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很好 很后现代 是纽约一个逐渐被边缘化的社区文化(哈莱姆区或称哈林区)面临被地产大亨后铲平而自发的自救行为 由偶然事件开始而一发不可收拾 追寻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 上世纪30年代的哈林区是当时纽约的艺术中心 尤其以黑人爵士乐的崛起(以片中爵士乐大师为代表)和大批黑人诗人的出现为代表 时称哈莱姆“文艺复兴”。当时就像影片中黑白纪录片里的那样 周末纽约的很多上层人物都来这里听音乐和戏剧。
哈莱姆“文艺复兴”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点:1.在黑人的觉悟和民族自尊心大为提高的情况下,一些黑人青年知识分子开始重新评价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 并要求在文学艺术中塑造 “新黑人”的形象──一个不同于逆来顺受的汤姆叔叔型的、有独立人格和叛逆精神的新形象;2.在报刊上广泛开展了“是艺术还是宣传”的讨论,大多数作家都认为必须加强黑人文艺作品的艺术表现能力。这一运动的主要领袖艾兰·洛克曾说:“美是最好的牧师,赞美诗比布道更有效果。”结果,有一些黑人作家在运动中趋向极端,走上“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也有少数作家强调“黑人艺术”的特点,用自然主义笔触宣扬哈莱姆区黑人“特殊情调”的生活,他们就被称为哈莱姆派。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提高了黑人文学艺术的水平,从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诗人和小说家,对促进黑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黑人民族的自尊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本片的主角(就是触电后把录影带洗白)好像是个独立电影人。美国电影就是有这样的人才好看。看过他制作的一些电影。结尾字幕放完后有他的网址。
该片实际是戏中戏。他们自己拍的版本颠覆了经典(后现代的意义就在于此),所以赢得大批好评。结尾“捉鬼敢死队”的女主角现身,这就好似一个象征,为的是重新确定正版(正统)无可动摇的地位。说明历史事实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拿它做什么。寻找自身的结果无法改变被商业利益产铲除的命运,但文化的记忆是任何力量铲除不了的。北京不就是这个社区的放大版吗?地产商一面乱炒自己楼盘有什么文化概念一面用推土机铲除本土文化,恨不得炸平城市重新盖房。谁真正关心胡同里的人想什么?
我還以為只是Jack Black招牌式搞爛gag, 想不到電影還有後著, 當我聽到主角大叫回憶是可以集體塑造起來的時候, 我還以為電影為什麼突然文藝起來, 雖然電影最後仍以爛到令人不知如何回應的態度作結, 但因為主角的一句, 我覺得電影整體還可以, 儘管我而開始對jack black那種怪演繹感到煩厭.
她說 是對VHS的衷號
說的也是,老套地,確實感覺像齣控訴科技走得太急的電影。
我想說 是冷飯菜汁扮溫暖便當
雖然我像個粉絲般從心喜歡他的點子,但這裡凌亂的碎片,就像是隨手拿起Michel Gondry的任何一本草稿,拿掉幾頁就開拍一樣,對他毫無難度,對觀眾亦似是個騙局。
您看過他們重拍的作品了嗎?
他sweded自已sweded的預告片已經夠過癮,何時會有別人sweded自己的一生,其實個個都在sweded,「人人扮我、我扮人人」。
沒所謂衷號悲鳴,文明就是要這種代價。何況我都不是那個年代,除了《警察故事》和《孔雀王子》,其實我對VHS沒甚印象,LD是比較來得有感覺。
我最喜歡的部份都在網上看過了,而這次實情我大可不到戲院改為安坐家中觀看DVD,那可能感覺會更加有趣。
誰是這個年頭的磁鐵?
http://kahsone.blogspot.com/2008/05/blog-post.html平心而论,电影Be Kind Rewind的预告片比电影本身要精彩,最好笑的桥段基本都被包括其中,影片大部分看点都已展露无遗,而且还短小精悍,紧凑而高效,我个人看来至少在技巧上胜过电影自身。
影片中的“Be Kind Rewind(请好心倒带)”录像带租赁店位于新泽西州纽约附近一个叫做Passaic的小镇,店主老头Fletcher无钱修缮破败的店面,无法达到镇政府的安全标准,面临破产的命运。雇员麦克与老头情同父子,老头不忍告诉麦克店铺面临巨大危机,决定独自一人出门进行市场调查,想办法兴隆生意好筹钱解除危机。麦克首次被委以重任很是认真负责,他为人真诚,却有些缺心眼儿。麦克的好友,搞笑天才Jack Black饰演的杰瑞,是个充满疯狂念头的垃圾场管理员,他在一次破坏附近电站的行动中触电被磁化,结果意外毁掉了麦克店里所有的录像带。这俩人为了补救,情急中自行拍起了家庭录像,模仿著名电影中的著名桥段,从而引出了无数令人捧腹的场景与细节。
仅从故事的叙事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并不成功,搞笑的细节并未完全与情节有机结合,有不少莫名其妙的片段此起彼伏,让故事有些支离破碎。除了Jack Black稍微能够压住场子之外,仅有老头与麦克出现的场景便显得沉闷冗长,不够吸引观众。但电影却在三个方面有成功的尝试与突破,值得关注。
一是搞笑桥段的创意。搞笑重头戏当然是对经典老片的再现,片中甚至还为此生生造了个词:Swede。被再造的电影包括《捉鬼特工队》,《尖峰时刻II》,《狮子王》,《机器战警》,《街区男孩》,《为戴茜小姐开车》,甚至还有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引用片中人物杰瑞的话,这些再造经典电影“比原版更好”,因为其“只有二十分钟”。而电影行进到拍摄关于美国著名的爵士钢琴乐手Fatz Waller的时候,所采取的创新手段直叫人拍掌称绝,比如用移动的巨大纸板汽车创造出二十世纪初美国小镇的街道景象,比如用黑人的黑色手指与白人的白色手指比拟钢琴的黑白键盘,再比如用破电扇叶片给影片做旧等等,这些如同过家家充满了孩子气的创意让人不得不想到导演Michel Gondry 2006年的佳作《科学睡眠》:面粉雪,纸板车,还有华丽的剪切,其想象力真是上天下地无所不能!
二是整体的怀旧氛围。尽管大资本连锁大生产蚕食街头小店面的情节并不新鲜,并且Michel Gondry本人也在一次采访中承认,这种拯救小店的情节他并不喜欢,主要是采纳了制片的建议,为影片情节增加一些连贯度迫切感;这个近似陈腔滥调的情节与后面再创Fatz Waller生平的情节结合到一起,却也营造出了一种难以言传的怀旧气息。尤其当Fatz Waller的爵士钢琴响起的时候,对逝去往昔的追忆竟然无比真切而动人,在那个瞬间,一切的所谓情节都不再重要,我也让自己沉浸在类似乡愁的氛围中,随着模糊不清的画面聆听这发自内心的感人低吟。
三是最后的电影公映片段。当投影机的蓝光照上那么多张充满期待期盼的生动脸孔时,任何一个喜爱电影艺术的观众都不能不联想到表达电影之爱的经典影片——《天堂电影院》。其实对电影艺术之爱的信息在先前的情节中早被委婉的表达了出来:老头Fletcher做市场调查的时候总结租赁店为了赚钱就租两种影片便好,动作片与喜剧片;租赁店的忠实顾客Falewicz女士说再造经典老片是为了重新审视并欣赏真正的佳片——那些表达真挚情感拥有灵魂的优秀电影。这里一反一正一个讽刺一个烘托的传达出了两种信息:对低俗商业片充斥的好莱坞电影业的讽刺与对电影工业黄金时代的依恋追思。如果我们再联系到影中影的Fatz Waller“纪录片”,导演兼编剧Michel Gondry所传达的信息便更为明显:情节本身(这刚好是前面讽刺过的动作片与喜剧片的最大要素)与电影的拍摄理念和真挚态度比起来是次要的,好的电影应该拥有(至少是努力拥有)自身的灵魂,而不是被商业因素操纵的傀儡。看到这里,再苛刻的观众也难免不被这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所打动吧。
这部Be Kind Rewind犹如一锅怀旧的烩菜,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严肃与恶搞并包,有精彩感人的瞬间,也有冗长无味的过场。总体说来电影仍不乏看点,尤其对于Michel Gondry的影迷来说,导演的个人风格依旧强烈可喜。还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所开创的儿童过家家式“Swede(再造)”风潮,Be Kind Rewind再造经典成名电影片段,受到启发的影迷也开始再造Be Kind Rewind中的精彩片段,比如Youtube网站上就有两位英国影迷再造了电影的预告片。不仅如此,此风潮还大有蔓延之势,影迷开始再造简陋版的《搏击俱乐部》、《杀死比尔》、《星球大战》、《夺宝奇兵》、《疤面人》、《终结者》……说不定,Be Kind Rewind加上Youtube网站(或者土豆网,如果此风潮也蔓延到中国大陆)会开创一种新的娱乐形式,而如同《低俗小说》、《死亡幻觉》等小众影片一样,Be Kind Rewind自身也会成为一部不同类型炙手可热的邪典精品。
发表于《电影世界》2008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
整體來說,<低清老翻王>不能叫我很滿意。
劇情推展不夠力,角色很容易就改變主意,這是順著劇情的過份理所當然。人物因此自然變得模糊、浮淺,也於是由他們構成的關係,如朋友、鄰里或老闆費先生與邁克的疑似(義)父子關係等,都叫人摸不透,代入不了,不知所措。
然,不知所措也未至於叫人渙散掉,導演有的是笑料,這仍舊攫得住我們。為重拍錄影帶而攪出的各種裝模作樣的方法和道具確予人驚喜,而且花臣不斷,不得不讚Michel Gondry的想像力豐富,一次又一次的還是讓他吸引住眼球。
但若僅止於此,我便懶得來寫了。
電影跟電視其中一個最大的分別在於,後者的結尾精彩與否並不重要,家庭觀眾都已看盡前面的一十九集,莫論最後如何,觀眾都沒所謂了,舒服就好。可電影的結尾呢?它是人們從電影世界回到現實生活前的最後一個立腳點,人們總是站在那兒回望整個旅程。那一刻的氣氛和韻味總是決定著我們的情緒,而這份情緒正是我們帶著回到生活的一個手信。
<低>給了我一份名叫「集體回憶」的手信。它讓我體味到人們分享著「集體回憶」時的感動,也讓我明白到「集體回憶」指的並不是人們擁有著一個同樣的故事,而是在一個故事裡面,人們都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
<低>的結尾做何樣,這裡不說(因為大家都比我先看了?),但我保證他的精彩,這結實地反映在跟筆者同場的「香港」觀眾上;竟然無一不釘在椅上!不看罷演職員名單都不走!
※ ※ ※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者那難以與人分享,但這份孤獨,是人的命,無法避免。尚幸,總有一些更大的故事包裹著我們,在那裡我們總有自己的位置,於是一個一個被串連著,我們因此不再感到寂寞。
※ ※ ※
共同而又不一樣,我們在不同的位置盯著同一個銀幕,脫不了孤觸卻又不寂寞,這不就是我們為甚麼還要進電影院嗎?
原文刊於:
法蘭.奇談
http://chanvinci.com/blog1/?p=323
搞~怀旧~怀旧啊..
翻拍杂烩
手法风格有点不一,恶搞、严肃、怀旧等情怀糅合到一起,有点生硬,个别场景亢长枯燥,但是表达的意图,着实感动,尤其最后影片的怀旧元素,达到整个影片的高潮,让人蹉叹不已,回味无穷。
又要恶搞,又要找意义。这电影得有多没劲,你能想像出来吧。嗯哼
在商业电影泛滥的今天,我们还能拥有自己的电影是件多么可喜的事儿啊。
片子好棒,我想买dv了~
Be.Kind.Rewind.2008.DVDRiP.XViD-PUKKA
比美丽心灵差远了,不过即便如此,仍旧算是优秀的影片,是一部温和的成人童话。
没有想象中有趣,大多数时间中规中矩,结尾有点感觉
不好不坏吧 有笑点 也有升华点
好KUSO,结局好感人,最后字幕打得网址上不去,不会翻墙好苦逼
Jack Black ,人家爱Jack White,我爱Black
哈哈哈哈 我喜欢
三星半。超级影迷大联欢。对手工情节的孜孜不倦的追忆
它的优点与缺点同样显而易见。纵使人物模糊、内容松散,但对电影制作艺术充满热情与想象力的展现,使得它的优势具有了压倒性的力量。最后一幕的动情俨然天堂电影院的Swede版。
翻拍电影好好看,咕咕
过程很乏味,结尾小升华了一下。
精彩都在后半部。
笑中带泪。爱电影,爱生活,爱小镇,爱这里的人。BD:http://dou.bz/13krLQ 或 http://dou.bz/2Ov1SV
Gondry的片子总是说起来理念很棒,看起来着实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