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一部青涩的电影
在香港的 旅馆里看完的,电视里放的午夜场,里面的妮可基德曼我不敢相认,因为还是一头红发。但是刚上了网,发现是1997年的片子了,电影的一些不足也就可以原谅了。
2 ) 直奔主题
这部影片精彩是因为George Clooney--灵活、风趣、坚决、刚猛、迅捷而不拖泥带水。福特车?美元?咖啡?你需要什么?为达目的我都可以给你。这是真男人。
这部影片哀婉是因为Aleksandr Baluyev--固执、感性、敏感、柔弱、重于形式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对于一枚50万吨当量的核弹,只要身在纽约,在宾馆或街头引爆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同。干嘛非得进入联合国总部大楼才爆炸?这是伪男人。
这部影片荒唐是因为Nicole Kidman--可有可无,完全打酱油的角色。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与George Clooney一起在纽约街头狂奔,完全不着调。
3 ) 美国主义
本片算是美国主义很强烈的影片了,俄罗斯的导弹被自己的一位将军卖给恐怖分子了,恐怖分子要用它来炸毁设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期间美国还帮俄罗斯查核弹的下落,但是俄罗斯还不领情,甚至将穿过领空想拦截恐怖分子的美军一架直升机给干下来了~)
什么是美国主义从此片可以看到了,恐怖主义很多话觉得还真是tmd有道理,多少小国家都受着美国的摆布。。。
米国的很多大片总是前面觉得很乱的,世界各国到处跑,但俺们看的人不怎么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到处跑,反正跟着看的电影去就行^_^,这部片子也不是例外,我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属于懵懂,然后又拖着看了一下前面才基本上把自己的疑问解决
还算不错的片子吧,紧张,动作场面也还刺激
btw,感觉这里的Nicole Kidman很耐看啊,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觉得她在这里边很sexy,反正是很不小心的就喜欢上了(以前怎么没感觉啊)
4 ) 谁会想到他的妻女?
从一部美国大片所应具备的元素来看,本片无疑是相当不错的.情节环环相扣,场景刺激,节奏感强,有爱情,有大爆炸,有撞车,有直升机,有核武器,结局依然是在最后一秒解除危险.但是,本片的关键性线索是什么?为什么人家要炸掉纽约?在片尾给出了答案,一切缘于自己的妻女在战争中被枪杀,有一种痛是可以让人失去理性的,即使他知道复仇的代价是几千万人.如果本片的结尾是这样的:男女主角的所有努力在最后关头化为泡影,一切都无可挽回,一次核爆炸的蘑菇云升起在美国上空.这样会不会让本片成为经典呢!当然,我理解了众多导演拍AB剧的初衷,有些结局是无法让电影公映的,所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有时候也是必要的.
回应本文的题目,你在欣赏该片时,是否想到他的妻女?
5 ) 战争总是给我们带来伤害
其实还是同情反派,妻儿死在内乱,反派所说是谁给我们人民带来武器,带来伤害,最后又由他来来决定我们的和平,哀莫大于心死,反派想到以眼还眼想到用血来教训米国。但他到米国,看到那些平凡的人平凡家庭,他犹豫了,虽然最终被主角阻止了。战争给平民带来永远是伤害,该责怪是那一批发动战争之人。有感于今年世界杯克罗地亚球队顽强,介绍到这批球员奋斗史。
6 ) 一半恐怖分子都是美国人自己教出来的
美国人总是开口闭口反恐,一副卫道士和救世主形象,但实际上他们为自己制造了多少敌人。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其实我特别同情最后背着核武器想要去复仇的那个男人。。。他失去了家人,孩子,兄弟。。。
在强权操控的世界,他几乎失去一切,点燃了复仇的怒火,却没有可以讨回的途径,于是铤而走险。。。虽然不赞同制造血案殃及无辜的方式,但理解这种无奈。这种片子结局没有悬念,一定是成功排爆。所以我就想了这都有核武器了,真不在乎非要定点,随便哪个地方都能毁灭这城市。所以恐怖分子以后要是不那么死心眼了,这反恐形势严峻呐!!
两位男女主角固然英勇,但基于这样的政治理念,看他们最后拆弹成功,只是爆炸却没有产生和辐射。我却并有平时在其他电影中看丧心病狂作恶多端的亡命徒的爆破阴谋被瓦解时的痛快放松感觉。
一部略显平淡的片子。
所以小时候看的开头火车上一群睡觉的士兵被狙杀的电影就是这部了。
妮可基德曼演得真丑。妆是海伦娜给化的么。。
场面真的可以 年轻的老乔太特么帅了
那年的Nicole Kidman,美的就像是个孩子,那么干净,清纯,灵动。PS:可惜死老美的思维自恋到极致,垃圾呕片······
美国人真行,一部电影骂了俄罗斯和南斯拉夫,还梢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简直一箭四雕。
2008.9.13.19:19...George Clooney!1997年的Nicole Kidman!能够让人保持2小时紧张.美俄.导弹.核弹.阴谋.英雄.纽约(又是纽约?!).波斯尼亚.卫星.平民.恐怖主义...一直喜欢这种英雄主义的大场面的俗套的好莱坞大片.配乐很大气.很英雄主义.很俄罗斯...我发觉有狙击手或者核弹出现的电影我都喜欢...
对于俄域核爆突发,女主敏锐察觉4分钟时差,男主更敏锐发现另列火车无人跳车……这是编剧上的亮色。但受不了基德曼和克鲁尼太过轻佻挑逗的演法,一点没有紧张代入感,可以视作沉默羔羊的反面对照。米米莱德一度成为商业大片导演,在她面前同为硬派风格的毕格罗都只能算是“小众”,可影史成就不看票房高低动静大小,女导也不例外。
九十年代末期最流行的核战,英雄,拯救地球模式,尼克在其中太中庸了。
#末日戒备# 有人说这电影 有点很 其实是主角 在综合一些别的国家 老兵气。其实男女主一开始也没什么 他们觉得可能是一次 非法军火交易 可是 俄罗斯老头一死 核弹到美国 这辣椒面放的主角他们 烧的上蹿下跳的呵呵。故事其实还行 就是这主题 现在 烂大街了 美国去搞别的国家 结果在电影世界差点又被炸,,女主感觉 跟X档案的女主 好像啊。
15年前的好莱坞流水线作品。当年美国的国土安全真是不敢恭维,话说那种程度的威胁为什么和CIA一毛钱关系都没扯上?
我要是20岁的妮可必须要穿越回现在给鸡的慢狠狠来个大耳光!告诉她你看你年轻时候多美!优雅老去不好吗!整什么整!!!!
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这种片子情节拖沓怎么行啦 不过年轻的(!)乔治·克鲁尼扑闪扑闪的眼睫毛哦!!!!![心][心][心] | with Ran
这种电影能不能不要每次危机解除后就要有救护车开走摄像机缓缓上升的镜头?
不推荐《末日戒备》。影片一开头,俄罗斯境内就发生了核爆炸,白宫情报员与特种部队少尉临危受命展开调查,竟发现恐怖分子已将核弹带入纽约,企图炸毁联合国总部。九十年代特别流行核弹危机的动作片,《末日戒备》拍得挺假,但是因为妮可·基德曼和乔治·克鲁尼加盟,可看性还不错,非常适合杀时间。
nicole with Clooney, ooah, cool
典型的大片的范,但是毫无新意,大概那年头一说起大片都是一副这个德行。悬念什么都是最后千钧一发的时候瞬间搞定。乔治.克鲁尼那时好年轻啊,居然身手还不错,完全可以朝布鲁斯.威利斯动作武打明星路线走,不过居然最后走成文艺风。加上,妮可.基德曼,好吧,我承认这部电影我是当成偶像剧来看的。
年轻就是不一样啊,脸蛋身材都很棒。
97年梦工厂的第一部电影,乔治克鲁尼和妮可基德曼的《空军一号》,以爆米花尺度论不输后者。战乱的巴尔干和俄罗斯是冷战后动作电影经典的背景之一。好的爆米花胜在深刻的主题或是有立体感的反派,可惜这部电影都没有达到。
很久以前看的,就记得开头有一列火车轰隆隆驶过,貌似很唬人的样子。
除了两个主角,没太多可看的....97年的片子.情节俗套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