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沙漠女王》妮可基德曼主演的,原型是英国驻伊拉克女外交官葛楚德·贝尔的传记。在影片里女主叫“格特鲁德·贝尔”,是一位在沙漠中骑着骆驼苦行探索荒野文化和每个部落现状、风俗的人物,是旅行家、作家、政治家等角色集一身的女性。
大约半年前看《摩纳哥王妃》时,就有看到推荐里出现此片,那时我一看就觉得枯燥乏味,又太长,根本不想浪费那一个半小时(每个时期的自己都不一样,哪怕是几个月,随性而定很好),可是昨天略到此片,一点也不排斥,昨天到今天,各看了一半结束,我觉得挺好,不像很多影评说导演拍的一般般,不过可能是我,总能发现好的一面,让我领略其中之意。
从我的角度去看,格特鲁德·贝尔这一次又一次沙漠的探索,倒更像是一场自我救赎和排解内心痛苦的一次旅行!
因为回国赢得父母对她和恋人婚事的肯定,长久未归,恋人坠崖,留下定情时的一半亚历山大帝硬币,面对此事,她长恨于此。因为他们有太多未尽的激情和诉说,就好比还未弹琴尽兴,琴断无法修补一样。失去了一个知音、一个爱人,无人能明白她想如何、想做什么、想去哪?这种悲悯,更多也是可怜自己,随后经历了几次爱的擦边球,影片最后她自己写日记时,也说到了,自己终究与爱情无缘。
不过影片大部分叙述了她在沙漠中遭遇不同部落的惊险场面,动不动一堆男人骑着骆驼拿着猎枪就围堵了四人行的队伍,自我感觉这样的情景有点单一,可能也来自于事实?没探究。不过这时她眼睛里那种坚定和自由,没有人不尊重!
想写的很多,唠叨😏了。
伦敦天鹅戏水的湖边城堡困不住她这颗放荡不羁追求自由的心
德黑兰古老破败的寂静之塔留不下她与爱人耳厮磨的缠绵悱恻
奥斯曼帝国的漫天狂沙卷不走曾经满面沧桑的千古幽情
徐徐前行的白色骆驼上那一位及地长裙的优雅女人傲然独立
不论成王败寇还是首领酋长,凭借此生所学她长袖善舞化解了难以想象的千难万险,
军方刁难,黑伊尔囚禁,留恋古迹忆古思今,感受部落万种风情,
这里的一切都让她更加勇敢而坚定地迎风前行,
谈笑风生里识得各路豪杰,
纵横捭阖间圈定各国边界,
她,就是沙漠中的无冕之王:GERTRUDE BELL
P·s·她的一生传奇绚丽,只是电影里的她太过白莲花,远不如她真实人生的跌宕多姿。
沙漠女王(Queen of the Desert)概括故事主旨就是女文青的沙漠历险记。本片根据英国著名探险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格特鲁德·贝尔(Gertrude Bell)的真实历史改编。出身优渥家庭的高知女贝尔才华横溢,气质出众,但是上流社会的浮华和肤浅令她生厌。出于对伊斯兰文化的喜爱,她来到了伊朗并与外交官相恋,怎奈上流社会的家庭无法接受这样的凤凰男,最终这段恋情被终结。贝尔感到万念俱灰,从此开挂冒险的人生。她无畏前往中东腹地,多次身处危险境地,遭遇凶残成性,杀人如麻的各种“基地组织”。她的勇敢,真诚,尊重以及人格魅力打动了各方穆斯林高官,成为中东各割据势力的座上客。由于她对神秘中东情况的了解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的判断,协助英国成立伊拉克王国,成为大英帝国和中东国家之间的桥梁。她在一战后参与划定了中东地区各国界线,在阿拉伯世界中倍受尊重,称为无冕女王。妮可基德曼在本片中不忌形象,但是一颦一笑中尽显果敢刚毅,优雅从容的女神形象。
主人公格特鲁德•贝尔年轻时就是离经叛道的少女,因不满贵族式的包办婚姻,只身来到伊朗德黑兰,并相遇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爱人,年轻英俊但是无财无势的外交官亨利•卡多根。在瑰丽而充满迷幻色彩的德黑兰,一个彬彬有礼又精通波斯语和古典诗歌的男子,的确很容易让人爱上,从而证明了,掌握一门第二外语是多么的重要。
也许是为了映衬格特鲁德从一个逐梦少女到探险家的转变,这段初恋拍的格外美好,一起骑马、读诗、交换信物到带她到常去的悬崖下述说孤独,到寂静之塔看秃鹫啄食尸体。之后分别,像任何一个贵族小姐和落魄青年相爱的结局一样,格特鲁德等来了爱人的死讯。
而后格特鲁德回来那一片沙漠,游历、勘探、记录当地人的生活,便是片头中一行骆驼悠游在无边的大漠里,风尘仆仆的女人坐在骆驼背上,风沙模糊了她的面容,当她停下休息是,面前的桌上总摆着一模一样的两杯茶。
她无法遗忘,也就无法停止脚步。<图片1>
格特鲁德穿行在沙漠里,路过不同的部落,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她又重新拥有了爱一个人的能力,但却没有办法停止流浪的脚步。一旦像雄鹰一样张开翅膀,看到过天下偌大,再想回到矮檐下做燕雀,千难万难。
她第二个爱上的男人死在了战场上,而后格特鲁德终身未婚,她一生波澜壮阔,却从没有得到幸福,她所爱过的人都以惨烈的方式离开,让她失去了对爱的信念,就像是她乍闻噩耗是打破的杯子。
之后便是作为外交官的格特鲁德,她在开罗、巴士拉和巴格达等地与穆斯林高官碰面,成为大英帝国和中东国家之间的桥梁。
片中的两处转折,从少女到探险家,从探险家到外交官,特别是格特鲁德从抗拒的态度一下子转变成政府官员,交代有些模糊,她如何成为沙漠女王,肯定不只是骑着骆驼晃一晃,好在妮可十年如一日的美貌,笑容恍如少女,几乎以为是几年前的片子。
故事的最后阿拉伯的王子问她为何如此喜欢他的国家和人民,格特鲁德说那是因为她仆人的阿图的妈妈说过一句话……有时候我真是理解不了外国人的逻辑。
有很多诗歌都在歌颂爱情,但是喜欢很难描绘,对一方土地和人民的喜欢,原因也许就是喜欢本身。
似乎每一个女权主义的标志或是引领者都没有得到幸福的婚姻,到底女权主义影片是在歌颂女权者,还是暗中冷讽热嘲他们/她们,这也许都不得而知。然而,她们都邂逅了动人的爱情。
就像影片中只有亲身深入阿拉伯沙漠之中的Bell才真正了解这个地方,这也给予了她对于发生在那里的未来的远见,她也因此在一战后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局势中站有一席之地。但这一切都始于初次邂逅的爱情的灰飞烟灭和悲痛欲绝,似乎在任何人的女权主义视角,爱情和功名都是水火不容的。可至少影片没有那女权主义的偏见强加在浪漫主义之上,诗 似乎从来都是Bell最好的挚友。
影片随很清晰,不做作,但看到最后似乎又再次勾起我的揣测,这难道不是又一个大国沙文主义的记事簿吗?
这绝对是第一次我用一整篇文章的长度去吐糟一部电影。影片前半部分是讲格特鲁德和初恋相爱的故事,按道理他们俩从刚开始的气场相同到后来的谈到诗词歌赋再到两人骑着马看不一样的风景很浪漫啊,但是由于双方演技问题(后文会展开讲述)和某些不合理情节,这个故事怎么看怎么都像是暧昧。
格特鲁德和亨利独处的时候,都是格特鲁德主动去靠近亨利,比如挽着他靠着他吻他,女生主动点没问题啊,但不要这么主动好不好?虽然格特鲁德的条件比亨利好,但明显是格特鲁德的格局低一点。两人爬上天葬的塔,碰上了秃鹫,想接吻但觉得应该找个安全的地方,亨利居然跑在格特鲁德的前面,Sorry,难道不应该让女生先脱离危险吗?就算你跑在前面至少也应该拉着女生的手吧,从塔里出来后跑得比女生还快,期间居然也没回头看女生掉队了没有。你这叫喜欢人家?
在格特鲁德到来之前,格特鲁德的妹妹喜欢亨利,还给他写了200多封信来着,用央求的语气让他表演魔术和戏法,这就是在跟亨利说“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啊。但从剧情来看,亨利虽然不喜欢她但没有拒绝她,装傻充愣地和她们两姐妹相处。这不就是妥妥的渣男一个,你不喜欢人家你倒是直说啊,耗着表现你的人格魅力吗。
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上两人身份悬殊,工作之外的晚上私会应该是容易招致闲言碎语的。但是亨利就是没有想过要维护女生的名声就擅自带着梯子爬到格特鲁德的房间。发生关系前跟女生说“男人为了娶女生,会先犯个错误”,发生关系后,又说不想大使馆的人知道他们的关系,前言不搭后语的,你是在逗我吧,一会说想娶人家一会说不想公开。另外,这场戏的男主是忘记刷牙了吗,一笑一口大黄牙,差点看不下去。后面的剧情提到亨利是个大赌徒没有家底,但这事没跟格特鲁德说过,真想和人家过日子的话早坦白了。
再说演技这回事,影片里格特鲁德在沙漠探险,先后拜访了三个地方,她在沙漠和当地的高官交谈,不论语气神情肢体动作给我的一大感觉就是作和浮夸,故意用累得喘气的语气去吸引别人的注意(她透露出的信息是:我很厉害,你们都应该看着我),眼神也没有表现力。最后和埃米尔会面的时候,她应该是通过眼神和坚定的语气去显示出强大气场,离开的时候也应该是如此,但除了前文提到的浮夸我丝毫感受不到所谓的气场。和费塞尔王子会谈,台词透露出的应该是谦虚和从容,但她透露出来的是满满的骄傲。
后来和理查德相恋,前一秒推开人家说自己是个寡妇后一秒马上改口说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潜台词就是我也喜欢你但你要追我)。到沙漠写日记情话不断,刚见面就忍不住亲吻,但是理查德是个有妇之夫,至少应该等人家断了之后再上位吧。
另外,得知理查德死讯的时候她的反应的确是震惊,但不应该是震惊加悲伤吗?为什么又一次看见了浮夸。整个剧情还是挺碎片化的,故事贯穿了一战,但从影片里除了丘吉尔等人外看不见一战的其他消息。觉得演员真的没有演出神韵。
最后声明:这篇评论只涉及电影《沙漠女王》,觉得演技不真剧情方面不合理,并不涉及探险家Gertrude Bell。
true story of a visionary, who, in an age when women have no place in history, made history single handedly with wisdom, courage, and conviction.
男女主的矫情真是吓死伯伯了~~~
碎片化影像流水账叙事,几个梗和GB念信念日记的强行拼接且不严肃,电影一开场Mark Sykes就当着丘吉尔、TE和Doughty-Wylie三人(!)的面恶毒地骂GB,decent呢!Cadogan那段极其无聊。TE刚见到GB就提娶媳妇梗!Doughty-Wylie基本只有追GB的戏份了,令人难过。开罗会议那张著名合影被提前到1915年。
字幕组做的第一部美妮电影,太不容易了!目前质量最好的一版!说说电影,其实我觉得美妮跟付兰兰竟然有激情,有CP感。电影一般,我妮不容易!
付兰兰基本告别正剧了
只能看美女妮可,别的方面~这位杰出女性的伟大处,都被沙漠风光,女性魅影,爱情日记给淡化了。
嗯,妮可基德曼沙漠绿洲骆驼漏点洗浴;虽然这题材和人物故事是赫佐格的风格和菜,但是这片子拍得好正常啊
包装还行,场景/音乐/服装啥的,都还上乘,其他都太平庸了。 3星
又臭又长,选角乱来,完全浪费Gertrude Bell这么精彩的故事
虽然看影评有批评它省略了很多重要史实,但是我看来,壮美的沙漠风景,两段没能成的爱情,以及最重要的,一个女性,在如此艰难的年代,为了自己的理想、价值,顶着各方压力,穿越沙漠,行常人所不能之事,改变了历史进程,这样独立能干的女性让我倾慕敬佩不已(虽然和史实会有出入…)。
没有男人能碰一个已婚女人。人物传记。
期待一部可以匹及<走出非洲>的宏大史诗真是想多了。卡伦.布利克森与格特鲁德同为聪敏坚韧、向往广阔天地的伟大女性,也几乎是在相同时期只身奔赴异域,书写那块土地上的人与故事。可<走出非洲>成为不朽经典,让你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跨度里次次重温,向它索求,也总能收获新的感悟与感动。<沙漠女王>却
这真的是赫尔佐格拍的吗。为什么每个角色的人脸和演绎都这么蛋疼。Nic完全没有演出这个女人的心,只演出了她的作。
要多烂有多烂
视觉呈现都尽力了,这个故事和阿拉伯的劳伦斯、黑金之类的参考着看估计会更有意思。整个制作上几乎没有赫尔佐格的特点了,除了“步入蛮荒”这个视角之外。弗兰科的演技尴尬,剧本问题也挺大,这个传奇女性的故事看起来就是在沙漠中游历,每次都是被沙漠骑士拦下,然后几句话摆平酋长,作为故事太轻了
被剧情闷得快睡着的时候,总有几只草泥马呼啸而过,特别醒神。
沙漠風光與Nicole皆美出新高度,但敘事太過零碎,非但聖潔化女主,也將她以外的人物平面虛無化。我希望看到的是更有深度和力道的女政治家傳記,而非女探險家情史……還原歷史照片那段拍出了點弔詭世局及幽默感,但還不夠。
不论是在荧幕上还是个人生活上都在喜剧与出位之路上走的太远的付兰兰完全毁了赫尔佐格试图营造的时代史诗感,已经到了分分钟出戏的地步。妮可依然是老样子,美是美,可依然缺少内在,和付兰兰更是毫无化学反应。后段的沙漠政治史诗在流畅的镜头与壮阔的景色下恢复了点神气,女王的形象也立了起来。
观感没想象的那样沉闷,毕竟是剧情片,可是从字幕到转场一点花哨的东西都舍不得加啊,可就算是讲人物生平流水账,赫尔佐格还是有独特的视点,这种独特是掩饰不住的,没办法。
这么好的题材为何只适合做催眠佳片,三颗星谁让我那么喜欢沙漠与星空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