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机上看的,劳模姐真是美炸天。其实剧情不是很符合片名,因为这其实是另一个版本的辛德勒的名单,但是因为主题是动物园,所以显得更加温情一点。不得不佩服主人公一家,二战时期在自己家的动物园里藏了三百多个犹太人,天天冒着生命危险把犹太人从贫民窟里带出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得理想主义。演反派的是我们可爱的泽莫大大,简直为演纳粹而生啊。不明白为什么小主人公小时候那么可爱长大了那么胖,二战时期那么艰苦是吃什么长大的。
毫无疑问,电影是美好的。很多情节都是美好的。最后一家人的团聚。藏起来的犹太人的成功出逃...... 当看到这个电影的名字,动物园长的夫人。内心的猜测可能是一个女人与动物们之间的故事。看完电影之后,发现描述的是战争来袭后动物园长的夫人所做的一切。 我们可以看到温柔善良的夫人,我们也可以看到勇敢有责任心的园长,他们藏匿起了很多很多犹太人,明知道被发现的后果却义无反顾,我突然想起了电影《偷书贼》,当时只是觉得藏匿一个人已经很危险了,但是在这部电影中,他们不仅帮助他们的朋友,还帮助了很多很多陌生的犹太人。 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虽然处在极度危险的地步但是也在为自己的城市努力的人。还有那些黑暗中前行的被欺压者。 在我看来故事有三大块:主人公之间的三角恋。拯救犹太人。动物园的动物。 每一个都想描述的很好,但是每一个描述的都差那么一点感觉。如果说电影主要想描述战争的残忍,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好像是有那么一些多。如果说电影主要想描述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关于战争的悲惨却又更牵动我的心弦。 有关动物园的动物描述的实在是像一个背景。电影开篇女主费尽心思救活的幼象在纳粹袭来之后和其他动物一起被枪杀。一些珍贵稀有的动物被送去了其他地方,我们不知道他是否活着又或者是被人做成了标本。但别无他法。除了相信鲁特兹,他们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电影中很多地方也是很悲惨的,两个士兵拉着小姑娘去无人处肆意妄为。灭绝犹太人的通告,枪击动物园里的动物....... 我不由得跑题的想到,很多人他们总是想要帮助别人去原谅别人。可是你没有感同身受没有体会过别人的痛苦时,你是没有资格去代替他原谅的。(原谅我的天马行空,原谅我的跑题) 有关于电影的结尾,我想很多人都会很感动。 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各种各样的提心吊胆,迎接我们的是团圆,虽然美好的不真实,但是却是每个人的心中所向。
华沙动物园至今仍在开放。
很喜欢很喜欢最后一幕场景,因为女主人很喜欢男主人,所以最后重逢的,女主人冲了上去拥抱男主人,那么多的热泪盈眶,那么多的亲吻,如果不是真的很爱很爱那个人,是不会有那种冲动,去拥抱这个人,诉说这段时间的离别相思。很抱歉,我就没有那种幸运,有幸遇到这样的人,你说,如果遇到了,就是多吃些苦,受些累,又何妨?
昨天一打开这部电影,我就知道这部电影是我的菜,我很喜欢的类型,讲的也是1939年波兰的犹太人被关押的事情,因为《钢琴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钢琴家也是最终得救,但是钢琴家只有自己一个人得救,而动物园长和他的夫人前前后后拯救了三百多个人。
因为行善,所以最终也得到了善报。
我刚刚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小动物们就生活在他们家的床上面,小时候的小老虎那么那么可爱,而动物园长夫人也丝毫没有对于动物们的厌恶,她爱动物,就像是爱护自己的孩子们一样。电影刚刚开始的时候,小象的鼻子被吃的东西堵住了,然后就快要死去了,大象妈妈很着急但是束手无策,动物园长夫人直接上手,也不顾自己穿的还是礼服的裙子,也不顾大象的住处有多么地肮脏,到底多爱这些动物,才能够这般付出。
然后继续往下看,犹太人被抓,所有人都被抓到了这个地方。钢琴家....然后被送到《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生活的那个地方,作恶者,有恶报。战乱时期,自保已然十分困难,但是动物园长一家人还是救了那么多的人,就是有一些人,比我们想象的勇敢,而且还要勇敢很多很多;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做不到。
你说,动物园长把人装进剩饭桶,过安检的时候,内心深处一定一定很忐忑吧,我看的时候就在内心深处祈祷不要被抓到,不要被抓到,一定不要被抓到。
幸而救了那么多那么多的人,幸而大家都是善有善报。
【內含劇透】
《動物園長的夫人》(The Zookeeper’s Wife)的主角是一對管理動物園的夫妻,他們在戲中的所作所為,可說是「以追求其心目中的理想……而肆意作出違法的行為」,是「公然蔑視法律,不但拒絕承認其違法行為有錯,更視之為光榮及值得感到自豪的行為」。動物園的男主人Jan Żabiński 一度參與破壞社會安寧的暴力行動,被拘捕判囚,而其妻子Antonina則繼續進行始終沒被發現的「罪行」--在納粹管治期間窩藏並協助約三百名猶太人逃離希特拉的屠殺。他們就是名正言順「違法達義」的「有識之士」。
很多電影都號稱「改編自真人真事」,但有多少是真,多少是改編,不同電影的相異程度甚大。例如同期上映的韓國電影《軍艦島》基於史實的只有相關的地理及歷史背景,而主要角色與情節皆是虛構的。看過《動》的觀眾大概也會有類似的疑問:Żabiński夫婦真的在動物園保護到那麼多猶太人?戲中Antonina母子有驚無險,皆因接管動物園的納粹軍官心軟,現實的納粹黨不是很殘忍的嗎?Żabiński真是波蘭抵抗軍的成員,並在被捕囚禁後倖存到戰後與家人團聚嗎?……因為以上的情節太富戲劇性了,即使我們相信世上真有如Żabiński夫婦一般善良並勇敢的人,他們所做的事情,難度實在太高,其順利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主角在電影中彷彿總有幸福之神眷顧,加上多種可愛動物輪番出場,不禁令這齣戲帶著一種童話感覺,直覺上與納粹屠猶的殘酷觀感相悖,亦挑戰著常識中對於「甚麼事情是可能/不可能達成」的慣性判斷。
作為一齣荷李活製作,《動》的確有不少戲劇化的改編,例如Żabiński夫婦和納粹軍官Lutz Heck之間的爭風呷醋,以及Żabiński從隔離區偷運猶太人的具體細節,皆屬虛構。戲中的三角關係,亦有「肥皂劇化」之嫌,干擾了沉重歷史題材的嚴肅題旨。不過,若觀眾把劇情與歷史資料比對,便會發現史實中,Żabiński夫婦真的奇蹟地拯救了約三百個猶太人;Żabiński真的參與了起義、被囚,卻倖存到戰後一家團聚;主角家裡真的住著各種動物,伴著其孩子長大,猶如童話故事--甚至結尾Antonina一度以為她的兒子被槍殺的緊張情節也發生過,只是開槍的另有其人。換言之,若Żabiński夫婦按「常理」去生活:面對現實、安份守己、遵守法律(不論法律的內容是甚麼及如何改變成甚麼)、把握機遇……這個故事便不會出現。
Żabiński夫婦事實上所做的,就是把按「常理」而言不可能達成的事情達成了。使人超越常理的是希望。絕望是一種意識,希望卻不是一個轉念或覺醒,而是義之所至、理所當然的行動。他們所作顯然違法,而他們所違反的法律,是當時掌握權力的人所訂下的規條;然而他們相信並踐行的,是比眼前的法律與權力更高尚的價值和道義。電影所展現的這些價值和道義並非雄辯滔滔的哲理,而是一種道德情感。飾演Antonina的Jessica Chastain為角色設計了一把柔弱的聲線,突顯了Antonina這溫柔女子在亂世中的掙扎。她本是個孤兒,對強權心生畏懼,但當她看到那些被欺淩的、更弱小的的人時,勇氣便由此而生。
憐憫在一些人眼中是弱者的情感,其實那本是剛強的根源。權力與法律必須予以實踐,才會成為真實,希望亦須在行動中體現。然而有些人降服、有些人反抗,箇中差異源自其內心最柔軟之處:在於他們是否感到,自己與更弱者同為軟弱之同時,也因為憐愛弱小而剛強膽壯。
(原載於《時代論壇》1566期。)
犹太人大屠杀(波兰首都华沙,希特勒,法西斯)
发生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华沙)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正式燃起。在波兰,德国入侵后便对犹太人进行洗劫和集体屠杀,犹太教堂被捣毁,犹太人被判处集体罚款。很快,所有波兰的犹太人都被赶进了犹太隔离区,过着与其活着还不如死去的、无比痛苦的生活,饥饿还严重地威胁着他们,传染病也在极其拥挤的犹太人区内流行。最接近犹太区出口的犹太人随时都可能死在德国士兵的枪口之下……
放逐希腊犹太人是法西斯最野蛮的行径之一。长达十天的行程,等被驱赶的犹太人到达集中营时已疲惫不堪,等待他们的却只是奴隶般的劳作和肆意的被屠杀。 最著名的华沙犹太人起义是犹太人愤然抵抗法西斯的一个光辉例证。(历史记载:1943年,当德国人企图彻底清除华沙犹太区的时候,遇到了秘密武装起来的犹太人战斗队的殊死抵抗,战斗异常激烈,犹太人两次将德国人击退。后来,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过大,加之犹太人处境的恶劣,在德国大炮、坦克、火焰喷射器的威逼下,犹太战斗队转入了殊死的巷战。德国人为将隐藏起来的犹太人赶出来,放火烧了住宅,向掩体内投掷发烟罐,炸毁了下水道和地下避弹所,最后以犹太教堂的被炸毁而宣告犹太人起义的失败。在这场持续28天的战斗中,有数以万计的犹太人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故事很平,叙事温吞。类型片中较没有存在感。好在始终洋溢暖意,好在劳模姐一如既往的出色。
以为外语片,特地回家换上眼镜,结果所有角色一律满嘴瘸英语..可以说是辱德了。某仓鼠又是纯爱系圆脸纳粹(噗),痴迷人妻,却只须摸了个手就幸福感满格,无意间还促进人夫妻感情助攻一枚二胎,仍不气馁放任自己被正派们继续欺负得嘤嘤嘤。好人有好报系列。动物萌点牵强。
在中华艺术宫的波兰影展看的。一堆评论都说“三角恋毁片,侮辱原型夫妇”,我觉得还好啊,没感觉太突兀啊。人心是肉长的,能一点儿不开心的时候都没有吗,床尾合挺好的啊。观众都挺感动的,居然有长达一分钟的掌声。
以后去波兰,想去华沙动物园看看。
不知道为什么关注度很低,但历史事件本身就已经够震撼了。
期待了好久终于上映了,周日这天我准点进去惊讶地发现几乎满座,很多美国老奶奶老爷爷。很喜欢这种历史题材的片子,而且还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最后女主团圆时,影院里此起彼伏的啜泣声。我看到不少人都抬起手擦眼角。愿人心善良,世界和平,再无战争和苦难。
该片改编自戴安娜·阿克曼同名小说,由女导演妮基·卡罗将执导拍摄。二战时期纳粹屠杀犹太人题材的影片《动物园长的夫人》。
还可以,虽然呃私心想活下来的动物多点,看见原著党说书更好,希望书能更多一点温柔气息。
52/100 全名应该是《动物院长夫人和她的三角恋》,这么叙事简直是对伟大的原型的亵渎。
略為流水帳,動物和人的呼應隱喻沒有做出來。如果沒看過原作應該就三星。但是看過原著的話...再扣一星。真的電影劇本走向有問題...不喜歡增添與男二的詭異互動及性騷擾情節...Antonina和Jan故事本身就很有力量了,不用改這樣的肥皂劇情也會很動人
查姐真是个大美人!!!!!
温吞
哎,每次看完阿姨再看其他人的表演,便觉得,这世上99.9%的人,即使努力了一辈子,都比不上甚至是年轻时的阿姨的七成功力。阿姨这种天赋型的演员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信手拈来一颦一笑不颦不笑正脸背面都精准表达角色心理。(前看阿姨“Gabrielle-2005”)
评论怎么肥四…这么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故事是怎么看出圣母婊的???不如你也像这样婊一个我看看
从头哭到尾。太沉重的一部电影。
我讨厌政治,我恐惧政治。(劳模姐好厉害,怎么能演这么多角色,还能都演得这么好。
‘多年的躲躲藏藏让我对人类失去了信任,不知他们是敌是友;唯有动物,动物和人不一样,你望向它们的眼,就能一直看到它们的心。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动物多过人。’
这个题材为数不多暖而简单的电影。只是对女主角的演技无感。其他演员都不错。如果能像哆啦A梦从军国主义的刀下救动物园大象那样,动物做主线,犹太人副线,会更好。
劳模姐这次演技发挥有点失常,可能角色太圣母心显得做作。口音有毒,结局太大团圆了,导致高潮时艺术性不强(尊重原事件可能牺牲了艺术性吧)。配乐较薄弱,丹尼尔布鲁赫太特么帅了,穿军装这腰看得我站错CP,而且爱得好深沉,放过了劳模姐也放过她儿子。但女主设定很婊,利用肉体和别人的换取想要的
劳模姐的新片,21:9画面先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