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哪个角色?” 我的答案是,每一个。
1987年,纽约,某地下舞厅。
四周挂了一圈红色灯管,众星捧月似的围着天花板上吊着的一盏宇宙球灯。转动间,投出数不清的银色光束,像午夜梦回,见星光散碎。
主持人站在台上,高喊,「今晚的主题是,妖娆女皇恨天高。」
说完,舞厅便陷入一片昏暗,只余两束追光。踩着高跟儿的女人就这样走了出来,气势十足。
但你以为接下来是一段惊艳绝伦的舞,不曾想竟张牙舞爪,丝毫没韵律感,有时像鸭子跳。
却还在卖力舞动身姿,大方展示自我。甚至骄傲地扬起下颔,睥睨众生,婊气冲天。颀长的身子,一举一动都牵着在场每一位看客的眼。
这只是美剧《姿态》众多舞会场景的一瞥。
而台上跳舞之人,皆为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且多半是黑人。因性向选择,他们被父母抛弃,遭社会排挤,终于无家可归。
好在,有这光怪陆离的舞会,使他们不必遮掩,并得以看见,自己是五彩斑斓的黑。
上世纪20年代,有个叫兰斯顿·休斯的黑人作家,在《Spectacles of Colors》中这样写道:
纽约哈莱姆区最奇异、绚丽的景象,是一年一度的舞会。
我有幸作为客人出席,发现舞池里男人穿女装、女人穿男装。比如着飘逸长袍、头戴羽毛的男性,着无尾晚礼服套装的女性,五花八门,都是时髦之举。
这里所谓的「哈莱姆」,是黑人住宅区。
当时,法律禁止公民穿奇装异服,舞会也是白人专属,每年举办两到三次,多在宫廷和酒吧。
一进门,就能瞧见顶上悬着的水晶琉璃吊灯,使得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金碧辉煌、流光灿烂,简直要失了方向。
跳舞之人更是锦衣华裳、珠缠翠绕,在有节奏的旋律中回旋、摇转、摆头,真正高贵异常。
黑人无法参加,他们甚至不能和白人一起念舞蹈学校。倒听说有个舞后去跳过几次,但由于种族歧视,很少拿奖。
20年代,随着「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新黑人运动)」爆发,舞会文化在黑人同性恋中掀起巨浪。
他们开始在地下舞池举办舞会,无视禁止奇装异服的法律法规,置办衣衫,涂脂抹粉,尽情展示自己的美。
并迅速吸引了同种族的双性恋、跨性别者和对性别认同感到困惑的酷儿。
凌晨三点,戴羽毛、着皇冠,踩高跟鞋,精心打扮,眼里写满了张狂与自我,像得志的新欢。
也只有在这个时刻,他们才最安全。
《姿态》里,一个黑人青年问一位跨性别舞者,到底什么是Ball?
舞者带他到地下舞池,俯视着那群脸妆精致绚烂、衣着色彩斑斓的人,说,「在充斥着异性恋的白人世界里,挣得一席之地。」
所以,别再问「舞会」为什么是ball而不是dance party了,这是独属于LGBTQ黑人群体的狂欢。
他们被主流思想排斥并妖魔,是美丽世界的孤儿,只有在这见不得人的地下舞会,才能将自己碎得不成样的自尊,勉强捡回来几片。
30年代,有个叫Crystal LaBeija的非裔美国人,在白人组织的舞会上,获得「变装皇后」称号。但大部分时候,她不得不面对肤色带来的困窘。
于是和朋友搞了个组合,叫「House of LaBeija」,到地下舞厅跳舞。
这里的House,跟前文的Ball一样,都不止于字面意思,还指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族。
多为历届舞会比赛的优胜者建立,作为「父亲」或「母亲」,招揽成员,一般为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
并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以期日后在Ball上为家族荣耀一斗芳菲。
House of LaBeija是这种「House文化」的鼻祖,具体面貌气质不详,只知其在1968年的电影[女皇]中有短暂出现。
比赛项目分很多种,但多半是融合了走秀与舞蹈,由评委逐一打分,判定获胜者。拿奖杯最多的,将被尊以「年度传奇家族」的地位。
整个黑人舞会历史,有很多这样的传奇。最著名的,当属「House of Ninja」。
这支家族的「父亲」,叫Willi Ninja,是个黑人同性恋。其在1991年的电影[巴黎在燃烧]中担任主演,并表演了一段舞蹈,惊艳世界。
《姿态》里也有不少,比如「丰饶之家」、「伊万格丽斯塔之家」。甚至第一集,女主就在街头问,「你有没有考虑过加入一个家族?」
她是跨性别者,很小便被得知真相的母亲抛弃,却在建立House后,努力去做一名合格的「母亲」。
大家吃住在一起,圣诞节会拿到尽管寒酸但情义厚重的礼物,从此不必担心露宿街头,更不再是无家可归的浪荡子。
没有家庭,就创建一个;没有身份,就冠以家族之名;不被认同,就去地下舞会创造价值。
自此,他们不再将世界的敌视与偏见放在眼里。有家,就有活下去的底气。
60年代,纽约,莱克斯岛监狱。
男同性恋们翻看着《Vogue》杂志,百无聊赖之际,突发奇想,学着封面上的模特摆起Pose,熟练以后,又将这些Pose衔接起来。
出狱后,他们跑去地下舞厅表演这种舞蹈,竟如一夜火树银花,一下映亮了整个纽约。
这种由《Vogue》封面演化而来的舞蹈,叫「Voguing」。
动感型舞蹈,流行于纽约黑人地下舞厅,多采用即兴节奏,动作包括手势、旋转、摔地、鸭子跳和最基本的定点Pose,非常带动气氛。
于是,每一场Ball,每一个House,都在学习这种舞蹈,必要时作斗舞之用。
《姿态》开场便来了这么一段,主要利用腕关节和肘关节的结合,手型固定,五指并拢伸直,带着昂扬雀跃的「婊气」。
但要说这方面的灵魂人物,还得再提一嘴Willi Ninja。
Ninja是「忍者」的意思,他给自己取这个名字,暗含了忍者衣锦夜行、迅捷如风的飘逸,就如Voguing。
从高级时装秀和芭蕾中获得灵感,在先前强调线条和定点Pose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身体的旋转、大动作以及舔地面儿的「摔」和「跌」。
自此,Voguing的风格从Old Way进化至New Way。
手势、旋转、猫步、屈膝行、下跌,五大元素,一举一动都有棱角,极具侵略性,传达着真实的自我,并充满流畅感。
Willi Ninja也因此被称为「Voguing教父」。
1990年,他拍了[巴黎在燃烧],开场便是一个黑人青年在说:
我爸常说,人生和棒球比赛一样,也有三振出局。
假如你是黑人、又是男性,就已经被两振了。你是黑人,是男性,又是同性恋,那你最好做足准备,要比谁都坚强,因为你的人生将非常他妈的难熬。
电影背景是80年代的纽约,和《姿态》一样,有无数遭父母和社会驱逐的黑人同性恋、跨性别者。
他们聚集在哈莱姆区,浓妆艳抹,穿上或偷或亲手设计的衣裳,在地下舞厅跳Voguing。
这里是最接近梦想的地方。而所谓的梦想,不过是有朝一日,能带着真实的自己,在第五大道上昂首阔步。
因为这部电影,Voguing火遍全美。
同年,麦当娜邀请Willi Ninja为她编舞。于是,几个标准的Voguing动作便出现在了她的《Vogue》MV里,Voguing一下红透全球,打入主流文化视野。
第二年,纪录片[与麦当娜同床]更将这种舞蹈推向世界顶峰。
2014年,其MV御用伴舞、一对来自日本的百合恋人佐藤郁哉和中山万美完婚。
二人组成了一支名为「Ayabambi」的组合,将传统Voguing改良,几乎不再有旋转和屈膝行,而是将动作集中到上肢线条,靠手腕翻转。
其一舞一式干净利落,有超高辨识度,无限的爆发力中透出中性之美。
更忘不了英国电音才女FKA twigs。
她在2015年发行的《Glass & Patron》MV中,大秀Voguing,包括手舞、摔地、旋转,被称为是「Voguing母神」。
用肢体语言,造万物生长。
如今,有《姿态》。
在地下舞会上,这群被社会边缘化的人,斗舞时互不相让,你方唱罢我登场。
他们将臂膀圈成舞池,借Voguing角力,融合了爱与恨,举手投足快慢错落,动静有致,像时尚杂志上的硬照摆拍。
那是为在这世上生存下去,需要拿出的姿态。
没有韵律和技巧,是婊气十足的舞蹈,但每一个舞姿都在挣!挣最接近真实的自我,挣人生难得的聚光灯,挣归属感与社会认同。
这是充满力度的Voguing里,隐藏着的卑微骨骼。它裹着带血的伤口,正迎着刀剑一样的冷眼肉搏。
从前有个Ball,Ball上有个House,House里的人正带着大家跳Voguing。
或许,正如《姿态》里的那位老主持人所说,「振作起来,加倍努力。胜利不在今天,可能就在明天。」
那么, Voguing舞者,请继续「婊」。总有一天,你会昂首挺胸地走在第五大道。
等着瞧。
-
作者/六姨太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I'm no one.
I want what I'm supposed to want, I wear what I'm supposed to wear, and I work where I'm supposed to work.
I stand for nothing.
I've never fought in a war and I probably won't ever have to, 'cause the next one's gonna kill us all.
I can buy things I can't afford, which means thev're never really mine.
I don't live. I don't believe.
I accumulate.
I'm a brand-- a middle-class white guy.
But you're who you are even though the price you pay for it is being disinvited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I'm the one playing dress-up.
Is it wrong to want to be with one of the few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isn't, to have one person in my life who I know is real?
Stan 性别:男
外貌:人畜无害,有时甚至看起来有些俊俏招人怜爱
人物关系:老婆,情人Angel,老板
性向:不明(不能确定他到底有没有曾经爱过老婆,从Angel的外形也是女性,他一开始也不知道来说,也不能简单归类为gay或双)
人物性格:聪明,迷茫,敏感,懦弱
人物设定:
被典型的中产阶级外壳包装的普通家庭白人男子,不管自己是否有梦想,会努力追求令人羡慕的物质生活。
混迹于两个不那么适合自己的社交圈,一个是“高于”自己的阶级水平的上流圈,一个是“低于”自己的阶级水平的有色人种LGBT圈。
And渣男,毕竟出轨了没什么好洗的。
但是却看的自己感慨万分,对不起一不小心共情了(作为努力在大城市生活的小镇青年)。
这样的人物设定注定了他是一个纠结结合体。
---
聪明的他好像只需要努努力,就可以挤入想要攀上的上流社会,过上想要的生活。聪明的他,巧妙的穿梭于老板、老婆、Angel之间。
就像Stan讲的,他的“中产”生活好像什么都可以买的起,但是因为有贷款,其实这些东西也并不都真的属于自己。为老婆买只穿一次但是贵的要死的礼服,只为参加和上层们一起的宴会。换上Fancy的车车,出入都更有面子,好像真的有中产那味儿了。而这些努力换来的一切,在并不虚荣或者说十分实际的老婆面前,并没有那么打动她,快乐是肯定的,但是不能get和他同样的快乐,也不喜欢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既然花钱不如来点实际的更好,比如一台洗碗机。无声无息的两个人虽然在一个家庭,没有矛盾但好像不是一路人了。
和Angel的关系,是Stan在有了中产外皮之后,享受着“高人一等”的快乐,自己的一些小举动,都可以让对方星星眼。同样Angel美丽的外表令他着迷,欲罢不能。他们脱离于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圈子之外,都活在只有两个人的理想世界里,也并不了解彼此的真实生活。对Angel的爱,就像是小孩迷恋臻爱的玩具一样疯狂,是真的,但是也不是不可抛弃。
当Stan和Angel一起参加Ball的时候,面对Angel小伙伴审视自己的眼神和调侃的话,手足无措,像个去错了大人地盘的小朋友(想到几年前,第一次买票看Drag Show没见过世面的自己,端着杯橙汁呆呆站了一晚上)。他从来没有和Angel一起来过她的世界,面对这群一直被人冷眼相对的特殊群体,毕竟人类对于未知的第一反应是恐惧。对于他过于冲击,一时之间,迷茫的让他害怕。他可以放弃Middleclass White Boy的生活,抛弃一起,和Angel过这样的生活吗?不知道,不,当然不行,但是不可以告诉Angel。也因为这次之后,两个人BE。
虽然共情渣男很可耻,但是在感情渣之外,get到了同款迷失感。想要更好的生活,努力后得到却累得也没有那么快乐,想要特立独行且自由奔放的生活,放不开也get不到,羡慕一种状态却永远无法融于的无力感。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为什么人会想要不适合自己的生活呢?
如果贪心是原罪,心如止水是否一定能活得快乐?
无从得知。
因为经常失眠熬夜,我的肝好像不太好,所以可以叫我小心肝吗?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吃,炸鸡、豆腐、麻辣烫、酸辣粉、瘦肉丸、巧克力、布丁、泡菜、烤肉、盖浇饭、手抓饼、面筋、鸭脖……想把天上的星星摘给你,却发现它们早就在你的眼睛里。 肚子好饿,我只能握住拳头,打向自己的肚子,帮自己出口饿气你要是说处对象,不好意思没空,但你要是说干饭我一定马上到刚刚遇到卖草莓的,他说他的草莓绝对是最甜的东西。我嗤之以鼻,怎么可能有比我还甜的东西呢?又是虚假宣传
POSE,是大概炎热的盛夏里最大的惊喜了吧!原本是对剧名和题材感兴趣,谁知第一集看完便欲罢不能,生猛带劲,却又包裹了人性温情,必须给予大大的赞。
对于跨性别者这个特殊的群体,最初还是通过电影《橘色》有所了解,“她们”比女人还美,脏话连天,做着些上不了台面的工作,虽然生活窘迫,却依然忠于内心。姿态里面的“她们”更是浓墨重彩,通过“舞会”充分展示自我,浮夸的服饰,奇怪的舞蹈动作,对于小白的我们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科普。
在鲜明靓丽的外表下,这个特殊的群体显然活得很不容易。她们居无定所,不被家人理解,“House”则是唯一的依靠。剧中有个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片段,Blanca在同性恋酒吧遭到拒绝接待,她不依不饶,连续去了几次,最后甚至被关进了警察局,Blanca说她之所以如此坚持,只是为了后面的人(或者说后代)能够活得更好。这一刻,觉得Blanca好勇敢,她虽然是因为确诊艾滋后,才决定自立门户,可是之后走的每一步都非常艰难,她是用了多大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将House做大做强。更重要的是她用行动为自己发声。《120击》打动我的原因之一就是主角们用尽一切为自己和群体发声,要知道他们今天站在街上游行,明天就有可能去见上帝,在这种绝境下他们还能挺身而出,让世界听到他们的声音,这是多么珍贵!
生活中除了对身份的认同外,她们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很多烦恼,比如Angel追求真正的爱情,Damon的舞蹈梦想。她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靠梦想更近一步。
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舞会主持人与Blanca的私下交流的桥段,他们是彼此最忠诚的朋友,敞开心扉,互相扶持和理解,尽管时常还相互嘲讽。作为感情和生活上的过来人, “House”的爸爸与妈妈,尽可能帮助毛孩子们不走弯路,堂堂正正的活下去。
第一季的大结局太过温暖和美好,以至于不敢想象第二季还将如何继续。所谓多一份理解,世界便多一份美好。
1,我真的,受不了,他们的,舞蹈风格。。。。。
2,给化妆组和服装组的老师跪了!超级赞!!!!!
3,不是很看好这样“及时享乐”的爱情观。
4,角色说话的时候有在想:这才叫台词阿!!!!看看现在的国产剧都是什么妖魔鬼怪。。。
5,不太适应这个剪辑
6,文化。什么才叫文化?看了这个对于美国的边缘文化有了多一点的了解。感谢还有人这样记录他。给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活法。
原创: Tang NOPELESS 今天
其实,女装大佬也不是一个说起来很轻松的词,TA们处在鄙视链的底层。
“T”在LGBT群体中,是跨性别者(transgender)。这些年性少数群体运动愈演愈烈,大众对于同性恋、双性恋已经有所了解,但对于跨性别者,还存在更大更深的认知黑洞。甚至在LGB群体眼中,跨性别者也是特殊的存在。
所谓跨性别者,就是对自己的性别认同存在障碍,通俗来说,就是心理上的自己无法接受生理上的自己。
性别的界限在他们身上变得模糊,对于他们而言,身份认同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别人眼中,他们是怪胎、异装癖;就连变性者,也会认为跨性别者是不同于男、女性别的第三种性别,而拒绝与他们为伍。
如果有LGBT也有歧视链,那么上帝一定把跨性别者放在了最后最后一环。
最近有一部美剧《POSE》就是以LGBT边缘人为主角的故事。出乎意料的是,剧中除了几个好莱坞常驻演员之外,主演几乎全部都是同性恋、跨性别者,而且连导演墨菲自己也是公开的同性恋。
虽然故事像舞会的霓虹灯一样华丽魔幻,但包含其中的感情是真实的、存在的,由跨性别者展现自己的故事,寻找他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身份与爱,自我与社会认同。
尽管身为禁忌,但他们总是以绝对坚强的姿态面对一切。Blanca在得知自己身患HIV之后,毅然离开了“丰饶之家”,决定组建自己的House,不仅为了证明“我真实存在过”,也是为了她在剧中多次强调过的“为了下一代能获得更平等的权利而生活”。
小镇青年Damon就算是被父亲毒打、被母亲羞辱,被赶出家门,也决不放弃自己的舞蹈梦想和性取向;偏执的Candy打硅胶隆胸隆臀,最后在舞会上晕倒,也在追求美和认同。
这些原本在大众眼里丑陋、罪恶、扭曲的异类,都在剧里迸发出生命最本真的色彩。导演用最夸张的色调和饱和度,来展示他们的自信和美丽。
在金属亮片、流苏衣饰的包装下,他们走秀,他们舞蹈,他们飞扬的姿态,将跨性别者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完全暴露在观众面前,尽管性别是隐秘的,但他们的美丽是真实可触知的。
难过的是,舞会的本质是迎合,每日的主题都在朝白人—当时的社会主流靠拢,无论是皇室贵族、精英白领、性感女郎,这都显示,他们明白,除非自己主动,否则永远无法被社会接受。
许多跨性别者在做没有变性手术前,都会通过服药或是注射性激素的方式激发对立性征。尽管这些激素可能会伤害肝脏、肾脏,甚至激素间巨大的对抗作用的会缩短寿命。但相比健康上的变化,自我认同才是最大的问题。
在迷茫的阶段,不少跨性别者会通过自残来改变自己的身体现存的不满意部位,有人会用美工刀划胸部、割掉自己的乳房,有人会切掉自己的睾丸。
对他们来说,统一自己的性别和取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统一之后,如何面对,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
主角Blanca去gay吧不能得到任何服务,不仅被保安扔出门,甚至还被警察以扰乱治安抓进警察局;全剧最美的Angel爱上白人青年斯坦,但在两人亲吻之后,斯坦回家疯狂刷牙漱口,因为他觉得这是“恶心”,是对主流的背叛。
制造出这样窘境的,是一个由他者和排他性规则统治的社会,在这里,只有“对”和“错”两个选项,但对于跨性别者这个丰富、多元化的群体而言,平面的视角终究无法概览立体的空间,人们的2D眼光只能看到他们光彩下的灰翳。
“某种程度上,TA们是在探索人类无穷的可能性,TA们站在少数人角度进行思考和表达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多元社会的基石。”
毕竟,多数人的社会意识还停留在“主流即正确”的阶段。
圣经旧约中将同性恋定为一项罪行,甚至会被天降之火所灭,这造就了极大一部分基督徒对同性恋的仇视,再加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席卷美国的艾滋恐慌,形成了这种病是为了处罚同性行为的盲目认识。
由于社会仇视,跨性别者生活现状都不容乐观,他们一直游离在社会底层,处于社会边缘的边缘。而卖淫、沦为性玩具,通常是跨性别者养活自己的唯一出路。
这些女性特征和男性特征共存躯体,所展现出的暧昧气息,“让我看到了美和性感”,摄影师Ana Carolina Fernandes说到。
她曾经深入里约热内卢的拉帕(Lapa)地区,拍摄当地跨性别者的生活。最后由衷感叹,这些人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身体,而“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性感”。
1970年的同性恋女诗人Audre Lorde曾说过说:“如果我不定义我自己,那么我会被挤压进大众想象中,生吞活剥。”
而这,所有LGBT人群一直在做的,坚持对于超越女性或男性二元身份桎梏的斗争与探索。除了他们自己,还有谁为他们带上皇冠?他们的姿态十分确定,这些人,在视觉呈现上是一种生存宣言的展现。
这是一些备受痛苦的躯体,但他们同样拥有感知爱的能力。他们拥有真正属于战士的灵魂。
本文章首发于公众号:NOPELESS
探寻在别的地儿看不到的角度和态度
色彩缤纷+歌舞+复古+LGBT ok这就是我今年最爱的剧了. 想音响大放惠特尼的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跳一个下午。Honey,u gotta live,work and pose!
姐妹们舞起来biao气冲天,男孩女孩们激情又热血的励志故事,太带感了!【第三集结尾哭瞎,真的太爱这群主角了】【第六集Pary的演技爆表,必得明年艾美提名】【第八集看完,感动到不行的结局,期待第二季】
Elektra slays
第一集结尾处《billy eliot 》的《闪电舞》,让我这个怀旧派激动死了
没想到可以拍得这么生动不枯燥!!!好温暖的一个家啊!!!我要看着你们越来越闪耀!!!!!!!!
鲁保罗的好多梗在这有共鸣!
其实我一直怀疑LGBT是否真的是一个群体,因为我们内部的歧视链往往比外部还要厉害。Ryan Murphy这次把最边缘的变性群体推到最前台,让这些碧池在恨不得把对方大卸八块的争奇斗艳和毒舌撕逼中展现生活的“范儿”。Live,Work,Pose,生活是不能没有范儿的呀!
先穿上世界上最美的衣服,然后用录音机大声放着觉得最high的歌,再尽情跳着最喜欢的舞,最后大吼一声:老娘/老子全世界最美!
如狄更斯名言,80s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表面看Ryan Murphy在这部剧集和美罪第二季都用上了他一贯的浮夸特色,相比后者的华而不实,本剧却在浮夸下诚意十足地展现了具有真情实意的故事,诚意是拨开浮夸妖异的面纱之后,呈现一群麦当娜的心路历程,且与噱头大于实质剧情线杂乱,常常结局时还有许多线没有填的的美恐系列不同,POSE仅用八集就栩栩如生的刻画了一大群角色的群像,还成功的将每条线都交织合并赋予了完美结局,看得出是倾注真心的佳作,80s的配乐不仅锦上添花,更是浑然天成~
黑人作起妖来就没别人什么事了,哈哈哈,五光十色,让我想起了变装大赛(虽然没看过但海报风格很像),黑人很适合这种装腔作势的风格,很有趣。然后斗舞情节没怎么看懂,好像两三下就比完了,也没看出来谁更胜一筹。
世界杯开幕式和pose我选择了pose,那些愿意低头的人,眼中含有真理。(vogue dance美哭我
Live, Work, Pose.
有些剧你说不上哪里好,但就是不舍得弃掉。
第一集最后的舞蹈看的让人热泪盈眶.
实话说,文化差距太大,体会不出魅力,只觉得挣扎又狰狞。
angel也太美了吧! PS:居然有Meloni客串,真是个性感的老家伙!
Ryan Murphy大爆发,聚焦跨性别社群的多姿多态、G/T的变装秀亚文化。边缘人生的两端——妍丽的绚烂与压抑的阵痛,惊艳程度不亚于第一次看《同志亦凡人》/《孽子》。如果说《宿敌》、美恐美罪系列多少有点投机噱头,这部也难以脱嫌,但绝对是他最好的一部。同志社群的内部歧视链早该被好好讨论一番了。 #可惜的是,看到最后一集,认清它本质是个温情肥皂剧,并非神作。
天呢 这剧的原声带都能值五颗星
看不下去 难看的做作 Damon尤其烦人
好莱坞最低俗的套路抹上政治正确的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