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梁飞感到自己并不幸福,他一直在为金钱奔波劳累,这慢慢让他失去自我,失去爱与被爱的能力。身为男妓,他被家人排斥;身为同志,他被社会排斥。因为贫穷也因为责任,他过不了自己想过的生活,他觉得自己没有矫情的命,就像一条关在笼里面的狗,叫几天就闭嘴了。
所以梁飞更加内敛乃至阴郁,用沉默和抽烟来遮掩脆弱的内心。这样脆弱的边缘人慢慢脆弱到不敢奢望自我情感的表达,为了获得认同感,他要像蜘蛛,一个都不放过,每个都爱。
这错了吗?他不知道。但要像蜘蛛一样的梁飞需要且一直为别人活着,这伤害到了他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梁龙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他孤寂的内心;可被狠心抛弃的晓来为他断了腿,为寻找认同感而一直为别人而活的梁飞因此不得不赎罪。
晓来和梁飞还相爱吗?结尾昏暗的天桥上,瘸腿的晓来望着梁飞,艰难地跟上他的步伐;梁飞抽烟又喝酒,蹙眉默然走在前面,最后停下等待晓来跟上;他们相顾无言。现在的这份爱包含了多少沉重的责任、束缚甚至障碍?
对梁飞来说,他的快乐是酒吧中与梁龙的共舞,在舞蹈中他做得自我、抛却烦恼、无拘无束,但因为“每个都爱”的责任,他只能掩盖自我,固执地把龙认作“家人”,晓来为“爱人”。
金钱男孩想要寻找幸福,他出卖自己、辛苦赚钱,到头来得不到家人认可、被社会看不起、感情千疮百孔、难以在城市扎根。他错了吗,人怎么能这么活着呢?
蛮真实。没有狗血,就是普通人会有的感情纠葛。
形婚,家人的压力,对初恋的歉疚,对现在恋人的“仗着人家爱自己就不怎么珍惜”。但恋人走后,又开始怀念,变成下一个得不到的怀念。
柯震东的演绎还不错。始终有种淡淡的悲伤。这在电影前半段,人物初入社会之时,有点奇怪。五年之后,这份悲伤和人物剧情契合了起来。
有种经历了一些起落,觉得人生不过尔尔,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徘徊。
梁龙的介入,增添了生命的火星。因带着梁龙前行,仿佛自己也有了成长的弧光。
最后的舞蹈剧情,感觉他这几年没有虚耗。也许稍微学了点现代舞,locking,肢体演绎能力好了很多,隐隐然能体现出同志的一丝丝媚态,分寸竟让人很舒服。
四星半的样子吧,但是评分太低了,我要加半星。最后是看哭了的。生活好苦,但是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要舞起来。(此处应该有涛姐的山河故人gif)
虽然里面试图展示内地的广袤和复杂的人事物,但是限于拍摄环境,还原度很低。影评里很多人都在吐槽这个,但是这种题材,内地又没法拍,真是两难。有人能拍出来,我觉得总比没有强。至于闽南话太多,那可能老家是福建呢,也说得过去。
整个电影的质感是非常好的,人物的情感也动人,除了男友结婚的那位很出戏,其他人都在戏里。整个剧似乎有主角自己的影子,一开始对爱人不负责,后面的想要弥补,被警察搜家时候的眼泪。消沉之后重新获得的对生活的热爱。
电影的画面和配乐都美,烟雨,海边,露台,夜晚,都美的让我想住进去。
工具人女主很自然,土狗阿龙很自然,那火焰,那眼神,那笑脸,都是黑夜里的救赎。阿飞丧和苦逼,但是他也在憋气之后又浮出了水面,真让人欣慰。
整个剧我没有看到什么猎奇的剧情,只看到了活生生的小人物的生活。
我也是money boy,西安机场的money boy,被艹完就扔无人理会的社会底层,但愿我也能获得救赎。🙏
边缘题材与酷儿的结合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是导演的把握显得过分功利化了。他企图用割裂的地域,语言,文化甚至是面貌来弥合大陆与台湾同性文化的认知,从而达到中国式酷儿作品的表达,个人鄙见导演有点都想要,但是都没做好。无论是摄影构图的粗糙,还是台词的口音与地域的不对版,亦或是剧情的三角恋套在一个边缘人物的处境之上,都是企图给出一个普世价值的酷儿版图,真是无力又无趣。要么把故事讲好,要么把形式感最足,最低的要求把情欲处理好,然而导演很令人失望,甚至是及格都不够。
为了白宇帆一些美妙镜头去看的(看了之后发现其实没啥美妙镜头x)属实是一言难尽。柯震东的角色渣得没头没尾的,你想要两个都有,倒也不必说什么他是我爱人你是我家人这种话,你把自己家人睡了,你安心吗。蜘蛛这个比喻太对不起蜘蛛了(虽然我讨厌蜘蛛半夜梦见蜘蛛会吓醒),你这就是纯纯贪心又不真诚,拿白宇帆的真心不当回事嘛……害。别说你是我家人这种屁话了,你敢不敢直说啊,我喜欢你,但是没那么喜欢你,比不上对晓来的喜欢。所以你愿意待就待,不愿意就算了。呵,你又舍不得打开天窗说亮话让人家选择,那你这算啥。牲口行为。
还有我不理解为啥要把李茵写成跟柯震东的角色之间有关系的人啊?为啥要把晓来的老婆塑造成“蜘蛛女”啊?“像蜘蛛一样散发我的爱,经过我网上的人都不会放过”……这是什么对爱而不得的人的对象的投射吗,稍显心胸狭隘了点吧?
当然曾美慧孜一人分饰三角也是辛苦了辛苦了🤝
全程心疼白宇帆(梁龙)。白宇帆演技在线,撑得起这部电影。从第一次出场就能看出他对梁飞(柯zd饰)的喜欢。只不过白一脸精相,前期要演一个傻角色真出戏,后期成长了才贴合角色一点。
最后,不管是男男还是男女,有些性爱镜头都显得过于恶心了。可能导演就是追求这种恶心的感觉吧,毕竟是moneyboy,做爱也身不由己。
中途一个老男人想出钱和柯震东接吻的时候可谓是柯震东的演技高光!柯震东整个下半张脸都绷紧了!恶心到想吐又强忍住的样子极致体现了出来!真实生理不适表情!好评。(当时我愉快的笑出了声)
希望白宇帆多给我们一些好电影。
“地点并不重要,它当然可以发生在北京,或者是任何一个城市。虽然我们是在中国台北拍摄的,但其实我想模糊这个故事具体的发生地。我在这部电影里,没有放置任何政治上的指向和隐喻。我只是想表达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去尽力表达一种现状:一些年轻人牺牲自己,却并不能保护自己,这样的一种现实。为家庭牺牲,用这种方式谋生,或许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一种正向的选择。”
面对记者的专访,《金钱男孩》的导演陈熠霖直言“想找出这些男生牺牲自己的感人原因”。影片《金钱男孩》近来广受瞩目,这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反映了同性恋群体、或曰“MB”群体(影片的英文名也是“Money Boys”,缩写为“MB”,指以为男性提供性服务为生的面容俊美、身体健壮的年轻男孩群体)在当下的生存窘境,探索他们的内心隐秘,与他们在社会大潮中的阵痛和与传统观念的冲突等,影片接连入围了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与中国金马奖,在表演奖项与新导演奖项的提名上获得认可,这是导演陈熠霖的长片处女作。诡谲的是,影片的豆瓣评分甚至连“及格”都未曾达到,落得个4.4分的低分,仅从演员阵容来看,这样的分数并不讶异。网友评论从各个方面直指影片弊端,但对电影的评价本就是“各花入各眼”,每个人的喜恶和审美都不尽相同,仅从电影文本本身而言,这部影片仍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影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来自农村的阿飞(柯震东饰)在城市当性工作者(money boy)赚钱贴补乡下的家人,晓来(林哲熹饰)是阿飞的恋人,阿飞在一次接客后被无赖客人打,晓来为阿飞报仇,被客人打断了腿,客人带一众小弟找上门来,阿飞在此时逃离了他和晓来居住的地方,去了远方。镜头一转,已是“五年后,另一座城市”,阿飞所认识的“同行”纷纷出于家庭传统观念离开,回老家组建各自普世意义上的家庭,阿飞回老家看望家人,与长辈吃饭席间说起结婚的事,大舅喝多,认为阿飞是“变态”“没脸见外公”“你在城里做的事,你心里清楚”云云,阿飞一怒之下与大舅等打了起来,阿飞告别了姐姐(曾美慧孜饰,包括阿飞姐姐一角在内,她在影片中一人分饰三角),来到城市,跟着他的梁龙(电视剧《山海情》“得宝”扮演者白宇帆饰)是同乡,梁龙仰慕阿飞,两人成了情侣,后来梁龙也成了“MB”群体的一员,他们在城市打拼,就在此时,阿飞遇到了在餐厅驻唱的、已结婚生子的晓来……
影片的镜像承袭了台湾电影一以贯之的温柔敦厚的风格,甚至你在缓淡的长镜头里能看到侯孝贤的影子——故事性较弱、重情绪表达、镜头总是在有意地建构淡淡的疏离感,让“生命在银幕上流淌”。评论家将侯孝贤的长镜头称为“静观式”长镜头,顾名思义,静静地观察。这种独特镜语的运用既使影片具有纪录片客观、真实的特质,又彰显艺术创作者主体意欲传达的“意境”,虽暗合巴赞纪实美学的有关观念,但又有创作者主观意识的渗透,有着独特的美感。《金钱男孩》自始至终充斥着大量的长镜头,开片即是俯拍的湖边洼地水流缓慢流过的空镜头,透过水流看到三两水草,正如无法被传统观念所理解的幽密情感总是在暗处滋生。第二次出现这一空镜头是在阿飞回老家被大舅指责之后,沉寂的音乐,简单的几个音符,引发观众对生命、情感的无限思索,镜头向上摇才知悉这是阿飞故乡的风景,足以见得,故乡始终是萦绕在城市游子心头抹不去的想念。
故而,影片的第一个特点在于对同题材影片的空间呈现上发生了“位移”,而且展现了少数群体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犹疑。台湾电影一向坚守中国传统文化,阐发中国伦理道德及艺术美学的独特魅力。既在城市打拼,那么阿飞属于哪里?我觉得他既不属于农村,更不属于城市。他的思想已经在大城市耳濡目染,他同群体的朋友、有钱的客人、所见所闻,已经对他的思想进行了现代性的改造;可“MB”群体以提供性服务为生,是城市的“边缘人”,他们在禁地边缘小心地游走,居于城市一隅,所做之事如许多情感一样“见不得人”。这就造成他们情感世界的割裂与徘徊,柯姓男演员对此塑造得比较好,2014年他以吸毒一事锒铛入狱,断送大好前程,许是亲自体会了痛苦,所以在影片中民警钓鱼执法段落里,前一秒他饰演的阿飞还在用脚蹭便衣警察的后背,后一秒门铃声响起,警察进他的房间,调查他涉嫌卖淫、藏匿毒品,柯饰演的阿飞泪流满面,现实与电影的深度互文,让人不禁唏嘘。
另一处是梁龙跟着阿飞来到城市,也想通过做“MB”,在城市闯出自己的一片天,阿飞对梁龙说:“出卖自己,没有人看得起你,你永远都是个不孝子。”大舅惹他不快的话,他原样讲给了梁龙,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孟子》里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被多数人奉为圭臬,大舅说阿飞是“不孝子”,也无非是因阿飞年龄大、不结婚生子,所以阿飞所代表的群体,不光受到世人的鄙夷,更有自我内心对自己的拷问。
回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却不是简单的重复。关锦鹏导演的同题材影片《蓝宇》在20年前也如现今的《金钱男孩》一样,入围了戛纳“一种关注”单元。《蓝宇》改编自网络小说《北京故事》,影片自始至终将镜头聚焦于发展中的北京,这是一个纯爱的故事,刘烨在其中饰演以出卖肉身贴补生活的纯情大学生蓝宇,胡军饰演情场公子哥陈捍东,这部影片至今还被很多影迷奉为经典,“军烨”cp仍被钟爱这部影片的影迷关注。2001年,关锦鹏就大胆突破了禁忌,直触国人接受的“禁区”,拓宽了中国电影的表现范围。我看过一部关于关锦鹏的纪录片《男生女相:中国电影之性别》,里面探索为什么关锦鹏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主题,将关锦鹏的个体经验和观影反思结合在一起,关锦鹏细腻柔和的诉说,让我们看到了影片之所以动人的密钥,正是那难能可贵的个体经验。
同样的,《金钱男孩》导演、80后的陈熠霖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出生在中国,1994年后以奥地利公民的身份生活在维也纳。“我13岁的时候跟父母⼀起去了奥地利。之后,大约在15年前,我有⼀个去北京留学的机会,我就在那儿认识了⼀些学生们。有时候他们为了交学费,而选择去做‘金钱男孩’。”导演将自己的个体经验,无论是看到的还是道听途说到的,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种态度本身就值得人尊敬,影片缓缓铺排开的叙事,显现导演洞悉“MB”群体的幽微情感,更有对城市-乡村,现代-传统,放浪-家庭等几组悖谬关系的呈现,讲述的也正是当下社会的故事。
2019年,刁亦男导演、胡歌主演的黑色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让“霓虹灯美学”成为影迷们热议的话题,《金钱男孩》中也有大量象征都市繁华喧嚣的霓虹灯、路灯的镜头,阿飞与梁龙吵架后,两人走上街头,看到一少女在刺眼的路灯下嫣然起舞,她望着路灯,空洞地摆出诱惑性的动作,引路人驻足观看,这一镜头令我起鸡皮疙瘩,你会想到《南方车站的聚会》里周泽农在游艺园投了5元硬币,“蛇头女”开始转动的一刹那,会想到贾樟柯的《天注定》里类似的场景,会想到王朔编剧的《顽主》里颁奖典礼上经典的“模特走秀”,都市街巷魔幻现实的显影也使梁龙的心态发生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何尝不是梁龙内心活动的外化彰显?他渴望被看到,渴望向阿飞证明自己“你能做到的,我也能”,正如少女望向路灯那般,阿飞的忠告早已成为耳旁风,他的世界观正如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一样空洞。
除思想的空洞,许是由于镜语过于舒缓,在观看的过程中总会感到一种情绪在空中漂浮、弥漫,待到即将浓郁时又迅疾散去,这可能是影片低分的主要原因,情绪难以把握,太过于虚无;另一原因我想可能是导演在影片中的地域指向不明确,全片都在中国台湾拍摄,而多处设计却指向中国内地,阿飞与晓来串联起情感的歌曲竟是一首汪峰的《北京北京》,两位台湾男演员用着浓郁的台湾腔、以蹩脚普通话唱着《北京北京》,实在难以说服观众。《金钱男孩》原名《寻找》,男主人公“阿飞”一名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王家卫的经典文艺片《阿飞正传》,《阿飞正传》的阿飞就像一只无脚鸟,徜徉天空,享受自由,但无法摆脱命运的枷锁,当脚落地之时,就永远与天空作别。再看《金钱男孩》(《寻找》)里的“阿飞”,他的母亲早逝,与姐姐、父亲、祖父相依为命,他带着青春稚气未脱从乡村来到城市,也在寻找,寻找自我的栖息之地,逃脱身世的困苦,享受个体的自由,但城市于他,既是自由徜徉之地,也处处充满无奈与未知。
在影片结尾,阿飞搂着梁龙,梁龙骑着摩托在山野驰骋,梁龙问:“阿飞,我是你的什么?”阿飞没有正面回答,顾左右而言他曰:“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霓虹再次闪烁,他们贴身热舞,只是彼此的眼睛未曾在对方身上停留。
也许朱天文《荒人手记》开篇这一句能为影片作以注脚——我以我赤裸之身做为人界所可接受最败伦德行的底线。在我之上,从黑暗到光亮,人欲纵横,色相驰骋。在我之下,除了深渊,还是深渊。
外国人听不懂中文 不知道对白有多么雷多么差多么尴尬所以才进康城的吧 我真的 听到爆笑 前面画面还不错 之后没有特别用力强调画面了 什么都开始差 曾美慧孜是世上所有的女人 蛤????? 最后的柯震东尬舞越看越像钟汉良笑死我了
尺度很大,没想到柯震东有这么多激情戏。其实电影摄影很好,尤其是色彩运用很棒,配乐也还可以,演员们的表演居然都可圈可点。只是这个剧本和台词有点尬,中段回家那段很真实有力量,开头结尾会有点《北爱》(这是夸),但后半有一大段就有点男男版《小时代》的感觉,导致演员只能在各种觥筹交错中伤春悲秋。但制作还是精良的,也有导演的思考,值得进入一种关注且获得鼓励。
【2021VIFF】我一直尝试切换外语片观影模式来看这部片,也许这部片真正的受众不在华人区,否则真的没法看(原定名叫《寻找》居然是因为汪峰。。。)
白宇帆你也太可爱了 嘤嘤嘤
从柯震东和林哲熹两个人KTV唱《北京北京》开始就注定了电影最后的归宿应该是喜剧。听着操着台湾腔的演员们一本正经地演着大陆的故事 ,既觉得实在荒谬离谱,又无奈感慨于这大概是大陆语境里能够触碰这类题材的唯一途径。当两岸之间的电影交流以如此断裂的状态在各自的话语空间内对空言说,这是真正的悲哀。演员的演出都很有记忆点,曾美慧孜分饰三角,白宇帆抹不掉的西安口音,以及柯震东演艺生涯的最大尺度,看看金马5号公布提名能否有所斩获……
“你懂什么?你什么都不懂”柯震东这句台词送给导演。题目起的非常好,我确实想要“寻找”一下神州大地上哪一方沃土培养出了这些热爱茶艺、住在郊区带露台花园的平层的鸭王。可以让角色们都说些人话吗?能让所有演员的演技都看起来像横店的临演,也是非常厉害。
说师从哈内克,我看效仿侯孝贤痕迹更多。为尽孝道出卖己身,却背负大逆不道、伤风败俗辱名,无法归乡;前赴后继下海,挣扎在内疚亏欠与真爱欢愉两难夹层之间。固定、缓慢移动的长镜头呈现出旁观冷姿态,把这群进城务工男孩的道德困惑和情感迷失抚平铺直展现给观众,台词尬了点。在探讨农村婚家体系与同志爱情认知的间隙,曾美慧孜一人出演三角却成为最有趣味的线索。
陈果看了想流泪,郭敬明看了想喊我的顾源你这几年在哪里受苦受罪?!红是真的养人!白宇帆的眼神整个是火焰,熊熊燃烧活灵活现~柯震东这边就完全是一滩烂泥,眼睛里看不出任何情绪。撇去表演,故事不够有说服力的最大原因在于场景太过悬浮,导演你自己说~这tm究竟在讲哪座城市啦?!
摄影不错,别的我真的夸不出口。摄影和画面让这个不怎么样的剧本显得稍微高级了一点点。剧本几乎是接近狗血的程度,台词跟每个人物都很不搭,让人听得很尬。唯一打动我的地方是白宇帆带着柯震东在摩托车奔驰的镜头,两个人高唱“冬天里的一把火”,他们脸上的笑容和渐渐抱紧腰间的手臂,让我感受到了那一刻的爱。曾美惠孜要一人分饰三角,不知道是在暗指同志世界里的女人都一副摸样,还是剧组真的缺钱…
2021年了,咱们湾湾演员扮演大陆角色的信念感竟是来自于一首《北京北京》。欺负人家外国人听不懂中国话在这儿忽悠呢,处处口述着“咱们这儿是大陆我是内地农村的”,处处露着“我虽然是台湾人但是我已经很努力在讲好平翘舌说好儿化音”的馅。白宇帆不愧是西北汉子,做了MB还不忘在家揉面擀饺子皮呢。曾美慧孜才是最大赢家,原来整个世界的女人,都是你。
感觉像卑微乙方为了敷衍提出不合理要求的甲方熬了三个大夜赶制的勘景全案报告,甲方大赞“好厉害这就是我想象中的样子”,乙方心说“也太好糊弄了吧真是个山炮”。长镜中的表演堪比抢戏大赛,谁都想压谁一头,好像演完立即要接受陈凯歌还是李成儒犀利点评。
南方农村小哥去大城市卖身的故事,拍摄地选在了台湾(因拿不到大陆准拍证?)。作为华语同影中久违的MB题材,据说还只是三部曲的第一部。从“美少年之恋”到“蓝宇”到“孽子”,总有青春肉体前仆后继的投身欲海,明明是交易、感情却漫溢,活在当下的迷惘照见中国城乡对同性恋的割裂姿态。导演加入了自己的乡村记忆,画面拍得很有美感,另外也太会挑演员了。柯震东如果混我圈应该是天菜吧,真的是个人就爱他...
慢不代表你就是侯孝贤谢谢
白宇帆演的还可以,其他的都不太行,白宇帆是有前途的
既然后半段遇见旧爱后,导演已经放弃了,还不如剧情彻底“飞”起来,和龙做爱,和旧爱做爱,和嫂子做爱。然后来个世纪大和解。另外想说,最让我心动的是白宇帆“喵,喵喵喵~”我死了……
#Cannes2021UnCertainRegard 东方主义都是本科生的人均概念了。但很可悲的是,选片人(外国人)就是喜欢拍喜欢看这样的电影。。。
全部在台湾取景但故事设定却是在大陆导致总有点出戏,而且拍到最后导演好像不知道该怎么收尾了,曾美慧孜居然一个人演了三个角色
#74th Cannes Online# 一种关注入围。用曾美慧孜扮演片中三个重要女性角色,用全在台湾拍摄的场景来指称大陆(长沙、义乌、深圳,福建某旅游村庄……),还是挺有意思的。口音混搭台词尴尬(导演不是中国出生的吗,怎么这么不讲究)。有意识用了不少长镜头,不过很多手法都看得出来出处([海上花][郊游][路边野餐]……)。倒还蛮符合耽美片套路的,比如虐小受啦,身高决定攻受关系啦。台湾腔唱汪峰《北京北京》好好笑!
卖淫版本的廉价《春光乍泄》,导演你懂什么,你什么都不懂!
不一定拍出了乡村同志的困境,但确实像农村土gay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