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荒凉破败的旧公寓楼,住在里面的人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笼罩着公寓楼的是一种毫无生气的冷寂疏离气氛,如流水般幽静。在这种气氛的弥漫下,三段故事悄然展开。片名《心房客》已经直指电影主题,三段故事里的人物都寓居在狭小逼仄如方盒般的公寓里,而他们的内心远比他们的身体更需要自由与空气。
电影以公寓楼为点,铺开三个面,展示了三段故事。一个显得畏缩阴沉的古怪中年男子每天提心吊胆的在深夜使用电梯,假装自己是一个游历丰富的摄影师,与一个单身护士做片刻私语。一个少年发现对面来的新房客原来是一个没落的女演员,并帮助她重新树立演绎职业的信心。一个儿子处于监禁之中的独居阿拉伯老妇人有一天遇到从天而降的宇航员。这些故事外表荒诞,但我们能够分明的看到里面有一个孤独悲伤的内核。静水流深,在冷寂气氛的强烈映衬下,具有无比巨大的深入骨髓的力量。
荒诞手法的运用,与电影整体冷寂的气氛形成巨大的反差。同时把人物的孤独性格推向极致。最为荒诞可笑的一个情节莫过于那个中年男人,因为自己住在二楼从不用电梯,因而拒绝分摊新电梯的费用,并与众人达成协议,从今往后再也不使用电梯。可是就在达成这个协议之时,他看到了一台自行车运动机。突发奇想立即买来一台,无休无止的骑了一整夜,第二天就因为运动过度而被送入医院,坐上轮椅,不得不偷偷使用电梯。当我看到这个有点肥胖的中年男人累趴在自行车运动机上,黑暗已经灌满房间,可是双腿仍然毫不停歇。我想到的是电影《挪威的森林》里渡边和直子清晨散步的场景,两个人步履匆忙,虽然累的已经喘不过气,但依然安静无声的不停地走着,走着,走着。漫无目的,不知疲倦。对于他们来讲,这种超强度的体力消耗如同酒精一样,能够短暂的麻痹他们失落的灵魂。
当一种负面的黑色情绪长久的占据人的身心,人的个性会因为难以承受这种情绪的重压而变得古怪荒诞,显著的表现就是整日心不在焉,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过分在意,偏执,超越常人的思维。所以在我们看来电影中一些荒诞的行为其实于他们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只不过电影放大了这种荒诞而已。比如美国宇航员错误的降落在法国这栋破败的大楼楼顶,并住在阿拉伯老妇人的家里。这原本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大白天看到一个全身包裹着白色衣服,自称自己来自太空的人站在自己面前,难免不会吓个半死或者是认为是恶作剧。但是这个老人就是那么自然而然的相信了,而且无比热情的接待了他,并因此而感到自豪。
电影的三个故事分别是三对孤独灵魂的相遇。因为掺杂的成分不同,孤独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轮椅男人执着于给一个女性拍照。女护士夜晚独自抽烟。阿拉伯老妇人接纳不可思议的天外来客。宇航员偏执的在意着水管漏出的水。落寞的女演员搬进一所新公寓,迎接对面的男孩,给她看自己以前的电影。男孩从门洞里观察着新房客,走入她的故事里。
在电影三个故事里,都出现了一个诡异的声音。三个故事里的人物分别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一个说是婴儿的哭声,一个说是魔鬼,一个说是老虎。而电影最后给我们揭示了答案,只不过是铁皮的摩擦摇晃。在我看来,三个人物对声音的三种解释都只是他们敏感内心世界的不同展现。正如《百年孤独》里上校在给奥蕾莉亚诺汇报时最后发的那句话:马孔多在下雨。可是,马孔多在下雨谁会关心呢。
孤独的人总是对外界事物有着格外奇异细腻的感受。
臨近晚上六點鐘打開的電影,窩在沙發上,一個半小時加多六分鐘。
開頭就足夠吸引我,雖然平淡並不算多扣人心弦,但是我鐘意那份幽默。一群人在就是否平攤新電梯的費用進行舉手表決,一位白頭髮的胖大叔因為自己家住二樓平時不用電梯而拒絕承擔電梯費,因而也失去了使用電梯的權利。搞笑的是沒幾天他就因為踩自動單車踩了一天一夜而被送進醫院然後,坐上了輪椅然後,不得不每天晚上偷偷的使用電梯去附近醫院的自動售貨機買薯片。
由此他認識了一位護士,他騙她說自己是一位周遊世界的攝影師。她沒結婚,她每天就只在這所醫院值夜班,她說她想看看他拍的天空,於是他回家對著自己家窗外的天空拍,放著電視出現的天空景物拍。他提出想為她拍一張照片,她很慌亂,但第二天晚上她穿著粉色的針織外套如約而至。
這是我最愛的一段故事,孤身一人的胖大叔與孤身一人的值班護士,我愛這段故事的結尾。
胖大叔坦誠地說:“我不是攝影師,我就住附近,每晚搭電梯出來吃東西,吃醫院自動販賣機的薯片,相機裡也沒底片。”
他拿著相機一步步向她走進的笨拙樣子真是浪漫極了。我總是想到一句歌詞:“殘忍的 人生中 渴望有情人與共”
宇航員的故事也是荒誕的搞笑,竟然錯了軌道落在了法國小鎮的屋頂上。
在我認為,三段互不聯繫的孤單小事,正好對應的是生活裡需要且追求的親情(宇航員與孤身母親),愛情(胖大叔與護士),亦師亦友的知己情(女演員與小男孩)。
三段故事唯一的相交點大概就是小鎮上的奇怪聲音吧。沒人知道那是什麼聲音,大家猜測的,相傳的,就是什麼惡魔的聲音,動物園裡老虎的聲音,小孩的哭聲,也更為故事添了一份荒誕。
在影片的結尾,宇航員要回去了,小鎮上出現了很少看到的直升機,直升機啟動流轉出風聲。我們終於知道了那個奇怪的聲音是什麼,其實是垃圾桶生鏽壞掉的門碰撞發出的聲音,沒有惡魔老虎小孩哭那麼可怕。
女演員打開窗笑了,宇航員回國了,小男孩在路上回頭望著直升機,胖大叔與護士也靠在墻邊看著天。大風吹著,路邊的草在擺動,樹在搖曳,垃圾桶的門在吱呀吱呀的響,沒有比這更浪漫的結局了。
此外,影片音樂就是很簡單的鋼琴旋律,畫面是方方正正的,沒有什麼特別起伏,但格外適合在冬天,一個人窩在家,開著最大聲音,簡簡單單的,在每一段孤獨的故事裡自愈。
我真的好愛這部電影,今年看到的最讓我動心的吧。
你几乎能第一时间认出它的主题:「孤独」。这是个表层混沌,内里尖锐的主题。反过来不行。你不能用尖锐的方式去诉说,也不可能混沌地去感知。
孤独这个主题,陈腔滥调得就像十元均一的货品,或者像每个去市场买菜的大妈顺手牵走的那几根细葱和香菜,寄居在每家每户的菜篓子里,总之就是家常便饭一样的存在。但它又精裁细制,针脚细密,如量身订造的高定服饰,无法与别人在同一个饭桌上举箸共享。当你诉说它时,它总能把一束光精准地投射在你身上。似乎无论这是谁的故事,你都可以在里面成为主角。
把这样一个既模棱两可又呼唤共情共感,细腻又需要锋芒的主题交到法国人手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他们既感性,又高傲,还擅长于幽默,最适合向沉重的话题投射既怜悯温情,又淡漠如常的一瞥。
有没有经常看到这样的言论?
┃ 他根本不是抑郁症,患了抑郁症时,压根不想大张旗鼓。我是严重抑郁症患者,我有发言权。
┃ 他根本就不是真的爱你,真爱一个人,一定是balabalbala,绝对不会balabalabala。最后一定会加上经典的那句: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全世界总在争相恐后地标榜自己。
很多人会认为,因为自己怀有的是真的,因此若其它人有着和自己不同的表现形式,那其它人怀有的就是假的。
可是,哪怕是同一份鸡翅,也有蜜汁鸡翅,香煎鸡翅,红烧鸡翅,奥尔良鸡翅,可乐鸡翅,香辣鸡翅,椒盐鸡翅,柠檬烤鸡翅……也有鸡翅中,鸡翅尖,鸡全翅。凭什么你,作为一个高级生物,智慧的脑子里所怀有的复杂的情绪和感情,被掀开锅盖时只有一种味道?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形形式式的孤独。
2楼大叔的孤独:
投票时举起的手,
因昏迷而不断运转的自行车,
在信箱前徘徊局促的轮椅,
记录电梯无人使用时间的纸张,
前往歇业超市的夜路,
卡在自动贩卖机里的薯片……
卫衣少年的孤独:
被葛优瘫的沙发,
从未露面的母亲留下的字条,
冰箱里的牛奶,
随自行车摇曳铺开的道路,
和小伙伴打过招呼却无话可说无言地站成了一副专辑封面的姿势,
趴在门上偷窥新邻居的猫眼……
老去而过气的女影星的孤独:
未拆家具的新房,
纸箱上写满Fragile(脆弱、易碎)的包装条,
要加冰的伏特加,
呕吐后吐露的名字,
自己修不好的电梯,开不了的门,漏了的钥匙……
老奶奶的孤独:
母亲做得更好吃的粗燕麦小米,
探视监狱中儿子时带的咖啡、烟和糖
厨房里总是漏水的水管
饭桌上唱完摇篮曲后眼里噙住的泪水
宇航员的孤独:
陌生的太空,陌生的人间
悬浮的收音机,快速运转的跑步机
被替换者收割的荣誉,接过时已经挂掉的电话
女护士的孤独:
角落里满地的烟蒂,
裹紧的纯色毛衣外套,
簌簌缩起的身体,
对热带岛屿的向往
他们的处境,明明人类用“孤独”这一个词就能简单概括,可“孤独”却又似乎不是他们共享,能够互相理解的处境。那些日常的,琐碎的,不值一提的,只有自己独自承担,独自感受,独自重复,独自咀嚼的所有,才是他们仅此一家的“孤独”。
因此,面对同一个神秘的声音时,他们有了各自的解释。那是婴儿的哭声,是魔鬼的呼唤,是逃亡的老虎的咆哮。
明明是共同的主题,却在不同人身上,有着不同的象征。因此会在故障的自动贩卖机前失声痛哭的,是我,而不是你。
不要拿你的孤独来评判我的孤独,也不要以为,我们都同样孤独,就拥有了同样的感受,能够互相理解,能够互相体恤。我们拥有的,毕竟不是同一样东西。就像我们同样有着自己的偶像,我死都不会明白,你为什么会爱郭敬明。
其实这样子的故事,也够了。然而戳穿生活的真相,把生活赤裸裸地装进近2小时的电影中,真的是毫无意义的沮丧。
因此笼统的说,这部电影在讲孤独,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这部电影讲的是:联结。在相遇之后,这三组人物都是在用非常动态,非常积极的方式在向彼此搭伸触角。
影片的名字是:Asphalte(沥青)。这个名字本身就有着象征意喻。首先,它是养护、搭建路面的材料:我们每个人把各自的一团漆黑拿出来,搭建出一条通向彼此的道路。其次,沥青遇热会软化:那些坚固的,内心本质的孤独在人与人之间的抚慰下,也会慢慢变得柔软起来。
因此,漆黑不是主题,彼此联结的路才是主题,温暖与救赎才是主题。
而必须要看到的是,在这三组人物里,他们的孤独都属于:非封闭式、非本质性、不得已的孤独。
他们只是被迫地处在了某一种必须孤独的环境,而孤独并不是他们内心的选择。
2楼大叔并没有选择不合群,他只是选择了不凑份子维修电梯。过气女演员并没有选择不再演戏,她只是因为年龄的束缚,而被时代抛弃。少年并没有选择独居,他只是拥有一个忙碌的母亲。老奶奶并没有选择不与人沟通,只是她电话另一端的朋友,在异国他乡,而自己亲密的儿子,也在监狱中。宇航员由于任务,只能漂浮在宇宙。而女护士因为职业缘故,只能在漆黑的深夜守着别人入眠。
他们当中,没有一个是性情古怪,精神上真的有所缺失的人。所以他们并不会吝啬向别人迈出步伐,并不会因为自卑而局促徘徊。
无论是大叔与护士之间的搭话,还是宇航员在语言沟通困难的情况下依旧努力为老奶奶剧透,或是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打开门问邻居怎么了的少年,他们都是乐于,甚至擅于沟通的人。他们的孤独并不是一种病症,而仅仅是一种不得已的状态罢了。
而他们所采取的积极沟通方式,才是影片里最动人的地方。
不怕碰壁,锲而不舍,并不会因为一点障碍而放弃前进。这里面的孤独绝对不是清冷型的,甚至不是温热型的,简直就是热气腾腾的。
大叔竭尽全力地在装自己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拿着母亲留下的照相机,对着昏沉的天空与电视机无数次按下快门,并且最后将照片洗出,整理成册。终于逃离被困的电梯后,他像丧尸一样拖着刚刚痊愈一些的腿,走了整个夜晚,来到护士面前。这何止是温热?
拒绝后几次转身又几次回来询问的护士,大半夜的化好妆等待大叔,尽管尴尬局促,依旧没有逃避,扭捏着依旧面对镜头的护士,在寒风里发抖依旧把外套脱下的护士,这何止是温热?
要求再看一部影片,枉顾邻居醉酒后说不用帮忙的坏脾气,依旧帮她开门,照顾呕吐的她,为她递上毛巾,偷偷将她年轻时的照片塞进裤子里,帮她借摄影器材练习台词的少年,这些举动何止是温热?
无数次邀请少年进房间,在床上并非抚摸,而是大力抓住少年头发,用手按住少年的脸的女演员,心里何止是温热?
明明普通沟通已经十分困难,还是对老太太说:上帝通过星星的窟窿来观察人间,黑暗之后会有万丈光芒,这种高深话的宇航员,这种一定要深度交流而不是浅尝即止客套礼貌的沟通,何止温热?
老太太唱完摇篮曲,双眼含着泪水对宇航员表达喜爱,这何止是温热?
这里面全都是炙热,真挚,一往无前,无畏任何障碍的心意,哪怕并不是在用激烈的手法去表达,但能做出上面所有这些事情,绝对不是人与人间普通的善意就能达到的地步。
这就是最高明的地方。我没有在写一个很惊心动魄,很痴男怨女,很明确浓厚的感情,也没有在用任何激烈的表达方式去说明这份感情,但你就是知道,它存在在那里。
确实,法国人就是可以把波澜不惊的稀松平常拍得如此扣人心弦。他们完美的处理好了静态和动态的关系。
静态方面,就是孤独本身。它是桎梏,让人不断沮丧,放佛一切都没有出路。
举手表决不使用电梯,然后坐了轮椅。想要锻炼,然后瘸了腿。维修了的新电梯依旧出了故障困住了自己,阻碍了珍重的约会。与母亲住在一起,却过得像孤儿。50岁依旧想要争取拍摄15岁时的角色。明明是探视时间却依旧见不到监狱里的儿子。明明自己正在执行任务却因为别人的疏忽而无法赢得本该是自己接收的荣誉。能够漂浮在宇宙也无法修好人间的水管。
这些都是无能为力,没有出路的孤独。
这种孤独,就像女演员和少年的对话:
“我在等。”“等什么”“就是在等”
然而,动态方面,就是当我们努力去建立联结,去沟通后,找到出路的孤独。
尽管最终可能什么都不会改变。
宇航员最终要离开,2楼大叔的谎言最终会袒露真相,女演员可能最终也得不到角色
但最起码发生过什么。
因为我们做了什么,总是会发生什么的
因为我们做了什么,所以护士才会在无聊的日复一日中,终于有一天,能够面对没有交卷的镜头露出笑容。所以老奶奶在孤独的独居生涯中,终于能为另一个小伙子,做拿手的菜。所以女演员终于有一天,能够重新发挥演技,动情地说出台词。
什么都不会改变吗?
一切都会变回原状吗?
或许我们所等待的,确实始终没有发生。
大叔始终没被邻居揭穿自己用了电梯,演员和少年间始终没有多溢出的感情,儿子始终没有出监狱。
孤独如此残酷,所以更要做点什么。
总不能因为最终无法建立确切的联系,而放弃沟通。
因为我们去做了什么,一些事情总是会发生的。
让它发生。
“缺失”的衍生品叫作“孤独”,导演用全片的灰暗色调告诉受众“这就是生命荒凉的底色”。而“需要”对于暂时缓解“孤独”是重要的,被需要是一件幸福的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产生也许只是因为需要一个人来暂时代替当时当刻缺失的角色,如朋友、前度、母亲、儿子,然而当护士下班、老人康复、女人搬走、少年开课、儿子刑满、宇航员归国,也就谈不上“需要”了。“孤独”就像空地中央被风吹动吱呀作响的铁门,时刻提醒着人们它的存在,只是在没有风的日子里暂且停一停,那时候有个人会闯进你的生活同你讲起他(他)的故事。
生命里总会遇到许多人,不长不短的生命就这样被填满然后塞不进一丝一毫。他们或匆匆路过丢给你一个回眸,或在你的生命里打个滚留下一地的褶皱和他(她)皮肤的味道。但是总有一天,他们情愿或不情愿的离开我的生命,留下一两句叮咛或者尚还有痛感没有来得及结痂的伤疤或只是经过时候带起一丝风卷携起落叶。好像集市结束,人们带着各自的物品离开,只留下一地的烂菜叶子和冷清,然后你带着购置的蔬果缓缓向家的方向走去~
突然发现片中需要被暂时扮演的角色不具有唯一性,换言之只是需要一个具有对应特性的人,至于是哪一个人并没有所谓。那么片中几个人物由此看来是幸运的,芸芸众生当中命运选中彼此参与彼此一小段的生命,那么他们对彼此而言就是特别的那一个。
珍惜眼前人吧,趁着这段关系没有结束之前,把你那些没讲给他(她)听的故事都一股脑儿说出来吧,毕竟他(她)是从很多个一点都不特别的人中挑选出来被送到你身边的来陪伴你,毕竟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她)会离开你去分享其他人的生命。
没有什么人能够陪你很久,除了孤独。
——Synoon 于2018年12月8日凌晨
孤独是我们的属性,可它并不妨碍我们追索真情。
这是一部我真的有看进去的片子。
关于伊莎贝尔·于佩尔和小男生:
并不出名的女明星和于佩尔本身的人设是不符的,我从她的眼神里能够看出来她对这一幅作品是有在回顾自己的演艺生涯的。包括在看黑白电影的时候,我甚至去搜索了于佩尔年轻时候的影片,但是并没有一部叫做“手无寸铁的女人”,但是它的效果却又是那么的真实,就像在回顾自己的一生。男孩问他自己在看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想象的是影片本身还是自己的感受,但我觉得台词设定的回答不是她真正的想法。两人之间是有情愫的,观众一定会去想象老女人和小男孩之间的激吻画面,只是用触摸的方式来得更加柔软。
关于宇航员与阿尔及利亚女人:
很明显,两个人之间是一种由巨大的孤独感连接起来的陪伴。刚开始,宇航员透过从舱门只能孤独地俯视着地球,而老女人却是把宇航员当作自己入狱的儿子一样去替代他的位置,给他穿他儿子最有纪念意义的衣服、牛仔裤,戏谑地尝试过三次修下水管道,但是却并没有成功,每天都吃简单的粗麦晚饭,用简笔画分享宇宙和上帝,很难想象两人其实是语言不通的。两天,更是永恒。
关于瘸男人和医院老护士:
刚开始影片就把镜头给了这个男人,赐予他最独特的视角,他为了省钱而不愿意出钱换新的电梯,也就是说他与这一栋楼的所有房客都是分离的。而在意外发生之后,谁能够聊到他每天精心的计算着每一位房客出门的时间,而挑选在夜晚的时候,悄悄地乘着电梯,再去到很远的医院自动售卖机购买食物。他很胖,头发很稀疏,还是个瘸子,假装自己是摄影师,为了让她信任,他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拍摄变化的天空和云彩,为了履行最开始的承诺,他激发出自己最原始的本能,从轮椅上站起来,一步一拐地走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天亮了,在遇见她的那一刻,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她拍照。
这是最打动我的一个故事,他只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孤独的男人,但他也只是一个为了爱而努力去争取的普通人而已。
影片最后这揭晓了奇怪声音的来源,原来只是一个垃圾箱的盖子被风吹得作响,才不是什么小孩子的哭声,更不是什么马戏团的老虎跑出来。
“孤独,是一段永远也修不好的水管,是永远也关不上的垃圾桶。”
“从外太空回到地球,从直立行走到约定偶遇,只好对依然漏水的痕迹告别,对没有了胶卷的相机诉真情。丢失的人群流离失所,却用坚固的建筑制造无声的阻隔。那可能是几个寂寞的陌生人凑在一起互相诉说你好,然后又道再见。”
每个人心上都住着一位迟到的房客。
我不是摄影师 我住在这附近 每晚乘电梯出门吃东西 吃医院自动贩售机里的薯片 我的相机里也没有影片
一周前我还根本不认识你呢。六个陌生人,三个故事,因为一些巧合,他们的生活有了羁绊。冒牌的摄影师,迷路的宇航员,过气的女演员,心墙的瓦解就在那么一瞬间。温馨幽默的小品,最妙的设定是不同人对那奇怪的声音的解读。最喜欢宇航员的故事,那位老妈妈太暖心了。
六种孤独,会成一部电影;两朵浪花,漫成一片汪洋。
实在是太爱这种性冷淡气质的温暖冷片,不过一点都不像法国,北欧感十足
愿世间每个孤独的灵魂都能被温柔以待
"其实在看的过程中,哈哈大笑的时间比感受孤寂多的多。一直到整部片结束,回头想想才发现,啊对,他们都很寂寞!"
“土星环是太空的婚戒。”哈哈哈哈哈宇航员小哥是汤姆·哈迪他弟吧好出戏啊哈哈哈哈。这是一个孤独的灵魂们跨越障碍试图理解彼此的故事,每个人的心里最后都住入了房客。“孤独,是一段永远都修不好的水管,是永远也关不上的垃圾桶。”
寂寞得如此悲傷,悲傷得如此美麗,美麗得如此純粹,卻又純粹得如此溫柔。4:3畫幅、方型的構圖、榻榻米角度攝影,彷如會鏡頭移動的小津電影,卻展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美學距離。
首尾都好,中间拖了。典型的法式脑洞,非典型的法式幽默。
孤独感像一段修不好的水管,或一台总是出故障的电梯。但没有人永远是一座孤岛,总会有另一个灵魂投影在波心,荡出一圈浅浅的却无比美丽的涟漪。电影大部分时间是没有配乐的,只用对白和自然声更渲染了孤独的氛围,但钢琴声飘入影片的时候,观者可以于静谧处感受到情感的激荡。
那些我们历经的孤独不过是脆弱。
有点寂寞有点温暖,有点荒谬又有点好笑,懒懒的灰调故事。宇航员怎么也修不好漏水的水管,女演员即使露出释然笑容房间依然堆满准备随时搬走的纸箱,像恶魔像老虎像哭声的奇怪声音不过来自被风吹动的铁垃圾箱门。电影不是解决,看完也没觉得被安慰,反而更脆弱了一些。大概这就是它的好吧。
前20分钟又幽默又讽刺又孤独,后面却只剩孤独。
真好看 每个故事都不是结束更像开始。。少年原来是导演儿子啊。。。
Macadam Stories 孤独的人身上有一种洗不去的陈旧,破败,楚楚可怜的感觉,让同类想接近,消除了年龄,性别,语言,宇宙的恐惧。那是将死之人身上散发出的纯洁的美。你想挽救它,又想与之殉葬。对孤独的理解与诠释,其实就是每个人的平凡生活。不伟大,很释怀。
当爱在靠近,探讨人与人的距离,冰冷的叙事情感的渐入佳境,孤独是诱饵,引领着找到该去的地方。剧作工整,情节流畅。寂寞周而复始,心灵跨越墙垣。佳作!
今年看到视听上最折服的电影。固定机位,利落的剪接,没有多余的台词,是真正的画面讲故事。
妈蛋,好戳人,好想打五星!!!想起来一个故事。半夜醒来摸去冰箱找吃的,看到冰箱1米7,白白的很光滑很纯洁的样子,忍不住就抱了一会,一开始觉得有点温暖,后来突然觉得真特么孤独。嗯,就是这种,默默偷笑然后瞬间呆住,的感觉。
近期最好的长片。激动之下把<黑道快餐店>也看了。导演塞谬尔有点“法国伊坂幸太郎”的感觉,荒唐巧合、意外反转的事件之下,冷漠疏离的人际表象之下,哀伤孤独的个体遇到了另一个哀伤孤独的个体,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彼此救赎。落寞小人物的故事,被节奏精妙的组织在一起,让你大笑的同时流出眼泪。
一栋大楼三户人的交往故事,有点寂寞又有点温暖,钢琴配乐大加分。和于佩尔有感情线的少年真不得了!现在的小孩怎么可以这么苏,怪阿姨们节操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