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副红白相见的旧手套知道他的主人也许碍于面子和自己咫尺之遥却再次离别;如果那把有涂鸦的伞知道自己的廉价可以被随意代替;如果那只旧踢踏舞鞋知道自己只要遇上另一半就会创造出如此有力的艺术之章;如果那个球形钥匙链知道自己的身世竟然如此曲折;如果那些遗失物都能知道自己的故事的话。 然而这都不可能,一个假设都不可能。寄予物品独特情感是人类的事,被人类寄予情感却不是物品的义务。物品只是物品,他们不会知道他们自己的故事,就像不知道他们自己的价值,也不知道他们自己的用途,当然同样不知道他们自己的名字。物品终究只是物品。 电影当然不只是各种遗失品的说明介绍。有情感的各种所有人,他们建立起和物品之间的关系或者羁绊。而男主居然不可思议地可以描绘出所有人的面貌,仅仅通过感受遗失物的一些不可言喻的特征。我想,或许那些遗失物都有人格。或者如果他们有人格的话,那他们是否会理解曾经的主人碍于身边的现状无法与自己相认的现实,是否会无奈自己的无足轻重和易于替代,是否会坚持终究有一天会被发现只因自己对弈另一半的独一无二,或者感慨自己的命运多舛,无人认领沦为垃圾,抑或是沉寂于根本无人发现的事实。至于男主能感受到如此精确的地步,大概是因为自己被遗失了太长太长的时间。 遗失物不是垃圾。他们只是静静呆在那边等待被认领而已。所以,当男主等待了多年的母亲未知地去世时,男主的世界坍塌了。无人认领的遗失物自然只有被送进垃圾厂的命运。世界抛弃了自己,以为自己已经毫无价值,是那些不配拥有交响乐的垃圾堆的一份子。 在去到垃圾场之后,男主慢慢发现其实这里不过是一个更大更大的失物招领站而已。似乎谁都曾被遗弃过。似乎世界上大多数的再见成了永别。似乎这个垃圾站是绝大部分人和遗失物的必经的一站,就好像星之丘车站的列车,靠站后又会马上呼啸而过。 即便遗失了,进了垃圾站也不表示没有了价值,失去了羁绊。于是男主成长了。就像小小的发展中的星之丘,即便遗失了曾经辉煌无比的摩天轮。想必不足10000日元一吨的废铁永远无法代替所有星之丘人共同的美好记忆。
茫茫大雪的场景让人想起了情书。很长一段也是一种温情的日常生活记录。直到游乐园的夜晚,开始加入了悬疑。然后出现了争吵与痛苦。然而还是回到最初的场景。原来,温人的母亲对他的受伤也始终耿耿于怀,虽然一直没来得及来找温人要回她的红手套,温人最终释了怀,跟童年里的母亲的背影挥手告别。我原还以为会是朝着背影奔过去,现在想想,还是这样结束比较像是一个结局。
母亲因为跟喜欢她的人聊天而没有注意到温人的跌倒,父亲跟母亲争吵让母亲离开了他们,母亲到了新的家庭却非亲生的女儿感觉她对弟弟的偏心…其实这些都是很多家庭中常有的情感纠结。然而,母亲为了救同样在游乐场跌倒的别人家的小孩,父亲一直以来对母亲的思念,女儿珍藏着母亲送给她的水晶球钥匙圈…亲情的空洞慢慢被填补。星丘的失物招领处,拾到踢踏舞鞋的可爱的小姑娘,把每一件失物认真记录还画出想象中的失主图像的温人,帮温人一起找伞的想要当指挥家的垃圾站工作人员,还有想学踢踏舞的温人的老同学,这些温暖的片段还是让人觉得很治愈。亲情啊,就是很多不完美,但是却是人内心一种永恒的寄托,其他的情感亦是。
本片节奏很慢,代入感很难,不是很适合悬疑。其实悬疑的部分很少,但是总体上会给人一种压抑的基调。导演喜欢切换不同的场景来表现时空的穿插,这点很好。但是不喜欢一直用晃动的镜头来描绘人物的特写,跑动是晃动无妨,导演想表现第一视角也无妨,但用多了就乏味很多了。还有一开始小清新的镜头很多,但是后面全是雪的镜头,不知道导演的用意,但是给我一种主题都变化的感觉,有些出戏😅。最后还有电影调色全是典型的日语片,偏过曝的调色和巨大的光斑都让我沉醉
我觉得吧 节奏正好
那段踢踏舞拍得很美
作逼
这片子06年拍出来分就不会这么低了……
故弄玄虚,一群恋母控。
悲伤与温暖一起释放,真好。中村伦也像一股清流。
母亲的形象,一直模糊。直到最后一刻,才渐渐清晰的母亲的脸。这也是他找回的记忆的失物招领。
温和安静美男子中村伦也。也是想要珍惜每一件物品,总是没有办法真正把握。
画出幻想中每个失物的主人,永远无法认领的一只手套,期望成为交响乐指挥的垃圾工人,铁道跳起踢踏舞,摩天轮只为她亮起……一个过世的母亲,两个破碎的家庭,MV滥煽情不太舒服,但整体感觉还行
主线剧情不清晰,主演也缺乏人气,但是影片唯美意境不错。借用失物、拾物、归还的小事,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羁绊与内心变化,无论光影配乐,都让观众看得很舒服。从小女孩敲钟声开始,萌萌的小脸蛋,到摩天轮再现辉煌瞬间,心中已被感动。
前后近乎割裂开来的两部分终于在最后还算圆上了,不过中后部分还是太闷了。上影节想看没买到票的就剩下海上火焰和濑户内海没出资源了,看过的好像还一个资源都没出。。
雪天的唯美,晴天的光影,画面真是赏心悦目。渡边崇的几首钢琴原声配上此景更是优雅悦耳。从人设到故事整体还是挺喜欢。只是摩天轮不够shock导致父亲的形象不够鲜明;解释死因显然不合理,草草了事;母亲的角色转换有点强行。
导演处女作,虽然大牌云集,但节奏剧情等方面都显得有点弱,很难抓住人心,更别提被感动了
隐约嗅出了男主小帅哥和垃圾站大哥哥的基情,尤其最后雪地里的那个道歉电话,小哥的表情过分酥甜了:)
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所有的忧伤都只需要妈妈的一个拥抱就能化解。没关系的,因为你爱我。
除了节奏慢点没有缺点啊 不过我在b站看的 弹幕里太多影响观感的傻逼了 结尾哭成狗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至少知道了自己不是妈妈无所谓随手丢掉的垃圾 找回了曾经的记忆和爱 扣题了 失物招领
摄影像是加上了“筱田升滤镜”,然而角色心情描写也没啥大花头,节奏非常慢,显得摄影滤镜太浓,装了。
细想想,能够到四星
画面是真的美,但是整体有点太拖沓了…故事也有点莫名其妙,连佐佐木希在里面都看着很一般…木村佳乃怎么演的角色都这么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