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自从疯狂的石头以后
自从去年小电影疯狂的石头一票走红以后,这两年中国内地涌现出了许多个号称是搞笑的影片,一个个的粉墨登场。
但大多数只是取到了石头的一点皮毛而已,其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远的不说,就近的诸如合约情人,大话股神,向我开炮等一系列拙劣的片看了让人惊呼原来小成本的竟然也有这么烂的片。
大话股神里搞笑的镜头不伦不类,演员打破鼻子的镜头更是让人看着恶心,我看了不到十分钟就关了。
合约情人故事情节过于俗套,整个电影更是漏洞百出。同样的,看了十分多钟就关了,正如有位兄台说的是个冷笑话。
向我开炮完全是简单的剪切合并,与人看起来没有一点的悬念,太假。依然没有持久,早泄。
2 ) 做恶的本是你
影片讲述了一个散户对抗庄家的美丽故事。散户本来在市场当中好好的赚着钱,可是突然杀出了黑心肠爱吃鸡蛋的庄家,邪恶得妄图骗走散户所有的钱。被伤害的散户在”义庄“带领下,最终击垮了黑心庄家。在电影中,既歌颂了散户们的智慧,也抨击了黑庄的丑陋行径。
这是一部投机作品。
制作方认为股市火,片子也会火,何况还有正烫手的当红讨巧小演员。事实上,这些“题材股”的确吸引眼球。也正因为如此,这部制作生硬粗糙的投机商业片,必然招来更多骂声。
这部片子制作到底糟糕到什么地步?看过的都知道。
不过影片制作虽然粗糙,但还是反映了一些社会现实。
大家知道,股市本质是提高流动资金利用,促进经济生产。投资者投资自己认为有潜力有发展的企业,投入的资金帮助企业发展,自己获得相应的回报。回报是与公司成长呈正比的。这是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因为股市交易的便利性,许多投资人通过频繁低买高卖股票,赚取股票差价进行“套利”,成为投机者,投机行为的资金回报是与公司发展无关的,只与股票价格有关。
几乎所有散户都是投机者,而非投资者。散户不看企业发展,只看股票价格,心随着价格波动起伏。
投机属于破坏市场健康的行为。投机行为使流动资金被投机者用来“炒作”,而非被企业用去投资。电影中的黑庄就是一个模型的投机者。通过炒作,吸引散户进场,把自己低价买进的股票卖给他们。黑庄这种行为必然使受害的散户心生愤怒。电影里的散户也是这样,他们恨不得把黑庄活剥了,认为黑庄是十恶不赦的“恶人”。
但散户们忘了,他们与黑庄一样,也是投机者。散户和黑庄都在破坏着股市的正常健康发展,企图在这场金钱游戏中得些许便宜。只是在这场“炒作游戏”中,输给了黑庄。人们常把股市形容成赌场,愿赌服输,黑庄在做“恶”,散户也是在做“恶”。
但从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散户并没有在吃亏以后改变自己,使自己变成一个真真正正的投资者,促进经济繁荣的大好形势,而是与所谓“义庄”结成同盟,与黑庄PK,继续着投机“生意”.......
做恶的本是你,你怎么好去埋怨别人?
3 ) 您别胳肢我行吗?
周末本想睡个懒觉,一大早突然接到电话要去监考计算机等级考试,下午想找个喜剧片轻松一下,结果发现比监考还累。宁愿看着一张张一成不变认真答题的脸,也不愿去看那些个名为滑稽搞笑实则丑态百出的腮帮子。我实在乐不起来,真的可乐我自己会笑,只是拜托您别胳肢我行吗?您胳肢我,我可能会痒,但痒了不一定会笑,更多的可能只是气愤。
不知道可不可以这么说:《大话股神》的主创基本不懂什么是幽默,或者,不懂什么是中国式幽默。
单看题材和演员阵容让你没法觉得它不火,因为股市正火,因为《武林外传》刚火过。两者相加怎么也能闹出点儿动静来吧,投资方这么认为,主创也这么认为。只是在中国,动静大了不一定都招人爱,想当年《无极》闹的动静比这还大呢。吃馒头要趁热,做艺术却要捂一捂,等表面的热闹劲儿过去,沉下心来寻思寻思,才能琢磨点儿东西出来,股市疯了,您不能跟着一块疯啊,否则观众只能认为主创疯了。就像现如今的学术圈儿,有个新鲜事儿出来马上就能攒出一本所谓的学术专著,质量怎样另说,填补个空白先,你杨过再牛,给小龙女破处的终归还是我尹志平。政客们也喜欢这么干,最高领导刚冒出一个念头,底下就忙着引经据典,说据考证当年圣贤们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只不过他们用文言文思考表达得没您成熟透彻。当然,这恐怕是我等以小人之心妄加揣测的,人家主创就怕您这么联想,所以把话先说在前头,先打个字幕告诉您,这片子我们在股市1000点的时候就筹拍了,我们可不是赶时髦。所以,我们不能这么理解,我们只能这样认为:一把好牌没打好。用东北话说就是:白瞎了这手好牌!
谁要是敢低估老百姓的智商,老百姓准跟丫死磕,《无极》是,这部《大话股神》也是。改革开放之初,老百姓终于觉得生活有奔头了,前10年绷紧的神经压抑的心灵终于可以松根弦儿喘口气了,那会儿的老百姓不用逗都乐,那是真心觉得生活无比美好,稍微逗一逗还不得前仰后合?看看那会儿的春晚就知道了,随便一个相声小品都能让10亿人捧腹。胃口是个好词儿,30年过去了,老百姓的胃口早就被调得高高的了,吃嘛都不香,看啥都不乐。别以为喜剧好做,把人逗哭容易,倪平朱军几句煽情的话就够了。要把人逗乐可绝对需要高智商,据说布什就专门有个智囊团,帮他的演讲稿润色,挖空心思加入一些搞笑的词句,以竖立总统幽默的气质。其实搞笑本不需这样去胳肢别人挠别人痒痒,布什和布莱尔在那次八国集团首脑会议聊天中,无意被麦克风捕捉到的那句“shit”则让所有的看客笑翻。其实这就是喜剧的本质,就是康德老爷子所说的“笑是从一种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八国峰会,多么庄重的场所;布什和布莱尔,国家形象的代表。一般人会想,在这样的场合他们即使聊天也应该是无比严肃的吧,没成想居然蹦出一句“shit”,观众能不乐翻嘛。笑,其实很简单。
如果按照传统的美学理论,喜剧应该寓庄于谐,这里的“庄”与“谐”处于辨证统一的关系,没有一定的思想,喜剧就失去灵魂;没有诙谐的形式,喜剧也就不叫喜剧了。《史记.滑稽列传》中里的“善为言笑,然合于大道”,刘勰《文心雕龙》里的“谐辞隐言”,李渔《笠翁偶集》中的“于嘻笑诙谐中包含绝大文章”,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当然,现代社会压力太大,我们往往只求放松不想思考,以此为目的拍些纯粹的娱乐片也没什么不好,真把老百姓逗乐了,减压了,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只是娱乐片也得有技术含量啊。夸张是喜剧的一个特点,但夸张不等于胡闹,夸张和笑也没有因果关系。西方人比较直,喜欢直线思维,夸张的表情和形体语言往往能把他们逗乐,可东方人喜欢含蓄,喜欢会意、会心地一笑,啥都直白露着、努足了劲儿胳肢你,那叫傻,非常不可乐!
搜索了一下导演,发现和《自娱自乐》的导演是同一个名字,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无论如何,拍一部电影,只自娱自乐是远远不够的。
4 ) 这是怎么了??
在中央6套看的片花,大屏幕上人说“东风吹,战鼓擂,现今股市我怕谁”时,我对此片充满期待,看之前甚而内心中有将之与大话西游类比的意思,不过看了才半个小时,我就失望了,后来的一个小时,我就只能是坐在电脑前苦笑了。最后在强忍住砸电脑的冲动一个半小时后,我决定在豆瓣上说点话。
看大话西游和零零发的电影,觉得片中大多数时候是其他人都疯了,只剩周一个人正常,只有他一个人在思考,在坚持着什么。站在旁人的角度看,周星驰的话语动作就成了无厘头,成了笑话。因而在这种笑声中,周星驰成功的表现他对这个世界些许的嘲讽,和小人物心中的无奈。总之他的电影中的形象完满可摸。
而此片中我则完全看不到任何所谓的人物形象。似乎整个世界都是荒谬的,没有人拥有正常人的思维,正常人的行为,于是他们所做的一切不再具有可笑性。他们的话语动作都具有如此强烈的不确定性,以至于我看的时候的反应更多的成了惊恐而不是好笑。
秀才和无双在面试的地点第二次见面,一见面就莫名其妙的突然跳起舞,跳完了舞以后,面试人员居然莫名其妙的又开始鼓掌,然后突然又一切,开始进行下个场景。最后夜空下,秀才无双说着情话,准备深情接吻,突然李琦那着两个树枝带着几乎所有参演人员跳出来,然后居然开始高高兴兴跳起舞来,而这时的秀才无双也毫不犹豫就高高兴兴地一起跳起来,镜头又一转,一个唯美的夜空出现。
如果这是编剧导演的刻意为之,我实在不能理解,我只觉得不知所措,完全感受不到喜剧的成分。似乎所有电影里的角色都在哈哈大笑,只有我紧锁双眉,一头雾水。
情节,音效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毫无可称道之处,虽然喜剧片的这些并非重心,但无疑使此片的档次继续下了一个台阶。
唯一想到可以和此片媲美的记得是一部好象叫花街欢乐坊的香港烂片
5 ) 他是个导演么?
预告片不错,我当时铁定想去电影院看,幸亏BF阻拦,得以剩下一笔钱。
从开始6分钟以后,我一直在问这个问题,他是个导演么?似乎我辈都不至拍出这等结构凌乱、内容空洞幼稚的片子吧!!
真的是喜剧片么?整整90分钟,我眉头深锁,极其痛苦,糟蹋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如果给我一个拍电影的机会,如果我不会使用各种技法,至少可以叙事,可以平铺直叙,不会挑战喜剧。喜剧是需要智慧的。
而“大话”这个招牌,也是不好乱用的。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他在刻意模仿周星驰,包括对罗家英的使用,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徒劳,和无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挣扎!
成奎安这样的角色,非常让人反感,还有他那个秘书,只会傻笑的,蔑视他的演技,更是蔑视观众的智商!
所有的演员都有一个很差的造型,和很傻的表情,如果玩弄演员可以让导演感到很HIGH的话,至少会让观众感觉寒掺。
所有的剧情都被一种想要达到某种高度的欲望和企及弄的不堪,没有风格,更别提内涵,怎么会这样???他真的是导演??
6 ) 真得很难看
音效很差
画面很差
剧情很差
剪切很差
逻辑很差
细节很差
本来是冲着喻恩泰去的
这部影片彻底毁了我对他的好印象
整部电影充满了粗糙而无趣的笑料
对周星驰影片的模仿不但没有赶上原片的意境
甚至连看到熟悉场景时会心一笑的乐趣都显现不出来
而剧情里面代表着正面形象的"股神"喻恩泰更是一个散户的代表
——盲目封神,听风就是雨,靠猜测和想象投资,靠内幕消息赚钱,靠制造假消息坑害别人
这样的“股神”不过就是一个大散户的集中体现而已
而整个剧的精神表现的居然是散户联合起来打倒庄家
我只能说,这样的事情还是等到共产主义吧
总评:烂烂烂
观影建议:不要到影院观看,不要下载观看
居然烂出了世界奇迹!我第一次看到一部一无是处的电影!
被跑错影页打低分搞毁的片子,本来应该三星,私心加二星给影片补偿。在桌子上连续后空翻那里被震惊到,钱小豪动作戏真的干净利落,叶童也好可爱,好几段都被逗笑。
嗨,就这样一部片子,我也知道肯定没什么意思,所以并没有下载,还是从小马那里扯过来的.本来还是想给一个还行的,不过还是算了,大家都不给它面子,咱也算了
扮演冯碎帆老婆那女的漂亮
简单弱智的片子,小傻怡情,大傻伤身
標籤有“糟蹋演員”一項,亮了!
一排牙陈百祥、冲锋车叶童、冯淬帆还是那么搞。。。
这阵容给王晶会欢乐好多
阵容如此强大,却拍的跟个大学生DV似的毫无水准,烂的不行。
片头太有趣了,古早华纳风
段子集合,强行搞笑,剧情胡扯,表演浮夸。青春叶童加星。两星半。
唯一的乐趣就是回想片中的搞笑桥段是出自哪部影片
同意《惊声尖笑》的类比,这片就是恶搞,细节有趣盖住主线。看的并不尴尬,转折挺多,警方弄丢鱼饵,反过来绑票勒索。冯淬帆老婆是周海媚吗?如今做了灭绝。现在挺喜这种港片,充满着生活气息,电影里能看到真人。警司要求属下恭喜;叶童搞丢钻石,拉冯淬帆一起下水,最后又替他挨过;小偷叔侄互相隐瞒,这些都是我们的日常,人物的行为逻辑看着不会觉得怀异,都是简简单单的小市民,想着升官、发财,日子过得轻松些。我们这些人,早早便被宏大的主题(接班人)束缚,追求价值、意义,少了很多乐趣。这不能怪大陆喜剧烂俗,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被很多东西束缚着,过的很压抑。港片里人物的那种天真可爱、烟火气息至少是我这种人所没有的,看的很羡慕。
早期香港电影,有几个搞笑桥段,恶搞警局。
好欢乐啊
阿叻最近很火的微信表情包出自本片,但全片粗制滥造,极其无趣,换成王胖子估计能玩出花样来,编剧太三流货色了。就连片尾恶搞监狱风云的梗都极其生硬。
有些搞,果然有周海媚 !!
豆娘居然可播放
为了搞笑而支离情节,实在可惜!
唉,一字之差,無端端俾人鬧,好鬼冤枉。。。。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