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恭喜《海边的曼彻斯特》拿到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实至名归,撒花!!!
大家还记得电影《火星救援》里
那个在火星上种土豆的马特呆萌(马特·达蒙 Matt Damon)吗?
这边由他主演的电影《长城》刚在北美首映
影评人就不留情面地表示:
看这部电影就像一直用头撞墙!
那边获得奥斯卡六项提名的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热搜的题目是:
卡西·阿弗莱克「很感谢」呆萌放弃了《海边的曼彻斯特》。
。
。
。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背景知识:
《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故事原型是呆萌先看上的,他本来想自己执导并主演,但因为档期已经排到了两年后,于是找来了老朋友肯尼思·洛纳根(Kenneth Lonergan)编剧并执导,而男主角敲定了卡西·阿弗莱克(Casey Affleck),自己则只担任了制片人。
扮演男主角的卡西·阿弗莱克,凭借此片已经摘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男主角、英国学院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现在看距离捧回小金人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求马克呆萌此刻的心理阴影面积!
好啦,八卦讲完,赶紧进入正题——《海边的曼彻斯特》!
温馨提示:
下文有严重剧透,但更多的是知识分享。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重要的是,越读越精彩哦 (●'◡'●)ノ♥
一般提到曼彻斯特,大家先想起来的都是英国北部的工业城市、英国曼联的大本营、英国摇滚的诞生地。
但「Manchestet-by-the-sea」实际上是位于美国麻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一座沿海城市。
它距离波士顿33.5英里,开车大概需要1个小时左右。
在电影开拍之前,主创人员把麻萨诸塞州北边好好地走了一遍,他们去了格洛斯特(Gloucester)、埃塞克斯(Essex)、罗克波特(Rockport)、塞勒姆(Salem),最后决定在东临北大西洋的Cape Ann拍摄这部电影。
而Manchester-by-the-sea,正是Cape Ann上的一座城市,隶属于埃塞克斯省、麻萨诸塞州。
这里冬天的最低温度是零下5度,降雪最厚时能达到103厘米。据2010年的数据显示,Manchester-by-the-sea只住了5136人。
笔者猜测,之所以选这里的理由,大概是它表面平静,冬季严寒,人际关系简单,小到人人都能喊出对方的名字。
因此,这里才让人无处可藏啊!
《海边的曼彻斯特》作为今年的一匹小成本电影黑马,被提名各大奖项200多次,其中最被看好的,就是「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
男主角的扮演者卡西可以说是拿奖拿到手软,不过「最佳原创剧本」撞上了《爱乐之城》,在金球奖上与奖杯失之交臂,好在又在英国学院奖上扳回一程。
目前还不知道奥斯卡会把这个小金人交给谁,不过真的很想投《海边的曼彻斯特》一票!
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兼编剧肯尼思·洛纳根,绝对是个极会讲故事的人。
《海边曼彻斯特》的剧本,肯尼思写了两年。
他用克制而细腻的笔,描述着现实中无法和解的悲痛。
他的作品看起来结构松散,由无数个片段组成,但每一个片段都是抽丝剥缕,就像一棵老树的枝丫,那些越长越多的细枝末节,让它更具有生命力,也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真正意义上的「叙事」。
在《海边的曼彻斯特》前三十分钟,我完全不知道这部片的走向。
我们只能看到男主角Lee每天一沉不变的工作:修水管、修墙、通马桶、铲雪、倒垃圾……
观众很快会发现,他是个「无聊」的男人。
他没有表情,常常摆出一副局外人的样子。
房客们在他修东西的时候,依然做着自己日常的事情,好像Lee真的是一个透明人一样。
是怎样的一个人,才会排斥与其他人产生联系呢?
整部电影的故事主线其实非常简单,Lee的哥哥Joe因为心脏骤停去世了,他从波士顿回到海边的曼彻斯特,处理哥哥的后事,并且照看他未成年的侄子Patrick。
围绕着这个故事主线,就在Lee一步步靠近他的家乡——海边的曼彻斯特时,这个男人的故事才渐渐浮现出来。
现实穿针引线,往事就循着线头,慢慢地展开。
这一切就像是我们的记忆,它并不是阴魂不散,常常只是触景生情,却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你比较细心,应该会发现导演在影片前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埋下的伏笔。
第一处:Lee赶到医院,得知哥哥已经去世。
他说:「还得有人打电话给我老婆。」
医生才不好意思地提醒他,不是「老婆」,是「前妻」。
因此,我们得到了第一个线头:
这意味着在Lee的心中,「老婆」这个角色一直存在,那他们为什么分开了呢?
第二处:Lee到冰球队去找Patrick,教练问Patrick的朋友站在那儿的男人是谁。
Patrick的朋友说出他的大名后,教练说到:是那个Lee Chandle?
因此我们得到了第二个线头:
这个男人一定做了什么,使得小城里人人都听过他的名字。
第三处:Joe确诊心脏病后,Joe的妻子因为无法接受这个噩耗,当场发飙。
在走前她撂下了一句狠话,对Lee说:
「每个人都该像你一样无所谓算了吧。」
因此我们得到了第三个线头:
Lee想要甩掉的到底是什么?
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导演先寥寥几笔,给我们展现了Lee的过去。
比如他和妻子Randi一起生活在一栋漂亮的房子里,他们有三个孩子,而Lee非常疼爱他们。
比如Lee爱着自己的家乡,爱着这座海边的小城,因为这儿有他的生活,有他的朋友,还有它热爱着大海。
这段闪回用尽了全剧最明亮的色彩:
浅绿色的墙壁、黄色的衣服和床单,还有家里五颜六色的毛巾、玩具等等。
这吵吵闹闹温馨杂乱的家,看起来就像个天堂。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正常的叙事时间线中,Lee去找Joe的律师查看遗嘱,却惊讶地发现Joe指定自己作为Patrick的监护人。
Lee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就在这个小小的房子里,时间好像停住了,往事一股脑地向他袭来,就像是海水涨潮,没有一点犹豫和停歇。
原来,在某个月朗星稀的夜里,Lee的房子着火了。消防员只救出了他的妻子,但三个孩子却葬身火海。
着火的时候,Lee正步行前往离家20分钟路程的小卖部买啤酒,而起火的原因,正是他走前往壁炉里多放的几根木柴。
那个夜晚,改变了他的一生。
因为是无心的过失,警察表示并不会惩罚他,但正是因为没有惩罚,他才陷入了漫长的自我惩罚中。
在这段闪回中,回忆与现实不断地交替重演,观众能看到Lee坐在律师办公室里不安而痛苦的神情,也能看到那个伴着忧伤的挽歌,痛彻心扉的悲剧之夜。
至此,在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这一切的谜底终于揭开:
这个男人是谁?他发生过什么?他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Lee的那些看似赘述而无聊的日常行为,至此突然有了意义,也有了力量。
—— 也许,他现在过得有多差,就证明过去它多伤人。
除了良好的叙事节奏,《海边的曼彻斯特》在展现人物关系上也很有一套。
剧中的核心人物关系,是Lee和哥哥Joe以及侄子Patrick的关系。
在电影一开始,Lee和还是小孩的Patrick一起出海,他们开玩笑地聊到:「如果去孤岛,想带谁一起去的问题。」
Lee给Patrick的评估条件是:
① 和这个人在一起最安全
② 这个人懂得如何生存
③ 你们可以幸福地一起生活
④ 这个人懂得如何让你开心
Patrick毫不犹豫就选了自己的爸爸。
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
一个是Patrick和爸爸的关系其实很好,他信任他,并且觉得他很厉害;
另一个则解释了Lee为什么认为自己无法成为Patrick的监护人——那四个成为他监护人的条件,现在的他一条也不符合。
在整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风景的空镜镜头。
有港口的飘雪、安静的水面、夕阳的流云,以及许许多多开车时沿途的风景。
一些风景是我们直接看到的,一些风景是透过窗户看的。
事件本身,与发生这件事的地方,是绑定在一起的。风景在变、季节在变、人在变,但已经发生的事件本身,却不会再有变化。
春去春又来,只要我们没有到达生命的终点,故事就不会有结局。熬过了漫长的冬天,不一定就是春色满园。而春色满园,也不意味着就阳光普照。
我们只能等,用自己的方式度过、遗忘、度过、遗忘
那些酣畅淋漓哭过一场的人,也许会得到一张安慰的纸巾;但那些从未与过去和解的人,也许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原谅,只能钻回到自己的保护壳里。
当然,如果整部片子都只是伤情,那它永远也无法跻身一流。
可以看出,在Lee和Patrick的相处中,他一步步地器械投降,认为自己也许能重新回到这里。他们的相处小心翼翼又「没大没小」。
Patrick常开些叛逆青年爱开的玩笑,而Lee也经常一针见血。
看到两个大老爷们这样斗嘴,就好像在一杯苦咖啡里加上一勺糖,的确回味无穷。
除了男主角的扮演者卡西·阿弗莱克提名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海边的曼彻斯特》中,扮演侄子Patrick的演员卢卡斯·赫奇斯(Lucas Hedges),以及扮演Lee前妻的演员米歇尔·威廉姆斯(Michelle Williams),也都提名了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
卢卡斯是一只出生于1997年的小鲜肉,曾出演过韦斯·安德森的《月升王国》和《布达佩斯大饭店》。
他在《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的表演确实也可圈可点,和Lee凑在一起,有一种特别的化学反应。
在影片中,Patrick就好像是Lee的反面:
Patrick喜欢「群居」,有朋友、有乐队、甚至还有两个女友;
Patrick聪明、沉着,懂得如何处理悲伤,他选择转移注意力,理解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也明白无论如何,自己的生活还要继续。
扮演Randi的米歇尔出场次数并不多,前前后后加起来大概也只有不到20分钟。
但Randi和Lee在影片最后的那段对话,确实让人感受到切肤之痛。
那段对话太真实了,甚至感觉不出在演
虽然米歇尔在《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的打扮一直都比较朴素,但别忘了,她可是主演了《我与梦露的一周》的女演员啊啊啊!!!
文章的最后,当然要留给本片的重头戏,饰演男主角的卡西·阿弗莱克(Casey Affleck)。
很多人之前并没有听说过卡西,但却知道他的哥哥——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
欸,这哥俩的画风是怎么回事?
欸,这张怎么也怪怪的……
咳咳,三个人一起才是正确的画风!
别好奇呆萌(马特·达蒙 Matt Damon)怎么又乱入了,其实呆萌和卡西的哥哥本,是发小兼死党,他俩还一起自编自演了《心灵捕手》。
两人也因此片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
除此之外,哥哥本还主演过《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逃离德黑兰》、《消失的爱人》等作品。
OK,关于哥哥就先说到这里,卡西因为哥哥对表演产生兴趣,但同时也因为哥哥的光环,一直生活在他的阴影中。
再纵观卡西这么些年出演的作品,也不难看出,为什么说《海边的曼彻斯特》这个角色,就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2007年,卡西出演了哥哥执导的电影《失踪的宝贝》,饰演一个站在道德十字路口的私家侦探。
同年,他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神枪手之死》中,饰演了性格懦弱,一心崇拜着布拉德·皮特的19岁男孩。
从此,好莱坞记住了这个有点娃娃脸的男孩,它沉默而忧郁的气质,让人过目难忘。
但截止至《海边的曼彻斯特》之前,他还并没拿到任何重量级的演技奖项。
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卡西让人感觉不出他在演戏,甚至他就是Lee,那个麻木、沉默、不愿意表达悲痛的男人。
他的情绪看起来很少有波动,但如果你仔细观察,那是因为他处理得非常细腻。
比如在太平间与哥哥Joe告别的那场戏,在等待的短短十几秒里,他的眼睛一直在不安地转来转去,写满了害怕、怀疑和不安。
比如火灾发生之后的日子,平静下来的Lee便真的「平静」下来,眼神如一潭死水。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Lee的手臂上,常常会有几道并没有解释出处的小伤痕。
或许这些痛对他来说什么也不是,但就是这个活得像行尸走肉的男人,会小心翼翼地用毛巾包好三个孩子的相框,生怕他们碰坏了。
卡西在采访中表示:因为自己是两个孩子的爹,所以才感觉能驾驭这个角色。如果没有这两个娃,我们可能就看不到卡西版的Lee了。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其实我无数次期望着一个好结局。
但当Lee发现,那些犯过的错并不会因为已经发生过而不再出现,他还是决定离开这里。
所以,这应该就是《海边的曼彻斯特》里最残忍的隐喻。
就像是Lee对Patrick说的:
「Joe的葬礼必须安排在春天,因为冬天地太硬,要等到来年春天才行。」
该发生的总要发生。其余的事,也只能成为缓冲。
影片的最后,Lee和Patrick,又像以前一样一起钓鱼。
我宁愿相信这个视角来自正在开船的哥哥「Joe」。
海水占了大半个画面,
好像沉浸在心底的悲伤。
也许它不会过去,
但我们只能往前走。
《海边的曼彻斯特》隐藏着一枚大彩蛋。
还记得那个穿着蓝色羽绒服,多管闲事,说Lee不会教孩子的路人大爷吗?
他就是本片的导演兼编剧肯尼思·洛纳根啊啊啊啊啊!!!
虽然只出现了半分钟,但蓝色羽绒服实力抢镜啊!
最后,请不要问我蓝色羽绒服的同款链接,我也在找!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随手点一个小小的喜欢,你的鼓励对我很重要(●'◡'●)ノ♥
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更多关于摄影、旅行、电影、艺术相关内容,欢迎移步公众号:小墨与阿猴(ID:xiaomoyuahou),等你哦~~~
如果你想要写出一个好故事,或者有个编剧梦,那么一定要看《海边的曼彻斯特》。
这部电影给所有现实题材的剧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如何在现实生活的范畴内,去发掘人性的幽微起伏,并制造真实的戏剧性。
这个尺度其实很难把握,用力过小,难免会平淡;而用力过猛,又会显得造作。
这就需要编剧有极强的感知力,对生活体察入微,但同时又懂得克制,凡事点到为止。
这让我想起了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他的成名作《一次别离》,几乎把“真实的戏剧性”这一极难实现的矛盾效果,做到了极致。
如果过于真实,戏剧性何来?如果过于戏剧,又如何真实?
法哈蒂从容地踩在那根金线上,说:这是可以实现的。
《一次别离》从一起离婚官司开始,逐步升级,透过这一次小别离,我们看到了“伊朗贫富阶层的疏离、信仰与现实的割裂、以及整个中产阶级的分化”,而这些看似庞大虚空的概念,又全都包裹在了一次“雇佣保姆的纠纷”中,始终没有跳脱出日常生活的范围。
这是编剧功力的体现,由树木见森林。
自《一次别离》之后,再次让我感受到“真实的戏剧性”的,就是这部《海边的曼彻斯特》。
影片讲述了一个负罪的中年男人,如何自我放逐,在麻木与悔恨中,过着自己丧丧的人生。
听起来,是一部典型的闷片,对不对?
其实不然,这部电影有着出色的悬念设置,看起来一点也不乏味。
(以下开始剧透,观看需谨慎!)
影片可分为前后两段,分别由一个悬念支撑,引领叙事。
前半段的悬念是:这个男人到底怎么了?
这个男人就是影片的主人公——李,一个住在波士顿的勤杂工。
影片从一开始,就用大量的笔墨,为我们刻画了李的怪异举止:他整日面无表情地工作,精神恍惚;面对女雇主的性暗示,也无动于衷;他待人冷漠,但却易怒,一言不合就飙脏话;在酒吧里,只是因为别人多看了几眼,他便大打出手;而回到家,他便瘫软在沙发里,失去了形状。
在波士顿冰冷的雪天,李就像是一只丢了魂的野狗,四处游荡。
在呈现这些细节时,导演始终不动声色,也从不解释,只是单纯的呈现。
但观者却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有一种“近乎窒息的悬念感”,正凝结在空气中。
那种悬念感,一点也不亚于“凶手是谁”。
它让我们不禁猜测:究竟是什么遭遇,把这个男人变成了这样。这背后一定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后来,李接到电话,得知哥哥因心脏病过世,他因此不得不回到故乡的小镇——曼彻斯特。
而跟着他一路回来的,还有曾经发生在故乡的一段伤痛往事。
该如何追溯这段往事?该如何为“闪回”设计一个合理的“触发点”?
本片在这一环节,做得尤其出色。
在办公室里,律师向李宣读了哥哥的遗嘱。遗嘱中,哥哥将儿子帕特里克交给了李来抚养。
听到这一消息的李,一脸错愕,嘴里面说着“这不可能……”眼睛看向窗外。由此,记忆一点点袭来。
在闪回的段落中,我们看到:李曾经也有一段幸福的生活。
那时的李和妻子,就住在曼彻斯特,他们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过着惬意的日子。
可是这一切,却被一次意外终结了。一天晚上,因为李的无心过错,导致房间失火,三个孩子葬身火海。
站在废墟前,看着三个孩子的尸体被发现、装袋、抬走,李被彻底击溃了。
最终,愤怒的妻子,选择离开;而万念俱灰的李,一个人去了波士顿,成了现在的样子。
由此,我们终于明白了,李的种种不可理喻的表现,实际是一种“创伤后遗症”。
人原本是经验的动物,今天的“我”,是由无数个过去的“我”堆叠而成的。
而李却丧失了这种经验的能力,因为他的生命,永远停在了悲剧发生的第二天。
那种悔恨和无奈,就像是一团精准定位的乌云,笼罩在这个中年男人的身上,让他变得沉默、木然、歇斯底里。
至此,第一个悬念的答案已然揭晓。
我们再来看闪回的触发点,是不是设计得很巧妙?
没错,正是哥哥在遗嘱中将儿子托付给李,使得李想起了由于自己的失职,导致孩子惨死的往事。
所以他才说出了“这不可能……”因为哥哥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安排,而自己也不可能再担起这样的责任。
此后影片进入后半段,而悬念也自然的转换为了:这个男人能否走出去,重新做回一个父亲的角色?
应该说,《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整个剧作逻辑,非常严密。
虽然全片不断在“过去”与“现在”间切换,但每次闪回,都有着合理的触发点,使得全片的叙事和情绪,一气呵成,毫无断裂感。
就像是李刚刚得知哥哥离世,开车回到曼彻斯特的路上,画面突然切入了几帧,只见年轻的李,穿着暖黄色的T-shirt,坐在船上,享受着海风。那是一种意识对记忆的阻隔,在触碰真的伤口之前,人总会先想到一些温暖的东西,来拖延伤痛的抵达。
除了整体的剧作逻辑,《海边的曼彻斯特》中还有大量的剧情设计,非常精彩。
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对人性的把握,以及内心活动与外在叙事的结合上,是很有想法的。
印象最深的有几处。
第一处是李开车带侄子到医院看去世的父亲。
车停在医院门前,叔侄俩有一段对话。
李问侄子,是否要去看看父亲的遗体,一切取决于他的意愿。
侄子思忖片刻,说道:那就走吧。
不想这句话却造成了误会,侄子的本意是“那就去见见父亲吧”,而李却理解成了“离开这里”,结果侄子推开车门,而李却发动了汽车,险些酿成意外。那一刻的李怒不可遏,对侄子破口大骂。
这一段情节的设计,太真实了。我们能想象李的心情吗?
他曾经对亲生骨肉犯下的罪,是因为无心的过错;而此刻险些伤到侄子,也是个无心的过错。
可是,命运弄人,总会将一些意外的灾祸,降临到具体的人身上,让他们去承担无因的罪责。
李时常感到愤怒,但很多时候,他并不知道该怨谁,也只得怨向自己。
第二处是关于侄子帕特里克的。
在医院见到父亲冰冷的遗体后,帕特里克转身离开,不愿多看。
此后,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分的悲伤,而是照常生活、上学、组乐队、谈恋爱……
直到有一天,他回到家,打开冰箱,看见冷冻的鸡肉掉了出来,重重摔在地上。
那一刻的他崩溃大哭,呼吸困难。
当李询问原因时,帕特里克回答:我只是不想让他冰冷地躺在那里。
记得帕特里克曾经问李,父亲的遗体看起来是不是像睡着了一样。
李回答,一点也不像睡着了,不过就是一具尸体而已。
又是伤痛,造就了李的冷静:人死了就是死了,任何说法,也无法给这种失去带来安慰。
而帕特里克对死亡的理解,显然要更年轻,他希望父亲早日安葬,睡在春天温暖的土地下。
第三处难忘的情节,是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睡着了。
恍惚间,他看见孩子们正坐在自己身边,小女儿问他:“爸爸,你没有发现我们烧起来了吗?”
李抚摸着女儿的脸:“亲爱的,很抱歉,我真的没有。”
之后,警报声响起,李被惊醒,才发现自己忘了关掉厨房的灶火。
那是李在片中唯一的一次哭泣,双手掩面,很短暂,却胜过“嚎啕大哭”给人的震撼。
记得悲剧发生后,李被带回警局,在警官的询问下,李平静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讲述完毕,警官说,好,你可以走了。
李不敢相信,我可以走了吗?什么罪都没有?
警官说,虽然你犯了一个不可挽回的大错,但我们不能因为忘记关火,就判你的罪。
从内心来讲,李是多么希望有个人站出来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或者更决绝地说,这特么就是你犯下的罪,你要为此负罪终生。
可是,都没有,他等来的只是:你犯了错,但又不是你的错。
他被夹在这种无处安放的委屈里,痛恨自己,痛恨命运,痛恨无常。
那是一种空洞的痛恨,不知道有多大,也不知道有多长,就那么一直悬着,升不到天际,也落不得大地,最后飘成了空气,让这个男人活着,也让他在每一天的黎明死去。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李才说出了那句让所有人心碎的台词:“I can't beat it.”
在我看来,这句话,是没办法翻译的。
因为无论怎么翻译,都把它的含义说小了。所以,就让我们全盘地去感受它,才是最好的。
“I can't beat it.”
像是在诉说一种结果,但更像是重申一种选择。
我不能,我也不想。这就是我此刻的态度。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催促一个人从伤痛里尽早地走出来;或者说,想要轻率地了结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不现实的,那比世间所有廉价的鸡汤,还要糟糕。
有些伤痛,你注定要带着它,去走一段不知道还有多长的路。
而这,就是我们在说出“这就是生活”时,所意味的一切。
《海边的曼彻斯特》赢在一个好故事上。
一个好的故事,不仅在于本身的好,更在于讲述的方式和细节的雕琢。
就像我在开头说的,一个现实题材的剧本,最难处理的地方就是营造“真实的戏剧性”,在生活的范畴内,在人性的幽微处,照见真实,看见生活。
《海边的曼彻斯特》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整个影片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平。 没有波澜起伏,很平静恬淡的影片.一切都如流水般细细地不着痕迹地流淌着,且仍将继续。 故事很简单,主人公李的哥哥乔去世了,他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这个充满了他想要不断逃避的回忆的故乡。他还要成为侄子的监护人并继续留在这个小镇,这是他所不愿的.这里的记忆会让他崩溃的,他还无法面对,也无法原谅。 但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当你真的尝试去面对了,也许会释怀也许依旧沉沦,但终究会有一个结果,无论好坏。 无论发生怎样的变故,无论曾经怎样的悲痛,生活就是这样,你掀不起大的波澜,一切终将归于平静。 但我想说,平淡的故事并不意味着无趣,影片很好的展现了李和他侄子的生活,两位演员也很好的向观众演绎了他们的生活,虽然有很多的痛苦与无奈,但总还是有与之相对的别样的色彩的。 影片的基调比较阴冷,但观看完毕你却不会丧失对生活的希望,你还总是会微笑着生活的。
Lee说话是不是美国周杰伦
典型的“中产阶级伤痛故事”通过穿插的剪辑打碎了压抑的情绪,喜忧参半的剧本看得出非常花心思,不是暖心的鸡汤,也没有让人沉浸在心碎中,度把握得很好,两个多小时不显漫长。而且算是卡西的独角戏了!他真是个气质独特的演员,没有所谓的“夺金时刻”,却把情绪慢慢渗透到了每一个镜头里
消耗着耐心看完了满心期待的《海》。朋友说好片,我说没感觉。她说我就是日子过得太顺了,我想可能真实是相反面。丧上加霜的PTSD患者和他最后的倔强。有没有同给一星的?想聊聊
生活流,如何绕过苦难,丧到骨子里的卡西,绕不过去的苦难。
音乐略满,阿弗莱克妥妥的影帝提名;作者应该受过女性伤害,女性角色都有点怪。
最好的生活流电影,难得的是叙事手法又带着变化。叔侄俩各自面对各自的失去,亲情恬淡而走心。没有刻意追求正能量,但曼彻斯特阴冷的海,就这样被琐碎和小幽默一点点填满。——就像全世界的雪,最终会带来全世界的春之苏醒。毫无疑问我的年度最佳。
那些劝我们向前看的朋友,“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过去和解”
人与人之间最艰难的永远是交流,所以才亿万年来一直在谈话、争吵、道歉和喋喋不休。
我冷漠的躯壳里,是抚不平的伤口和解不开的死结。
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2016TIFF
葬礼进行的时候,他听着宝宝的哭声,与那个试图安抚婴儿的男人共享着眼底羞为人察觉的一丝焦虑。他想伸手接过孩子,用他或许尚未消散的那种魔力让宝宝平静下来,又旋即意识到自己不能,也没有理由去为旁人阻止这种连锁的消耗。他累了也尽力了,相信所有人都是一样。
我和我不想要的后半生,我和我不愿意和解的自己。你们都朝春天去,就留我在破碎里又丧又美丽。
我最怕的就是这种电影,看完以后什么都讲不出,就想静静地待着,静静地沉溺在挥之不去的抑郁中。结局仿佛看到了光,又好似什么都没有。
这几年奥斯卡颁奖季不错的电影,剧本都不能用麦基的《故事》来判断好坏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从那套“好”剧本的标准看李这个人物,它的塑造方式犯大忌,但作为生活流的故事,正是这些所谓的“坏”让这个故事变得不一样,有了一种新鲜的感觉,李这个人物的丧和悲伤反而变得不狗血,更生活了。
四星半。如果被生活判了死刑,还有什么值得留恋?一场死亡揭开了旧伤,也把最暖的亲情带到面前。细碎的拥抱和拍抚,像零星的火种,终于点燃了男主的心中余烬。即便他心里藏着全世界的冰雪,那也会慢慢溶解,丧门星也会有春天。凯西表演冷静震撼直让人心痛心怜,用幽默外壳下的重度悲伤直指人心。
又名《回忆杀》。有遗憾和失望,二刷后感觉对角色的好感甚于电影,卡西的角色写得演得太饱满了,让我对这个角色产生了依恋感。
有時關不上冰箱的門 腳趾撞到了桌腿 臨出門找不到手機 嚎啕大哭 你覺得小題大作 只有我自己知道為什麼
最后乔在帮老人修锅炉时,老人说自己的父亲在95年出海突然消失。看似突兀的这场戏其实也是电影的主题:世事无常的生活不过只是一成不变的插曲,日子始终在继续,渔民依然每天出海,候鸟迁徙南飞,乔还是乔。
人生的伤口,二十五岁之前怪父母,二十五岁之后怪社会,最惨就是巨大伤口摊开在那里,腐臭流脓永不愈合,然而,无人可怪
破碎的我怎么拯救破碎的你,阴冷肃杀的冬日海边,冷意钻入骨子无可避退,人生中的低谷寒潮已无可能褪去,不如全力拥抱破碎的自己;多处人物台词重重叠叠,我们从未打算走入他人生活,只愿守住自己的孤岛,沉沦在自己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