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1
宫泽贤治和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
推荐 Rod Steward 版本
当然妻夫木和松山的duo 不是一般的精彩。这俩人唱歌看来是真不行。
细节2
松山和重子的湿吻。松山的吻戏都挺好看的。这是个自带故事的雪国青年。
细节3
全斗共大佬曰,共产主义者是被选择的人。
摇滚、大学、爱情、理想,这些元素集结在一起,组成青春的标志性画卷。若是排除敏感议题,并随意拼贴,那就是司空见惯的中式做作青春片,可《昔日的我》却是直面问题的写实剧情片。看时觉得真实自然又流畅深刻,在两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我并未有一刻感到无聊与疲倦,写实与精彩俱有,而这两者我经常觉得不能兼得。当然,这应该与题材适合我的口味有极大关系,很多人不一定有这种感觉。
影片讲述了一个期刊编辑和一个社运领袖追逐社会理想的历程和他们成长的过程,背景是日本六七十年代的学运大潮。影片根据报告文学改编,取材于真实事件,既展现了年轻人的热血、纯真,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还将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让人觉得自然,可以理解,或许这就是真实的力量,编的话容易有违和感。
演员们也很好的呈现了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人物,特别是两大男主妻夫木聪和松山研一,他们的表演将我完全代入那两个追逐理想的年轻人。松山演技炸裂,表现了社运领袖的热血、理想与残忍、智慧,松山饰演的男主梅山没有羡煞旁人的运气,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英雄,他甚至来路不正,在辩论时也被人说倒。他有着革命家的理想和流氓的方式,为了所谓理想不择手段,在事情败露之后,又推卸责任,力图自保,跟我意识中那类人的真实形象很接近。
妻夫木聪所饰演的另一男主更能触动我,性格、经历跟我很接近,妻夫木聪演的很多角色都能和我产生共鸣,像《无罪之日》、《愚行录》等等。这部影片妻夫木也将男主泽田的追逐、彷徨、纯真、软弱等多方面很好的呈现,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形象生动的人物。泽田是一个刚工作不久的年轻编辑,他一方面为了工作成绩,渴望得到社运的独家报道,其中也不乏前辈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也同样是个支持社运的人,有追逐理想的成分在里面。不同于梅山的偏激和不择手段,泽田更踏实、也更善良,同时也不如梅山那样坚强,显得有点软弱。在爱情上也体现出他们的不同,梅山让女友跟着自己从事各种危险活动,女友还如中病毒一样的心甘情愿,;泽田和同周刊的模特去看电影时,他都在他们中间空出一个座位,还是女孩主动靠近,到片尾他们也没成为情侣。 泽田不同于梅山坚强,还体现在他不敢真实的面对自己,他一直认为哭是男人软弱的表现,而女孩告诉他敢于展示真实自己去哭更动人。片尾他也释放自己的哭了。
影片对于社运、革命,做了清晰合理的诠释,没有渲染拔高,也表现出了 社运的理想主义;没有歪曲丑化,却凭借着对真实的呈现而让人清晰的感受到社运的复杂和社会的真实。
青春不是只有爱情,不是只有炫耀,也有理想,也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年轻人脆弱、糊涂,容易被谎言迷惑,容易被自己困住,经常显得可笑可怜,可年轻人对理想、对人生的那份纯真,却依然闪耀着无尽的光辉。
电影开场的“安田讲堂事件”是对近代日本有相当重要影响的社会运动,许多文学作品都以此事件当背景或小说叙事的组成部分。事件起因于1968年东京大学医学院学生反对校方将“实习医生制”改为“登录医制”。“医学部学生自治会连合(医学连)”与“青年医师连合(青医连)”都认为这样的调整实质上与过去的实习医生制度没有两样,对改善教育条件也没有帮助,因此向各大学医学部和医院局提出研修协约,要求大学医院应该全盘接受希望到医院研修的人,研修课程的内容也应该反映研修生的意向。
1968年2月19日,“医学连”学生和东大附属医院院长就谈判研修协约之事发生冲突。事后,校方最高决策机构评议会惩罚了十七名学生和研修生,其中四人遭到退学,两人停学。可是,这十七名被惩罚的同学中,有一位当天根本不在冲突现场,于是医学部学生和研修生组成“全学斗争委员会(全斗会)”,要求东大撤回惩戒案。但校方坚持原判决无误,不愿撤案。5月10日,原先的“登录医制度”修改为“报告医制度”,但“全斗会”声称惩戒案未撤销前不愿与校方谈论此案。
6月15日,“全斗会”以校方拒绝要求为由,占据东大的精神象征“安田讲堂”。
17日,在大河内校长的请求下,1200名警察机动队进入东大校园,包围安田讲堂。
东大校长这种放弃学术教育自主的立场,将国家警察权力引进校园的做法引起学生普遍的反感。20日,除法学部之外,各学院都开始罢课。约有6000名学生聚集在安田讲堂前要求与校长对话,文学部学生甚至主张进入无限期罢课。之后,约有3000名学生与教师共组“东大斗争全学共斗会议(全共斗)”,继续占领安田讲堂,并宣布全校进入无限期罢课。直到11月1日,大河内校长与各学部部长全部辞职,改由法学部教授加藤一郎任代理校长,但事情并未因此有所转圜。
由于东大被“全共斗”封锁,1969年1月10日,代理校长只好改在青山的秩父宫橄榄球场召开“全学集会”,与医学部、文学部、药学部之外的学部学生会谈,最终接受学生的七项要求,于是学部开始解除长期罢课的举动。但“全共斗”依然封锁学校,不让学生上课。此时激进学生与反对封锁的“日共民青系”学生在校内不时发生暴力械斗,引起普通学生的不满。代理校长因此于同年1月17日,在普通学生的支持下,向占领学生发出最后通牒,但学生依然不为所动。
1月18日,在校长的请求下,8500名机动队成员再度进入校园,占领讲堂的500名学生以石块、桌椅、火焰瓶攻击警方,警方则以催泪瓦斯及水柱反击。经过35小时的对抗,机动队终于夺回安田讲堂,延续一年多的抗争事件至此宣告落幕,史称“安田讲堂事件”。
电影里自称“京西安保共斗组织”干部的梅山,伙同“朝霞自卫队”军官荒川昭二,潜入自卫队窃取枪械,过程中杀害一名军械库守卫。媒体报道时,称此为“朝霞自卫官杀害事件”,在当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事件发生于1971年8月21日晚间,自卫队“朝霞基地”的警卫勤务中心自卫官一场哲雄遭三位乔装成自卫队的大学生袭击身亡。他们在案发后留下赤卫军的名称,取走警卫的腕章,原本要抢夺的枪支因滑落水沟内而未能带走。经过警方多日搜索,终于在11月逮捕就读于日本大学及驹泽大学的这三名学生。当时身为京大助手的首谋者泷田修逃走后潜伏地下工作,直到1982年才遭逮捕,最后被判刑五年。
这事件还牵涉到《朝日杂志》记者川本三郎及《朝日新闻》记者高井户寮。由于两人涉及藏匿人犯、知情不报、提供逃亡资金以及湮灭事证等罪行,最终也遭到逮捕。之后,川本因此事遭朝日新闻社解雇。直到1977年才在松元健一的劝说下重新提笔写作。(蒋竹山《看电影,学历史》)
那些日子乱七八糟的,但想起来依然很怀念。
全世界的革命都何其相像,个人崇拜、泡妞、骗钱、投机倒把、沽名钓誉。松山研一把左派青年的神经质演出来了,可妻夫木影帝在演啥。这种题材山下敦弘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七十年代日本学运插曲。只想在大时代中争名夺利,却毫无确切人生目标的政治投机分子,以及被蛊惑和利用的单纯理想主义者,最后都抵御不住生活的简单真实:好死不如赖活着
我是真的看不懂。。。
这是部有情怀的电影,只是不配这140分钟的长篇大论,也说不尽故事里那包含的激情与理性。
小屌丝的悲哀,就是一旦心事和秘密被看穿后,便提高音量用各种大帽子压死对手,以掩饰心中的颤抖。小屌丝的幸福,就是期待社会乱相叠现,旋即可以游弋其中,以让自己所谓的理想和口号与这股来去匆匆的热潮短暂合拍。小屌丝如病毒,会迅速将周围人带入他的规则体系中,引发连锁癌变。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 當時,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ah, 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啊,昔日我曾苍老,如今风华正茂。我们面对历史,擦身而过。
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
能拍出这么闷的片子来还真是难为监督桑了,尼玛看了4遍我才看完= =全篇唯一的亮点就是开头Pinky & Killers的那首《恋の季節》,至于学运什么的。。。全世界的大学生都是剃头挑子和裂缝鸡蛋。
人最怕华而不实,这真是放在哪个时代背景都一样的真理。小7的泽田诠释得很棒,果然这种小人物是信手拈来。最喜欢阿保这个角色,虽然出场不多但个人印象深刻。三星半
为了追逐什么而全力奔跑的青春让人难以忘怀,即使不知去向何方,即使发觉所谓的前方最初就空无一物。1970年,明日之丈开播,三岛切腹,两个青年荒唐而凄美的青春。川本先生,何必悲伤,是这个时代比较可悲吧。
你说“哭泣的男人不能算男人”,最后你却毫不矫饰地哭成了那样。
这个节奏已经慢得我没想法了。。。有必要吗?本来想给2颗星的。。。
相当不错的电影啊,妻夫木聪再次奉献出影帝级的表演;松山健一也不能说演得不好,但总觉得有哪里缺乏一点东西;还有新人中村苍这次表演相当惊艳,看来12年他会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了。
长……
陡然在最后的哭泣中看到昔日的我
这题材在中国就是禁片。
深闷到鄙人看不下去了= =~
106分钟下雨了 川本先生在书里说,为什么会相信他呢,大概是因为他也喜欢宫泽贤治的书,也喜欢“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这首歌吧 演员都好 就是节奏闷 时代一点都不温柔 但仅仅因为一首歌一本书就选择去相信人的时代是真的吗 妻夫木聪说,因为“想去信” 川本三郎的原作很棒,推荐给所有人
昔日的世界离我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