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编,本来想整个剧都写一写的,但想到自己精力也有限、文笔有限(估计也有人写了吧),还是集中精力来写我最喜爱的里见医生算了
原著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专用术语一大堆(平常要我读肯定是不可能的,本着对里见医生的喜爱硬着头皮啃完了)、医疗环境很黑暗很腐败,人物方面印象最深的反倒不是身为主角的财前、也不是他的对照人物里见,而是毛病多缺点多的东教授,实在很让人讨厌,但总的来说我觉得原著在刻画人物方面不如描写医疗内幕来得出色,这也使得03编剧在改编(塑造)人物身上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因为03的人物写得(改编)真是不错
起初带着先入为主的03人设去看原著,我其实是感到有点落差的,因为书里的里见跟江口演绎的里见不太一样(虽然也有原著里见迷说江口演活了书里的里见,但在我看来他们还是有些区别的),原著的里见严肃,不太平易近人,整体给人感觉比较冷,而江口的里见,则是一身稳重的暖男气质展露无遗;另一方面,虽说原著里见给人感觉偏冷,但他和财前在辩论时气势也不落下风,但江口的里见气质却很淡然、几乎不与人争吵,即使有不同意见也是以循循善诱、晓之以理的方式去表达,看上去似乎不擅长吵架、处于弱势位置,但其实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内心很强大
以上可见,经井上由美子笔下改编、再由江口塑造出来的里见,比书里多了几分温和坚韧,气质也更加温暖厚重
再谈外貌,书里关于里见外貌的描写——白皙、眼神清澈、有着一张神经质的面孔、因为没擦发油所以头发有点乱(但却没有透露他帅不帅),江口不白还挺黑,而且气质稳重的他似乎也和神经质扯不上关系,倒是符合了眼神清澈和乱发这两点
关于里见和佐枝子的感情,剧看了三遍,其实还是不能确定里见对佐枝子的感情到底有多少,里见看到佐枝子的来信时,他的心理活动究竟是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人家,还是发现人家喜欢上了自己?本来想看看书里怎么表达的,但偏偏这段情节和书里的不一样,无法验证,而且在书里里见对佐枝子的感情其实一直都处在被动位置,都是佐枝子主动,对里见关于这段感情的心理活动描写非常少(有时候甚至是留白处理),而跟书里重佐枝子轻三知代不同,剧里还是尽量地给后者加了戏,书里三知代存在感很低,对佐枝子和里见的感情更是从头到尾被蒙在鼓里,改编之后就变成了佐枝子和三知代主动,而里见依旧被动
不论是在医院里看着佐枝子的背影出神,还是后来想起佐枝子来信时的沉思,里见的思绪都是一闪而过,随即投入到工作当中,就是如此才让我看不懂他对佐枝子的感情到底有多少,如此看来,只能解释为里见对佐枝子的朦胧感情始于心动,但也止于心动
里见觉得妻子嫁给了自己委屈了她、也因为自己不喜欢去交际场所所以觉得妻子平时交不到朋友,便拜托佐枝子希望她与三知代交朋友,希望妻子有一个聊得来的朋友(书里三知代与佐枝子是同学),还有回家后与妻子喝一杯、妻子离家出走再归家、里见与儿子洗澡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情节都是03加编的,丰满了人物的同时也给书里描述略少的里见的家庭生活带来了一丝温馨
剧里的改编让里见和佐枝子的互动比书里要更加含蓄,连佐枝子失态的亲密接触都给删去了,可见03编剧站原配,没想让他们整出过多暧昧来,加上03编剧喜欢对比财前和里见,财前那边毫不掩饰的婚外情,里见这边肯定就是发乎情止乎礼的交往,整部剧里见无论工作上还是感情上都很坦白磊落没有隐瞒,在观众视角上可以看到,里见和佐枝子一路以来的交往都是很坦诚与规矩的,二者对对方都有好感(当然佐枝子的感情更深)、而且也都对对方抱有一份尊敬,但却没有多余的暧昧,在最让人看不懂心思的那封信上,三知代觉得丈夫是隐瞒了和佐枝子的密切交往,虽然此前他也说过自己和佐枝子通过电话、没有撒谎但也没有主动交代,可能这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男人觉得有些事并不需要都说出来,不问也就不说了,再加上里见是工作狂,琐事就根本不会特意去说
但佐枝子给里见写信这一段并不是书里的情节,而是参考了78版的原创情节,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多余,但想想又理解了编剧的做法,这封信就是让三知代能介入里见佐枝子朦胧感情中的工具,要不然三知代得继续像书里那样蒙在鼓里,而里见听了老婆婉转的警告后、再婉转地拒绝了佐枝子,给这段似有似无朦朦胧胧的感情画上句号
有人说“很可惜里见和佐枝子没发生点什么”“要不是三知代回来得早,里见肯定和佐枝子发生点什么”。他们两个都是精神上的契合,就算是喜欢也是抱有尊重和敬重,为什么一定要搞点什么?这么讲实在小瞧了里见和佐枝子的人格品质,俗不可耐
对于里见拒绝佐枝子,我觉得03改编得很不错,【你是三知代的朋友】,这句话在原著里是佐枝子失控扑在里见怀里后他对佐枝子说的话,但编剧不但往后挪了还给改了出处,变成了三知代对里见说的话,再由里见复述来拒绝佐枝子,这样一来,在原著的框架下,融入了78版剧情与03编剧自己的想法,一举两得,不说03编剧站原配都不行了
03版是女编剧,也是目前众多版本中唯一的女编剧,可能也因为这点,一众女性角色都被改编得各具特色、形象立体,虽然佐枝子稍微改变了一下人设,但也没有因为增加了三知代戏份就黑了大小姐;而最后在财前找里见做检查,希望知道自己真正病因的这段,原著里见选择了与其他人一起隐瞒,而在我看到的其他版本中无一例外都选择了遵从原著,只有03版是让里见对财前坦白,也因为这个改动,里见整部剧由始至终的坦荡诚实,所以这个改动我十分喜欢
补: 现在想想,03的编剧应该是把里见的哥哥清一和大河内教授给合并了,书里的里见不时要去见哥哥,向他诉苦或者请求意见,而剧里为数不多的开导工作则交给了大河内教授,与书里略为火爆的大河内教授不同,03的改编可以说将他塑造得更像个世外高人了, 跟谁来往都不多(除了个性,就真的很像是里见日后的样子),一次“医疗没有绝对”的开导、一次雪中送炭的求职介绍信,都显得尤其珍贵 ,而删去里见的哥哥清一也让里见这个人物显得更加独立
很佩服里见医生,在周围那么压迫和格格不入的环境下都一直能坚守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么多年来不曾动摇和偏移,我起初以为那样艰难的处境只会出现在戏里,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戏外对于里见的评价也是贬大于褒,认可理解他的人并不是很多,更谈不上尊敬了,看来我还是太天真了,也反映出剧本写得很真实,但我也是真的没有里见医生的境界,可以包容甚至无视一切障碍和攻击,因为我每次看到负面评价时,总会忍不住化身祥林嫂,把同一个观点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所以索性集中整理一下
好多人都骂里见出卖朋友、捅刀,但造成如今场面的是财前他自己,头尾两次手术事件都是他一意孤行的结果,这还能怪得了其他人?
在第一次的小西女士事件中,财前一边抵受不住高难度手术的诱惑,想要挑战它但又不想得罪鸟教授,所以尽管手术很诱人但为了日后的前程还是反悔放弃,但后来看到了有空子可钻随即又再答应动手术,里见知道后并不同意,但面对劝说和反对财前根本听不进去,坚持不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东窗事发后,财前又来求里见别曝光鸟教授的误诊事件,别拖自己下水,还说里见答应过他要保密,其实里见一直是反对的,他根本没有答应过什么,里见看上去是有些不近人情但如果当初财前不是甘冒风险去动这个手术,又何来这个把柄让人抓住?你既然选择了冒险就要有承担后果的勇气才对,事后再来甩锅实在让人看低一等;再说里见选择曝光误诊也并不是针对谁,是要引起重视,当然了这种举动不少人看来是虚伪的,结果财前利用手段收买了鸟教授,躲过私下动手术的处分,而里见在一轮挣扎后,放弃了曝光事件的想法,但自负的财前没想到,日后第二次的误诊就发生在他身上
佐佐木事件中也是因为财前的自负与怨气,间接地断送了一条性命,也让他埋下了日后打官司的祸根,一方面他自负地认为阴影只是肺炎而不是癌细胞扩散,一方面是要避开退休的东教授,不想与他告别而急着动手术,对于教授挤兑他的事他始终怀恨在心,讨厌谁憎恨谁是你的自由,可为什么要把情绪转嫁到病人的身上?就如东教授所说竟然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草率行事从而成了日后的导火索,误诊后也不理会病危通知,不进行任何补救治疗,放任病人致死
财前医术高超,从这点上来看他具备好医生的条件,只可惜他并没有当医生最需要的医德,在他的思想里病人从来是次要的,自己的利益才是首位,虽然他说过自己也关心病人并不是无情,但从他一路的行动看来,他对病人的关心和真心早就被蓬勃滋生的野心所取代,与其说还有关心还不如说当医生是可以展现他高超医术、让他扬名立万的的职业,面对手术时的兴奋与面对平民百姓时的冷漠和厌恶,正好证明了这点,或许有人说财前的自私才是合理正当的想法,人都是自私的、无私的都是圣母,但作为医生不正是需要圣母和圣父吗?它不是一般普通的行业、是涉及到生命的,正如财前情妇说的自己没念完医学院是因为不想掌管人命,这是很重的责任,面对如此重担难道圣父圣母不对?这世道是好人难做但并不代表就不要好人了,好人就成了没用的人,有人说得对,自己躲在黑暗的角落是永远都看不到阳光的,而其思想也只会一直这么阴暗
现实中大家都痛恨腐败和黑幕,希望有好官好医生,但真到了电视上大家反而崇拜有野心、玩弄手段的人,为主角各种开脱或者无视事实,而对坚持理想的人则嗤之以鼻笑说其不现实,让人无奈,不是说非要站财前或里见(你们可以喜欢财前,只是自己的锅麻烦自己背,不要甩锅和谩骂别人),就像里见说的,他只是说出事实,也要面对事实,有野心并不是罪,但作为医生你漠视人命却是大错
你们认为现实中财前更真实,而里见少之又少,可我恰恰认为正因为里见这样的人现实中少之又少,所以他的无私和正直更值得我们珍惜
不止一次见到说里见偏执狂,如果说里见偏执那财前也同样固执,固执地冒着风险给女病患动手术,固执地认为佐佐木的阴影只是肺炎不是扩散,每次出事后才来求里见,里见不答应不妥协就成了里见无情,出卖朋友,你的野心值千金但难道人家的良心就不值钱了吗? 如果说财前奋斗努力值得让人尊敬,那里见不同样在为自己的理想在奋斗着,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坚持底线不会比上位斗争轻松,里见做的事只是一个好医生需要做的而已
与其说里见不爱妻子还不如说他对爱情本身并不投入,爱情在他心里占的比重并不多,为爱结婚的人其实没有那么多,到了适婚的年纪,有了适婚的对象就自然而然组织一个家庭,但适婚也并不代表另一半就是心灵契合的那个人
有人认为爱情最重要所以舍弃亲情(赵敏);有人认为亲情最重要所以舍弃爱情(达也);有人认为友情更重要所以舍弃爱情(时男),当然更多人看来利益最重要所以就舍弃原则和理想(竹内),在里见看来无疑理想和良心是不能动摇不能埋没的,信念值千金其他皆可抛,所以其他很多东西包括爱情就退而求其次了
里见对别人不宽容?呵呵,你要什么宽容?对误诊的教授和财前要怎样宽容?都出人命了还要怎么宽容?难道是小事一桩吗,所谓的宽容就是放任病人致死然后还不检讨?如果病人是你,你被误诊了,到时候你可以去宽容一下医生,千万别当医闹
里见所谓的自私就是牺牲了家庭和事业,家庭和事业重要,呵呵,那真相和良心就是烂铜烂铁了;里见自我要求虽然很高但一直也并没有道德绑架过谁,他没有指责不理解他的助手竹内和威胁他的鸟教授、也没有埋怨离家出走的妻子,从来都没要求他们和自己三观一致,不一致就吵就闹,他都是在做自己,难道人家做自己都不可以,非得人家跟你同流合污才行吗?
最后,与不少人站里见X佐枝子不同,我从一开始就站里见原配,因为即使我是非常敬佩里见医生,但不得不说奉献大爱的人就通常要牺牲自己牺牲小爱,家里人往往要承受不少压力和牺牲掉共聚天伦的时间,虽然在医生的角色上里见几近完美,但在丈夫的角色上他却不怎么合格,不解风情,不会讨别人欢心,实干派工作狂,陪伴家里人的时间还没有对着病人的时间多,虽然人品高尚但很多妻子其实要的并不是这些伟光正的东西,而这个时候就能显出里见夫人的可贵之处,虽说里见不是合格的丈夫,但他的夫人却是个好妻子,虽然一开始我也惋惜夫人并不懂得丈夫的心,还在丈夫艰难的时候离家出走,但最后她还是选择回到丈夫身边,里见夫人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家庭主妇,她能做的就是照顾家里照顾丈夫,虽然和丈夫并不知心,但和丈夫一样都是甘于平凡没有心眼的人,从这点来看其实挺相配的( 虽然三知代也会在意丈夫的前途,所以才会选择离家出走,但离家出走后她才明白相比于丈夫的前途自己还是更希望陪在丈夫身边,最后编剧还是给了他们一个温馨的回归 ),这辈子可能知心人难得,但可以结伴终老的伴侣也不多
离开了勾心斗角的大医院,里见医生显然更开心更轻松了,有妻儿的陪伴,相信他们一家也会其乐融融地生活下去
202103再补充一些,三知代这个人物这么写也很写实,当然了如果是有共同理想惺惺相惜的夫妇就更好了,但这部剧的基调就是写实,三知代是一个普通的传统的家庭主妇,丈夫儿子就是她的一切,她和里见的冲突一方面突出了里见的艰难,而另一方面,三知代也代表了现实中常见的“好人”,她善良温和,但还没到无私的地步,一旦外界影响到了她的家庭,她也会做出反抗,她不希望丈夫多年的研究和成就因为外人而白白浪费,这其中也包括多年来自己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的隐忍,有一场她被教授夫人们羞辱的戏,这场戏是原著中没有的,但加得很好,有了这场戏,三知代的反抗更加合理,同时也丰满了一下人物,不那么配角边缘化
十多年前看过一部日本医院正剧《回首又见他》,同样具有高超医术的司马和石川,一个冷酷威严,另一个温柔和善,然而两个人却走向同样的生命悲剧。多年之后再回忆起来,或许死对他们而言是另一种形式的完满。到生命的尽头再回首时,那人仍站在原处,不曾走远。此时百感交集。这是一个温馨而又苍凉的名字。 2003年版的《白色巨塔》,把山崎丰子写于1967年,已经翻拍了三次的同名巨著演绎到无可挑剔,并在日本创造了高达36%的收视率,超过了此前被认为无法逾越的昭和版经典。可以说这一版的《白色巨塔》代表了亚洲电视剧的最高水准。 自然,超豪华的演员班底——财前五郎的扮演者唐泽秀明,里见修二的扮演者江口洋介,花森惠子的扮演者黑木瞳,东贞藏教授的扮演者石坂裕二,东政子的扮演者高佃淳子,鹈饲教授的扮演者伊武雅刀成就了影片扣人心弦的魅力。时而在剧中回响的音乐《Amazing Grace》是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基督教名曲,在复杂的人性里谱写了神性的音符。其他人物的塑造也非常饱满,特别着力于一些次要角色的心理变化。 印象最深刻的是,财前医生在每次重大手术之前,轻闭双眼,独自对着敞开窗户练习的寂寞姿态,颇有一点宿命的意味。他挽救了三千多例患者,已然是日本第一的外科医生,世界瞩目的医学界新星正在冉冉升起。从来不认输、不认错,一心想要征服世界和拯救人类的癌症专家唯独怠于自己的健康,发现肺癌第四期为时已晚。无法自救,大概这就是人和神的差别了。 他是一个渴望名望和地位的男人,出身微寒,依靠奖学金读完医学院。从年少轻狂的信以为有绝对的实力就可一马平川,到后来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中游刃有余,他终于知道,唯有拥有权力,才可以实现梦想。教授争夺战中输给他的菊川说:“东教授和船尾部长只是把我当作他们的工具,而财前却把身边的人当作他的工具,这就是他胜利的原因。” 可是在我看来(或许他的情人知己花森惠子也这么认为,她懂得财前,所以他只依赖她),财前医生不过是一个爱玩政治游戏的男孩子,名誉和权力带给他的快乐,不异于一个小男孩对变形金刚和遥控飞机的喜爱,因为他籍此来到变化莫测、前所未见的奇妙世界,一个可以任凭单纯的梦想和创造力自由飞翔的世界,一个独属于他的新世界。 财前医生膨胀的野心和欲望在觥筹交错中一览无余,他在法庭上义正言辞的辩解和说谎,我们曾憎恨他的阴谋家式的冷酷和镇定,却在他倒下的时候感到惋惜和心痛。为什么当他被里见诊断只有三个月的生命而说到“我并不恐惧,我只是……感到遗憾”时,当他虚弱的倒在病床上对岳父说照顾好妻子杏子时,当他用最后的力气拥抱着花森而把麻痹的右手伸向虚空时,当他弥留之际握住挚友的手要他继续为战胜癌症而研究时,泪水会忽然间流下来呢。 那是因为,他的认真和执着打动了我。因为他是一个好医生。因为他不是一位神。因为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爱有恨,有光辉也有缺陷的人。“面对每一个病人,每一场手术,我都认真地对待,竭尽全力挽救患者的生命。难道我做错了吗?”在这个颠倒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世界,又何谓对何谓错呢? 从对待病患的态度和功利性上看,财前和里见医生观念截然不同,财前以为外科医生要有足够的决断力和想象力,不应该在没救的病人身上浪费时间。而里见则坚持对每个病人都应该尽到仁慈的义务,科学研究不需要权力的支持一样可以进行。 我断言他是一个理想化的人。没有经费和设备(和专家),一切都是妄谈。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这样的人无法生存下去,更不要说战斗在抗癌事业的第一线。但是二人却在某一点上如此一致:坚持和贯彻信念。有时候甚至觉得里见是财前医生虚构出来的完美幻像,为的是让自己取得前进的力量和意志。“只有我们……能够拯救世界。没有人能代替我们,里见。” 四十多年前,山崎丰子写这本书的用意在于揭露医疗界权钱交易的黑暗内幕、选举贿赂和医患纠纷中种种丑陋的罪行,我们不由地会发问,错的是人心,还是制度?如果有更公正的秩序、更清白的人心,也许财前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医生,里见不至于被赶出浪速医大,也许无辜者还活着,单纯者无需痛苦,也许财前和老师从未反目成仇,和挚友始终并肩奋斗。谁知道? 《投名状》里的庞清云、王二虎、姜午阳都是朝廷黑暗政治的牺牲品,所以那个故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而财前医生终生受困在直通往蓝天白云之端的白色巨塔里,一座象征着荣耀、圣洁、尊贵、胜利的神性之塔,他的梦想长眠于那仍在建设中的世界顶级癌症研究中心的摩天大楼里。而坚定不移地受困于白塔,走完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何尝不是一种胜利,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这样的奇异恩典,温柔的拯救了废墟中徘徊的人们。 在财前写给里见的独白中,影片缓缓结束,作为观众的我却怅然若失。我不愿把它当作一部揭露社会问题的影片来解读,更不可能以轻喜剧或者偶像剧来定义它。日剧总是鼓励我们,无论遇到什么,请振作起来,战斗到最后;如果你有一个梦想,不要犹犹豫豫,迈出这扇门去实现它。 无疑,《白色巨塔》也传达出这样的信念。它让我们从更加深邃的层面读懂那充满了矛盾和激情的生命,它渴望成就,却脆弱踌躇;它原初善良,却伤痕累累;它野心勃勃,却留恋温情;它惘然失意,却认真执着。那好像是借来的生命,直到最后一刻,还在为维护它用短暂的时间所实践的庄严和价值而努力。 “ 里见,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走完最后的医生旅程。首先请将我的遗体交给大河内教授解剖查明病因。以下,是我对于癌症治疗的一些看法。想根治癌症时,手术绝对是第一个选择,至今我仍坚持这点。但实际上,很多病例,包括我自己在内,在发现时,癌细胞已经迅速的扩散和“播种”了。这种情况下,虽然抗癌剂和全身治疗是必要的,但是很遗憾,至今未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今后的癌症治疗方式,须着手发展手术以外的治疗,我相信你将会是担负起重责的少数精英中的一人。有能者,对于正确的医疗发展责无旁贷。希望你在癌症治疗的领域上好好发挥。我深信不久的将来,因癌症而死的病例一定能在世界上消失。期盼我的解剖能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尸体是活生生的教材。另外,站在对抗癌症第一线者,竟未及早发现,走上手术无法摘除的死亡一途,深感惭愧。” 像财前医生一样,我们也站在华沙奥斯威辛集中营前运送犹太人的铁轨上,命运在此分歧,一条路是必然的地狱,另一条路——也绝不是天堂。我们只是向往着神的光辉的渺小人类。我们都困在白色巨塔,一边往上攀爬一边寻找救赎。
終於看完了。從13集開始看的,最後卻完全被唐澤大哥感動到崩潰。這才叫演技啊!!以非正義的手段來實現正義,卻非被所謂正義之士譴責來譴責去 財前你太悲劇英雄了
我想五星远远不够我对此剧的敬意,有些人即使在卑劣的人前屈膝下跪,俯首称臣,也不会让你觉得卑微可耻,财前信念意志强大,充满行动力,每一步都直指白色巨塔之巅,可惜漠视生命的光辉与尊严,是为医者的死穴,于是一步之遥的遗憾只好结束在奇异恩典的深沉旋律中,成为绝响~
台版韩版什么的给我滚开
服从体制,会被体制吞噬;服从自己,会被体制边缘化,而这样的体制本身又何尝不是困境重重。困境,是这世间的常态,没有谁能够逃避,造物设置困境就是为了让你在寻求突破中不断攀升。若说有意义,唯一有意义的是攀升本身。
财前和里见如追求理想中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这里面无关正义、道德、善恶,只与信念有关。21集追下来,只能说,四个字——荡气回肠!
全剧充斥着阴暗面,却未给任何角色贴标签,不输出价值观,不论及孰是孰非。人性不是非黑即白,优秀的剧本就是能够直面它的复杂与矛盾。这部剧瞬间超越了所有日剧在我心中的地位。
看得走火入魔了……必须先当魔鬼,才能在魔鬼的世界里做天使。一个人的命运从他出生就已经排好了位置,你可以说我主观,但不能说我悲观。当你僭越你的局限,努力冲破层层封锁往上爬的时候,这个世界各种硬性软性的条框拧成鞭子一齐对你打压。其实这是一个宿命的悲剧。
如果要选十大日剧很困难,排名也很困难,但是白色巨塔排第一是没什么疑问的
亚洲第一电视剧 名不虚传
我想打十颗星
“里见 外面的风雨我来担,你只管在白塔里研究”;“财前,我不要你用风雨的手段建成的高塔……”
没有一句台词不精妙,没有一点真相不伤人
我一直站在财前这一边。里见你求我给他开刀,我开刀完了你又说我不应该开刀,这是你妹的正义。
情人一流,爱人一流,岳父一流,下属一流,对手一流,财前五郎,不枉此生。
彼此深爱,彼此伤害,彼此憎恨,彼此诅咒,彼此谩骂,彼此妒忌,彼此鼓励,彼此依赖,彼此背叛,彼此撕咬,彼此牵绊…………其实,这是一部BL剧啊!!!!!
日本电视台尺度真大。这样的揭露在中国是无论如何拍不出来的吧
内地连续剧难以企及的片子
CX台庆剧,日剧黄金十年之后的标杆作品。集原著、编导、配乐、演技之巅峰而成经典,每个角色身上都充满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但灵魂毫无疑问是唐泽寿明,如果没有他经典程度绝对要大打折扣。
最好的医生剧,现实题材的标杆,群像大赞。遗憾的是,至今没看到水平接近的现实剧。
这剧五颗星都不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