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主体色调都是暗色,并且是一个由冰雪覆盖的世界。整部影片对我来说从开始便给出一种不安和不真实的感觉。整个城市白茫茫一片,路上没有多余的车辆 没有多余的行人,所以从女主的另一个人格杀掉第一个人后,这部影片对于我来讲便已经超脱出了现实 并且一定会有另外的悲剧发生。女主可以说是从出生开始便经历悲剧,自己的孪生姐妹由于畸形被父亲抛弃;生活在一个压抑的家庭;从来没有任何社交;唯一从小到大的朋友也是塑料姐妹;在学校遭受着欺凌等等。关于女主的改变是灵异还是精神分裂,我更倾向于前者。因为女主的母亲确实怀有双胞胎,而女主的孪生姐妹也的确被父亲抛弃,将其作为精神分裂来看的话是超脱现实的。整部影片涵盖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的关于家庭、校园就不过多赘述,近些年都是热点话题。我主要想谈谈弃婴,印象中第一次接触这类文学作品是木村拓哉先生的《虚无的十字架》,该书中杀害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收到了法律的惩罚。而在本作中,被抛弃的畸形儿化身怨灵,陪伴在女主身边,在某一天女主崩溃时出现,并引导女主和自己互换身体,对曾经伤害他的人进行复仇。并最终手刃了当年抛弃自己的父亲。可能这类关于青少年的影片大多都是同样的结局,所以影片开头当我看到女主的生活后就下意识地认为整部影片会是悲剧结尾。但剧中的内容由于超脱现实,又和近几年国内的校园题材大不一样,十分新颖。所以这也是为何我在这里着重讲述了关于弃婴这一部分,它是本片超脱现实的引子,也是最大的亮点。
电影题材还算是新颖,大概故事讲述女主玛丽亚和她母亲在他父亲的男权控制下明明貌美如花家里有矿的女孩子活的相当自卑懦弱还经常被同学欺负。母亲怀孕时怀的双胞胎因为另一个孩子(艾兰)出生就畸形就被父亲丢弃。玛丽亚长大后艾兰出现镜子里,玛丽亚由于自己的懦弱无能遇到窘境无法去摆平选择于凶狠泼辣的艾兰做交换,从此艾兰也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路。
结局是母亲和两个女儿躺在同一张床上,给了观影者想象空间看大家对剧情怎么解读了。看了其他影评很多都说因为女主由于自己的性格原因分裂出了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艾兰(人格分裂)。但是对于人格分裂我更愿意去认为这是部科幻片,首先一开始玛丽亚并不知道有艾兰的存在,如果人格分裂到连名字都跟丢弃的孩子名字一样有点太神奇了。艾兰复仇完被锁在镜子玛丽亚就消失了,或者她不是消失了只是她已经和艾兰成为了一个人所以结局躺在母亲身边的艾兰随之也变成了两个人。
家庭的权力分配不当才是万恶之源。不仅对弱者造成的伤害更是自身,毕竟人的所有情感和了解都是相互的。
关于人格分裂~ 窒息的生长环境 朋友背叛 校园霸凌 玛丽安分裂出艾兰 艾兰主线任务保护主人格玛丽安免受伤害.. 后大杀四方 妥妥的“残暴阴郁型人格”
艾姐的一顿操作猛如虎.. 困住主人格~ 刀背叛自己的闺蜜 刀不听话的狗男人 刀内心阴暗变态的父亲 okkk.. 主人格不忍直视直接选择隐藏不出现~
但?结尾补刀畸形胎是什么鬼?迷惑.. 到底是讲什么的?好想刀编剧 故事线好混乱无语😓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每个人的行为都依赖于他对生命的某种解读,而每种解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误解。”
面对校园欺凌、面对闺蜜的暗中排挤、面对种种外部性的压力,玛利亚作为一个刚刚成年的女孩早已形成了软弱无为的性格结构,这是因为她的安全感依赖于他人。为什么会选择性的遗忘闺蜜的恶意玩笑?因为害怕失去唯一的伙伴;为什么会在每次受挫后都求助于镜中的自己?因为害怕失去刚刚抓住的救命稻草。这种心理,让她不得不自己承受种种痛苦与后果。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就是一次次基于焦虑的抑制作用,不仅没有减轻真正的焦虑,反而逐渐积累最终爆发。
爆发,也就是与艾兰的镜像互换,或者说是第二人格的激发,或者说是畸形儿怨灵的附体。与玛利亚相反,艾兰相信安全感依赖于施虐,依赖于暴力与获取。如果遭遇外界的否定,不应该畏首畏尾,而应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如果别人欺负你了,那就打断他的腿,阴掉对方的命;如果想要什么东西,直接去争取,不计代价也要争取。这种病态反应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象征着基于冲突-反应的过度性自我扩张,虽未及神经症程度,但也差之不远。
导演刻意将两种截然相反但同样失之中庸的性格结构先后呈现而出,显然不仅仅为了探讨生命伦理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引发观众思考,每个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相隔绝孤立(即人的局限性与孤立性)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对生命的解读。
查尔斯•库利提出的“社会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对自我的认知,而这种对自我的认知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都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个体通过镜子形成对自我的认识。换句话说,我们认识自己离不开外部世界的冲击,而我们面对冲击的反应则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倘若认为自己的安全感来源于他人,那就离不开他人;倘若认为来源于施虐与获取,那就注定与压制倾向与扩张倾向为伍。
事实上正如阿德勒所言,并没有一种绝对正确的生命解读方式,但总有接近正确与偏离正确的方式。而很不幸,片中的玛利亚两次选择的,都是偏离正确的方式。
片中多次出现玛利亚与艾兰、镜外人与镜中人紧紧相贴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这或许又是一重隐喻:每个人对生命的解读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就算某个特定瞬间,这个人对生命的解读也同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正是这两种倾向的相互作用、相互平衡,才避免他走入歧途。而一旦某一方占了上风,极昼或是极夜便会如期到来。
从来都没有鬼。
受害者和复仇者是同一个人的两个人格。
开头的双胞胎照片,让女主意识到另一个的存在。既然从未见过,肯定是死了/被遗弃了,然后形成第二人格,ariam,也就是maria的回文。
第二人格做的,全都是maria想做的事情。
杀掉闺蜜,打击霸凌者,与喜欢的人在一起,杀掉父亲,如果是鬼,已经骗到了身体,没必要。
可惜,即使如此,命运从来都不仁慈。
很多事情怎么选都是痛苦的,怎么选都没有更好的答案。
忍受,或者反抗,等待她的都是无止境的痛苦,命运推着她走,然后将她吞噬。
最后,她光着脚,走向母亲,母亲拥抱着她,短暂的获取了平静。
就像十几年前,姐妹在母亲的子宫里一样。
然后,出世,沉入深渊。
貌似豆瓣评分很低,但个人还是很欣赏这类黑化后可以为所欲为的调调,就像YY小说一样有种莫名的快感...
影片开始的胎动很暗黑,似乎预示着一切悲剧的开篇。女主骨瘦嶙峋且搭配着一张苍白的脸,老练叼起烟卷的瞬间,分明就是太妹既视感且生人勿近,然而我们被导演调戏了,丫其实是一个人见人欺的弱鸡。被男生欺凌,被同学疏远,被父亲苛责,还有一个悲剧女主永远的标配—表里不一的闺蜜...
So,弱鸡只能重复麻木的每一天,看着暗恋的男人和闺蜜火热而强颜欢笑,看到父亲和她人调情却不敢直视,唯一珍视的闺蜜在其摔倒后也扬长而去,每天留给自己的温馨似乎只有那个浴缸,和自己的手...本是殷实的富二代,却活成了与其家庭逼格截然的境遇,纠结的人设。
或许源自于这种纠结带来的强力破坏,弱鸡分裂出自己的暗黑人格,并在一次舞会上彻底的羞辱以后正式上线,那本就苍白的脸孔看上去更加诡异,似乎预示着当初那些让其受辱之人要倒霉了。然而我们没有预料到一切会来的如此猛烈,弱鸡敲断了恶霸男的腿,制造了闺蜜的意外死亡,法克了梦寐以求的闺男又在对方离开之时打碎了对方的头,最后,手刃制造了一切家庭冷暴力的不忠父亲。
如同弹簧一般的暴风骤雨,压抑的有多深,反弹的就有多疯狂。
当女主慢慢爬到母亲的怀抱里后,那个当初扼杀了畸形胞妹的阴霾家庭最终烟消云散...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镜中人,那个她/他憎恨着生活带来的恶意,贪婪着并不属于自己的欲望,仇视着所有曾伤害自己的过往,总在蠢蠢欲动的破镜而出,然而,大多数并没有对那个她/他吻下去的勇气,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安然的活着,不是吗?
当你感受到了镜中她/他的悸动,不妨,look away!
靠女主角颜值撑起的一部电影……长辣么好看完全就去当party queen啊 当什么自闭少女啊 所以这部电影自带bug……
神经病少女爆发之旅。打断欺负自己同学腿,坑死塑料姐妹花,玩死暗恋男,虐杀出轨专制爸……神经病啊!
女主好好看!
这是一部可随意去解读的电影,是一个讲述作恶终有报的故事,是讲述人格分裂少女复仇行凶的故事,是刻画天使那恶`魔一面的故事,是一个少女靠颜值撑起全片的电影,无论情节荒唐或如何理解,最后一幕的“母女团圆”充满高级感令全片升华。片中阴恻恻的感觉一直烘托的不错,奈何没有个像样的高`潮。观影之间一直在感慨,管他什么情节到底怎么回事,特么这少女太美了。
不得不说女主是个可以靠颜值撑起一部乏味戏的类型。前半段没刻意扮丑些是电影的硬伤,这么个天使面孔的白富美在学校里混成那样实在是没有说服力,给人感觉太不真实,这也就直接造成了角色互换后没有颠覆性的变化,让电影少了些张力。
感觉女主演技还行但是影片硬伤太多有点别扭。
开头没多久就出现少女露点级别的大尺度,然后让我很期待后面父亲出轨会有多精彩……然后,却没有然后
first blood,double kill,triple kill,left hand,right hand,left hand,right hand,left hand,right hand,ohyeah~~~
题材有点意思,但拖沓太过,导致趣味缺乏,后期沦为青春期屠杀片更是低级,能不用这么俗气的手段来抓眼球吗?女主长相这么讨喜,安排她作为被霸凌对象也说不过去啊。父亲和母亲这两个角色倒是有深挖的余地,成年演员的演技到底是更胜一筹,尤其是马尔福爹爹在追求完美的压抑和变态扭曲之间的切换教人毛骨悚然。
别浪费的你的1小时39分47秒。我是认真的
故事比较简单,如果最后能反转其实艾兰不存在可能好一点……女主很美,但太美了反而不适合这个角色
颜值很高,后面的剧情设定比较愚蠢,不过最后一个镜头不错,如果她妈妈知道一切才好。
这个妹子一看就是slay Queen 啊好不好!被bully太不贴近现实了!
这个冰天雪地的画风,包括现代感的建筑和灵气逼人的女主,甚合我意。然而后半段水平急转直下,复仇人格也太蠢了,还以为会教女主如何变好滴水不漏惩办垃圾教育渣爸然后隐退。。。居然欺负女主这样的天使,这片里的高中生真是瞎,渣爸估计是反社会人格。
比起单纯的被压抑的人格,更像是胎儿时期双胞胎已经相互有所感应?气质有点婊婊的玲珑大眼姑娘很漂亮(等等这是Olivia Hussey的女儿?!),两个人格的变化和成因刻画得也挺周正,学校和家都是性冷淡风高级建筑,影像风格再强烈点就好了。ps再怎么懦弱,富家美少女会在学校被欺负本身不太合理。
片子深度是有的,不过剧情有点拖沓,但是别的方面完全可以弥补这点小瑕疵。女主用实力证明了每一个胖子都是潜力股,在这部里面简直美到爆啊!无论是颜值还是……(你懂得)还有提醒一下,这不是恐怖片!
故事设定一般了,一点惊悚感,女主小可爱、
海报迷人,内容也迷人,只是昏暗占据了整部片子。
【64分】基本上就是双面人格用镜中人的方式讲出来了,同时放在了校园里。女主角挺可爱漂亮的,不适合这个角色,但是换个丑点的也无法支撑观众看完全片吧
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以前很多新闻报道过寄生,但没想到原来是其中一个是畸形就被父亲仍到外面冻死后变成镜中鬼。女主是一个柔弱经常被人欺负的人,在学校被几个人调戏在舞会被人拖着出去,最好的闺蜜其实也看不上他,他喜欢的男生也拥有不了,父亲还有外欲,看电影还是那种很尴尬,想想这样的环境下女主的心理得有多扭曲,但女主并没有爆发出来,但在洗澡时发现镜子中的并不和自己一个动作,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自己另一面。在交换之后换了一个人,非常酷,听歌吃饭作风动作完全不同。吃螃蟹抽烟喝酒完全是叛逆的一个人,并将恶霸膝盖打残,将好闺蜜在追赶中撞墙死,互相比较滑冰,但摔倒后轻浮的笑激起女主反击,和男主pp,后男主推了女主用瓶子砸死,镜中的非常伤心。后又杀了他爸,但在镜中看不到自己,后光脚回到了妈身旁,左右切换看出还是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