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迷茫、混沌,掩饰、逃离、挣扎,一出爱情的悲剧,一场爱情的探讨。同性之间的爱也好,异性之间的爱也好罢,更或是少见一点的双性恋,其本源都是因为“爱”。影片中的两个男主他们有过放弃,有过妥协,有过尝试回归正常,但最后还是无法战胜本心,最终选择了对方。他们没有预料到,在他们尝试回归大众价值观的过程中,会给两位纯情的女主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说的是施方,但也同样适合于受方。周围环境与自小的教育培养如果对同性恋友好些,两位男主不至于想要逃离规正而犯下错误;两位男主如果勇敢坚定一些,也不至于让两位女主遭受爱情的无妄之灾。
评论中有说两位女主傻的,那因为你是在作为旁观者去思考而不是作为剧中人去经历。但如果我们是当事者,我们的初恋是如此,又有几个能轻松做到放手二字?我们总喜欢站在一个高度来评价别人,而常常忘了我们所处的不同境遇带来的不同视角。还有说三观不正的,电影宣扬了什么吗?杀人也好、自杀也好,这都是他们被束缚的爱情扭曲后,对现状的挣扎与逃离。就像破案的电影,你不能说导演是在教人们犯罪吧?当然,我也不否认少数心理扭曲或是承受能力差的人,看了会想到犯罪或自残。但电影只是电影,具体怎么做怎么看全在你的内心,就算没有这些场景,你觉得该做的你还是会做。
1.女主的几次啪啪啪:竟然都没有露点?即使疑似露胸的部分也是用双手严密遮挡……这让跟你搭戏的另一位女性主演情何以堪呢? 2.当然了,男同那段,也只是露出了排骨 3.如果可以用《在路上》的套路来演绎的话,会好很多吧?地球人都知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吧?既不是意识流也不是二次元……
矢崎仁司的《无伴奏》(2016),根据小池真理子的同名小说改编。片中的男女主角分别由成海璃子和池松壮亮出演。成海璃子做过时装模特,出演过《武士的食谱》,印迹深的是她出演的《西野的恋爱与冒险》(2014),那位男主怪异的女邻居“昴”。成海璃子给人感觉,如微风拂面,内敛、淡定,纯静中包裹着炽热,含而不露的表情中,自有一种不经意的引力。
至于池松壮亮,2016年对于这位神奇小子可谓丰盛的一年,先后参演了《濑户内海》《死亡笔记》《永远的托词》《深夜食堂电影片2》及这部《无伴奏》。《濑户内海》(参见我公微影评)让他的“冷面”又显赫了一把。
的确,在表现角色情绪上,这小子尽显“有气无力”的个性,不露锋芒,冷冷地,淡淡地,却让人难忘。《横道世之介》是他成名之作,超棒的《感受大海的时刻》则最显他的“有气无力”,提不上台面似的。
外表并不出众的他,倒艳福不浅,睡过不少“女神”,如市川由衣、朝仓亚纪、门胁麦及老女神宫泽理惠等。这次跟成海璃子同样脱光光,且有意外之戏。斋藤工出演的祐之介,游离、浑沌而模糊。亮丽的远藤新菜出演的绘麻子清新、单纯又带点小泼辣,成了这男人间爱情的祭品。
谁没有年轻过。谁没有被激情燃烧过。《无伴奏》中的响子(由成海璃子饰)对阿涉(池松壮亮饰)说你第一次吻我那晚的月亮,上面还没有美国人的脚印呢。
影片叙述了1969年4月至1971年3月这两年时间里,17岁的高二女生响子带着女同学树里和玲子,在学校成立了废除校服斗争委员会,当起了反潮流的“红卫兵”,在学校大会堂的众目睽睽下,当众脱下校服高喊“反帝反资”的口号。
“解放冲绳,废除安保”等各种五花八门的游行每天都在仙台这个小城进行。赶走美国人,至少这一百年看不到。反对资本家的盘剥倒是有争取的可能。其实,这迎合了当时的世界大势,由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红色影响波及世界各地,包括西方世界,巴黎首当其冲。《戏梦巴黎》即再现了这种熹微、蓬勃又盲动的嬉皮光景。
只是说一边革命一边谈情说爱有点犯冲。革命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止是喊喊口号游游行这么简单。当响子看到树里被警察棒打,她也吓得逃之夭夭。响子去医院看她,树里说好空虚。革命的后果就是会让人空虚,甚至绝望,这是必然的。
至于响子免不了挨父亲的巴掌。简单粗暴的父亲对于她的教育就是巴掌。好在他是一个行者,不停地换岗,让响子留在了爱子姑姑身边,这让她远离了那位冷面的父亲。
爱子姑姑是一个温文平和的女人,对于响子总是抱着理解和关爱。响子在她身边也就变得轻松自如。她喜欢加缪喜欢带有左倾的作家,她一边每天写着心情日记,一边跟同学去无伴奏咖啡馆听音乐。在仙台这个小城,有着迥异于革命之外的艺术氛围,至少可补充革命消耗的能量。
饶有意味的是,听者把喜欢的音乐写在门上,如阿涉写了“巴哈贝尔·卡农变奏曲”,由此,响子在这认识了沉默的阿涉、暧昧的祐介子及明朗的麻绘子。他们一起抽着烟一边聆听着和缓的音乐。无伴奏的和弦,更沁入心脾。
自然而然,响子跟阿涉走到了一起,如同祐介子跟麻绘子亲密相拥。走过曲径通幽的竹林,来到破旧的老屋,继续听着音乐。
只是说祐介子和麻绘子故意当着他们的面要“爱爱”,这让响子接受不了。他们一起来到海边,毫无顾忌的麻绘子,冰雪透明,仿佛是这个世界的另一种存在。响子对于阿涉也捉摸不透。比如她跟久未见面的姐姐势律子那个手拉手的亲热劲,让她无法理解。她说哪怕你在我身边,我都感觉你的心在远方。以至于她对他说你爱的是你姐姐。阿涉说,不,我喜欢你。
阿涉问过她你喜欢你的人生吗。她说不大懂人生,但她喜欢独自醒来的早晨,喜欢大雪堆积的夜晚,喜欢堵着胸口大哭一场。他俩终于爱爱了,并相约了另一个日子。但那个日子狂风暴雨大作。他没来。
她撑着伞寻竹林幽径来到老屋,从窗口看到了她最为心悸的一幕,她没想到,祐介子与阿涉赤身祼体的喘着粗气扭动在一起。白花花的闪电照亮了她惊呆的眼睛,这同样让阿涉看到。
阿涉不停地敲打着她的门。静默过后,她对阿涉说不知会怎么办。他说我爱祐介子,他也爱我,但我同样喜欢你,这是两年来的第一次,因为我们都不想继续,于是他找了绘麻子,我又遇到了你。
带着这别扭的疙瘩,响子继续着跟阿涉的交往,他们四人继续在无伴奏咖啡厅听着“巴赫之康塔塔第140号”。悦耳的古典音乐,让他们忘却烦恼,但现实问题并不能消解。
直到响子接到势律子电话,说绘麻子被杀害了。如同电流彻底击中她的心脏。几天前,绘麻子还跟她说已有了3个月的身孕,想要跟祐介子永远走下去。阿涉也说过祐介子让她堕胎,她不干,结果成了这样。失魂落魄的却是阿涉。他最担心祐介子。当失踪了两天的祐介子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们紧紧拥抱。。
警察带走祐介子时,阿涉还说凶手是我。响子完全没想到他们陷得竟那样深。但她爱着阿涉。可是阿涉了无生趣,带着速写簿来到海边,速写簿上满满都是祐介子和她的画像,当然也有一幅他自己的。
阿涉自杀后,其姐姐势律子找到响子,问她不明白阿涉为何要替祐介子顶罪。响子说不知道。她只能把这随风飘逝的往事沉埋于心底。
那个年代的日本社会同样不会容纳阿涉与祐介子的“出柜”。绘麻子成了他们之间的牺牲品,委实可惜,也警醒了一直晦暗不明的响子。革命的热情已成死灰,自我意识过剩业已消耗殆尽。当她翻开阿涉的速写薄,上面写有“我天生流着感情的血液”,而姑姑撕下她摆着阿涉的素描像,好让她重新出发,开始新的生活。
人生总是会经历些不堪却难以抚平的过往,如同响子说过的自我意识下的过剩。对于响子来说,这多少有些反差,一面沉静的爱着,一面热力四射的组织学生抗争,这注定是撕裂的青春,或者说是青春单极人生的悖论。从小家庭的不停迁徙,让她的内心同时具备细腻丰富与狂野奔突的一面。
片中的一个细节,响子和绘麻子在小桥流水边,谈起时光的意义,镜头下清澈的流水一直潺潺,这精心设计的画面,让我心生一震。绘麻子在车里换衣的镜头也极其麻辣,显现了绘麻子沉浸于爱情光景中一根筋的性格。
影片的摄影可谓独树一帜,与影片的表达的旨意紧密相连。远景的长镜头尤为触动人心。无疑,画面的美感增加了影片的诱惑力。130分钟也不嫌长。另外,古典音乐在其中无疑取到了凝情的作用,也造成了一种现实的反差,对于抚平角色的情绪取到了润滑作用。
响子说过喜欢萨冈的小说《你好,忧愁》。忧愁会远去,记忆也会淡化。1971年3月,已19岁的响子拎着行李告别了姑姑,准备前往东京上大学,途中她再次来到无伴奏咖啡馆,继续听着“巴哈贝尔·卡农变奏曲”,了无一人,一切如烟而去。虽然无伴奏可持续地补充青春能量,给她带来至真的精神愉悦,但仙台自此只是她的一个梦。她将继续她的人生旅程。
2017、2、12
男二偷看男女猪脚嘿咻的时候,那幽怨的眼神还以为是因为暗恋女猪脚,没想到是嫉恨她抢了他的男人,敏感的女猪脚发现男一的心并不在她这,有些愤怒却又无可奈何,曾经以为是姐弟恋的缘故而嫉妒势律子,拒绝了男一的嘿咻申请,得知男一与姐姐势律子那么亲密只是为了安慰她那颗失恋受伤的心,女猪脚才“恍然大悟”,接受了男一的感情,雨夜无意中撞见男一男二在嘿咻,女猪脚的心都碎了,本狼看着都替她不值,由于深爱着这个男人,而且这个男人表示其实早已放弃同性爱情,一番解释之后还是决定继续跟他在一起。 总评三星7分,这部片子深刻地体现了变态的双性恋者有多么邪恶,一方面不忠于同性之间的爱情,另一方面又把异性之间的爱情随意抛弃,既然你俩这么深爱着对方,何必要把女人的肚皮给搞大了,搞大了人家的肚子,又以失去自由的名义杀害一个爱着自己的孕妇,手段残忍,自私自利,罪大恶极。男一为男二殉情再次击碎了女猪脚的心,同性之间的爱情远大于他们俩的异性爱情,男一没有为女猪脚而活下去。两个可怜的女人,都付出了真情,结果一个死了一个被抛弃了。 叉叉圈圈的桥段非常少,抽烟喝酒的画面倒很多,片子在侧面上反映了日本社会的一些矛盾,比如反对美军驻扎在冲绳,要求修改美日安保条约。一直以来新闻里没少提到驻日美军士兵强x当地女生的消息,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一次,法院又管不了,当地居民很气愤,美国大兵是出了名的管不住裤裆里那东西,他们又不缺钱,日本又不缺失足妇女,干嘛老爱玩强x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色调和构图。在青春里发生的事怎么这么残酷荒诞啊。在青春远远逝去的日子里产生的哀伤和悔意也很残忍。除了美,代价沉重。任何心里描绘也无法慰藉天真无知。即使走向街头,扛起旗帜在面对各自的人生阻碍时也只能流出眼泪,利用动荡掩饰罪恶的种子,或是长大嘴巴,用尽余生来回忆。畏缩是人的天性,真正能冲破长空的人比常人不知多了多少智慧和毅力。
爱和暴风雨同来,等待的夜晚,女孩焦灼的心灵里闪过多少魑魅魍魉。她敏感聪慧地嗅到秘密的气味,跌倒在泥泞中。由影像唤起的氛围里弥漫着人的孤独和渴望。女孩那个有自杀倾向的同学,被造反有理的70年代支撑起的保护伞藏掖着。作者经历这个时代捕捉到肆意妄为下的真实,诗意化,幻灭回归到个人的悲剧中,是阿涉的悲剧,是绘麻的悲剧。
有一天坐公交车,听到一个女孩在和朋友微信语言,她气愤声嘶力竭地喊道,“现代人都讲什么呢。是钱。到底是小三罪过大还是出轨的人?这都不重要。”情和义是石头像,这也是当下的幻灭吧。都在这幻灭中载浮载沉。所以我截下这些图,不停地想到这太美了太美了。
抱着看消费革命的怀旧电影的些许罪恶感去了,竟然是久违的纯文学。结构很经典:旁观一场《禁色》般的飞蛾扑火,然后自己成长。池松在纸之月里的印象挥之不去,工桑自从魔鬼游戏和团地之后就迷上了怪怪的笑。到了结尾才觉得氛围到位!削苹果和追沙滩上脚步的镜头不错。咖啡和茶室的异世界空间值得玩味
成海璃子还是个隐杯卧槽,感觉池松壮亮有成为新一代色情片小王子的潜质。
成海璃子床头边的一摞三岛由纪夫就已经奠定了基调。忧郁狂躁的70年代,注定飘散的学生运动,厌恶美国人但沉溺于美国文化里的年轻人们连爱情也是灰色的。最后一起谱写了悲歌的人们相继离去,女主角却可以在卡农声里安然离开。因为防暴盾后的蓝天其实就是学校上空的蓝天,革命和爱情仅存于牺牲了的人们之
以一本青春回忆录的开篇娓娓道来,追忆青葱岁月。对自我意识的解放,对生命轨迹的不安和对暧昧不明的困惑。不过手法上有些陈旧,滥情和反叛拍的也是蜻蜓点水,倒是很贴切那个时代的焦虑。结尾无伴奏咖啡馆里播放的巴赫-第140号康塔塔很扣题,暗示着青春的被扼杀,满是遗憾与悔意。
用很多无聊的素材,去讲述了一段狗血故事。节奏与画面的处理都可以认同,甚至价值观也不是主要问题,重点是那些旁枝末节比如学运真的帮不到剧作也帮不到人物。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的形象轰然倒塌,本来很立体,瞬间成炮灰。而两位男主其实之前都没立住,后面都在他们上身本身也撑不起来。遗憾。
让我死在成海璃子的眼神、脸蛋和胸部里吧…… 开场第一镜就美得勾走我魂,看完全片整个人是热的、是抖的、是懵逼的…… 年度私心最爱的日影不会有之一了!!!
学生运动我也滋磁,左派性观念开放我也知道,同性恋或双性恋的自我身份认同危机我也理解,但为什么非要杀死三角关系中的女人(还是有身孕的)来显现出文青基佬之间的爱情有多悲壮?不懂你们左逼的伤痛爱情故事。
这根本就是一个纯狗血的文艺爱情片啊!跟学运其实没啥关系,看点大概就是尺度大了点,最后结局也是莫名其妙,可怜的女二……成海璃子身材不错,就是演技还差点,工桑这个角色真是太无语了,还是池松演得最好,另外池松不愧是90后床戏之王啊,还男女通吃,我看过他的电影里好像每部都有o(╯□╰)o
4.0,一开始刻意做旧泛黄的色调有些干扰人,但是到后面发现如此适合拍摄这样一个压抑到只适合用火光照亮的故事。知道男友是男同之后的冷静也许是成长的一部分,海边愉快的四人最后在各自画册和练习本用至结尾的地方枯黄得不知从何翻看起。服装用料和美术做的超棒,诚意之作值得小书一笔。
“但是不逼迫自己参与到风暴之中,就好像下一秒就会发狂”故事很村上春树,大时代下的迷茫青年外加错综复杂的感情线,色调很喜欢,有些音乐果然作为电影背景乐就会变好听呀,比如卡农😂池松壮亮是我的新男神~
本片最大的败笔是女主角成海璃子,你丫都接这种本子,凭什么不露点?你不露点就表接啊是不是?你看其它两位男主和女二都牺牲的!
整个影片洋溢着浓浓的文学气息,学运背景为人物提供了解放身体与思想的舞台,但回归到自身的角度又是无比的空虚,正是在这种失魂的状态下,四个年轻人的情欲交错最终酿成了悲剧。关于年代的还原度上还是力度欠奉,倒是小咖啡馆里氤氲着一股股欲望,成海璃子演得略扭捏,还得靠池松挑起大梁。
可以一看,多少腐女是为了看池松壮亮、斋藤工一起搅后庭花那一刻。拍昭和时代的学生运动和身体解放,怎么可以不参考若松孝二的片子呢,质感还是不够6、70年代,故事倒是有些村上味道了,成海璃子、远藤新菜这批90后太纤瘦矮小,也是不像搞革命的叛逆女学生。成海璃子还是不敢脱,略可惜。
不好看
卧槽大家都这么拼,成海璃子你好意思吗
超喜欢的题材看的超级爽然后后半段就敷衍了事了啊啊啊啊伤心。哭cry。
很有品味的电影(不仅是音乐)。前半的流れ让人非常舒服,
学生运动有多虚幻呢?“你第一次吻我的那晚的月亮,上面还没有美国人的脚印。”
造反有理的70年代,配合“无伴奏咖啡厅”,隐秘茶室里年轻彷徨期的“性糜烂”氛围是出来了。成海璃子形似<感受大海>的市川由衣,已经尽力了,但是某些外部力量的干涉导致激情不足。后端的故事更有点敷衍,浪费了远藤新菜这个角色。池松壮亮和斋藤工倒是本色出演,辛苦了!
古典音乐和文学,香烟和酒精都是那个时代爱情的催化剂。街头是比校园更好的活动场所。HiFi咖啡厅感觉挺不错的,像是一群人在一个幽暗的角落里聚众吸毒一样。池松壮亮是可以成大器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