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嬷
电影是导演李润基几年前的作品,主题依旧是男女关系,与《男与女》相比,这部作品看起来简单还有点闷,是一部非常挑观影契机的电影,环境特别闹或是心绪不定的时候,千万不要拿来看。
电影改编自日本女作家井上荒野的短篇小说《不能回来的猫》,小说不过寥寥几百字,故事也非常的简单:妻子在外面有了别人,准备搬出与丈夫一起生活了三年的家,两个人在家里度过了最后一个雨天。
影片里的场景设置与故事情节有着非常明晰的对应关系,一是前奏部分,他送她去机场,她提出离开他,整个场景发生在行驶的车内;二是主体部分,她收拾行李,他准备最后的晚餐,整个场景都发生在一栋公寓里。
看得出来,导演有心将外力降至最低,只剩下事件当事人的作用力,试图最纯粹地描摹出一份爱情结束时的模样。
相比于主体部分收拾残局的胶着,前奏部分是我最喜欢的,它用最短的时间给出了最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所有的离开都是蓄谋已久,所有的失去也并非全无知觉。
从询问航班时间到午饭怎么解决,再到提出周六过来接机,从两个人的谈话里不难看出,丈夫智成一直扮演着推动话题的角色,妻子英申则以含混的 “嗯” “再说吧” 甚至 “真是,你这是干嘛啊” 消极回避的态度与丈夫互动。
当一方给予的时候,一方不再积极回应,这恐怕是一段情感关系结束的首要征兆。关切变成了多余,亲密成了负担。
所以,当智成提出在家里工作,两个人可以有更多共处时间的时候,英申终于说出了分手。他的未来生活里有她,而她已经放弃参与他的计划。
如果说冷淡敷衍是一段关系走向衰落的开始,那么,拒绝共同经历则彻底斩断了一切可能性。
而就像英申说的那样,智成对此也并非全然不知,要不然,他也不会在谈话里试探她,问她的行程计划,还提到另一个人的名字。
电影里用了两段隧道戏来处理丈夫智成的情感,一段是妻子提出分手后,两人的关系随着汽车一起驶入黑暗的地下通道,他也需要这样一段黑暗时光来消化不期而至的讯息吧。
另一段是他确定妻子的人生再与他无关联了,汽车再一次经过地下通道,黑暗带来的安全氛围让他可以掩盖以及整理自己的情绪。
看来导演偏爱塑造这样一类男性角色:温和的,宽容的,在情感关系里习惯包揽一切的。他们在爱情开始、进行、结束甚至是旧爱重逢的时候,都是最善解人意的。
他们就像一团棉花,相爱时是最柔软的所在,结束时你想一拳解气也使不上力。等到时过境迁再见面,他对你依旧温暖如昨日,可真是厉害角色。
他什么都知道,但他不追究。
他平静地接受了妻子外遇的事实,仍旧一如既往深情相待,甚至帮妻子整理离去的行李。
走廊的玻璃门她怎么用力都关不上,燃气灶总也点不着,他一边耐心地地教她,一边说着下次就会了,说完意识到恐怕没有下一次了便沉默不语。
家里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他永远比她清楚,她任性地要一起才吃蛋糕,他依着她一起。他为她煮咖啡做意面,听她和另一人打电话商量离开的时间。
对他来说,这一切真的都没关系吗?
妻子英申对丈夫智成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她还未完全从过去的关系里跳脱出来,她像往常一样,清洗摆放好丈夫的洗漱用品,不经意间对他自然流露出依赖和任性。
另一方面,她又有着犯事者的理亏和小心翼翼,丈夫一如既往的宽容宠溺让她感到不耐烦甚至挑衅、不甘心。
她试图搞清楚,这一段情感关系于丈夫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真的没事吗?
“这时候明明可以生气啊!”
“做一个宽容的好人,潇洒地帮妻子整理行李,你不觉得这样很自私吗?”
“我不该这样说你的……”
将断未断,怕是一段关系里是最耗心费力的部分。在这个连接点,你没法前进,又没了退路,几乎快要被虚空悬浮的胶着泡得虚脱。
我非常喜欢「搬家」这个设置,它给出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铺陈这样一种胶着。
两个人因为雨天被困在了家里,在共同生活了三年的空间里共度最后一个夜晚,房子里每一样事物和细节都在提醒着他们过去的生活。
在英申的书房里,她翻出了早些时候的菜谱图册,里面是他们一起做西餐的点滴记忆,他总是能摆盘摆得很好看,煮咖啡手艺一流,而她一直做不好。
在智成的地下室里,断掉尾巴的木雕和没有得奖的旧设计图,在英申眼里都是最棒的东西。
熟悉的空间提供了美好的时间记忆,可两个人又很难再心平气和地长时间共处一室了。一个小举动,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延伸出更多的意味。
“没用的东西还留着干嘛呢?”
“该扔掉的就该毫无眷恋地扔掉,可是做起来好难……”
可以看到,两个人共处的时间总是在短暂温情之后走向更深的沉默。
当沉默难以为继,一个酒店确认预约的电话,一只走丢的小猫,一对寻猫而来的夫妇便闯入进来,让眼前的一切得以继续。
屋外的雨一直下个不停,丈夫在切洋葱的时候终于辣出了眼泪,近乎失控地逃离了厨房……
对他来说,还是有关系的吧。
“但最终还是会没事的,会没事的……”
看着出来觅食的小猫,妻子也明白了这段感情的意义。
因为雨下个不停,你才会意识到屋子漏水了。洗衣服的时候才想起来,下次该换掉不好用的洗衣粉了。
成年人的爱情,没有撕心裂肺的拉扯,多的是对对方决定的沉默妥协。但是,如果结束的时候花了足够的时间,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不同《男与女》里孔侑扮演的近乎完美爱人般第三者形象,在整个电影里,第三者的作用力被导演降到了最低,甚至都没有露面,他就像是妻子想要验证丈夫真实想法,让对方挽留自己随意找的一个由头。
于是,尽管角色身份同样是不道德情事的犯事者,观看者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矛盾情感。看《男与女》的时候,我们会为尚敏不顾一切私奔激动不已,换到《爱,不爱》的时候,我们又无比希望英申不要离开那间屋子。
如果不去计较时间前后的话,我愿意把这次的《爱,不爱》当作是是导演给《男与女》里眼看着妻子夜奔的迷茫丈夫的一次申诉机会。
没有足够的展示,角色关系就很难在观众心里产生情感认同。因为你在一段情感关系里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它才变得重要。
给这部电影的评分一开始只是三颗星,留下的短评是:感觉到导演的用心,但太冗长了...不过,在洗澡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在脑海重新整合了里面的细节,之后我竟然哭了... 到现在打开电脑重新将评分变为四颗星并且决定写一段长点的影评...
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通也很简单的故事。
一对结婚五年的夫妻要分开了,男女主在自己屋子里演绎了一场安静但深刻的话别。期间发生的事情不多,但感触却很多。曾经深深相爱的人最后变成了陌路人的感觉…
没有什么华丽的框架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泪点。
可以倚靠的就是拍摄的手法和演员的功力。
故事的开始也是很平凡,小夫妻要分隔两地,太太要去旅行丈夫开车相送,但在10mins'的对话中其实也可以找到很多端倪…
首先一开始女主并没有说出要和男主分开的事,但是男主说她回来的时候要来接她还有要把工作室移到家里。女主显然是有不情愿的感觉。最后不想说出口的话还是说出口了,女主提出了分开并坦承了自己有了别人,但对比起那些吵得沸沸扬扬再分手的两口子,他们的分开显得很淡然…
这时让人不禁在心里产生一个疑问:他们真的爱对方吗?
后来镜头一转,直接去到女主旅行后回来。
这天是女主在这个屋子里的最后一天了,她在收拾自己的东西,但收拾得很慢很慢,很多时候都停下来,很多时候都看似是无从入手…
此时故事的大背景就变了一场暴雨…
镜头时常转向屋子外的雨滴…
接下来导演就一直用细节在说话。
1、窗户。
看见正在下大雨,女主去关二楼的窗口可是无论怎样用力都关不了,最后叫男主帮忙,男主很有技巧地关了也重新教了女主一次,说:“以后要关这个不能用蛮力,要有技巧。”女主说:“唔,太难了,每次都学不会。”
在这里,男主已经在挽留了。
2、咖啡。
男主为女主煮咖啡,女主说:“真好喝,不愧是你煮的。”后来再为她煮第二杯的时候,女主又说:“不知道是不是下雨的关系,今天的咖啡特别好喝。”
在这里,女主有不舍。
3、碟子杯子。
男主将女主喜欢的碟子和杯子包装好,想着她走的时候会带走。但是女主却说先不带。然后男主就说:我帮你单独保管好,你以后要用的话就回来拿。但后来要冲咖啡的时候男主又重新拆开包装帮女主乘咖啡。
在这里,女主不想将一切美好都带走,男主也有自己纠结的地方,但怎样说都是希望她幸福。
4、包扎伤口
整场戏男女主的感情升华到另一个节点的就在这个地方。
男主的手被小猫抓伤了,女主很紧张地为他包扎,男主说:“我自己来就好。”女主有点生气地说:“你一只手怎样弄。”然后就固执地用棉花捂着他的伤口,双手也握住他的手。此时此刻画面定格了好久,男主曾经轻微地把身子向女主倾但很快就打住了动作,说:“我自己来就好,你去找猫咪吧。”女主呆滞地回答:“哦。”
女主走了之后就剩下男主一个黯然神伤。
在这里,其实男女主都有那么一瞬触动。可惜理智让他们无法再靠近一点。男主在这里也太不坦率了,明明是很想留着她却说了:“我自己来吧。”
5、对话
全戏之中有几段好重要的对话,其中一段是在饭厅,女主吃松饼的时候。她说:“我心情不差,你为我想得这么周全,我的心情怎么会差。”然后问:“你为什么不生我气?你可以生我气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顿了顿,继续说:“我想听……你似乎是个天生就不会生气的人还是就算生气都忍耐得很好的人…”男主一直沉默,最后才说:“我这么说不知道你会怎么想,但是就算我生气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只是莫名的觉得一旦你决定的事就改变不了,当然这里也有我的原因才走到这步。”女主笑了笑,说:“所以因为心里愧疚才帮出轨的老婆收拾行李,在豪华的餐厅吃最后的晚餐,想要留下好印象吗?”男主继续沉默…女主再说:“你知道这是多么自私的行为吗?”男主平静但哽咽地应道:“是的,好像是这样。”
这段对话,我认为是全戏的点睛之笔之一。这里一下子就道破了两人分开的缘由,不是因为不够爱对方,而是因为女主希望男主可以更加紧张自己,甚至对自己生气都没关系…可是男主偏偏就没理解这种心情。他以为他留不下她,其实只是因为他没尝试罢了…
这段戏是极度考验演员功力的…要表现出那种沉重和压抑不是简单的事。男主欲言又止的感觉更是难演。
6、接电话。
邻居来找猫期间,女主的外遇对象忽然来电话,是男主接的,这时整场戏已经过半才在戏中第一次出现女主的名字‘英申’,而且还是外遇对象先叫的…男女主在戏中从来没喊过对方的名字。
女主拿着电话很纠结,男主一边和邻居聊天也是心不在焉,顾着听女主聊电话的内容。
这里是的桥段是设计的最好的,恩爱的邻居夫妻和男女主形成对比之外还突出了他们的貌合神离。不过,从电话的一个小细节可以看出两人之间还存在情愫…
7、共煮晚餐。
故事到了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了。因为暴雨的关系女主要再在屋子里待多一晚,去不了豪华的餐厅唯有在家里煮意面。男主后来切洋葱的地方就是整部戏情感的最高点,看似是因为洋葱太辣而流泪的男主去到了洗手间,用水洗了几次之后表情颓唐,然后就呆呆地接着水没有再洗下去。明眼人也看得出其实是男主哭了……
在前面的情节中有很多女主紧张男主地表现但是男主始终是不慢不紧,看上去是忧伤可是淡定主导。不过在最后这个细节男主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8、其他
戏中还有许多不同的细节,例如剃须膏、pasta、男主为女主造的小狗玩偶等等
这些串联起来都会让人顿然醒悟。
--------------------------------------------------------------------------------
由这么多细节共同谱写地一部爱情文艺片,它有自己成功的地方。尽管是冗长,但很耐人寻味,当一切结束之后回想起来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感伤…
据说,片中玄彬和林秀晶都是零片酬演出的,只是用了20天13次拍摄就完成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成为了柏林电影节唯一一部亚洲电影。
整部戏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细腻。
适合一个人慢慢咀嚼。
有人说这是cult film,某程度上我也认同。只是可以惹起这么多共鸣的文艺cult film不常见…
last,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不太明白。
就是为什么片中偶然会穿插几个阳光普照的画面呢?故事的大背景明明是阴雨天…
求解答~~~~
很久不看电影(我指的是主动而非消磨时间地去看非热门电影),很久不看文艺片,当在微博上看见此片推荐后只是看了个片头就收藏起来,磨磨蹭蹭地在五一假期最后一夜决定看完。
首先声明,并非玄彬爱好者,林秀晶也只是看了《蔷花红莲》这一部,甚至连韩国明星谁是哪张脸都对不上。
只因为在影评里看到一句剧透台词“就算为此而生气,又能改变什么吗?你决定的事情,不就是无法改变地要去做了吗?”,拉了某人一起来看。
片头十分钟的一镜到底,就让我有了一夜难眠的预感;中途的下午茶对峙,则引发了这篇影评的冲动——多少年没有写过非商业的140字以上文字的我,在完全清醒的时间里早忘记了什么叫感动。
房子作为两人关系的象征,出现在前65分钟里。五年的时光,房子在倾盆大雨中开始漏水,女主也有一直不能适应的开关与细节。但出走,不是因为不喜欢这房子,放弃外出晚餐,诸多的留恋逗留都是蛛丝马迹。
写到这里,外面的雨棚开始有了频繁的滴答声。
拿铁的取舍,喜欢的碗碟,原版的PASTA菜谱,断了尾巴亲手做的小狗,默契的共同烹饪,等同急切包扎被闯入的猫划伤的手,是五年时光里的点点滴滴的相处和温暖。
关不上的窗,打不着的火,切好放回的洋葱,对突如其来电话的假装无视,就像一个丢一个拣的矛盾,有着不合时宜的体贴和沉默,终将堆积成两人间的墙。
女主说,我的心情并没有不好,因为你体贴的照顾,但你不觉得为出轨的妻子帮忙收拾行李是件很残忍的事情么。在雨中开窗的吸烟,也许就是为灵魂找到一个出口,对抗细腻而无声的感情。
无论如何,女人是在用耳朵在恋爱,被需要被在乎是她们希望得到的认可。那些东方人的含蓄和深爱,细节中期待被感知到的体贴和包容,在被时间慢慢消磨爱情中变得苍白。
她拥有着爱,他只剩不被爱。爱并不仅仅是爱情这一层面,流泪和叹息,是有意还是恍惚导致在切洋葱时没点蜡烛?
去洗把脸,也真就是结婚五年的妻子应对的说话吧。
看似开放式的结局,实则真的不可能回得去。
和朋友玩笑说,看完我要去哭一下。
但是只有心中酸涩,哭是哭不出的。
因为五年的感同身受。
因为似曾相识。
没事的。
一切都会没事的。
其实我一再的分神辨认林秀晶在哪部片子里面见过.... 典型韩国文艺片。
为毛我讨厌百万富翁头再现!
构思不错,但过于匠气,节奏更非常人所忍。
说穿了,婚姻怎么都不好。吵架打闹伤元气,相敬如宾太生分又不像亲密无间真夫妻。玄彬不过是心思太细腻很多话不会说出口而已,女人又觉得冷冰冰。可再想想,都结婚5年了你难道还不了解他什么个性吗……非要这样折腾对方也折腾自己。离了好。各自再找个能哄自己开心的人。平静的流年可不等于死水一潭。
两個大愛的演員,一個滂沱的雨天,一幢冷清的房子,一堆感傷的旧物,一個絕好的男人,一個要走的女人,一些隐忍的細节,一顆流泪的洋葱,一只可愛的小猫。
只想说我爱文艺片~10分钟一个镜头!赞!
急死人不偿命
“没关系”,“我没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说,大部分人都会忽略冷静、淡然的背后所隐藏的是更深的爱和最大的包容
额 文艺片现在很无心情看。。。。只不过玄彬你那个F4头型是肿么回事
电影营造出了导演想表达的压抑感·· 再来··好佩服自己没睡着的看完了···
默默承受,独自面对,伤心流泪,爱在不在
窗外的雨一直下,意面只剩最后一把,邻居的猫不知所踪,水龙头的水淹没了切洋葱的泪,地下室的物件包了又拆。一部由声音叙事的电影,建议佩戴耳机观看。(观感如同日本电影,果然原作者是日本的,我好像偏爱这种节奏慢的要死的电影,最好能听见呼吸声的那种。)【BBQDDQ/2.2GB】
电影整个基调很平淡。人物很少,前面的一个小时,就只有两个人在对话,淡淡的,也很伤感。爱,或者不爱,生活还要继续。
很纠结的心情。
其实很喜欢两个演员带来的那种非常细腻的感觉。。。。只是很遗憾这样的审美并不适合西方人, 也迎合不了商业片当道的市场。。。。(2月19日柏林电影节)
慢的好几次我都以为卡住了
女观众心想:“走吧,让我来住。”
开头车上十分钟的长镜头就让人受不了。林秀晶演的很自然
适合静下心来慢慢看
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