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张国荣,之前看过这部电影,电影很写实,和毕业,就业,踏上社会有关。刚刚好,这个假期我也成了毕业生,同时还没就业,成了一名失业生。
在看完这部片子后,唯一的感觉就是,哇,女主真的是惊为天人了,且不论演技,单从颜值,实在太耐看了。不过关于她的资料确实很少,只介绍了她是影星徐枫的妹妹。
她被张国荣称作太阳花,她是现在汤臣集团的主席汤珈铖的小姨,她在后期只是参与电影的幕后工作,她就是徐杰。在各个网站搜索徐杰,都找不到与之有关的视频资料。在B站好不容易才挖出来关于她的短视频,是央视纪录片《人物》2005年人物之徐枫的一个剪辑短视频,她只出现了几十秒,但是她的颜几乎就没变啊,气质依旧,说话依然慢条斯理,她转做了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的制作,当然张国荣主演的。剩下的再也没能找到更多关于她的资料了。听闻这部电影会在9.8重映,真是激动啊!希望大家也能被女主徐杰迷倒。
在港片《摩登天师》里她也有出演,有时普通话,有时蹩脚的粤语对白,听起来特别可爱。
但愿《失业生》的重映,既有对张国荣先生的追忆,也有对陈百祥那首《偏偏喜欢你》的追思,更加希望的是大家对女主徐杰的重新认识。
可能是受《霸王别姬》的影响,我对《失业生》中张国荣的表演,总有一种压抑的情绪,又或许是对影片中阿荣这个社会底层人士的苦苦挣扎的“感同身受”吧。
这个影片说是励志电影,主线讲述丹尼这个富家子弟,不依靠自己的大资本家父母,而选择去唱片公司打暑期工赚钱,企图攒够足够的资金供自己去意大利上学,最终被人发现音乐天赋而成功演出的故事。
副线是阿荣这个社会底层人士,从小失去父亲,母亲靠给人看厕所拉扯大了他和两个妹妹,住的也是别人不要的房子。在校园里,大家尚未受到社会现实影响,所以阿荣跟丹尼他们成为了好朋友,阿荣也充当一个大哥的角色,开学保护丹尼,红白大赛独自承担处罚等,印象最深刻的毕业聚会那一晚,大家谈论自己未来的打算,丹尼去读音乐,他弟弟去加拿大读工商管理,刚开始阿荣说自己没有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后来又说自己要开开心心的玩,玩一辈子,其实他何尝不想有打算呢,但家庭因素深深制约了他,他也不敢说出自己的家庭背景,怕大家看不起他。所以后来他帮人看厕所,也一直低着头。
其实这里有个很暖心的故事,丹尼在商场认真看演奏,被阿荣拉去看赵雅芝生气(为后来在黄阿姨家拉小提琴因众人不听而怒摔小提琴离开父母做了铺垫),阿荣叫了赵雅芝姐姐,赵雅芝为了维护阿荣自尊心,说阿荣是她表弟,很暖心啊!
终于,阿荣还是去看了厕所,并与丹尼闹翻,丹尼很不解很难过,为什么一个曾经那么要好的朋友,说翻脸就翻脸,自己也没有任何看不起他的意思啊!他不知道,真正难过是阿荣,小心翼翼维护了那么多年,终究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心里过不去那道坎,还是自尊心在作祟啊,所以他选择远离丹尼,认为只有当他发达了,他们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否则就是羞辱!
每个人都是这样,总有有那么几个在学校里好朋友,双方父母只要知道是跟他们出去玩,就会很放心,可人总是会长大的,慢慢的,大家的身份地位就不一样了,距离也就产生了。以前有个理论,身边六个朋友的平均水平就是你的水平,想要和身份地位见识不一样的人成为好朋友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君担簦,我戴笠,他日相逢为君揖才会成为美谈。
拉开阿荣和丹尼的,不是阿荣自己,而是现实。
回归主题,丹尼最终为什么能取得成功,除了他自己努力和热爱,还离不开朋友和大阳花的帮助,可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他父母,他父母从小让他学习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这样才有了他后来的一鸣惊人,终究还是家庭帮助了他啊!试问,其他人有这样的闲钱花钱给自己孩子学音乐吗?
阿荣就是这样,母亲拉扯他们几个长大,并且送阿荣上学已经用尽全力,再让他学习其他的东西,是不可能的。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只能去看厕所,最终被利益引诱,走上了错路。
阿荣,是个悲剧
自以为找到真爱,真爱却要去美国。看厕所,却被朋友发现,引得友谊断绝。大妹也叛逆的走上了阿荣最不希望她走的那条路。
经学家从红楼中看到了易,道学家看到了淫,革命志士看到了阶级斗争,史学家看到了时代兴衰。或许自己的三观真的有问题吧,我在失业生中看到的却是小人物的悲哀,痛苦生活,在社会底层里摸爬滚打。
没有励志,有的只是苦苦挣扎……
完
生于七十年代,童年时经历了新中国最后一段苦日子。少年时又有幸亲历了香港娱乐圈的黄金时代。
那时候歌星多且变换极快,而且几乎几个月都能红出一个明星来,买磁带的柜台每天人山人海,我和同学们每天都在交换磁带。毕竟当年大人每月的工资不过几百,而一盘磁带的价格是7.9元,进口版要14元,这个价格真是不便宜。对于学生党来说,交换是必须的,那时还有同学买5元的空白磁带进行翻录。翻录也是要预约的,双卡录音机当年也是个奢侈物。
同学问我喜欢哪个歌星,我的回答只有两个:陈百强和林子祥。有意思的是,这两位风格正好相反,林子祥最能打动我的是“生命之曲”和“真的汉子”,非常励志非常男子汉,对于当年正意气风发的我来说,相当得益。
另一位陈百强,最早听他的歌当然是那首名曲“一生何求”,他的歌可当得“隽永”二字,引用百度百科的话:形容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沉幽远,意味深长,有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那时候流行明星贴纸,陈百强那股气质与其他歌星不同,真是鹤立鸡群,人好歌好。当然真正把他列入我的心水还是另一首歌,“一生不可自决”。那一年我们班即将面临分配,当年还是有分配的,父母们每天奔奔跑跑走关系,有同学父母路子通,早早就到单位报到了。而学校每隔几天就有相关单位来面试,课也不太上了。对于十年寒窗的我,总有一种不适应之感。而且天变地变,同学、老师、父母一个个都忙在不可开交,而我却茫茫然不知所措,心似乎有一团火,也不知道如何燃烧。明明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却是一种随波逐流,无力之极。
这时我听到这首命中注定的歌“一生不可自决”
我没有自命洒脱
悲与喜无从识别
得与失重重叠叠
因此伤心亦觉不必
谁个又会并没欠缺
曾心爱的为何分别
和不爱的年年月月
一生不可自决
谁人又知道我的心灵炽热
谁人又知道再说已不必
仍然愿一生一世的欠缺
不想再暴露我于他人前
你会令谁人自觉生可恋
即使天天也在变
我的walkman里反复放着这首歌,觉得每句歌词都是为我而写。然后我买了陈百强的好几盘磁带“梦里人”、“冬暖”、“神仙也移民”,他的很多歌都能打动我,虽然他的快歌比较蹩脚。
最后和当年的多数同学一样,进了一家我也不知道喜不喜欢,然而却是父母喜欢的单位。但是陈百强和他的歌已经在我生命之中。
这当然不是影评,也不是乐评,只是写在“失业生”重映之前。
整个影厅只有两个人,结束的时候,后排的小姐姐问我,你是不是也很喜欢Danny呀,我说我是Leslie的小粉丝,但我也很喜欢Danny。她笑着说,好想他们啊。对啊,真想你们呐。
陈百强帅的有点过分了呀!
三个少年都在天国
#电影院# 与你们仨在电影院的约会是2017年最大惊喜,生命从此不再有遗憾!谢谢张国荣!可惜修复效果不怎么样。【陈百强+徐杰】——世界上还会有第二对比他们更加可爱的小情人吗?(╯3╰)像太阳花一般的美少女,像b612小行星上一般的小王子,从地下铁开始的一段美丽情缘,唯有祈愿纯真永恒。
陈百强部分:相爱的人那份甜蜜快要溢出来。
陈百强的歌实在太好听了。“你咩都有,就係冇咗你自己。”
当时的哥哥和电影里的荣少一样困苦,当初的三剑客,想起后来三人的结局,本该励志的电影,却是满目悲凉。电影三星半,另外给哥哥和陈百强。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可以在午夜场看哥哥的电影,4K厅舔屏。
青春就像住在鱼缸里。那时张国荣名气应该是不比当红的陈百强,但他表演张力十足、神采飞扬,市井气,盖过其他人的羞涩斯文。充满香港新浪潮气息的镜语却使我被陈百强塑造的少年吸引,稚嫩、纯洁、不食人间烟火,唯美好似水中仙。赵雅芝惊鸿一瞥,徐杰俏皮可爱。前半段剪接有问题。三星半
荣少好帅!而且好高冷!喜欢!!!
单纯是为纪念哥哥而看。
有生之年竟然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Danny,弹钢琴的你王子般帅气、歌曲动听、眉眼温柔,却是已有泪意。时间真是个坏东西,当时年少,而三人都已归去,好悲凉好悲凉。电影结束全场无一人离场,待剧终两字出现,念亲恩落下。20170910.12:45
片子是真难看,哥哥是真好看……
张国荣之重映版<失业生>。在豆瓣上看到这么段文字,“他们不想被三剑侠的名头限制住,所以就各自单飞了。很凑巧的是,当年这三个人是相继走红的,而很多年之后,玛丽医院也相继成了三剑侠的最后一站”。看到玛丽医院这里就要泪奔了。
满屏美颜。四星全给徐杰。
就是个纯粹的青春偶像片啊,所有的社会议题都像是蜻蜓点水般的装饰品,柔光特写一打,那就是完全的钦点、硬点,好在陈百强和张国荣后来的地位证明他们也经得起捧。
陈百强的角色应该算第一男主(这个片主捧他,帅到不输哥哥),那么如果一开始就把背景放到类似音乐学院,然后往歌舞类型靠,可能这些尬演和烂俗桥段的问题可以被遮掩掉。现在看就是老旧过时、不接地气、充满幻想气质的青春片,单纯得可爱,烂得无怨无悔...#情怀和颜值让我坐住#
那时的快乐是养一缸鱼、有一台车、去国外学习音乐、跟喜欢的女孩搭同一班地铁;那时的忧愁是鱼缸盛不下梦想、车子开不到远方、没钱去国外进修、没能力保护心爱的姑娘。毕业后失业的他们踌躇未来,不知那时正是最好的年纪。没有赌债没有病疾没有人言,太快乐跌一跤都有趣,多少忧愁还可以用余生去化解。
3.5;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归来也是少年,盛世美好容颜,修复版美如画,每个毛孔都绽放着骄傲的天真,青春的冒失与愚蠢都会被时间原谅,我们只要静候光阴的洗濯;Danny歌声响起催泪,与不羁哥哥辉映,彼时最明亮的星,于天国再相逢。
用电影记住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