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阿爸说不要用我的赛马换奶牛给孤儿喂奶,而且这些孤儿来到我们旗会因为你少领养一个就死掉吗?他们是国家的孩子,如果在我们这里出了意外我们能担得起责任吗? 额吉说他们是亲兄妹呀,你妈妈也说如果是亲生的养五六个都没问题,为什么我们只养其中一个。而且她也喊了我们阿爸额吉,怎么还送回去呢 生生死死间就是世间的延续。 我想回上海,这不是我家。 你阿爸不是丢弃你,孩子放心,巴书记同意领养两个孩子了。 (汉语和蒙古语的对话,额吉好像拐卖的感觉) 六十年代,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大城市里丢弃的孩子成为孤儿,送来内蒙古,给予草原的额吉们与有奶牛的家庭有条件地抚养。 七十年代,被下放的右派教师因为之前巴书记说的“我们这里没有左派右派,能教好书的就是好派”,让他不用在放牧而是教书育人,于是他让自己的女儿有条件多回去,刚好知青下乡,只可惜去城里上大学的机会被当时的政治做派牺牲掉了,但锡林夫说“我要做一个真正的牧人”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不久,体制下儿子接爸爸的班也属正常,锡林夫也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们也帮他安排好工作和生活,但锡林夫说我还会回来的,而不是说我要一直留在草原,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无疑是对于亲生父母的最好交待了。 不同年代的民族与时代的不幸,正如电影那句“草原的游牧生活以及马背的颠簸,使我忘却了童年的所有不幸,但生活好像总有躲不完的不幸”虽然长大成人,孩童时的不幸是孤儿因为额吉的抚养而活到现在,可能依然会追问为什么当年亲生父母要丢下自己而求得自身生存,但长大之后,长大的不幸又是另一番滋味。 首先是亲生父母来寻回自己亲自遗弃的孩子,从亲生父母的角度来说,可耻,再自愧其实都没用,更别以泪洗脸,这种廉价的眼泪对比额吉日复一日的抚养没有一点价值可言,单凭你不远万里的路程以及带上的礼物,还有自己无时无刻的愧疚责罚良心,以及希望给孩子优于草原的环境,这些在我看来都是恶心的。“当年即使再饥饿也有人没有丢弃自己的孩子”,那为什么当时丢弃了现在又寻回呢?还要求?血缘难道就比抚养和陪伴更值得被拷牢吗?而且作为孩子长大了,见到亲生父母,却要离开额吉和阿爸,去一个自己没有去过的陌生家庭叫一个可能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继父,即使有血缘关系却没有任何成长经历的父亲,会去吗?前面的那些丰厚条件,还有这所谓的血缘,有必要这样去认亲吗?人,一定要被这血钉死维系起来吗?怎么选择人生的羁绊,选择自己的人生,应该是自己做主,而不应该是由习俗,经验与社会去告知的。如果能因为他们的痛苦就原谅他,他们内心受到煎熬就原谅他,难道孩子内心就不想问个明白为何丢弃吗?孩子就不痛苦吗?与其说忘记不愉快,还不如见过一次就成。 额吉,这个理想主义的形象,一开始跟自己的男人对冲一定要养这两个认自己做母亲的孤儿,为母则刚啊。男人意外身亡之后,独自养大三个孩子,女人能顶半边天呀。听说自己的锡林高娃亲生母亲来认亲,替女儿高兴的胸怀宽广啊,但之后听说可能会带高娃回上海,内心的苦闷自己咽。锡林夫也找到亲生父母但她没有把奶奶去世的事打扰他,只能说她的无私与爱,犹如草原般不求回报又予给予求。“我们没去过草原,也不了解草原,额吉,意思是母亲对吧”我不敢说母亲是不是哪个民族,哪片地域都那么伟大,但理想主义的光芒永远值得歌颂。她心里有苦,但孩子面前,听的孩子一句“你永远是我们的额吉”,她就满足了。 最后是锡林夫这个角色。跟锡林高娃不同,锡林高娃回上海最终还是回去了,可能因为那边结婚生子,自己有家,很难再回草原上。但锡林夫,他说“以前也有恨。现在,有了爱,生活就不苦。”他不是迷茫的,因为他有伟岸的额吉在等他回家,他有日思夜想的草原等他诵诗。但我觉得这个角色是最苦的,比丢弃他的亲生父母无时无刻的自责要苦,比抚养他的额吉阿爸宽广无私的大爱要苦。因为他,来自六十年代被遗弃上海的三千孤儿中,也来自养他育他的不断迁徙的草场马背上,当他还会回到上海见见亲父母,还会回到草原陪伴额吉与马群,他是错位的,他知道他的未来,但他的过去是交错的,他知道这个能让他新生的上海不是他的归宿,他知道他给亲生父母最好的回答会让他们继续痛苦,所以他好像被凌迟那般,他明知道他能做更好但他不愿意违背本心,即使“真正的牧人”也无法使他获得真正的安宁,因为他知道自己可以更好。 在码头上早起练拳的老人家穿着单色的练功服,和穿着拼接颜色蒙古袍的他,看着湾上还没展露的晨曦,白茫茫的大雾,草原上的歌声仍在嘹亮地唱着……
ps:当年还有一火车上都是保育员,医生护士,与孩子的列车,职业好特殊,对应每个人都有他奇特的生活经历,可能是历史造就,也可能是政策或者是时代。还有神奇的劝奶歌,唱着唱着失去母亲的羊羔也会吸别的羊乳,神奇的故事
故事情节一目了然的像辽阔的大草原,但和哪里都有的蓝天白云混在一起,就有一种让你哭的力量。
从电影的中段就开始哭的稀里哗啦,但我想可能是因为想妈妈了。
妈妈要知道一定很莫名其妙。离家几千里,平常电话也少打,微信也常常不及时回的女儿,居然还会像妈妈?
看完电影回床上冷静了一会儿,等声音不那么像哭过了,就给妈妈拨去了电话。
接通了。
问侄女,问奶奶,问爸爸,就是不问她。
说哥哥,说工作,说室友,就是不说我想她。
有一回在家里吃饭,爸爸妈妈哥哥和我都在。聊到未来工作的时候我哭了,说我吃饱了,洗完了碗就跑上楼去。哥哥过一会儿走了。爸爸和妈妈却不知道低声说了什么,妈妈吼了一句话后也哭了。哭了也要洗碗,收桌子,才能上楼。
大概吼的话是,对啊我就是全家最坏的,之类把。爸爸在一旁,又沉默的喝了口酒。
本来觉得自己最委屈,听到妈妈哭了,又觉得自己好像错了。在房间里哭着听到妈妈回了房间,想去和她说些什么,犹豫许久,还是去了。明知道这时候搭话她只会大叫一句,我也去了。果然大叫了一句。
于是大家都午觉去了。
午觉后。我们两睁着通红的眼睛,继续正常的对话。好像刚刚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和家里人相处,我就变成了一条管道。悲伤和欢喜来来去去,什么也没有改变,什么也没有留下。我依然爱他们。依赖他们。抵抗他们。我在他们面前永远是笨手笨脚粗心大意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女儿,他们在我心里是没法无话不谈永远也做不到互相理解但我也根本离不开他们的父母。
刚刚跟妈妈打电话,心不在焉的听她讲家里的糟心事,但心里就是很暖。听到她的声音,听到她在说话,听到她会因为我的笑话哈哈大笑,我就很开心。
突然想起跟被人吐槽过很多次的爸爸的电话。永远三个问题——吃了吗,工作怎么样,天气怎么样。然后拖时长拖到两分钟就说,不然就这样,挂了哈。现在突然明白了这些看起来没头没尾的两分钟电话的珍贵。
可能他的心情就像我一样心不在焉。我回答什么不重要,他也根本不想知道。只要当下他能听到我的声音就好。
锡林夫的诗写着,我生长于母亲浸着乳香的怀抱。她是无月之夜的月亮,是有月之夜的太阳。
他心爱的姑娘说你不能和我一起去上学,是因为你妈妈犯了错,让她去承认错误吧。他低着头说,我额吉没有错。我真的很想去上学,但是你先走吧。
妈妈愤恨地要去找上头举报,说我就算犯天大的错也不能惩罚我儿子,我儿子是国家的孩子。锡林夫慢慢的说,额吉,我不是国家的儿子,我是你的孩子。
别去了。不要去求他们。更不要故意说你错了。
妈妈问他辞去工作了吗,锡林夫说我辞去工作了,但是你要是想我回去工作,我就回去。
为什么呢。
因为家,是无月之夜的月亮,是有月之夜的太阳。
我真的想家了。
这部影片啊,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气息。蒙古额吉(妈妈)的温柔怜爱和善良胸怀令人动容,片中的一些经典台词也非常得深刻。截了一些,这是能说实话,敢说实话的图书记:
蒙古爸爸的劝慰
继承了额吉温柔细腻心思的锡林夫写的诗:
额吉善良的胸怀:
养女的上海生母找到了额吉,想要回女儿。额吉自己下了决心,来告诉离世的先生。
电影的最后,锡林夫的感谢是送给谁的呢?
这两位额吉都是善待他人,辛苦自己的伟大母亲:
图书记会看人,能护人。
但是我还是最心疼锡林夫,因为他心疼额吉,于是他也成了额吉那样善待他人,辛苦自己的人啊。
全片几乎都是蒙古语对白 由此才更加觉得蒙古草原的牧民们收养这3000个语言不通的上海孤儿尤其艰难和不易 母亲(妈妈)是天底下所有人类的共同语言 这些孩子们在最初根本听不懂蒙语的时候 竟然自然而然就明白了额吉的意思 与其说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使然 倒不如说母爱能教化任何嗷嗷待哺的生灵 值得去一看
梦中的额吉
能在母亲节这天看这样一部电影,很感动,妈妈您辛苦了!
很不错!
和真爱类似 也是感动中国
母爱永远戳我泪点
夜夜想起妈妈的吻,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追溯着又看了这部十多年前的电影,同一个题材,在这部里现实感强了很多,但也有些那个时候特别爱采用的叙事痕迹。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每个人都是被命运深刻裹挟啊……
作为同一题材的电影,本片比起尔冬升的《海的尽头是草原》厚重了许多,如果尔的版本是如同流行歌曲般的单一亲情线,而本片则繁复如古典音乐,涉及更深层次的人生与人性。其其格玛额吉有着坚定的人权思想,对人不分贵贱、不分信仰,她以坚定与对爱的信仰,用自己的微光温暖着世界,她养大的锡林夫自然是继承了她的精神,远离功利、忙碌、吞噬灵魂的现代文明,投身于朴拙、本真、尊重性灵的游牧文明…
上海孤儿成年后都是由蒙古族演员饰演的,外貌特征明显,有点违和。中国这类电影总是描述善良伟大隐忍无私的母亲笑面一切来自社会来自家庭来自环境的苦难,有种日本晨间剧阴谋的味道,在引导女性咽下不幸,不反抗。片中的丈夫,看起来是个好人,但他一样会打老婆。
宁导在民族电影导演中无疑是属于才华横溢的创作者之一。“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十个导演可能九个半都会采取相似的讲述方式。宁导的表现手法让《额吉》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片尾字幕表里发现了场记的名字是“娜仁花”,特意问了娜姐(影片主演),结果娜姐说其实是同名的一位场记姐姐,也是同样拥有短暂而传奇的人生,可惜英年早逝。“娜仁花”在蒙语里是“太阳花”的意思。影视是综合艺术,我希望所有的幕后工作人员都能得到真正的尊重,这些付出也应该站到“太阳”底下。
蒙古的额吉(妈妈)呀,有着草原温柔的怜爱,也有着草原善良的胸怀。但是,我还是很心疼锡林夫,他成为了最心疼额吉的男子汉。但是他却没有为自己考虑。
锡林夫好帅啊!蒙古语听起来有点像日语呢...这么好的电影,可惜就是没上院线,网上也没有高清版...那些风景真的好美,人也好美...
剧情和《天上的草原》几分相似,主演也都是那仁花。虽然情怀同样感人,但影片本身却不急前者,在仁慈沉默的草原前,太多的叙述显得无力又多余,虽然是歌颂额吉,但对男主角20多年牧民身份的转换的描写太少,穿着蒙古袍拿着套马杆的汉人,显得尴尬生硬。
不好意思热泪盈眶了,又是一部注定被埋没的好片子
质感不错,不知道故事的这段史料从哪里能看到
“我们这个地方不分右派左派,你能教好书就是好派。生活好像总有躲不完的不幸。什么人也是人,总可以喝口茶吧?额吉,我是您的孩子,不是国家的孩子。有牛粪烧着蒙古包才不冷,有爱撑着生活才不苦。——巴特尔,你再生几个孩子吧,家里孩子多,多好啊。——奶奶,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不能多生孩子了。——生孩子还分什么时代?”
对都市文化的异己感,汉族主体拒绝认同自己的身份,痛苦孤独 额吉=母亲 逆孩童而行 旁白抒情 和诗意(李:是被人嘲笑的东西。让我想起曹文轩:感动可耻?!!) 《黑骏马》
同樣是“三千孤兒入內蒙”題材,昨晚看的爾導那部實在是有點失望,於是找到了這部十多年前的電影,意外發現故事、人物好太多了,尤其是對“人”的關注和“愛”的頌揚,在額吉這個蒙古牧民身上有了高度統一。“有愛,生活才不苦”,“有愛撐著,日子才過得下去”,“男人是摔打出來的氈子是抻打出來的”等金句頻出,也讓孤兒們對親生父母的和解有了充分的說服力。
主旋律的形式主义太过严重了。把旁白适当处理一下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