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如果对《煎饼侠》没有任何期望,那应该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了。
在六月份上海国际电影节听到了一些影片好评,后来又有朋友以股市身家性命担保本片过八亿票房,我突然觉得,也许,《煎饼侠》还可以看看。
跨行来拍电影的人很多,广告圈电视圈作家演员经纪人。虽然其中烂片也很多,但跨行这个行为本身,总归还是值得鼓励的——无破不立嘛。
况且没有烂片,怎么能显示出好片的身段、地位和价值呢。
不过,打从飞出来“搜狐视频”四个方块大字,我觉得《煎饼侠》有点不妙了。一直到整部电影看完,我发现它的影像故事并不抓人,中途出去溜达个五分钟十分钟都没什么影响,尿点无数。你一边玩手机,光靠耳朵听都能知道大概,比如连说带唱的葬礼主持那一整段。
到了大鹏跟柳岩在天台上诉说心中有梦想,每天一碗鸡汤,噢,是每天一张自拍,我就觉得电影毫无看头。
这还玩出真爱了,哄小孩啊。
其实到了这里,《煎饼侠》已经完全拍不下去了。大鹏突然顿悟了,真心英雄友情岁月更重要啊,他像《大圣归来》的孙悟空一样,挣脱了镣铐封印,然后硬生生接上了尚格云顿和古惑仔,暴走结束。
通俗的说,《煎饼侠》缺乏电影感,画面扁平,打光布景镜头运动都极其含糊,缺乏一般好电影的场面调度设计——基本都靠几个演员张嘴说事,把情节都写在了一张张便秘用力再用力的脸上。
我注意到,《煎饼侠》用最多的电影手法是屡试不爽的分屏技术,表现煎饼侠的出场,扔鸡蛋洒葱花(扔鸡蛋真的不是取材于《少林足球》么),KO对手。作为一部讲述拍电影的电影,《煎饼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隐藏的固定镜头,不挪也不带切的,包括结尾动作场面,号称偷拍的狗仔摄像机几乎都是缺席存在,真是欺负观众不会拍电影啊。
即便陈小春开口说,这片子肯定拍得挺烂的。
然而,能把搭草台班子和偷拍过程讲得这么无趣,那也真是挺不容易的。不能因为自嘲屌丝,自认为不专业但大家都很努力,然后就真的把这些玩意当成挡箭牌了。
那台不断在消失隐藏状态的摄像机,包括吴君如的雪茄出场,岳云鹏的河南人身份,片中很多设计,其实是完全敞给观众的,都是这些人物跳出来跟观众说话卖秀,而不是服务于拍摄的山寨电影和整个喜剧故事。他们放置在故事里,就变成一种极其尴尬、无比拙劣的存在,比如那位间歇性神经痉挛的海哥。让尚格云顿一字马和古惑仔凹造型这种无来由的乱入,说到底是在卖情怀,而不是真的在搭桥拍喜剧。
有人说,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观众看电影,与专业无关。煎饼侠的紧身衣明明很健美,柳岩的胸明明很立体啊,哪里扁平了。
作为一部喜剧,《煎饼侠》让我笑了几次,却实在远远比不上《道士下山》,包括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吊威亚技术。它的笑点,基本上还是来自传统的相声小品类节目,比如宋小宝,大家一起看春晚。然而,像麻辣小龙虾这样的语言梗,之前已经被吴君如一再口误,说实话毫无笑点,干涩得慌。
我承认《煎饼侠》的想法和方向都是对的,没有整成3D也是良心。可是,那些赤裸裸的植入广告,生怕别人看不出平安银行的段落,实际上跟以前的国产商业电影没有本质区别。包括有人引以为亮点的自黑,老实话,如果大鹏这样也叫自黑,那么,娱乐圈明星依然还是带着面具在忽悠,你让那些被朝阳区群众举报的圈内人情何以堪。观众只不过是满足了一些变相的窥私欲,原来明星们在现实中可能(应该是)这样子的,土豪老板是这样淳淳善诱女明星的,歌手不假唱了嗓子大概就废了。那结论就是,中国观众太容易满足了。
我对《煎饼侠》的想象,本来应该是假拍电影真做戏。结果,它还是变成了假拍电影假做戏。饰演自己的大鹏,落魄只是因为成为了被封杀的明星,而不是真心想拍一部电影却无法完成。那种无路可逃、全力以赴的情感诉求,《煎饼侠》里一丁点都没有。有的只是初心,是梦想,是没有人会相信但大家都觉得应该相信的煎饼童年。
无论是把死变态写脸上的经纪人,袁姗姗诠释烂演技的玩法,这种电影充斥了太多鸡肋一样的人物桥段,仍还是处于想一出、编一出的社会主义原始初级阶段。说一句“再来几口大麻”,喊几句“奔跑吧!兄弟”,这样的东西就是喜剧幽默了?这本质上,还是在编网剧杀时间啊,太无视观众的智力。
但,可悲的是……
【木卫二微信公众号:movie432】
没有看过《屌丝男士》,不知道大鹏何许人也,加上《煎饼侠》这个烂俗的名字,阻挡了我进影院目睹这本年度暑期档三大巨头之一。昨天,用小米盒子在某水果TV上看了高清版的《煎饼侠》之后,我发现先入为主如何要不得。虽然电影讲的是听过一万遍的大道理,关于从loser到hero,从人生低谷爬起来的故事,但是《煎饼侠》却能讲得有声有色,让人笑中含泪。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这成功不只是因为一堆明星酱油——这些明星一样在不少烂片里打酱油。这成功也不单单是因为一个失败者的共鸣——不少失败者都在影视作品中被诠释地猥亵琐碎。
这个故事的节奏,推进,戏剧效果和动情部分都那么恰如其分。就连那略显煽情的插曲响起时,配合慢动作回忆杀,这么老套的桥段都让我觉得非此不可,眼泪也就这么廉价地被赚走了。
说说演员吧,看完这电影,对袁姗姗和柳岩真是大为改观。说起来,我不是这俩姑娘的黑,但是和大多数观众一样,对她俩总有点不了解,也不屑于去了解的感觉。前者和于妈混,有点被观众迁怒了吧,后者出现总和卖弄性感相联系。电影里,两位姑娘都敢于自黑,借着角色,说出来演员本人的困惑。
仔细看,袁姗姗是个挺美的姑娘,无论整容与否,一双大眼算得上楚楚动人。她演一个演技平平又幻想做女主的小演员,完成地意外地好,喜剧效果很足。
而柳岩呢,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在男主角自以为永远无法实现英雄梦,只能做一个屌丝的时候,她说,以前老被人“拿胸说事”,伤心的时候,是男主角每天发扮丑的自拍逗她,那时候,她就觉得他是个英雄。很烂俗是不是,但是对很多普通女孩来说,真的如此。
这部电影,在最后一幕,竟然还请来了尚格云顿,老爷子老而弥坚,一身白衣,一场拳拳到肉的打戏,真是一场意外的馈赠。
影片结束,字幕旁边是拍戏的花絮,我都认认真真得看完了,真心为这群创作者喝彩。那些连故事都讲不好的资深导演,真该向这帮年轻人学学。
这部电影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大咖真的好多。
一个过气明星,一个女四号,一个死尸专业户,一个狗仔,用一种很荒谬的方式完成他们自己的电影。整部电影笑点太多太猛烈,泪点又让人想起了喜剧之王。全片客串邓超最搞笑,而古惑仔的回归,原谅我在影院喊出声。
这几年出现一大堆又当导演又当编剧又想立牌坊的人。术业有专攻,连个故事都讲不好也敢来凑热闹。为无厘头而无厘头的段子网络剧,全片东北味还要扯情怀!即使明星扎堆,更是遗憾,一星都不想多给他们。在我看来这不是自嘲而是把观众拉到同等位置进行贬低罢了。或许我笑点过高,笑不出来的喜剧就是烂片。
1.抱着好笑却可能不好看的观念去看这部电影,结果没有想象中的好笑却也没有想象中的难看;2.结构是网络剧的形式,碎片化,但引入偷拍明星的巧思,同时真人与角色的模糊和融汇,嵌套与重叠并行,挺有意思;3.你可能不伟大,但只要你用心待人,你也会是别人的英雄;4.至于梦想,我不想多说。
笑点密集,笑中有泪
星爷之后,再无王者。但本片让人看到了希望,这部杂烩了东北曲艺、港式无厘头、好莱坞式编剧的喜剧还是挺有趣的,并不是纯粹搞笑,还有对北漂族的同情、对失足艺人的自嘲、对经典电影的致敬等,那么多明星的加盟也充分说明大鹏人缘相当不错,票房应该可以5亿!
电影有笑有泪,完整性不错,是一个挺好的故事,作为一部喜剧电影,能够让全场都笑就够了,东北f4的那段真的笑死,建议看电影的时候不要喝水,容易喷→_→
诚实而也脸皮厚的承认戏中戏的电影很烂,承认玩不来完整故事,于是干脆以“拯救不开心”的名义,疯狂自嘲自黑,在不追求任何自省的标准下,倒也玩得精彩。
3.5/首映礼,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烂,除了偷拍这招有创意以及片子本身挺接地气之外70%都在抄袭电影《包芬格计划》和周星驰→屌丝演员(喜剧之王)的超级英雄梦(功夫),也把所有参演演员都解剖(黑)了一遍,原来惊喜都在预告片里,作为喜剧比上不足,动作也如过家家一般,很喜欢宋小宝,因为他是小品侠。
【C】制作是真的很low,打光烂的简直没法忍。不过立意选得好。电影台词都直说了“我一拍网剧的,能拍啥电影”,难得的就是有自知之明,然后聪明的扬长避短,这点,比许多专业的都强。
哈哈哈好好笑这才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完美喜剧嘛,外国人怎么学也学不来的。话说大鹏真是操纵人心的好手。
高于预期,还不错。片名:怪我咯?
给国产电影的处女五星,给大鹏。喜剧也可以商业,也可以是好喜剧。给大鹏对于梦想的勇气点赞。另二手玫瑰的MV超好听。总之近一年看过最好看的国产喜剧
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笑点很多。超出预期。
刚看完回来,笑点挺多的,最后古惑仔重现简直惊喜,总体来说电影挺成功的吧。
大咖真的好多,大鹏很用心,进步空间还很大,继续努力。
一个人足够努力,就能得到与他努力足够匹配的东西。如果他还有好的人缘,那运气也不会差,天会帮他。
三星半,《食神》故事模板,《喜剧之王》内核,《屌丝男士》的笑料,大鹏个人的全方位营销。电影有很多问题,包括情节散碎、叙事脱节等等,但不妨碍观感,节奏很快,笑料密集,东北F4和岳云鹏那段真心搞笑,尤其适合北方观众,《恐高的鸟》真的被煽到了,结尾再燃,电影很会抓观众心理,梦想永不过时
再情怀再自嘲再明星扎堆也离电影差老鼻子远喽。
电影亮点可能是请的大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