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是死去的人。
影视剧中生前含冤或被人残害的鬼不在少数,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会转为恶灵,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极端点的甚至杀红了眼,连无辜的人一起伤害。
童年阴影楚美人被人陷害,遭乱石砸死,化鬼之后猛烈到杀了很多村民,还是不解气,就去追杀喝了自己葬身之河的水的无辜路人。
这股怨气狠戾凶猛,似乎没完没了。
而《回转寿尸》中第二个故事中的鬼对待仇恨的方式很不一样,一分恐怖,七分调皮还有两分欠扁。
这个小故事的名字叫做《撞鬼》,好玩的是内容就是一对夫妻开车撞死一个人,逃逸之后遇到一系列诡异的事情。
这个“撞鬼”既是遇到鬼,也有物理意义上的“撞”鬼的意思。
这个鬼呢,报仇的方式就是跑去和那对夫妻做邻居,一有机会就吓唬他们。
怕他们忘记那场车祸,搬家那天,故意穿印了“停”路牌的T恤,打招呼的时候,还跳到车前盖上翻滚来个车祸模拟。
鬼吓唬他们的方式很无厘头。
像个小孩一样趴在地上,用一辆玩具车撞倒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玩偶,乐此不疲地重复这一过程,就等着对面的那对夫妻看见。
在夫妻找上门的时候,用一根粗麻绳吊着自己脖子荡在窗户外面擦玻璃,一边擦一边往玻璃上吐血。
发现血腥恐怖的这招不管用。
就开启了贱兮兮的招数。
骗那对夫妻自己怕念经,看他们连睡觉都是两个人轮流念,憔悴不已的时候,打个电话过去说“我骗你的。”
好欠哦。
几次戏耍之后,那对夫妻被折磨得没了恐惧和耐心,在众目睽睽之下重现了几天前的车祸,随后被附近的警察逮捕。
这个故事里的鬼很有意思,清醒理智,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不是自己手刃仇敌,也没残害无辜,而是拿起法律武器,和平地制裁肇事司机。
《撞鬼》一点都不恐怖,甚至有点好笑。
《回转寿尸》由三个故事组成,除了第一个故事《头魂》稍显恐怖,其余两个都不恐怖。
第三个故事《最后的晚餐》主打亲情,生前被家人嫌弃的奶奶在头七那天回来为全家人做了一餐饭,大家在吃的时候,奶奶拿着碗走去厨房,爸爸问为什么要去厨房,奶奶头也不回地说她一直都是在厨房吃的。
啊,好心酸啊。
故事开头一家人对奶奶的头七讳莫如深,很害怕奶奶回来。
正常家庭如果亲人离世,就算是鬼,也会想见最后一面的。
这很奇怪。
果然,随着故事的发展,原来这家人对老人并不孝顺。
奶奶生前耳朵不好,听不清楚别人讲话,看电视的时候也会放很大声;平时会擦药油,身上总是一股药油的味道。
家里人嫌弃她,对她不耐烦,甚至赶她去厨房睡。
类似这样对待老人的家庭在现实里是有的,有些甚至更过分,比如直接把老人赶去居民楼的楼道睡的,还有儿子一家人住新楼,老人住旁边的危房的。
不知道这些人会不会害怕父母的头七。
《回转寿尸》三个故事,三个不一样的鬼。
第一个凶杀案,鬼指引警察找自己缺失的头颅,侦破凶案。(只是最后不知道对小警察做了什么。)
第二个交通逃逸,鬼戏耍了撞死自己的人。
第三个,鬼为家人做最后一顿晚餐。
这些故事会让人期待鬼的存在。
恶受到制裁。
爱得到理解。
那些鬼都是死去的人。
今天分享的故事来自于97年上映的三段式港产恐怖片《回转寿尸》中的一段,名叫《最后的晚餐》。典型VCD时代风格,小成本制作,道具粗糙,设备简陋,但并不能掩盖它的优点。斜角镜头配上浅景深,使得本就令人感到不安的画面,更加深了幽闭的恐怖感。朝上打光配上老人的特写,顿时让人感觉毛骨悚然;还有牛头马面这里,通过剪影不但营造了神秘,紧张与悬念,最重要的是,节约了成本,要不然还要花牛头马面道具的钱不是吗,这一幕让我想起了恐怖片的鼻祖,100年前的德国表现主义名作《诺斯费拉图》里经典的剧照。影片整体故事非常棒,起承转合,各种铺垫完整契合,几句台词便把人物性格关系,事件前因后果交代地非常清楚,演员的表演也真实自然,尤其是夫妻互相争吵的这一段,最后由老母亲这个角色,画龙点睛,道出本片的主题:孝敬老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大部分鬼片中,凡是鬼魂要找人帮他报仇或要达到一定目的的时候,不是正儿八经的出现在你面前,反而是要以最恐怖、最歇斯底里的姿态先把你折磨的精神崩溃之后,再作打算。 在上世纪90年代中,香港恐怖片中盛行三段式的鬼片,比如《阴阳路》系列、《怪谈协会》等。《回转寿尸》是其中较为普通的一部。三段鬼故事,三种类型的鬼,三种风格,诉说着阴阳两世说不尽的故事。 《头魂》,含冤鬼——怨情 第一个故事是片中恐怖气氛最重的小故事。片中几乎是“包皮”林晓峰一个人的独角戏,阴森森的仓库,鬼影重重的画面,香港电影在恐怖气氛的塑造中个人认为在世界恐怖片中是数一数二的。其实片子大部分内容是在造气氛,鬼只是在后面露了一个头,她也只有一个头而已。只看片中林晓峰一个人对着若隐若现的无头鬼大摆龙门阵就挺有意思,恐怖之余还少不了传统港片的插科打诨,别有一番风味。老戏骨饰演的守门人的身份一开始便能被人猜出,电影也是带着观众兜了一个小圈子,最后由林晓峰被吓得半死不活的替头鬼报仇。总之这一部分新意不多,但屡见不鲜的吓人手段还是能把人唬住,此招屡试不爽。倒是李健仁客串的街头小贩出镜不多,让人笑掉大牙。 《撞鬼》,复仇鬼——调情 这个短片其实乃喜剧片。里面的鬼被徐锦江和江希文夫妇开车撞死之后,没有像其他恐怖片里那样化作厉鬼偿命,也不像其他电影那样鬼影重重的吓人,反而像马戏团一样缠着这二位,走的哪追的哪,跟要债的一样。恐怖完全谈不上,倒是搞笑之极。片中鬼的扮演着梁荣忠长的极富喜剧色彩,而他对待有杀身之仇的徐锦江夫妇也不仅仅是吓人那么简单了,因此该片的看点就是欣赏这个无厘头鬼如何用恶搞的精神把徐锦江们整的死去活来。这个短片也许乍一看很无聊,但却是这三个短片中最有新意的了,在恐怖之中突然触动了你的笑神经,这才是发自内心的笑。顺便提一下,导演叶伟信在片中客串银行职员甲,挺有意思。 《最后晚餐》,回魂鬼——亲情 前两个短片吓人逗人各有所长,但都没什么内涵,只有这部《最后晚餐》在说鬼的同时也让人体会到了阴阳两隔的那种亲情。其实这部短片完全可以看做是一部哲理片,黄秋生和苑琼丹的夫妻档本身就是一对常以恶人自居的贼公贼婆,所以在片子开场火葬其母时推三推四的情形之后,像极了《回魂夜》中老太鬼魂向儿子儿媳复仇的故事。所以片子中段一惊一乍的跟鬼片没什么,罗兰千古不变的龙婆造型到哪里都是那么渗人受用。可等到了片子结束的时候,我们才发现罗兰扮演的母亲其实只想和家里人在头七之夜共进最后一段晚餐。看到这里,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正向那句说过一万遍的老话:只有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亲人好比一杯白开水,平时可能不会体会到其重要性,等到真正失去时,才会懂得他的珍惜。片中黄苑夫妇二人不仅仅是一个特例,更是一个代表,本是一部纯正的鬼片,结尾处峰回路转,交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结局,使得影片经过10多分钟无聊的惊吓铺垫之后,才迟迟升华了影片的高度。这不仅仅是一部鬼片,他用了短短几分钟便说尽人间真情。 这部《回转寿尸》在当时的港产鬼片中不算出类拔萃,但是片中各有特色的3个鬼故事却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欣赏口味,可见叶伟信导演独具匠心之处。吓、喜、惊三种风格,你一定能在其中找到喜欢的故事。同时,本片也具备港产恐怖片一贯的粗枝大叶。电影属于小成本,其中制作粗糙,道具简陋、拍摄方式老套陈旧,这些技术上的缺点虽说并不能掩盖一部片子的优点,但足以影响观影者看片时的心情,也使得电影欣赏性大打折扣。
A幼稚,B有巧思没拍好,C完整。C的人物、动作、台词都非常完整,起承转合到位,埋的点都能收好,区区几句话把人物状态、关系前史、性格表露无遗,演员也都不错,小小催泪。
第一个差点第二个搞笑第三个好感人http://static.youku.com/v1.0.0303/v/swf/loader.swf?VideoIDS=XMTgzNDk0MTYw&embedid=MTI1LjIxMC4yMjIuMjAxAjQ1ODczNTQwAgI%3D&wd=
三个故事,本质都是回魂因果报,却分别对应恐怖(复仇)、搞笑(警示)、悲伤(悔恨),虽然都略刻意而显得粗糙,但还是蛮不错看的。第一个故事的布景太邪了,加上画质显得年画儿似的不真实又可怕;第二个故事则是捉弄人的那位邪得怪可爱的。谁不想用整蛊的方式haunting加害自己的人啊!(大雾)
一般般,基本及格。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嘴下留德。第二个故事告诉我们有责任要担当,犯错就要认,一错再错失去一切。第三个故事虽然我之前就看过速看版,但看的时候,老太太那句我一直都习惯在厨房吃的,顿时泪崩,我们一直对最温柔的妈妈态度不好,真的每个拥有好妈妈的人,都该看看这最后一个故事!敬爱自己的妈妈,我记得我爸老说以前奶奶老想揍死他,但奶奶最后得病每天花销上万块,几姊妹基本都是我爸先掏的钱,也陪奶奶走完了最后一程,虽然我爸说爹妈再不好都要孝敬,这个我不赞同,但该孝敬爹妈的态度我一直赞他从拍摄来说老港片蛮平庸的,没什么亮点,但故事感动到我了!老太太回来只为一家人吃顿饭。。。泪目就冲这个故事也得四星
第一个吓人,第二个搞笑,第三个感人,三个故事合成一部道德宣传片
故事像公益广告,撞车夫妻还有意思点。虽然有教育意义,但无聊。
本片繼承了《夜半一點鐘》的三段式鬼片,但卻變成了一部“醒世恆言”式鬼片。第一段的《頭魂》是三段式故事里最具懸疑範的,主題是“善惡到頭終有報”,無奈曖昧的開放結局削弱了說教的味道。第二段的《撞鬼》是宣揚道路交通安全的鬼故事,本來亦真亦假的趣味性十足,結局卻把一切落實,讓人好生失望。第三段的《最後晚餐》本來是一個嘲諷家庭關系冷漠的黑色喜劇,但卻變成《聊齋志異》里的勸世倫理故事,陰差陽錯下把家庭關系中自私卻又不可割斷的情感矛盾講述出來,也算錯有錯著。
非常有趣的香港老鬼,整部电影有三个故事组成,分别是《头魂》,《撞鬼》和《最后一餐》,《头魂》就是一个恐怖故事,在恐怖故事之中还夹杂了一些悬疑推理的成分在里面,最后的凶手出人意料,《撞鬼》是提醒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就算是在马路上撞了鬼,如果肇事逃逸的话,鬼也会追着你的,《最后一餐》则是希望每个家庭都快乐温暖,讲述了一个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故事。个人感觉第三个故事挺有意思的,原来母亲还活着的时候,一家人都嫌弃她,夫妻之间的矛盾还很深,跟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很差,后来母亲去世了,家里人怕母亲来报复自己,最后母亲的灵魂还是来了,没有报复,只是跟家里人吃了一顿饭 ,希望他们一家人以后能和谐 ,就真的挺感人的吧,父母对孩子永远都是一片真心、也永远都希望孩子过得好。详可见吾之影评。
很小时候半夜看的一部 第二个故事当时我碰见一个人讲给ta听一遍。。。所以现在情节发展都记得很牢。。。
吼吼,原来我小时候,竟然看过这么多电影的说
名字动人!110107想看。三段故事就很无厘头。第一段有个反转。第二段喜剧很奇妙。第三段家庭塑造还可以就是结尾俗气蜜汁现实批判的意思把。就那样。
三个小故事,中规中矩。第一个头魂,算是侦破案件,七叔一个耳朵有问题,已经是暗示;第二个撞鬼,算是闹剧,让人都要遵守交通安全,不过撞死的人都死了两天,两夫妻也不会受到惩罚,鬼岂不很不划算;第三个最后晚餐,罗兰的回访(还有那个头部高速旋转),讲的人都要有孝心,不要让老人难过,否则报应
1、含冤女鬼的复仇,围绕林晓峰演的警察展开,故意制造紧张的气氛,小惊吓。2、路口如虎口,肇事莫逃逸。有因必有果,不然纵然逃的了法律的制裁,也将吃不香来睡不安,小谐趣。3、只有不孝的子孙,没有不是的父母,教人珍惜亲情的可贵,大感动。ps:看到了蜜桃仙子里的小女孩。★★★★★爱奇艺1:28:15
又重温这部老片。第一个故事气氛和场景最好,不过结束得有点仓促;第二部搞怪居多,徐锦江的角色很出彩;第三部分故事最好最感人。
頭魂1.5~2、撞鬼1、最後晚餐2~2.5
三段故事, 第一个很有点不明所以,也许是真的想要营造恐怖气氛的,当然从特效什么的来说可能不太成功, 第二个开始多少有些升华了, 第三个则让人感慨, 生时我们所不在意的,是不是鬼之一夜就真的会懂呢,或者是看了这部片子真的就能够珍惜, 感触了,却多少有些不知所措...
3步曲,最后一个有小感动!
三则。前两个成片太差,别说镜头衔接充满漏洞,就是演员也顺带着尴尬,幼稚水平,最后黄秋生那个故事还能看得下去。都是硬要传输一个让人惊醒的道理。
抛开粗制滥造的本质,能感受到其实每个故事都有个可取的核心概念。比如第一个故事里似真似幻的悬疑感,第二个故事对于传统车祸鬼故事的颠覆……很可惜本该有的节奏感都被太多的插科打诨所冲淡。江希文真的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