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数亿美元的上市公司GTX在遭受金融危机后,高层决定实行裁员,拥有六位数薪水的老员工沃克(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饰)竟然首当其冲,昂贵的房子和保时捷一一失去,不得不搬到父母家中住,为了养活妻子和两个孩子,沃克只好到接受一份亲戚提供的苦力活。公司得以安全度过危机,然而总裁的老朋友兼公司合伙人麦克拉里(..详细 >
昨晚看了电影《合伙人 The Company Men》,很喜欢他这种简单叙述而不是写小说的表达方式,直白、平和的叙述金融危机给造船企业中三个不同阶层的人分别的影响。再穿插中年危机和个人价值观因为外部因素艰难的改变等等的元素。。。其实生活,本来就该如此。 全篇没有那么多抑扬顿挫 就是自然而然 生活也是如此,不小心就失去或者获得,发现他的美时不经意也会看到他冷漠和残酷的一面
此片豆瓣译名为 《合伙人》,不大准确。被裁的合伙人只有一个。美国有The organization man, the company man的说法,类似于中国“单位人”一说。美国过去一些企业里, 新泽西的约翰逊教授写过一本书《工作的语言》(Johnson, C. S. (2009). The language of work :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at Lukens Steel, 1810 to 1925. Amityville, N.Y., Baywood Pub. Co. )介绍了美国卢肯斯钢铁厂。该厂1810年左右的创立,到美国制造业出现危机之前的1998年才卖掉,很多工人祖祖辈辈在这里上班,甚至子承父业,一家人工种都一样。这里人们的归属感和国内我们说的“单位”非常类似。这都是工业时代的一种工作模式。人生无常,以后换工作、甚至短暂失业,很多人都会遇到。电影里的问题有一定普遍性。即便美国制造业复现繁荣,人的工作观念也会变化,稳定的感觉,恐怕只会成为传说。不稳定才是常态。现在要是听说某个人在某公司做了七八年,周围人都会大跌眼镜。工作不稳定,而人随着年岁增长,失去了折腾的精力意愿,这会成为一个不易解决的矛盾。解决的办法可能还是要有过硬的一技之长,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优势区间(niche)。片中的鲍比37岁找不到工作,因为他学的是大路货MBA, 技能模糊。我这里有个朋友也学了MBA, 但考了注册会计师,算有专长,职业道路就开阔多了。
恕我孤陋寡闻,导演John Wells以前并不知晓,其他演员则群星灿烂:比如帅哥Ben Affleck和实力强劲的 Tommy Lee Jones。扮演《与狼共舞》主角的Kevin Costner,在片中不过是个扮演大舅子的小配角,但大家演得都颇出色。和刘欢《从头再来》这种唱给下岗工人听的歌曲一样,拍这些失业者的电影,自然免不了煽情和励志,但总的来说,此片发人深省,是部被低估的好片子。
浅薄、刻意、俗套、生硬、平庸
不会热血沸腾的励志片
人生无常,必须坚强。一部男人戏,不少熟悉的老面孔。直线叙事,没有高潮,片中体现时间环境的季节景色我很喜欢。“我会赢,因为我有信念,勇气,和热情。” 虽然警言名句不能支撑起任何一个人生,但偶尔还是拿来自我激励一下吧。
生活质量的落差,让人无所适从。慢慢变好,慢慢变老,是最好的人生轨迹。
只有工作是那颗唯一有弹性的球
老中青实力派男演员加盟,故事说得还可以,职场就是这个样子的。
阵容感觉很不错,总体也可以
人情和道德化解金融危机+制造业危机的庸俗片
美国的下岗再就业
世事艰辛,面对失业数字的挑战,如何面对改变的生活和自我?波士顿没有东京奏鸣曲,美国式的中产励志。只给四星,不推荐
It's a Major down beat, at least for me. It's impossible to find a decent job in States
金融危机失业
故事是好的,演员也是好的,可惜的是剪辑没有一气呵成,有些东倒西歪。美帝背景下的失业人生,虽然国度不一样,但有些东西和理念的共通之处全世界都适用,特别是在当前这个环境下,值得一看。任何低谷都是一道坎,坚持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希望天下没有被炒得人,挺温暖的,希望自己以后能干的好吧
rosmary这回演了个贤惠老婆。伉俪情深的戏码我没有抵抗力啊。
三位小金人得主的入驻、众多实力派的加盟,本应该让这部影片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可期待过高以至于最终事与愿违。故事节奏完全没控制好,很多东西也没讲出个所以然,让人看得一愣一愣的。不过,作为商业题材来横向比较的话,还是会比《华尔街2》好一些。★★☆
有些音乐还不错
确实,比《华尔街2》好多了。虽然讲得肤浅,但是也描绘了大势所趋下人的无奈
美国成为NO.1是有道理的。
看似平淡的片子却看的人背脊发冷 海报上的他们高处不胜寒却不知低处更是严寒 是贪婪让我们的世界变了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