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严肃的男人》片尾,Michael Stuhlbarg看着眼前突然袭来的龙卷风,那天是他儿子的犹太教成人礼。他即将迎来青春期的反叛,而他看到的是更年期不可消退的焦虑。荒诞不经的血液在《冰血暴》里是温热的,黑色幽默,在一个完全谈不上黑暗的年代(或许正因为我们深处黑暗中),闪烁其词地娓娓道来。像一个有些神经质的不承认自己是醉汉的说书人,拎着一瓶贴着【白兰地】的莫吉托酒瓶,悬在胸前的眼镜镜片碎了一块儿,食指从破洞的手套里伸出来挠着冻得通红的鼻头,他哼唱着不知道算不算地道的苏格兰民谣,当然,夹带着浓厚的哥廷根口音。他呵斥着这个时代的可笑与窝囊(以跟自己无关而感到惋惜的口吻),一个连妓女都坐地起价的时代,你还期望青春期的孩子能好好发育嘛?(对着娜塔莎)我说,谁说不是呢?那天坐在我旁边吃着三文治的小伙儿,彬彬有礼地与我道别,出门拔枪射杀了斐迪南大公。“gott!oh gott!”他激动地喝了一口酒,用少了四根手指的右手捏着我的肩膀,“哥们儿,这一轮算我的!塞尔维亚永不屈服!”随后义正言辞地跟娜塔莎求了两根烟,给自己点上。我看着被上帝派下的雪花停在枪口,变成一团灰色的烟,竟然有一些温暖,像我们围在黑尔夫叔叔的壁炉前取暖的那个夜晚,听他念着《白夜》,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随便哪本书。人为什么需要节日呢?除了纪念耶稣降临,也许,是为了不让人生变成一场消磨时光的无边的瘟疫。据说,我们已经包围了莫斯科,顺利的话,一块儿去黑尔夫叔叔家过圣诞吧!叫上曼努埃尔,皮埃罗,还有丽兹婶婶的猫。想着你,我又自慰了,想你,圣诞快乐(只是以防万一)。
Fargo曾经的魅力在于,用最平实的手法,揭露普通生活中的不可思议与荒诞。而如今的第三季,本身却成为了荒诞。想想看,一个冷面人一本正经讲的笑话往往滑稽,而一个画得五颜六色的小丑过来咯吱你就一点不好笑了,是一个道理。剧本不够,各种形式来凑。抢戏的BGM,,冗余的side story,无意义的小细节,与科恩兄弟的冼煉风格趣味迥异。同情Ewan Mcgregor, 本可以是个很出彩的双胞胎角色。
看到第八集,想吐槽:这一季太稀松平常了!完全没有第一季的扣人心弦,而且还不严谨:第六还是第七集,雷和妮姬逃命离开家时开的是红色的破车,到了汽车旅馆就变成银色的越野车,总想着该交待一下吧,但直到雷死也没任何说明,看来确定是bug了,类似的bug还有几处……还有不能忍的是,每集都会有几个段落,你用什么分段不好?偏偏用黑屏来分,一黑至少5秒,弄的我开始以为是网断了,后来知道是这一季的手法了,每次黑屏都感觉喉咙被卡住一样难受……情节方面也乏善可陈,平淡无奇,都在意料之中。不像第一季,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没防备时放个大招,看的时候始终被情节带着;这一季看的我昏昏欲睡……遗憾!
但要赞一下:配乐非常好听!
曾经住过的地方和第一季里的许多场景神似,户型几乎一样。始终忘不了和住家一起做饭打游戏接孩子,然后夜深了和朋友在雪夜探索都市传说的一种光怪陆离的感觉。在大街上看到鹿就直接停下车,寻着脚印看到发绿光的眼睛。虚拟与现实和脑子中的奇想在这里都能发生。
第三季又发生在Eden Prairie,生活真是神奇。
有人说这一季的《冰血暴》情节很差很难看。但是,如果你把它当作一个仪式感十足、且充满了不少现实隐喻和历史呼应的剧集来观察,就会发现不少有趣的东西。
《冰血暴》第三季,其实讲的是暗黑时代的冰山一角。
这个时代,就是「雄辩胜于事实,意见重于事实,立场决定是非,感情优先一切」的后真相时代。
故事
这一季的开头并没有直接切入明尼苏达州的雪景,而是闪回到了主线故事发生前的22年前——1988年的东德首都东柏林,一间审讯室。
审问的过程简短,但非常好看,只用三秒钟就把所有冰血暴的气质展现了出来。从审讯官的穿着和仪态来看,他应该是东德时代的国家安全局的人,也就是著名的斯塔西/Stasi (Staatssicherheit的缩写)。
当导演借秘密警察调查案件的口吻来讲述「真实/Truth」和「故事/Story」的逻辑时,整个剧集的氛围也就此被埋下了伏笔——往后的所有叙述,所有罗生门事件,所有模棱两可,都会有一个虚无又终极的答案。
人物
这冷战味道十足的铺陈,也梳理出了一条大致的人物背景脉络:
22年前,神秘的thug life大汉 Yuri Gurka从乌克兰流窜到了东德,并杀了自己的女朋友,然后消失在人海。
现实隐喻
1984-1990年,普京正好在东德的德累斯顿克格勃机构工作。在官方的记录中,克格勃作为是独立运作的,但他们绝对不可能没有跟当地的秘密警察接触过。
后来的剧情中,Yuri不停地提起普京和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其中的隐喻并不难理解——Varga先生运作的秘密组织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东德和苏联的秘密警察那一套,通过窃听、跟踪、恐吓、扭曲事实等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就是说,本剧的幕后操盘手,真正摆弄人物命运的人,是通过像克格勃和Stasi一样的手法来运作的。
文学呼应
如果我们脱离剧情本身,站在文本阅读的高度来看这一集的话,其实可以找到卡夫卡小说的影子。没错,我说的就是卡夫卡的名作,《审判》。
还是开头那几分钟,审讯官与嫌疑犯的纯德语对白,演员非常德国式的演出,真的有种卡夫卡附体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剧中的内容跟小说的内容,在设定上有着高度的相似——主人公无可辩驳的清白,官僚体制的扭曲事实,腐败、黑暗和无能的政治现实,令人不安与惶恐的阴森氛围。
所有人都逃不出去,每个人都会被自己的羁绊困住,并且越陷越深——Emmit Stussy会在洗钱的旋涡中无法自拔,Ray Stussy会在困顿与窘迫中走向深渊,就连前警长女士Gloria Burgle也会被继父的身世,和始终不能自动为她打开的自动门,而百思不得其解。
Irv Blumkin老先生
故事
剧情的逐层展开,也让Varga先生的神秘身份逐渐引人注意。于是,第一个敢于调查他背景的人登场了。
短暂的出场的Irv老先生用谷歌吃力的搜索Varga先生的名字,但没想到,自己反倒被对方反侦察了——电脑被入侵,被人控制摄像头拍了照片,然后办公室还被对方断了电。
人在网上分三种,一种是你搜Ta的名字,全是重名的,根本找不到本人是谁,这就是人堆中的一个小民而已。
第二种人,是稍微牛逼的人,铺天盖地都是Ta的新闻,但这种人只是台前奔波的马仔。比如明星,政客这样的,他们并不是幕后的操盘者。
第三种人,是真正的幕后,你在网上根本搜不到他们的名字,但你生命中的一切,都跟他们有关。他们就是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幕后掌门人,比如光明会的元老,比如操控全世界影子政府的至上精英。
Varga先生就是类似于第三种人这样的,你在网上只能搜到一条根他有关的消息,你点进去,不会看到任何信息,但会立刻被他盯上。这种秘密警察的暗示,跟第一集中的关系逐渐明朗起来。他作为最高利益集团的代理人,作为空壳公司的运作人,一方面掌握着海量的资源,人力和财力,另一方面,也监控和操纵着所有可以为他所用的棋子。
Yuri 和他的亚洲脸小个子搭档Meemo正式出场了
历史呼应
他们出场没几分钟,就干了自己该干的事儿——把搜索Varga先生的Irv Blumkin老家伙扔下楼,然后伪装成自杀。
不过,在杀死Irv之前,Yuri用他的斯拉夫口音来了一段很宣教式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片子里的斯拉夫打手在杀人前,都喜欢嘟囔一些这种带有历史感和民族感的东西。
Yuri说自己是哥萨克人,他一看Irv的姓氏是Blumkin就知道自己肯定得弄死这个人,因为Blumkin是犹太人的姓氏。历史上,哥萨克人跟犹太人是死敌,就像斯巴达人和雅典人一样,他们从17世纪开始,就在东欧大平原上你死我活地杀了几百年。屠杀犹太人,简直就是哥萨克人的天职,每一个哥萨克人都应该前后杀死几个犹太人来证明自己的民族存在感。
所以,Yuri的几句简单对白,实际上就是反犹宣言,像是在Irv死前对他宣读最后的祷文一样。
现实隐喻
这集末尾的时候,轮到Varga先生大段独白了。他云山雾罩地说了很多阴谋论一般的秘密组织干的勾当,以及他们眼中的世界。
毫不例外,在他的台词中,甘肃、北朝鲜、非洲都只是一闪而过的台词,唯一值得展开讲讲的,肯定是俄罗斯——普京管理下的俄罗斯是多么井井有条,只要你懂得行贿的方法论,并且能够玩得转老毛子的那一套人际关系和官僚体系。那你就能用钱办成你想办的任何事儿。
虽然这话听起来很陈词滥调,很西方价值观。但还是蛮中肯的,因为他在描述Stussy成为纸面上的亿万富翁的途径,就跟俄罗斯寡头的做法基本上差不多。既然说的这么入骨,所以理所当然的,(据说)这段在俄罗斯给掐了没播。
S03E04
历史呼应
第四集没多久,Yuri 就直接口述了一段普京相关的故事,这段对话说的太好,以至于,又在俄罗斯被掐掉了,这里我执意要放出原台词,然后再告诉你一段有关苏联史上,最神秘的间谍故事。
『当普京还是个小孩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会加入安全部门,成为一名特工。他住在像井一样的房子里。在他的床头,挂了一张别尔津的画像。这个人,就是俄罗斯军情机构的教父,他在1920年代的时候蹲过监狱,后来一手创建了苏联的情报体系,也深刻影响了克格勃。
这个叫普京的小孩儿,他学习桑博(苏联国技,一种实战性很强的徒手格斗术),用自己的双手在学校里打出一片底盘。
在俄国,有两个词来表示真实,一个是pravda(正确的、真实的事情),这种真实是属于人的。另一个词是istina(真理、真相),这个真实是属于上帝的。
但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词,nepravda,它是谎言,是领袖们使用的武器。因为他知道人们不知道的东西,所以,他说什么,真实就是什么。』
这段对话里面,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别尔津。如果你看完下面这段关于别尔津的故事,你就会同意我的观点——没准Varga的原型,就有苏联谍报大神别尔津的影子。
人物原型
别尔津全名叫扬·卡尔洛维奇·别尔津,是拉脱维亚人。在沙俄时期,他因为支持布尔什维克,参加工人运动,杀死过一个警察,被判刑在西伯利亚监狱里干了几年苦役。后来去当了兵,在沙俄军队里服役,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十月革命之后加入红军,正式成为苏军的一名得力干将。
他加入情报部门,在契卡(肃反委员会)里干活,被二十世纪的的间谍狂人捷尔任斯基相中,得到了提升,慢慢做到了红军的情报部部长。后来,托洛茨基为了制衡契卡的力量,发展军队的情报网络,就让别尔津组建了总参谋部四局,也就是军情局,这也就是后来的大名鼎鼎的格鲁乌GRU(情报总局)。
后来契卡发展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克格勃KGB(国家安全委员会),在整个苏联时期,唯一能与之争锋抗衡的,也就是别尔津麾下的格鲁乌。
关于别尔津本人的事迹,其实并不多,但他的代号「老头(Starik)」却是苏联时代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尤其是在冷战对手美国人的眼里,根据他代号改变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后来一部美国冷战谍战大片《冷战风云》,里面跟美国CIA对抗几十年,险些引起美国大乱的幕后黑手,就是「老头」。不过很多不是他做过的事儿,都被安在了他的头上,因为他本人确实太神秘,只能从他手下做过的事情里面找灵感。
别尔津一首栽培的最著名的手下,当属苏联第一间谍,理查·佐尔格。他想苏联提供了最为关键的情报,告诉斯大林,日本人会跟美国开战,以及不会进攻苏联。这直接影响了斯大林在西线的布局,并改变了二战的结局。
不过,别尔津总有天大的能耐,也逃不脱被清洗掉的命运,1938年,他被斯大林下令枪决了。
所以,你应该明白,Varga先生提到普京在床头挂着别尔津的头像,以及冰血暴中提到别尔津的名字,有何深意了吧。
第一集就被空调砸死了的那个龙套,他当时身上的衣服上是Russia Lovers
后半段,坐在监听监视设备前面的Varga先生左手边,挂着一张斯大林的画像。这个瞬间,苏联间谍体系的隐喻,秘密警察的隐喻,寡头掘金的隐喻,都浮出来水面。
Yuri作为一个乌克兰人,开始教育别人关于西伯利亚的事情了。看来在欧美社会提西伯利亚的生存环境,和俄国的蛮荒故事,是有普遍的震慑力的。
在西伯利亚的(广义上应该代指俄罗斯)土地上,杀戮的传统是一种权力象征和统治默契,不论是谁,都通过强力的征服来建立自己的威权。但是相比之下,美国,就是一片松松垮垮的没有坚韧精神内核地方。
对苦难的简短铺陈,与俄国的历史和民族性有很大的关联。在苦难中,强力和强权也获得了充分的生存土壤,和绝对的生长空间。这一点,是没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无法理解的。
像Yuri所说的,那里只有商场和死掉的印第安人。相比于曾经做出过巨大牺牲的俄罗斯人来说,美国人简直太不值得一提了。更直接的,是编剧借Yuri之口,说出了美国人的软弱——这种软弱即是历史上的软弱,也是现实中的软弱。
强大和繁荣的永远只是外表,而只有不怕死的俄国人,才是冻土上的幸存者才是'the chosen one'.
然后,Yuri拿出来一直随身携带的道具,一条哥萨克鞭子,开始抽打Nikki。
这里异教式的处刑方式,则可以看做另一种编剧的「有意为之」。用哥萨克的鞭刑,来抽打敌人(还是女的),既像是军队中的一种处罚,又像是古拉格的惩戒。少了很多现代黑帮清楚对手的方式——比如直接拿枪爆头或者绑了活埋,反而多了几分带有异教仪式感的虐待。
所以,这是导演/编剧再一次提醒你,这是一部仪式感十足的片子,而剧情只是推动仪式运转的齿轮。
Meemo跟国税局的人用一模一样的税务审查范儿对峙之后,出来背景音乐放的歌曲是一首俄语歌曲。这首歌的名字叫做,《红军合唱团:哥萨克之歌/Red Army Choir: Cossack's Song》。
宝刀,战马,哥萨克骑兵,远方,家乡,原野,爱人的歌声…… 随着阴谋的深入,也许是为了烘托反派人物胜利后的气势,这首战争主题的俄国爱国歌曲,出现得有点叵测。
这一集,关于音乐的东西,还有一个,就是列宁对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编号23《热情》的评价。
高尔基1924年就记载下的列宁关于贝多芬的评价。黑暗与光明,爱与挣扎,都在音乐里。
列宁都懂,仔细看看这段话,非常有深意。
『一天晚上,莫斯科,列宁正在听贝多芬的《热情》,是Isaiah Dobrovein演奏的。
列宁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东西比《热情》更伟大了,我可以每天都听它。
惊为天人!超人的音乐!我总是带着自豪在思考这个问题,没准有点幼稚:看看我们的人民都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啊!
然后,他转动着眼珠,微笑着,说了一些有点伤感的句子:
但是我不能经常听,它会影响我的神经,让我想对那些生活在污秽的地狱里的人说出点好听的,轻抚他们的额头。
但是今天,我们不能绝对不能轻抚任何人的额头,否则我们的手就会被咬掉:我们不得不去捶打他们的头颅,不要带有怜悯之心,打就是了。但是在我们的理想里,我们却应该反对如此的暴力——这很是一个让人绝望的问题啊!』
Yuri 执行重要灭口任务,终于戴上了之前几集一直出现的熊毛皮头套。
哥萨克人和犹太人的历史恩怨再次成为情节中的一个仪式化的对立,科恩兄弟著名的保龄球的灵魂对谈(科恩兄弟的名作<谋杀绿脚趾/Big Lelbowski>中就出现过这个保龄球场中的谈话),再次出现。
保龄馆里,一个神秘的犹太人出现。他说出了Yuri的祖先,并带了一个口信。在这个口信之后,Yuri的命运也就此终结。
至于这个神秘人到底是谁?死神?复仇之神?没有答案。
这一季的大结局,落脚在了对于「后真相时代/Potst-truth era」的讨论,而编剧引入的最强有力的一个隐喻,就是来自于一句俄罗斯的谚语——未来是肯定的,过去是难以预料的。
这句话也点明了本剧不停重复的 'this is a story' 和 'this is a true story'之间的真正联系,它就是后真相的本质,也是那句俄国谚语的本质——我们所谓的真相,永远是经过加工后,被再呈现出来的真相。真实的真相,永远和我们之间保持着距离。公众将在信息网络的海洋之中,变位幻影,他们将被所谓的社会大潮,冲向不知名的远方。
主要编剧兼导演Noah Hawley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这一季的《冰血暴》在筹备和拍摄之初的时候,正值美国总统选举和川普的通俄风波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其中对于俄罗斯、真相、污点证据(也叫Kompromat,克格勃发明的一个政治黑话)、丑闻政治的映射,让人很难不把本剧集的情节往现实上靠拢、对比。
所以,这样来看,整个故事,就是一场巨大的解构。
所有苏俄相关元素的引用与暗示,无不指向那个在黑暗中悬而未决的终极答案——就像片尾坐在阴暗的审讯室里的Varga先生一样。
现实永远比真相残酷,这部剧你还得再看一遍才行。
1.烂牙佬是全剧毒药。见过恶心的,没见过这么恶心的。台词无闪光点,远不如malvo,强行装逼不成,就用恶心来凑时间。烟针剔牙特写,烂嘴黑牙特写占满整个屏幕,吃了吐,吐了吃,坐在马桶上吃屎一样的食物。从裤裆掏出烂鸡鸡,撒尿在茶杯里,逼人喝下。每次烂牙佬一出现,我是立马快进。本来第一季和第二季是我家晚餐的保留节目,全家一直视为精神大餐,可是第三季弄得只有我一人在手机上看,且永无再次观看的胃口,编剧是不是太过分了?
2.杀手全程无能。拍武侠剧,最基本的手法是不能低估反派。反派一定要有魅力,才能吸引观众。同时反派要有超能力,才能凸显正面人物的力量和价值。此剧哥萨克人平时只会欺负弱小,深山之中被老头和妇女灭于无形。亚裔侏儒整天翻个死鱼眼。先被劫持了指挥车,后被哑巴完美擒拿,不但不知道羞耻,还抖动小短腿跳个芭蕾舞。真是莫名其妙。弄死他俩毫无痛快复仇感。
3.人物行为难以置信。一般单位合并后占便宜的领导,会努力让吃亏的一方心里舒坦。本剧男所长对前女所长毫不客气,全程趾高气扬,无任何反省;停车场老板面对栽赃录像毫无辩解能力,第一时间放任家庭解体;债权和股权在合同里本应清清楚楚,却轻易被烂牙佬混为一谈而投诉无门;洗钱犯罪需要巨大营业额且价格混乱的行业,同时本身需要有巨量的黑钱来源,烂牙佬居然选择停车场这种仨瓜俩枣且价量清晰的的行当来洗钱,且基本看不到巨量待洗黑钱,而是完全靠骗贷。
4.人物关系设置离汤离水。作品要让人看得下去,人物必须要让人关心。停车场老板和假释官,两个杀手,均是污眉皂眼,毫无魅力,让人根本不关心他们的死活。美丽女警官的老父,居然是个继父,死了以后也因此看上去无关痛痒。根本没必要说成是继父嘛。就是亲爹,又怎么会拖累剧情?亲爹就没有过去的秘密了?作为全剧核心案件之一的杀人案,因继父这一设定,吸引力大打折扣,无法让观众关心。女警官同性恋丈夫造成的伤害,基本看不出来。第一季莱斯特老婆的唠叨,第二季警官老婆得了癌症,都让我感到关切和揪心。而第三季的设定,弄得离汤离水。
5.人物塑造缺乏吸引力。好剧的特点,在于连配角都生动活泼,比如第一季两个杀手,两个FBI探员,第二季嘴炮律师,肉店里面爱看哲学书的孤儿女收银员等等,令人过目难忘。本季大失水准。女警小男孩远不如前两季小孩子可爱。第一季邮差女儿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二季茉莉小时候坚定专注的目光,可爱的婴儿肥,让人怜爱和关切。第三季小男孩,基本游离于剧情之外。
算了,写这么多,实在是因为前两季太好了。第三季被糟蹋成这样,心里痛惜。编剧如果一时才尽,可以休息一下,没有必要硬上。
都说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但是作为鹰的编剧高手,实不该做出如此劣质的产品来折磨观众。天空才是鹰应该呆的地方。在鸡窝里扑腾,鹰自己累,我看得心烦,也心疼。
白雪皑皑下的黑童话
关爱同妻!! 老铁洗钱吗? 这季太致郁了 前两季都是人性恶插播呆萌 这季是纯的霸陵 等到7集最后才出现哑巴小哥一个萌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前两季的杀手才叫杀手 这季的杀手充其量是打手 警察也是最废的一季 全程旁观 结局也很憋屈 弄成个开放式的
Ewan真的是戏仙,完全没看出一人分饰两角而且就是他!
最后哥哥心痛地说 他还只是个孩子... 一环扣一环阿 ray的女友和流苏西装复仇那段好爽
苏维埃遗毒在这个世间,真是绝对恶的存在
看了四集。弃了。形式华丽,摄影音乐都特别讲究,加上多线叙事,强行把故弄玄虚的故事搞得很耐看。但编剧比前两季弱太多了。还是第一季最好看。
配乐自以为是无处不在让沉稳大气悬念罪案迫不及待变身做作小清新,从冰到老科恩对配乐的用法已经定调,这连开倒车都算不上,简直是开破车;技巧是要服务于表达需要,急于表现风格只能说明一件事:表达无力,原因:该说的第二季己经说完了,又不想放弃,只能打风格牌。有几场戏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门会不会打开呢?这一季的主题是《严肃男人》和《缺席的人》,整体有点虎头蛇尾啊。最后又见极简枪战,但显然没有第一季玩得溜
除第三集神来之笔,其余与前两季差距甚远,似乎能看到编剧的绝望。来自过去的杀手横扫一切,本季杀手均是装逼弱鸡,这也暗合许多作者(包括金庸)的时代退步观。英雄已经全部死去,历史早已终结,我们生活在混乱而平庸的,剩余的时代。不会再有让人血脉喷张的奇迹和转折,读历史成为唯一的乐趣。
看了这么多年美剧,能挂上“神”的,不是越狱,不是绝命,不是其他,只能是冰血暴。因为神剧不只让你酣畅淋漓,更会若有所思,进而醍醐灌顶,进而反问:我到底看了部什么剧?
放一个蠢人进来,整个案件就能妙趣横生,让片中的局外人无法琢磨。
就这种剧,我都不正眼儿瞧一下,直接上去就是一个五星!
刚播了第一集,和前2季相比水准大暴死,表演痕迹严重,人物毫无魅力,水准不够配乐来凑,你看看人家隔壁的「风骚律师」,同样是第三季,好好学
唠唠叨叨,神经质,丢失了前两季的精髓
如果一定要推荐语的话,只能是:“这是《冰血暴》第三季”
盖房子地基还没打好就想着内部装潢,不塌才怪。
金融罪案食物链末端的情节表现,熟捻游戏漏洞的人合法的戏弄规则、黑白反转文字游戏,契约间人命无常薄如纸。狼进化了,然后是猎人。科恩兄弟在他们的自传里提到过自己作品的几个基因:犹太宗教,恶的传染,计划失控,小镇庸人,中年危机,兄弟情。比如米勒的十字、冰血暴。
这一季真的是曲高和寡,对喜欢高逼格的人来说,的确可以看懂这一季作为炫耀的资本。而我等庸人就来谈谈庸人的看法,我觉得本季最大的败笔在于忽快忽慢的节奏,剧情跳跃性太大,意识流的东西太多,编剧为了“神剧”而用力过猛,反而需要观众过分解读才能看懂一二。这显然脱离了fargo黑色荒诞悲伤的立意
看完发现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电视剧,Nikki侠肝义胆,Gloria冷静周全,女交警体贴细致,男性角色不是贪婪无知就是懦弱无能。大反派竟然是哈利波特里的卢平教授!已瞎。这一季水平起伏不定,精彩和乏味共存。
每集都有诡异的让你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Ewan这扮相造型,真舍得把自己整成这样啊,还是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