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片完全就是因为主演Amy Schumer,虽然我知道它评分不高,虽然它的调调从海报大概就能猜出来,但我还是看了……所以,做喜剧演员真的需要天分!就像Amy Schumer,我只是在SNL里看到她就觉得她很有眼缘,然后在一个周日的晚上花了1个多小时看完这部电影……
电影需要概括吗?大概就是一个不自信的微胖女孩某天上单车课脑子被撞后,误以为自己变成梦想中的绝色大美女,从此活在幻想中,从此美梦成真,交了男友,得到了想做的工作,还顺利升职。影片结束在这里当然政治不正确,所以女孩需要一些梦醒时分,意识到自信才是zhui美的!偶也!
我觉得这部片很好的一点是没有表现绝色大美女的部分,完全通过Amy的表演,将自信美展现出来,她在酒吧竞选沙滩美女那边真是美爆了!!当然要配合镜头+音乐的妙效哈哈哈哈哈,当时我真的跟男主一样,爱了爱了!自信就是坠棒的!说服力杠杠的!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真的毛病还是不少的,比如Grant LeClaire这个角色??我以为他会和姐姐争权然后是一个负面角色,结果他就出现了出现了然后消失了???wtf???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是?就是在某一幕里让男主也有一点不自信吗?还有影视剧里能不能不要把升职写的那么容易啊?就提了个小意见(普通女孩化妆是在路上的所以需要刷子)然后就成副经理了???exo me????别误导小朋友了,而且你这样让我们这些成年人很尴尬啊🤦
贾玲饰演励志女主
雷佳音饰演干洗店碰到的大叔
林志玲或范冰冰饰演那个女二号
吴彦祖或金城武饰演帅又酷总裁
刘雯或者何穗客串健身房遇到的那个小妹
沈腾客串那个码农男同事
最后结合我国国情,设计一些桥段讽刺一下社会以貌取人的种种场景,比如街上有人拍抖音快手街访,忽略女主;比如加入一些学生时代被男同学嘲笑的回忆等等。拍出来说不准都可以与西红柿首富一战呢。
兄弟们引以为戒。
本来老师要求是“上交《致命ID》的读后感,学有余力可以再看看《超大号美人》”,我因为耳朵漏风,听成了“上交《超大号美人》读后感”。所以,误打误撞,结合最近在看的《亲密关系》(第五版),就有了这篇小小的分享。
取鞋子的时候,正儿八经地对店员说要7码,然后又鬼鬼祟祟地小声说要9码半;会去减肥、会在网上学习编头发,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漂亮;骑动感单车发生意外,痛到走路姿势变形也装作若无其事;不洗漱打扮得漂漂亮亮,甚至都不敢送文件去总公司。女主角Renee就是这样一个在乎他人看法的胖胖的可爱女生。
因为超重而缺乏自信心的她,在线下买衣服,被告知没有适合她的尺码;跟小朋友打招呼,却因紧张不已的一声hi把小朋友整哭;与老友们拍摄将要post上交友网站的主页照片,姿势拘束且紧凑;脱光衣服正视自己的身体,两眼汪汪黯然神伤。
大多数人喜欢自己,也有人不喜欢自己。对自我的评价构成了自尊。如果对自己的技能和特质持正面评价,自尊水平高;如果怀疑自己,自尊水平就低。
自尊是“社会关系测量仪“,测量我们与他人人际关系的质量。如果他人喜欢我们,我们就喜欢自己;如果他人积极地对待我们并看重与我们的关系,自尊水平就高。然而,如果我们不能吸引别人——如果别人似乎并不在意我们是否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自尊水平就低。根据社会测量理论,自尊就是以这种方式运行的,因为它满足我们归属需要的演化机制。
外形的不讨好给她生活带来了许多有伤自尊的困扰,想变美的愿望如此强烈以至于甚至希望冒雨向雕塑祈祷便能梦想成真,幼稚却令人心酸。许愿的硬币向天空掷出,结果却一切如常。
认清现实的她,再次踏进了动感单车房,拧紧了螺丝和座椅,更加卖力地骑行,却因为用力过猛把脚踏踩断了,脑袋被地板狠狠地敲了一记。唉,没想到,这么可爱的一个女生,剧本却给她开了一个这样的玩笑。
更没想到的是,导演给观众开了一个玩笑——女主居然真的梦想成真了……小丑竟是我自己!变瘦变美了之后,女主的生活状态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她的视觉里,自己和穿着时髦有着超模气质小姐姐一样美丽、咖啡店门口的老绅士为靓丽的她开门、工地上的的老大哥会吹流氓哨撩她,曾经因为对自己外形不自信而不敢去应聘的岗位,如今亦抬头挺胸昂首阔步气宇轩昂地提交简历。就是如此超凡的自信。
当她向两位老友这神迹时,通过观察老友淡定的反应,其实我就有一个不好的预感:估计真是女主摔坏了脑子,产生了自己变瘦的错觉。
洗衣店内,自信满满的她误以为胡子哥向她要电话号码(自我实现的预言)产生了一系列富有戏剧性的应答;对于交友网站上没有点击率的个人主页,她认为是以前畏畏缩缩的自己拖了后腿,只要重新拍一张新的合照,便会博得许多网友的青睐;应对面试官的一口回绝,自信的她亦毫不慌张,抱以感人肺腑的回应,终赢得心仪岗位;比基尼比赛上的她魅力四射,在美女如云的台上,使台下观众拍烂手掌、喊破喉咙;她洋溢的自信,更是慢慢地令胡子哥着迷。
剧情的走向,恰好通过控制变量的形式,对同一个对象产生错觉前后的状态进行对比,强有力地向观众证明:美丽的外形可以让人自信,而自信会让生活填满斑斓的色彩。只要再通过证明“自信不一定要同过美丽的外形实现”,主题便得到升华。太hurt了,这就意味着,她沉溺的幻像将会被打破,再次回到现实中。
果然,在浴室磕到头的她,意外地治好了自己的错觉:镜中的自己,不再拥有天使的面孔与魔鬼的身材。她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她害怕自己如今的模样会不再受大家所喜爱,自己会像以前那样被大家嫌弃。
低自尊的人又是低估伴侣对他们的爱,从而损害亲密关系。他们很难相信伴侣真的、深深地爱着自己。结果他们往往都对爱情能否持续不乐观。这又使他们对伴侣偶尔的糟糕情绪反应过度;与高自尊者相比,他们会感受到更多的拒绝,经历更多伤害。这些痛苦情感使他们更难建设性地行动,以应对臆想中的危险。当亲密关系出现挫折时,自我评价高的人却能拉近和伴侣的距离,努力修复亲密关系,低自尊的人则防御性地把自己隔离起来,生闷气,乱搞一通,还觉得自己更加糟糕。
其实,大家喜欢的一直是那个“认为自己美丽而自信洋溢”的她。
胡子哥:“他们只看重他们自己的缺点,而完全忽略了真正展现他们出色一面的优点。“
片子很励志,人变美最重要的还是自信。只是中间部分有点尴尬,为了更强的冲突转折,让女主变得不是自信,而是冲动,做事情完全不考虑别人和后果,自己想干嘛就干嘛。当然,可能就是塑造这样的人设。 女主强烈的自卑后发现自己变美了,便是强烈的自负。她骨子里变觉得变美就能得到一切,美丽的人就享有特权。于是她变美后便和其他人一样看不起不漂亮的女孩子。有人说是后来慢慢自负了,变坏了,其实不是的。就和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一样,她虽觉得委屈,但是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绝对正确的事,并向往婆婆这个特权阶级。所以媳妇变成婆后大多数还是选择了欺压新媳妇,一代代传承这个陋习。所以女主在觉得自己变美后就为所欲为,并且嫌丑爱美。因为这是她一直渴望做的,只是以前没有这个资本。 女主在失去了幻觉失去了一切后才醒悟,又靠自己重新获得一切,也算是个美好的结局。不过我还是喜欢美丽时由于过度自负失去一切,幡然悔悟,重新获得爱情友情后意外失去幻觉,重回自卑,爱人朋友帮她走出困境。这更能展现人性的美好,能更好的升华。有些东西,比美丽更加重要。不过那样可能就不符合主题——自信才是变美的方式了。
说实话,看完整个电影,我并没有什么愉快舒适的观影体验。
思来想去,大概是因为所有的观影中我们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以主人公为视角进行带入,而我个人,并不喜欢 Renee 。在她的世界观里,外表是她决定和判断的第一衡量值,甚至到了唯一的地步。
“变美”前她所有的不自信都来自于对自己外貌的不满意,的确,外界社会对胖女孩的不友好让她对外貌变得极度敏感,她害怕说出自己的超大号鞋子,在人群中甚至不想抬头,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唉声叹气。把日子过得死气沉沉,把内心的渴望和期盼压抑起来。
而在她的眼里,整个世界都看脸,于是她自己也无形中建立了按脸评判他人的价值观,她明明知道自己被人们不怀好意的盯着时有多难堪,却在"以为自己变美”了之后,按着这套观念,去疏远和厌恶自己曾经的朋友圈,那些和过去的她一样不好看的朋友们,去对着穿着不那么时尚的一位夫人说打发去楼下保险公司就好。对于这个时候的她来说,过去的自己毫无优点,自己所有的成功也都是来自与外貌的改变。
美是幸福人生的唯一标准啊,女主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然而,她是什么时候发生改变的呢,是那一刻,当她回过头看着大屏幕的照片,发现自己从未改变的那一刻,原来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啊。
然而整个电影最该升华的时候,却是以一个女主的广告演讲结束了,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和美丽,是不是改变了以貌取人的想法。
女主自以为变美后的自信在我看来不真实,也很可笑,甚至像低分评论里说的有些自以为是的讨厌了,我想看到的,是她经历了这一切之后,看清了真实的自己,在走下演讲台之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可贵和价值,自信的活下去。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和Renee 不一样,自卑的元素有很多,即使有了出色的外貌,我们也可能为家庭环境,学历,成长遭遇等等而自卑,我们可能即使有了出色的外貌,也无法做到出色的完成一场演讲,了解自己热爱的事物并获得投入它们的机会。
但我希望的,只是你在为自己的不足而难过而大哭一场以后,能够再想起自己的可贵;在渴望的机会来临时,永远坚信自己的可贵。
而我猜编剧可能想说的是,以后自信些吧,很多时候定位的标准,才不仅仅是你想的那一套。
你在为什么而自卑啊,我的小女孩,那可不值当。
整个电影传递的价值观依然十分肤浅,女主发现自信的自己才是最美,可依然没有道出自信的真谛。自信不是一句肤浅的老娘最棒的口号,它更源于对自己的热爱,与不完美的自己达成和解后的释然。
可影片这自信的根源在哪里??最后变成了一句洗脑的口号?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发现自我闪光点的探索过程,结果女主被塑造成聒噪,自恋,自我的人,最后还能觉得自己最美?整部剧都在一种不知道讲什么的聒噪里,丝毫没有逻辑,没有看到女主的闪光点,为了鸡汤而强行没有逻辑。
I feel pretty.I feel confident.自信的女孩最美丽!看得人顿时神清气爽豁然开朗自信满载!Michelle Williams的嗓音很搞怪啊哈哈~强行设定女主以为魔法成真尴尬又生硬。
自信当然能让一个人闪光,但是如果能选择的话女孩儿们当然还是应该努力健身捯饬自己做skinny glamorous的 Emily Ratajkowski啊!这碗爆米花鸡汤当喜剧看就好啦,跟励志无关哈。
讲的是一个社会小透明胖女孩突然有一天撞坏了脑袋觉得自己是绝世大美女于是世界观大转变变得特自信最后收获了爱情和事业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这碗毒鸡汤请一饮而尽。片名应该复制韩寒的书名,《想得美》。
自信是魅力之源。Amy Schumer的演出确实能让人感受到自信带给一个人的改观,公司有她这样一个前台给客户留下的印象一定棒极了。
我的人生,了解一下。
视觉错位的戏像《庸人哈尔》,笑点难免有些歧视成分,但总之,观点还是自信的女人最美丽
想起那句歌词——“你自信时候真的美多了。”
应该算是中规中矩的小妞电影吧 笑过之后加一段鸡汤 自信的人最美丽 看的时候倒是在想如果国内翻拍的第一人选应该会是谢依霖吧
看到烂番茄上只有3.6分,一开始我是抗拒的,如果不是因为有两位美女朋友的邀请。观影过程中却实实在在地不停大笑,为女主不可思议的自信开怀。是爆米花片又怎样?生活不需要太多严肃和高分。
老娘还是看哭了,有笑有泪,学会与自己相处才是最宝贵一课,自信产生的正能量是对世界的一种引力 。AMY SCHUMER成功演绎自信亦即性感。从首映到今天下载流出,足足等了两个月。Tom Hopper帅,Rory Scovel更加。
事前做好不下载不看的准备,但冲着第一次当导演、过往履历优秀(写过的作品全是爱过的chick flick==)的Abby Kohn还是看了。柜姐让胖女孩自卑于是结伴去大卖场买无名品牌、身材颜值体重困扰下每一步行进的困难还有总是别人眼里的壁花...这些不安感与挣扎捕捉得太好了。加上小米绝赞的娃娃音+时尚“女魔头”形象,所触及的自信话题,真的好于预期。Amy Schumer在“老娘最棒/我心不安”的双重身份下切换得也很自然,属于这几部电影里最满意的表演。
刚去完gym就跑去看试映的我,这碗鸡汤喝的不能再有味了。祝每个骑动感单车的人都摔“坏”脑壳。最后给给华谊兄弟和tang media鼓掌。
重度脑震荡型灰姑娘,尴尬地要命。
华谊投资的烂片,剧本好幼稚,不懂 Michelle Williams为什么要接这种片子。
比起自觉美丽,还是真的美丽更好啊(这碗鸡汤不喝,谢谢)
很好笑,亚洲社会在教女生如何完成外表上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逆袭,这部电影却在告诉女生外表不变的情况下心态改变,人生就会非常不一样。
一点点的笑料+肤浅意淫。女主的身材在美国这边真的不算很胖了,至少不会引人侧目
强烈要求中国翻拍由贾玲主演!!!
并没有媒体批斗那么一无是处,最起码整部片子贯彻了Amy Schumer电影一贯的核心价值-自信就是美。这样的道理虽然在当今社会的灯红酒绿里显得很刻意,也异常单薄;但电影的很多地方还是让我笑了。尽管全片存在很多硬伤和细节上的疏漏,但我还是愿意为女主倡导的“做自己,活真我”的价值观买账。
一部加长版的inside amy schumer。烂番茄上有一句评论说的好,女主在片尾鼓励大家真实做自己,但是她在结尾发表的这篇演讲实际上是为了卖化妆品,有够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