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之后查询了一下相关资料,这是未来的影帝黄渤的第一次出演电影。当年来自青岛的帅小伙应导演的要求找一个长的不那么帅、会说山东方言的小伙子一起演。高虎推荐了黄渤,结果黄渤寄了一份“照骗”,高虎一再保证黄渤本人比照片难看,才有了影片里可爱的两个小伙子。这也就成了黄渤北漂的第一步,和电影里的明子不一样,黄渤选择在北京留了下来。现在再看似乎命运像个大玩笑,两个人的命运恰好与电影里颠倒了过来。
再说电影本身。两个从山东老家来到大城市北京的老冒,那个年代的北京远没有现在的开放包容与现代。外地人被嘲弄地叫做老冒,这应该是句北方方言,全称是土老冒。大头和英子也不过是千千万万的底层小人物,为了生计,抢生意、背后捅刀子。放在当下,不过是换了衣服换了地点,哪里都有英子和大头。本质上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之人,只是为了讨生活。强子、明子、小辫子以及丽娟代表着底层小人物的几种不同又典型的状态。强子带着不服输要在北京闯一番天地,虽然他意识到自己在阶层上与城里人有差别,但是他想着是努力缩小阶层,在北京立足。这也是如今千千万北漂的写照,为了一间房一口食或是一张北京户口,在隐忍在踏踏实实的努力。明子在北京碰了壁,经历了爱情又败在了现实,最终选择回到老家照顾父母,结婚生子。并没有谁对谁错,明子和强子代表着两种选择。电影最后并没有给出之后的故事,让我们每一个在其中看到自己的人都可以去自由的想象。每一次选择都需要勇气,不管是离开还是留下。小辫子是简单单纯的女孩子,最后坐上轿车离开,与明子哥的道别,与第一次亲吻明子哥一样,一个完整的告别仪式。小辫子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变成这车水马龙霓虹里的一份子,她选择了最快的一条捷径。她还只是初次见识了城市的繁华,从开始被小流氓调戏一个人背着哭到主动亲老板,小辫子日后才会知道这个城市不止繁华还有背后的复杂。丽娟渴望纯真却又疲于奔命,她也是在不断的选择,努力的活在北京这个巨大的城市里。她同样是这座城市里的普通人,坐小巴车,努力换更好的工作,被英子欺负了也只能说一句我不坐了行了吧。上车走吧,每个人都在人生这个旅途里上不同的车走不同的路。
世纪末的北京,市井味的江湖。差异巨大的四人,两段无疾而终的恋情。阶层,难跃;如今,更甚。现在别说找一部拍得这么有想法的电视电影,就是整个影视界都难觅踪迹。ps.1.建刚哥才是笑看风云的大佬;2.酒吧歌手的那首歌不错,查了下原来是李宗盛的作品。
那一口青岛味的方言哟!黄渤这个小伙子的处女作。
在青岛一家饭馆吃饭时瞅见电视里放,回来就找来看了,定义为电视电影更准确,剧情完全是电视剧式的,从摄影、布景到道具等技术项目都很粗糙,大量摇晃的镜头营造了一种漂泊的不安。管虎和黄渤的黄金搭档早在十几年前已经试水,讲述北京外来打工者的种种不易与困惑,却并非日后蚁族的那种高知者的迷惘。
在电影频道看的...居然那小子就是黄渤!
山东人在北京的,爱情故事。(管虎早期的片子,叠影的手法让人感觉不像是个电影,很多地方都像是在拍电视剧,配乐与表演都比较稚嫩。但是故事加上质朴的表演很打动人,北漂的外地人,陌生的城市,熟悉的感觉。毕业季看这部电影,离开上海,回到山东,高虎没想明白他跟黄渤去留谁对谁错,坚定就是了。)
片尾青涩的黄渤路过广告牌,看着舒淇的笑脸对高虎说,大妹!好看!没想到后来俩人竟有了合作。
本色表演,电视电影,歪斜的镜头,有纪录片风格。
中央六最靠谱的电影
1990年第四代导演张暖忻的《北京,你早》,与2000年第六代导演管虎的《上车走吧》共同记录了那一代青年的精神状态、失落的爱情故事,二者也有不同的角度:胶片电影/电视电影,60后/70后青年,公交车/小巴车,北京人/北漂族。《上车走吧》全片那手持摄影倾斜的画面风格与民谣音乐,显得更有时代鲜活气息,如纪录片一般真实。也记录了个体承包“小巴”这一独特的时代现象。黄渤高虎等演员演出了北漂族的生活百态,十分接地气。反派配角大头英子的泼辣组合更是生猛出彩。20年后,消失的小巴车、暂住证被黑车、滴滴、居住证取代,城市规模与公交系统发展迅猛。不变的是民谣音乐、北漂族的奋斗及“城里人与外地人”的心理隔阂。难忘青涩的黄渤指着广告牌上舒淇的一幕
黄渤第一次找乘客收车票钱,唯唯诺诺的说:大姐,2块,俺哥说的。像极了我一开始来巴黎,老师让回答问题那个样子。土鳖。世界是分层级的。这真让人感到丧气。
这片当年我还真看了而且还真看下来了 本子很好 导演角度也不错 当时觉得那小矮子挺可爱的~昨看了塞塞踢歪6的流金岁月 嗯 黄渤是个踏实的好孩子
青春如丧梦未丧,反认外乡是故乡。殆耗年华皆不顾,为他人作嫁衣裳。
原来我当年特别爱坐的302路还有过同线路的小巴运营,“2001年12月1日,在三环路运营的302路等800多辆小公共汽车停止运营。”故事实在一般。高虎演得很好,黄渤太青涩。女一号的好些镜头拍得像软性色情片的味道,女二号应该是非职业演员且演的痕迹太重。其余演员里那位京片子售票员大姐演得太过了。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关系才是第一生产力!2015.6.12成都
以前电视上看的。印象颇深。觉得好。没架子。真实。心酸的励志。难得。
CCTV6今晚的《上车,走吧》是管虎早期的作品之一,黄渤大红大紫的时候依然不忘在访谈中提及此片。当时高虎接到了这部片子的主演,同时推荐了最好的哥们出演配角。正在三里屯驻唱的黄渤就这样走进了观众的视线,从一个地下歌手变成了演员。如果说管虎是黄渤的伯乐,那宁浩就是最会驾驭这匹千里马的骑兵
北京、小公共、城乡结合部、“外地人”……90年代末的北京,现在看上去竟是这么的遥远陌生。幸好还有电影,为我们记录原生态的历史,让我们关注那些每天身边擦肩而过的鲜活生命。
好原生态的电影作品:制作粗糙却充满质朴醇厚的真情。残酷的现实世界真是让好人活不起:努力奋斗地生活却不幸遭黑心人的暗算;互述真心的爱情却败给了阶级贫富的差距;……观影时偶尔被逗乐甚至起鸡皮疙瘩,但更多的感触却是无奈的心酸。……挣钱是一个反复被提及而我却不太会但还是得面对的字眼。……
黄渤还是很有生活沉淀的,演技自然真实!
不知道黄渤在站台看见舒淇的广告牌,说“大妹,漂亮啊”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和她一起出现在银幕上,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