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看了《回溯》(
//movie.douban.com/subject/24712052/),经豆友介绍又跑来看了这部《回溯迷踪/回到过去》,都打着心理悬疑的标签,都涉及犯罪、创伤、心理治疗和虚假记忆,都有大牌演员,但都算不得上乘之作,相比澳大利亚的回溯,这部西班牙的回溯还要更差一点(总觉得两部片子的中文名翻反了,看情节,Backtrack应该叫回到过去,Regression应该叫回溯= =)。
故事很简单,艾玛演的少女指控亲爹性侵自己,伊桑霍克演的警察布鲁斯严阵以待,少女父亲出现疑似失忆症状,警察找来心理学家实施回溯疗法(其实就是催眠了),没曾想居然回溯到了另一个警察身上。案情日趋复杂,少女各种遭遇指向当时正流行的撒旦崇拜教,邪恶的教义、诡异的图腾、恐怖的仪式,使得小镇阴云密布,一个个或有关或无关的人深陷其中,直至布鲁斯冲破迷雾,拨云见日,真相大白……
这个故事要想立住和好看有两大重点,可惜这两个点在导演的手下,全都徒有现实的科学性,却欠缺戏剧的合理性。
首先,在于父亲、祖母、哥哥,甚至警察一众人所出现的一系列看似真实合理、其实虚假谵妄的所谓记忆(警察是梦境和幻觉)。父亲明明没有性侵女儿却承认有罪,祖母明明没有加入邪教却恐惧跳楼,哥哥明明没有遭受虐待却声称有过,警察布鲁斯明明耳聪目明却在强大的暗示下误入歧途。当我们事先已经接受了一个想法或者认同了一个故事,我们认定它是真实的,之后我们就会开启敏锐的嗅觉,关注、发现、寻找到一切可以证明它存在的证据,并在一遍一遍的脑补下将它们演练成真。甚至还会像布鲁斯一样请君入梦,不过是几道目光、几个电话、几缕风声,就把偶然看到的广告牌上的老太太都请到梦里来绘声绘色地上演了一出完美证实自己预言的撒旦秀。由此看来,我们的大脑是完美的仆人,它负责把所有的蛛丝马迹整合成一个有逻辑的故事,以规避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不确定性,而此时别有用心的人,只需要扔下一颗暗示的种子、点燃一根想象的引线,剩下开花结果炸成烟花的事就交给无所不能的大脑了。
第二,如果说少女的别有用心是主谋,那么这个故事里催眠就是帮凶。影片结束的字幕里提到有大量类似的案件发生,当事人在接受催眠治疗后回忆起了自己早年曾受虐待的遭遇,而其中很大一部分被证实为虚假记忆。影片中布鲁斯在向父亲解释为什么他自己会认罪时提到:我们先认为你有罪,然后你也认为你有罪,最后你承认有罪这件事让我们更加确定你有罪,这是一个循环(大意)。催眠也是一样,那些治疗师们自己在接受训练的时候,他们的老师会告诉他们大多数小时候受过虐待的人长大以后都会忘记这回事,而他们出现某些心理问题正是因为他们小时候受过虐待,你们只要让他们想起那段创伤经历,他们就会痊愈。于是学成开业的治疗师们在临床实践中但凡碰到类似症状的病人,就可能有意无意地但同时也是善意地暗示病人,让他们回忆儿时的创伤经历。在催眠过程中病人受暗示性非常之强,他们会在回溯中制造出一段其实可能并不存在的记忆,而这段记忆又会反过来成为证明这一方法有效的证据,如此循环往复。后来有一个很酷的记忆研究专家,叫做Elizabath Loftus,她经过研究发现这种记忆不靠谱,就跑去帮那些被回溯记忆或虚假记忆告上法庭的人打官司,然后好些人就说她助纣为虐,她还因此受到过死亡威胁,逼得老太太还去买了把枪防身,后来不打官司了因为太多打不过来,她改去游说美国州法院制定一个规则,即提醒陪审团,证人的证词可能来源于虚假记忆,是不可靠的。大家可以去看她的TEDtalk,老太太超帅的~
http://open.sina.com.cn/course/id_1024/按理说有了这两点,影片应该很好看,然而,作为一个悬疑片,本片的节奏真是一塌糊涂,一会昏昏欲睡一会着急忙慌,对于一切事件的始作俑者,也太过缺乏足够的刻画,使得背景一头雾水、动机含含糊糊、人物性格单薄失真,形成过程和解释逻辑欠奉,暗示很强大、记忆很虚妄这两大戏剧冲突的制造者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沦落到只能玩耍简单粗暴的装神弄鬼,白白砸了一手好牌。所以说,真实事件改编并不保证等于有了一个天然的好故事,可惜了两位不错的演员,两星。
从哪里觉察出不对劲了,从两人在教堂前亲吻前安吉拉说,你是我仅有的人了!
恶魔是存在的,只是他存在在人们的心里;回到从前,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或者是我们想让别人看到的;想到前两天的一个回到前世的音频,试了试,没有进去,即便进去了,看到了也是自己想看到的前世,关于爱情,关于金钱,关于生命,关于一切你想知道的话题!
这确实是一部恐怖片,安吉拉也确实是一个可怕的人,能把一个不存在的事实描述的太过真实,以至于太多人都相信,即将变成真实,这也是被社会,被科学,被警察,被媒体等等所催生的!所幸的是,还有少数人能分辨,所以在未来,真相终将显露!
影片阵容还算庞大,但作为犯罪悬疑片,恰当的暗示和节奏的掌控是影片是精彩的两大因素,可惜这两点都没把握好。
前半段对撒旦教的过度渲染让艾玛的角色过于单薄,虽然女主和当你哈利波特中的小女孩艾玛相比成熟了不少,但演技在和伊桑霍克对戏的时候还是略显稚嫩,所以影片还未高潮就失去悬疑,只能转向纪实风格收尾,确实是败笔。全篇都是通过一个警察的视角推进,虽然伊桑霍克对角色的拿捏很到位,其他人物的心理情感反而被忽视,剧情很难细致的展开,整个观影效果都在警察身上,就失掉了节奏感,这也造成了催眠师乌龙助攻的错觉(其实催眠师这个人物还是很有戏份的,一直暗地推动剧情发展,完全可以塑造成第二条主线)。
最后觉得伊桑霍克也老了,但从训练日拿到了最佳男配角至今,演技上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期待!
屈臣氏小姐的演技十年如一日,小时候可以说是青涩可爱,长大了就是欧宝贝儿不是所有情绪的处理都是皱眉就行的。
该委屈的时候皱眉,该小心翼翼的时候皱眉,该悲愤的时候流泪+皱眉
楚楚可怜哭唧唧还没杨紫演得好,最后黑化那段一点都不high毫无张力,还没唐人街探案的小女孩黑化赤鸡。
不过换个角度想人家算是演出了「演白莲花演得毫无情绪的腹黑女」
宽容的来说剧情从屈臣氏在墓地那段爆狼式发言开始垮,那段后我们的关注点是牧师到底是不是狼同伴,结果看到最后只是个愚民,可以说是非常失望了。
复盘一下,狼诱导警长把票归给预言家(络腮胡片警),又狠狠的污了一把女巫(女主爸比)和猎人(女主莱莱),当然最后守卫(女主葛格)把猎人守住了。然并卵,女巫跟着狼走,该发的银水不发,可怜预言家委屈巴巴的无论发金水还是发查杀都被警长当做悍跳狼。当然最后警长发现了女巫的漏洞然后逼问出了银水,再琢磨了预言家的遗言,找出了狼。但还是有不少村民站狼边,所以狼不仅没有被杀死,还带着愚民继续游说其他村民站边。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瞎jb扯了那么多也掩盖不了我狼人杀玩得超烂的事实,如果我在这个局的话,看着高玩村民(心理学家)侃侃而谈,狼委屈巴巴,警长正义凛然,绝逼一脸懵逼一切听警长的,我这个角色对应起来大概就是电影里那个无脑站边的真警长吧呵呵哒~
----------------------------
补充一下
最后男主发现撒旦教梦境里经常出现的诡异阿姨是食品包装袋上的阿姨后,心态崩了。他崩不崩我不管,我就由此想到穆赫兰道,穆赫兰道赛高
我们相信警察
并没有失望,如果说场景过度夸大和渲染,我倒是理解为,人们内心的恐惧对个人的震撼,也只有这样强烈幻想的冲击,才可以扭曲和编造一个另所有人都信服的“事实”。我喜欢之前一个评论里的一句话,“如果有撒旦 就是人心中隐藏的恶”。
结局不同于一般的惊悚片,反倒让人觉得异常欣喜
催眠戏拍得倒是很自然,其余的只怪本事情节就太扭捏吧。艾玛沃森,求你别演戏了好吗。
艾玛沃森真的应该好好磨练演技了!
没有怎么看懂,但被吓的不轻
讨厌电影宣传邪教。
emma太美了。不过结局只是因为一个女孩的故弄玄虚有点牵强
好像美剧,当然是挺不错的美剧。但冲着两位主演,周三上午影院就坐满人,也是不容易。
看片之前,在选择相信豆瓣友邻和导演之间我选择相信导演,觉得这导演应该不至于让我太失望,结果让我领悟到豆瓣友邻的眼光还是雪亮的...剧本和人物表演都是不及格。
没有字幕,对白可能只听懂了50%,纯粹凭借多年的电影经验看懂了95%,我觉得我真不容易。。。故事本身没太多可撰述的,但一想到是根据真实事件inspried的,总还是觉得有点别扭……
有些关于暗示的地方还是有一丢丢可取之处的。女主角太辣鸡了,国产偶像剧水平。哈利波特能不能拍大型长篇连续剧,希望她能有个归宿。
很平庸的探案故事,一集真探就能轻秒,音效太过头了。屈臣氏小姐满脸一个假字具有当场剧透的功效,真为还在苦心经营悬念的阿曼巴捉急。
垃圾,真难以想象这是阿曼巴的作品,他可以来中国拍拍FL功的往事了。
只要观影经验稍微丰富1些的人应该都很容易猜出结局 这成了这片子的最大败笔 尽管导演花了很大功夫去营造气氛 但在可预测结局的前提下就显得故弄玄虚了 所以整体感觉差强人意 好吧 我承认我是为了爱玛沃森才去看的 另外对于群体无意识现象的描写 我觉得这片子还是讲得夸张了点儿
太烂了
这是一个警官调查被吓尿的一家人,自己也被小女孩吓尿的故事。两人吻上的那一刻,电影院里一片被震撼到的呼声
西班牙观众真的给足了导演面子。其实从这部和《狩猎》得到的结论是很多所谓的性侵都只不过是部分少女的性幻想。小绿茶婊太可怕。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臆想我们自以为是的东西。邪教传说又像是达芬奇密码,但更吓人。一味的加强视觉效果其实只会让整体看起来更敷衍。其实会感慨导演大概再也没法回到从前了
在阴冷的下雨天看 还真应景
午夜场,百人厅只自己一人杵在那里。整部电影是伊桑霍克的独角戏,艾玛沃森出场不多表现也无太深刻印象,但如此安排也可以说是为全片主题服务的,所有的猜测判断与经历,原来都只是出自臆想,而这臆想连同Regression Therapy一起,都源于被利用了的爱。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