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第三集一出就已经是HE了。
十五年了,两个人依然互相喜欢,也就是说爱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彼此,只是被隐藏在内心某处,而遇见则是打开尘封爱意的密码。
接着又借着喜欢的名义,交出了各自的身体,终于做了学生时期想做又不敢做的事……还有什么比这样更真情实感,更弥补遗憾了么?
这一集全程细节拉满,色气拉满,暧昧值拉满:灯光,背景音乐,台词的细腻,演员的表情声音,克制地推拉,甚至可以说每一秒都在传递爱而不能的性张力。
【这是洗完澡擦的乳液。】
【好。】
她接住乳液的时候,握住了她的手。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她的眼睛像十五年前那样若有似无地看着她。于是她慌了,声音颤抖:
【有事,有事叫我。】
从这里,暧昧的气氛就像浴室起雾,慢慢升腾……
而这只是学妹无数次试探中的一次。
主卧双人床,墙上的婚纱照,满屋子都是已婚的气息。想必家里一定还有客房,但是学姐让出了自己的位置,于是学妹躺在了自己身边。
黑色吊带,翻身过来侧身面对面,学姐从一开始就主动打开了自己的身体。
【你真的不结婚么?】
【结婚干嘛?】
【这样你老了会没有人照顾你。】
学妹的眼神清亮起来,看着学姐的眼睛,嘴角忍不住笑意。
【你在担心我?】
语气卑微得让人心疼。只要你露出一点对我的关心,我就会满足得想要原地旋转。尽管可能只是讨得了一点你的同情而已。
【你好像都没什么变。】
【你也一样,还是长得,那么好看。】
学姐听到一样的夸奖,羞涩地低头浅笑。这么多年,我在你眼里依然美丽。
两个人沉默地四目相对,如果此时够安静,彼此的心跳声定能听得出相似的激烈。暧昧的雾气继续攀升……
【你在之后还有碰过女生的身体么?】
学妹再次试探对方的反应,这次她比之前更大胆了。她想要知道,学姐对于女生之间的身体接触有什么看法?会不会反感?
两人寥寥几句,就把气氛抛向了高潮。
【男生女生有什么区别?】
看起来是好奇,其实或许就是在给她可能的信号,也是给自己的。
【你想要试试看么?】
学妹终于找到了突破口。我可以带领你体会你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感觉,只要你愿意。
学姐没有表现出一丝不适,甚至眼神里有隐隐的期待。于是她停顿了几秒,笑着转身,理智占了上风,或者说是最后的挣扎。
【晚安,我要睡觉了啦。】
比起上次和老公那句冷漠的晚安,这里的语气完全是在撒娇。
接下来,她终于像得到了允许,试着慢慢靠近,试着亲吻,试着做一些完全不可能是朋友之间的亲密举动。
学妹或者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被推开,但即使冒着被讨厌的风险,也要抓住这近在眼前的机会,就算只有一次也好。十五年来的遗憾,十五年来的念想全都倾注在了每一个吻里。
学姐意外又合理地睁着眼睛,似有紧张,似有挣扎,更多的是最后的克制。但所有的理性,道德的不该,在转身回吻的瞬间化为乌有……
至此,还有什么结局是更美好的?顾及现实的种种,反抗也好,牺牲也罢,最终都会坠入尘埃里。
想要的话,要到,不如,要不到。
第六集前面用了接近一半的篇幅来烘托学姐的两难。
她不是没有尝试过。她说了“我已经喜欢上别人”,她说过那个人是亭亭,她也说过亭亭“懂我”。这是她的一面。
但丈夫让她走的时候,她眼里头一次含着泪,那泪水也是真的。她走出房门,但门并没有被真正关上,也说明了她做这个决定时深深的痛苦。这是学姐的另一面。
在楼下的路上,她两次张望甚至回头看了一下她的家。我为她面对这种抉择时的心碎而难过。
学姐终于为爱奔赴一次了,但是为什么这条路走得如此苦涩呢。
本来就够苦的心情,还要意外得知学妹住在男朋友家,她心情除了苦,可能还有一些辣,似是被人当众扇耳光的那种辣。按响门铃后,还要忍受一段亭亭和男友的对话,开门之后学姐那个眼神,真是冷得让人害怕,但又令人心疼。
走在马路上的两个人,都是穿着居家服,一个是需要兼顾丈夫小孩工作、负担满满的高领毛衫,一个则是年轻情侣在家穿的小背心热裤搭件外套。两个人虽然面对的是同一件事,但是要做的决定,所付出的代价,却完全不同。
学妹叫住她,叫的是“怡敏”,全剧第一次。
亭亭在学生时代一直叫的是学姐,十五年后从来没有叫过她“学姐”或是“怡敏”,我个人觉得,那一刻亭亭是认真的想跟怡敏重新开始,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跟她在一起。但在那一天之前,她可能心里都不确定怡敏会真的愿意跟她走,但是第六集那天晚上,怡敏终于第一次主动出现在亭亭的生活里,那给了亭亭很大的信心和勇气,所以才第一次叫出了“怡敏”。
在天桥上,学姐先把自己的情绪表露。她愤怒,她不解,她质疑这段时间以来亭亭的动机。因为亭亭的出现把她原本风平浪静的生活搞得混乱不已。而原本她是那样一个循规蹈矩、不起波澜的人。
“我做了那么多难道你都感受不到吗?”对亭亭来说,所有事情包括男朋友,都是可以让步给对学姐的爱。因为这份爱,她接受学姐的所有,包括她的好,她的克制,她的胆怯,她的拒绝,她的逃避,甚至她那句“我们很恶心”。她一直记得,亭亭一直记在心里,她甚至接受了学姐的建议去找男朋友谈恋爱。只是为了不用再想起学姐那句“恶心”。
所以当学姐质问她为什么要介入她的家庭时,亭亭再也绷不住了。她把前面五集故事的委屈倾泻而出,控诉学姐一次又一次地选择抛下她。当初在小巷子遇到暴露狂,学姐叫她不要碰她;学校过道里,学姐说她们以后各回各家;大学以后,学姐开始交男朋友、和男朋友同居,说亭亭以后也会找到陪她的男生。
当初第四集的时候怡敏对亭亭说“我们这样很恶心”,这是一个单方面的评价,她的这种定性会让亭亭难过委屈;但第六集的时候亭亭跟学姐说“你知道我有多讨厌自己喜欢女生这件事吗”的时候,这才是让我真正破防的瞬间,因为这说明亭亭自己的价值观曾经崩溃粉碎过。她那么自信、那么勇敢、那么一往无前的性格,但有过很多个夜晚,她恨自己喜欢女生,恨自己喜欢学姐,恨自己如果不是这样就好了。
这就是为什么她一直换男友的原因。因为她内心充满了不确定感,在我们观众都获悉她和怡敏双向奔赴的故事里,她却孤单地怀疑着这是否只是一场一厢情愿,十五年。我们可以很肯定她不爱她的男友,但是在这种男女关系中,她可以稍微喘口气,不至于被那个真正爱着的人的话所桎梏;也能让她稍微能够忘记一下,自己喜欢女生、喜欢学姐这件事。
这段时间亭亭重遇怡敏,并且和怡敏发生关系,让她好像又能慢慢找回曾经的自己。她还是当初那个为爱可以付出一切的学妹。她可以坚定地对着学姐说出:我喜欢你,这件事从来未曾改变。
但同时,她一直没有信心学姐会选择和她在一起,在这种犹豫下,她才没有及时和男朋友终止关系,而且还被学姐亲自发现。
所以她才会说“我可以去跟男朋友分手,如果这是你要的话”。有个前提,如果,这是怡敏要的话。
这时候,她们的对话出现了一个停顿,亭亭满眼盼望着学姐能说一句话。就一句话。她就可以重获信心。
结果等来了学姐一句:其实我从来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怡敏说她羡慕亭亭。跟她在一起很快乐。每一次在一起的时光都好像最后一次。她不停地说着和亭亭在一起时的感受,但她却没有说她想要什么。
亭亭抛出去的球,学姐没有接。
我感受到的,是两个破碎的人。一个其实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却下不了决心去追求的人,一个敢于追求自己的想要的却三番四次受挫的人。
亭亭知道学姐没有接她抛去的问题,只能伸手抱了抱她。她这么爱面前的这个人,看着她无助无力也没办法恼怒。
怡敏说了一句对不起,那句对不起是她对亭亭所造成的伤害道歉。亭亭的泪,一颗两颗地落下,可能那一刻她心头上的委屈终于得到了舒缓,但是随后学姐下一句的道歉,她知道这是为了这次的离开而道歉。“所以你又要抛下我了吗?” 亭亭虽然是含着笑地问,但她心里是害怕极了。
学姐可能是感受到她的害怕,离开了亭亭的怀抱,很温柔地擦掉她脸上的泪。麻木了五集的学姐,终于流露出了她对亭亭的温柔。然后她好像弥补似的,郑重地讲了一句:亭亭,我很喜欢你。
亭亭听到后的那个表情,我觉得代表了她心里的某一块是补上了的。她这十五年来的缺口,比所有人想象的可能都要大。
“可是”后面的话怡敏没有说完,她主动抱紧了亭亭。她也忍不住皱了眉头落下了泪,那是一种充满惋惜、不甘的落泪;随后她的手紧紧地抓住了亭亭的发梢,再也没有放手,切换角度后,她的表情是另一种神情,有种做了决定后的平静,尽管泪还是止不住的掉下来。
有些人认为,“可是”之后是不忍说下去的告别,也有人认为,“可是”之后是她骤然不舍的心情。
这个结局像是导演(编剧)借着这次重遇在她俩身上生生划了一道伤口,伤口可能会溃烂直至死亡,也可能是长出新肉的良机。我能看到她俩内心脆弱破碎的地方,也能看到疗愈的种子已经种下了。鲸落万物生,破碎了才能重生。
最后借林二汶的《无忘花》歌词结尾:
老情人 心照不宣
冬雪会倦情感会乱
睡醒已是明天
仍期待下一花季可再见
情深不见底不必怕缘浅
会承受你的改变
我从未要你解释 没有名份的吻
无忘花枝不需折
花笑独欠人不见
不记明日黄花昨日现
百折千回 时日流转不了断
好情人 有聚有别
总可再遇抱拥每段
再想已是明天
长留在我心的你不会变
分享些很细腻含蓄的描写细节,这个剧细细去品味每一个眼神动作都无声传递着无法诉说的爱
局促地删删写写也没发出消息收到婷婷的“明天我们见面吧”难以掩饰又极力克制压抑的笑,然后抚摸自己的脸大概在想我老了吗?我还漂亮吗?她还会觉得我好看吗?镜头再扫向了护肤品,不由暗喜真是“女为知己者容”啊
(原载于虹膜公众号,剧透范围在前三集)
别小看台剧《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以下简称《花香》),哪怕你对它已经有了高口碑与大热度的认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部剧,虽然目前才播出四集,即全长的三分之二,但是豆瓣评分却高达9.1。这意味着,它已经是华语LGBTQ剧集行列里头最高分的一部。
空降榜单冠军位,这样的剧会不好看吗?自然也是好看的。
它讲的是怡敏(林辰唏饰)念高三的时候,在排球队遇到了高一学妹亭亭(程予希饰),对方一见倾心,试图接近,但二人再要好,也只是好到了闺蜜的位置。十几年后,她们再度相逢,怡敏已当了人妻人母,但旧情,或者说不了情,在往当年未曾有过的方向复燃。
《花香》就在平行蒙太奇的模式下,分别往初识、重逢这两条线上持续推进。而两条线上,又有所交织。
比如当年,她们亲昵地并排躺着,聊起对日后家庭的想象。怡敏说要有电影场景里窗边很高级的高脚椅,亭亭就说,那以后「我们家」的窗边就放高脚椅。重逢之后她去怡敏家做客,就问了一句,为什么家里没有高脚椅。
对白就是这样清淡日常,但是内心戏、画外音听得很是锥心。长大后,尤其是走进婚姻生活,不再扮演一个「个体」之后,有多少青春时的畅想,都在加速枯萎,甚至再也不曾想起呢?怡敏这就是一个实例。
但偏偏亭亭还记着。这一记,就不只是戳到当事人的遗憾,还会勾起自我怀疑与质问。关键是,还有人愿意「留」在当年,替自己默记那些本该是自己的梦想。那么,就不只是精神上有了重返当年的兴致与急切,更有了对比之下蹉跎中的狼狈,甚至对某段往事与这位故人的歉意了。而这歉意,也是对自己的。
如今,当一切似乎不能弥补的时候,又似乎来了个机缘,该怎样抉择,又该怎样接纳,这点犹疑、暧昧以及小鹿乱撞,就总在故事的框架里四散,收束不住,连戏外人生也撞了过去。
如此这般对照着现实来呼应,进而叫人心生唏嘘的段落,《花香》这三集短短的四五十分钟内,就有不少。
可以说,这个十分私人的故事,情节与情感却是十分外化的。毕竟两位女主角时隔十几年的两段生活,有太多观众可以随之共情的篇章,因为那高度概括化的生活里,有着极为细腻的琐碎呈现。
高中时期,怡敏在场上打球,镜头就一直追着她的身影,从群体里,渐渐地单独拎出她,然后把动作放慢,把光芒添上,完全是在模拟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聚焦与追随,等到视野里只有她一个人了,才把观众席里看得发痴的亭亭给切换几遍镜头。
球场在很多青春故事里,都是荷尔蒙横行无忌,初次心动勃然而发的场所。特别是女生对男生,抑或是同性对同性,仰望跟铭记的姿势都不少见。选择在这里引动这段关系,是一种迅速找到类型化表达的切入口。
而从情动,到行动,亭亭的主动出击,怡敏的被动领受,也有各种青春恋爱故事的模样。《花香》在这种经典模式下,很敏锐地拍出了很多怦然心动的感觉。
女生之间天然的亲密性,让互有好感的两个人可以迅速构建出闺蜜关系,但这时候,亲密性开始成为具有迷惑性质的阻碍。怡敏只觉得当下的关系舒服自在,却无法真切体察乃至理解亭亭对自己的真正心思。
怎么去捅破这张纸,往往是主角煎熬,但观众兴起的剧情所在。《花香》安排了一段从肉体层面到精神层面的试探,先是青春期女孩子对彼此身体好奇的比较与更好奇的触摸,从不经意却又顺水推舟的一个轻吻,到相互把手放到对方胸上,羞涩,却又有莫名的满足与撩动。
非常青嫩,也非常女性,于是故事可以顺势滤掉情欲暴涨后的激越,以及潜在的尴尬,转而借由女生之间的亲昵,直接过渡到双方对日后的探讨。只是开头提及的高脚椅,并没有引来共振的憧憬,在亭亭畅想「我们家」的时候,怡敏只是传统地觉得结婚生子才是想要的生活。
小情小爱,尤其是两个不在同一节拍上的人想要越界的故事,总是伴随着心花怒放,以及黯然神伤。那不同主角有所差异的地方,则在于感情能否水到渠成。
很显然,尽管她们的高中生涯还没有讲完,就注定会有一个很不顺遂的结局,不然也不会有长达十几年的生分。而剧集就依据这段时间距离,来一一呼应过往细节,一面凭吊,一面抽出新枝。
台湾毕竟实现了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恋情亦早已转变成日常一种,于是《花香》有了一种复盘的况味,它褪去了苦大仇深,可以更从容地在个体与个体间寻找情感的火花,这也让人在去禁忌化后,还能享用那种跌入禁忌的期待与羞赧。
而且,既然不用负担什么使命,这故事就更不只是关乎一对拉拉。当然,严格点说,两位女主都有不少跟男人相恋的经历,《花香》更应该是两位双性恋的故事,这大概更能引起观众推及自身的怀想。翻看社交网络,就有很多人都在分享自己青春过往,或是爱而不得的经历,这也都成为剧集的有机延展。
因此,透过这不止是爱情的故事,我们可以观照到当下社会的许多暗流,尤其是家庭生活中的。怡敏跟丈夫也不同步,他以大孩子的心态在度日,偷偷打游戏,对关顾自闭症小孩等家庭任务不做多少尽责的承担,然而出了差池,就会在公众场合对妻子进行训斥。
这样的夫妻、父子关系,其实并不少见,婚姻关系让人疲惫、厌倦的源点,特殊儿童得不到正确对待的危险,就在于此。怡敏在这种束缚下,有机会跟亭亭再进一步,就具备了戏中所谓的合法性。
主创把种种反应,在对比中处理得自然而娴熟,证据就在于哪怕是未曾确切经历的一些境遇,都能叠加到观众耳濡目染后的社会经验上。所以,《花香》可以火出相对狭窄的拉拉圈,或者台剧圈,收获更多关注。
其实早在月初,《花香》电影版就在东京电影节上首映,赢取了不少好评。如今的剧集版,实质上是把原有的103分钟,拆分成6集体量的超短剧,来进行周播。
虽然内容并无二致,然而这种切分,让它暗地里一气呵成,表面上又独立成章。它其实掐准了情感萌生与发展的每一阶段,让我们能够一周接一周地,看到不同时间段落里的变的过程,而一个小故事拉长了,也让追剧观众更贴近剧中相对漫长的时间线。
这种形式,台剧有不少尝试。前段时间程伟豪与鱼丁糸联动的《池塘怪谈》,就是一例,它必然倒逼主创在每集的固定模式上增加一些花样,好让每周才能浅尝的内容不致于辄止。《花香》则是以每集结尾的一点遗憾或甜头,凝聚观众不断追看下去的动力。
但也必然考验一些观众,尤其是非目标受众的耐性。最终能够坚守下来的,或多或少还是得有些对性少数题材的包容与兴致才行。
这里就有一个现象,既然它不像电影那样「便捷」,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更即时的反馈,那么,拉长周期,哪怕面临剧集往往高开低走的一定风险,却也未必不能通过目标观众的筛选和锁定,来减少分数回落的幅度。
而且,考量LGBTQ题材,尤其是华语区的LGBTQ题材时,《花香》堪称性少数中的少数。小众的狂欢属性与补偿心理,就体现在打高分的热浪上,毕竟难得出现一部即使挑得出毛病,却也愿意适意醉倒的剧集。
换句话说,《花香》当然不是不好,但是距离那种一马当先的精品,平心而论,也还是有一定差距。
假如结局没有让观众吃到期待已久的糖,又或者故事走势落入一些陈腐的或过于先锋的观念,那么,对口碑一定会有所反噬。
再说了,这部剧集还有第二季的计划,那么,无论第一季结局如何,都必然要被推翻。某种失信的可能,就增添了观众寄情两位主角的心理赌博风险。而我们不难想象,商业上的这种贪婪,往往很难带来持平甚至超越前作的续集,更糟糕的结局,则是一次迎合期待的粉丝向创作。
那么,《花香》会否又成为一个故事的完整性以及表达的敏锐性被商业动作所伤害的个案呢?我希望不是。
作者: pASslosS
是的,这部每集仅「15分钟」,片名有点小清新的6集短剧,下周就要迎来大结局了。实际上全片加起来也只有一部电影的体量,被拆成这个样子,相当于让观众花上一个月的耐心看完一部电影,而且要为最后的15分钟再等上一周,着实煎熬。
无论如何,这种播出方式都是对观众不友好的,但《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一上线就拿下豆瓣高分,此后一连霸榜数日,这种现象合理么?
还算合理,因为每年毫不遮掩地讲述女同故事的华语影视剧简直凤毛麟角,而「结合真实当下」就更是一种奢求。
本剧导演邓依涵本身是有心理学背景的,她曾创作过《亲爱的卵男日记》的剧本,导演过短片《玫瑰色的裙》,前者探讨了同志的生育困境,后者是关于青少年的性别认同。由此可见,《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同样属于她所擅长的题材类型。 若要形容《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首先需要坦诚的是,我并不觉得这部剧在横与纵的拓展上有多么给人惊喜,如果说它有重量,大概也就是一场梦的重量。
但「梦」又是不可被低估的享受,事实上,有很多观众需要并愿意等待一部剧或是一部电影提供这样的梦,也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这部剧的内容已经被观众疯狂扩写了,以至于每个情节都能成为结合个人经验进行讨论的故事底板,如此,它的价值终究是大于那场梦了。
影视剧中,同性情侣间的虐恋一度是无法动摇的故事底色,台剧《孤恋花》和《逆女》都是经典案例。这些故事往往比异性恋的虐恋故事来得更写实、更凄惨,如今每当人们谈到同性恋情侣的故事,也总容易把「勇气」这个词搬上台面。
的确,在同性恋的世界里,「勇气」需要被用来对抗更多的恐惧。
在这部剧中,从青少年到成年,学姐怡敏和学妹亭亭始终被内心真实的声音炙烤着,如果没有真正的成长和释然,这种痛苦还会持续更久,那么她们的灵魂中始终有那么一块不曾直面世界,某一个自己也没有「活过」。
我想,剧中她们青春期时的恋情和对自我认同的探索是《水仙花开》式的。
成年后再相遇,一人已有枷锁般的家庭,一人仍在自由地漂泊着,她们之间的阻碍是《卡罗尔》式的。
但最后影片整体给人的感觉比较纯净,更像是简单质朴的《爱的甘露》,这部les片是1985年的,有着对性少数群体非常排斥的时代背景。
但无论有着怎样的阻碍,该影片最大的价值是对女同性恋爱情故事的处理方式,《爱的甘露》完全是「唤醒式」的,旨在唤醒她们在被压抑的日常里对情感的知觉。
而且《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颇具女性气质的一处是,它不争夺情感,而是专注于向内的,对个人情感的审视。
或许这才是能够引发共鸣的地方,剧情没有以结果为导向,而是让角色在个人情感世界里寻找自洽,归根结底还是类似的问题——「我的爱是怎样的爱、我的爱是否足够隐藏/暴露、我的爱可不可以(单向/双向)地持续下去」。
两个女主都有类似的困扰,只不过处理方式不同,这就诞生了冲突,但就算观众会入戏,跟随剧情评比出谁在情感中更胆怯,谁在情感中更吃亏,这些判定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分歧,因为这只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因人而异」,毕竟亲密关系里创造遗憾的方式还是非常多样的。
其实剧中有很多值得细抠的细节,因为导演和编剧给的点都很精准,各位列文虎克们大概已经把这些细节吃透了。其中可以肯定的是,林辰唏饰演的怡敏是个双性恋,而程予希饰演的亭亭虽未明示,但她应该更偏向女同性恋一点(仅根据剧情推测)。
对此,影片处理得真实又得当,她们除了性取向上的差异,以及互有好感的事实,隔在彼此之间的障碍物并没有因为同性婚姻的合法而瞬间瓦解。
台湾2019年通过同性婚姻法,此后人们的观念至少已经升级到对「同性之间的爱情是爱情,同性之间的婚姻是婚姻」的认同。
但除此之外,有待升级的观念还有更多,比如关于家庭构成的传统概念,夫妻分工的既定模式,一切都涉及到两个生命体长达一生的理智规划,如果说性取向是关于爱情,那上面的这些基本都与爱情无关。
对于已经进入家庭的双性恋来说,如果不是非要进行抉择,选择「既定的生活」并不像女同性恋想象的那样痛苦。就像第5集那句亭亭的质问「你明明可以很特别,为什么要和大家一样」。 事实上,双性恋女性爱上一个男人、进入家庭、育儿并成为母亲的选择并不是一种背叛,就像不想生育的独立女性同样没理由指责想要生育的女性,这都是很正当的个人选择。
但亭亭需要面对的问题的确很狰狞,那就是,双性恋确实可以做到「和大家都一样,只和你不一样」,而且她没有违心。「她不必去特别」,这既是自由的一种,也是特权的一种。 但另一面,怡敏身上还叠加了「母亲」的社会身份,这让故事的现实层面变得更加复杂,而且不难发现,怡敏也是受困的,她更容易拥有被社会所默认的「女性理应拥有的东西」,一个老公、一个孩子,还有一个传统的异性恋家庭。
这些东西一旦拥有,那么对于家庭中的女性而言,其绑定程度要远远大于男性,毕竟同性婚姻的合法无法改良异性恋婚姻的经营模式。
所以倒不如承认怡敏从来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性,她不那么追求自我探索,于她而言,如果想做忠于内心的「好爱人」,代价是做社会眼光中的「坏女人、坏妻子、坏母亲」,这是普遍的女性困境,是不分性取向的。
因为怡敏这个角色优柔寡断,以至于观众一直怀疑她根本不喜欢学妹亭亭,除了在老公面前装不认识亭亭,下图中这种微妙的细节也被导演捕捉到了,哪怕无人逼迫,她还是会更靠近自己的丈夫和家庭。
但是她并没有达到令人厌恶的程度,因为林辰唏把怡敏这个角色塑造成了「惊弓之鸟」,任何有悖于安稳现状的变动都是令她怯懦的,不只是耗人的工作、老公和孩子,可能还有突如其来的真挚情感,无论事好事坏,都是对当下的威胁。
同性之爱的重新萌发对亭亭来说是试探和失望的回声,但对于怡敏,则是要重新经历亭亭已然经受的一切考验,如此,她的胆怯和疲惫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然你看,她对丈夫出柜后得到的反应,和当年她对亭亭说的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过回过头来再看「勇敢」的亭亭,她一直在承担选择的代价,这样的故事如果放在内地就更惨了,因为在「不能选择」的同时也要承担代价,最后变成了「别无选择的代价」。
怡敏当下的恐惧比对出了亭亭的勇敢和包容,这点很难否认。
所以看待这样的关系,不是爱与不爱的区别,也不是爱与更爱的区别,我宁愿把她们看作两条错位的平行线,两个人处在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困境,如果不能对彼此足够包容到一种同频的程度,任何为爱冒险都将是幻想,毕竟冒险的代价很大。
在同性婚姻没有合法的社会里,这个挑战就更大了。其实在第一集就被狠狠虐到了,两个女生的婚礼,太稀少了,当时怡敏的表现也暴露了她从来没有正视过个人感受的事实,而那没有被唤醒的部分就像终生携带的死胎,感受着诡异的阵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郑宜农为该剧创作的同名主题曲,其歌词直白到可以直接作为全剧主旨,同时也是最简短和诗意的点评。 「那终将是我认识世界的那一天。」 「那是生的渴望,必须要靠近你。」 「那阵无畏的风将经过我们,嘲弄着那一公分的距离。」
抽出这三句歌词,倒着排列,基本就是本剧大体剧情了。
郑宜农本身就就是公开出柜的艺人,由她来创作主题曲再合适不过,这里面可能多多少少有她自己的感同身受在。
不过还是要说,观众非常需要更多关于女性情感和女性处境的影视作品存在,我认为关于女性的故事远远没有被挖尽。
因为更多作品还是围绕着那几个最醒目、最为人熟知的焦虑命题做铁饭碗,作品之间互为复读机,把不同的女性经验进行瓜分并各立门派,持「虽期盼发声却不真正交流」的姿态。
但在看完这部作品之后,你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情感世界是复杂而丰富的。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资金投给这样的作品,一部电影时长拆成六集播放这种事最好不要再出现啦,真的残忍。
恋人的重逢如果都可以和怡敏和亭亭这样
未尝不是最好的结果
我和高中恋人重逢,是在大学快毕业时间的同学聚会
来的有些谁我也不记得
我就记得我们互相像是朋友一样说着一些有的没的
眼神一点不闪躲,客气的就和朋友一样
临走时候
和亭亭一样,我说你怎么回去?
然后我们一起踏上了地铁,呼啸而过的地铁声音盖住了我们的对话
也许我们也没说什么
坐过了我的站,坐过了她的站
我们没有说话,在车厢的柱子这里
我望着她,我说我过站了
她说那我送你再坐回去吧
我们就跨到了对面的站台
当列车驶来的时候,我说,你想不想去我住的地方坐一坐
她说好阿,笑起来一样没心没肺的样子
我们走进老小区的路上,周围黑乎乎的路上一个人没有
她身上的香水味很好闻,很冷的夜晚,月光下我们没有说话
我们的过去简直比电视剧中的还要狗血一些
和所有卑微的爱人一样,一边听她说着我爱你,
一边陪她去看她喜欢的男生,在海边吹着冷风的自己像个傻子一样
无数次对自己说可以了,不要爱了,她不爱你
但当她对你笑,你也就忘记了那些伤疤
接受她口中的补习,接受她看着其他男孩子打球
你以为看不见也许就和她说的一样,他们是朋友
也无数次的问出那句,那你为什么不理我?
求求你,不要不理我
亭亭说这句的时候,我简直代入了我自己,我整个青春
可是她没有回应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不在一个班级之后,要遇到的可能性很低
孤独感要把我吞没,我也无人可说,也没有朋友
身边人虽然没有明显表露,但对于这种关系或多或少指指点点
我当时极度抑郁,如果胆子大一点也许都死了
我也永远记得班里一个男孩子和我说的话
你们两个人好恶心,搞txl
当时我们在文艺表演上台之前,我听了愣了一下,我不知道她听到没有
她上台表演,我是她身后的陪衬
我发誓这是我这辈子听到最难过的话
所以我相信亭亭听到她最爱的女人和她说出这句“恶心”
她的心肯定有一道永远无法填平的伤痕
这是多么深刻的伤痕,刻在青春残酷的深处
但是
亭亭是卑微的,我们也是卑微的
当我打开门的时候,钥匙转动的声音有些迟钝
随后她拥抱了我,吻了我
我们在门口吻了很久,不知道为什么她开始哭,眼泪就顺着她的脸滑落下来
我们走到房间床上,没有开灯,没有脱衣服抱在一起
做完我说,留下来吧
她说太晚了,我要回家了,送送我吧
我们依然走在老公房的花园里,我说你身上的香水好好闻
ck,我一直用这个牌子,她声音中透露着自信,她像是回到了现实
我们怎么告别的我不记得
我看不清她的脸,那天有点冷了
随后发展和剧情一样,回到现实中的女人,她就是不爱你的
你说我等你,我们再见一下,她不回复
我说我去了花市,看到你最爱的花给你寄过来,她不回复
我说你为什么不理我,
她就像消失一样,再次在你生命中
我感觉我疯了,我吃不下睡不着,我觉得自己好贱,为什么还要和这样的女人有关系,自己现在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所以亭亭肯定也是这样问自己,现在生活不是很好吗,为什么看到她就疯了
你忘记她带给你的那些伤疤吗?
之后没多久,我通过社交媒体看到了她的婚纱照
那天我走在上班的路上,阳光很好,她和一个陌生的男人结婚照
还是笑的很开心
那年我22岁,我觉得我的青春彻底结束了
她的社交媒体上永远都是她的男朋友,老公的照片
他们过的多么快乐和幸福
她做的饭菜是多么丰富好吃
你永远也不知道她到底隐瞒了什么
就像亭亭说的,如果我第一个喜欢的不是你,我想我会更自信
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不安,多疑,猜忌和害怕,
那些无可言语的不确定
让自己在过了十几年后的深夜,依然耿耿于怀的写下了这些
我说,有时候我想我要是没有认识你该多好,我以前应该会过的更快乐
为什么突然这么说,她过了会发消息过来
但你不觉得人生多了段经历也不错嘛,现在偶尔还可以和我聊聊天
但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好好聊过
我想,如果没有认识你,也许我会更自信
这个关我什么事?
所以
亭亭,我觉得你值得更好的人
你的学姐
她不是不爱你
她只是没有那么爱你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好家伙,近年来lgbt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名字要长
“王太太 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
对哦,为什么非要碍于约定俗成,非要迫于父母之言,非要自欺欺人,非要结婚,非要有小孩,非要和异性在一块才能是家呢?只要能和彼此相爱的人听听日光,闻闻月亮,摸摸佳肴,尝尝花香,朝朝暮暮地在一起不才是最值得珍惜和守护的湾港吗?
床戏那段拍得好有呼吸感,克制试探暧昧渴望全都感受到了!
被能够把暧昧氛围拍出来的纯爱剧拿捏得死死的😢
没有政治正确性支持lgbt的意思,只单纯感觉台湾拍同性片有点上路了,比起很多夸张的类型片,做得格外有真实感。
“王太太,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唔护~学妹也太会了吧!我发出可怕的姨母笑
第三集woc!学妹你他妈也太牛了!!!
怎么都喜欢不起来,特别是E05那句“你明明可以很特别 为什么要跟大家一样”让我觉得很不舒服,喜欢同性并不是希望变“特别”,反而更希望这很“普通”,对学妹完全get不到,倒是觉得挺烦的,明明目的性那么强就是不表白,等人成家了再搞这一出,就很没意思
表演上可圈可点,小学妹在和学姐的对手戏中基本是完全碾压。(第三集给我撩傻了)镜头语言朴素(和女人相处就是浅景深大长焦,和男人在一起就是大广角),伪纪实的简单正反打加小的长镜头。总体,主要胜在情感真挚。真是前有小蛋糕,后有小学妹。看完直让人感叹“男人能不能他妈别出现快去死”
像孙燕姿和欧阳娜娜拍MV
看了两集呜呜呜完全对我的胃口:年上年下,一见钟情,久别重逢…学姐好酷我好爱😍以及我真的太喜欢听台湾女生说话了!黏腻感十足。放学骑车那段狠狠戳中我“我发现你很爱说没关系耶”“有吗?”“嗯。而且你说没关系的时候都不是真的没关系”影像配乐都很有氛围,蛮舒服。百合花会开!,20221022恭喜花香拿奖!!🌈
同夫好像没有同妻那么可怜
太真实了太东亚了,一声叹息。我相信没有一个女双不会从中得到共鸣,深刻理解剧中每一个人的欲望、痛苦和不堪,理解亭亭那句“如果我第一个喜欢的人不是你,我可能会更有信心”,理解亭亭执念的所有记忆、承诺和期待,也理解学姐和所有人相处时所展现出的讨人厌的、苦大仇深的、犹犹豫豫不知所措的那部分。道德卫士和恨双拉拉和没有过荒唐青春期的人不适合看这部剧。程予希的眼神要把我的心捏碎,林辰唏虽然演技吃力但是非常适合这个角色。
救命救命🆘对情绪,表情,心动的每一刻,人物的台词,那种微妙感抓得太准了,虽然东亚女同电影宿命就是遗憾错过,不能说出口的秘密和年少时短暂的眷恋,但这种抓耳挠腮的小心思,小尴尬,小思念,这种百转千回,默默思虑的隐秘情感真的太能戳中东亚女同的心了😫
已经结婚生子的学姐在跟学妹上床前对学妹说:“你真的不结婚生孩子吗?这样你老了会没有人照顾哦。”学姐仿佛全然忘了自己的儿子是自闭症,自己的老公是个她出门就只能叫外卖、她不拿就找不到家里任何东西的人。到底是在指望谁来照顾老了的自己啊?到底有多少人亲手扔掉了珍贵的东西,在这种莫名其妙的妄想里过了一辈子。
66666丈夫最后的质问,亭亭有房子有车有钱工作稳定吗?这是现实的问题,她没有回答,我觉得一个可能是亭亭没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她不知道,她和亭亭谈了好几集的恋爱,去找亭亭还是去的原来的家,她不知道亭亭现在住在哪里,应该是亭亭妈妈和她说的,所以说她没有关心过亭亭的生活,她只是觉得亭亭懂她理解她,她从来没想过和亭亭有以后。
高脚椅和没关系的故事,未完待续。谁能不爱钟挺亭😭2022.10.23更新:恭喜金钟!
看了访谈,与其说是演员会撩,不如说是导演真的很会拍。平淡的台词下,画面却拍得暧昧丛生。再次证明了拍百合剧好的女导演的重要性。可惜了,播出平台限制加百合二字,注定是小众圈的狂欢了。我分外痛惜却又无可奈何。如果是耽美,跻身豆瓣top250又何惧之有。
哎,爱情就是爱情。虽然是一名钢铁直男,但是假如我的老婆是深柜,我很愿意祝福她去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人生只有一回,真正的心动何其难得,遇到了就不要难为彼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