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宋慈

HD中字

主演:于震,潘长江,许梦圆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法医宋慈 剧照 NO.1法医宋慈 剧照 NO.2法医宋慈 剧照 NO.3法医宋慈 剧照 NO.4法医宋慈 剧照 NO.5法医宋慈 剧照 NO.6法医宋慈 剧照 NO.13法医宋慈 剧照 NO.14法医宋慈 剧照 NO.15法医宋慈 剧照 NO.16法医宋慈 剧照 NO.17法医宋慈 剧照 NO.18法医宋慈 剧照 NO.19法医宋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法医宋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讲述了一夜之间二十七具尸体被悬挂当街,且都被抽去了骨头,死相诡谲。向来不信邪的宋慈以一种追求极致真相的态度与女助手雨墨深入调查。通过对死者关系网的盘查,宋慈发现这与十年前的波旬教案有关,他向恩师耿知年请教,谁知当天二十七具尸体就在府衙中自燃,虽灰飞烟灭却有迹可寻,宋慈不得不怀疑这一切正和当年负责波旬教案的耿知年有关。然而,就当宋慈觉得无限接近真相时,一个线索的出现,案件又走入了完全不同的方向……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人人都恨克里斯第三季中国匣蛇女归来辛亥革命2011毕业那天我们泪流满面驯鹰者的崛起花之屋 第二季超市特工 第三季格兰德岛真实身份 正体赌徒杰克:死点寻味顺德龙心战纪国语侠客行2017金陵神捕单身即地狱第三季少年骇客:外星势力第二季荣耀时刻最佳婚礼获胜新冠时期的爱情大红狗克里弗血液机器第一季应召女郎

 长篇影评

 1 ) 一条专访周亦武:法医是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重口又烧脑,不敢相信这是CCTV拍的……

2019年底,央视上线了一部法医题材纪录片

——《法医宋慈》,

豆瓣评分8.0分,网友直呼:

“真是重口又烧脑”,“没看过瘾!”

这部神奇诡谲的纪录片,

用世界法医学鼻祖

南宋人宋慈的古代破案方法,

对照现代的法医鉴定案例,

讲述八百年间法医学的演进与发展,

如何利用苍蝇和蛆破案?

如何鉴别生前溺水和死后抛尸?

碎尸案如何判定死亡时间?

……

导演胡志堂(左)与周亦武(右)接受一条采访

这是继2016年《法医密档》后,

导演胡志堂团队的第二部法医题材纪录片,

花3年制作完成。

本片的学术顾问周亦武

是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法医系教授

从事法医34年,每年解剖上百具尸体。

片中大部分现代案件,

是周亦武过去30多年经手鉴定的案子。

而随着片中案件古今对照的分析、推进,

也刷新了不少观众对法医这个小众学科的认知,

让人对它肃然起敬。

法医学发展到现在,

早就不止是解剖尸体、帮助侦破刑事案件,

“法医的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背后真正的核心是为了司法公正,

为了社会和人类的健康。”

编辑 锐嘉

《法医宋慈:法医破案的古今对照》

《法医宋慈》中的宋慈

公元1247年,一位南宋官员宋慈,把他毕生断案洗冤的经历,和神奇诡谲的验尸方法,写成了一部旷世奇作——《洗冤集录》,比欧洲第一本法医学专著《医生的报告》(意大利人费德罗Fortunato Fedele著)早350余年。

从此,一个全新的学科诞生,宋慈被公认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的故事,经常在《大宋提刑官》等改编影视剧作品出现,却很少有纪录片去真实记录。”于是,导演胡志堂决定以此为题材拍摄纪录片。

从《洗冤集录》记载的案件出发,纪录片《法医宋慈》结合现代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古今对照,6集分别讲述6类经典案件:毒杀(蛇毒案)、现场物证(焦尸案)、伪造伤(染皮案)、法医昆虫学(晒镰案)、焚尸(烧猪案)、现场重建(茅屋案)。

蛇毒案

一个新婚之夜,醉酒的新郎刚回到洞房就倒地身亡,当时的县衙断定是新婚妻子将丈夫杀害,妻子已被下狱,屈打成招。后来宋慈上任,翻过往案情记录时发现有蹊跷,于是决定重新提审,开棺验尸。

宋慈观察死者的伤痕,利用望、闻、切的方法,判定这位妻子并不是凶手。丈夫是中毒身亡,而在洞房中放蛇的另有其人。

蛇毒案主要讲述法医学中的毒理学,即如何验毒。

宋慈将糯米团子放入死者咽喉,堵住身体其他开口部位,将体内的气体向上促进,进而使体内气体从咽喉部散出,粘在糯米团子上。糯米团子散发出的味道同刚开棺时味道相同。

在古代,最常见的验毒方式包括银针、糯米团子。宋慈用银针检验确认是中毒身亡后,利用糯米团子进一步验证中毒的种类,再根据开棺时的腥臭味、死者体肿胀的线索,找到了他身上被蛇咬的伤口,判定死者确实为蛇毒致死。

此验毒方式被宋慈写入《洗冤集录》为后人所用。

但在当今社会,宋慈靠肉眼验毒的方法早已不适用,也无法作为证据使用。

800年后的今天,法医们可以在显微镜下,将相应的蛇毒抗体与进入人体内产生的蛇毒抗原结合,这产生一种复合物,发出绿色荧光,在荧光显微镜下看到的绿色颗粒,即为含有蛇毒毒素的细胞。也因此可以判断蛇毒的种类,甚至精确到含量。

周亦武教授表示,直到今天,蛇毒都是非常难以鉴别的毒物类型。利用蛇毒杀人的案例,在中国已经发生很多起了。

焦尸案

郊外失火,在火灾现场发现一具男尸,是火灾致死还是另有死因?判案时,宋慈将醋和酒泼洒在伏尸处,片刻后发现有血迹显现出来,血迹位于男子太阳穴的部位,检查尸体时发现男子太阳穴处确实有刀伤,并非被烧死。

焦尸案一集,主要讲述案发现场痕迹的显现,通过血迹判定作案的位置和死因。

联苯胺预实验可以确证可疑斑迹是否为血液:将织物样品逐一滴加冰醋酸、联苯胺的饱和溶液,静置20秒后滴加过氧化氢,马上出现蓝色反应,则为阳性结果,即样本中含有血;没出现蓝色反应,则为阴性结果。

在当代,法医们利用生物检测仪,便可以检测出人体体液留下的大面积瘢痕,因为血液含有一定成分的荧光蛋白,在一定波段的光线下会发出荧光。正是利用这样的法医检测手段,2013年某闹市区住宅中,妻子报案称丈夫被他杀的谎言被揭穿,妻子才是真凶。

对于案发现场,现代法医主要利用DNA分析,提取人体的分泌物如血液、精斑、汗液、皮肤碎屑等,来做鉴定。鉴定技术突飞猛进,将以前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比如2018年轰动全国的白银市连环杀人案,凶手从1988年到2002年的14年间,入室杀害9名女性,部分受害人受性侵害。2016年,警方在另一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的指纹上,发现了与正在通缉嫌犯相似的Y染色体体征,判定其家族中某男性有作案嫌疑。

最终警方通过一系列详细的DNA分析、指纹检验找到了真凶。这时距凶手第一次作案,已经过去了28年。

此案件的真相大白正是得益于大规模数据库的建立,和现代DNA技术的突破。

晒镰案

昆虫,是法医在自然界中的秘密线人。

一位农夫在草丛中发现一具男尸,此时宋慈刚刚转任广西提点刑狱官。宋慈根据死者体表的刀伤推断凶器为镰刀,便让百姓上缴家中全部的镰刀。将镰刀在地上排列整齐后,不久就有苍蝇聚集在一把镰刀上,宋慈利用苍蝇对于腐败物质敏感的特性,推断这把镰刀的所有者就是杀人犯。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人为有意识地利用昆虫断案,是开创性的。

周亦武教授表示,其实利用昆虫寻找案件线索比这更早。公元前500年左右,春秋时郑国宰相子产断了一个案子,一位妇女谋杀了丈夫但一直找不到证据,死者头上方盘旋的苍蝇引起了判官的主意,将尸体头发剃光后发现男子头顶上方有一个铁钉,后真相大白。

而在今天,法医可以利用蛆虫的生长周期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并成立了一门单独的学科——法医昆虫学,利用尸体周围的昆虫做死亡分析,最常用的就是苍蝇和蛆。

2011年6月,武汉市郊的护林人在林中发现一具尸体,被碎成几块,散落在林中。周亦武通过残骸的骨头推断死者年龄,但由于尸体高度腐败,利用尸温、尸僵等推断死亡时间的常规方法已失效。

周亦武利用蛆虫的外观、大小、形态判断出蛆虫的种类,并寻求老朋友陈禄仕教授的协助。陈禄仕研究法医昆虫学三十余年,对上百种苍蝇的形态特点和生长周期了如指掌。

此案中,因为幼虫特征不明显,陈禄仕将一部分蛆虫继续饲养为成虫,10天后,蛆虫羽化为苍蝇,不但因此反推确定了死者死亡时间,对比后还发现其中一种蛆虫属于急钩亚麻蝇,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由此怀疑受害者在北方遇害后被抛尸武汉。最终沿着这个线索,识别了死者的身份。

据周亦武教授介绍,利用蛆虫做推断的案件在法医鉴定中运用相对罕见,做法医昆虫学的专人也比较少,多数为跨学科专家,比如生物学家、植物学家为法医做协助。

法医:为生者权,为死者言

周亦武在《法医宋慈》中讲解破案原理

“过去33年内,我做第一鉴定人的尸体解剖,不下3000例,每年有100到150例,因为还要教课,三天出一个尸检鉴定书,已经算是极限。”法医学教授周亦武,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这样快速回顾了职业经历。

生与死是人类永远的鸿沟,而法医,是可以破译死亡密码、让死者“开口说话”的一群人。

2013年,周亦武作为法医顾问,参演了纪录片《法医密档》的第一集。3年后的2016年,导演胡志堂又找到他,希望同他一起策划、筛选案件,制作法医学纪录片《法医宋慈》。

《法医宋慈》剧照

《法医宋慈》共6集,每集25分钟。科普类纪录片对专业、前期积累要求高。为了高度还案件现场,团队要拿到每个案子的原始卷宗,根据现场记载和照片还原。片子最终花了3年制作完成。

导演胡志堂说,“我不希望做出一个单纯故事情节好看的片子,而是去做知识的科普和价值观的传递,这是我们拍这部片子的初衷。”

周亦武在《法医宋慈》中出演

那些大众、小众的法医学分支

“大众对法医的确有不少误解,比如认为法医就是做尸体解剖的。”周亦武谈到人们对法医的刻板印象。“其实只有我这个专业——法医病理学才会做尸体解剖,很多法医的学科不涉及手术,有些鉴定仅在实验室完成,还有像法医精神病专业是接触活体的。”

法医学是法庭科学的一部分。纪录片《法医宋慈》和《法医密档》中主要介绍的就是经典的法医学——法医病理学。

法医学比较大众的分支还包括:法医遗传学、法医毒物分析,和法医临床,而像法医精神病学,也是目前法医学专业的学生都会学习的学科。

周亦武在《法医宋慈》中出演

此外,法医还包括比较小众的几个学科:

比如法医植物学,通过现场植物的种子、花粉、孢子做鉴定,比如一个尸体被埋葬多年,被挖出来的时候,它的鞋子周围有一棵树缠绕,那么通过这棵树的树种、缠绕鞋子的树根年龄,便能够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

法医人类学,研究人类骨骼,更多的涉及人类学、考古学领域;

法医影像学,利用图像、监控录像中人的动作进行专业分析,从而判断被鉴定人(包括尸体、活体)的面貌、身高等特征;

近些年兴起的法医微生物学,通过体内的微生物检测判断死亡时间。

《法医宋慈》拍摄团队

从恐惧到敬畏

2013年,胡志堂团队开始筹备第一部法医纪录片《法医密档》时,为了做样片,去到成都公安局做调研。

局里开会,幻灯片一打到墙上,常有案发现场、尸体解剖的血腥照片,胡志堂说当时得强忍着才能看完,“但现在回过头看,当时我只看到了案发现场让人恐惧的一面,却没意识到它的背后,是死者对生者透露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真相和科学是有巨大作用的。”

让胡志堂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很多年前周亦武教授的一个学生王志强,当时任黄冈市公安局法医室主任,拍摄时他的办公桌下面压了一张指纹和一张DNA图谱,这张图谱放在那有10年了,他每天上班都会把指纹输入到数据库进行比对,一直没找到凶手,几乎成了他的一个心结。

直到拍摄已经结束,片子播出前几天,胡志堂突然接到他的电话,“他当天早上又把指纹输到数据库中比对,终于比对成功了!”十几年后,凶手终于被找到。

胡志堂感触颇深,在他看来,“法医工作者靠的是一份对真相的信念。技术是他们的工具,但信念和价值观,是深刻存在于他们这个群体里面的,是值得尊敬的。”

周亦武博士 2002(左)与博士后 2005(右)

巴黎第六大学访问学者 2006(左)与纽约市法医局访问学者(右)

从青涩到肩负重任

周亦武是法医二代,父子俩共同的启蒙老师黄光照教授,是全国著名的法医病理学、毒理学家。本是医学专业毕业的周亦武,在毕业后选择了走上法医的道路。

今年已经是周亦武从事法医行业第34个年头,从博士到博士后,作为访问学者走遍巴黎、纽约、俄罗斯,经历颇多。

周亦武在实验室

“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每天都能学到新的鉴定方法,同样是冠心病死亡,我就能鉴定出他发作了多长时间,发作了多少次;可能别人觉得是因为冠心病死亡,我就能查出来冠心病在他死亡中可能没起一点作用。”

学了法医后,周亦武做事变得严谨,变得“强迫症”,东西不能乱放,解剖的器官也要整洁摆放,“我把法医当作艺术,我的解剖照片绝对不会是血腥的。”

从入行之初的青涩,到现在作为一名资深法医,周亦武常收到别人的求助,“当别的法医求助于我时,我知道这都是我的一个学习机会;当家属求助于我,我知道他没有依靠了,我是家属最后一道屏障了,所以必须把案件解决掉。”

一条专访周亦武

Q:一条 A:周亦武

Q: 中国的法医学和国外的法医学,在定义上有怎样的不同?

A:国外的法医一定是医生,只有研究法医病理学、进行尸体检验的一类人才能称为法医。而中国发展出了中国特色的法医学定义。凡是跟法庭或者医学相关的学科,只要是为司法鉴定和刑事侦查服务,这些科学统称为法医学。

Q:国内法医行业或者从事法医研究的有多少人?

A:粗略统计,中国大概有3000个县市,每个县公安局大概有1到3个人从事法医职业,那么全国就是近1万从业者。在美国,我了解到的一个数据是:从1959年到2011年之间,总共只有1400人拿到法医病理的资质,实际从业者不超过1000人。而我们中国每年毕业的法医学本科生,大概就有1000人。

Q:经手近3000个案件,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个?

A:你问我这么多年经历最残忍的案件,我反倒记不清了,为什么?第一是我们见的太多;第二法医这个职业的内心需要足够强大,做到过了就忘,以防负面情绪堆积。最震撼我的是当一个很可爱、很鲜活的生命突然地离世。我曾解剖过十几岁小孩的尸体,因为新家的燃气热水器一氧化碳中毒致死,十分可惜。直到现在,每年冬天我还都会解剖到这样的尸体。

Q:法医学有什么冷门、普通人不了解的应用?

法医除了“为死者言、为生者权”,我们还为活人服务,为死者家族人员的健康服务。

如果有人到医院看病,他是第一个被诊断有某疾病的人,即先证者。如果他突然死亡了,我们需告知他的家属们得病的风险。所以法医同样是一位医学服务者。

举两个遗传基因鉴定的案例,一个是恶性高热。几年前别的法医案例,当时贵州的一个女孩做美容手术,麻醉过程中突然高热致死,发现是基因的问题,于是拿到死者、她的父母和她弟弟的基因来做检测,发现她父亲跟她的基因均有突变,她的父亲被预警以后做手术时,不要用某些麻醉药,避免出现这种意外,否则死亡率很高。

另外一个是我们做的马凡式综合症的鉴定,知名女排运动员海曼1986年奥运会球场上猝死就因患马凡氏综合症。我们最近接触到一位女性死者,诊断其死因是患马凡氏综合症,我们希望能找到她所有家人,但后来查到她是一个孤儿,仅有一双儿女,于是我们为这两个孩子做了基因检测,因为才11岁左右,还看不出来体征,但通过告知这个孩子未来有可能发病的风险,可以避免很多意外的发生。

Q:在您理解中,法医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作用?

A:法医鉴定有一种说法叫“为生者权,为死者言”,表面上法医是为了刑事案件服务,但法医的真正核心是为了司法公正,和医生“医者仁心”一样,为了整个社会、人类的健康服务。

司法公正不光是刑事案件,还有民事案件,甚至行政案件,比如环境污染带来的疾病和赔偿。在欧美,法医的所有数据都会进入卫生管理系统,根据法医鉴定的结果制定、修改完善法律,对人民健康提出建议。

在中国,法医是一个朝阳行业,这跟我们司法体制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健全是息息相关的。

Q: 基于您多年的法医行业经验,法医学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法医鉴定未来可能会三个方向的发展。第一个叫“分子解剖”,利用基因和分子结构作鉴定,现在个别的案件已经开始使用了。第二个是“虚拟解剖”,利用CT、核磁共振技术做解剖,把尸体推到核磁共振机和CT机里进行扫描,我们法医就像医生看影像一样,去看解剖。

第三个方面,我认为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现在法医病理难在哪里?我们每一个解剖、每一个病例切片不一样,所以必须靠肉眼、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来进行分析判断,也许未来人工智能能代替我们专业的人脑,解决常规的案件。一条专访导演周亦武:法医是为死者言、为生者权一条专访导演周亦武:法医是为死者言、为生者权一条专访导演周亦武:法医是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2 )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每个案子都古今对比,牵引出八百年前后法医学的发展。《法医宋慈》的英文译名竟然是世界法医学之父,这个地位可作法医学的高标了。 蛇毒案,医生用氰化物杀人的杀人动机有点中二——渴望向世界宣扬自己有决定他人生死的权利! 焚尸案,没有完美的谋杀案,犯罪过程中留下的蛛丝马迹不会因人为而消失,消失的血迹也能在仪器、化学品下展现于世人面前。 染皮案,伪造尸体体表损伤,水滴验尸法在现代精密的仪器对比下已经不适用了。 晒镰案,古宋慈利用苍蝇逐腥臭判断哪把镰刀是凶器,今专家利用X光和DNA技术都不能确定死亡时间,最终还是利用古人智慧利用大头金蝇蛆虫确定受害人死亡时间。法医昆虫学在发展。小生物也可在法医学施展拳脚。真赢了那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烧猪案,口腔烟灰含量多少可鉴定是否是死后焚尸。此外技术的快速发展连罪犯是以何种方式纵火都可能侦查出来。 茅屋案,尸体上的潜在线索,让凶手惩治于法。可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我国历来就有追求公平与正义之人,如宋慈、周亦武等不辞劳苦为死者鸣冤证清白的大无畏之人。《法医宋慈》 每个案子都古今对比,牵引出八百年前后法医学的发展。 蛇毒案,医生用氰化物杀人的杀人动机有点中二——渴望向世界宣扬自己有决定他人生死的权利! 焚尸案,没有完美的谋杀案,犯罪过程中留下的蛛丝马迹不会因人为而消失,消失的血迹也能在仪器、化学品下展现于世人面前。 染皮案,伪造尸体体表损伤,水滴验尸法在现代精密的仪器对比下已经不适用了。 晒镰案,古宋慈利用苍蝇逐腥臭判断哪把镰刀是凶器,今专家利用X光和DNA技术都不能确定死亡时间,最终还是利用古人智慧利用大头金蝇蛆虫确定受害人死亡时间。法医昆虫学在发展。小生物也可在法医学施展拳脚。真赢了那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烧猪案,口腔烟灰含量多少可鉴定是否是死后焚尸。此外技术的快速发展连罪犯是以何种方式纵火都可能侦查出来。 茅屋案,尸体上的潜在线索,让凶手惩治于法。可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我国历来就有追求公平与正义之人,如宋慈、周亦武等不辞劳苦为死者鸣冤证清白的大无畏之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 ) 性本恶的循环,现代技术的螺旋上升

欢迎收看恐婚纪录片。正经来说,我们可以从这些案件里面窥探出:一般第一时间怀疑死者的伴侣。 每一集通过凶器,血迹,尸体的相关信息(淤痕,蛆虫,内脏)等为主要说明对象,引入宋慈经典案件。然后总结规律,比照八百年后的今天--周宜武教授团队经手的案件。法医学道路就这样被探索:古时经验技巧总结,现代理论技术支撑。每一集的末尾都会介绍现代科技技术在法医中的应用。 让死者开口说话--穿越古今,以时间为经验对照,800年间法医学的演进与发展。法医一直是刑侦,验尸,断案的综合存在。他们一直遵循调查死者原因--定性案件的规则去处理每一个案件,正所谓“贵在精专,不可失误”的检验精神。 据计数君统计,本片中古代断案场面仅出现过七句台词。感谢弹幕里唇语解读的小伙伴! 最后,看了这几个经典案例后,最大的感想就是,我们不是害怕突然出现的死者,而是害怕害人的人心。

 4 ) 我愿做只小小的萤火虫

有人抱怨大宋的司法不公

有人焦虑朝政荒芜

还有人哀叹国运不久

我也知道朝政败坏,也知道国运不济,君王昏庸

更知道官场黑暗,但又岂忍看到冤狱再起,黎民痛苦

而我只想当好这个刑狱公事,为心中的公平和正义奋斗

所以每一件案子,我一定要亲赴现场;每一具尸首,我都要仔细勘验;每一个细节,我都要清清楚楚

回想这辈子,而立之年才求取功名,后半生断狱无数

碰到了法医这个兴趣和专长,真算是最幸运的读书人,感谢命运相助

我走了,就留下一本书吧,兴许后世还有用

来世,我还愿做我的提刑官

——像只小小的萤火虫,倔强的发着光亮,推动着司法的进步

 5 ) 央视爸爸又出神作,不该只有117人看过

最近,关于家暴的新闻频繁出现。

先是网红宇芽在微博曝光自己男友沱沱对自己实施家暴。

然后是蒋劲夫被乌克兰女友爆出二次家暴。

再就是这两天,李阳与其遭受家暴的前妻在微博公开示爱。

种种迷惑行为,先不论涉事双方是否炒作,可一连曝光这么多家暴案例。

家暴这个词汇在2019年的11月确实火了。

可尽管各大媒体对这些令人发指的家暴案例争相报道,但舆论并不能代替物证成为案件嫌疑人的定罪依据。

因此宇芽案仍因报案时间过晚,错过了伤情鉴定最佳时间,施暴者沱沱仅被行政拘留20天。

蒋劲夫案由于家暴案件取证困难,仍在调查审理中。

而这些被曝光的家暴案,怎么说也还有人证。

可那些更严重更隐秘的家暴致死案件中,连人证都没有,又该怎么办呢?

这时,法医们的专业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读尸断案。

而在央视6集纪录片《法医宋慈》中,就讲述了这么一件关于家暴致死的真实案例。

2016年的一个深夜,警方接到一名男子报案,称其妻子邵青从自家阳台坠楼身亡。

可这一说法并没有取信死者的亲属,他们认为邵青的死亡非常蹊跷,所以坚持进行尸检。

而法医周亦武的首要任务便是确定死者的死因

高坠致死一般损伤偏于一侧,外轻内重。

死者面部着地,面部胸腹部损伤严重,确实符合高坠特点。

那么接下来就是解决邵青为何坠楼

要判定死者究竟是死于自杀、他杀还是意外,别说是痕迹学,就算加上刑侦专业,在日常案件中都很难加以鉴定。

但法医在检查尸身时,却发现了一个明确的疑点。

那就是虽然邵青的面部胸腹部符合高坠损伤,但其腰背部却有奇怪的生前损伤痕迹。

因为从死者坠楼的环境分析,并没有障碍物可以形成这样的生前损伤。

那么这些匪夷所思的生前损伤从何而来?

于是经过法医对这些伤痕的检验,先是切开皮肤发现皮下有出血和凝血块,再将这块组织制作成病理切片。

一个惊人的结论出现了,原来死者在死亡前6小时遭受过暴力殴打。

原来在病理切片中,法医发现了大量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这种只有在活体出现炎症时,才会随时间逐渐聚集起来的中性粒细胞,似乎也佐证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不仅死者皮下众多无法解释的损伤,发生在邵青死亡前6个小时。

许多重要内脏的出血损伤,同样发生在邵青死亡前6个小时。

再加上从邻居处得知,邵青家当晚确实发生过激烈的打斗声,邵青常年生活在家暴的阴霾之下。

又从家属处获知邵青并没有轻生念头。

最终,邵青的丈夫终于在确凿的证据下,承认了自己罪行。

原来案发当日,就是他把邵青殴打至濒死状态后,为了伪造伤势,才将妻子推出窗外,制造坠楼假象。

而从古至今,每一起伪造伤势的案件背后,似乎都隐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就在800年前的公元1240年,54岁的宋慈升任江南路提点刑狱公事之时。

同样一起伪造伤势的案件,引起了宋慈的注意。

当时,宋慈接到报案,一位老人家抱着自己女儿的尸身,来到堂上,说是他的女儿跟人吵架,被打死了。

于是宋慈稍微看了一下,就发现死者的尸体上确实有一些青紫色的瘀痕

可事实是否真如老叟所说,并不能听信报案人的一面之词。

因为在宋朝国法严明,因断错案丢官是小,更严重的可能官员自己都会有牢狱之灾。

所以宋慈并没轻易给出结论,并打算当场验尸

尽管受制于宋朝礼法,宋慈并不能对女尸进行全身的伤痕检验。

但宋慈还是凭借多年经验,对非生殖器官部位的伤痕进行了鉴定。

宋慈首先将尸体撒湿,在上面铺上一层捣碎了的葱白,然后在上面盖上一张用醋泡湿了的纸。

覆盖一段时间后,将葱白和纸扫掉,在受伤部位体表滴了一滴水,发现水滴快速流下,便轻松推断出这些伤痕竟都是伪造的。

原来因为葱白和醋都有很强的挥发性,而宋慈这样使用葱白和醋就很像我们现在用酒精擦拭身体。

使得皮肤表面水分快速蒸发,迅速形成皮革样化

而皮革样化在法医学中,主要指的是尸体皮肤因水分迅速蒸发,导致的干燥变硬,颜色加深的变化。

受伤的部位,因为破坏了皮肤表皮,这个部位脱水的速度就会相对于正常皮肤较快。

皮革样化的部位相较于周围没有受伤的皮肤,会相对更加粗糙。

这时,只要判断受伤部位是否与周围组织皮肤状态一致,就可以轻松分辨出伤痕是否伪造了。

而在这起案件中,宋慈就通过检验过程中发现的蹊跷,追问老叟。

老叟在证据面前不得不承认,原来女儿分明是遭受村妇侮辱后服毒自杀

但老叟气不过,便将榉树叶捣碎,在女儿身上伪造出殴打伤痕,并以此来诬陷仇家,好让罪魁祸首偿命。

不过好在宋慈明察秋毫,不仅通过自己的智慧查出真相,也使得自己免受牢狱之灾。

但宋慈可不只有这点本事,作为法医界的鼻祖,宋慈在他那本《洗冤集录》中记载的案件和鉴别方法,又何止仅有伤痕检验?

利用银针糯米测毒的“蛇毒案”

利用酒和醋的挥发性,让火场血迹显露的“焦尸案”

利用苍蝇嗜血特性,开创法医昆虫学的“晒镰案”

这些在纪录片《法医宋慈》中都有提及。

虽然曾记录在册的某些检测方法,在如今的社会有些可能已经不再适用。

比如银针试毒,只不过源于古代毒物多指砒霜,而银针遇到提纯不足的砒霜变黑,也仅仅是检测出砒霜中的杂质硫。

比如为了检测血迹反应,如今已经有了更先进的鲁米诺试剂,血迹的荧光反应更易观察。

但不可否认,宋慈在法医学界具有绝对的开创性。

而《法医宋慈》这部优秀的纪录片,也不仅仅呈现出了宋慈断案,进行了八百年的古今对比,展现出法医学的发展。

纵向上,宋慈与当代法医周亦武对同类案件的分析,一古一今,更勾勒出法医学的历史进程。

横向上,也通过六个典型案件,展示出法医学的重要地位。

短短六集,精彩纷呈。

所以还不赶快去看央视爸爸的这部纪录片?

 6 ) 一些感想

这部纪录片,既讲述宋代法医宋慈(也是世界法医学鼻祖)撰写的《洗冤集录》里的案件,又穿插对比当代类似案件,以次讲述法医学的演进与发展。一共分为6集,一集25分钟,一口气全部看完。 感叹那个科技不够发达的年代,法医宋慈用一些朴素的办法,就可以让那些案件真凶伏法。真的让我震惊,他怎么那么聪明。想到这些方法!也感叹在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神奇的仪器可以测出DNA,通过人体组织、所穿衣服沾染的血迹。还有一些材料,物质之间特定的化学反应,让扑朔迷离的案件最终水落石出…… 关于法医昆虫学那一集,尤其震撼我。可以通过昆虫生理特性、生存环境,去确定案发时间、地点。(当然这个之前在很多纪录片里都看到过,但具体的原理介绍的不够详细。)为了判定虫子种类,还有专门培养幼虫的小箱子…… 这部纪录片,案件过程讲述的有些仓促,嫌疑人作案细节大多省略。这部纪录片拍摄时间有点早,案件都非常经典。作案动机也都是常见的哪几类。但必须承认,对于法医检验的最关键最细节部分展示,还是非常到位的。 看完之后对法医这类职业的敬畏感又多了几许。人的身体是很神奇的,潜藏着各种各样的秘密。人的生命也是脆弱的,会因为施加的外力而中断。不是只有嘴可以张口说话表明态度,陈述事实。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可以,而且最不会骗人。法医的存在,“为生者权,为死者言”。他们的专业能力+现代先进的检测技术,让犯罪分子不会在法外逍遥太久。

 短评

片名不准确,应该改为《法医宋慈与周亦武》[狗头]

9分钟前
  • 404
  • 力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宋慈真是一代奇人啊。看了这部纪录片就去借《洗冤集录》来看看

14分钟前
  • 张兮兮
  • 推荐

只有6集不过瘾。宋慈很伟大。

16分钟前
  • coco
  • 推荐

《穿越古今之法医宋慈与周亦武》,每一集古今案件对照的剪辑形式很棒,更体现出法医学鼻祖宋慈的影响深远,小剧场演得挺像样,可惜集数短了点

17分钟前
  • 胡二
  • 推荐

宋慈,世界法医学鼻祖。穿越古今,以时间为镜,对照八百年间法医学的演进与发展。

20分钟前
  • 游泳鱼
  • 推荐

央视的纪录片 太说教了一些。 古今对比是很好 文案有点不吸引人

21分钟前
  • ReMinD
  • 还行

很刺激。。。

22分钟前
  • fish
  • 推荐

古今对照,理是相通的。科学的求证,实事求是,实验的方法,这些800年前,古人也是如此。甚至三国的时候,官员也是如此求实证地去断案的。到最后如周教授所说,宋慈的思想,方法,态度一直在影响后世法医,而且就肉眼可见的断案技术,800年后也没超过宋慈。

25分钟前
  • 心如止水
  • 推荐

从古至今,总有人蒙冤受屈,也总有人坚持真相,还人以该有的公道~

29分钟前
  • 小鬼家的师公
  • 力荐

宋代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朝代,文字在宋朝发育的像一个风满多情的女子,在文学领域、艺术领域、科技领域都取得了不断发展和创新,宋词、古籍文献注解、文人山水画、五大名窑、改进的印刷术等等,法医学的诞生也昭示着宋代文化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希望央视能中华文化和历史的纪录片一直做下去,不是央视出品的总是食而不知其味,甚至是犹如糟糠难以下咽。

33分钟前
  • 江湖里的一只鱼
  • 力荐

开法医之先河,奠毒理之基础。细微之处见真相,白纸黑字昭冤雪。宋慈牛逼!

35分钟前
  • 阿孝咕
  • 力荐

看完之后决定重新看一遍TVB的《洗冤录》……

38分钟前
  • 阿怪
  • 推荐

又名法医周亦武。古今对照还是挺不错的,也是法医学的一个发展,不过短小,案件都有些泛。

40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以为会是宋慈生平的纪录片,结果却是刑侦剧,有点失望吧,不过古今对照的讲述方式很不错。

42分钟前
  • 胸口碎大石
  • 推荐

猎奇故事成分大,太不紧凑

46分钟前
  • 西牛
  • 还行

一般都是家里人互杀。另外法医昆虫学太帅了耶。原来早在八百年前就已经能识破众多的杀人伪证,更别说现在了。要造一个完美的凶杀案恐怕只是异想天开。

51分钟前
  • 换个名字也奇妙
  • 推荐

做得挺好的。尤其喜欢它的结构,将宋慈的案例与当下交叉来讲。这既是在说,人的恶在循环,同样也在说,法医破译死亡密码的手段也在继承和发展。

53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800年前&800年后(2016),宋慈&周亦武。总之一句话,宋慈牛逼伟大,现代法医学发展很快。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人不要犯罪。6集,每集24分钟,很短,没看过瘾

55分钟前
  • 花城漓江
  • 推荐

可能宋慈能榨出来的知识也就是这些了,火烧、毒蛇、血迹,当然是极其牛逼,但毕竟有限,所以这次的纪录片也没什么新的内容

60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