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犹大

HD中字

主演:安德烈·巴利罗,伊万·杜布朗拉沃夫,安德烈·博加提夫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其它年份:2013

 剧照

犹大 剧照 NO.1犹大 剧照 NO.2犹大 剧照 NO.3犹大 剧照 NO.4犹大 剧照 NO.5犹大 剧照 NO.6犹大 剧照 NO.13犹大 剧照 NO.14犹大 剧照 NO.15犹大 剧照 NO.16犹大 剧照 NO.17犹大 剧照 NO.18犹大 剧照 NO.19犹大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犹大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Judas, a seasoned thief, finds himself in the market square where Christ is giving a sermon and his apostles are collecting alms. He follows them and steals their money, only to be caught red-handed. Nevertheless, the Teacher forgives him. What is more, He invites the thief to become one of His followers and offers him a position as the group’s treasurer. Shocked by Christ’s unexpected offer, Judas decides to join the apostles, if only to figure out what is going on. He gradually starts to comprehend Christ’s message, but feels that the apostles are blindly following their teacher. Judas argues with them, and tries to defend his right to divine the truth of God. But when he fails to make them understand, he realizes that Christ’s teachings may sink into oblivion without benefiting humanity. His solution is to betray Christ. “By killing a man, have I not saved a God?”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重生(2016)干将莫邪绝情圣洁地狱卓别林1992麻辣学院铁面人2011女子公寓最响亮的声音醒目仔蛊惑招瓦莱莉和她的奇迹一周黑暗中的王子情定巴黎国语家国恩仇记少数派报告2015祝你好运2022近身如何毁掉圣诞节:婚礼婚礼在纽约猎捕森林怪兽呃钱悬崖下的妻子变焦毒枭:墨西哥第三季嫁东宫认识的妻子 泰版威龙二世

 长篇影评

 1 ) 黑豹党差点燎原,终遭剿杀,被娱乐被消解

之前,我们聊了聊奥斯卡夺奖大热门《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以及1960年代全世界轰轰烈烈的左翼运动。《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中最具象征性的一幕,便是在庭审上被五花大绑,封住嘴巴的黑人鲍比·希尔。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美国的黑人们依然在被暴力对待。为什么受压迫的黑人依然无法团结?为什么少数族裔,在美国依然受到迫害?为什么平权运动失败了?在这部获得奥斯卡六项提名的电影《犹大与黑弥赛亚》中,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答案。

“黑弥赛亚”意即黑人的救世主,片名就告知了整个故事,这就是现代版的叛徒犹大背叛耶稣。

1969年12月4日,“黑人救世主”——怀揣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黑豹党领袖弗雷德·汉普顿,因受到叛徒出卖,在家中遭一队FBI探员连开99枪射杀,死时年仅21岁。

黑豹党在美国历史上仅仅存在十几年,星星之火很快被扑灭。然而,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抗争, 依然像幽灵一样,在美国上空徘徊,直到现在。发掘这段尘封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半个世纪前的美国,同样有一批年轻人想要去走那未曾设想的道路,哪怕为此付出生命。

第一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黑豹党诞生的上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也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多年。虽然通过了明确规定黑人各类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公民权利法案》,但黑人们仍然面对着3K党的猎杀,政府的系统性歧视和警察的随意酷刑。黑豹党作为一个以暴力手段反抗压迫的黑人民族政党应运而生。

民权运动中被白人警察和警犬攻击的黑人,1963

比起马丁·路德·金提出了争取黑人经济平等的空洞口号,黑豹党采取武装争取权利的方式,要求美国政府承诺包括黑人社区自治、保障就业住房、平等教育、黑人拒服越战兵役、公正司法待遇、反对白人警察暴力执法以及释放一切黑人政治犯等要求。

黑豹党崇拜毛主席,视他为肉体和精神武装的双重导师。认同“枪杆子里出政权”,把它当做黑豹党创立之初的中心思想。黑豹党起步时缺乏购买武器的经费,于是他们在华人众多的旧金山大量购入毛主席语录,卖给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的学生们。

纽约市哈林区黑豹党办事处贴着的毛主席画像

但黑豹党的领袖们当然知道,最重要的力量其实并不是枪杆子,而是人民。在贫民窟,黑豹党中组织失业的黑人进行生产,为超过十万名黑人儿童提供免费的营养早餐,召集志愿者开展扫盲运动,同时为没有条件上学的黑人青少年授课;提供免费医疗,大力改善黑人中流行的镰状细胞性贫血疾病;在治安方面,黑豹党建立了在建立了自己的武装队伍,他们以黑皮衣,贝雷帽的统一制服形象出现在街头巷尾,保持常态化的巡逻,内防犯罪事件,外防3k党与警察暴力。

黑豹党为黑人儿童提供免费早餐,1969

可以说,当时黑豹党控制的黑人社区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治。如果只是在黑人社区做福利,搞民兵联防,那么黑豹党绝不至于引起美国政府如此重视。他们真正怕的,是黑豹党背后这套完整的政治哲学和政治诉求。

1966年,黑豹党建立之初,曾仿照《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发出了著名的十点纲领。

黑豹党的《十点纲领》

有了武装力量后,黑豹党继续从李德胜大大思想中学习,决心团结黑人民众。黑豹党创始人之一鲍比·希尔曾说道:“黑豹党是人民的党。黑豹党生存的核心原则在于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并取得人民支持,发掘人民的力量。我们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把全体人民从各种形式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以便人人成为自己的主人。”

黑豹党的集会也欢迎各种族的支持者,嬉皮士和越南老兵都可以自由参加黑豹党的公开集会。而黑豹党的演讲在现实中也确实常有大量白人和犹太人参加,他们与波多黎各裔,拉丁裔和底层白人一起建立了彩虹联盟,宣传种族平等思想。

黑豹党集会,1970

1969年,由白人左翼阵线和黑豹党领导的“反法西斯联合阵线”开启了第一次全国会议,会议达成共识:民权运动目前的性质是一个有白人阵线的黑人运动,在未来计划组建一个“新党、新的工人党”,并希望按照非洲和拉丁美洲“解放阵线”的模式, 建立一个“包括美国全体人民的美国解放阵线”。

1970年黑豹党的势力达到巅峰,在全美68个城市设有据点,总共数千名成员。他们有纲领,有实践,有领袖,也有朋友。但是星星之火,只燃烧了数年,便很快被扑灭,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个小插曲。后世看来,恍若隔世。

黑豹党

第二章:Hasta la Victoria Siempre!直到永远的胜利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浪潮。现在的我们,无论如何想要复原当时的时代,可能都难以完全理解为什么当时有这么多年轻人,愿意为了社会的改变而付出生命。

上世纪50到60年代,随着英法等殖民帝国在二战后丧失霸主地位,全世界出现了一波争取民族独立、权利平等的浪潮。这是一个属于革命者的年代,是一个孕育英雄的时代,是一个普遍相信只要通过行动与抗争,就能让自己的同胞摆脱霸权与剥削的时代。

刚果年轻人在游行队伍中举着毛主席的画像

在非洲,1960到1970年这十年间,前后共有32个地区从宗主国的控制中摆脱出来并成立国家。

1961年,南非一位名叫纳尔逊·曼德拉的43岁黑人,已经组织了多年的反种族隔离抗议斗争,他因为深受马列主义的影响,被以“叛国”罪入狱与审判。出狱后,他成立了激进的武装抗议组织“民族之矛”,他从遥远的东方古国学到了游击斗争。在他的自传《漫漫自由路》中这样写道,“在埃德加·斯诺的光辉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我发现是毛泽东的决心和非传统思想把他引向了胜利。”

叛国罪审判期间的曼德拉

1959年,一名叫亚西尔·阿拉法特的30岁年轻人刚从战场回来 。他曾加入埃及军队,在第二次中东战争打败了英国、法国与以色列的联军,夺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就在这一年,他创立了一个名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组织,这个组织后来又一个更加著名的简称“法塔赫”,作为阿拉伯世界少有的世俗主义、社会主义政治团体,开始为巴勒斯坦人民的独立奋斗一生。

法塔赫武装分子游行,1970年

也是在1959年,31岁的切·格瓦拉与革命同志,33岁的卡斯特罗,在经历了5年山区游击战后,推翻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在美洲建立起首个社会主义政权。

古巴革命完成后,切·格瓦拉帮助卡斯特罗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外则因为对美国的强硬态度为西方世界所闻名。

切·格瓦拉(左)和菲德尔·卡斯特罗(右),1961年

切·格瓦拉支持非洲的民族解放事业。1964年作为古巴的高官,他相继访问了阿尔及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等8个非洲国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1965年,他离开古巴,出走刚果,希望利用自己的游击战经验,帮助刚果人民完成起义。临别古巴,他说了那句流传至今的名言“Hasta la Victoria siempre!直到永远的胜利”。

两年后的1967年,在玻利维亚进行游击作战的切·格瓦拉,因为遭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渗透,被政府军逮捕,结束了37岁的生命。

玻利维亚政府军军官与切·格瓦拉的尸体

这位“像鹰一样战斗”的男人,把短暂的生命全部献给了他心目中的革命,将浪漫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切·格瓦拉的死,给当时的年轻人内心造成了极大的震动,成为了反抗权威和世界左翼运动的象征,一直到现在。

1967年,百万古巴人云集革命广场,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卡斯特罗在悼词上这样说:“如果我们要找一个典范的人,一个不只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典范的人,一个属于将来的典范的人,我衷心地说,这样一个在行为上,没有一丝污点,在举动中毫无瑕疵的典范就是切! 如果我们想表达我们要我们的子女成为怎样的人,那么作为热情的革命者,我们一定会从心底说:‘我们要他们像切!’”

第三章:他们能杀死革命者,但不能杀死革命

全球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帝国主义的浪潮,深刻推动了美国国内的黑人平权运动向革命化的转变。

60年代初期,马丁·路德·金还怀揣着那个梦,希望通过非暴力和平抗议的方式,为黑人争取到与白人平等的待遇。1963年,在他完成那篇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后,他获得了美国精英阶层的支持。1964年,《民权法案》获得通过,同年,马丁·路德·金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声望达到顶峰。

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

然而,全世界的革命浪潮让他的思想很快发生转变。他开始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立法禁止公共场所的歧视,保护黑人投票权就能解决的。他开始频繁地谈及美国政治经济生活亟待根本变革,渴望看到资源重新分配以改变种族和经济不公平。而这,真正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1967年,在他遭到刺杀的前一年,他在纽约发表了一篇在西方世界没有那么有名,却更加振聋发聩的演说《打破沉默》。他说:“这是一个革命的时代。全球所有人都站起来反抗剥削、压迫的旧体系。一个脆弱,但公平公正的新秩序正呼之欲出。这个国家受苦受难的人民正从未有过地站起来了。黑暗中的人民已经看见了曙光。我们西方世界必须支持这场革命。很悲哀的事实是,因为舒适,自满,对共产主义病态的恐惧,以及我们对不公正的倾向,西方国家曾经孕育了现代社会如此多的革命精神,现在却成为反革命的庇护所。这导致很多人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有革命精神。因此,共产主义是对我们民主失败的审判,也是我们开启的革命道路上践行者。我们唯一的希望,是重新找回革命精神,对充满敌意的世界宣战,永远战胜贫困、种族主义,以及军国主义。”

马丁·路德·金对平权运动看法的转变,实际上在几年前就被另一个人所鼓吹,他就是马尔科姆·X。

马丁·路德·金(左)与马尔科姆·X(右)

马尔科姆·X批判马丁·路德·金的看法,认为他的目标是让黑人原谅那些四百年来粗暴对待他们的人,让他们忘记白人对他们做过的一切。马尔科姆认为非裔美国人被视为美国内部的被殖民者,尽管并不存在一块实存的殖民地,但美国黑人的存在即是殖民地本身。白人从美国黑人在棉田和工厂里付出的劳动中剥夺剩余价值,非裔美国人因而与他们在非洲受到英国和法国侵略的黑人同胞共享了历史和斗争目标 。正是在这种更为广泛的意义上, 运动者认为美国黑人争取黑人权力,要求自决的斗争是全球反帝解殖运动的一部分。

马尔科姆·X演讲

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马尔科姆·X建立了非裔美国人统一组织(Organization of Afro-American Unity),作为对大洋对岸非洲统一组织( 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的回应。他1965年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道:“我们的问题不是公民权利被侵犯,而是人权被侵犯。我们不仅被剥夺了成为美国公民的权利。我们还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一周后,他在一个不准携带任何影像记录的会场,演讲中遭到离奇暗杀。

在马尔科姆·X遇刺的一年后,30岁的鲍比·希尔和26岁的休伊·牛顿创办的黑豹党诞生。对于他们来说,前人已经尝试了所有道路,要改变黑人以及美国其他受压迫群体的现状,只剩下一条路:革命。

鲍比·希尔(左)和休伊·牛顿(右)

没有意外,黑豹党成为美国政府的目标。FBI将其视为美国国家安全的头号威胁,并实施了其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计划:“COINTELPRO”。在一份此后泄露出的FBI内部备忘录中,FBI局长埃德加·胡佛提了四点:第一,首要任务是阻止黑人武装团体的联合,因为这“将是美国发生黑人革命的第一步”;第二,要阻止“黑弥赛亚”的诞生;第三,集团内的首要目标,可以先行消灭;第四,要对黑人领袖进行污名化。

白人警察让黑豹党成员靠在墙上排成一排

巨大的国家机器对黑豹党的大量领袖与成员进行了系统化的监听、暗杀、监禁、公开羞辱,以及虚假指控。两位创始人先后入狱,第三任领袖弗雷德·汉普顿在遭到FBI的99枪射杀前,说出了这句著名的话:他们能杀死革命者,但不能杀死革命!

若不是1971年,一群活动者闯入宾州FBI办公室,偷取超过1000份机密文件。FBI的这些活动,包括汉普顿的死因,可能永远成为历史谜团。这件事后来还被拍成了纪录片《1971》。

直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美国的黑人们依然高呼着喊“我不能呼吸”,终究没能等来他们的“黑弥赛亚”。

如今,《黑豹》被拍成了爆米花电影,马尔科姆·X和马丁·路德·金成为漫威电影中万磁王和X教授的原型。

当抗争的意义被消解,被消费,被娱乐,也许,害死黑弥赛亚的真正的犹大,并不是这位叛徒,而是被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所浸泡,再无斗志的犬儒。

【B站/视频号/知乎搜“脑飞Mindflix”,了解屏幕背后的精彩现实】

美国黑人为何仍不能呼吸?教员思想武装的黑豹党差点燎原,终遭最野蛮剿杀【犹大与黑弥赛亚】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2 ) 三十银币,犹大之叛

极其糟糕的中文译名,和如此精彩的电影本身,大概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后的第一印象,《耶稣是我同伙》和前一阵子的《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几乎发生在相同的时间段中,《耶稣是我同伙》中甚至还提了一嘴当时在芝加哥接受审判的黑豹党领导人博比·希尔。(现在豆瓣上已更名为《犹大与黑弥赛亚》,我写这片影评的时候名字还叫《耶稣是我同伙》)

然而我觉得,本片要比《七君子》更好,《七君子》更多聚焦在了庭审之上,复原当时的图景与审判,复原政府的黑幕,虽然节奏,镜头和表演都很好,但是看过之后,未免会感觉这些所谓的“七君子”,仍带有一些幼稚的理想主义,这些人反叛的同时也吸毒泡妞,但仍不妨他们被称为美国的脊梁。

《耶稣是我同伙》,完全就是另一重意味了,一场直线向下的悲剧,一个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英雄的殉道者,他们有着明确的景愿,有着脚踏实地的行动,但是时代并不允许一个黑人救世主的存在,更不要说,门徒中的犹大,会将手中的匕首刺向耶稣的胸膛。

剧透预警

黑豹党

首先稍微介绍一下背景,电影并没有对当时整个运动的全景进行描述,只将镜头聚焦在了黑豹党其中一代领袖弗雷德汉普顿身上,如果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的读者,可以看看我接下来写的一点对黑豹党的介绍。

黑豹党起源于对白人暴力镇压黑人的反抗,这种镇压其实从未停止过,从南北战争之后,黑人虽然获得了一些权力,免去了成为黑奴的命运,然而在美国很多地区根深蒂固的观念并没有改变,白人至上主义在多地奉行,如果你知道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就能看到里面对于3K党美化的描述:黑人对白人暴力相加,于是白人组成了3K党执行正义。

当然这在今天看来是极为政治不正确的观点,可是在当时,这种肤色之间的隔阂绝对比今日要严重很多,甚至今天,我们都依旧能看到白人警察跪杀黑人的事件发生。

总之,在那种情况下,黑豹党应运而生,创建者休伊牛顿和博比希尔发现了法律中关于持枪的一些漏洞,那就是,只要不把枪口对准人,那么拿枪上街就并不违法,于是黑豹党成员活用了这种办法,总是带着一堆人上街,跟着白人警察,如果看到白人警察想对黑人施加暴力,他们就会进行抗议并举着枪把警察围住,虽然黑豹党拿枪也不会真的去用,不过一般看到这些举着枪虎视眈眈的黑人团体时,白人警察多少还是会收敛一些。

但是很快各个州就开始立法禁止携带枪支上街,黑豹党为了能继续发展下去,开始研习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尤其对毛选格外青睐,我想大家应该听过黑豹党通过倒卖毛选完成初始资本积累的故事,但也确实,毛选成了黑豹党的指导纲领,他们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理论,通过救助自己所辖区域的黑人,给孩子提供免费早餐,免费医疗,来发展党员,推广思想,之后通过非暴力,但是不放弃暴力手段的方式一点点争取到参政议政的资格,并准备以此推广革命。

这些想法很好,挺多也付诸实际了,但是政府肯定是不允许这样一个隐患的存在,于是两位初始领导人休伊牛顿和博比希尔先后被抓,其中《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中就是描述了博比希尔审判的过程,他在庭审中因为没有自己的律师,所以自己为自己辩护,这引起了法官的不满,让警卫把他捆在椅子上封住嘴,这也成为了美国庭审史上值得诟病的一页。

在两位创始人落马的情况下,一位黑豹党的新秀:埃尔德里奇·克里夫上位,那时正值马丁路德金被刺杀的时局,完全“非暴力抗议”的路线基本宣告失败,更多黑人转头选择了以更暴力的方式进行抗争,克里夫就是这一思想的贯彻人,他不仅鼓动黑人进行抗争,甚至开始团结所有被压迫的群体(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中黑豹党也在努力团结各种反抗政体)。

但是克里夫很快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关照”,警察拘捕了他,他在被保释后潜逃出美国,在阿尔及利亚建立起了黑豹党的海外分支(电影中也有提到)。

黑豹党此时群龙无首,也就是此时,《耶稣是我同伙》中的主角,弗雷德汉普顿成为了新任的领袖,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基本延续了之前的一些政策,包括救济黑人儿童,提供教育,医疗,武装黑人,不主动进行暴力活动,团结各个阶层的力量等等。

当然,结局也如电影一般,在FBI的突袭活动中身亡,被黑豹党的FBI线人下药昏迷,死在了睡梦之中。

这之后,黑豹党的影响力慢慢开始下降,虽然后来休伊牛顿被释放,重回了黑豹党领袖的位置,但是因为在牢狱中染上毒瘾,所以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定,加速了黑豹党的瓦解,海外的阿尔及利亚分支也没能继续发展下去,克里夫最后回到美国,同样,博比希尔希望通过从政来复兴黑豹党,也未获成功。

黑豹党就这样成为了时代之泪,不过现在想来,相比于美国黑人一生气就上街游行,过一阵子又不了了之的所谓“黑命贵”运动,黑豹党所推行的纲领与运动,反而更有建设性的意义,但对美国政府而言,也更为危险。

烂译名下的好电影

就如我开头所说的那样,电影的译名实在是够烂的,《耶稣是我同伙》???英文名直译过来是《犹大和黑人救世主》,犹大我们都知道,是耶稣十二门徒中最后为了利益将耶稣出卖的那个角色,黑人救世主显然就是指的汉普顿,我猜这个译名是直接把“弥赛亚”和耶稣等同,但是“弥赛亚”其实是对救世主的一种称谓,耶稣可以是弥赛亚,汉普顿,对于那些黑豹党人来说,正是属于他们的救世主。

虽然译名很糟糕,但是电影,真的太漂亮了,在描述这个几乎是“完人”的汉普顿之外,背叛者奥尼尔的角色让本片有了值得多角度思考的深度(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切基本都是真事),于是在对汉普顿的惋惜和感到FBI残忍的情感之外,我们却很难对奥尼尔做出一个非黑即白的判决。

如他所说,他的行径,留给后人,留给历史去书写吧。

黑人救世主的殉道

弗雷迪汉普顿,在影片中几乎被塑造成一个完人的形象,他演讲时慷慨激扬,他关心黑豹党和所有黑人的命运,他把自己献身给事业,这几乎是无私的举动,让汉普顿这个角色几乎完美地对应到了“救世主”的形象。

里面有几段场景我想专门提一下。

一个是他出狱后,在教堂的那次宣讲。表演得真的是太好了,我很少能见到这么激情澎湃的演说,而至关重要的就是,如他自己所说,他只是在讲真话而已,他将自己内心的思绪,如潮水般宣泄出来,而这种真实的情感,在人群中得到广泛的共鸣,这一幕所具有的冲击性,可比什么枪战,爆炸要猛烈得多,因为这是一种纯粹语言的力量。

“行动大于言语,但是既然你在用嘴说话,那么在你演讲的时候,就要记住你是一个诗人”

还有一段,就是最后一夜,我们甚至可以叫做“最后的晚餐”的一幕,当“皇冠”党给汉普顿募集了一些资金,黑豹党成员劝说汉普顿跑到阿尔及利亚避难的时候,汉普顿拒绝了这一切,并不是什么“我不会逃避”这样的烂俗理由,而是“这笔钱,可以给黑人们再建一个好一点的诊所”,“这个党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人民而建”。

所以,当这一切都破灭的时候,当政府的机器无情碾压掉这个小小的幻梦之时,也更让人感到悲恸,他们的景愿很小,他们这笔小钱,不过能为几个黑人提供更好的治疗,但是政府并不在乎这些,因为他们容不下一个异己的存在。

所谓“党同伐异”。

犹大的刺杀

FBI的残忍,在影片中很多是通过奥尼尔这个“犹大”的角色表现出来的。

奥尼尔开始就因为偷车被捕,所以不情愿地成为了FBI的线人,但是一来二去,他觉得赚点钱也挺好的。

后来他知道了黑豹党对叛徒的手段,所以心生动摇(其实这反而是FBI做出的残忍行径,但是没有人告诉奥尼尔,所以FBI所做的这一切,成为了奥尼尔担惊受怕的噩梦)。

在这之后,奥尼尔虽然对黑豹党越发地有归属感,然而在FBI的胁迫之下,保全自身的意愿还是占了上风,于是他最后给汉普顿下了药,让汉普顿憋屈地,没有反抗地,死在了梦境之中。

奥尼尔这个演员,也真的演得很好很好,记忆犹新的就是当他假模假样地去指责黑豹党里有内奸(其实是他自己)后,先发制人的他自认为洗脱了嫌疑,于是开车出去的时候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份演出实在是值得多看几次。

而在奥尼尔身后的FBI探员和FBI探员背后的美国高官,高官背后的美国政府,其实也很值得玩味,当他们以为大功告成后,没想到上面又加码了别的命令,甚至变本加厉地去威胁他们,于是这些人只能身不由己地去代表着“上面的意思”完成残忍的屠杀。

其实我有在想,奥尼尔如果不告密,难道汉普顿就能免掉一死吗?他不帮忙画蓝图,警察难道就不会破门而入,难道就不会展开屠杀吗?不可能的,最多只是会遇到一点困难而已,奥尼尔只能算是“帮凶”,汉普顿的死,根本原因不是下的安眠药,不是那支射杀他的枪,不是持枪的警察,而是他们所有人之后,那个决心要除掉黑帮党的意志。

奥尼尔,最后以死谢罪,还真的就和犹大走向了相同的命运,同样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而出卖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救世主”,同样因为愧疚而选择自裁,只是,这个救世主并不是耶稣,无论有多少人去呼唤,他也不会再复活了。

最美之爱

影片,还有一段非常美丽的爱情。

黛博拉和汉普顿的爱情,几乎是理想化的,美丽到有些不真实的。

两个人在一场演讲中相遇,黛博拉希望汉普顿能用更诗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来黛博拉加入了黑豹党,为汉普顿撰稿,两个人情投意合,灵肉相交。

喝咖啡的那一段,可真是浪漫而又委婉,黛博拉说:“我不知道你会这么羞涩”,在外人面前的汉普顿,是那样张扬,霸气,充满着理想化的思维,然而回到了家,却又是那般温柔,小心翼翼的呵护着他所希望保护的一切。

当然,在这之后,黛博拉怀了孩子,汉普顿却并不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出生环境,因为他们身处战场的最中心,所以对于汉普顿来说,自己为之献出生命的事业,和想要守卫的家庭,同样构成了一组无可调和的矛盾。

只是黛博拉和汉普顿是如此相爱,他们相信着更好的未来会解决这一切。

如果还有未来的话。

《耶稣是我同伙》可以算是开年的惊喜之一了,因为其基于历史的缘故,所以可能在了解这一段黑豹党的往事后,大家对本片的接受程度会更高一点,但毫无疑问,本片无论是在情感,表演,和想要传递的思想上都非常有力且完整,影片中的“汉普顿”与“奥尼尔”又正好对应了圣经故事里的“耶稣”和“犹大”,让本片有着近乎宗教启示录的意蕴。

诚然,这段不光彩的美国历史,现在已经少为人知,我猜美国课本谈到这一段可能就模糊处理了,然而电影将这一段重现,让我们看到这番“美国黑人反抗运动最高潮”的景象,这么比一比,不知道现在那些上街打砸抢烧,0元购的美国黑人们会不会自惭形愧,50年前的这群黑人,他们愿意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一个景愿而付出生命,现在的黑人呢,是为了自己的耐克和阿迪达斯上街破坏的主罢了。

我想,估计现在FBI再找线人,也会很容易吧。不知有多少人会为了那30银币,把有毒的利剑刺向本来要解救自己的恩人怀中

 3 ) Judas and the Black Messiah

沙卡•金导演作品,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黑豹党题材,这部影片让更多人去了解历史社会的问题,配乐和摄影都很出色,尤其是开场就吸引到观众,丹尼尔•卡卢亚和勒凯斯出色的表演,精彩戏剧性的剧本将黑豹党这个民间自卫组织的故事呈现出来。

弗雷德•汉普顿,伊利诺伊州黑豹党主席,靠着口才好,令人热血沸腾的演讲感染力带动了许多黑人,Bill O'Neal则是因为偷车、假冒FBI不愿坐牢,潜入黑豹党收集情报,这个角色眼神中透露着许多微妙的情感。

影片在黑豹党博比•西尔、休伊•牛顿入狱期间发生,除了两位主角以外,还有很多角色,演员群星璀璨,其中黛博拉•约翰逊作为弗雷德的爱人,浪漫与心碎的对手戏很棒,而白人FBI警探Roy是险恶的警探,从一开始还有一丝善,到最后因为埃德加•胡佛局长也有卧底开始因为压力变得毫无人性,而影片提到黑人成为警察卧底会比白人更恶毒,另一位FBI卧底就是如此。

剧本把黑豹党真正善良的一面展现出来,与警察对峙的暴力场面实际上是被迫对峙,汉普顿不想自己逃跑后过富有的生活,只想让人民拥有医疗诊所、教育、食物,拉拢贫穷南方白人组织与波多黎各裔等组织建立彩虹联盟对抗暴政,正如片名的黑弥赛亚,救世主指的就是他,弗雷德有着令人敬畏的思想,正如黑豹党成员都相信某个主义一样。

着重描绘的Bill O'Neal就是犹大,但良知与正义令Bill不断挣扎,一边不敢告诉同伴真相怕被杀死,一边不想做这些害死同伴的事,原型William的采访播出后自杀,弗雷德等人被FBI和芝加哥警局、州检察官办公室联合密谋暗杀,Bill在困境中为黑豹党尽心尽力奉献,却不得不继续给情报,害死兄弟姐妹,两人都拥有戏剧性的命运,当他被人操控画出图纸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弗雷德年轻的生命死去,而Bill生命中的灵魂死去。

这部电影确实应该再长一点,很多剧情比较短,现实中William对黑豹的罪行数不胜数,从现在来看,他已经不是为了钱而成为黑豹党,而是因为当时的情况,真的想展开革命运动却无能为力,令人摆布,至少影片给我们带来了历史与现代的思考,社会依旧需要改变,需要解放、革命、自由。

I believe I'm gonna die doin' what I was born for! I believe I'm gonna die high off the people! I'm gonna die for the people, 'cause I live for the people! I live for the people, 'cause I love the people!

 4 ) 近年来最精彩的黑人电影

注意,有剧透——————————————————

虽然对美国黑人的那段历史并不了解,但在看本片时,彷佛真的置身其中感受到当时的那种氛围,黑人为了反抗压迫而群起奋斗的精彩瞬间,这也是我近年来看到过的最精彩的黑人影片,好于今年的另外几部,如《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迈阿密的一夜》、《蓝调天后》等等。

现在的中文译名确实有点不搭调,还不如直译为《犹大与黑人弥赛亚》,因为片子本身讲的故事,就如同犹大陷害耶稣的故事一般。勒凯斯·斯坦菲尔德饰演的比尔·奥尼尔代表着犹大,背叛了丹尼尔·卡卢亚饰演的黑豹党领袖弗雷德·汉普顿,代表着黑人版的耶稣(这也可能是丹尼尔近年来的最佳表演,至少获得一个奥斯卡提名没有问题,勒凯斯的表演也同样值得奥斯卡!)。

弗雷德作为当时黑豹党的主席,他说的话,做的事,无不是为了整个黑人斗争,他就代表着黑人版的耶稣,带领兄弟们去反抗当时的社会压迫。

而代表犹大的奥尼尔,受到警察的威逼利诱,还有他自身的认知问题,最终选择了背叛,加入刺杀弗雷德的行动之中,弗雷德和黛博拉的孩子还未出生,就惨死在自己的公寓床榻上,年仅21岁,令人唏嘘不已。

片中还用了那个时候大量的真实录像,人们的反应,还有比尔·奥尼尔的采访记录,2位演员的表现也是精彩纷呈。尤其是弗雷德的那场演讲,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激情,真实,极具煽动性,话语简单,却道出了当时人们的心之向往。

影片结尾,后续如下:

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威廉·奥尼尔一直活跃在黑豹党中,他同时也是联邦调查局的线人,他总共的收入相当于今天的20万美元。

1989年,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为纪录片《美国民权之路2》接受了采访。

《美国民权之路2》于1990年1月15日(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首次播出。

播出当晚,威廉·奥尼尔自杀。

他执行暗杀任务那年,弗雷德·汉普顿年仅21岁,同样遇害的马克·克拉克也仅有22岁。

在暗杀行动中,警察开了99枪,黑豹党只开了1枪,然而,七名幸存者受到多项指控,包括谋杀未遂。

1970年,幸存者们以及汉普顿和克拉克的母亲,提起了4770万美元的诉讼,指控联邦调查局、芝加哥警察局和州检察官办公室密谋暗杀了弗雷德·汉普顿。

经过12年的漫长斗争,该案最终以185万美元的金额达成和解,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民事审判。

暗杀发生25天后,黛博拉·约翰逊生下了孩子。

直到1978年伊利诺斯州分会解散之前,她一直作为党员活跃在黑豹党。

如今的黛博拉,又名叫AKUA NJERI,是黑豹党顾问委员会的成员,这是一个继续在为黑人的自决而斗争的革命组织。

弗雷德·汉普顿二世是该党的主席。

 5 ) 一边打了七把lol人机一边把电影看完了

一边打了七把lol人机一边把电影看完了 。我看这个主要是因为戴锦华老师的推荐 ,还有就是我一看视频里的电影封面,这不是亚特兰大里那个神神叨叨的老黑嘛(名字忘了...),于是我抱着对这哥们儿的好感把电影看完了,果然演技不差。女主是堕落街传奇里的那个胖妞,她演的也挺好的。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这个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哈哈,有受到教育。至于能受到多少启发,害,早就被娱乐消解掉了,我不是因为一部电影就坚持道路自信了,发展才是硬道理,随着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好,自然会有人去思考道路选择这些问题。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启发其实是存在即合理,也许山那边的人们就适合那样生活,所以那边就总会有犹大站出来跳反。不管电影是怎样叙事的,我们是我们,他们是他们,那个风起云涌的、共产国际的、第三世界主导的六十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对面的大楼玻璃上的蓝天白云反射在坐在没改造的老旧小区的七楼里的我的眼睛里的中午,天气闷热,电风扇和电脑的噪音相得益彰,我得赶紧再来一把,杀杀时间。

 6 ) 也许是五年内最好的无产阶级叙事电影

惊讶我的是,《犹大和黑人弥赛亚》这种无产阶级革命背景的电影居然是美国拍出来的,还提名了奥斯卡。

故事很简单,芝加哥黑人革命领袖因叛徒出卖而死

背景很有意思,领袖所在的党派是参考毛主席的思想建立的,路线是在城市贫民窟建立武装政权,联合底层白人等可以争取的力量一起闹革命

值得一看,吹毛求疵的话有两点不好

一是标题的宗教比喻(虽然很贴切但)实在是过于黑色幽默(毕竟剧中领袖的台词实际有表达“我们无产阶级不信宗教这些,我们只相信革命”的意思)

二是主要视角用来展示叛徒的内心挣扎,归根结底,电影的叙事底色并非革命更不是宣传革命

电影本身也算是优秀,非常值得一看的

 短评

Revolution is the only solution. 很powerful. 在anticommunism propaganda 已经成为宗教的美国, 这样的题材并不是所谓的主流政治正确. 说什么黑豹党臭名昭著的,是对zf与系统的暴力恶行视而不见,也是对黑人社区经受的一切充耳不闻。电影还是可以做到更好,比如到1968年,2/3的黑豹党员是女性, 这点完全没体现。新一轮的左翼革命必须由劳动女性主导。

8分钟前
  • 找不到我
  • 推荐

打着枪杆掌权旗号的黑豹在几任领袖纷纷歇菜的情况下,冒出了一个弗雷德,此君一心为民,可惜不是轻易被捕,就是总部被炸,本片以耶稣犹大类比了弗雷德与比尔,卧底比尔经历了剧烈的心里挣扎,不过黑豹的短命早已注定,最终的射杀却毫无疑问让人惋惜。

11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力荐

死者的未婚妻,原型人长得很美的。影片选角,怎么选了个难看的?太不符合历史了。 黑人的表现欲很强,影片也是略略夸张了点,渲染效果还是不错的。影片还是很好看的。年度最佳美国片,4.5星推荐

12分钟前
  • bugz
  • 力荐

这个片子叫啥犹大与黑弥赛亚啊,直接叫黑犹大呗。。。除了联合了当地社区和一开始各种不服的皇冠党之外,没看到黑豹党还干了别的任何有建设性意义的事情。就像开篇hampton说做比说重要deborah说可是你就是在说啊。全片就光看hampton做演讲了。。。这部电影可以做芝加哥七君子的补充知识。。。

15分钟前
  • 鸟鸟弗斯
  • 还行

组织被渗透被打压过程中残酷斗争的缩影,再次证明保持党内纯洁性秘密性与纪律性之重要。各个国家有自己的历史背景,cccp和cpc的经历无法(即使是小范围)实现的重要原因是美政府强大且有人心,仰赖于从全球搜刮的血汗和转嫁出去的危机,从全体国民的角度看生活没有到一个过不下去的程度,这些转嫁过程反向加剧了亚非拉的独立解放斗争,算不算某种程度上的灯下黑。

19分钟前
  • SHI NE
  • 推荐

6.5/10

20分钟前
  • Valuska
  • 推荐

“不流血,无革命” 片中的那段引用如是说;于是牺牲,于是留下一笔。在特殊时境造就的民权话题活跃的2020-2021颁奖季,与《芝加哥七君子审判》齐力完成了对当时的某种梳理与汇总。但更多时候,不只聚焦对Fred Hampton高亢陈词回顾与历史重述上,也同样知道用“无间道”这样的类型感来妆点和设计这个早已明确终点、但却可以增进了解和沉浸的故事。比较难得或是之前都鲜少做到的一件事是Jesse Plemons和Martin Sheen在还原了脸谱化的人物之外,还被赋予了更多拓展角色的表现时刻;皆因双方的对撞,最终成就了全员也可圈可点的表演。Daniel Kaluuya的下一提,搞快点!

21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加上这部,今年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的9部美国电影我就都看过了。和《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一样,这部也是关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革命运动的历史题材,它们的出现及被关注,应该和近期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有关,可称为美国社会的“主旋律”。片子拍得不错,特别是它以被FBI雇佣的“犹大”— 卧底线人为叙述视角,除了再现政治历史外,多了些许人性的内涵。影片中信奉并极力鼓吹“暴力革命”的黑人“黑豹组织”头目,却被警察用秘密、卑劣地暴力手段消灭了,令人感慨:暴力革命与暴力治安孰是孰非?就看你在社会中的不同立场和位置了。

23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还是和许多同类作品一样,影片对于黑豹党的聚焦仍然侧重了口号性的内容,没有深究其政治理念和实践,不过这部电影优秀的摄影和绝佳的表演完全弥补了这些小缺陷,上一次看到如此强大的二人组化学反应还是在《爱尔兰人》里。

28分钟前
  • James Cool
  • 推荐

标题翻译的是啥玩意啊。看了以后必须去看看当年的真实事件,然后发现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当年的FBI警察真的无法无天,Lakeith那个角色是真的那么糟糕。而且电影没表现出来的是fred hampton当年只有21岁,都是一群热血青年。

31分钟前
  • 千岁
  • 推荐

在看过One Night in Miami和Ma Rainey‘s Black Bottom后 我认为这部Judas and the Black Messiah是今年最好看的黑人题材电影 看片前我不知道Fred Hampton和Bill O'Neal是谁 但这两小时我完全被这两个人物吸引住了 他们让我想起了刺杀神枪手中的Jesse James和Robert Ford 前者是极具个人魅力的黑人领袖 后者是与魔鬼达成交易越陷越深的犹大式叛徒 这两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的复杂多面性被逃离绝命镇的两位演员脱胎换骨般的演绎的太精彩了 印象最深的一场戏 刚出狱后的Hampton在黑豹党集会上慷慨激昂的高喊着为自由抗争 站在台下应和着的Bill与招募他的FBI探员四目相对 从他的眼神能看到这个人物注定的结局

35分钟前
  • NolaMoon
  • 力荐

比起电影直接呈现的斗争,我更想看O' Neal在陈述当年罪与罚后自杀的故事。

37分钟前
  • 五加皮
  • 还行

相当具有煽动性的电影。我一直在想,假如人类历史上,非洲文明走在前端的话,黑人会不会也要奴役白人,应该是的吧,因为这是历史规律。

42分钟前
  • 白天星
  • 还行

个人利益的斗争与个体牺牲换取的集体利益,电影充满着一些美丽的时刻,但是最激昂的画面不是枪战而是言语的力量,最痛心的不是死于抗争而是死在梦里。

46分钟前
  • 雨苔思音
  • 力荐

选角选得很到位,两位男主都给出了不错的表演。太心塞了,FBI闯进Fred家里刺杀他那一段是真的看哭了,you can murder a revolutionary but you can't murder a revolution. 真的是50年前的战斗还在继续。

51分钟前
  • Insider J.D.
  • 推荐

7.5分恨呐,黑豹党这么傻白甜,符合真实嘛。没怎么讲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就一起学毛主义给我看乐了。其实电影技法也一般,但是配上性感的黑人音乐,情绪一下就被煽动起来了。我要是非裔美国人我也去BLM了。

55分钟前
  • 全小康
  • 推荐

第一遍,2021.02.13,第二遍,2021.02.15,尽管影片的拍摄制作层面觉得不错,但其故事还是没能引我入胜。—— 美国电影学会2020年度十佳电影+特别表彰的11部作品全看了,不出自己所料,尽管有年度最爱的《心灵奇旅》入选,AFI评选的2020年度电影于我的整体观感还是和2018年一样不太理想,成为2010年以来数一数二差劲的一届。

5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演的真好,没有主角两位都提男配。和黑色党徒质量差不多

1小时前
  • mills
  • 推荐

黑人争取权利过程中,终于出现了表现更多细节的电影,这个是讲一个背叛的故事,犹大被呈现了出来。

1小时前
  • Sabrina
  • 推荐

街头版《芝加哥七君子》。相较于前者,胜之于核心人物有血有肉,复杂而丰富,历史悲剧感在小人物的挣扎中油然勃发;然而既限于一隅,单纯注视小人物的人生转变,又缺乏以小见大的妙笔,便不能以细微处见大寰宇,人物虽存,却不能见时代,这是剧本与主题上的根本局限,虽在“犹大与黑弥赛亚”这个题目中可见偌大野心,但显然眼高手低了

1小时前
  • 太阳照常升起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