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好触动 也好敬佩。
艺术永远是席勒人生中的第一顺位 爱情、亲情、金钱 都只是艺术的垫脚石 为了艺术 他甘愿牺牲任何东西 就像他爱瓦莉 可是他更爱艺术。瓦莉说“我不爱任何人。”的时候,席勒的神情是非常欣赏的,因为这就是他的心声。伟大艺术家的情史永远带着悲剧色彩,因为在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他们大概率没有可能遇到在艺术上和他们势均力敌的异性,也许席勒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清楚自己永远不会真正爱上任何人。
我们应该承认,有些灵魂是不属于尘世的,不应该被规则和道德定义的,因为他们有强大的信念,对热爱的事物有着超乎常人的甚至是变态的追求,他们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他们值得被敬仰。
最后,我认为在影片呈现的这几段情史中,瓦莉和席勒的感情是唯一让我感受到他们拥有短暂灵魂共振的一段。他们都一样洒脱、直率、包容、热爱自由。
但席勒有艺术,而瓦莉只有席勒。
追求不同的人生也许可以彼此兼容,但永远无法殊途同归。
不论是以爱作为一生的追求,还是以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都是人生的可能选项,不存在高下之分。关键在于,抛下所有来自外界的影响因素,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需要什么,你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答案一致的人,大概率会拥有同频的灵魂。
而找到同频的灵魂再选择携手同行,也许我们才会真正觉得不枉此生。
我一直说服自己席勒是爱Wally的,那个眼神那个笑容真的让我深信不疑。可是当他告诉wally他要娶别人时,wally真的非常伤心和失望,他挽留了她,原因竟是我需要你,来完成那幅画。看到这里,我不确定席勒是不是渣男,因为他是画家,一个富有天赋的画家,在他所到达的境界里,可能画画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包括爱情。而wally爱惨了席勒甚至于超越了自己。所以当两个人对于爱情的看法不一致,为爱情所能够付出的不相当,必然会有受伤的一方。
看完电影,我仍然相信wally是席勒的缪斯,我仍然把它当做一段美好的爱情,只是会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否则不要轻易交出自己的心。
席勒也许只爱画画吧,女孩们跟他在一起只想结婚,绑住他,拥有他,而他跟女孩们在一起只是把她们当做自己的灵感来源,一开始的相处目的就不同,是想法完全不一致的两类人。他是浪子,他注定是谁也无法拥有的风。在我看来,他是不应该结婚的...他不适合。
席勒是风,谁也无法抓住他,谁也不应该沉迷于他。
披着巨大的悲剧外衣的颂歌。 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这些艺术家的人生,总会释然于褒贬。我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去评价他们吗?不论从艺术角度、还是道德层面,都无法全面的认识他们。最好的立场,就是旁观者,既脱离于追捧,也无所谓指责。 虽然看这样体裁的电影,人们总免不了感性思考。可我每次看完,等片尾的音乐响起,我又会回到历史唯物主义上来。对这些各方面都充满争议的艺术家,最好的评价方式就是客观叙事。因此,我认为最恰当的点评,就是网上的生平简介。 那就说说电影本身吧。“每一帧都美得如同油画”,大概说的就是以《埃贡席勒》为代表的一系列带有隐喻性质的传记体文艺电影。电影采用的插叙手法,让人像在爬一段螺旋上升的台阶,时不时探出头看看屋顶,又能随时低头看到下面的螺旋形。最让我着迷的是恰到好处的留白和令人意外的光影,人和环境的明暗交界线像刻刀一样精确的塑造了画面构图,我看的时候一度觉得自己在学习摄影~~ 晚安,小云雀和她的死神。
无法理解为了黑人女冷落自己的妹妹……到最后死前照顾他的人不还是妹妹吗……可惜疯子的眼里只有画 。
爱上一个痴迷于绘画的男人是悲惨的……可是据说痴迷于某项事物的人有独特的魅力 ……
难道哥哥和妹妹不能永远在一起吗……
对红发女主没什么感觉……她对男主的爱很令我感动,但是总觉得他俩不配
摄影和音乐都好,男主是空心美貌,看剧照是一见倾心,在片子里乏味得很,给我的感觉特别像《不成问题的问题》里的张超……
翻译记录。很美很荒凉的故事。
28岁的生命。那么努力的作画。连ooxx时也不放过。欧洲确实有尊重艺术家的传统,真正的艺术家确实应该被供养起来。恋童癖也是真的吧。。那张被法官焚毁的少女裸画,让人想到最近那个在车站被猥亵的女童。但电影本身拍的非常美,摄影、配乐、剪辑、叙事,都可以打满分。可以全面了解席勒的一生。天妒英才
画面非常美,细节满满。看到打雪仗的时候第一次哭,快乐比悲伤更动情。
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有限且不可控的生命里依然有人热烈的燃烧着自己
太帅了 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合不拢腿帅的我
男主要比所有的女演员都好看
影19132:随时作画的席勒,洛奇亚与他共浴爱河,创造经典,但,洛奇亚的眼泪啊,最后独自流在达尔马提亚。于是男人成为了死神。
看了不少艺术家传记,梵高的遭遇,莫迪里阿尼的遭遇,甚至席勒的一些遭遇。跟当代艺术在某些国家,当下的遭遇没区别。科技发展了有用吗?现在是21世纪了有用吗?依然是不了解,不关注,不学习,无知当光荣。一边缅怀着梵高们,一边做着跟梵高时代鄙视和嘲笑梵高的人一样的事。
席勒,莫迪里阿尼,巴斯奎特,克林姆特啊,都是那种极具个人风格,辨识度颇高的画家,就是那种即便没见过,也能本能反应出是谁的作品的画家。包括梵高在内,刚开始看他们的作品,觉得线条拧巴,着色强烈,色而不淫,喜欢的不得了。但就是不能更深体会,直到有一次喝多了,天旋地转后发觉,醉酒才是打开他们画作的正确姿势。28,确实是个坎儿: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就真的死了。
可以和让叔的藤田嗣治搭配食用……陈坤+刘烨的席勒漂亮得有点儿花瓶,看在少女很好的份儿上3星吧,比foujita的法国人靠谱多了……
男主帅炸,帅满110分钟。颜狗不要错过。
男主角是真帅,电影有点浮,流水账似,没有把席勒这个天才画家的灵气拍出来
音樂美、鏡頭美、演員選的好、男主太帥了,雖然很渣(以藝術之名)、Wally從第一個鏡頭就很驚艷,不是傳統美人卻很靈,真的是繆斯啊。
画面满分,配乐也很棒,演员非常合适,想象以上的电影,可能并没有多深的含义,但情感表达还是挺充分的,作为人物传记足够理想化,非常喜欢。啊,就是a站码打得要了命了,啥都看不见了。
拍的真美。没找着字幕刷的生肉,然而不影响,全程有男主颜值就够了,啊实在实在实在好帅啊。。。就是那种“虽然你说啥我听不明白,但我还是愿意看你说一天”的高颜值!!
我喜欢wally,她有一头烈焰般的红发和一枚自由的灵魂,当然,席勒才看到了她真正的美吧。
Wally在咖啡馆失声痛哭那段太心碎了
乘着克鲁矛的风,跌入维也纳的雪,画下爱过的每一个少女,再把她们无情抛弃。你需要钻石换来的奎宁,涉水堤岸途经的河流,痴迷空谷啁啾的山雀,却选择了最安稳的一笔素描。和她签订最不公的订婚契约,留她一个人去看杂志里海边的房子。用很多年才懂得,克鲁矛没有风,维也纳没有雪,他没有爱过一个人。
期待很久 大失所望 拘泥于艺术家的皮肉与放纵 但席勒的天才与灵敏却展现地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