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发光的、漂亮的、让人着迷的底色是流淌着的是让人晕眩的欲望,她是漂亮而唾手可得的廉价水钻,无数次的反射、折射,她失真,然后误以为自己是美丽的钻石却无法承受接踵而来的磨损。”
无论是《A Streetcar Named Desire》还是《Sunset Boulevard》、《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似乎都在围绕着女性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美貌的流逝而逐渐无法被负担最终走向毁灭展开。然而不幸的因素是什么?如果说《Sunset Boulevard》Norma的崩溃揭示了时代前进的脚步抛弃了曾今的宠儿的悲剧,在《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无论戏里戏外都在戏谑着女性的职场困境以及女性作为客体无法摆脱被凝视的宿命。那么在《A Streetcar Named Besire》里我们究竟能看到什么?
(不想以原著中所展示的少数群体角度来看待,仅将Blanche视作女性角色,整个故事是一出父权压迫下女性走向毁灭的故事)
美国南北战中后,南方经济受到重创。南方人依旧活在早已习惯了的温柔旧梦里,而当这个泡泡破开,Blanche不得不去投靠她所看不起的“现代人”,而这注定了她的格格不入与脱节将她甩向深渊。
女性的道德自省成为一种精神内耗。
早年观看国产电影《万箭穿心》对片中宝莉悲惨的遭遇印象深刻。宝莉过激的言论导致出轨的丈夫自杀,而丈夫的离世所带来的连带影响成为宝莉万箭穿心的根源。宝莉以一种苦行僧的方式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而这样的道德自省无疑是折磨人心的。如果说宝莉的言论是利剑快速地了断了丈夫的性命,那么宝莉儿子的言论就是上千发射向心头的已经生锈的箭,但宝莉的儿子丝毫没有一丝愧疚感甚至心安理得接受宝莉的养育。
我不否认Blanche的言论导致爱人自杀,可Blanche作为一个同妻确实很惨。如果说Blanche的言论应该付出代价,Stanley那恶毒的言论加速了Blanche崩溃是该可耻的,他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Blanche的精神状态由于她长期的自省而逐渐走向崩溃,应激反应、幻听、噩梦。她在道德自省里不断地迷失自己。
说到妻子对丈夫的蔑视,想到《鄙视》一书中,男人那懦弱的行为、面对妻子(被上司觊觎)视而不见、对于已经呼之欲出的事实否认、到最后依旧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认为妻子不应该不尊重自己,而在整个故事中男人对妻子的批判、蔑视是密集的而男人的优越感也在对妻子的蔑视中尽显。当然最后这本书死去的竟然是妻子,我真的要疯了,为什么总是女人得到坏结局?
波伏娃曾在《要焚毁萨德吗》一书中认为:
“他们试图从象征意义上在床第之间复活他们所怀念的那种境遇,即独自享有主权的封建独裁君王的地位。”
“在做爱的时候没有一个男人不想成为专制君主。暴君统治的沉醉直接导致残忍,因为这个放荡子通过虐待为他服务的对象,体会到一个强健的人在挥洒自己力量时所能品尝到的所有魅力;他在统御着,他是个暴君。”
“多亏了她(指萨德的妻子对于萨德的无条件依附),他不仅能够将作为丈夫、父亲、贵族的角色与他的快乐协调起來,还确立了淫邪恶行对于好意、热忱、忠诚、体面的显著优势,通过使婚姻制度和所有夫妻间的美德服从于他想象与感官的任意交为,他出色地对社会加以嘲弄。”
Stanley不是一个性虐狂,但家暴和强奸比性虐更可耻。
尽管是个人渣,但Stanley依旧是“长相帅气的”。他身上的特征多么阳刚,健硕的肌肉,粗旷的嗓音和不羁的生活方式,他即是一个具象化的父权。他要有绝对的话语权,最起码在他家里;他认为妻子的财产即是自己的,然后又说“我的也是你的(反正我也没有财产)”;他性别歧视到骨子里,在外人面前也没有尊重自己的妻子;面对精神状态有问题的人,他不断将对方逼向崩溃而得意;他强奸了Blanche,但毫无悔意。
(强奸带着摧毁她人的目的,《The Damned》中那个恋童癖异装癖男人强奸了自己母亲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他要以这样一种方式毁了母亲。)
父权制合理化了阳具崇拜和荡妇羞辱。Blanche所展示的形象是一个崩溃的形象,她的自毁性是她在那样的状态下为数不多可以保持的选择权。Blanche的行为不是让世人批判说教的,而是让人反思其悲剧究竟因何而起。
回到第三点的论题,女性在男性凝视下陷入依附道德的自我束缚,即在圣女和荡妇间论证自己是圣女而非荡妇来获得短暂的尊重。事实上荡妇羞辱的威力远比揭发丈夫的不伦恋情、讥讽丈夫的懦弱更大。1935年,中国演员阮玲玉去世,这位传奇女星的离世向世人证明“人言可畏”。荡妇羞辱对于旧时代的女性是有致命性的打击,而当时大部分男性则不会因为私生活败坏而被批判再走向毁灭。
性是男人的话语权,在这项禁忌中女人不被允许享受、不被允许有主动的权利,一旦女性“像男性一样”享受性爱或者暧昧,对于女性的荡妇羞辱便随之而来。
我始终觉得人在自毁时产生的快感会让人误以为自己重新掌控了对于人生的话语权。
Blanche错误走进了象牙塔并认为这就是真实,随着越走越深她无法判断真实和幻想的边界。她依旧渴望得到他人的爱慕和尊重。最后她熄灭了,带着漂亮的谢幕,她走向了无人知晓的深渊。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次联想到林芙美子在自己的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对于贫穷的恐惧以及对当时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对生活的消极对待。这与Tennessee Williams在这部作品中所表达的消极对待是相似的。如果说《浮云》中雪子所认为的“去海岛和兼吾重新开始”是她的生命后期的精神寄托,以及《饭》三千代最后选择逃避现实选择和丈夫回到家中并认为那样的附庸他人是幸福,这两者都是一种对于现实的否认以及对贫穷的恐惧;那么《A Streetcar Named Desire》也在不停地阐述这样的两种恐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如何将Blanche推向崩溃。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柔软而没有话语权的人,她在被碾碎的过程中发出过怒吼,野蛮的言语和阴茎捅碎了她最后的理智,她跟着镜子一起碎了。
究竟是谁逼疯了Blanche?是无处不在的凝视批判和父权制。(无论这个电影在说女性或是同原著中隐晦表达的少数群体,她们都是父权制压迫的对象。)
有点受不了舞台剧式的表演方式....
穿背心的白兰度好帅,穿西装的白兰度好帅,穿睡衣的白兰度好帅,穿背带裤的白兰度好帅,穿花衬衫的白兰度好帅,衣服撕烂掉的白兰度好帅,不穿衣服的白兰度好帅,抱头哭着求老婆回来的白兰度又帅又萌。【醒醒秃子
一个无家可归的、不自重的、做作的、搬弄是非的、爱慕虚荣的、自欺欺人的不幸女人的悲惨故事。
Blanche在各种意义上都具有“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她必须永葆青春美丽,再践行矜持兼顾情调的淑女美德,从而攫获一份男人的敬重与爱意,就完满了……否则她就一无所有。这种生命态度在古今中外都是女性悲剧的制造机,妹妹反倒活得明白,容貌与家世都会变迁,要么别自命不凡,要么别孤注一掷。
卡赞代表作,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费雯丽与白兰度反差鲜明的伟大表演,体验派与方法派的对决。2.破碎之镜=强暴暗示=幻梦消散=虚荣与谎言的崩解=灵魂死灭。3.剧本极佳,隐晦多义,过往轨迹逐层揭示,又留有开放空间。4.黑白光影与明灭街灯。5.卖丧葬花的老妪。ps:脑补同为体验派的阿佳妮如何演。(9.0/10)
经典哪~他们告诉我搭乘一辆名为欲望号的街车,换车去一个叫做墓地的地方,再坐6条街区,到天堂乐土下车。
看底下前五名的影评,没有一个提到内战后南方拒绝改造导致社会贫困、美国地缘政治等,全是什么爱情、迷惘。灵魂、脆弱、华丽。所以我一直觉得从历史、政治的角度/老师讲电影远比中文、艺术系讲得好,因为真正打动人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性呐。硬是要观众对艰涩的技术感同身受和舍本逐末南辕北辙有何区别?
一个活在过去的诗性人儿最终只能在疯人院渡过余生。
如果不是费雯丽,大部分人会讨厌死矫揉造作的布兰奇;如果不是白兰度,大部分人会恨死粗鲁暴力的斯坦利。
文艺青年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被生活打败。坚持前行,才是众人的女神。倒下来,就成了女神经病。结尾看得我挺难过,时刻警示自己。
不管你是谁,我总是依赖陌生人的好心肠。——这句台词是无奈是刺痛也是挖苦,透着无尽的悲凉。
没有经历过布兰奇的那种痛苦,怎么知道费雯丽演出的伟大?
Leigh把Blanche演得太好太好太好了 好到让人心痛。Leigh能让人从这样一个角色中看到自己的部分影子 实在可怕。欲望 虚荣 谎言 这些伴随女人一辈子的词汇 如此集中尖锐地迸发出力量。
马龙白兰度是美,美到我觉得费雯丽长得也就一般。。。。
犯贱的妄想狂VS装逼的种马,欲望对欲望,两败俱伤。将为人母的离不开动辄家暴的丈夫,中年男离不开母亲的照顾,自觉站在制高点上的禽兽不如,自觉是文艺女权的热切渴盼着一切男性的恭维,生活本身就是一辆欲望号街车,所有人都被牢牢绑在座位上。电影拍得非常讲究,方法派的大胜利,配乐够喝一壶了
白兰度就是个迷人的胚子 妈的!
舞台剧各种即视感,一个被欲望毁灭的故事。野性、暴烈的白兰度帅得惨绝人寰,足以让任何人为他粉身碎骨。费雯丽除展示不朽演技外在他面前简直成了个柴火妞...
要我也会把她赶出去。。。。。
时代的铁骑无情驶过,不合时宜的人只能苟且偷生;费雯·丽把这个神经质的自欺欺人的却又可怜兮兮的白兰琪刻画的入木三分,对戏的白兰度也是不落下风,野性又直接的斯坦利的存在恰是白兰琪的对立面;夜景黑白摄影教科书。
社會是怎樣逼迫那些敏感而又不想循規蹈矩的人走向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