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有关意淫(竟然有电影了,得找找)
用意淫这个词是因为这个词比较流行,至于词不搭意反倒并不大重要了
蹦出这个词儿是因为看到了一篇名字叫《西夏》的好玩儿中篇,作者叫徐则臣
这是一个柔而简单的假想故事,甚至我以为是个纯粹至极的假想!
比较明显的疑问会是:西夏这位“清瘦漂亮又哑巴又爱收拾屋子又爱美又爱打小呼噜又不好惹”的女娃又不是天使或者报恩的仙鹤,她哪儿蹦出来的?她怎么就能这么不负责任的蹦出来呢?她为什么不是丑八怪呢?这也太打击太扭曲我们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了吧。其他则是:动机、起因、底细等等,如果你贸然去问作者,我猜作者一定谦虚而轻蔑的笑道:这位读者小朋友不要这么单纯好不好,我只给了你一片树叶你怎么还想要整个森林呢?
反正,我以为这种无聊也许深奥的想法,没有也罢。
另感觉这部小说很像原来看过莫言的《手持鲜花的女人》,是个并不出名我评价很高的故事——我以为那是部很少见的爱情的纯粹描写(男人角度的,废话)。像《小红帽》《白雪公主》等等一样,傻不啦叽但是叫作童话。
在和现实的契合度上,《西夏》很像某些制作优良的电影,在我们耳熟能详的背景下把间谍、国家机器、恐怖袭击等等炫目的噱头编的很像那么回事儿。
在这个中篇里,那些现实的道具就是北京、北大、未名湖、小书店、北漂、房东赵大妈、去南京的火车等等,而所谓炫目的噱头则只有一个——爱情!
我以为作者很明显是有意为之:用一个奇妙的故事搭建一个模型,你知道,在经典物理里很多定理被描述的前提都是在一个假想的完美空间内,没有阻力,没有能量损耗等等,如若不然我们简直还是在刀耕火种,哪有什么狗屁小说会被出版。
而这个故事就是在一个如那般的空间内发生,它忽略了一切啰里啰唆惹人厌烦的“真实”的东西,或者更应该说,在这部小说描写的完美时间内没有它们一丁点儿的位置。当然它里面还是有朋友的“劝说”或者“善意”什么的小道具让它更加“真实”,我只是想说这个故事让我陷入了向往之中,一种无尘无菌踏絮如云的美好向往。而这种向往,用流行的词汇讲也许叫作意淫。
说过了,词不搭意并不重要,我以为在我们这个灰尘遍布寸步难行的不完美空间里,词不搭意并不会有什么大不了。
如果这个小说的真实度能达到50%,那我也就啥也不干了,直接去北京找人合伙开小书店并且在四环边上找个赵姓人家的平房租住下来。
因为,这个故事实在是太他妈的有意思了,它甚至让我相信这种完美能纵向延长到死,永远不会有让人疲惫却平常如霉菌的东西出现。或者让我一瞬间相信,这种完美会横向铺开老大一块儿,简直能让所有的小哥们儿们都很幸福都很嗨。
2 ) 一部有着王家卫逼格的文艺片
说起文艺片,不能不提王家卫。什么才叫王家卫逼格的文艺片呢?我认为必须具备一些典型王家卫的电影特征,比如精致的台词,比如淡淡的忧桑,比如就是不能在一起的两个人。这部电影,全有。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很平常日子,单身文艺青年王一丁接到居委会电话,说有人找他。他去了才发现是一个陌生但模样清秀的姑娘,这个姑娘是个哑巴。坚持说要找他,问什么原因也不愿意说,唯一的凭证就是一张纸条。
“王一丁:
她就是是西夏,你一定要好好待她。”
万般无奈的单身文艺青年王一丁只好带着这个陌生但模样清秀的姑娘回家。在朝夕相处中,两人渐渐产生了微妙的感情。事情最终朝着单身文艺青年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这个故事很有趣,表面上是一场误会,陌生的姑娘西夏误认了文艺青年王一丁。但我觉得导演想表达的远远不是这么简单,看似荒谬的事情其实有着很深的隐喻。
美好清秀的姑娘西夏象征着爱情,王一丁在一个很平常的日子突然遇到了西夏这样的事情,不正象征着爱情令人捉摸不定,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就到来吗?
在王一丁想不清楚对西夏的态度时,他这么说
“现在我对自己的事情有了巨大的怀疑,我想我是不是应该从这个空间里把自己剥离出来,和西夏分开一段时间,在这样下去,对西夏的爱情和欲望以及我自己的恐惧和担心,会把我吞没掉。”
在王一丁“成功”把西夏甩了时,他的独白,其实正是失恋的真实写照
“火车开动的瞬间,我以为我会高兴,但拥抱我的却是无比巨大的悲伤,西夏终于走了,多少天来的恐惧、忧虑爱慕和折磨,就这么突然地被一列火车带走了,让我的全身空空荡荡的。”
当爱情来到时,人们意识不到,不会珍惜,当她要离开时,才知道后悔。
文艺青年王一丁也在后悔,后悔自己不敢承认对西夏的感情。所以当西夏再次回到他面前时,他卸下了自己的伪装,抱住了西夏。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文艺青年王一丁还停留在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中时,西夏又突然走了。后面又冒出了一个王一丁,让人看得很迷糊,我重新又看了几遍,大致弄清楚了什么个情况。
事情应该是这样的,西夏的父母把西夏介绍给了一个叫王一丁的包工头。然后西夏就从老家千里迢迢过来投奔包工头王一丁,但是没找到包工头王一丁,却阴错阳差的找上了文艺青年王一丁,西夏一下子就被文艺青年王一丁吸引了,决定隐瞒真相,和文艺青年王一丁开始了美好的生活。在朝夕相处中,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但真相总有揭开的一天,在真相被揭开前,西夏选择了离去。
影片结尾,文艺青年王一丁为实现曾经的爱情誓言,选择了独自等待,期待某一天与西夏重逢。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还不错的文艺片
3 ) 熬夜也值得
很久没有从头到尾看完一部电影了.昨夜无意中就把遥控器定格在CCTV6,也不知为何一口气看完,或许是对于女主人公的清秀超俗吧,现在好像看不到这种女孩了......
4 ) 木头人
我们都是木头人,而内心却是无比鲜红。77事变没有忘记,而这部电影也会铭刻心中。
因为太像卡农,没有太多激情,只是在平静节奏的流淌中慢慢到达高潮。幸福点滴的积累,让等待变的不再焦急。
爱情终于解放了自由,心门从此为你开放。不再关系哲学,不再关乎意义。有你在身边,终于释放了理性,有你在身边,才能更理性。
5 ) 从大颗粒的曝光看到了纯粹之暖。
记忆里,王一丁是一片波澜褪尽的大海。有着北京男人一味的粗唳和单纯。在你大口呼吸的瞬间你甚至能闻到他身上浅浅的涩味,那种味道充斥了你的鼻腔,像一股巨大的冰流,从喉咙里垂直往下的砸去。
他很英俊。消瘦,脸部两侧的颧骨高而突出。深色的黑眼圈,双眼总露疲惫之韵。鼻子挺拔,带着尖锐的鹰钩。他的下巴能戳穿你。
就是带着这样的第一印象我进入了电影。
像是注定,女主角西夏的出现给这个男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波澜。西夏,西夏。这样的名字。用电影里王一丁朋友的话说“就是特儿有时代的沉重感”。这个女孩,笑起来明媚如阳光,白天出现的时候总是扎着一头干净的马尾。她无法言语,却总是看着你,双眼潮湿,像孕育着最温润的海。
电影反复描绘着西夏背后巨大的秘密,用深刻的词——真相。
最初,王一丁强烈地想去了解这个“真相”,他去公安局,他去报社,面容诚恳。他骑着他的摩托车,在北京满雪的空旷马路上周而复始。
可这条道路似乎太过冗长,疲惫,没有尽头。
我们的思想被灌输了这样的王一丁,一个讨厌包袱的,冷漠的男人。诚然,如果当一个莫名的女人闯进他原本自由的生活,他的房间里他无法赤裸,他只能睡沙发,他企图得知什么却只能看到哑女拒绝的眼神,他说他自己是恐惧的,焦急的,莫名的。于是他撩起袖子吓唬她说“这疤是被斧头砍的!我是一流氓!”
西夏还是不愿意离开。
西夏开始照顾起王一丁的生活。为他洗衣服,为他做饭,两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电影。深夜里晃动闪烁的电视灯晕,两个明晃晃的瞳孔。这个时候西夏很美,披下头发,神色缓慢淡定。
谁能说,这个时候的王一丁,不会爱上一个这样服侍他的美丽女人?
“你觉不觉得我们像《爱情故事》的情节?”
“照理说我们应该相爱了啊。”
“为什么我还没看见这苗头呢。”
西夏害羞的转过身,不断擦拭书架上的书以掩饰此刻她的心动。
其实那一夜,王一丁已经看到了那个苗头。
王一丁最后决定出去旅行,带上了西夏,去西夏熟悉的城市,南京。(他踌躇是否远行去旅游的情节,很有意思。)
“我发誓我绝对没有预谋”
王一丁带着西夏上了火车,放完了行李。他说去门口抽一支烟,马上回来。在门口的时候,他听到乘务员叫着“车马上开了,送人的亲属快下车。”
那一刻,王一丁做了一个决定。
“诶等等!我下车。”
西夏被留在那列火车上,被带走了。
“我以为我会很快乐。可我发现我所有的情绪都被这辆车带走了。”
王一丁回到家,难过地躺在了床上。
镜头遍开始跳转。
一边:西夏焦急地在飞速地火车上寻找着王一丁,她打着手语咿咿呀呀地比画着王一丁的身高和头发。
另一边:王一丁听到了敲门声,不急不慢的敲门声。他打开门,看到了西夏。
那一夜,他们接吻,拥抱,燃烧了青春的欲望。
他们开始像夫妻一样生活,西夏为王一丁打理生活,经营书店。他们在夜晚头靠着头靠看电影《甜蜜蜜》。
“十年啊,因为一首歌又重逢了。”
“你说要是有一天我们散了会因为什么再遇到啊?”
“那我就把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个面馆盘下来,我一直在那里等你。”
西夏无声地笑,眼角的泪滑落。
第二天,西夏离开了。带着行李。
王一丁也再未找到他。
结尾是这样的,王一丁去了那家面馆。
“请问这店买么?”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大海,温润,扩大,没有冰凌,没有真相。故事的结局深长,意犹未尽。
你想象他们多年后相聚,他们的爱。
6 ) 西夏与我所感动的爱情故事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中央六套很不厚道的将这部如此优秀的国产电影按排在了午夜,并且更为可恨的是中间安插了巨长的广告,临睡觉的最后一遍播台,发现了它,并且一直坚持了下去。可以肯定地说,这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令我感动的影片!如果句式允许,还可以在前面加个“最”字而且不加“之一”。
沁人心脾,那种感觉很舒服,畅快!故事的女主角叫西夏,哑女。对应的男主角不是唐朝而是王一丁,西夏凭一张写着我找王一丁的纸条,随命运的安排进入了这个开着一家小书店的80后的生活,随后,伴随着几多小波折,两人好上了。虽然有点俗套外加一点酸,谁叫我也就这欣赏品味呢,看完之后,小小感动如同丝绸般拂过我麻木以久的心,麻木以久是因为优秀作品实在寥若繁星,以韩剧为首的一些所谓的爱情片,给我们如此奥妙的情感,套上了一个框框,在这个框框里面,我们有了预知故事结局的能力。让我得出了一些诸如,不正常交往者迟早死于交通事故以及此若贫,彼必富的论断,屡试不爽。
一个爱情片,如果男观众比男主角还喜欢女主角的话,我想,这个片百分之八十就应该成功了。当然反过来也成立。我就是其中之一,西夏那个角色我太喜欢了,简直是集所有我所喜欢的优点于一身,勤劳、善良、美丽、温柔等等。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以是鸟人,但她是个天使,纯的。
结局不是很喜欢,王一丁的等待应该有个结果,在某个寂寞的夜晚,王一丁的面馆里终于出现了他所等待的西夏。OK,大俗人的完美结局!
为了看吴超看的。吴超主演的一部小众闷骚文艺片。吴超还是在伍仕贤导演的电影里面才能发光发热。
女主角是哑巴,也不至于从头到尾铺背景音乐吧,降一星
还成!
简单的故事 虽然没什么深度 但感觉很好 温暖的片子
特别喜欢的一个电影,再也找不到片源。
这姑娘比什么刘亦菲全智贤好太多了……
这简直94巨接地气又无比浪漫的爱情片,帝都阿,我们这些2B文艺青年来到这4以为都会遇到像这样的爱情吖TWT..
老百姓自己的小清新。以上。
739
青涩的,懵懂的,有悬念的
我想这部制作算不上精良的电影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曾经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你以为她会一直陪伴你左右,无论你怎么伤害她,只要你呼唤,她就会回来。措不及防地,你永远失去了。
这电影快愁死我了。这么文艺的电影,要出事了。
纯粹的乐呵
一颗星给漂亮清纯的女主,一颗星给愿意对纯洁的爱有着美好向往的观众
看不下去了 没看完
我喜欢王一丁儿 我怎么碰不上啊
这个,电影发烧友拍的吗
2012Aug7,吴中路117号,PPTV网络观看。故事有趣,但可以拍得更有趣,结尾那两个真亲戚的设置有点败笔。如果让特吕弗来拍会拍成怎样?
我甚至恍惚到我一直在等一个像西夏一样的姑娘
小制作,故事不够好显得刻意的文艺。男主很亲切,简直是高个儿版的牙膏。。冲这个,三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