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古典华丽的歌剧舞台硬生生变成Freak show。想弄美式风格结果弄得不伦不类,Andrew Webber现身说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欧洲人对美式风格的刻板印象。
看的澳版官摄,Phantom高大帅气,Christine美艳动人,Raoul也很帅,但是比Phantom矮一个头,在酒吧对峙说Phantom丑可太没说服力了。Phantom全程没摘面具有点遗憾。
音乐和剧情都太一般了,我分了好几次才看完,中途一度想吃了安眠药再看这样明早起床就能遗忘这饱受诅咒的剧情……
我之前看了剧透一直以为Meg那枪是故意打的,没想到还是不小心打的,真是还不如故意打呢,连悲剧都成了意外,变得轻飘飘,结局像是戛然而止,除了Christine死了什么都没有交代。
Meg演员的声音很好听,同时我也很想念Carlotta,她真的好可爱。第一部剧里的每一个人设都崩了,包括我很喜欢的哥特阿姨Madame Giry,当同人看吧。
顺带说一句原卡CP感真不错可惜没有官摄。
虽说这部片放在电影分类里面,但其实它是一部现场录制的舞台剧,所以还是以一个坐在剧院的观众的视角来评价最为客观。 首先说阵容,《歌剧魅影》的主要角色都延续下来了,铁三角组合(克丽斯汀、魅影、劳尔)、吉莉夫人、梅格这五人都在,故事整体来看连续性还是很强的,所以吸引了很大一部分魅影迷继续来追续集;其次舞美还是跟《歌剧魅影》一样的华丽和高水准,几乎代表着音乐剧的最上乘水平了,包括音乐曲风也是非常相似,都是韦伯的作品,能看出真的是一脉相承;最后音乐,这部音乐剧里也有两首非常经典的作品《LOVE NEVER DIES》和《TIL I HEAR YOU SING》非常不错,就像《歌剧魅影》里的《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和《ALL I ASK OF YOU》一样。 《LOVE NEVER DIES》歌词真的是太唯美了,克里斯汀完全唱出了歌剧魅影的主旋律:爱 Love never dies, love never falters(爱永无止尽,爱永不凋零) Once it has spoken, love is yours(一旦它出了声,爱就是你的) Love never fades, love never alters(爱永不褪色,爱永不改变) Hearts may get broken, love endures(心也许会破碎,但爱会长存) 而《TIL I HEAR YOU SING》,魅影唱出了自己对克里斯汀满满的情感 所以客观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音乐剧,但为什么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呢?主因是结合一、二两部一起来看就会发现剧情变化太大或者说“狗血”,让观众没办法接受。 本人在伦敦、纽约、北京三刷《歌剧魅影》,所以对里面的很多细节非常熟悉,接下来说说《真爱不死》与《歌剧魅影》冲突的地方: 1、劳尔与克里斯汀的真爱设定被完全否定 《歌剧魅影》里面劳尔与克丽斯汀表现的一直很恩爱,比如他俩在化装舞会一起跳舞,两个人是明显的很开心,比如他俩在天台一起合唱《ALL I ASK OF YOU》,这明显是深爱的恋人之间的对唱,所以观众的认知里面他俩就是真爱。但《真爱不死》里面,克里斯汀与魅影的一段对话里面说,是因为魅影突然完全消失了,所以她没有办法只能“just love,just live(继续去爱,继续去生活)”,不然她也不会跟劳尔在一起的,这跟第一部的人设完全冲突,完全没办法接受。 2、克里斯汀对魅影的情感是同情和感谢,但现在变成了爱 《歌剧魅影》结尾的时候克里斯汀对魅影说对他的感情,已经从同情转为憎恨,而没有丝毫的爱,本来对魅影也没有爱,最多只能说克里斯汀是对魅影音乐才华的欣赏,所以有《angel of music》这首歌。在父亲墓地那一段也是,魅影说他就是父亲留给他的音乐天使,克里斯汀其实对魅影更多是感动和感谢,或者还有同情,只能说他们之间是有情感的,但那绝对不是爱,这也是观众形成的认知,结果续集里面,克里斯汀和魅影成了真爱,剧情太反转了。 3、小孩突然成了魅影的孩子 在《歌剧魅影》里面没有任何交代魅影与克里斯汀有发生关系的机会,唯一有可能的就是魅影第一次把她带到自己的地宫里去的时候,但那一幕魅影在写音乐,另外他觉得克里斯汀很美好不愿意触碰她,所以肯定不会发生那种事,后来小孩变成魅影的小孩真的很不可思议,只能说脑洞开的太大了。还有就是按《真爱不死》里面克里斯汀说的态度,明显就是他俩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发生的,但《歌剧魅影》结尾的时候,连亲吻都这么被动,她怎么可能主动献身,所以这个设定太不合逻辑。 4、劳尔的优秀人设崩塌了 《歌剧魅影》里面劳尔的形象就是典型的高富帅,而且他和克里斯汀小时候还认识,包括后来他对克里斯汀的保护也是非常有担当的,典型的王子形象,跟克里斯汀非常般配。可是到了续集他变成一个因为赌博输光家产需要靠老婆演出了还请贷款,这是典型渣男的人设,这与第一部差别太大了。虽说生活就是这样会有很多变化,包括人的变心,但这也是我们愿意相信童话和喜欢看演出的原因,我们希望看到那句“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这就像信念一样把我们从残忍的现实抽离出来给我们一种希望,《歌剧魅影》的结尾就给我们这种劳尔和克里斯汀经历这么多之后终于幸福在一起了,结果到了续集完全打破了我们的认知。 不过也有一处非常呼应的地方,《歌剧魅影》结尾的时候,克里斯汀深吻了魅影,用爱感动了魅影,治愈了他内心的黑暗,最终魅影自己消失留下克里斯汀和劳尔重聚;而《真爱不死》最后的时候,魅影与克里斯汀的小孩Gustave摘下魅影了面具抚摸了魅影丑陋的脸庞,又再一次让魅影感受到了爱,最终的结局都是爱战胜了一切困难,这个主旋律其实一直没有变。 所以概括来说,这确实是一部续集,都是韦伯的作品,两部的曲风和主题也是一致的,但续集真的毁了《歌剧魅影》,我觉得更应该两部分开成两个单独的音乐剧来看,这样大家也就能认可其实两个都是不错的音乐剧。不过《歌剧魅影》音乐剧之王的位置现在还没办法撼动,至少在我心里是的。
我不懂音乐剧,只是被几出音乐剧拉下水的普通群众。迄今为止看过的音乐剧也只有几出,而且一次现场也没有(如果学校里演的《歌剧魅影》算现场的话,那也只看过一次)。 第一次看《歌剧魅影》的舞台版,就是多年之后的25周年纪念演出。也许是电影给我的感觉并不怎么惊艳,因此我一直没去找《歌剧魅影》的舞台版来看。《伊丽莎白》倒是把所有能在网上找到的版本都看过了。25th的子爵有些颠覆,是个果敢豪放的汉子,欠温柔欠优雅,有几段唱也没唱好,可我却非常喜欢。由于本人的道德洁癖,我从来就没喜欢过魅影(身负多条人命);看电影的时候,对子爵也无爱(不出彩的小白脸)。看肉排的子爵,那真是果断强硬,虽然少些温柔体贴、怜香惜玉,但是太有安全感了。这就是小克在迷茫无助的时候所需要的,一个实实在在、靠得住的肩膀。
看豆瓣上,还是有人也很喜欢肉排的子爵的,可是很多资深剧迷并不喜欢,认为这个子爵一看就是将来会变成酒鬼加赌徒的。我一开始还很奇怪,后来知道了,原来韦伯不甘寂寞,在2010年出了个《歌剧魅影》续集——《真爱不死》,网上俗称“老不死”,其首演的魅影和小克也是25th的主演。很多人认为25th的演出中子爵的表演方式是为了迎合“老不死”的设定。说实话,看过“老不死”之后,确实感觉只有25th的子爵能连得上,我还真无法想象温柔的子爵会变成“老不死”里那样。
以下剧透。
《真爱不死》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在《歌剧魅影》剧情结束后,吉里母女俩帮助魅影逃出升天,并随他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安身。魅影在科尼岛上做起娱乐产业,并建了一个地下宫殿。吉里夫人为他料理事务,而梅格小美女成为了魅影的头牌演员,表演一些火辣庸俗的歌舞节目,这母女俩爱慕魅影之狂热非庸人可比。魅影虽然有了合法产业,又有铁杆粉丝在旁,可还是时时刻刻苦逼压抑,呼唤着他的Angel,甚至造了一个小克机器人聊以自慰(谢天谢地,这个机器人在改版的时候去掉了)。
十年后,在家相夫教子的著名歌唱家小克从巴黎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准备重返舞台,原来子爵结婚以后染上恶习,不仅嗜酒如命,而且还在赌桌上输掉了全部身家,以致负债累累,需要小克复出还清债务。在一个月黑风高夜,魅影在小克面前现身了,二人回忆了他们终身难忘的一段往事。十年前,也是一个月黑风高夜,即将嫁为人妻的小克不知怎的找到了魅影,二人发生了不应该发生的事,小克原本打算一觉醒来后和魅影亡命天涯,怎知魅影起得太早,等她睡到大天亮时已经不知去向,小克只好压抑下苦闷和子爵结婚了,如今已有了一个十岁的儿子——古斯达夫。魅影以古斯达夫要挟小克为自己的演出再次高歌。小克为了儿子(心底里肯定也是想唱的)只好答应。
在后台,小克一家和吉里母女相见,梅格发现自己的女主地位被小克抢了,而子爵也从吉里夫人口中得知那个神秘的“Y先生”就是情敌。四人表面上为了重聚而欣喜,却各怀心事。在四人欢聚的时候,魅影拐跑了古斯达夫,他惊讶地发现,古斯达夫身上有着独特的音乐天赋和对黑暗世界的喜爱,他猛然意识到,这个孩子已经十岁了!十岁了!他兴奋地带着孩子参观他的地下宫殿,以为这孩子喜欢地下美就能接受他的那副长相,就摘下面具,谁知这孩子一看到他的脸就惊叫着跑掉了。魅影让小克永远不要告诉孩子他的父亲是谁,小克答应,并发誓,不会埋没魅影为她写的音乐。
在酒吧里,堕落的子爵借酒浇愁,他知道他并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他自问:“小克为什么会爱我?”残酷的现实使他沉迷于酒精的麻醉。就在此时,酒保神奇地变成魅影,魅影和子爵打赌,如果小克今晚登台演唱,那么证明小克爱魅影,子爵就自动消失;如果小克不唱,那子爵就带着小克走,他的债务魅影来还。子爵头脑一热满口答应,魅影走后,他才反应过来他可能会永远失去他爱的小克,赶忙飞奔而去。
子爵在化妆室一改他粗暴的态度,真诚地求小克和他离开此地。小克纠结不已(这里用了歌剧魅影的原歌),最终还是登台演唱了魅影花了十年时间为她谱写的情歌。伤心的子爵留书离去,小克和魅影在化妆间拥吻。小克突然发现古斯达夫不见了。原来为情所困的梅格带着手枪挟持了古斯达夫。在海边,魅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慢慢接近梅格,梅格绝望之际手枪走火,子弹不偏不倚打中小克。吉里母女慌忙去找医生,留下魅影抱着将死的小克。小克在弥留之际告诉古斯达夫,这个男人才是他的生父。古斯达夫吓得六神无主,不顾快死了的妈,尖叫着去找养他的爸。等到古斯达夫和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子爵回到海边,小克已经在魅影怀中死去。魅影看到僵立在边上的子爵后,把小克的尸体让给子爵抱着,自己准备跳海。这时候,古斯达夫走到他身边,摘掉他的面具,父子终于相认了。
以下吐槽。
什么叫做天雷滚滚,这就是!这根本就不是《歌剧魅影》续集,只是一群和《歌剧魅影》里的角色名字一样的人演绎的一个新故事。
这是《歌剧魅影》中的人物吗?小克是不是爱魅影看个人理解,可是一夜情啊,一夜情!这不是当代社会好吧,是百年前啊,人们就这么开放。先不说小克是怎么找到警察都找不到的魅影的,只说小克把贞操给了魅影之后是怎么骗过子爵的?小克不能这么水性杨花啊。再看魅影,十年时间把一个心理变态的国王打磨成一个黯然神伤的宅男还是有可能的。我可以理解成相思的痛苦逼得他放下身段、学会温柔。可是《歌剧魅影》中他不是说命运剥夺了他享受肉体欢乐的可能吗?他是怎么和小克生出孩子的?难道和《白鹿原》一样,以前他“举不起”,遇到小克后奇迹般地“举得起”了,这是爱情的力量啊!子爵在这里不要太苦逼,看了“老不死”我是真同情他啊。酗酒、赌钱、负债,他成了纨绔的典型,自己做了多年老王八还不自知,还为差点害死他的情敌养了十年儿子。魅影天生残疾,杀了几个人还是老少通吃,子爵枉为“高富帅”,娶了个三心二意的青梅竹马,最后老婆还挂在情敌怀里。吉里母女也是奇葩。吉里夫人在《歌剧魅影》中是个类似于帮凶的存在(还不到帮凶的地步),对魅影是又崇拜又恐惧,在“老不死”中,恐惧全没有了,就剩下崇拜和爱了。梅格在POTO中戏份少,只能看出他对魅影很好奇,“老不死”中就是疯狂的爱和奉献精神了。梅格为了魅影在科尼岛置办产业,不惜去用肉体贿赂官员,这是怎样的爱啊!吉里夫人竟然同意女儿这么做,这是怎样的爱啊!梅格为了给魅影赚钱,为了让魅影欣赏她,离不开她,心甘情愿地在舞台上跳脱衣舞,这是怎样的爱!吉里夫人在听说魅影和小克有孩子之后的撕心裂肺的愤恨,是怎样的爱!这俩人爱得太苦了。这还是《歌剧魅影》中的芭蕾教师和清纯女孩吗?再吐槽一下古斯达夫,孩子啊,就算你爸长得吓人,你也不能丢下临终的妈乱跑啊。
最后,“老不死”的音乐我并不觉得很出色。印象比较深的只有《DEAR OLD FRIEND》,《THE BEAUTY UNDEREATH》,《BATHING BEAUTY》和《DEVIL TAKE THE HINDMOST》。《BATHING BEAUTY》还是典型的百老汇音乐,没什么特色。魅影给小克写了十年的那首情歌《LOVE NEVER DIES》,号称本剧的主题音乐,但存在感比任何一首歌都弱。魅影啊,你十年就写出这个,你有什么脸去见韦伯。特别推荐《BENEATH A MOONLESS SKY》,俗称“月黑风高”,倒不是我觉得这首歌多好听,而是这首歌的歌词之细腻、之直白,让人浮想联翩,看视频的话,会引发笑点。
我只看过这个澳大利亚官摄版本,那个魅影人称“靖哥哥”,从头到尾都是一副受了家暴似的苦瓜脸,哭着大叫“My, son! My son!” 那里真是无语。安娜的小克,演技还需要磨练,晕倒的动作活像假摔。子爵个子不高,演技不错。这版梅格我很喜欢,长得很好看,演得也很好。古斯达夫嘛,嗓子不错,可是眼神一直在游离,妈死的时候还真淡定啊。这个版本的舞美十分华丽,摄影、剪辑也很花哨。边雷边享受视觉盛宴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总体来说,这个剧还是比较精彩,起码不无聊,不把它当做POTO续集还是能看的。有人说很感人,看到最后看哭了。我反正是从头到尾没被感动,当然,这不代表戏不感人,可能是因为我不喜欢魅影。听说Facebook上有一批魅影粉建了一个小组,叫做 “Love Should Die”,来对抗《Love Never Dies》,一直想去瞻仰。
最后,改编一首老歌来表达小克在“老不死”中的纠结: 两个冤家都难丢下 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 两个人形容迥异,都难描画 十年前,宵幽私订在夜空下 一个甩手,一个王八 到如今手枪走火我也无别话 儿啊,你的亲爹就是他 郎啊,不要寻死你养儿大 不怪旧闺蜜推倒葡萄架 只恨当初奴家把事做差 真爱不死是我最后的话 天使啊 再找不回当年的你我他
如果是全新的一个故事,我要说它很感人,但是接着《歌剧魅影》,为了这个故事的情节改变原有人物的感情并非明智之举。古斯塔夫好可爱,声音也很棒,克里斯汀长得有点奇怪,尤其是夸张的假睫毛实在很让人跳戏。beauty underneath很好听,但缺乏惊艳的曲子,马戏团古怪的人物造型总让我想起蒂姆·伯顿。
没有结局的结局才是最美的结局,所以我给的五星绝不是给剧情,里面的歌还是那么好听,歌剧魅影是改自小说的,感觉韦伯还是负责音乐好了,续集的歌转去另一个故事一样好听,何必贪恋歌影的名气限制剧情创作
1.剧情狗血早就知道,可连撒狗血都撒不明白实在是意料之外;2.演员面部都像botox注射过量,而肢体语言的生硬已经找不到原因来解释,化学反应就更别指望了;3.唱功也不怎么样,几首狗血煽情歌都没唱出来气势;4.不是说舞台美嘛?多给几个全景不行么?剪辑得好怪异;5.怀念拉面和小美人鱼
I just wish I could see Ramin and Sierra's Beneath a Moonless Sky before I die...
2019.07.14我还是喜欢《Till I Hear You Sing》的,但这部剧实在是……Giry夫人钻钱眼里的,Meg扭曲得比魅影还厉害,我宁可相信子爵家暴(按25AC的演绎法)也不信他酗酒赌博,小C还出轨,跟曾经明明白白唱自己不能行人事的饭桶搞出爱情的结晶!Giry夫人唱得不行,Anna声音很美,但一脸苦相实在非我所喜。Ben Lewis是按“深情高富帅”的标准演饭桶的吗,看上去超级违和。都黑成这样了,我也还是喜欢子爵呀,Simon Gleeson的声音好好听!最后想说:这个剧组真有钱~~
澳洲复排版。给的是感情分感觉韦伯也已江郎才尽了再也不会有POTO那样的经典了毕竟缪斯女神已离开。只有舞台很华丽。主题曲还是挺赞的曾听过另一个版本叫‘痴心难改’。duet特多就像演员一样没啥印象深刻的。小男孩倒不错但最离谱的是身世之谜弄得像琼瑶剧一样。
又听一遍,还是那么震撼。剧情什么的不管了,音乐和制作绝对一流啊,有机会要再看一次现场。2011和2012分别在伦敦西区看了《歌剧魅影》和《真爱不死》,看到他俩重逢真是激动,虽然说续集的剧情是有一点牵强而且让克里斯汀显得有点不厚道,但魅影这个角色的遗憾补完了(女主角也彻底悲剧了)。
首先,虽然我觉得第一部的爱情很扯,但但但这部也太反转了吧!音乐好听的太少,亮点基本全都在这一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EwCVw1WdR5A&list=UUQe1zMKYh8FJNs79m5Pvjsg 。音乐三星,但舞美和演员美轮美奂,under the moonless sky这首歌好色情啊...但是很辣,嗯,很辣
喜当爹的饭桶和他的三个女人的狗血后宫戏…旧曲中听,新声无甚动人…
擦为什么评分这么低!!!你们耳朵瞎了吗😭😭😭狗血又怎样啊!!!单音乐就能给满分!!!!何况演员个个人美声甜!!!!!!算上舞台艺术想打一百颗星好吗!!!!!!embrace the beauty underneath!!!!!!
刚刚去剧场看完,舞台设计超级强大, 现场效果非常好.
他最后是真的哭了!我没有想到舞台歌舞剧的演员会这么投入啊!看完好后悔好后悔当初没有去剧院看。我下的这部就是他X的在墨尔本剧院拍的。我有现场不看我看碟啊。懊悔啊。虽然这片有几首歌真的很难听⋯⋯但是till I hear you sing好好听哦。
活在歌剧魅影一的光辉下并不容易
看到儿子出现的时候就一直在画十字祈祷尼玛千万别出现父子相认的狗血桥段啊!!结果卧槽还真是克里斯汀一脸怨妇相地埋怨魅影狠心地撇下她和儿子的剧情啊撒老娘一头狗血啊!后来居然还出现了四角恋绑架和情杀!这是闹哪样啊!!而且这一版的魅影和克里斯汀气场不足啊!
郁闷时候看看LND,包治各种不笑
难怪纪录片里这剧只提了一下名字.........
韦伯大人啊……好好的一部魅影就这么被续集全毁了……我还是当续集不存在好了……爱情是没有对错的,为什么拔高饭桶就必须打压子爵呢,第一部的美是真爱的美,第二部不是真爱不死,而是真爱根本没存在过……三颗星全部给舞台设计,韦伯的场景从来不会让人失望,只是……渣剧情……
1. 子爵和小朋友挺萌 2. 小C的睫毛是想吓死爹啊 3. 饭桶唱到高音喉咙口有痰么 4. 原来华丽的舞美改成了什么畸形猎奇的样子 5. 虽然结尾设计得挺好,子爵出现然后三口之家达成我也很满意 6. POTO至少有着古典主义的华丽感…而这个,我看的是《入侵脑细胞》吗?7. 这剧可以分级了亲!会做恶梦好吗!
澳洲版的呢~~去看現場的呢~~其實打五星完全是因為till i hear you sing...TAT
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