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正片

主演:迈克尔·道格拉斯,希亚·拉博夫,乔什·布洛林,凯瑞·穆里根,弗兰克·兰格拉,苏珊·萨兰登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剧照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2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3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4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5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6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3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4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5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6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7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8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9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豆瓣小站  2001年,昔日叱咤华尔街的戈登(迈克尔?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饰)出狱了,无人来接,8年未见的女儿维妮(凯瑞?穆里根 Carey Mulligan 饰)与他势同水火。不过,她的男友——股票交易员杰克(希亚?拉博夫 Shia LaBeouf 饰)却对他有些崇拜。杰克热衷清洁能源项目,但他的老板兼导师路易斯都劝他早日收手,并给了他一笔钱。没想到,公司因负面新闻债台高筑,投资银行的詹姆斯趁机收购。被逼无奈的路易斯卧轨自杀。杰克决心为导师复仇。他向戈登毛遂自荐,希望得到他的指点。戈登了解到他与维妮的关系,便提出了一个交易:杰克给他创造接近女儿的机会,他教杰克如何操作资本。为了复仇,杰克决定铤而走险,然而感情的翻转却让他始料不及……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马肉一代天骄1991太空狗崽任侠野郎小刺猬与魔法石和陌生人说话第四季穿越者第三季妈妈可以吗良医 第二季追捕圣诞老人马耳他攻防线女子无畏第四季家有一老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过界男女国语名校风暴(印度版)第一季新笑傲江湖鬼灯的冷彻 第二季 其之二贝茨旅馆第三季锦衣卫百户水煮金蟾梦想改造家第十季瑞奇·热维斯:世界末日Side By Side 身旁的人2023江苏卫视元宵晚会摇滚巨星出神入“画”

 长篇影评

 1 ) 我愿做戈登·盖柯的门徒

虽然豆瓣和时光都把《华尔街2》说得很2,但我个人依旧很喜欢这部电影——不关乎情节矫揉造作与否,不关乎善终胜恶的俗套结局,只关乎我喜欢戈登·盖柯这个人物,喜欢他的那句话:Greed is good ~~~~~

五年前,我曾有机会去读经济类的研究生,但我却毫不犹豫地回绝了,理由是:我想好好做新闻人,而且我不喜欢经济。

说那话时,我一定不知道自己如今最大的懊悔,就是大学时没选经济专业,而读了新闻——以至于当我想无限接近经济时,却发现自己的相关知识,也同样匮乏得无限。

五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2006年到2010年,北京商品住宅均价上涨了4倍;2006年到2010年,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终被打回原形;2006年到2010年,中国经历了全球经济危机的洗礼,以及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双刃剑......——而面对这一切,新闻业所能扮演的只是一个描述者,至多是一个呼吁者,但始终是一个旁观和被动接受者;而这一切的主角只有经济,而经济的主角只有金钱。

如果五年前你首付10万买一套40万的房子,每月最低还款不到2000元;那么倘若你现在变卖它,除去银行贷款和还款数,你能得到120万的净利——五年时间,10万变成了120万!这就是经济游戏的魔力!......新闻中常说,有人借钱炒房变到千万富翁:其实在让受众垂涎的同时,那个写新闻的人,也一样在流着口水。

新闻是社会公器,书本上说它代表着公众良知——但良知换不来钱,但钱却可以让人抛弃良知。本片中就有一个很有趣的桥段:前作《华尔街》中,年轻股票营业员巴德为了良知和蓝星航空公司的生存,抛弃了大好钱途;而这部续集里,中年花花公子巴德却为了大好钱途,最终抛弃了蓝星航空公司,可能同时抛弃的,还有他的良知——这是多么讽刺的反转戏。什么?你说这是导演为了影片戏剧性而玩的噱头?但我倒宁愿相信,这是作为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的儿子,奥利弗·斯通对“良知 VS 金钱”最终结局的深诣。

影片中有句台词:华尔街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导师和门徒。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利弗·斯通是《华尔街》的导师;而我,则愿做戈登·盖柯的门徒。

 2 ) 奥利弗.斯通的郎咸平式吐槽

影片开始后不久,出狱八年的前金融大鳄戈登.盖柯(道格拉斯)在大学里开讲座,分析经济形势。诙谐幽默有之,形象生动有之,浅显易懂有之,慷慨激昂有之……听众无不振奋。那舌灿莲花的调调儿顿时让我想起一个人来,眼前的道格拉斯竟恍然变成了一张中年富态黑框眼镜灰白头发亚洲人的老脸……

直到最后,道格拉斯说:你们知道怎么解决当前的问题吗?答案是三个字……

——听众屏息凝神。

道格拉斯缓缓吐出三个字:“BUY MY BOOK!”

与此同时,我也终于脱口而出三个字:“郎 咸 平 !”

是的,郎咸平就是全片的灵魂,郎咸平就是剧本的大纲。奥利弗.斯通老师作为一位关心政治的老艺术家,借本片对两年前那场次贷危机吐槽,水准已完全达到郎咸平老师的境界。换句话说,也就是不值一提的意思。

比如说,电影中有个词出现频率极高:“道德风险”。道格拉斯在片中这样解释“道德风险”一词:你把钱给别人保管,却不知道其人是否会对你的钱负责。——而片中的反派们恰好都在道德上极为靠不住,拿着人民的血汗钱投机倒把。如此将金融风险归结为道德问题,大加批判,何其郎咸平啊。

与道德败坏的反派们相对,男主角希亚•拉博夫(《变形金刚》主演啦!)则寄托了奥利弗.斯通所认为的救赎之道。那么他为我们指明的救赎之道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在金融大鳄们纷纷痴迷于投机游戏时,只有他在百折不挠的为某绿色新能源项目争取投资。听听!新能源哟!绿色的哟!实业哟!政治正确的哟!

如此吐槽时事,如此主题先行,令本片完全不是我想象当中的所谓“商战电影”。情节设置,人物塑造,都是为主题服务,好处是不落俗套,坏处是不如俗套。纵然诸多细节依然颇见功力,但总归是有句无章,剧情颇多随意牵强。

主线之外,另有家庭、情感类的辅线。这条线在多数时候表现得挺不错,特别是与主线结合密切,不至脱节。但最后还是落入了一个牵强的俗套里。简而言之:爱,宇宙无敌的爱,最终毫无道理又不出意料的战胜了资本、利益、一切世俗……大团圆,The end。好莱坞盛产全世界最有爱的电影,“爱能救赎一切”是好莱坞永恒的主题,就好比“做人开心最重要”是TVB永恒的主题。烦透了。

哦,对了,催生爱的重要设定是:女主怀孕了,那个胎儿解决了夫妻、父女间的一切矛盾。这让我想起个段子:冯小刚当年拿《天下无贼》剧本给王朔看,担心男女主角都是小偷,过于负面,不能通过审查。王朔沉思片刻,说:让女贼怀孕。一句话就解决了一切问题。可见无论中外,一个孕妇出现在电影里就都是圣母,作用好比中国传统小说里的神仙下凡。

片中有处重要情节提到了中国:来自中国的投资方成为华尔街的救命稻草。一群美国人在谈判桌上讨好中国人,战战兢兢如面临命运审判。如果说去年《2012》对中国的献媚还只是科幻大片的虚构,那么这次《华尔街:金钱永不眠》里的一切则都是真的:我们确实是美国的大债主嘛。看到这里,我们怎能不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深深的骄傲。虽然电影里男主的中产阶级妈妈动辄买下带游泳池的房子,令我痛苦的捂住脸扭向一边,但我还是决定下辈子继续做中国人。

最后:

江湖传闻,要更好的理解本片,诸多背景不可不知:一曰斯通老师87年拍的第一部《华尔街》;二曰几年前那次次贷危机(至少要知道电影里哪个银行指雷曼,哪个银行指高盛吧?)。抱歉的是,这两样我统统一无所知。即便如此,我并不觉得电影的某处“看不懂”。或许不了解背景是会丧失一些品评角度,但这部《金钱永不眠》绝对是可以当做一部完全独立的电影来看的。这一点请大家放心。

 3 ) 金钱永不眠

在感情的世界里,没有永恒的爱与恨,只有永恒的人性。
同样,在商业的世界里,没有永恒的赢与输,只有永恒的人性。

从扎尔博的死,到杰克的复仇,再到戈登的父女和好戏码,我以为这又是一个好莱坞式的道德宣讲。
不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金钱与阴谋的故事。
Money Never Sleeps,因为人性永恒。

冯仑在《野蛮生长》里说,钱是有腿、有性格的、也是有气味的。因为钱心跟着人心走。钱是是非地,是是非人玩的是非物。这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对钱最市井却也是最精辟的总结。

某人曾意味深长的跟我说,要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必须看明白人性。
不是看透,是看明白。知道人性永恒的所在,是什么。

美国第一届财长汉密尔顿认为,依靠道德和人性来维护社会是不可能的,人性就是自私的,利益才是建立政治政策制定最大的出发点。
指望世界平等、天下大同是违背人性的。

以此你便知,华尔街是如何的叱咤百年,掌控了全球企业的命脉。因为,华尔街就是人性对利益追逐的最好的诠释。而泡沫的崩溃,也是贪婪的必然结果。

老戏骨戈登在电影里说,熊市不可怕,牛市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贪婪。当一个国家的金融企业创造了百分之四十的利润时,这就是危机的前兆。

《幸福来敲门》里,威尔史密斯饰演的穷困潦倒的销售员,看到从投资银行里出来的风光无限的交易员,羡慕异常,于是用尽一切手段混到这个行业里,从此咸鱼翻身。这真是关于金融行业的最好的招聘宣传片。

可是当一个国家的顶级人才都流向一个没有实物产出的行业时,哪里又会有金字塔下坚实的基础。

《风月俏佳人》,女主问男主:你是干什么?他说,我就是低价买一个公司,再高价卖出去。很赚钱吗?是的。女主诧异,他既不是做食品,又不是建工厂,凭什么那么有钱呢?

这就是人类一百年以来发明的最伟大的机制。一个最适合高智商的赌徒的游戏。它是会上瘾的。

这是一个GAME,没有永恒的赢与输,只有永恒的利益驱动。
在这样永恒的利益驱动下,美国创造了一百年的辉煌,中国正在开始创造好像很辉煌的未来。
这样是对还是错?
有人动则说,这个国度看不到希望,这个国度的草民都不理性、精英毫无担当。
那么,难道你不是心存希望的活着吗?我见过的最悲观的人,都对未来有所希望,区别只是在于努力还是不努力而已。

钱没有所谓的对与错,人性也没有所谓的对与错,错的是体制,因为它永远处于不够完善中,区别只是完全不合时宜还是需要修改。
我们需要一个防范和惩罚坏人的体制,而不是一个鼓励大家都去做好人、却让他们看着坏人都扬眉吐气的体制。

以前我也不懂,为什么父母那一辈的人对这个时代要傻乐的多。现在我知道了,因为他们在我们这个年纪时,所受的限制、艰难、苦闷、贫穷都多的多。
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而不是他们的脚底下,有什么理由要去不断的抱怨、诋毁和悲观呢。

当戈登用计拿走女儿一亿的基金、重新成为金融大亨的时候,他没有感到后悔。这个从监狱出来后唱空股市的失落者,这个说亲情才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的悲情者,摇身一变,又野心勃勃地投入到了从前的战场中。

男主问:难道那从前的一切都是假的吗?
不,那也是我。现在,也是我。这就是人性。
所有的善与恶都是身不由己。

 4 ) 时光是把杀猪刀

《华尔街》应该是我看过最多次的一个电影。虽然《重庆森林》、《东邪西毒》等也被我重复观赏,但王家卫提供的只是一时的精神食粮,《华尔街》却是长久的物质激励,相比之下,自然是《华尔街》的诱惑更大。

从租这部片子开始,我历经了重金买录像带、买DVD、看网络视频三个阶段,其中录像带看《华尔街》的次数最多,以至于到现在我还能对华尔街中大多数的段落熟记于心,经常能够大段大段的背诵,就在最近还刚刚引用了Like Larry Wildman going off a cliff in my new Maserati。

被我背诵的自然是Gordon Gekko的台词。说实话,不论80年代人是怎么觉得这部电影入木三分的,从我看这部电影开始它已经有过时的感觉,其故事完全老套,对华尔街的刻画也并不深奥,甚至还有不少错误。然而,迈克尔·道格拉斯的风采使得这部片子无论有多少瑕疵都同样是经典。

按最近读的E.M. Forster的文学理论,《华尔街》中Bud Fox是“完整人物”(round character),因为他的性格是在整个故事中不断发展的。相比之下,Gekko是典型的“平面人物”(flat character), 因为其性格可以用一个词形容:贪婪。然而道格拉斯就是把这样一个角色演绎的精彩十足,充满了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的风采。

由于对道格拉斯的喜爱,我在看电影续集《华尔街:金钱永不眠》之前就已知道,再次看到Gekko将是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然而,鉴于这部戏依然是奥利弗·斯通作品,我没有想到这部片子中Gekko将是唯一的亮点。

电影的故事讲的是道格拉斯饰演的Gekko出狱后的故事,这次他依然不是主线,衬托的是到处给老帅哥当下一代的小帅哥希安·拉博夫为自己的恩师(弗兰克·兰格拉饰演的好人,虽然他其实长得和“贪婪是好的”真是生活中的始作俑者Ivan Boesky有几分相似)向华尔街的达斯·维达(乔什·布洛林饰演,但还是看着像小布什)复仇的故事。期间,与Gekko女儿(《成长教育》中灵气十足、这里却神采全无的凯瑞·穆里根)订婚的拉博夫还必须处理自己的爱情、修复Gekko父女的关系、维护自己和母亲(苏珊·萨兰登饰演)的关系等等。

听着虽然颇有深度,但这其实也是《华尔街:金钱永不眠》最大的问题。和原片善与恶的斗争这一简单主题不同,续集企图在2个多小时(明显过长)的时间里讲清楚一段上千页纸都未必能够理顺、至今尚未盖棺定论的金融危机。这一目标之庞大是巅峰时期的斯通都未必能够征服的,而创造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他现在更是力不从心。和《JFK》胡编乱造总统暗杀史都能精彩异常的作品相比,这部片子斯通能够坚持到最后把故事讲完整已经很勉强了。

这份勉强不仅体现在斯通主观意识极强、万事不求深究这一问题上。实际上,这一直是斯通的弊病,一切简单化更是电影这一载体本身的局限性,所以在《华尔街:金钱永不眠》中出现并不奇怪。虽然即使按斯通本人的低标准,这部片子对金融的解释也弱智简单的可以,相比任何一个稍微对这次危机有点了解的人都会对其解释不屑一顾。

但《华尔街:金钱永不眠》真正的问题还是体现在斯通虽然技巧依然凌厉,但却已经无法逻辑的讲完一个故事。在这一点上,《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可以说和另一个著名的画蛇添足《教父三》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趣的是,斯通的电影也使用了Don Altobello,已经95岁高龄的Eli Wallach(最近老先生似乎很活跃,除了本片之外还联系参演了《纽约我爱你》和《影子写手》)。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和《教父三》的另一个共同之处在于最大的问题都是体现在主角的女儿这一角色上。虽然穆里根要比之后以导演身份成名的索菲亚·科波拉强太多,但其本片中其角色和科波拉的角色一样不讨巧。从故事上来说,她们的角色完全是“剧情工具”(plot device),主要是通过爱情连接老少男主角,同时让原本被邪恶附身的老男主角人性化。由于背负了这样剧情重任,因此这个角色甚至来平面角色都算不上,因为其内在逻辑必须为剧情牺牲。这就是为什么穆里根可以一直声称自己不重视钱、只重视信任,但却可以一再因为钱而破涕而笑,因为如果不这么写编剧就不能到达自己实现已经设计好的剧情转折和终点。

虽然穆里根的角色最为白痴,但她的角色不过这个毛病最重。拉博夫、布洛林等角色也根本毫无任何内在逻辑。E.M. Forster告诉我们,一部作品最大的问题就是作者向观众解释角色。在这部戏中,拉博夫明明饰演的是一位理想过头、热血过多的愤青,但导演为了让其符合自己的剧情,一再让诸多角色告诉我们,他的成色和Gekko是一样的。布洛林光看表面并无什么稀奇之处,但导演却一再忠告我们他是贪婪和邪恶的结合体。

这其实违背的不仅仅是Forster的文学理论,还是违背了“观其行”胜过“听其言”这一最基本原理。与其告诉我们事情和人物应该是怎样的,斯通真正应该做的是让我们看到这些人物都做了些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果说在讲解新故事、介绍新人物这方面斯通是失败的,那么在引发回忆这一角度上他却是成功的。通过Bud Fox(老得一塌糊涂的查理·辛)的客串、同一公寓销售老太太、同样的音乐、剪辑、过去的台词(Blue Horseshoe loves Anacott Steel)这些老版《华尔街》的桥段,斯通让这些细节感觉就像一些朋友之间的笑话一样,一下子让我们再次回到了美好的1987年。此时,甚至仅仅是Gekko儿子Rudy的名字都能让我们想到穿着浴袍的道格拉斯说“Rudy Gazootee, how's my cutie”这句台词时的表情。当然,最让人振奋的细节还是Gekko东山再起后小头发一背、穿上高档西服、在电脑后面一坐的那一刻。

就因为让观众再次勾起对《华尔街》的感动和怀念,《华尔街:金钱永不眠》也算略有价值。但影片本身已经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商品并非第一集中所说的信息,而是时间。那么作为观众来说,如果影片的价值只是如此,还宝贵的时间还真不如再看一次《华尔街》呢。

 5 ) 终究也不过是一场游戏

首先要说的,如果你没有看过Wall street第一部,那么其实第二部看不看也没有很大必要。不过如果你是和我一样对于第一部疯狂爱好到每一句台词都记得住的地步,那么续集当然要看,尽管它并不能够成为另一部经典。而可惜的是,这个续集来得太迟,整整地隔了23年。Michael Douglas老了,Charlie Sheen老了。当然,新的一代已经长大,纽约没有老,华尔街不会老,金钱游戏永远也不会停止。华尔街2侧面反映的,正是08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Lehman Brother一夜倒闭,整个华尔街一片凄风苦雨,上千万的人失业找不到工作,曾经穿着西装领带的金领们走上街去卖报纸。我依然记得我08年去了几次纽约,高大的写字楼们静悄悄,而华尔街附近几个街区的街头小贩依然在淡定的卖热狗,人生有高就会有低,生活总要继续。

在整个华尔街系列中,有那么几句关键性的话,Bud Fox在帮Gekko打赢了Anacom Steel一仗之后,Gekko在海边打电话给Bud说,this is ur wake up call. Money Never Sleeps。这一句便引出了第二部的主题。再就是Gekko在泰达纸业的演讲中,颇具王者风范地说出那句greed is good, greed is right, greed works. 在第二部里满头白发有点老态的gekko, 和他未来女婿在subway里说,我从前以为it's all about money,到后来我才知道,it's all about time.到后来Gekko卷走了他女儿的一亿,Jacob追到伦敦找他,Gekko再次说了一句,it's not about money, it's about the game of people。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游戏,不是为了钱,但是钱是胜利的象征。而Gekko,始终都在做那个winner。

第二部的男主,虽然长的过于奶油,但和Bud Fox一样,都是不甘心于在华尔街做一个小鱼小虾,一心想往上爬,但是毕竟又是热血年轻人,没有办法做到在冷酷的金钱游戏之中把感性和良知完全抛弃。为了增加感情戏码,使观众动容,又加入了Gekko的女儿Winnie的这个角色,Carey Mulligan很美,带着英国姑娘特有的那种细腻感,比之一般美国出产的金发碧眼的傻姑娘们气质惹人怜爱得多,但Winnie这个角色实在是很令人反感,动不动就变得way too emotional, 说话不到两三句就上纲上线鼻涕眼泪一起流,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就是不在乎钱,10million还是多少她都really don’t care。Winnie的作用和第一部中Bud对Bluestar和他父亲的情感类似,好莱坞电影的惯用手法,利用亲情和人性升华一下电影的感情层次,使得整部电影不至于沦为无聊的商战片。整个电影的另一条主线便是Gekko如何修复和他女儿之间的关系。所以你看到了最后,Jacob拿出一张B超光碟,就让Gekko乖乖的把拿走的赚到的钱双手奉还,男主女主破镜重圆,一家人和好如初。这也是让整个第二部陷入俗套的很大一个地方。

Charlie Sheen在第二部里相当猥琐,左右手各搂着一个俗艳的舞女,其中还有一个是个长相很丑的亚裔。我到现在还没明白他的出场时什么用意,难道只是想慰问一下广大特地为了第一部来看续集的观众们,让人们感慨一下23年的岁月能在当年的英俊小生身上留下什么痕迹,顺道重温一下Anacom Steel,Bluestar airline这些熟悉的老词。我想问问满脸皱纹的中年大叔是否还记得当年那个讲话娇嗔的金发美女Daryl,可惜的是,他只说了一句,他把 bluestar做大了之后卖了。当年誓死捍卫的,最后也还是一桩business而已。曾经的那些热血少年们长大了都如此吗?

电影中KZI公司倒闭的情节,据说是在影射当年的Lehman Brother, Jacob的老板Louis不甘心接受被人用三美金的贱价收购自己的公司。75岁的老人在失眠了整整一夜之后,义无反顾的跳下了地铁站台。金钱的世界的确很残酷,我相信在08年的华尔街也一定有人被迫而自杀。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所谓的单纯的人儿莫上江湖,本来就没有人会是常胜将军,自古便是如此。如果你不曾经历过一夜暴富或者是一夜之间输的什么都没有,那你还不够经验去爬到这个世界的顶端。说到底,就像一场游戏,总是要输的,但也总会有某几个时刻,会是你的运气到来的时候,就像气球一样一飞而上。Gekko坐了十几年牢,也曾妻离子散,到最后也还不是重回到了top of the world。你知道这场游戏的规则,就一定会有你翻盘的时候,但是前提是你要输的起,受的了那种从顶端一瞬间回到低谷被人踩的屈辱。


在最后大团圆和谐美满的好莱坞式结局中电影结束了,说到底,不过是一场人和人之间的游戏,和平年代里无声的战场,有人的地方总有战争,涉及到的金钱越多,剩下的人性便越少。你不能说这是肮脏的游戏,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则本就如此。我只是想,那些灿烂过的物欲和金钱,到最后也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人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但是时间不是用来挥霍的,时间能换来的,应该是那些别人无法从你身边带走的东西。

 6 ) Systemic

Good day, I'm ok. Bad day, I'm ok. You tell me what's the difference?

Money's a bitch that never sleeps.And if you don't pay close attention,you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she might be gone forever.

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insanity? It's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nd expecting a different result. By that standard, most of us are insane. But not at the same time. And on that basis we trust. But can this way of life endure if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insane at the same time? It becomes, as Gordon said, "Systemic".
Like cancer.

20年过去了, 道格拉斯已老, 但Systemic愈演愈烈.

 短评

完全体现不出华尔街的精髓。

8分钟前
  • Echor
  • 还行

关于金钱的好故事,没有人是最后的赢家

9分钟前
  • 天亮天黑
  • 推荐

还行吧。人类的经济发展就是一种不能停止的扩展和膨胀,可以持久吗?我怀疑

14分钟前
  • Lucifer
  • 还行

来了来了提前看看老Michael!可能开始对影片本身期望值就不高 所以感觉还OK啦~ 选择在华尔街的幌子下大打亲情牌 那狗血是注定的...ShiaLaBeouf还是一副呆样喂= =

16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还行

奥利佛·斯通明显老了,到处都是提醒观众想起第一集的细节……不过娱乐性绝对保证……弄不好这是道格拉斯最后的银幕形象了……

21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NO INCOME NO JOB NO ASSETS!

24分钟前
  • 星月日
  • 还行

If you stop telling lies about me, I'll stop telling turth about you.

26分钟前
  • emilia
  • 推荐

想看2的人建议你们看下华尔街1补剧情课,不然很多小细节难以理解;另外英文好的人请忽略中文对白才能领会更多乐趣。

31分钟前
  • 环玥
  • 还行

纯看Carey Mulligan

36分钟前
  • 江边一只鸟
  • 还行

68/100。最后半小时还勉强能算有点样子。第一部的时候还说Charlie Sheen演技不行,现在看了Shia LaBeouf那副永远把人看成擎天柱的表情才知道忍耐是没有限度的。。第一部里人物性格和故事推进全部平面化一根筋的做法20年后显然行不通了。"好事儿多磨"啊,唉。

40分钟前
  • 猪大腿
  • 还行

故事一盘散沙,对华尔街的描述点到即止,剧情跳跃的十分厉害,感觉整部电影拍的支离破碎,不伦不类,结尾也十分牵强。Carey Mulligan片中那一段傻笑,完全被秒杀到。★★

41分钟前
  • Q。
  • 较差

fantastic

46分钟前
  • 虞葱葱
  • 力荐

不知道要讲什么

48分钟前
  • 皮卡丘薯条大王
  • 还行

话说影片演到众银行巨头与政府商议bail out,某官员凝重地说:你们别想的那么容易,政府救了银行,就相当于国有化,这可是socialism啊啊啊。 然后全场法国观众就笑了.....这是在幸灾乐祸么....

51分钟前
  • 晃豆豆
  • 还行

在影院快睡着了

56分钟前
  • 深情的艾老师
  • 还行

续集就是对《华尔街》的玷污!报复和三人亲情线都十分薄弱;杰克的角色塑造完全不可信,拉博夫的表演太死板没有第一部查理.辛的稚嫩与灵性,角色年龄与信心、薪酬极不相符,仿佛他早已是个老手;信息数字与银幕分割过于频繁、花哨;拉博夫一向爱玩摩托车,但放在这部戏里就太多余了。周野芒配音很不赖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很差

能不能说一句,好长好慢。

1小时前
  • 且 末.
  • 还行

看不懂的经济。。

1小时前
  • 苗艺馨
  • 还行

奶奶的,专业术语太多了。

1小时前
  • fallingraining
  • 还行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is green -- american dollar

1小时前
  • Fantasy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