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2010《與春同行》8-1=7/10 很怕看孩子與老人同台演繹社會問題的電影,因為孩子眼裡的希望弱不經風,但老人眼裡的絕望卻是冰凍三尺,這一比較特別讓人心酸。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再加上社會老年化,配上北海道陰沉溼冷的初春,這舞台搭起來就已經把氣氛壓的很低。 孫女剛剛成年,失去工作,但要照顧殘疾的爺爺無法離家,兩人吵起來,孫女罵爺爺毀滅了她的未來,於是爺爺賭氣要去找兄弟姐妹照顧他。 老戲骨飆戲,真是看得人心驚膽顫。大哥家第一幕,兩個近百歲的人在拍桌子吹鬍子,多怕他們直接心臟病犯了戲就演不下去,但離開時畫風一轉,大哥大嫂顫動著道歉說他們要被送去老人院,沒辦法照顧弟弟,那淚就不自主飆了出來。 去最愛的小弟弟家找不到人,在失望要離開之際偶遇他的“同居妻子”,才知道這傻弟弟漿糊義氣,為人頂罪坐牢去了…… 到了大姐家,噼裡啪啦一頓教訓,大笑中眼淚就又下來了——苦難了一輩子,依然笑著挺直腰,風輕雲淡才是最重的“輕”——大姐一直大大咧咧天塌下來都頂著,但告別那刻,脆弱的像個孩子…… 三弟本來的房地產公司倒閉,兩兄弟見面就吵起來,一口一個“八嘎”打架,最後卻抱著對方疼哭不已。打完架,三弟卻訂了酒店豪華套房給他們休息,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甜蜜,眼淚又開始不聽話了…… 相比較而言,高潮部分父女相認,過猶不及,把整出片的基調都帶偏了,變成狗血劇,真是可惜了。 家家一本難唸的經,翻看一頁又一頁,再怎麼推卸責任,這字跡——連標點符號——都是我們一筆一劃寫上去的,以其傻坐著懊悔當初,不如想清楚如何下筆翻開下一頁…… 圖片:豆瓣
时隔多年,仲代达矢再次演绎了现代版的“李尔王”,最后他侧过脸去的表情,已然就是人生的全部缩影。 ——野上照代 电影专注于对人生、家庭、生死等问题的思考,影片结束后,也许你会想给不在身边的亲人打上个电话。 ——鸟越俊太郎 搁在以前,小林政广会把《与春同行》拍得又涩又苦,闷到多数人都看不下去,倍感疼痛。尽管讲的也是人生无奈,暴露了日本老龄化等社会问题,但《与春同行》多少还是有些暖色调,祖孙间的关系互动充满看点,结尾部分甚至来了几下很重的煽情,叫一般人无法承受。如果非要找一个最大优点,《与春同行》讲的老少情人人能懂,细节生动。影片延续了传统日本电影的亲情主题,从小津安二郎到山田洋次,这些东西一讲再讲,而它们又经常被华语电影所漠视、遗忘,实在无解。 电影呈现出公路片的面貌,故事线索简单清晰。外公负气出走,小春步步紧跟。一家又一家的亲戚,两个人就这么拜访下去。他们想要寻找一块投靠之地,结果遍寻一圈,发现竟是找不到可栖之地。 如若只是渲染外公孙女的感情至深,那《与春同行》就停留在了通俗市民剧的层面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当真是老掉牙了。当然,《与春同行》也没有做成上世纪70年代的《家族》,横跨日本本土,折射出巨大的社会变革。《与春同行》的妙笔在于只借两个人,便写出了好几个家庭的生存状态,进而勾画出日本社会的面貌百态,小中有大。 可说到底,《与春同行》有一大半是看仲代达矢的表演。茂盛的斑白胡子、发怒瞪眼的模样、踉跄走路的身影,他的表演状态完全没有受到年龄影响。尤其是那一口浑厚低沉的口白,听起来总是觉得满腹激情,气势不减。作为国宝级的明星演员,可能受到自己年老的现实影响,仲代对剧本持有深厚感情。他还对外宣称,觉得剧本可以排进他一生作品中的前五。面对田中裕子、柄本明、香川照之等黄金配角,日片迷把电影解读为闯关游戏,尽管仲代达矢一一战胜了他们,然而,他却没有完成此行任务。 《与春同行》探讨的老人话题,日片先后出现过主动或被动的养老、残酷的弃老等题材,到了这里,电影已经有点心灰意冷,人始终还要依靠自己,慢慢走下去。表面上,外公承受了生活中的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然而,身着红衣、踏实低调的小春才是一种希望,在日本社会遭遇越来越大压力的今天,她就是陪伴的精神象征,也是最大的压力所在,更是导演寄托的期望所在。 老无所依不可怕,怕的是所有人将他们彻底遗忘。如果放到312东日本大地震后的今天,像《与春同行》出现的仙台风貌,回头来看,电影更是多了一层可读之处,大有再回首,几番沧海几番桑田的意味,细腻、真挚、动人。【南方都市报】
这算是日本老一代演员的集团之作,可是通过内容和现状却完美地体现出日本社会的理状,即老龄化这也是不容易的。
作品的开头异常吸引人,而结尾让人动容却又感觉平静。开始处一老一少的走路都有些奇怪,表面上看是气冲冲的,但通过到老人哥哥家才明白,孙女失业了,想去大都市生活而不想照顾孤身的爷爷。爷爷虽然怒气冲冲但也在为孙女着想,所以想去投身兄弟姐妹家。
只是现实是残酷的,哥哥夫妇要被儿女送去养老院了;姐姐也是单身并且还在工作,她说不劳者不食;另两个兄弟一个做牢另一个也有隐情。总之大家都不容易也都在努力在坚持生活下去。而后到了孙女再婚的爸爸家。这时已经不是要求收留,而是一种对家对亲人的寄托和思念了。最终在爷孙回到老家之时,老人去世了这个结局让人伤心却又合情合理。
总体来说算是公路电影,同时展现着亲人之间的关系。这算是日本影视的强项之处。只是片中展现出来的社会氛围真是很现实,一个老年人的社会,老年人无处可归,老年人让人依靠,老年人孤单独立,最终默默死去。说是与春同行,可是实际上是严冬已致。
对啊,就像“东京物语”。仲代达矢有我爷爷的倔强,也有我外公的通达,他剃好胡子,坐在那儿,脸部的皮肤松弛,我便哭了。还有小艺的短评。
一直在吃。。。吃。。。吃。。。大半夜的没被煽到结果被饿死了!
从仲代达矢那一瘸一拐踉踉跄跄的出场,就奠定了全片基调,有如配乐一般,那股忧愁始终淡淡的一直在蔓延。委屈任性隐忍脆弱的老人,每走一步每到一处都能很轻易的使人动容,只可惜结尾的几场戏煽情的有些刻意,显得不够自然。★★★☆
1、每个家族都有个“讨厌”的亲戚;2、千万别成为家族中被人“讨厌”的亲戚;3、所以说妄想生养后代给自己送终的话,以后是越来越不可能的;4、就算不想太长寿,但到死之前,至少要让自己的健康程度可以达到大小便和饮食可以自理;5、电影不错,演员们都好会演哦!
春走路的样子故意的吗?
3.5;像是《东京物语》在21世纪的回声,像是仲代达矢告别“一文字秀虎”时代,春天的列车带着他们出发,以公路片的形式阅尽各种冷暖自知后,打开心结,重归起点,新生与逝去的如影相随;卡司非常棒, 田中裕子柄本明香川照之淡岛千景都很抢眼。
看见老年的仲代达矢,好想哭。
3.5 没被煽到,仲代达矢是坚持看完的唯一理由
那樣執拗、不識幾個字的老漁夫,卻把自己打扮得像個歸國的老華僑。沒有見過爺爺的我,心中總是有遺憾。又及,仙台是他們旅程中的一站啊,那裡現在怎麼樣了呢。
這個小妮子走路像個小鴨子似的.進入老年化時代的種種現狀.溫情卻又心酸
仲代达矢全程吃饭手抖!还是要拖着一条腿倔强地往前冲——电影片头一幕。兄弟姐妹打断骨头连着筋,只是大家都有自己的难处,还要假装坚强,想起最近迟子建说的一句话“人间的风霜雨雪,大都被普通百姓承受了”。
做好了哭的准备却完全哭不出来是怎么回事..撇开刻意的部分其实挺好的
小林政广、仲代达矢、德永绘里莅临现场,泪奔三小时!
第一个镜头,仲代达矢踉跄的走出来,我就彻底被震住了。这个讨厌又顽固的犟老头。一部十足催泪的温情电影。公路片的路数,借旅程修复情感和疗伤。虽然是公路片最常用的招术,但依然被感动到不行,即使后面几场有刻意催泪之嫌。不过这种亲情的电影,看一万遍都会被感动,真是混蛋啊!
看到仲代达矢老年的样子,再想想前阵子看女人步上楼梯时,真是感慨帅哥变老实在是最残忍的事情之一。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大概我到老了比这个还惨吧,他至少还有一个小孙女还有几分倔强和从容。配乐很美。
一个内八的老头和一个外八的姑娘就能凑一个片儿,还真是低碳啊。即使全世界只剩你们两个,相濡以沫还是分道扬镳,也并非所想即所得那么简单。劈爱死,看完之后我特想给我媳妇买件猩红的卫衣。
找仲代达矢来演实在是太对了,这是武士一代没落的标志啊。叙事结构很好,里面的仙台市,现在还在吗?
T-Joy 朋友公司捧场
日系治愈片的妙处在于,观影过程就像剥洋葱,一层接一层,鼻孔泪腺不由自主地受刺激迸发。失败者们看透了世相冷暖、人情亲疏,不抱怨别人反而诚恳理解他人的不易,成全别人自尊的同时,也固守自己倔强的尊严,都是温情清甜的励志结尾。《与春同行》估计是仲代达矢 流泪最多电影,蹒跚的步履令人心酸。
说不出来的喜欢,从爷爷和孙女那奇怪走姿的封面就开始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