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时候我看了一部英剧《Hustel》惊叹于每一集的构思,每一集都让我爱不释手。前几天刷豆瓣无意间看到这个电视剧分数非常高也是讲骗术的,就想看一下,看之前还还在想我怎么能错过分数这么高的一部国产剧。看了第一季第一集我真的很愤怒,和我老公又找出《Hustel》看了一下对比之下我觉得是抄袭。H第一集也是骗人买股票,第一个受骗者也是特别贪婪特别小心谨慎这些设定都大致相同。我老公说了,还是有不一样的,H里面抽取25%毛骗里面抽取两成的利润。有看过两部剧的人可以告诉我这算抄袭么?为什么什么剧都可以上?
庆祝毛骗重新登录某破站播放百万!旧文重发:
建议配合播客观看:
十二年前,
在2010年的中国大陆,
一帮大学生
团队拍了这么一部网剧,
画风是这样的↓
这部原创网剧,
让你在听到它的名字就嗤之以鼻而秒关!
你会因为看到它的城乡结合部场景剧照就不屑一顾而秒关!
你会因为看到剧中人物洗剪吹辣眼睛的造型不忍直视而秒关!
你会因为拍摄地石家庄的雾霾天气脏乱差得惨不忍睹而秒关!
你会因为发现它在初期剧情设定是模仿山寨英剧《Hustle》而秒关!
总之,
在你点开第一集看不到五分钟,
嘴里一定会冒出俩字:
就这?
WTF!
秒关!
垃圾!
没眼看!
浪费生命!
瞎了我的钛合金眼!!
但是,很久以后的某一天,你足够幸运,在片荒的时候,宽容的你把第一季当成一帮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习作不断的快进看掉。或者你完全可以无视第一季,直接点开第二季,饶有兴趣的看了几集,你会冒出另外俩字:
我艹(轻声),
可以啊~
有点意思
然后你内心一定会萌发一种莫名的期待,他们还能拍的再好一点吧,这个故事还能再精彩一点吧?
在这样的期待下你迫不及待的点开这部剧的第三季——终结篇:
如果你开始了终极篇,那么我估计你恐怕已经停不下来了,有可能你会在某个周末一天一夜不吃不睡状态下一口气看完。
因为故事到了这里是根本停不下来,根本无法停下来,终结篇的情节一直在加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良,越来越优化,越来越极致,剧情反转得波澜壮阔,扑朔迷离,跌宕起伏,洋洋洒洒,这部剧从一伙草根街头骗子的斗争,竟然演绎出近现代中国历史甚至中古玄幻传说的厚重维度。越来越多的出场人物也慢慢的彼此关联成一张巨大的图谱。每个剧中场面调度行云流水有条不紊,可以看出导演编剧摄影剪辑配乐全都满分,在某些经典桥段堪称教科书一般饱满醇熟。
这时候恐怕你已经很难把他们跟几年前那群辣眼睛的大学生联系在一起了。
最炸裂的是如此复杂的情节设定,整个故事逻辑描画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摄影和剪辑功底深厚干净利落,人设与角色精彩形象鲜活,音乐配合的带感给力,你就像坐在一枚不断加速并自我改良的火箭越飞越快越飞越高,你的大脑根本来不及思考,你的大脑就像塞进洗衣机里一样反转反转再反转。
特别是在最后的三集里的最后一战更是开足马力,全力的冲向荡气回肠登峰造极的大结局。你甚至都来不及意识到这部剧要是结束了我该怎么办,这个故事之外的世界已经不存在了,除了紧张和烧脑的情节和搓手跺脚浑身发抖的你和这个故事的结局之外,什么都不重要了。
可是当你终于看到最后一幕,当片尾曲响起的那一刻开始,已经说不出话的你,默默的点上一根烟,开始进入某种大脑极度兴奋然后获得极大满足后的脑内贤者时刻。
再次恭喜你这个时期有可能会很长很长。这种体验,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只能说那是一种既幸运又无奈,既满足又悲伤的状态,让我们姑且称之为神剧综合症吧。在这个病的发作期,你基本上看任何剧都形如嚼蜡,索然无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会不停的刷豆瓣知乎百度吧,不停的向身边的朋友安利这部剧,甚至会去画同人本子(误),不停的回味某些桥段,不停的去循环原声歌单,并且发现在那些音乐的评论里都会有人告诉你这段音乐出现在这部剧的哪个人物的哪个桥段。
你会心的一笑,然后你会跟我在评论里反复看到粉丝留下的这么一段话:
也不知安宁到了何方
也不晓黎伟是否无恙
冬冬的第三家锁店刚刚开张
邵庄的上一盘棋只下了半场
我不好奇德国佬的智商
也不在意会去哪里流浪
只是今天上午我见到了一只肥羊
回过头去
你们都不在我身旁
如果你还没看,我只能说你是幸运的,因为你还有机会去全新的感受我以上所说的所有惊喜。
毕竟,
这个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
一种是看过这部剧的人,
一种是没有看过它的人。
而你,
迟早会被身边的人安利到它的存在的,
从后一种人,
变成第一种人。
朋友,爱看剧的你,有什么理由不去追这样的神剧呢?你真的无视这部原创良心剧在豆瓣里的越来越高的分值嘛?
最后,
这部剧的名字,
也是让你看了之后会秒关的门槛之一呢。
它的名字叫
【毛骗】(2010-2015)
中国十年来的第一原创网剧!
↓↓↓↓↓↓↓↓↓↓↓↓↓↓
↓↓↓↓↓高能预警↓↓↓↓↓
↓↓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
↓↓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
↓↓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
↓↓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
↓↓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
↓↓剧透剧透剧透剧透剧透↓↓
↓↓↓↓↓高能预警↓↓↓↓↓
↓↓↓↓↓↓↓↓↓↓↓↓↓↓
第一季
(2010)
1.台球老板股票掉包,小宝加盟五人成团。
2.重金求子包哥登场,安宁色诱狐狸小弟。
3.爱情骗子一箭双雕,赵宁祭父永远的痛。
4.表弟求援小宝单干,赌球失败赵宁相救。
5.骗保男女险被勒死,赵宁复仇失去理智。
6.小宝赵宁斗法比赛,狐狸帮忙小宝失败。
7.冬冬乱来被逐出队,古董老人花瓶遭劫。
8.冬冬救弟原谅归队,老人花瓶完璧归赵。
9.黎伟报复主任男女,财色双骗身败名列。
10.安宁假扮市委女儿,赵宁继续为父报仇。
11. 赵宁再次金盆洗手,小宝莽撞团队非议。
12.甜甜欲劝小宝叛变,东东险被黑医割肾。
13.红酒骗局月月登场,狐狸老三险害众人。
14.富家千金想做明星,安宁泳装大秀胸肌。
15.小宝月月智斗银元,父亲出场小宝痛哭。
16.众人保护安宁男友,邵庄登场赵宁归队。
17.市委秘书恩待安宁,狐狸暗算小宝东东。
18.众人设计解救小宝,安宁帮助赵宁遇险。
19.不老男孩囚禁安宁,众人面临最大险境。
20.黎伟神算解救安宁,男孩被捕众人得胜。
第二季
(2011)
1.狐狸老大东东弟弟,东东弟弟命换东东。
2.两个经理一高利贷,三人入局二人被骗。
3.小宝售楼邵庄中介,炒房大姐贪财上当。
4.路风女友狐狸手下,偷鸡不成惨败小宝。
5.贪官跑路遭假局长,小宝失败邂逅盲女。
6.黎伟妈妈研制药方,将计就计小宝还金。
7.慈善经理财迷心窍,被骗捐款两车电脑。
8.小宝惩治飚车王子,黎伟不适身患怪病。
9.晨曦出场争夺银簪,甜甜遇困东东相救。
10.遥控飞机带走邮票,包工头头自作自受。
11.邵庄假扮算命半仙,东东得罪五大公司。
12.毕晨曦设局假银簪,邵半仙戏耍徐半仙。
13.东东被抓警察被打,巧设秒招感动东东。
14.黎伟错判报复爸爸,高贺胜趁机抢巨款。
终结篇
(2015)
1.帅小宝再耍高贺胜,东东潜入抢夺信件。
2.工会信件扑朔迷离,众人街头抢寄信人。
3.寄信之人惊恐而死,黑色桃花妖艳绽放。
4.众人夜抢工会线人,邵庄开挂秒背地图。
5.五大公司吃药暴毙,老大邵庄揭开历史。
6.老大开大邵庄被抓,五大公司死而复生。
7.书桐报仇邢台搅局,浩然功高擒拿东东。
8.东东被埋老大被抓,严刑逼供老大微笑。
9.老大得救书桐被抓,众人玩命解救东东。
10.东东被救老大被抓,曲终人散江湖再见。
既然相遇是偶然
何必在意分别时的突然
……
〖桂林公园FM〗
第35期
之
【十年神剧】
当下的故事,未来的传说
发表于2020年7月16日
播客收听地址:
原文链接:
一个广东人在石家庄拍了三部 豆瓣9.2分的神剧 2005年,他从广东茂名来到石家庄市,在河北传媒学院就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2010年,他在回石家庄的火车上,突然脑中蹦出个念头,想拍一部关于骗子的网剧。 在那个《屌丝男士》横行的网剧时代里,有一部宝玉蒙尘的神剧却不被大众所熟知,它就是——《毛骗》,一部神剧,豆瓣评分第一季8.4,第二季9.4,第三季9.7分,均分9.16。 无论是在单独的国产剧集里,还是系列剧集里,《毛骗》若说第一,应该无人说第二。该剧在豆瓣里,坐上了国产剧口碑榜的头把交椅,能够与其比肩的只有《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连《潜伏》、《大宅门》、《雍正王朝》、《康熙王朝》、86版的《西游记》、87班的《红楼梦》以及《武林外传》,到最近的《余罪》、《琅琊榜》、《白鹿原》、《大秦帝国》、《白夜追凶》和《大江大河》等等都还要排在其后,在这些精致优良的国产电视剧剧里,《毛骗》尤其显得“鹤立鸡群”。 当你打开《毛骗》时,活生生的泼过来就一个字——穷。 穷到了什么地步呢? 根据剧中演员邢东东和导演李洪绸的回忆: 在2010年的深秋,他们有一场雨中打斗戏要拍,因为冷得实在让人受不了,就把剧本给烧了烤火,但后来发现还没拍完,那会儿还是直板诺基亚,只能让家人开电脑,用手机短信发剧本。 到了年底,他们做起了钉子户,小安舍城中村改造,小二楼要拆。房租一直便宜,导演李洪绸想继续待着,后来给他们断水了,本来就没暖气,冬天实在熬不住,他们最终才搬走的。 诸如此类的窘困不胜枚举,甚至穷到极限时李洪绸还拍了一部极端的个人表达的网剧《那些特立独行的猪》去发泄情绪,一位网友这样评论:在炎炎夏日,弥漫着一种绝望。期间的酸辛不言而喻。 港真,这部片子没什么大明星和精致的视听服化道,经常误入杀马特画风的片场,第一季《毛骗》时,画质很粗糙,演员的发型也很非主流,直到第二季时,画质才提升了不少。 可就是《毛骗》创造了极高的口碑,导演李洪绸依然不好向专业人士自荐。他说:“首先是名字,其次是前两季画质太粗糙。然后你再看下这个片子吧,但你得忍受第一季,甚至第二季。人家看开头,但这个东西跟非主流一样,场面一定是很尴尬的。” 因此,真正有了质的飞跃的时候还是资主动找到的李洪绸给他投的资呢!而终结篇在资方加持后也没有狗尾续貂,反而口碑暴增。必须承认的是《毛骗》能拍完,很大程度上要感谢资本,否则它一定烂尾! 《毛2》从2011年10月上线,总共14集的剧,直到2014年1月才更新完毕,一共两年年多的时间才播完,更是被网友吐槽为“年更”剧,所以导演他们在大街上被偶遇,甚至发个微博,说跟朋友一起吃饭,他们的粉丝也不会像其他人那样高兴,而是会催促他们吃什么饭,还不回去剪片子。 导演李洪绸一直很庆幸自己没有在“神剧”《毛骗》中担任主演,否则他走在街头很有可能被暴揍一顿——当时剧集更新实在太慢,遭到了很多粉丝的愤恨。 那么《毛骗》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毛骗》虚构了一个复杂的骗子江湖,主要讲了一群混迹在城市边缘有组织有纪律的小毛骗子,他们是侠盗,没有高尚品德,却有职业操守——不骗好人只骗坏人,他们是“高智商的艺术家”。“小偷看不起强盗,因为强盗没有技术含量;骗子看不起小偷,因为小偷没有艺术含量。”而片中的这句台词也是形容的恰如其分。 片子的主要角色有以下几位: 赵宁:团队第一任领导者,一手组织成立团队并担任行动主要策划。其父是个商人却因心地善良被骗破产后自杀,因此成为骗子并立志为父报仇; 小宝:团队第二任领导者,善于随机应变,出奇制胜,多次凭借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妙布局化险为夷。从小随其父骗吃骗喝长大,拥有出色的街头骗术和生活经验; 邢冬冬:性格最为直率,身世最为神秘的主角。目前正在寻找自己的身世来历,剧中第一神偷,其偷窃本领出神入化,江湖绰号神偷冬冬枪; 安宁:为人外冷内热,直觉灵敏,不轻易相信他人,与赵宁是至交。善于利用自身美貌骗取他人信任,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黎伟:身世亦颇为离奇,曾连续十年参加高考,只为上清华,是典型的跨学科综合性人才,团队所需各种硬件软件以及多媒体假象全部自他手; 邵庄:来历诡秘,善于细节观察与演绎推理,被戏称为“邵半仙“。被小宝、毕晨曦、狐狸老大等实力派角色所重视,视为重要对手; 包哥:拥有霸气的外表和强大的实力,是团队最强大的盟友。包哥坑蒙拐骗无一不精、无处不在。已知会失传许久的绝学铁布衫和销魂步。 在第一季当中,主要的冲突是赵宁队VS耿晓辉队。赵宁等人多次与狐狸交手,最终还揭开了东东的复杂身世——多年前曾遭遇车祸,亲人遇难,自己失忆,其父母似乎颇有来历,一个弟弟是狐狸老大耿晓辉,另一个弟弟因因救自己而身亡。除此之外耿晓辉还是“狐狸”的 老大,管理着邪恶的“狐狸”组织,也是学校里的学生会主席,全优的省三好生,这不禁让人唏嘘的人设啊!默默奉上大拇指和微笑脸。 此外这季的侧重点主要在于骗术,剧中涉及得各种骗术手段,都极其真实,而这些骗术也都取材了当下热门话题,比如官员贪腐、高考落榜生、算命大师、原生家庭、街头广告、公益慈善等。导演试图用大量细节来揭露骗术,比如路边偷手机,取款机掉包盗卡,街头兜售廉价手机的人,甚至因为过于真实所以被警察当做真骗子抓进了警察局,还上了社会新闻的头条。 这个“重金求子”的骗局,这样的广告大家可能都看到过,吸引的正是那些特别贪财又好色的人,之后又再让他们失望,然后再给他希望,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深信不疑了。谎言中再编谎言,圈套中再设圈套,真真的墙都不服就服你。 第二季里,赵宁离开,邵庄加入,而“狐狸”组织已变成了小喽啰,一个更大的boss出现了——古老的公会管理着神秘的六大公司,而狐狸就是其中的一家,他们分别是管理着:地下赌庄、走私、假慈善、洗黑钱、骗子组织。 这些人都在寻找一个在《山海经》的传说中的一个名叫“雍和”的怪物,为了争夺“雍和”,他们之间展开了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骗中骗的斗智斗勇,且这季的格局开始变得庞大,并更加地偏向故事。 《毛1》有着抄袭英剧《Hustle》的嫌疑,但不可否认的两者的人设和情节有着高度的雷同,不过这季里编剧和导演却开始试图去创立自己的风格,尽管制作依然很廉价,可就像网友评价的那样——好看到忽略拍摄技术的神剧,或者是,用一根冰棍的钱拍出了哈根达斯的感觉。 到了第三季,导演李洪绸列出一张单子,数下来好几十个坑,比如:狐狸老大为什么想杀邢冬冬、“雍和”到底是什么、邵庄的身世等的一系列谜团,对此编剧和导演用了整季的内容,去把之前埋下的所有的坑全部填上。前两季推动情节都是不断的“坑”,第三季重在“填坑”,也将从第一季开始就有的的推理与悬疑推向了高潮。 《毛骗》借鉴了欧美剧的叙事方式——“一集一个单元故事”,同时每一季有一条主线穿插。整个故事框架庞大,剧情频繁反转,第三季时近乎“全程高潮”,结尾又十分内敛。 尾声里,骗子团队解散了,小宝孤独地站在广场上,没有任何的哭泣,所有的人都平静地走向各自的生活轨道,淡淡的表现方式反而这些剧中这些人物的情绪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也引起了观众们情感上的共鸣。 这个耗时五年之久的剧集编剧竟用虚实结合的野史轶闻加以填充,比如:那个关公会组织的起源的虚构颇具玄学,据说当年撤退到台湾政府和美国情报局成立了两个机构——一个是黑蝙蝠中队,另一个潜入内地收集情报的组织——“狈”,后来台湾反攻大陆的计划失败,狈组织无奈解散。几个情报员的后代带着国民党留下的神秘黄金建立了后来的五大公司,而五大公司为了找到能够治愈国民党在其成员身体中培育的一种神秘病毒,逐渐转入地下,其中一支便发展成为后来的“狐狸”组织! 不得不说,该剧的编剧堪称神仙脑洞,所有设计的“骗”,不仅骗剧里的局中人,也“骗”观众,真正地告诉了国产剧的观众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脑洞是什么样子。 不过,《毛骗》前两季在技术层面,真的很粗糙,演员和导演都十分稚嫩青涩,但扎实的剧本、缜密的剧情以及勾人的线索让观众感受到了十足十的诚意。其实《毛骗》的四十四集里,观众也可以从三季剧中看到这群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是如何通过简陋的硬件中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成为一部口碑炸裂的神剧。 其实,《毛骗》当时还起了一个能登大雅之堂的片名,叫《城市的边缘》。片子之初,基于成本问题,导演就想做现实题材,而且对观众还有创作者来说都更加能感知到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小人物为主角,更加具有生活积淀。没想到的是,还真是一不小心就现实主义了呢! 在最近的几年里,国产网剧的发展势如破竹,从当初的《屌丝男士》、《灵魂摆渡》、《太子妃升职记》到现在的《余罪》、《白夜追凶》、《河神》等,包括《匆匆那年》、《最好的我们》、《忽而今夏》,也包括《如懿传》、《延禧攻略》等等,大部分质量不错的网剧和传统电视剧几乎并无区别。在这个时代里,也许剧情脑残、演技浮夸但因为几个“小鲜肉”“小鲜花”却还是会“火”,但一部剧集仅仅靠流量明星、特效、大制作等噱头来吸人眼球,最后却走向粗制滥造的套路,显然已经逐渐开始行不通了,“内容为王”仍然是文化产业的唯一归途。 也许《毛骗》的市场不够流行,视听不够精致,但,故事足够用心,逻辑足够认真,不把观众当傻子的人是真金不怕火炼的,所以它才会稳坐豆瓣国产剧的头把交椅。 以上。
赵宁安宁月月三爷第一眼不美,但越看越好看,才气客观条件是压不住的,很多镜头拍得很有味道。
剧组超穷超年轻,剪辑老练美剧化,剧本用心本土化
第一季不错 看了第二季开头简直想哭 能不能好好让人搞个百合?能不能???!!
如果是大投资未必好看
安宁性感到炸裂
硬伤就是这伙骗子一直在同一座城市肆无忌惮作案,不乔装也不改扮,在ATM前连帽子都不戴,太不把警察叔叔当回事了。10集后开始拖沓,所以20集还是太长了,暂时不打算看第2季了。小宝长得巨像黄灿成,但是比黄灿成帅点。
牛B网络剧。
太粗糙了 如果沒看過hustle還可以新鮮新鮮 配角不是人嗎?盡是怪瓜劣棗。
都说这剧是Hustle汉化版。人家汉化得很本土啊,相当对我胃口啊。植入广告的商业模式也不错。
虽然青涩,虽然有瑕疵,但值得一看,支持原创
《毛骗》每次都能领先观众一步,而且是不多不少,正好一步。
虽然几乎所有人都在吹第三部,狂黑第一部,不过就我的观影体验来说,就第一部最好看,二三部一度看不下去。编一个看似烧脑的大框架然后来回翻转,算计套算计,看似很厉害。但那种东西真的是有审美疲劳的。一部剧来回几次就提不起兴趣了,更何况现在海量的作品都在走那条路。倒是第一部,从着装、到人物的状态,都真的挺像不怎么发达的地方的小混混和毛骗的。街头骗术,比如转铅笔之类的,我家亲戚都有人亲自用过。另外就是自古走江湖,不吃安生饭的人,那种钱过手的数目不小,却总也弄不出什么存款,对世事普遍失望、但动起感情来就超越一切、锲而不舍,还有特别重视规矩,要一遍遍把规矩拿出来议论和强调,等等很多方面,这部片全反映出来了,是唯一真正意义上的毛骗。至于说画面穿帮和技术细节不足,两万块经费还想咋样。
毛骗,就像是餐馆里的苍蝇馆子,什么环境、卫生、服务态度、地理位置,要啥啥没有,但就是受欢迎,因为它抓住了这行最重要的东西,东西好不好吃。毛骗也是这样,服化、有名的演员、灯光、道具,要啥啥没有,但编剧是真的牛,编的真好看。
什么都渣,就是故事不渣,确实算得上国产剧中的异数。就个人感觉而言,第一季是从第十三集突然变得好看起来的。继续看第二季。
一根冰棍的钱做出了哈根达斯
靠剧情撑起的一部剧。
寒假时为了找到最后一集可苦了我了,太好看了,多难得的片子啊,小成本,真心不错
虽然制作的非常粗糙,演员表现也实在太过路人和生涩,但每一集里的局做的都很好,剧本也着实值得称赞,导演剪辑虽然也很平庸,但也着实有些想法,值得一看,也很值得期待。
比拍大学生同居的事儿的时候更有才了这帮人~很有看头~就是有点《飞天大盗》的影子。期待~~
粗制滥造却又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