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是因为喜欢和结夏在一起才想跟你结婚的”
直到我看了SP才觉得男主是真心喜欢结夏的。
虽然他更爱自己。
从TV第一集就说明了男主更喜欢自己,但是直到最后我也觉得男主只不过是错觉,是寂寞的生活使他产生了自己非常需要结夏的感情,进而产生了自己爱着结夏的错觉。
但是看到SP,结夏开始咄咄逼人地要孩子,这是之前从来不可能发生的。是因为她也明确了一件事吧,原来滨崎是爱她的,所以她不必再一昧忍耐了。
相当强硬的说了几遍,「子供が欲しいの」(我想要孩子)。
后面的言论却透着一股奇怪:
「分かる?女が男の人、思う気持ちにそれ以上はないの。そのために、あなたと結婚したの」
(你懂吗, 女人对男人的感情最极限的表达就是这样了。我就是为了这个 ,才和你结婚的)
从开始只是想跟他在一起,可没有人的爱是无私的,为了爱,为了长相,为了钱,为了要孩子…所以一切都可以成为结婚的理由,我并不想去讨论哪一个更对,只是滨崎的答案让我颇为动容。
而滨崎虽然还是不肯在生孩子上面退让,然而我却结结实实地感受到了他的爱。
「俺はちょっと違うかな,俺は結夏と一緒にいるのか好きだから,結婚したわだし」
(我和你有点不一样啊,我是因为喜欢和结夏在一起 才想跟你结婚的)
诚恳又单纯,就像那种典型的好男人。
(二)“我不是为了幸福才和他在一起的”
然后我就觉得滨崎估计还是会妥协的,要一个孩子什么的,这种活在理想乡的人绝对会向现实妥协的,现实总是这么证明的。
而我也觉得结夏还是会回到滨崎的怀抱,因为她早就说过了,之前对初岛淳之介(那个年纪小的)说,她不是为了幸福才跟滨崎在一起的。虽然她也想要幸福,虽然她也挣扎努力,但是比起来幸福,她更想要的只是跟滨崎在一起生活。
「でもね,僕の方が结夏さんを幸せにできます」(但是,我更能给结夏幸福)
结夏「知ってます」(我知道)
我知道“幸福”很打动人,而然结夏并没有选择幸福。就好像在证实,她的确并不是为了幸福才滨崎在一起的。
无法复婚和无法离开的冲突真是完美,编剧制造的矛盾使剧情朝向哪一方发展都不奇怪。
然而后面的情节转的巧妙。合情合理,又出人意料。
(三)变质
结夏「書けない」(我写不了)
结夏「あの人たちと暮らすのもいいかなとおもいったの。海であの家族と暮らしてる自分,あの子たちのママになってる自分いいなって思ったの。」(我觉得和他们一起生活也很好啊,在海边和他们一起生活的我、成为那些孩子妈妈的我也很啊,我这么觉得了)
你懂吗?没有写下的资格了。
因为她发现了自己并不是一开始那样单纯去爱了,她产生了一种想法:追求幸福的人生——没有滨崎也可以的——只要幸福就好了。
一旦产生了这种想法,他们的婚姻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回去了呢。
出人意料的是她发现并坦承地说出了这个变化,但是情理之中的,发现这种想法后的确会「書けない」(没办法写)。
大家都在为结夏的信落泪,我却从这里开始哭了,因为从这句话开始,人生变得残酷了,爱情会变的,人也是会变的,我们最终都是自私的人,获得幸福太难了,如果幸福和爱情不能共存的话,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选择。
我们谁能不为幸福的假设而动心?
哪怕这个幸福是要放弃自己的爱人?
这个选择题跟你会不会为了1000万放弃自己的爱人本质一样,答案往往是无奈而残酷的,我们实在没办法做到不动摇。
而结夏又是如此的坦承,她说自己犹豫了,所以就没有资格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没有资格了,毕竟,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谁都是向往幸福的,毕竟,人都是自私的,可是也毕竟,我们知道,爱好像不应该是那样的。
我只能佩服她的勇气,也为之可惜。
(四)最完美的离婚
结夏的信,滨崎的信,都是泪点,我想滨崎开始产生“”独自一个人活着大约是不行的“想法应该是他们还会在一起的信号,可是在这个时候,我们都知道,有选择权的已经不是滨崎了。
他早晚都会变的,去妥协, 然后抱怨,继续妥协。
结夏呢?
她会选择什么样的结局呢?我不知道答案。
我想,其实没有答案。
二人能否重新在一起都是瞬间的想法和现实的推手就能改变的,只是这样的结局,我觉得很真实,结婚是一种开始,而离婚的确也并不意味着结束。
最完美的离婚,应该是这样的吧,我们的婚姻因为爱情的产生而开始,因为爱情的变质而结束,并没有家族剧的勾心斗角,也没有言情剧的狗血车祸失忆,只有现实它消磨着我们的忍耐,并让我们自己亲口承认自己的失败。
我们无法在一起幸福生活,无法继续消耗爱情去忍耐。
所以只能选择,最完美的离婚。
不完美的才最完美,这或许是日剧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包括日漫、日影都充满着这种色彩。虽然近些年受韩流的冲击,许多日剧已经开始往庸俗的大团圆路线发展,但这种植根于日本人骨子里的反完美思想终究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不过,或许这才是人生本来的面目,团圆之后仍需面临分离,成功之后还会面对失败,最重要的是,不管生活再怎么精彩,作为地球上的生物,你最终还是难逃一死,那什么才叫完美?日本人喜欢樱花,喜欢那种绚烂绽放后瞬间凋零的凄凉之美,因而武士力战之后的阵亡或是切腹,远比将军大名们的寿终正寝来的光荣,当最凄惨的死亡都可以上升到完美的高度,日本人对完美的定义也就一目了然了。当然说白了,这也只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积极的接受罢了。
反映到艺术作品中,你会发现很多日本小说或是电影都会以一种自然的姿态结束,也就是说,仅仅是所述事件的完结,而故事里的人物关系并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或进展,这是比较贴合现实生活的,当然这也和日剧的侧重点相关。不过套用到这部剧中并不合适,毕竟离婚本身就意味着相互关系的改变,但那也是在SP播出之前的事。
像坂元这种最佳脚本赏的编剧显然不是那种甘心流于庸俗的人,正剧中没能完成的事,终于还是被他在SP中扳过来了。坂元当然有他的道理,这部剧的主题终究是“离婚”,绕一圈回到原点的设定不管怎么说还是和主题相悖了,所以无可厚非,但铺陈了这么久的光生和结夏真的还是非离婚不可吗?
无需多言,光生的缺点显而易见:斤斤计较,自我中心,洁癖严重,对于自己的原则有着几乎不近人情的坚持,甚至睡觉前都必须把床单整理的没有一点皱褶,这已经超越了处女座的范畴,有强迫症倾向了。对大多数女性来说,跟这种人生活在一起简直就是要被逼疯的节奏。但另一方面,他的优点同样明显:家事万能,不管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什么都能一个人搞定;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最后在公司也得到了升职;为人善良,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绝不会做坏事;说一不二从不说谎,除了为了跟客户拉关系谎称自己是广岛球迷外,光生在剧中说谎的次数并不多;还有用情专一,都被漂亮的小护士拉到情人旅馆了都没进去,简直就不是男人。除此之外,还长着一张瑛太一般帅气的脸,家庭条件也不错,租住在东京房价相当贵的目黑区,家里经营着洗衣店,咖啡厅(光生的姐夫基本上是靠着姐姐的咖啡厅生活的),没有凶恶的公公婆婆,从光生奶奶到父母,对结夏的态度明显超过儿子。把这些优点总结一下,前面的缺点似乎也没那么不得了了,毕竟一个长得帅、条件好、个性又好、什么都好的男人,只有韩剧里才有。
结夏也是一样。相对来说结夏的缺点或许更少一些,她可能学历没那么高,为人大大咧咧,生活不讲究细节,东西到处乱放,也基本不做家事,典型的女汉纸。不过不拘小节这种事,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缺点,尽管光生不这么以为。至于家务,家里已经有一个事事亲力亲为而且要求极端苛刻的人在了,犯得着再多一个人插手吗?相信如果换一个啥都不管的老公,结夏肯定会打理家事,而且干得也不会差,虽然不如光生那么“完美”。看着富士山长大的结夏性格开朗,待人接物处处透着真诚,心胸开阔,没什么心眼,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偏偏光生也是如此,所以两个人才老是吵架。但相比灯里那种腹黑的性格,结夏显然更讨人喜欢,至少跟这种女人生活在一起完全零负担,对男人来说,那种心思如海底针,整天不知在想些什么的女人想想就已经不寒而栗了。当然,就算是女汉纸一般的结夏也并不缺乏女性的细腻,她会特地化妆给光生看(当然完没效果,没女人味还是别硬来的好),也会想要试图了解光生的世界而读完《罪与罚》(虽然连到底有几册都没弄清楚,但说实话,《罪与罚》我都没能完整读下来),这些细节,如果有心去体会,还是相当可爱的。
光生和结夏就是这样一对朴实到家,也八嘎到家的夫妇,一对原本哪怕一起生活到100岁也不会让人担心的夫妇,相反凉和灯里得婚姻,尽管有了孩子,尽管好像什么矛盾都解决了,却还是让人觉得总有哪里不对劲,说不定哪天就会冒出新的危机。然而在SP的结尾,最终宣告分手的却依然是光生和结夏。
为什么要分手?在最后那段面对面的谈判中,似乎所有的答案都已明了,当然基本是结夏单方面摊牌。结夏说,我喜欢原来的那个光生,不希望他有所改变,但我们所追求的幸福不一样,想要一起生活下去就必须有一个人迁就另一个人(我觉得主要还是光生迁就结夏),但这样光生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光生了,那个光生不应该为了结夏而改变,所以我们还是分手吧。尽管不太情愿,光生也还是含泪答应了。
这一段剧情看似有理有据,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纵观整个SP,两个人矛盾的焦点无非就是孩子。光生想过二人世界,不想要孩子,而结夏则认为自己只能做个好母亲,只有有了孩子才觉得幸福。就因为这个分歧无法解决,两人才不得不分手。但是光生真的不喜欢孩子吗?向他这种性格的人只是不擅长应付小孩子而已,从开始被居委会主任强拉去当少年棒球队的教练,被小孩子耍的精疲力竭,到最后完美地胜任了教练的角色并带领孩子们赢得比赛,其实不难看出,光生与孩子的关系并不如他自己认为的那样无法融合。如果真的有了小孩,相信光生会是个好爸爸,只不过很有可能把孩子带得跟自己一模一样(参考光生与其父亲的关系)。事实上光生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经常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他嘴里说的和实际做的常常是南辕北辙,这并非他口是心非,而是他从未意识到自己性格的另一面,却又总是无意识地按照潜意识中另一个自己的意愿而行动。这或许是人格分裂的一种表现,但这种情况其实是普遍存在的。何况最后光生也愿意妥协了,那结夏又为什么坚持要分手呢?
按照结夏的说法,她不希望光生为了自己而改变,她还是喜欢原来的那个光生,不然那个光生就会渐渐死掉,她不想这样。我却不禁想知道,所谓那个原来的光生,究竟是指哪一个?斤斤计较的那个?洁癖的那个?家事万能的那个?做事细致认真的那个?难道有了孩子,这些光生就会消失?变得邋里邋遢,游手好闲,马马虎虎?这是不可能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想光生的爸爸就知道了,就算生十个孩子,那个光生也死不了。结夏的另一个观点是,两人的幸福观不一样,光生喜欢自由,有了孩子他的自由就被束缚住了,但自己却不能接受没有孩子的家庭。这就又回到光生的个人问题上了,这家伙真的想他所认为的那么喜欢自由吗?一个真正向往自由,凡事都只为自己考虑的人根本就不会想着去结婚,如果光生真是那样的人,以他的条件,没事勾搭两个小护士根本不成问题,为什么要吃力不讨好地去结婚呢?其实,光生的内心深处是渴望爱,渴望家庭的,自由并不像他自己或者结夏所认为的那么重要。一个男人,既然渴望家庭,那么丁克绝不会是他的终极目的,从他对小孩子的态度也不难看出,终有一天,即便结夏不说,他也会主动要孩子的。可惜的是,结夏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光生在最后关头或许意识到了,但对他来说一切可能已经太晚,所以索性什么也不说,任由结夏去追求她的幸福。
那么对结夏来说,北海道真的很好吗?从剧中透露的讯息来看,或许没错,年轻版的宫崎骏看上去就是个好男人,家里还有迪士尼乐园一般广阔的牧场,两个孩子对她很依赖,将来她还会有自己的孩子,北海道的乡民和结夏家乡的人民一样开朗淳朴,相比拥挤冷漠的东京,那里简直就是为结夏这样的人打造的天堂。但这些都只是宫崎骏的描述罢了。北海道寒冷的气候能适应吗?宫崎骏的家乡是否真如描述般美好?家里有没有挑剔的父母?孩子渐渐长大是否还会如从前一般对待自己这个后妈?时间久了,宫崎骏对她的态度是否仍然亲切?尤其是有一天他跑掉的妻子可能再度出现时,这个家庭还能继续维持平静吗?对结夏来说,北海道有着太多的未知,但她却什么也没想就跟着宫崎骏走了,当然,结夏本来就是无忧无虑什么都不考虑的,如果思前想后她就不是结夏了。
只是作为局外人,怎么看,最终的这场离婚都太过草率了,远远谈不上“完美”,而为了让彼此都幸福的分开,结果却并不会让大家都幸福。就算光生不得不因为妥协而改变,也无非就是变成宫崎骏那样,既然能接受宫崎骏,为什么不退让一步,接受那个光生呢?夫妻生活中争吵与矛盾无处不在,蜜月期一过,彼此的缺点就会慢慢浮现,未来有一天,结夏开始在北海道与宫崎骏争吵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远在东京的光生,说,如果那时不离婚就好了!就像当初她对光生说“当有天我们走不下去的时候,一定会说如果那时不结婚就好了”一样?光生呢,或许也会感到后悔,为什么那时不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结夏,让她明白,其实那个时侯,你误解我了呢?但到这个时候,后悔已无济于事。
其实不管是爱情还是婚姻,往往多忍耐片刻,一切就都会不一样。人与人的相识相知,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又怎能指望伴侣了解自己?只能靠时间来慢慢推进彼此间的距离。如果光生和结夏都能多给对方一些时间,再多了解一些,那些争吵的焦点可能都会变得云淡风轻。事实上,两个人的父母已经给他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不管星野夫妇还是滨崎,他们之间的争吵和矛盾都不必自己的儿女少,离婚的口头禅也不知在他们嘴上说了多少回,但结果呢?还不是过的好好的?我只能说,在婚姻这件事上,光生和结夏的理解还是太过稚嫩了。
不过日剧只是日剧,坂元所考虑的正是戏剧冲突,只有我们这些傻傻的观众才会死扣细节,然后长篇大论地分析剧情,发表感触,当然,这也算是日剧的正能量之一吧。然而,在现代的婚约中,每一句誓言都是神圣的,不容后悔,在你动了离婚的念头的同时,它就已不再完美,唯一能做的只有多给它一点耐心,毕竟时间从不骗人。
我是看过连续剧的,但是不知道还有这个番外的电影。应该是原剧很火所以拍的吧。
看的时候很感慨的,日剧好淳朴啊。两对夫妻住的房子好小好小啊。光生结夏的衣服也是好简单普通啊。而且这次看的时候觉得光生的演员因为很瘦很瘦,而且演一个有点滑稽的人设,让我不禁觉得他有点像中国的演阿Q的严顺开。呃。。。捂脸。其实我是很喜欢瑛太这个演员的。
日剧真的好接地气好朴实啊。
这个剧很吸引人的,我本来是想随便看看的。没想到一口气看完了。剧情的安排上也是非常的经典。
首先是引出两对夫妻的矛盾。一对是性格差异大,同时女的想要孩子,男的不想要。一对是丈夫对初恋有想法。然后在第一个小时的后半的KTV情节中,这个部分到了一个小高潮。伴随光生去错房间被糊一脸蛋糕的极度搞笑场面。
弹幕在孩子的问题上,一半站光生,一半站结夏。太真实了这个话题。我看的时候觉得我家和光生家正好相反,我是那个各种杞人忧天担心孩子以后要面对社会给黑心企业打工的人。而我老公是结夏那种style。
而且日剧的人物既有可爱的地方,又有槽点。结夏一气就离家出走去对她有好感的便当老板家住。男二明明家里老婆孩子但是和初恋在酒吧喝酒聊天。
在前一个小时的各种矛盾展现和积累后。到了剧情的高潮处,就是火车上的决战时刻。大约半个小时。
一群人听到消息纷纷上车的场面比过年时的开心麻花的电影还好笑。真的修罗场。而且在那么狭窄的火车走道上撕,还被其他要过去的乘客嫌弃。
然后到了餐车,光生还要对座位进行一番安排也很好笑。先是男二夫妻的对质,初恋女说了一段金剧,关于出轨的,真的精彩之致,我都想拿小本子记下来。然后初恋拿出的录音顺利结束了这段战斗后全身而退。感觉日剧里,因为出轨而撕逼的场景似乎很少啊。
然后就是光生让人尴尬不已的对于结夏的一番评论。我觉得就凭这段话,结夏离开他也不冤。情商真的太低了。但是结夏却表示要回家。便利店老板只好走开。感觉结夏内心是爱光生的,也理解他的缺点。但是他们的性格不合也是非常尖锐的。
一番狼奔豚突后,大家都各自回家。这时候,剧情已经到了一个半小时了。
但是光生这一对的危机明显还么过去。光生美滋滋打印了复婚的申请,结夏却一番长篇大论表示不愿意复婚了。这一段话说的也是很情深义重,很感人的。当两个相反性格的人在一起相处,一开始的吸引力很大,但是之后如果出现冲突,磨合的难度也是很大的。光生很难过的接受了。然后编剧安排了一段船戏。可能是为了第二季做准备。但大体上还是合情合理的。毕竟这两个人还是相互有爱恋的。
最后的结尾是光生一个人逛了动物园,写了一封给结夏的信寄出去。和开头是光生在牙科诊所和护士吐槽婚姻以及结夏形成呼应。
很多事情在日剧里感觉是自然的,比如丈夫写很长的信给妻子,并且寄出去。但是同样的场景在国内爱情剧里好像会很奇怪。我这十年里大概除了账单就没有收到过信件了。
还有火车上高光的这一场群戏,如果换成是国内的背景也是很奇怪的。我觉得日剧是自成一种氛围的。又夸张又质朴。还有我选择不结婚里,店老板每次给意见用毛笔写一个很大的条幅也是。国内无法复制啊。
不过这个电影在结构上是非常清晰和经典的。值得学习。
最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这辈子会不会永远也遇不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了。
结果看完了特别篇才突然明白,原来大家在思考的问题是,遇到喜欢的人怎么再一起走下去。
混合着各种笑点和泪点,看着剧里面的主人公,婚姻因为各种琐碎的日常走到尽头,最后明明相爱却还是分手。
这样的故事情节,我逻辑上能够理解,情感上完全不能接受。
结夏说,因为喜欢光生,所以不希望光生为了她而改变,她喜欢的就是这样一个和她完全不同的光生。但事实是什么 ,两个人对幸福,对爱情,对生活的看法不同,甚至让他们的婚姻走到尽头,于是为了对方可以丝毫不变的符合自己最开始喜欢的那个人,所以谁都不要改变,婚姻什么的结束就好了,分手就好了,我们分开无所谓,只要能守护这份喜欢就可以了。
乍一听好像说的很有道理很文艺很哲理很伟大的样子,仔细思考一下,这话说的是人类可以理解的思路吗?
我们换个白痴点的单纯逻辑来看待这个问题,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就分开,那这种情况岂不就变成了,我喜欢你,为了能够一直喜欢你,我们分手吧,请问这真的合理么?
2017.8.23
我们总是喜欢说感情这种事,没有对错,没有逻辑,确实,喜欢不喜欢,其实就是一种感觉,那我们单纯直白一点处理这种感觉是不是会更好。
身边有个朋友交了个男朋友,两个人尽管从兴趣喜好、性格特点到行为方式都完全不同,但就是喜欢上了对方。在一起后迅速度过了热恋期,当进入到漫长的磨合期之后,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彼此折磨。今天吵架,明天分手,后天和好,如此循环往复。短短两周多的时间,分分合合已经有六七八次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着他们在一起却总是因为小事闹矛盾,而想分手却怎么分也分不开。因为喜欢彼此,而苦苦折磨,甚至把这种折磨当作是爱情,简直是让局外人都身心俱疲。
也许从这个角度上,似乎可以理解什么是为了能继续喜欢而不得不分开。但争吵与和睦本来就都是爱情的模样,所谓的分开的原因,真的是为了继续喜欢吗?继续喜欢,难道真的只有分开这一个方法么?
真正的爱就应该是像光生一样,愿意为了对方去改变,愿意去接受一个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她,愿意去理解她,愿意去原谅她,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愿意放下身段去追回她。
天造地设这种成语,本来就是骗人的,还有什么肋骨说,也不过是浪漫的幻想。谁生来就是契合另一个人的呢,相爱的过程里,喜欢不过是第一步,之后改变自己,接纳对方,经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才能成为真正的彼此和谐共存。在感情里,妥协不是件坏事,改变不会让你丢掉自己,而是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从喜欢到在一起,从恋爱到结婚,都是一个不断为爱而妥协的过程。我始终认为,两个人分手,唯一的理由就是不爱了,其他的任何原因,说的再冠冕堂皇,也都不过是借口。
这么大的世界,遇到一个爱的人概率简直太小,比起那些像我一样还没找到自己究竟喜欢谁的人,能遇到一个爱的人就已经太幸运了。你们还这么挥霍,是不是太说不过去了。所以说到底,像这样,明明喜欢却说什么为了不互相折磨,为了不让感情消散而分手,根本就是不够爱或者不爱了的借口。作为没有遇到真爱的人,我只能说,想出这种分手理由,不是你没毅力,就是你装文艺。
不爱了就说不爱了,何必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欺骗自己,欺骗对方,欺骗无辜的大众。
退一万步讲,也许分手真的有千百种理由,我也完完全全能够文艺而富有哲理的去领悟到这种高层次的爱。但作为一个平凡而渺小的人类,我还是不得不说:
因为爱你,所以必须分手,这真的是我听过的最不可理喻的事了。
2014.2.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札幌旅行大乱战的高能修罗场,人生转折点的天津甜栗,光生的信。春の訪れを待ってます。
今天是45年不遇的暴雪天啊
瑛太是个好演员
真是怎么也喜欢不上结夏,为什么明明一直在改变的是光生,理直气壮的却总是结夏。跟别人稍微不一样一点的人的恋爱可真是艰难啊。
你写了名字而我没有写的这张婚届,我折好放进口袋,从今往后再也不相见也没有关系,这已经是最好的love letter。
听不懂台词也能哭成狗(还没有BGM),我想这就是表演的魅力T_T
我 他 妈 要 是 知 道 是 这 样 的 结 局 我 才 不 看 啊!!!!!!!!!!!
越来越觉得所谓“珍惜”纯粹是依赖着“失去”而存在的,孤立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令结夏以外三人的形象愈发模糊,脾性鲜明得不必要地刺眼,实质却溶蚀得更难辨认.上原家甚至已不再追索心底的病灶,仅简单重复本篇问题的最后一步推导.滨崎家过程刻意倒还终于剥开了分歧的核心,底线上需有一人妥协能如何继续,信寄出的也只是怅惘告白.台词有波动,剪辑亦时好时坏.大量旧机位.无需续篇春永在
光生独自逛了动物园,坐在长椅上吃着自备的便当目送行人三五成群。感觉自己像空中的气球,同时有着高处俯瞰众生的优越感和摇曳着的空虚。没人天生喜欢寂寞,深夜环顾四周却没处分享的那份中了小奖的喜悦和落在手心的初雪冰凌。他走下沿河街道,回忆起那些琐碎却清晰的细节,终于投出信笺,等待春的回音
灯里在列车上打谅,光生给结夏写的信,真是哭到不行。这信真好,世间最高的情书大抵如此,充满生活气息,风景夹杂着生活场景,朴实里透着淡淡的甜,像春寒里望着樱花开一样美好。要和懂的人分享,才对得起这最高的幸福。
这才是我想要的结局。不要妥协,爱一个人就不要试图改变她/他,那不是爱,是占有。正剧中结夏写的信,以及SP中光生写的信,都读哭了,不同的是,只有一封寄出。
为甚么都不推荐看啊,难得拍得这么有良心的SP耶。最喜欢这部剧的一点是,里面没有坏人,也没有好人,都是真真正正的人,自私懦弱蛮横逃避一个都不缺,然后再从这样不完美的人性中开出小小的花来。比起这个,强求一个HE多么虚无啊
光生信的最后一句,还有落款,都很好。
能喜欢一个人,却不一定了解他在想什么;能了解一个人,却未必能和他一起生活;能一起生活的,最后却连自己都失去了。婚姻世界有太多一厢情愿,所以没有完美的婚姻,只有完美的divorce。
有人只适合独自生活,就算偶尔的温柔也没法补救无神经的恶口和自我中心。就算有最后10分钟催泪独白,也不能洗白自己是个自私男人的这个事实。当然有人就是喜欢到可以忍的程度(孩子都有了不能忍也得忍),有人则是再喜欢也忍不了。最后那封信要是没寄出去该有多好,免得悲剧再次发生…sigh
爱很怪,什么都介意,又什么都原谅。可是可是到最后,无法妥协的你还是只能自己生活。
恋爱总有一天会变成生活,生活会变成喜悦。
“你要的幸福和我要的幸福是不一样的...我喜欢的就是你现在你这个样子,你不再是这个样子了我也不会再喜欢你,我不要你为了配合我而妥协改变,那样的你不是我喜欢的你,就算眼前可以,总有一天你会后悔会想‘当初为什么要结婚’,我们不要走到那一天,所以,分手吧”
真爱一个人,什么都介意,什么又都可以妥协。这是光生。真爱一个人,想要占有他的全部,却又想给他最大的自由。这是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