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近代十多年的民族战争相比,美国的黑人运动则是一场数十年的种族斗争,二者的艰辛程度难分伯仲。本片就是一部描写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美国黑人棒球运动员的励志传记剧情片。但是,无论是以黑人为主角,还是传记类、运动励志类电影,美国电影中均不在少数。那么,本片的看点在有哪些?由于本人以前在分析《帕克》中的叙事手法和剪辑时,因各种原因未能做到细致剖析,本文着重从这些角度,分析本片如何在芸芸经典中脱颖,以及中国电影人所要借鉴的地方。
影片的故事背景在拥有深厚棒球文化的美国,应该是万人皆知的一段历史。即便如此,电影的叙事上也没有通过增加叙事的难度,减少因时间轴出现跨越时出现出戏的可能性,而是采用最简单的叙事方式,为观众讲一个感人故事。因此,即使像笔者一样连棒球规则都一窍不通的普通观众,观赏这部电影,对故事框架的接受也不会存在太大问题。本片的主题虽然简单清晰,却绝非只是描写一个黑人的种族斗争史而已。考虑到电影欲要展现出导演刻意暗藏其中的其他个人价值观,淡化叙事难度又显得极为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观众有精力或许关注一些可能与影片主题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东西。
影片以这位主人公的故事为主线,期间夹杂了大量可能是普通人的和普通人身边常见的故事,利用一个个小小的故事节点,在大故事背景下若隐若现,同时又不可或缺。如同片中发生巨大变化的众多人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心结一样,这些表面琐碎的刻画,反应了该片导演的心结。
影片一开始,老板瑞奇为大联盟引入第一位黑人选手时的理由——“美元不分黑白,而是绿色的”。有时,人们为了既得利益,往往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而那些模棱两可且对自身无关紧要的事情,则被直接无视掉。片中在不同节点的多个情节中都有体现和印证:如杰克在黑人棒球队时的一次转车加油时,白人服务员的屈服;再如教练克莱德一句无奈的“是,老板!”。
影片中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题外”小插曲就是在辛辛提那的一场比赛中,一个随父亲一同看比赛的小男孩观众对待我们的黑人主人公的态度转变:由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到逐波随流厌恶男主人公,再到低头羞愧略有反思。这一系列通过微不足道的配角的细节刻画,展现了导演的一个重要心结:我们的行为对后代以及未来的影响。
每个孩子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性格的形成和素养的积累都是外部环境使然,这里的“环境”包括人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往往是在一些在成年人看来习以为常的点滴中形成,影片在这段情节中将此展现地淋漓尽致。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中老板瑞奇责怪教练克莱德说的“你的种族歧视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也是不无道理的。可以想象,如果现在我们的社会主流,如明星和主要媒体中,充斥着色情和暴力,那么等到这一代孩子长大后,光着身子在街上混战的情形,也是可以被想象到的。
除此之外,本片仍有许多值得观众挖掘的小看点。对于这些小情节,影片多以幽默的方式叙述,于是,在种族歧视这种主题下,给观众意外之喜。这样也以此淡化了主题的严肃性,极大地缓解了因影片主题产生的压抑情绪,使得在同类电影中别具一格。而且这样也将影片的特殊基调和主人公乐观的性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相互深化了的特殊效果——塑造了一部“黑人杰克的电影”。作为一部没有任何特效等视觉冲击的电影,完全靠影片叙事来防止观众出戏,这种处理方式必然是电影人的理想方式之一。但是如何防止喧宾夺主,则在考量一位导演的能力。
影片在严格遵循按照时间轴发展叙事的前提下,在叙述各个情节,包括处理因为时间轴跳跃等因素造成的结构性情节断点时,都是通过主人公参与或者受主人公影响的事件巧妙联接在一起,成为破解了这一难题的主要因素。结合上述通过不时出现的幽默情节,使得从表面看,影片中无论穿插了什么样的情节,整部影片几乎是一气呵成。
随着故事矛盾的发展,在跳跃性情节产生时,影片依然给出旁白性文字阐明必要的时间,然而,也仅此而已。这些情节之间的联系,则通过必要的过度性叙事或者直接通过配角的戏份将其串联。而在那场佛罗里达的比赛中,比赛结果和男主人公对故事矛盾的处理方式,则是通过该段故事情节的中间部分中杰克夫妻的自嘲阐述,同时又引出下面具有矛盾转折性的故事情节——理性的美国白人用理性的方式对待这位黑人主人公。
这些剪辑技巧则从侧面反映了一位优秀电影人是如何巧用“笔墨”:大量使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情节。在“纸”和“笔墨”相对有限的前提下,大量运用对故事情节具有推动作用的情节。而在可以强化主题时,则不惜利用数分钟之久的片段,其中不乏众多角色动作表情刻画、大段对白刻画或长镜刻画。这些则是国内电影人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因为经典片段往往出自这里,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也因此而塑成。
一部传记类电影自身,就是一个非常难的命题。在巨大的逻辑时间轴面前,鲜有导演能做到对主人公事迹的精准挑选和完美融合。这种艰难的抉择往往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以致于有些导演不得不拍成系列片甚至电视剧。如果还要考虑到历史背景、道德取向、市场因素、观影人群等因素,以及衬托出一些个人心结,则可能已经超出了“考量一位导演的水准”这种粗浅的衡量界线。于是,笔者只能莫言了。
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是我心情不太好的一段时间。
来江西做公益8年,没有心情这么不好过,因为种种原因,我是受到了特别对待的。这种区别对待很像主人公杰克。罗宾森所遭遇的。所以看这部电影,感触很深,以至于我打了五颗星——电影能让我打五颗星的很少。
对很多人而言,其实这部电影与N多的好莱坞励志电影一样,故事基本都是一个套路,我想对大家来说,其实都很熟悉了了。
我也不例外,但是因为目前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感受更深,共情更强,而汲取的力量也更多。
种种不公平的待遇,很容易让人愤怒,就像主人公一样。但我也知道,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
他没有倒下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他的老板瑞基 。
通过瑞基的支持,慢慢的得到了队友的支持。特别是他说的,当他遭受了很严重的歧视的时候,他老板说,他被歧视引起了大家的同情,同情是什么,就是和你在一起承受。
而他没有通过表达愤怒、仇恨的方式去抗争,而是用自己的成绩、用自己的优秀、用自己的努力来证明,来打败那些歧视他的人。
是的,我也应该用这样的东西:实力、成绩、专业、努力和优秀来面对歧视,或者说是不公平的待遇,而不是埋怨、放弃、愤怒或者对抗。
多多看书,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全力以赴。
一切都无常,用平常心,平淡心和平和的心去面对周遭的一切。
问心无愧才是最重要的。
Robinson踏上大联盟舞台的这一天,被公认为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一般吧,美国所谓的人权
有那么一点点太刻意,但这种投入的感情多于理智的励志片很难不给五星。
今天再看一下这个片子吧,纪念一下查德维克。好看。
42号现在是所有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球队的退役号码
以小见大,从细节刻画一个棒球界的传奇球手,用电影展现一个变革的时代。
还行,一般般
一般,不是很能理解
最近看的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真多。此乃又一部佳片,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第一位黑人运动员杰克·罗宾森的故事。1962年,罗宾森入选棒球名人堂。每年4月,大联盟球员都会穿上42号球衣纪念他。42号,也是大联盟所有球队唯一退役的背号。突破种族歧视,是体育精神的一种体现。
确实很传奇
还不错 能看下去
种族歧视永远也消弥不了的话题
美国的民权……
不错的传记电影。有剧情,有起伏,有高潮。节奏也不错。
美国一次次种族歧视电影是在不停反思和回味吗?洗
好故事
没有太大曲折和戏剧化场景,但平易近人的励志故事。
看起来竟然有一丝激动
其实少部分人还是会有种族歧视的,希望最终的最终能够完全消除就好了
这个数字就必须满分!很励志的故事~故事节奏也很紧凑,最后很让人为主人公叫好~还是上帝和内心的善良才能化解种族隔离和人性的丑恶,老头子boss在上帝的感召下,在内心善的促使下,改变了历史,迈出了反种族歧视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