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新片《心花路放》即将于十一期间登上全国院线。这次他放弃了花哨的结构和剪辑,隐去了暴力与犯罪,专心讲好一段轻松搞笑的艳遇之旅。可宁浩骨子里到底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尤其在这个人到中年的危机时段,他对人生的思考也更加细腻与沉重。所以,你真的看懂了《心花路放》里的笑点和泪点吗?
宁浩在片中每一个细节上都花费了心思,“京N-ML691”的车牌、《徐福你别走》剧组的道具车、周冬雨的一身杀马特打扮、徐峥黄渤的哼唱、黄渤的“戒烟”文身、黄渤的凶器锤子、小柯主题曲的歌词……都暗藏了宁浩或腹黑恶搞、或暗自神伤的复杂感情。这些台前幕后的小故事都是小浪从宁浩身边工作人员嘴里撬出来的。他也不怕观众忽略,他只想纪念这段时光里的自己。
桃色玩笑
一场以约炮为目的的文艺旅行
1,片中那辆别克商务车的车牌号是“京N-ML691”,是美术指导郝艺(与徐峥饰演的角色同名)特别选定的号码。ML是缩写你懂的,后面三位数字是象形图案,竖过来看你也懂的。一开始剧组找了很久想找到这个号码的车牌,但最后还是自己做了一个假的,不知道算不算套牌。
2,有工作人员问宁浩,您让华语影坛最卖座的导演,车震了世界影史最卖座的电影,是不是代表您对这部电影的票房有着某种期待?宁浩笑而不语。所以之后再有人提出质疑“这片子为什么要有IMAX版?有什么可IMAX的呢……”时,他们便齐声回答,“因为徐峥要车震IMAX版的阿凡达!”
3,关于几场车震戏,本来是工作人员藏在里面拼命晃,但试拍了几条效果都不好,宁浩喊,“得换换姿势,不能同一个频率!”就在此时,坐在监视器后的徐峥早已急不可耐,激动大呼“这个必须我来搞,我懂戏,我懂节奏!”徐峥喊了十几句“我来我来”后窜上车,边晃边自己嘟囔,“太无耻了……”待车震镜头拍完之后,徐峥爬下车,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抱怨“哎呀妈呀累死我了,车里面又闷又热!”这时黄渤默默从徐峥身边飘过,留下一句“什么都是要有经验的。”
4,宁浩其实很坏的,找夏雨来演袁泉的前男友,还带新欢来参加婚礼……人家小两口感情正稳定着呢,这不咒人家呢嘛。还有,让文艺女神一连换了三个明星男友,先是夏雨,然后是黄渤,后来又是李晨,以为人人都像王菲那么厉害呀。
5,宁浩选定周冬雨演杀马特之后,一度想找窦骁来演她的杀马特男朋友……后来宁浩自己都觉得太搞了,窦骁个子太高,怕黄渤打不过他,最后作罢,这么黑《山楂树之恋》也太不厚道了。
友情植入
宁浩与好基友的二三事
6,道具车上的剧组信息是“大型古装史诗穿越剧《徐福你别走》”,这部剧的导演是岳小军,也就是宁浩在片尾客串的角色。而真实生活中的岳小军是宁浩的御用编剧,也是《疯狂的石头》里笨贼三人组之一,还是《心花路放》里梧桐客栈的老板。至于为什么叫“徐福你别走”,宁浩坏笑着说,“如果当年徐福没走,现在的日本会是什么样?”(忘了徐福是谁的请自行百度)宣传方一度想伪造一个“《徐福你别走》的预告片”,后因时间来不及没有实现。这个主意曾让编剧(也就是宁浩妻子)邢爱娜觉得很赞!
7,在被东北老妹儿叫来的人包围时,徐峥和黄渤被迫唱起了《敢问路在何方》,宁浩之所以给他们俩选择这首歌,是因为两人以前曾分别饰演过猪八戒和孙悟空。这场戏的场景也是宁浩费心思找到的,是在一个丁字路口,象征着人到中年、难以突围的困惑。包括前面那口井,代表着前方道路上的坑,大概是宁浩对哥仨人生阶段的一点思考吧。
8,在《心花路放》片头,黄渤手腕上露出个“戒烟”的文身,而画面上的他正好在抽烟,营造出一名loser的喜剧效果。事实上这是黄渤在片中与宁浩的“情侣文身”,宁浩真的有一个“戒酒”的文身,在脚踝处,其中镌刻的心事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9,拍完《无人区》之后,徐峥觉得自己的演技突飞猛进,特别满意,觉得以后应该会有很多人来找他演戏了。结果《无人区》难产四年,徐峥没戏可演,郁闷不已,就自己去捣鼓《泰囧》了。后来他说,要不是因为《无人区》没按时上映,就没有《泰囧》了(当然也没有这位最卖座导演了)。
10,拍群殴戏时,几乎是真打。黄渤左眉骨被砸裂了,送去医院缝了好几针。剧组特意从深圳调了一位顶级医生过来,给黄渤处理伤口。当时宁浩特别心疼,向医生嘱咐道:“别看长成这样,毕竟也是靠脸吃饭的啊!”
11,宁浩、徐峥都是卖座导演了,就差黄渤了,宁浩说黄渤将来一定也会当导演的。当黄渤被问道如果他拍戏,是否会请宁浩来主演时,黄渤咬牙切齿地说:“一定会!这不15层楼吗,就让宁浩上去,往下跳,先在10楼脑袋磕个东西,然后2楼又被挡了一下,然后地面来了车,压过去又拖着走……一镜到底!”边幻想边一脸兴奋。这得是受过宁浩多少折磨才积下这么大哀怨啊。
12,徐峥、黄渤最后有一场吻戏,嘴对嘴那种。因为彼此都太熟悉了,在片场止不住地笑场。身为导演的宁浩只好正色道:“你俩忍耐一会,观众就会笑了!”后来在回忆起这一幕的时候,宁浩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在片场他俩还没怎样,但是收工之后的事儿我就不知道了。”
13,徐峥执导的《泰囧》里,一头黄毛的王宝强是个杀马特,这一角色是受《中国达人秀》选手雍梦婷的启发。此次宁浩拍《心花路放》也请来了雍梦婷,饰演杀马特周冬雨的好友。宁浩说自己很喜欢杀马特,因为他们的世界很特别。他通过雍梦婷了解到,杀马特和非主流是两回事,发型、走路姿势都有细微的区别。宁浩还说给周冬雨造型耗时比阿凡达还长,因为怎么搭配都不对,最后把一个真的杀马特的穿戴都脱下来给周冬雨穿上才对味。
情怀彩蛋
贯穿宁氏喜剧的符号与线索
14,锤子大概是宁浩极其喜欢的一个物件,而且总跟黄渤的角色有关,黄渤说过一句台词,“你回去问问你主子,有钱人脑袋上挨一锤子,他流不流血啊?”在《疯狂的石头》里,笨贼黄渤成天念叨“就这么个玩意,我一锤子砸下去不就完了?”在《无人区》里有个锤子哥,黄渤最后就是被他给“解决”了的。到了这次《心花路放》,黄渤揣着一把锤子去找李晨,本打算加害他,没成想反被无意戏耍了一下,锤子爆头再次成为宁浩乐此不疲的梗。
15,“夜巴黎”这个店名也不是首次在宁浩的电影中亮相了,早在《无人区》里就有过。《心花路放》里的夜巴黎全称是“夜巴黎美发烫染中心”,也就是杀马特周冬雨的主场。
16,宁浩到底是个对电影视听品质很有追求的人,他不甘心只拍一部逗乐的片子,每次还要费心思设计很多炫技的镜头调度。这次也是,夜巴黎一场戏拍了整整两天,处女座强迫症宁浩快把自己也把所有人都逼疯了。在这场戏中,黄渤、徐峥、周冬雨、雍梦婷四个人轮番出场,各自说台词,而且要走过布满一排镜子的发廊。想想看,当时剧组那么多人,想不在镜子中穿帮是很有难度的,只能试了一遍又一遍。
17,电影片尾曲一般都是没有歌词字幕的,但是《心花路放》偏偏有,而且占据了一半的篇幅,只有右侧一条留给剧组人员名单滚幕。原因是宁浩太喜欢小柯的主题歌《轻轻的放下》了,就一屏一屏地出歌词。宁浩说,我这部电影想讲的东西,都在这首歌里了。骨子里宁浩还是个感性而悲观的人。
会有一个早已删了/却不会忘的号码/永远不会再打
但永远都会记得她/这到底算不算放下
早就过了看着一切/都会愤怒的年纪
默默看着时间/带着所有湍急而下/这样子是不是老了
当我轻轻的放下你/原以为可以就此而轻盈
可以就此上路/赶奔下一个黎明
当我轻轻地放下你/让时间洗掉所有的痕迹
面对岁月不息/谁能有什么办法
什么时候该去坚守/什么时候该去追求/给你喜欢要的
就能得到我所想要的/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明白
已经知道生活就是/不停哭啊笑啊累啊
一根烟会燃尽/所有对你的牵挂/这是否就算是颓了
当我轻轻地放下你/原以为可以就此而清零
可以就此上路/赶奔下一个黎明
当我轻轻地放下你/让时间洗掉所有的痕迹
面对岁月不息/谁能有什么办法
当我轻轻地放下你/把一切重新整理去归零
可以坦然走进/只有你我的电梯
当我轻轻的放下你/原以为逃离了轮回的足迹
可还是问了转世以后/你会认得我吗
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我真的可以轻轻地放下
http://ent.sina.com.cn/f/m/gdjd22/1、《心花路放》电影的灵感来自编剧岳小军的一段经历。岳小军两年前曾经在情感上出现了一些困惑,宁浩就劝他,然后他们开着车一路从北京到了广西北海。这一路也是岳小军的治愈之旅。在影片中,岳小军演了那个梧桐客栈里刷墙的老板。
2、黄渤在电影里演了一个过气的歌手,其实他在1990年代就是一个酒吧驻场,那时候的他全国各地也巡演,不过是在歌厅里。歌曲CD的封面用的就是黄渤过去自己当歌手时的照片,所以没有违和感。
3、电影中,黄渤被打了两次,其中一次被人掀起衣服,上面写着“戒烟”两个字。其实,这是来自导演宁浩身上的,在宁浩的右脚脚踝上就文了“戒酒”两个字。而且,那个戒字还少了一撇。
4、宁浩挺喜欢《阿凡达》的,他在电影院里看了卡梅隆的《阿凡达》,就想啥时候我也要在电影里恶搞一下。结果后来在天门山发现旅游景区居然把阿凡达直接当成了旅游的噱头,自然而然使用了。尤其是阿凡达的身材那么美妙,在电影里拍出来不仅充满喜感,而且像极了动画制作出来的!
5、宁浩和韩寒关系不错,当时韩寒问宁浩,我想拍部公路片,给我推荐一个女演员演个文艺女青年吧?!宁浩说,袁泉不错。于是袁泉就去了《后会无期》剧组,结果人家先上映了拿了六亿多票房。宁浩打电话给韩寒说,行啊,你这样把袁泉抢去了,弄了六亿多票房,我比你拍的早还没上呢!咋办?韩寒说,大哥,你的电影至少八亿起。
6、宁浩、黄渤、徐峥已经成为喜剧铁三角,《心花路放》是继《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人区》之后的第四部作品。据说他们在拍电影的时候已经策划下一部了,这仨人对这部电影的票房预期是十亿。
7、许多人都提到了影片中耿浩和康小雨的见面是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场景,其实这是宁浩在开拍前就想好的一个梗。故事框架已经确定,我就还要这样一个让人想不到的见面。于是其他的段子就在围绕这个见面做准备了。
8、在《黄金大劫案》中饰演“小东北”的雷佳音,本次饰演了个火爆脾气的黑帮打手,口头禅是“尼玛”,据说这口头禅来自剧组的工作人员,猜猜是谁喜欢说?
9、导演还是一个屌丝的时候经常到处转,他有个疑问问编剧岳小军,为啥东北美女到处有?岳小军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说:那你就多拍拍呗?于是在这部影片里,美女马苏就演了一个个性的东北歌厅女郎。中间十几分钟的搞笑桥段就来自她和黄渤的交锋。
10、《心花路放》的原名叫《玩命邂逅》,后来宁浩改了片名。因为在他去理发的时候,理发师不理解“邂逅”的意思。
11、《心花路放》的编剧依然有六个,岳小军从《疯狂的石头》就跟着宁浩,而第二编剧邢爱娜则是导演宁浩的妻子。
12、影片中黄渤和徐峥再次来了“好基友一辈子”的真情演绎,这完全是导演宁浩的恶趣味在搞怪。他一定要两人来上一发,最后胳膊拧不过大腿,两人之后在影片中极尽缠绵。
13、宁浩想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影娱乐世界。于是经常在一些影片中用同样的名字,这也就是我们看一些外国电影时喜欢的彩蛋!比如,耿浩这个名字,在《疯狂的赛车》中由黄渤饰演,《心花路放》中也是。而在《疯狂的石头》、《无人区》和《心花路放》中都用了“夜巴黎”这个名词。(来自网友的评论)
(部分内容属于虚构。并根据网友评论随时修改……)
今天很幸运的在武汉菱角湖万达看了19:00点映的《心花路放》,开场之前已经被可怕的上座率震撼到了,明明点映并没有做过多的宣传。不过电影结束之后,我就想深深的感叹,能在电影院看到如此优秀的国产剧情片真是太好了。
这是一部既具有传统“宁浩”色彩的电影——你不仅可以从里面看到一部分《无人区》的感觉,但那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这也是一部打破了“宁浩”剧情的电影。
整部电影分了两条故事线,主线是耿浩(黄渤饰)和好基友郝义(徐峥饰)一路向南直至大理的艳遇之旅;副线是袁泉饰演的文艺女汉子独自前往大理的寻找自我之旅。其中主线分了5个部分来推进故事的发展,在各部分的衔接之中穿插着副线,那么先来说说主线的故事。
黄渤饰演的耿浩是一个过气的歌手,和老婆康小雨离婚后一蹶不振。由徐峥饰演的郝义,是一个能瞬间想出无数种攻略手段的把妹达人,看空感情,把“我爱你,是一个危险的词语,会带来不祥,我从来不说”作为人生信条,但同时身为耿浩发小的他,对其不得不说是尽心尽力,让人很是羡慕。郝义无法看着耿浩因为离婚萎靡不振,心情消沉,决定带着他和他的一条狗“果汁”南下,来一趟3000公里的艳遇之旅。在刚出发了50公里时候,耿浩产生了犹豫,想掉头回去,郝义告诉他人不能总站在阴影里面,必须要走出来,笔者认为此处第一次点题。
两个好基友本打算直奔大理,可那里是耿浩与前妻认识的地方,他们还在那里一所旅馆的签字墙上留下一段话“耿浩 对不起 康小雨 09年”(这里是一个重大的伏笔),耿浩认为那里是伤心地,于是郝义决定先去另一个地方,这就拉开了主线故事的序幕。
而副线主角文艺女汉子袁泉的登场,是通过一场婚礼。袁泉在她闺蜜的婚礼上,看到了自己的前男友和现任妻子出席,于是赌气欺骗了自己闺蜜说自己其实马上也要结婚了。可一个人回到家后种种的不安袭来,使袁泉非常脆弱。正在这时,她不经意听到了一首歌,来自耿浩的《去大理》,这首歌正中其靶心,索取下载却被告知只能试听之后,于是她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第二天直接飞去大理。
之后副线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大理,以及袁泉所在的旅馆及酒吧之类,并且穿插在各主线故事衔接之中;
【以下内容包含严重剧透,请谨慎浏览\(<ゝω·)Kira ~☆/】
主线的5个部分分别是天门山、乡村发廊、公路偶遇、情侣酒店和大理旅馆。
Part 1.主线——在天门山郝义和一个阿凡达女郎东东(陶慧饰)发生了一夜情;
副线——袁泉抵达大理,正在快乐游街,并收养了一条受伤的幼狗;
Part 2.主线——在乡村发廊,郝义把自己网上身份“屌爆了”借给耿浩去勾搭一个杀马特妹子,却发现这个妹子有个关系暧昧的青梅竹马,当意识到自己不经意也成了小三之后,耿浩果断的离开了,而此时,和郝义在天门山发生了一夜情的东东一路骑电动车追到了这里,她似乎已经被郝义所吸引,于是丧心病狂的郝义又在车里趁热来了一发= =丨丨;
副线——袁泉治好了小狗,到达旅馆,并第一次参与了酒吧的活动;
Part 3.主线——在半夜偷溜摆脱东东之后,继续一路向南,在路上偶遇了第一次让耿浩也动心了的美女思晴(张俪饰),在耿浩终于下定决心表白之后,却发现那个美女是个Les(女同性恋)
副线——袁泉发现酒吧老板有耿浩的那首《去大理》的CD,连通包装盒一并买来;
Part4.主线——在得知了前妻马上要结婚这个消息和中意的美女喜欢女人的双重气愤之下,他俩决定花钱在夜店找快活。这时,和郝义发生一夜情的东东又追了过来,在被郝义无情的回绝之后,东东表示只是为了送来郝义最重要的护身符“信仰”便转身离去。最后却因为耿浩酒后闹事,害的郝义被东北党(无地域歧视意义,请东北汉子不要在意)狠揍了一顿。而后又因为耿浩醉不择言,伤了好基友的心,郝义扭头便走了。于是耿浩删了和郝义的合影,删了那张保存的“耿浩对不起康小雨”的签名墙照片,决定订当晚最晚的飞机直飞大理,明早独自去那个曾经和前妻的相遇的旅馆面对现实,寻找自我
副线——袁泉在酒吧被光头搭讪并拒绝;与酒吧发生矛盾,决定第二天早上订机票离开大理
Part5.这是个特殊的部分。两条故事线,在此汇集。在大家都期待着耿浩和袁泉能在最后相遇并迸发火花的时候,在这里,宁浩导演却给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一大早,耿浩就到了这家旅馆,这正是袁泉所住的旅馆,可是袁泉似乎刚刚离开,并且把收养的小狗留在了旅馆。可是袁泉于心不忍,于是又回头折返到旅馆准备带走小狗,却正好看到了在逗小狗玩的耿浩。对啊,他们终于见到了。于是他们坐下来了聊了聊天,开了开玩笑。这时酒吧的人过来说道“两位,我刚刷了一面签名墙,处女签就交给你们吧”。这时,他俩笑着走了过去,写下了各自的名字“耿浩” “康小雨”,袁泉笑着在名字中间加了个“对不起”。
是的。导演把一开始就提过的“相遇”,以这样的方式安排到了最后,他将两个时间线作为两条故事线分开叙述(主线为现在发生的故事,副线为耿浩前妻康小雨(袁泉饰)在遇到耿浩之前的故事,也就是09年的故事),又巧妙的汇集到这个关键的“旅馆”来,导演对观众思维的导向性引导控制力的确相当厉害。
可是,他也无情的抹杀了观众们对耿浩与袁泉满满期待了整场的相遇,并且还给予了最彻底的打击。最终,郝义与东东终于在了一起,而耿浩也终于走了出来,和新娘的伴娘似乎有了些进展,作为结局自然无可挑剔。
整部电影中,我有三个镜头印象特别深刻。
其一,是东东追郝义追到情侣酒店,并告诉他只是给他送“信仰”来的那一刻,我看到了郝义脸上的的确确发生了什么质的改变;
其二,是最后耿浩又重回旧地之后,看到酒吧仍在播放前妻几年前在这儿被盗录的视频用作不雅宣传,却被酒吧老板质问“既然是前妻,还和你有关系吗?”耿浩呆呆的答道“没,没有关系”便作罢向外走去。可在这时,他看到自己阳光下的影子,他看到了那个无论怎样都会跟着自己的阴影,瞬间就明白了。于是掉头回到酒吧,告诉老板“这个iPad有正面,有反面,反面就如同它的阴影,就像我一样,前妻就如同我的阴影,可是这个阴影也是我的一部分啊!既然是我的一部分,怎么会与我没关系呢?”
啊,看到这里我才明白,要战胜阴影,并不是如同电影开始所交代的那样要走出来,恰恰相反是需要去勇敢的面对它,认可它,发自内心的接受它,你才克服了自己。
其三,是耿浩最后在酒吧就前妻影像一事发生冲突被揍之后,郝义突然出现,背着脑部受伤的耿浩就跑。可没走几步,耿浩便体力不支倒在了地上,郝义无力的抱着耿浩大喊着快来人,快报警。这时,耿浩断断续续的说道“郝义,其实有句话我一直想对你说,可从来没说,但是再不说,我怕没机会了,那就是……我爱你。你爱我吗?”而这时,郝义竟然打破了自己的誓言,对一个男人第一次说出了“我爱你”,并且还真心打算kiss下去……不说是真爱简直没人信。
整部电影笑点自不必说,现场无数次哄堂大笑,直到腹肌酸痛,直到不自禁的拍手称快已经说明了一切;而剧情也有精彩的反转,让人意想不到结局,总在遗憾中给观众留有一丝念想;更啧啧称奇的还是沿途那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但是最令我心生嫉妒的,果然还是郝义这个生死不离的好基友。
今天微博上有个热门新闻,说的是一名95后少年网恋几天之后,受不了分手的打击,发了若干条微博直播自己吞安眠药和烧炭自杀的全过程,还不断圈出前女友来真情告白。这种三观不健全的主人公,报出来都让人觉得可笑。可哪知道过了不久,当事人抢救无效死亡了,网上顿时涌现出一片“死者为大”的发言,让大家尊重这位事主。
这让我想起之前,有个女人老公出轨要求离婚,女人挣扎无果,遂写了一封遗书控诉丈夫和小三,接着便吞下大量安眠药。很快,网友们开始热议此事,大家清一色替女人感到惋惜,纷纷提议说要把渣男和小三人肉出来。后来这个女人的姐姐及时将她送院救治,让她捡回了一条命。当女人死而复生的消息报出来,网友们很快调转枪头,指责这女人故意演苦情戏。
且不对网友们乱管闲事的行为作出评价,我是觉得,爱不爱,死不死,和对不对,是三个完全没有关联的命题啊。我们没有权利去评价旁人的对错,亦没有资格去决定他人的生死。唯一的一桩,便是试着讨论一下,爱的问题。
今晚我终于补看了宁浩导演两个月前上映的《心花路放》,原以为是像《泰囧》那样的爆笑恶搞,却不曾想,向来走铁汉路线的宁导演,这回给我们玩了一把文艺柔情,说的也恰好是失恋。
电影的叙事结构独具匠心:一条线是被出轨的失婚loser黄渤的天门山之旅,一条线是被前男友劈腿的大龄单身女青年袁泉的大理之旅。我总以为,等到影片的最后,遇尽奇葩的黄渤会在路途中遇到心灰意冷的袁泉,然后两个人一见如故,互相疗伤,让电影走向一个圆满的结局。
可是,等到黄渤遇尽奇葩,乃至与兄弟绝交之后,剧情却大大偏离了我的想象。
场景仍是预想中的场景:清澈的洱海,温柔的阳光,脏兮兮的男人坐在客栈大堂里逗弄着白净可爱的小狗。袁泉后悔抛下小狗,追进屋来,不偏不倚刚好遇上这一幕。
他们面对面坐着,才发现她原来是他的歌迷,而他,也刚好喜欢她这个类型的女生。
一旁的客栈老板叫了一声,让他们在墙上留一句言——观众看着雪白的墙壁,这才幡然醒悟:原来这位折腾了一路的坚强独立可怜可爱的女汉子袁泉,就是让黄渤伤心了一整个旅途的前妻康小雨。
相遇果真是预想中的相遇,只可惜,这却不是结局,而只是曾经的一个懵懂的开端。
当我们兜兜转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看到意中人沐浴着金黄色的阳光出现在面前,我们还以为这条路终于走到了尽头,我们还以为疲惫的帆船终于可以靠岸。
可是没想到,这只不过是命运让我们拐了一个弯,之后,还有好长好长的旅途要我们自己走下去。
影片结尾,像是刻意要营造一种圆满似的,黄渤扮演的耿浩,仍会为了维护前妻而和人大打出手不惜受重伤,却亦敢于坦然面对她,甚至可以在墙上写下祝福,可以微笑着向她挥手告别,可以转身和新认识的姑娘温柔地说起话来。
我想起的是《万水千山总是情》里,吕良伟扮演的庄天涯——纵使最后他娶了深爱他的富家小姐齐韵芝,纵使他们夫妻历尽患难生儿育女,在二十多年后他见到藏在心里的庄梦蝶,仍是浑身发颤,对她言听计从。这么多年来,他当惯了富商巨贾,习惯了让妻子儿女和社会人士望而生畏。可是,到了那个特定的人面前,他仍然只不过是一粒渺小的尘埃。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吧。
这部公路电影里,黄渤与徐峥一起绕了那么多个弯,遇上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女人,也不乏亲密接触的机会。我们原以为这是一个成长和忘却的过程,可我们却发现,这当中的每一个女人都只是过眼云烟,而真正唯一的女主角,永远只有耿浩的那个劈腿的前妻,永远只有那个一通电话便让他泣不成声的康小雨。
有人说,人的感情就像一个账户,总额是有限的,用完了就没办法了。所以我们中国人更讲究从一而终,而无法接受外国人的“约会文化”。如果把感情小额小额地用完了,等到需要大额支出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账户早已经空了。
或许,活在民国的庄天涯,还有活在21世纪的耿浩,甚至还有活在武侠世界里的令狐冲,他们的账户早就掏空了。失去挚爱的他们仍然会成长,仍然会去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和故事。而之后再遇到的合适的人,他们也会竭尽全力地去爱去照顾,可是,他们能给出的不过是自己,却给不了当初那颗毫无保留的心。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相信,在旅程的尽头会有一束光,会有一个人,以一种绚烂而美满的方式结束我们这一路的疲惫。
可太多的时候,美好的相遇都只是一个七彩的泡泡。那一刻的相视而笑,也不是一个长久而稳固的状态。在彼此相遇之后的那长长的未来,可能是与子偕老,也可能是相忘于江湖。而不管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我们的人生总是还在未完待续,总是需要不断地启程。
所以,就像那个烧炭自杀的无知少年,就像那个服药自尽的失婚少妇,就像电影里那个又作又闹的loser黄渤……在指责他们停在阴影里不肯出来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理解他们所遭受的残酷?
毕竟曾经有过一个那么美好的时刻,那么美好的午后阳光,那么美好的深情凝睇,那么美好的倾心相许。之前走过的路太曲折离奇,之后要走的路太扑朔迷离,而唯有那一刻,揣着一颗完整真心的,疲惫而欣喜的我们,竟然还以为眼前的美好就是人生的大团圆结局,竟然还以为,就这样轻而易举,我们便会和眼前的那个人永远在一起。
沃,尼玛。。。真是好台词。
很有趣的拍摄手法,一面讲现在,一面说过去,引人回味。
聪明又好笑。
前半段笑点一般,以为是俗套电影,后半段渐入佳境,有几段戏真的让我笑到肚子疼,回家后发现脸上的笑肌也有点疼,可能是因为很久没这样开怀大笑了?最难得的是,作为商业片,本片亦探讨了一些直击现代人内心深处的问题,例如男人怎样才能有种。比同类题材的《后会无期》好看一百倍……
我年轻时候喜欢装纯装文艺,养只小狗狗只为证明自己有爱心,没有男朋友也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没几年我就看开了,文艺男屌丝都他妈是大Loser,跟高富帅再婚之所以电话通知他只是为了气死前夫。我叫康小雨,我为绿茶婊代言。
好的导演,好的演员,双线叙事,有意思的公路电影。
比《黄金大劫案》好比《无人区》差
看完最深刻的感受是:百合大法好!!!
对文艺狗、杀马特、一夜情、约炮党的讽刺就让此片够看了,宁浩能把比较复杂的情感用通俗情节表现出来,这个不太容易。黄渤徐峥还有整个团队充满了活力,还是不错的。7分。
还不错,张俪出场很惊艳,而且竟然演了个les,感觉会有很多人追呢~
“你是绿里透着蓝,我是黄色屌丝男”的意境完爆《小苹果》好几条街,只是小乌龟死了,感觉不会再爱了
宁浩创作越来越敷衍了 比黄金大劫案还不如的水平 笑点倒是有 笑完什么都忘了
所有的平淡无奇都在最后一刻时空汇聚变得不一样。时空线很棒!果然是编剧组的作品,梗埋得真好,笑点也是赞绝。马苏贡献了从影以来最好演技,本色出演棒呆。袁泉果然是文艺女青年代表,细节拿捏到位。可惜导演对文艺女青年偏见颇深,女主形同虚设,机油才是王道。
今年不容错过的院线国产喜剧片。集结黄渤、徐峥两大喜剧型男,类似《泰囧》的笑泪掺和的家庭题材叙事,宁浩成功地借鉴了《泰囧》的成功经验。但是不止于此,精巧打磨的剧本,唯美的镜头,绝妙的打乱时空梭织两条不平行的主线叙事,使本部影片在收尾时带给人强烈的观影愉悦。综评:7.5。
【B-】启程理由,人物设置,根本照搬杯酒人生,好在后面还是拍出了自己风格,但仅仅是为了结局那刻的惊叹,双线叙事实在没有必要,不如干脆去掉袁泉那条,专注在两位男主之上。看到喜羊羊那场戏,我心说宁浩总算进入状态了,没想到,那就是结束了。(当然再怎么也比后会无期强一万倍
对文艺青年情绪复杂的一次多层次表达。非常喜欢里面袁泉的自然松弛。
希望中国早点有影片分级制度,好把影院里笑嘎嘎的小孩子挡在门外;一部充斥着“我靠,我去,尼玛...”,约炮,车震,娱乐会所,和更可怕的只身一人跑到洱海边高呼“你们不要理我,让我孤独终老”的女文艺咖的电影...得教坏多少10后?片尾那句“佳鹏,我很喜欢你”谁写的,我也好喜欢你!
《和莎莫的500天》x《后会无期》x《泰囧》。从“对不起”到“祝福”要走多远?
一个关于“释怀”的爱情故事,一个疯狂而让人心酸的公路故事。好玩的笑料、巧妙的叙事陷阱、可爱的人物以及讨喜的主题构成了今年最出色的喜剧电影,缺点不少,但是瑕不掩瑜,好久没有在影院可以哈哈大笑了!
打着喜剧旗号的悲伤电影,满嘴满屏的“loser”“屌丝”,anyway,失恋失婚失意人生,岂是一路向西大开三千里随便上几个妞就能解决的?看着巨接地气的电影,骨子里还是放荡不起来。唯一好的就是:袁泉与黄渤双线交接的设计。Anyway,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