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不幸总是看起来很简单。很多时候,好多年的悲伤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清,“相爱三年的恋人离开我了”,“母亲在我7岁那年去世了”,亦或是“这些伤疤是在一场大火中留下的”。你会发现你所谓的不堪回忆也可以那么平淡的叙述出来,“我失业了”,“我离婚了”。那么简单,没有悲伤,没有眼泪,甚至连语速都没有变化。听者闻其淡然,也只报以唏嘘,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安慰,然后便开始下一个话题。就如《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经典段子,不幸的人朝天嘶吼出“看谁敢比我惨”的绝句,而旁人继续自己的生活。 所以,当你陷入悲伤痛苦不已时,这个世界真的只有你一个人在承担这份痛苦,没人可以分担。 《悲伤电影》充斥着老梗和似曾相识的段子,甚至其本身的结构——几个穿插分散的小故事——也很老套。因为独立的小故事们都很单薄,实在无力独自撑起一部电影。但它有独一无二的亮点——这是一部适合自虐的电影。当你快乐时,看完它你会陷入沉默。而当你原本就很悲伤时,你可以深陷其中一把,把主角们的不幸遭遇轮番体味一遍,哭个死去活来,那么电影闭幕时,心情也许会轻松不少。 当然,出于对这部小小的电影的喜爱,我情愿将它视为一部温馨的治愈系电影。是失聪的女孩哑着嗓子喊出的那一句:至少你还可以说出一句“我爱你”。 你看到了吗? 她离开了你,是她的损失,你会找到更好的。 他在临死的前一刻心里想着你,他是带着笑容死去的。 就当做这是一场萍水相逢,毕竟他画中的你,如此鲜活美丽。 母亲留下的日记,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给予你的爱。 你看到了吗?悲伤过去,生活继续。至少你曾经对他们说过,甚至以后也还会再有机会说,“我爱你”。 都是简单的故事,爱情就是一部悲伤的电影,自己经历的时候不觉得,别人讲起来的时候,或许会让人掉泪。 在悲伤的世界里,我们学会遗忘,也学会把悲伤幻化成另外一种希望,失去和离开,我们的生活都在继续,曾经的时光已经保留在我们的抽屉中,我们还要继续生活,快乐微笑,悲伤,只是有点苦涩的幸福。
生活中或许就是有这么多悲伤
名副其实。
看到最后我忘记了是哭了还是怎么了。。。我竟然都忘了电影的内容
谁不曾看到字幕后,期盼一个喜剧结尾?
This is a very sorrowful movie!
捋一下,林秀晶24岁和金来沅谈恋爱,自己死了——《恋爱进行时》;25岁和苏志燮谈恋爱,苏志燮死了——《对不起,我爱你》;26岁和郑雨盛谈恋爱,郑雨盛死了——《悲伤电影》;27岁和Rain谈恋爱,自己差点绝食死了——《机器人之恋》;28岁和黄正民谈恋爱,自己死了——《幸福》……佩服佩服
作为恋人絮语确实比香港版的更为深刻丰富感人至深。无论是从画面,情节,配乐等来说都是挑不出什么大毛病的。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上演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做好你自己的,不要留遗憾。就够了。
消防员的故事很棒.有时候失去的,我们就找不回来了.汉语中没有过去式,所以我们把感情放在心中,而不是丢到垃圾站中.
胡乱煽情,刻意
煽情太过刻意且效果太俗。只有那个娃娃与画家的故事让我感动。
开心的电影,变态的结局
只能借别人的悲伤大哭不止
就只有小孩和妈妈那个故事湿了一点点,郑宇成每次都演我喜欢的男人样!!传说中的“哭的昏天黑地”片,还算不错,如果感情对了应该还挺能湿。PS我好讨厌车太贤。
人最大的悲伤不是得不到,而是舍不得。
手语
凄美!
一直想写个戴着头套的小丑的故事。没有语言的对话。彩灯亮起,只有他们在默默拥抱。全世界都是伤心的分手的人。用水枪浇出的巨大的心。几条线一直到一个小时后才由车太贤和那个小鬼在秋千上遇到而第一次交错。技巧不错,就是有点过了。
再见,我爱你。
可否给我個痛哭的借口,不至于滥情的天真就能接受,至少你們還可以說出我愛你。
想起《悲伤电影》里那一对对或亲人,或情人或朋友的离别,让人越发的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