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小成本大制作的河南喜剧片。虽然其貌不扬,但完美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乡土风格,把小人物的心酸无奈写的淋漓尽致,正如列夫托尔斯泰说的那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部影片虽然看起来很一般,但内核确实后现代主义和荒诞主义。通过一系列荒诞不经的表演来反衬现实,完美的呈现了荒诞主义的特点:荒诞即是现实。这种风格类似王家卫导演的风格,如果继续保持的话前途无量啊,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成本低廉,让影片略显粗糙。应该继续努力,让朴素,真实代替粗糙。加油!
近日,由国家一级导演卢卫国担任总导演,河南籍著名演员李易祥、范军、于根艺、陈红旭、张晓英等担纲主演,郑州司空见惯影视、河南喜闻乐见文化传媒出品、二哥影视等公司联合出品的“中原乡村喜剧电影三部曲”第三部《不是闹着玩的3》剧组在河南正式迎来杀青。
李易祥此次在电影中再次饰演乐于助人的“有才哥”,消息一经爆出,便引起了粉丝及网友的热切关注。不少人纷纷在网上留言:“终于又等到有才哥出场了”、“期待你们的回归”、“终于等到好消息,有才哥出名了也不忘本土河南电影,必须支持!”据了解,本影片由原班人马匠心打造,主要讲述了成功企业家郑向阳回归家乡投资建厂,想为逝世多年的母亲办一场隆重的追思会,蔡有才独特的策划方案赢得了郑向阳的赏识,但举办前却出现了各种意外,由此展开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谈及刚刚杀青的《不是闹着玩的3》,李易祥感触颇多:“这是一部每个人都能收获欢乐的电影,也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最让我感触的是有才这个角色身上诚信的优秀品质,他那种答应了别人就要排除万难也要做到的不服输的精神非常有感染力。”电影围绕“有才哥通过坚守诚信和不懈努力,感动了海归企业家郑向阳决定回乡投资办厂”的故事展开,影片中“回乡创业”的主题,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对此李易祥也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回乡创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无论多么成功,都要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希望大家看过电影之后都能收获感动,常回家看看。”
中原乡村喜剧三部曲系列中《不是闹着玩的》、《就是闹着玩的》已是家喻户晓,电影凭借其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感人故事和幽默诙谐的讲述方式,在观众及网友心中留下了超高口碑,尤其是电影中具有强烈的区域文化特征的河南方言,更是带给观众巨大的新鲜感和刺激感。目前,电影《不是闹着的3》已进入后期剪辑阶段,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和广大观众见面,这一次“有才哥”李易祥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故事内核其实不错的,蔡有才这个IP完全可以再次开发起来,毕竟作为轻喜剧和方言剧,河南太需要一个和《刘老根》类似的剧集了。
不过实话实说,短板在导演和编剧上,以及演员的挑选上,承认这个故事内核不错,但导演的叙述技巧可以说不太合格,再个编剧有人评价是段子的影响版,要知道说出来好笑的段子拍出来却是十分尴尬,以及人物造型很让人出戏,一个个油头粉面,肠肥脑满,主演可能锁定李易祥了,上个剧版的《闹玩》换个主演就失去看的欲望了。
总体建议吧,建议导演可以再个档次拍摄这个好IP,编剧也可以再贴合写河南本地的,至于演员,缺个大头,几个熟脸演员挺好,别再换了。继续蔡有才的故事,毕竟果园厂开业,蔡有才是厂长嘛!
PS 范军太胖了,赶紧减减,这对身份肯定不好。
《不是闹着玩3》观后感
一口气看完“不是闹着玩3”,感觉风格没变,还是十年前的“味道”;喜怒笑骂,包袱不断,里面的搞笑情节,让人忍俊不禁。“闹3”跟前两部的手法大同小异,没看到特别之处,当演到片尾的时候我哭了,哭的非常真切,尽管我极力的克制,还是遏制不住我的手伸向键盘。我没有写过影评,不敢对影片评头论足,只是想说说我的感动。
从电影自身的角度讲,“闹3”制作谈不上精良,演员也没什么名气,场景比较简单,音效也不够震撼。不过,排除了这些技术方面的不足,它很好的完成了喜剧电影的基本任务:幽默的笑料,及至对生活的思考。影片笑点密集,包袱不断,紧紧围绕着郑老板回国考察当孝子的故事贯穿全片。蔡有才临危受命,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大活”,补办葬礼看似荒唐,可它背后撩起了燃情岁月。
蔡有才到省城请大师这个桥段,咋一看喜闹滑稽,其实是对当下信仰迷失的反讽,大师按秒收费是目前一些行业的乱象,影片在嬉闹笑骂中,伪大师献出了“原形”。
再现七十年的“葬礼”看似哗众取宠,其实是蔡有才的精妙之处。彩排的时候把村长忘在了棺材里,并不断的渲染,让村长洋相百出,这个情节虽有些夸张,但它体现出乡村干部的窘境和无奈。
有才拿着村长的私房钱去劳务市场雇人演孝子,这场戏不是为了搞笑,而是反应出当今农村的现状,青壮年都去哪儿啦?家里剩下的都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蔡有才接了这单“大活”是为了挣钱吗?非也,他是为了留住郑老板在蔡家庄投资建厂,有活干了才能留住人,打工人回来了,老人和孩子才会有人管,蔡家庄才会兴旺起来。
导演卢卫国是河南人,他以河南人的智慧和质朴,以敏锐的视角,生动的再现了山区农民建设家乡的愿望,为我们展示了浓郁的河南风情和感人画卷。也许这部影片的票房比不上那些动辄上亿投资的鸿篇巨制,比不上那些大腕导演大咖巨星的气势恢宏,但是,河南的亿万观众一定喜欢看,无数质朴、善良、真诚的人一定喜欢看。
行修
2020、3、24
从第一部到第三部,从小孩到成人,不是闹着玩的系列电影带给我很多欢乐和笑声,2020年,不是闹着玩的3今天上映了,也已经观看完了,看到很多熟悉的地方,特别是大玉米,郑州的标志啊,很多人在哪迷乱,还有喷壶说咱河南人的诚信,记忆点,很感慨,河南人加油,最后祝愿这不电影一定要大火啊,河南人看起来,推荐!!!!!!!
故事讲述有钱老板从美国回来想给母亲办一个葬礼,有才为了蔡家庄能蓬勃发展签约老板的合同,在这过程中发生了啼笑皆非感动人的故事
1.身在异乡,能听到乡音感到异常的亲切!其中的一些方言很多很是接地气,电影中的方言更偏于郑州。
2.中原地带很多农村人都外出打工,年轻人严重外流确实是现实,时代不断更迭,在城镇化布局下,普通人很难掌控自己的命运,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回到家乡。
3.河南人确实被黑的不轻,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素质低下的人,但是大多数人都是好人,大多数好人不应该为极少数人背锅,好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员素质有所提高,希望家乡快速发展。
4.电影最后的片段有些尴尬和牵强,感觉还是前两部比较好看些。
5.未来可期否?不知道二十年后的我是怎样的生存状态,希望有所突破吧。
将根深叶茂的河南文化细致融进故事影像,原汁原味的方言叙事突出质地特色。剧本与节奏或许粗糙,但这的的确确是属于我们河南人的故事。
农村题材很难有市场。至少它还是在讲故事
。
选片成功:)
也许有钱请来小岳岳能拯救一下他河南烂片王的江湖定位吧。再米热……嗯,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接着像样的片。
剧情全程瞎胡闹,说是喜剧吧没有一个笑点,人物也都是提线木偶,一个成功塑造的都没有,结尾强行“正能量”实际“假大空”让人如坐针毡,创作者们多一点真诚吧……
多一星支持还在坚持发扬方言文化的各位。立意很好,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失、空巢、留守儿童的问题,这样的立意下推广肯定不错。地道的本土演员地道的本土方言,朴实的河南形象,不孬!两个比较明显的瑕疵:1、剪辑。好几处明显的情节前后混乱,即便是小成本小制作也不要忘了做艺术的初心啊;2、叙事的后劲不足,故事的点子不错,但是在具体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上还是有很多缺陷,应该再打磨一下剧本。另外,希望范军老师和于根艺老师后继有人,更多的本土演员本土明星大放光彩!
从第一部看到现在,充满了家乡的回忆。
很本土的电影,也很真诚。
李易祥戴上了假发,范军戴上了假发,于根义还是那样。范军脖子下的疤痕,估计苦恼过,他虽然减肥成功过,但命中注定还是个大胖子。河南各地方言大杂烩,尬演尬舞,表演生硬、剪辑业余,剧情胡编乱造,认真你就输了。一分给河南,一分给这群胡折腾的人。
昨晚刚更新就看了,从预告的17号推迟到了24号,可算等到了。看过感觉这部已经是“套路化”了,少了大头,真是遗憾。但我还是希望这个系列接着拍下去,下次再多添些名演员,毕竟热闹才好玩嘛!家乡话电影习惯好评!
富商带女儿回农村投资,顺带祭奠母亲。没前两部好看
方言讲的好
方言听着没有第一部得劲,但好歹故事也说得够完整,鼓励!
豫语方言喜剧,本土主创氛围亲切,女主可爱
此破烂电视电影讲述了一群河南农民为了让资本家投资而甘愿当孝子贤孙的故事。故事之无聊,剧作之懒惰,情节之尴尬,表演之烂,分分钟催人尿下。
纯粹为了河南话的“涮话”打的分,基本也就是电视电影➕段子合集的水平,但冇法啊,乡音老亲切。
河南话,太好玩了,今天二刷,还有点感动了
不想看系列
李易祥的方言电影,可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