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觉这世界完全冰冷时,请你一定不要对他失去希望,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定有爱和正义存在,只是, 或许他们现在迟到了.
north country中,亲情,正义以及主人工的坚强,是最让我感动的,年轻时的以外怀孕,让爸爸一直不原谅她,而周围的闲言碎语,也打击了年幼孩子那脆弱而敏感的心.可最后,他们还是支持了他,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正遭遇失意的律师,那个曾经的曲棍球明星,和主人公站在一起,red or yellow?当你在人生的路上拼搏,当你遇到不公的时候,你留下的是,血还是尿?还有那写良知未灭的矿广,以及那些终于觉醒了的女性矿工,据说故事是真实的,我向他们一并示以最忠诚的敬意.
影片是煽情的,当dady在周围的bitch声中站起来,说出fact ,the only one here that i am not ashamed of..is my daughter的时候,掌声有稀疏变为热烈,老hank的眼睛也噙满了泪水,还有我的.
影片的配乐太牛b了,bob dylan,cat power的声音都相继出现,而这站在这一切后面的,是古斯塔沃桑托纳,21克,还有断臂山,都出自他手.
catpower翻唱的老bob的paths of victory,还是一如往常的牛b ,那种庸懒却充满诱惑性的声音,加上曲子的感觉,看,那个牛b女人,自个儿在哪儿弹唱,什么观众,什么商业效应,通通和我无关,我在我的世界里自由弹唱,演义我的感觉, 我就是我.我觉得这才是最有诱惑力的音乐.只是,悲伤的让人有点难以自拔.
原声大碟收听地址
http://www.9sky.com/music/album/34633#@
Participant 公司出品的电影,都关注社会问题,也大多是佳作。我看过的有大名鼎鼎的Inconvenient Truth, 最近反映日本人屠杀海豚的Cove,获奖的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有关食品问题的Fast Food Nation, Food Inc, 反映无家可归人群的Soloist, 争取民权的Chicago 10, 反映移民和签证问题的The Visitor, 有关阿富汗战争的 Charlie Wilson's War等等。
PARTICIPANT的全部作品在它的网站上有:
http://www.participantmedia.com/films.phpPARTICIPANT的创始人以前是ebay的老板 Jeff Skoll. 在TED上有一个他对PARTICIPANT的精彩介绍,链接是
http://www.ted.com/talks/jeff_skoll_makes_movies_that_make_change.html这部电影里最感人的一幕是老爹在工会会议上站出来为女儿说话。扮演老爹的Richard Jenkins也是The Visitor的男主角。The Visitor也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之一。
还有一点:工会不都是工人的朋友。电影里的工会没有保护妇女不受性骚扰。只有法律才能保障人的权益。
曾经看过一篇赛隆的采访,提到为什么去演这么一个上诉性骚扰的矿场女工。她说,她从来没觉得自己的美貌可以带来什么优势,但看了这样的剧本,到了那样的地方,发现女人其实无论如何都是不安全的。而且,当她知道导演也是女性时,她答应了。
电影一层层揭露,你才发现,一个为争取女工平等地位的美丽单身母亲,她早已是这个男权社会的被害者,她不是不能忍受,而是忍受也有尽头。人言可畏。亦是这部电影里让人熟稔的氛围。
当法庭上的辩论终于残忍地剥开她16岁生下第一个孩子的真相时,所有人都被打动了。这虽然是戏里戏外都可以让人落泪的场景,但往深里去想,也有荒谬之处————为什么一定要等女人和盘托出自己被强奸的真相,才会解除他人心中的怀疑?为什么一定要在伤口上洒盐,才能让人们付出信任?这是让我感到很不舒服的地方,当然,不是电影的错,而是电影反映的真实的错。
俯视的镜头下,矿场是一个无趣、庞大、肮脏的地方。女人遭到的骚扰表面看来都不过是些黄色玩笑。但关键在于,大家认为这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这个女人的反抗必定是艰难的——她要和众所周知的“平常”事做斗争。
不错的电影。
失眠的夜里,看完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永不妥协》,系统推送了这一部,在剧照里看到了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也就是大家说的“科恩嫂”(虽然我真的不喜欢这样称呼一个我喜欢的女演员)和理查兹·塞隆,立刻就点开了。里面好多熟面孔,一口气看完,抱着期待来豆瓣看影评,翻了靠上的几篇,结果大失所望。
豆瓣最热的一篇影评扯了一大堆别的,看似慷慨激昂,实则拾人牙慧、苍白无力,对这部电影毛也没评,最后一句轻飘飘的“为什么不给另一边多一些尊重呢”……真心觉得作者脑袋空空,白看电影。在那下边回复后意犹未尽,索性简短写一些自己想说的。
女主历尽艰辛承受各种压力和非议去争取自己的权利,被作者说成为什么男的不多给“另一边”的女人多些尊重呢?啊哟,你被侮辱被损害了,坐那等着人家的恩赐?那些人要是愿意赐给你权利就不会那样对待你了?你还真以为人的权利是天赋的?可真是幼稚plus,瞎扯淡!
女主自己不争取那些男的会停止作恶吗?权利是自己争取的,不是靠别人施舍的,更不是所谓的“一边为什么不多给另一边一些尊重”这种没卵用的东西。
女主在球场要请男的做她的律师,男的拒绝了,劝她辞职,再找一份新工作,忘了这一切,你还很年轻,很漂亮……女主打断他的话,说“可以找个男的养我保护我吗”,“不,我要靠自己,养活自己和我的孩子们”。我想,这应该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同样遭遇的人只有女主站出来的本质原因吧,她骨子里就是个独立顽强的人,她的自我决定了她面对这种遭遇说不。
还有,性骚扰和强奸是犯罪,罪犯应该受到惩罚,对受害者鬼扯荡妇羞辱的都是怂包,是罪犯的帮凶。我的观点非常直白。
还有人扯什么“最后不还是男人帮她赢了官司”之类调子的,这种人压根脑袋里除了男男女女性别啥的就没别的有用东西了?律师答应接这个案子,与性别无关,与女主的顽强和律师骨子里的正直有关。
自助者,人助之,天助之。前提是你“自助”,面对侮辱和损害,女主没有屈服,而是选择了抗争,逐渐地,父母、孩子、朋友、同事、其他受害者、甚至陌生人,都加入了支持她的行列。正义也许暂时被邪恶压制,但并不孤独,也不弱小,因为正直、善良、勇敢、睿智的力量总能靠拢在一起。
纵使世事纷扰,我自初心不改,从不相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创造幸福要靠自己,奏响自己的命运交响曲。
2022年5月10日 于郑州封控在家
看这部电影的前一天,我坐在公司的会议室,和我一样的员工有15名,同时还有2位领导。
这场会议在讨论什么呢?大概就是员工发现公司承诺的年终奖没有兑现、绩效奖金在一点一点缩水、公司上市于是拖欠加班费、来了三年没有从来没有加过薪、搬了新的工位环境很差等等等。
会议上有三位同事跟领导据理抗争,剩下的同事在干嘛?有的冷漠旁观,有的站在资本家角度,试图让这三位同事理解公司的决定,有的觉得这很正常。不可思议。
正如影片中女主联合其他女矿工发声一样,有的拒绝有的骂她是疯子。劳动人民总是这样,他们以为发声的人是在害他们,他们劝发声的人省省吧,根本不会有任何改变,他们没想过发声的人维护的利益,也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很开心看到这部影片最后的结尾,影响了很多公司以及法律的修订,但不是每件事情都有好结局,生活还是得要继续。
很不幸的是,这场会议确实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领导听后也只是安抚了发声的员工,大家的底线确实很低,跪久了真的站不起来。
电影谈不上有何建树法庭高潮简单化,但男女平权问题就该出全明星卡司大声说。并非人人都没良知但最爱嚷嚷的往往是流氓,当流氓思维被接纳为社群常态就需要大力的耳光。女主有句话说得好:因为长得美,就该找个好男人嫁了?PS伍迪哈里森酒吧那段超甜心的塞隆姐不要看不上秃头啊!
▤「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the ones with all the power are hurting those with none? Well for starters, you stand up. Stand up and tell the truth. You stand up for your friends. You stand up even when you're all alone. You stand up.」
敬佩这部电影女主角的原型14年抗争的勇气这起真实诉讼恐怕比这部电影更加让人动容,因为它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改变,向所有参加此案的原告致敬
这是男权社会的集体蒙昧,他们习惯了享受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地位上的优越,并不是真正的恶意,而是TMD蒙昧。所有的人在此之前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而这一刻却突然意识到,他们之前的所作所为跟强奸犯并无不同,都是一种性别迫害。
如果这样的表达也能算是一种主旋律 那至少现在也该各个行业同工同酬了吧//这种明目张胆的性骚扰以及对女性的羞耻感塑造从十几年后看来愤怒来得更迅速直接//男权真的害人不浅 但显然即使是高等教育也很少能让男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全片选角都极其到位贴合 现在看来这里算上配角都是全明星了 可惜主旨差不多都是靠台词说出来的
背景知识不明导致不知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只是作为第一个站出来反抗的女人,艰辛度可想而知。而来自父亲的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亲情而不是他认可男女平等——让人欣慰却又心酸。客观的说,男性享受高女性一等的社会地位、权利的问题,虽然在逐步缓解,但本质上的解决之道,依旧没有答案。
比《永不妥协》低几个层次,主要是女主不够强,一切皆因她太蠢,实在不是那种让人尊敬或喜爱的角色,灵魂人物是Glory。学校性侵的事为什么不告诉父母?她竟然会蠢到相信老板会支持她...电影不够好,不过可能更现实。有时候改变历史的人可能就是这样,也没有多么强,只是敢站出来说“NO”
比较典型的美国主旋律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捍卫女性尊严和权力的故事。故事比较动人,导演拍的也不过不失,但跟同样主题的《永不妥协》相比还相差很多。塞隆的表现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你受到骚扰,父亲说你就不该去矿场工作,侵犯者的妻子骂你勾引她老公,周围的人看热闹给你异样的眼光,儿子恨你说你不检点,同样受到骚扰的女同事不仅不和你站到一起,反而责怪你刺激了那些男人让他们变本加厉。可你还是坚持下来了,为后来的女性争取到了应有的权利。
讲到后面矛盾点跑偏了。Amber Heard真美貌,可惜不红
8.4 “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在一个男权社会里你怎能指望男人能成为好东西,男人们贪婪自己的权力逃避自己的责任助任由自己恃强凌弱的黑暗面吞噬自己,一步步堕落,所以实际上男权社会害了我们所有人。
1. 真实事件改编。向这些争取妇女权益的先行者致敬。男人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野蛮,在人数上远远超过女人的时候,又重新回到了丛林社会。
All She Wanted Was To Make A Living. Instead She Made History.
前半段的氛围掌控得很好。Jeremy Renner演的混蛋也太像那回事了
颜值与演技。第一阶段。其人因颜优而入,但演技太差,难以欺世,粉丝都羞于为之怼辩,于是被业界所逐渐淘汰。这个阶段不会有丑星。你想,长的丑还不会演戏,根本就进不了这个圈子。第二阶段。演技已得到业界认可甚至推崇,但过于抢眼的外在条件此时反成累赘。因为它妨碍了观众将注意力放在你的艺术天赋和成就之上。塞隆故意扮丑弄脏才能女魔头激荡北国风云,就是这个道理。此谓,靓丽的苦恼。对此本人有个“羽毛球赛场”理论:演员需在颜值场域处于一种中间状态,既不能太帅,也不能太丑,凭此才可左右兼顾进退自如。否则就像无法及时回到场地中央的羽毛球选手,很快就会被动失分。斯特里普为何能成影后专业户?并非是每个获奖角色一定找不到更适当的演员,而是颜值适中名气甚大跨度较广所构成的综合指标,往往使梅姑会成为最佳候选。此谓,平凡的回报。
7.5#豆瓣春日影展#凭老婆的离开和女儿的不足3分钟的哭诉足矣改变男权们根深蒂固肮脏的灵魂???在这类片子里,繁殖真让人厌恶,女人下半辈子寄托在一个陌生人身上,这个陌生人被定义为自己的孩子,无论他多么可怕都是女人的责任,只希望这把赌赢了,生出来的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不然仿佛一辈子都完了。
真实的故事本身很有冲击力,但是好多穿插的小故事画蛇添足
这电影现在看真是有好的几个脸熟大咖啊,光影后就聚集了三个!前半段真的太憋屈了,泪目好几次,结尾赢的那一刻真是百感交集,但电影全篇最令人感动地是同为矿工的父亲站出来为女儿说话的那一段!不管发生什么事,有家人的支持与信任真的比什么都重要,感叹女主的经历太难了,电影里面展现的男权社会的集体蒙昧真是令人作呕!表白我塞隆女神,高颜值实力派女演员!
再没有什么比从女性的视角重现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更好的选择,这部电影让女性说话,而不是把她们当成利用的工具。没有夸张的描写,穿插的几个小故事和小细节显得那么真实和感人。JR饰演的bobby sharp一角,他果然是演这种拥有复杂内心的表面混蛋的专业户,法庭上引发高潮的情感表现力甚至超越女主角。
如果每个角色都带有演员的影子,那么查理兹·塞隆一定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这部电影里的她总是红着眼眶但眼神很倔强,就像她一路从第三世界的移民走到今天所该拥有的神情,太佩服这种女人,坚强勇敢到我觉得我都没有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