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汉君
70岁的匈牙利名导约诺斯·艾德雷尼执导了《老人看护》(2016),镜头对准了从匈牙利来到英国准备入读戏剧学院的女孩科娃,特别照顾英国一位声誉卓著的老演员的糗事。
出演这位老头的乃是71岁的英国著名演员布莱恩·考克斯,他活化了片中这位老戏骨的躁郁性格。影片的摄影极为舒然和稳当,这完全是一部英国文艺片的品质。
这位八十多岁的迈克尔·季德福爵士,已患帕金斯症,性情古怪,脾气暴躁,尤其是大小便都不能自理。这25年来请了多少人都不济,就连老头的贴身管家米莉也无可奈何。老顽固的女儿索菲娅深感头痛,找不到能照料老头的人,劝他去养老院也是白搭。死马当活马医,只得请来匈牙利的小妹科娃·多罗特雅。
爵士的老司机约瑟夫接她来到乡间豪宅后,便被老头女儿索菲娅告知不需要她了,米莉都奈何不了他,相信多罗特雅也不可能照顾好他。女孩说我父亲当年患病失禁后,就是我来帮助排泄的。好像有点靠谱。索菲娅说那就让她住几天看看吧。
第二天早上,站在窗前的她看到了老头在花园捉青蛙,扑腾腾地摔倒了,呼天喊地的叫唤,多罗特雅跑下去扶他起来。他问你从哪来的。老头声称40天内消灭园中这2000只跳跃的青蛙,并要她点烟给他。跟她聊起莎翁全集,居然这小姑娘都知道,知音。
哪怕老头看恩斯特·刘别谦的《生存还是毁灭》(又译《你逃我也逃》·1942),小姑娘也一清二楚,除了导演,这电影基本就是一部匈牙利人拍的电影,编剧梅舒·连格也是匈牙利人,老头却说这是波兰的事。
二人争嚷之下,有了某种默契。尤其是老头失禁了,米莉手足无措,只有小姑娘不慌不忙的进去给他撩起衣服,脱下裤子一把屎一把尿地照料得蛮好,老头叽哩哇拉之后,自然也心满意足。这就让老头那位高傲的女儿无话可说,只得留下女孩暂用。
这时的多罗特雅成了老头的拐杖,给他买来尿不湿,推着他出外听他聊当年饰演《李尔王》的往事。老头的沉湎,无非是感叹他那些风光的日子永不回返了。人生到最后也就只剩下那点怀旧的破事了。
老头聊起戏剧不时会和小姑娘争嚷一番,突然问她你怎么懂这么多。她说因为我报考了戏剧学院,且笔试通过了,只待面试。原来如此。老头跟女儿是不对眼的,女儿告诉她英国评论家协会已授予他终身成就奖。
老头起初无所谓,喝斥女儿像她妈一样,爱钱又爱虚荣。后来,老头想想何不参加颁奖礼呢。跟小姑娘一说,她也鼓励他参加,说说心里话。
没想到这事被索菲娅知道了,她找来多罗特雅,斥责她鼓动老头参加颁奖礼,因为他那个身体是不能参加那个场面,不但会要人命,还会闹大笑话。索菲娅便让她赶紧滚蛋。愤然的多罗特雅起身扔了索菲娅给她的钱,说就为这点事要开了我,可耻。多罗特雅走人后,老头不干了,他找不到她,就像疯了一样。管家米莉劝说也无济于事。
米莉曾和多罗特雅谈过心,老头以前追过她,但现在她没法照顾他,他太难侍候,太反复了。当他知道是女儿赶走了多罗特雅时,老头恨不能抽女儿一巴掌,情绪一激动,栽倒了,紧急送往红十字医院。这时的多罗特雅也不放心老头,打电话没人接,通过老司机约瑟夫才知道他住院了。
片中对于老头这个角色的刻画很是生趣,比如性感的女护士给老头注射时,睁开眼的老头看到年轻漂亮的女护士,紧蹩的表情一下就舒展开来。当多罗特雅找到他时,自然一切烟消云散。老头决定还是要去参加颁奖礼。这期间小姑娘经过了最紧张的面试,两分钟的表演,正是她照顾老头的逗比经历,面试老师很是满意,想必上戏剧学院应该没问题了。
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学费了。老头跟她说我有一封信放在你那个上衣口袋,姑娘说我现在没时间看。老头对跟随他四十多年的老司机约瑟夫也说这封信是给你的。看来老头蛮重情义。多罗特雅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还特地推着他到酒吧体验他曾有的生活,最主要的是她推着他来到的养老院,一起表演戏剧,看来他身体还能挺得住。养老院也是她打工过的地方。
老头登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便出笑话,那也是伟大的笑话。正如老头说的人生最重要的奖项有两个,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颁奖礼上,主持人说今晚特别为一位巨人,一个电视人,一个电影人,一个戏剧人主持封神仪式,索菲娅上台说因为爸爸身体不便不能亲自前来受奖。其实,这只是卖个关子,接着老头就上台了,齐齐起立,掌声雷动。
老头来劲了,激情四射地讲了一通。一切都心满意足。老头以为会死在台上,结果挺好。似乎他的帕金森症有所好转,还跟管家米莉完了婚。至于多罗特雅除了开始说照顾爸爸那个是编的,其它倒都是真的,她如愿上了戏剧学院,棒棒的。这部电影为何让人感到好,除了演员精彩演绎外,情节设置很是巧妙,看似漫不经心,却丝丝缕缕,情挚动人。
一个老导演,一个老戏骨,带着一个小姑娘,一起演绎了一段情深意切感人肺腑的人生篇章。谁能想到一个小姑娘在外求学的不易,以及所经历的种种窘境,至于她为何能让老头心服口服,看来还是她拿准了他的穴位,照顾得好,又能谈得来,对于这位易怒的老头来说,这缺一不可。老头说过的演别人,其实就是在演自己。显然,演员布莱恩·考克斯把自己融入其中,让我们以为他就是真实角色的自己。
如同有着魔法般的力量,小姑娘把一个濒临绝望的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如此,老头宛如回到了喜乐的童年,很是逗趣。有关看护的电影不少,要想玩出花样,也并非信手拈来。
而《老人看护》的最闪亮之处,可能还在于所弥漫的文艺气质,精准地刻画了这一老一少反差角色的性格,聚焦于莎士比亚戏剧,可谓以柔克刚,独到又极为谐谑。
2017、4、30
1.Milly:He didn't want to get a devorce,and I wanted to kill myself.I didn't,of course.People generally don't. Dorottya:Some do. Milly:Particularly very young.They're so impatient.They're incapable of waiting for anything.Even death. 2.Theater boy:He hath a wisdom that both guide his valor to act in safety.There is none but him whose being I do fear,and under him,my genius is rebuked.As it is said Mark Anthony's was by Caesar. Director:Thank you.Much improvement since last time. 3.Sir Michael:Remind you of anyone? 3.Sir Michael:She has fire in her belly.She reminds me of myself at that age.A mixture of innocence,hunger,and ruthlessness.
如果有人问我理想是什么 大概就是和最爱的人一直走到老 等到头发都白了的时候 还是可以像一只小精灵一样活着
Grumpy rich old man and young girl from East Europe as his carer - this is typical Oldje porn plot!! LOL
对于莎士比亚迷来说 这部会让你看得很过瘾 看似温情脉脉的叙事 其实是生与死的较量 生命中该有多少to be 最后的演讲很精彩
男主一人撑,女主演技能上戏剧学院我……莎剧爱好者大概会狂喜,RM出场形式【有够敷衍】
影20144:老人未老还有乐趣!对女儿愤怒那段李尔王和最后的演讲尤其好!
Brian Cox 饰演的爵士,随时莎士比亚上身,而Coco König 居然比Emilia Fox 还要可爱。Zsa Zsa Gabor 去年底去世了,不过她肯定也不是我最喜欢的匈牙利演员呀。最后一段演讲加半星。
和法国电影与玛格丽特的午后同一款的电影,或许在当今的社会类似电影的存在对太多太多的人是一种安慰。英国人和匈牙利人互怼的桥段太有趣,匈牙利有什么,嗯,费伦茨.莫尔纳写了利力姆。。。嗯,还有莎莎.嘉宝。。。同时也带出了另一个问题在好莱坞的隐性匈牙利人,这确实很值得研究。。。
老头的演技超棒,唤起我对戏剧的期待,死还是生?自然是有尊严的生
属于布莱恩考克斯的精彩独角戏
一个大牌演员走到人生尽头,竭力保持着尊严的故事。不知是他塑造了角色,还是角色塑造了他,其实他的人生已经被莎剧中人物定型,他已习惯于戏剧中的情境,并以戏剧的台词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英国演员的台词功夫真是了得,抑扬顿挫,有板有眼,相比丹泽尔·华盛顿所表演的莎剧,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影片篇幅不长,剧情也简单,温馨而有趣。
一只雀死,也是天命。注定在今天,就不会在将来;不在将来,就会在今天;今天不来,将来总会来。坦然面对终老是最好的谢幕。
好看
老戏骨vs新生代,好好活下去
《Carer》与《触不可及》很相似,《触不可及》的两位男主表现都很精湛,《Carer》则靠考克斯老爷子撑起了整部剧。剧情其实都很平实,成就别人成就自己。只是感叹,无论是残疾,还是健康,都得有钱才能撑起体面的晚年生活!
一个关于临终关怀的故事,年轻的看护激活了混吃等死的老明星,让他绽放出最后的光辉。充满激情的度过生命的每一天,从容的面对人生的终点。
打三星半吧,感觉一般。年轻人照顾明星老人,虽然有些带有目的性,但最终也产生了友情。不过女主有些不入戏,也有可能口音让人出戏吧。
社会如同一个舞台,名利场上的人们各得所需,桥本已经安排好,情绪在台下发泄掉,在聚光灯下继续假面演戏…
導演是匈牙利人吶 難怪互懟 雖然俗套了點 但幽默有趣 老頭子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啊
你们也年轻过 我却还没老过
拍的太糙,缺乏细节支撑。就算莎剧控也犯尴尬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