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真,作为Bridget Jones的十年老粉,在怀揣着激动地心情去看这部Bridget Jones’s Baby还是很担心的,就怕一个老梗没延续好,糊掉了。这一糊,不是毁了一段美好如《傲慢与偏见》一样的爱情佳话,而是打碎了一代人的少女梦。
昨晚看午夜场,影院没坐满,但是大多数都是手里捧着BK冰激凌甜筒、打扮时髦的白发英国老太太,他们来看BJ,一方面是图个乐呵,另一方面是想知道这个始终乐观的胖姑娘(不好意思,中年BJ现在真不胖了)到底怀了谁的孩子?难道不是让万千女性迷醉一万年,从维多利亚时代穿越到当今英国的超级大律师Mark Darcy吗?
看了十分钟,心就放了大半,和最新的BJ系列小说Mad about the boy故事完全大换血,在这里不怕剧透一下,原作家Helen居然在小说里把“银河系第一绅士美男子“Darcy给写死了!还好,电影完全颠覆了小说的构架,探讨了一个当下全球众多女性都十分焦虑的问题:30岁可以享受单身,40岁?45岁?还能不能一个人好好的活下去,活出新花样,活出新气神?
万幸的是,Bridget Jones’s Baby虽然老壶装新酒,以大龄女中年BJ的单身做开篇,苦逼、孤单,但还好,她挺爱自己,烟酒照旧,乐呵地与寻找真爱继续作战。我相信,这部续集一定会成为喜剧作品的经典。
《BJ单身日记》的前两部,可以说是小妞电影的开山鼻祖。但是这部续集,严格意义讲,它是一部喜剧正作,甚至还有严肃的哲学意义:幸福的感觉到底来源于何处?难道不是源于自己吗?太多的女性,表面很独立,但是内心对男性的依赖感已经超出能够撑起自己幸福的疆界,换句话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两性关系里,对很多女性来说,是一件做不到的事,也因此失去了完整的人格,进而魅力值随着时光云飞雾散,进入了单身的死循环。
Bridget Jones’s Baby之所以很“酷“是因为它试图揭开这个真相。迷迷糊糊经常犯错,爱抽烟喝点小酒的胖女主,要说起来,怎么都和作者故意完美打造的男猪脚,在客观条件上差了一个银河系:男主英俊多金,气度非凡,还是伦敦知名金牙大状。在隐形阶级泾渭分明的英国,这两类人有交集的可能性小于1%。
还好,英国是个有文化的国家,没错,在爱情小品电影里,我就深度鄙视美帝,创造力用乏善可陈来形容都是恭维它了。
看看《暮光之城》和《五十度黑灰飞》系列,这两部电影的女主设置都是活脱脱的白痴样,长得泯然众人矣也就罢了,性格也像厕所的卫生纸,丢进马桶毫不可惜的节奏。美国不再有美人,想想看,比9/11还可怕。
《BJ单身日记》第二部男女主角就渐入佳境,我们这群吃瓜群主,笑完一场后就觉得他们一定开始过上了美好生活。可是Bridget Jones‘s Baby一开场就让人纳闷了,闹腾了十年,两人居然没有再一起,这不是戏弄我们吗?
答案很快就在电影里揭晓:因为完美的男猪脚忙于奔事业,BJ慢慢感到爱情的温度已经不再,她主动放弃了这段关系。没错,胖BJ甩了Mr. Darcy!
Bridget Jones有灵魂,有温度,有感知,知道自己需要的爱情维度,也明白不属于自己的就要适时放手。这也赋予了这部喜剧电影突破“小妞电影“的意义。
再回到电影创作的角度看,Bridget Jones’s Baby的编剧功利十分了得,它的笑点节奏把控的非常好,全程从头笑到尾,没有垃圾笑料,不会让你产生尴尬的似笑非笑不得不笑,皱纹被迫成长的表情。
我是从小看周星驰电影长大的,小时候觉得周星驰好贱啊,电影里的人物对话怎么比生活里还夸张,好没内涵,但看《唐伯虎点秋香》一万遍,都不觉得烦,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内涵没包袱的爽快感。
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电影能让我笑到周星驰早起代表作的程度。我也开始懂得他的珍贵,作为一个能让人发自内心笑的开怀的演员和编剧,周星驰真的非常伟大。可惜演员不是钻石,不能一颗永流传。现在的喜剧电影,满屏幕都是大写的做作和尴尬,外加一帮付不起的鲜肉阿斗们的让人钻地缝的演技,拜托,一样老瓶装新酒,为什么不能走心一点,发现生活里真诚而暖心的笑点呢?
这也让我不得不为Bridget Jones’s Baby拍手叫好,故事甜到心坎里,笑的陷阱一波又一波,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本片的演员表里没有出现Huge Grant感到纳闷,我可以拍胸脯告诉你,别慌,前路有惊喜!
很多人说,这部最新的BJ电影为大龄未婚女青年打入了一剂强心针,其实看完以后,我想说,如果都修炼到了BJ那种对生活淡然处之的状态,你,真不需要打这一针。
随着年纪渐长,慢慢发现小时讨厌吃的东西都变得好吃了,以前觉得老土的衣服变得好看了,车上开始放小时候妈妈在家放的歌,片片枫叶情什么的。自从过了25岁,经常想不起自己的年纪,自己给自己买蛋糕,蜡烛也想不清楚到底是多少根。感觉是大脑的自我保护,嘴上说不怕变老,脑子却很诚实地搞不清楚自己几岁。开始喜欢看40岁以上人群拍拖的戏,好像《倒数第二次恋爱》,男女主加起来都快100岁了,喜欢那种大人的节奏,自由自在,也没有时间再刻意别别扭扭曲曲折折。
每看一部BJ单身日记,就像啪给盖了一脸春药。看第一,二部的时候刚上大学,觉得30岁看起来好棒啊,自由自在,经济独立,完全是个大人,想上谁上谁,自己给自己收拾烂摊子,收拾不了就接着烂吧。完全没有意识到又胖又蠢得女主被Hugh Grant和Colin Firth抢来抢去简直比白衣校花大长腿还要超现实。到了这个年纪才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当时为什么那么红,30岁左右身材不好一事无成又傻乎乎的妹子满大街都是呢,谁不想要幸福。给盖完一脸春药,又能high一会儿,坚持一阵。
前两部的Bridget胖,这一部的Bridget老,外表上都没什么过人之处。可她身上那个mulberry的包,上官网查了一下,1395刀before tax,可见她这几年工作上至少还不错吧。她看着傻,至少独立,还有满腔傻带来的勇气。Bridget最迷人的地方,是她潇洒自在的性格。你可能仍然觉得这一集剧情超现实,一个40多的阿婶,长得一般,身材一般,怎么又被两个极品抢来抢去啊,现实生活中哪个阿婶能那么好命啊。其实她可比一般街边大婶强太多了,哪个大婶能有她这么洒脱,想到42岁仍然单身也会觉得有点害怕,但是再想一会儿,那单身能有什么办法嘛,nah,也就这样了。出去玩跟大帅哥睡了,尽管42岁单身,还是拍拍屁股就走了。自己一个人过生日也就失落了两分钟,马上自己就跟自己玩开了。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从来不钻牛角尖歇斯底里,人生见招拆招。可能爱说fuck的都比较想得开吧。就她这样,一般女性朋友们谁能做的到啊,可太值得被抢了。
只有自己是个洒脱的人,感觉根本没什么能够难倒自己的。这样一来,居然又开始期待40岁了。世界上不会有那么多好事降临在你身上,你的生活可能仍然经常是一坨屎,但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虽然离40还有点远,但是其实什么也就咻咻一瞬间。觉得遥远的事情,总在还没意识过来已经发生过了。
是的,今天去看了BJ的第三部,片头All by myself一出来我就觉得要泪目,瞬间穿越到看第一部的那个下午。同去看片的朋友前两部都没看过,我强行安利的其中一条理由是:我不开心就会重新看这一系列的电影,看完就绝对的人生又美好光明了起来。Bridget经常在错的场合说错的话,经常会不经意的当众出丑,在她想着还有什么更糟的会发生的时候,最糟的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但是她是这么单纯直率,你几乎立刻就会喜欢上她,我就是。
是的,现在有了第三部,以后不开心又多了一部电影能看。这一部里的男二其实个性挺讨喜的,但是对不起,Mark Darcy和Bridget属于彼此。脸叔穿着三件套加大衣围巾在那一站就是犯规,大写的苏!这一部里Bridget成熟了很多,与Mark春宵一度后留的那张纸条,让我既心酸又欣慰。看到Mark在网站计算自己与Bridget的匹配度,也是觉得又可笑又感动。感情并不是因为你我性格喜好相同就会萌发的,也可能是因为对方与你完全不同而受到吸引,Bridget和Mark就是完美的例子。这就是Magic吧。这兜兜转转的十年啊!看到在产房里Mark吻着Bridget的额头说I love you just as you are 我又泪目了。是的,这就是现代童话。对我而言这电影本身就是magic.
It seems like no matter how hard the life could be, how difficult it seems to find the one and only in our real life, once you watch a movie like this you feel like you can love again, you feel like you have the courage to go and do something to make it happen again, it is magic after all.
男二和Bridget的一段对话我很喜欢:
- Are you in love with him?
- I have been
- Are you in love with me?
- I could be
还用多说什么呢?
作为一个资深BJ粉,集BJ小说集BJ DVD,在美国亚马逊为了给它多打几次五星租了三次DVD(有点幼稚),看完这部终结版的电影之后我问自己:为什么你会那么那么喜欢BJ?
BJ胖,到最后一部小说mad about the boy,她儿子十六岁的时候,她已经胖到了175磅。BJ不够时髦,经常到约会之前才去翻着看时装杂志,约好友中号称最有fashion sense的陪她一起买晚礼服。BJ不够有自制力,经常穿着高腰内裤坐在沙发面前,一边舔着勺子上面的花生酱,一边捏着自己肚子上的肉。BJ也不是一个女强人,在公司也会受更老一点的女同事的气,也会被已婚男上司吃豆腐。BJ爱哭,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年会上会把自己灌醉,光着脚站在桌子上大声地唱歌(尽管都唱跑掉了。)BJ爱漂亮,在车上想起来要画腮红,结果把灰色眼影涂在脸上。BJ喜欢玩小游戏,爱猜歌迷,爱麦当娜且迷信麦当娜。BJ相信正义,也相信规则,对这个世界有自己最本真的理解,善良、从不作恶。BJ期待爱情,30岁爱一个人用尽力气,35岁爱一个人也用尽力气,40岁爱一个人和30岁一样用尽力气。
这就是BJ。
电影拍的比书要玛丽苏很多。例如,有休格兰特,有科林费斯。这一部,又有了一个新花花公子。
书比较平实。BJ一个人住在一个小小的公寓里面,下雨了站在阳台前面抽着烟,烟抽多了,就回到餐桌前的日记本上写两行字,“我要戒烟,我今晚也不喝酒”。然后等到晚上夜深人静,闺蜜们都有约会,她看着电视机的节目都变成了雪花,音响里放着 all by myself,她又举起酒瓶咕咕咕地灌酒——all by myself……等一觉醒来,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拍打自己的脸,开始给自己打气。于是接下来的一周,她逐渐戒酒戒烟,减少卡路里的摄入,穿蕾丝带花边的胸罩和t裤,穿紧身衣,穿超短裙,扬着脸挺着胸收着腹,走在伦敦的大街上,所有的广告牌都为她所盛放。她走进公司,开心的和前台打招呼(即使前台多半是冷漠脸),她打开电脑,恨不得每一封邮件都像她一样热情洋溢地跳出来——hi, today is a new day!
hi, 这就是我们的BJ。
上大学的时候开始阅读BJ diaries。(这里感谢我们NJU的图书馆,真的什么书都有。)第一次读的时候,把它当做笑话,哈哈哈哈,怎么有这样low bi(第一声) low的女人!?怎么有这样对自己的身材不闻不问,胡吃海塞的女人?!怎么有这样在事业上不求上进的女人?!怎么有这样厚着脸皮等着白马王子的女人?!
但是真的有一天。我和BJ走了一条类似的人生路。我们都好像是那种不为人所瞩目,平凡并且不甘于平庸的女人。2013面去美国,一个人,空的公寓,去宜家买了所有的家具,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瓶红酒一盒奶酪,从床头柜床的box到桌椅都是自己用宜家自带的小螺丝刀组装,手上生了好几个血泡。喝完一瓶红酒,趴在地摊上,想哭,也想吐。早上八点起床,背着书包,拍着肚皮,一路小跑到学校,告诉自己中午千万不能吃午饭了,因为昨晚上卡路里太超标。
来到北京。穿着高跟鞋挤地铁去面试。第一份工作居然也是出版社编辑(和BJ的第一份工作一样)。工资很少,心情也很糟。同事们的谈资集中在用什么app点外卖能省钱和什么电视剧比较好看上面。当然会被领导批评,当她对着我喋喋不休的时候,我内心里千万匹草泥马飞奔而去……
晚上到了家,一个人,开着一台只做背景音用的电视。然而我竟然和BJ一样有着那种吃嘛嘛香,吃嘛嘛胖的体质。减肥是必然的。有的时候胖到125斤,也会逼自己一周内只吃苹果和生菜让自己饿的成了恶鬼。。工作压力太大的时候,也会控制不住自己,在蛋糕店点一个8寸的抹茶蛋糕,一口一口的吃下去,把所有的怨念都吃下去。
偶尔也会鼓足精神去相亲。有一次相亲对象是一个逼格非常高的金融男,我看着他的prada logo的Tshirt出了神。当被他旁敲侧击,问了一遍又一遍“家庭背景”的时候,我心里呵呵呵呵的冷笑,当他面摘下了自己的假睫毛和美瞳片,然后在手里玩来玩去。
这时候有了一个念头,if BJ lives in Beijing.
如果她在北京,她会怎么样?
我想,她或者和我一样,我或者和她一样。BJ DIARIES这个大IP之所以在全球取得这样前所未有的(小妞)电影的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BJ从来就不是一个小妞。她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在好莱坞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超过了对金钱权力符号下的MR.RIGHT的追捧。
胖了点会怎样?无非是在H&M里面买一件14码(英国尺码)的露背连衣裙,披着开司米的披肩,坐在酒吧最顶头的卡座喝一杯橙汁+伏特加。工作不顺心又怎样?上司无端冲你开炮的时候,你能忍则忍,忍不了只有推开椅子笑着离场。爱情不如意会怎样?北京那么大,上千万人口,一天有24小时,有86400秒,每一秒都会发生奇迹。
在伦敦过得幸福的人,在北京也会收获幸福。幸福是惜福。
在goodreads上看到一句评论,一个英国女人写的,她说:我今年45岁,离了三次婚,有两个孩子,我晚上刚喝了一杯威士忌,看了一部半电影,生活依旧在继续。bj也是一样。Bridget Jones在小说的后两本里面过得也并不是世俗的幸福,Mark Darcy死了,她带着儿子一起勇敢地生活。美国amazon上有BJ FANS留言说:BJ是英国版本的欲望都市里的凯利,但是比凯利要接地气,要更真实,也更打动人心。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欲望,以为金光闪闪的boutique店里充斥自己的梦想。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浮躁,才领悟到:活着,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这当中有高潮有低谷,有风波有艰辛。我们之所以美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生活本身是美好的,而是我们自身是美好的。感谢你,我亲爱的小BJ,谢谢你让我在偌大的北京活出了一个你!
love you baby,在这以后的很多很多年,我都会提醒自己,你也在北京,和我在一起。
女主的皱纹让人心疼,却还是能演出第一部中BridgetJones的可爱。
五分表达我对脸叔的爱!!!地球上最完美的男银!!!!!!!!!how the fuck am I supposed to get in there那句,糊一脸春药,how can he be so fucking ridiculously charming?
英国:我们比写算法的有情怀
科林费斯是不是全世界英语讲得最好听的男的?
片中关于爱情的论调你都懂,一夜情和数年的感情孰轻孰重,等你老了以后你能不能想象身边的人就是他,当你在最脆弱的时候只想握住谁的手。看完电影我迎风流泪骑回了家,眼前是BJ满脸皱纹对着Darcy幸福的微笑,耳边全是all by myself,仿佛自己一下子也有勇气单身到43岁了呢。
这部片的目的就是让所有女人从头到尾“啊Mr. Darcy,啊Mr. McDreamy,啊Mr. Darcy,啊Mr. McDreamy,啊Mr. Darcy,啊Mr. McDreamy”完全停不下来...啊...
Emma Thompson 好好笑
说实话你们男的如果去音乐节和一女的滚了一次床单以后那女的隔段时间突然告诉你她怀孕了你们会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地争着抢着要当爸爸吗???
所有情节安排都十分刻意,完全是照着观众喜欢什么就为观众准备什么,精心计算,忽视现实,但却还是真的应了那句话,自古情深留不住,偏偏套路得人心。
原来剧本是Emma Thompson出手了,真可怕啊。
热门标签里居然有“女权”二字也是服气,四十多岁工作还做得一团糟,除了大着肚子拖着一棵圣诞树回家外未见独立完成任何一件事,展现个人魅力的唯一途径就是卖蠢,这样的女性还被俩有钱大帅逼争抢,这样的故事真的能鼓励到任何人吗?
科林费斯是不是全世界最适合穿西装的男的?
这个系列的卖点在于一个困扰全英妇女的问题:休叔和脸叔要选哪一个。如今休叔out,脸叔的对手成了美国百万富翁。seriously?!!齐薇格是极少数我有生理厌恶的明星,嫌她笑的样子太尴尬。现在的她则是做任何表情都尴尬。一枚单身职业女性如何在职场上作死最后风光出嫁。玛丽苏样板戏的极致了。
科林叔这个人应该穿着tom ford被雕成一座石像放在大卫的旁边供后世瞻仰
这么多好男人我一个都没有上过,BJ这个老女人却总是在两个男神身边周旋,电影和现实的差别..
近年来丧女何其多,大家都快忘了玛丽苏BJ。Renee崩掉的脸反而超具戏剧张力,猝不及防burst into tears. 重点不是让你去选Savile Row或者Banana Republic,而是祝愿你能扛住丧时代大潮,最终被爱情眷顾,给光明面一点生存空间,谢谢谢谢。【脸脸抱起BJ那一瞬间,整个人齁到窒息
让我先表白:科林叔,我真的还能再刷一百年!这场基本都是女性观众,科林叔一出场就开始嘤嘤嘤一片,其实Dempsey已经很帅了,但是跟科林叔站在一起,科林叔自带佛光的气质光芒万丈!太狗血了,但是还是好好笑,关键太满足少女心了,每个少女都需要一位达西先生!【我一开始只给了四星我傻逼吗?
嫌弃的状态走进电影院,却被这等“玛丽苏”搞得我又笑又感动!三部曲长达15年能拍成这样子已经不易了,甚至成了各位大龄男女青年的励志歌。McDreamy终于再次回归小鸡片,还有Renee的经典对嘴加上招牌的双男主“腐”,熟悉温暖欢乐的感觉竟然都在。(结尾也是啊啊啊小惊喜)
Tiffany的open heart那条项链,她戴了15年了…结尾彩蛋是休格兰特抗议要求的吧。BJ系列还能讨论剧情么,就当欧美热门金曲MV串烧吧。
十五年了耶!有几部爱情喜剧可以跨度十五年还这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