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Pride Month D5 "I think I kind of fell in love with the Curator.I don't think I wanted kissing and all that stuff, I just loved her."结局倒是有些惊喜的,本以为这段有意思的关系就会如此糟糕地结束。馆长的选角真的太棒了,演员真的很有魅力,然后跟着女主视角嗑馆长和年下的西皮,真好嗑。
17分钟前
上世纪老人家🍦
推荐
"我爱上了她,并不是想和她亲吻,或者其他什么,只是爱她。"
22分钟前
恋天光
还行
107/ Criterion Channel #1 好有趣啊 “Isn’t life the strangest thing you’ve ever seen” 在Polly身上看到了很多自己 又希望You don’t need more than what you have的 Polly就是自己
An emerging art scene in Toronto, a socially awkward girl with love and eccentricity.电影难得地记录了八十年代Toronto的landscape,而影片中拿着相机做梦的Polly,真正诠释了why creativity is about daydreaming.城市空间中的白日梦,可以在电影中具象化、符号化,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多年后本片依然在加拿大电影中占据一席之地。放映后Patricia Rozema和Sheila McCarthy到场讲述电影拍摄制作的往事(Rozema进一步谈到lesbian love triangle在故事中作为backdrop的想法),也想告诉所有想讲故事人,make sth that is meaningful or fun or relevant to you, 所有的个人叙事与情结在某些时刻都可以让灵魂与灵魂对话。
一头雾水的拉拉电影,跟它的各式海报一样怪异。
unsuccessful career woman (‘career’ in as opposed to family) forever ❤️
谁说文艺青年不是治愈这个社会的良药呢?(polly是中学英文课本里鹦鹉的名字啊。看已注销用户的影评,好像在继承他的遗产。)
Polly的幻想段落都弥散着一种诡谲艺术的气息,一种戏谑嘲讽的幽默感。用电话听筒吸着摩天大楼向上爬,从高楼坠落的恐惧感;成为知识女性大谈弗洛伊德;在悬崖边野餐和远眺,听美人鱼唱歌;站在栏杆上走过枝桠蔓藤形成的黑白光影世界;化身乐队指挥,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中带着顺走的摄影机俏皮离场。导演毫无怜悯地讽刺了语言文本与艺术构筑的空洞而虚伪的后现代艺术及批评家,同时将对女性感性与知性的迷恋与欣赏抽丝剥茧。更难得可贵的是穿插的冷幽默,13号日式套餐的生章鱼,空空灯箱般的画作,送出厚棉被做生日礼物……最后,Polly心如死灰干脆利落将相机从护栏上反推下去的画面让人动容。
喜欢女主原因是因为她很平凡就像自己 不善言辞 却常常脑海里冒出许多怪异的想象 默默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有自己的小小世界 相信美好容易自我满足 单纯快乐地过日子 我想这样的人有很多
2022-06-17重看。从性格上来看,显得孤僻的怪胎是被正常人歧视的。从阶层来看,有钱有权的人完全掌握了话语权和定义的权利。波莉被情感蒙蔽了,她也被某一种既定语境判定为无才。完全丧失了自我,否定自己的自由灵感、天马行空。事实证明不同的人,看法完全可以不同。配乐是可以的。
3.5 Pride Month D5 "I think I kind of fell in love with the Curator.I don't think I wanted kissing and all that stuff, I just loved her."结局倒是有些惊喜的,本以为这段有意思的关系就会如此糟糕地结束。馆长的选角真的太棒了,演员真的很有魅力,然后跟着女主视角嗑馆长和年下的西皮,真好嗑。
"我爱上了她,并不是想和她亲吻,或者其他什么,只是爱她。"
107/ Criterion Channel #1 好有趣啊 “Isn’t life the strangest thing you’ve ever seen” 在Polly身上看到了很多自己 又希望You don’t need more than what you have的 Polly就是自己
快要到冲突的地方几乎要失去看下去的耐性,怪胎的奇思妙想在大部分人眼里就是挺闷的吧。结局呼应了她的梦境,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下就明媚起来了。原本以为会是小秘书和馆长的爱情故事,但什么也没发生才合理。
很特别的说话方式
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用一种合适的心情,看一部合适的影片。
仅仅看了十分钟我就知道自己会打五星。古灵精怪天马行空。
An emerging art scene in Toronto, a socially awkward girl with love and eccentricity.电影难得地记录了八十年代Toronto的landscape,而影片中拿着相机做梦的Polly,真正诠释了why creativity is about daydreaming.城市空间中的白日梦,可以在电影中具象化、符号化,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多年后本片依然在加拿大电影中占据一席之地。放映后Patricia Rozema和Sheila McCarthy到场讲述电影拍摄制作的往事(Rozema进一步谈到lesbian love triangle在故事中作为backdrop的想法),也想告诉所有想讲故事人,make sth that is meaningful or fun or relevant to you, 所有的个人叙事与情结在某些时刻都可以让灵魂与灵魂对话。
beautiful name很有启发的feminist filmlove it!!
彷彿美版Amélie的女主角Polly嚮往自帶高級感的策展人,策展人Gabrielle嚮往絕對閃亮的才華,本應是有趣的人物設定,但就像已經31歲、而且還是從21歲就開始獨立生活的Polly居然還能這麼沒腦沒常識讓人看了尷尬無比,整部電影劇情矯情假掰老套而且(不論人物心理或者實際情況都)根本說不通。對攝影機自述的設計也用意不明。怎麼辦,明明可以發揮的很精彩,最後拍成這樣真心失望。—(還有就是Polly這種角色設定我以後要列為拒絕往來戶,天真可以,任性無知成這樣??我邊看邊手腳蜷縮好想問她你以為你誰啊。還有到底哪個畫廊會雇一個連translucent 都不會念的——真的是sweet imbecile——當秘書⋯⋯)
Polly实在太可爱了吧!Polly、还有整部电影都非常异想天开,Intermediality (music, photography, painting)的运用,对艺术本质的探讨,不同media的叠加,颗粒感影像、割裂镜像等等,太有意思了!
结尾蛮灵的。。
对80年代末欧美小文艺青年就是这个印象 老派又前卫
挺有趣的,时间带来的质感。幻想也是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