给你回头在埋伏一次把山给炸了?志愿军因为没有制空权,所以就算苏联支援了T-34和IS-2坦克给我们,我们也不敢在白天开出来。所以白天我们基本不行军,但到了晚上就是志愿军的天下。是因为火力不够别人强悍,就只能打近战夜战!
第三次就更加瞎了。老美敢在晚上过来偷袭我们?你当老美是猪还是你是猪?晚上是志愿军的天下!在晚上老美只有防守的份。
第四次打阵地战,我的天,你用潜伏是对的,但是你玩的步兵集团冲锋是什么鬼?那时候我国的步兵三三制战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可以说,当年我们国家的轻步兵是世界第一的。细节啊,大哥。要你这么冲锋,志愿军早回国了。还能搞定老美?
1.抒情太多,思考太少。从头到尾,谈情谈情、喊口号喊口号、立flag立flag、爆炸爆炸……尴尬尴尬。2.然而没有出现任何朝鲜地名,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具体的美国人的形象。除了枪管子上都是窟窿的波波沙、说英语的鬼子还有大一号儿的坦克外,和之前的抗日戏没有任何区别。3.手动排雷一场戏还不错,可是这一段刘恒老师你已经在《集结号》里用过了啊。4.“人海”战术这个实在懒得去批判一番了,好在这片子里美国鬼子跟抗日戏里的日本鬼子一样蠢,所以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结尾频繁VR视角,把战争片当枪战片拍,可以,这很香港导演,也很抗美神剧。
5.片中大量抄袭
电影还可以。但去汉城的预告片真的是恶心至极,脑残的创意
以前的段子是老兵受辱,愤而反讥。导演画虎不成反类犬。
两位知名的男女演员不知所谓地演了一段儿战地故事,留不下任何深刻印象。
2016版《百团大战》。我觉得把当初中学课本里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几个段落串成一部电影,也比现在这个《谁的战争》强10000倍。
严重生理不适。
强烈建议豆瓣出负分
主要还是片子拍得不行
我觉得拍的还可以,特别是配乐加分。
细节还好,特别是战争片段的主角主观镜头,很有代入感。可惜故事还是太传统,没张力。
适合愿意花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人士观看。一无是处,纯度120%的主旋律。言情部分就是父爱子,妻爱夫,我不准你死。战争部分就是一通狂轰滥炸加慢镜渲染,既无战术也无战法,关键时刻自有高大全。你根本看不出这是发生在别国土地上的志愿战争,无非就是把日本鬼子换成了美国鬼子而已。
没有网评的那么糟糕。为刘烨、王珞丹、黄志忠的演技加一星。志愿军打伏击最具特点的集束手雷战术让一帮濒死的文工团女同志给整了出来这不科学。刘烨在小神仙背上摆飞天姿势360度旋转射这段太特么神剧了我严重怀疑导演故意黑男主。胜利归国那段如果能采用当年真实影像资料效果会提升好多。文戏略单薄
无论这是不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宣传片中老艺术家们的姿态让人觉得这就是一场侵略战争,辱韩更是侮辱志愿军
北川,三夏,洛东 看见这三流编剧的起名老子就已经吐了
disgusting
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那么多一星?别说,伪文青的队伍里最盛产键盘侠了。
不评分,怕被查水表
原来现在的年轻人已经痛恨xx到任何沾边的事都要喷的地步了,米国主旋律为毛隔岸洗脑功力能这么强劲呢,什么年代了还当米国是救世主?为理想和祖国安宁而付出生命的战士真是枉死了!很喜欢彭氏的电影,之前看报道说导演对接到“安排”不能正面拍“敌人”表示愤慨,加上刘烨渣演技没去看,现在有点遗憾。
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在vip厅😂,给一星的请看过电影再打分,请问小时代你们都能给2星,为啥这个给1星。主旋律怎么了,主旋律就直接给一星?!至少故事讲清楚了,泪点也戳了,演员演技集体在线,场面也合格。这怎么就是1星了……感想:愿世界和平,不要再有生离死别。
我爷爷就是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每次回忆那段历史,奶奶都是用沉默来讲诉,沉痛在她心里已经结了痂,看完“我的战争”瞬间懂了奶奶心里的痛。
第一场仗就打的不明不白的,火车刚出车站没多久,就被有水泥堡垒的美军伏击了。这在时空中明显是有问题。人海战术,没头没脑的十几分钟打,反而消弱了战争的激烈程度。勉强三星,主要还是片子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