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耶稣一生的简单介绍在视觉感受方面能把以前对耶稣的一些片段了解的片段串联起来,比如耶稣的诞生,对淫荡女子的宽恕,最后的晚餐,对自己喜爱的门徒Peter的怀疑,识破背叛者犹大,钉上十字架的淡然……作为对耶稣一生的科普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但是最让我触动的还是信仰的问题。
在以往我的认知范围内,我认为宗教是迫害科学的,因为宗教在跟科学抢夺解释世界的权利。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伊拉克的著名城市巴格达曾是世界的知识中心,我们现在仰望星空,超过三分之二的星座都是以阿拉伯文命名的:阿拉伯数字由印度人发明,后来由阿拉伯人介绍进入欧洲,所以长此以往,巴格达成为了知识文化的中心,长达五百年之久,巴格达优秀的知识份子集中向外散发知识,让知识得到普及。但是在这繁华逝去之后,有一位宗教狂热份子站出来说:“数学,是魔鬼的哲学”,然后他得到了执政者的认同,从此巴格达再无知识,知识份子被流放,禁止发言,禁止做研究,直到今日,我们所看到巴格达已经被战火蹂躏,暗无天日。科技的每一次革新都是受到无数的阻拦,所以我认为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是科学的既得利益者,我们这个时代,科学的发展不易,而我则是科技无罪论的支持者。而对于宗教,曾被我认为是伪科学的一种愚民政策,统治者的一种手段。
这种怀疑一直持续到我接触到李安的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主要将讲的是Pi是一个出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举家迁往美国,在海上经历了类似泰坦尼克号的沉船,有幸的是他在他的救生筏上与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Richard·Paker”。 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老虎又杀死了鬣狗,Pi只好与老虎一同生活下去。但是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另外一个故事,在影片的最后,Pi接受采访,当他说到他在海上的奇幻漂流之后,两个采访者并不相信且视为儿戏,希望能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于是Pi向他们讲述了另一个故事——其实,救生艇上并没有动物,只有一个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Pi和他的母亲。厨子先后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母亲,最终派忍无可忍同样杀害并吃掉了水手。最后的现实是,最终只有Pi活了下来。采访者最终采用了第一个不那么残酷而残忍的故事。接着Pi又问来访的记者,这两个故事,你相信哪个?记者说,有老虎的那个(第一个)。Pi回答:所以你跟随上帝。
为什么这样回答呢?这是一个兽性和神性的对峙,对信仰的拷问。真实的故事其实是第二个故事,甚至可以将人物一一对应,但是我们人为的选择相信第一个故事,因为是动物,而不是人,人在我们眼中是神圣的,而不会为了食物自相残杀。但是在一种极端情况下,人的兽性会被激发,Pi全家都是素食主义者,但在小岛上,为了生存,抛开地上的土寻找的植物的根茎满足的吃着。所以我认为,无论是素食主义还是宗教信仰都是建立在物质得到满足之后,人在物质匮乏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就会放下束缚,抛弃信仰。
Pi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跪地长啸,质问上帝“你带走了我的所有,你还想要什么?”,那时我认为要做到绝对的理性,信仰经不住命运的折磨。
但是这种怀疑当我看到上帝之子的时候就明白了,耶稣死后他对他的门徒Thoms说,“因为你看见了我,才信我。那没有看见我的人就会相信我真的存在了”。换而言之,信仰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被人相信,而随着相信的人多了,就会随之产生宗教。所以无论耶稣传记的真伪,最终他的门徒终此一生都在传播他的思想,将福音传到世界。这是信仰的普及性。
再谈到信仰为什么会产生呢?耶稣说自己是上帝之子,自然有人信他,他能宽恕人的罪恶,使人起死回生,能给饥饿的人雪中送炭,能为迷途之人导航,但统治者不信,认为他是假先知,宗教的维护者不信,认为他亵渎上帝。我起初认为耶稣一直在向世人说明他是上帝之子很是愚蠢,用不断展现自己超能力的方式来获得伴随者,但对于未知的事件,保有怀疑的态度是人的本能,耶稣起初的跟随者是因为看到他的超能力,比如Peter,耶稣在他经济困难,无鱼可捕的时候赐予他满筐鱼,还有很多伴随者皆是如此,所以他们怀疑,Peter在暴风雨来临之时不肯跨域河水奔赴耶稣,犹大背叛耶稣,Thoms怀疑起死回生的耶稣……
但是在耶稣贴身的12个门徒之后,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拥护者,宗教议会、最高法庭犹豫对耶稣的审判犹豫不决,凯撒对处死耶稣胆战心惊,耶稣背上十字架有群众自愿为他搬运、为他拂拭伤痕,他们不是因为受到耶稣帮助,也不是因为听到耶稣的奇闻轶事,而是因为耶稣的言行,他的教会,他的谦卑。他说:“反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宣扬思想从来不是采用武力手段,他说“归凯撒的给凯撒,归上帝的给上帝”,宣扬政教分离,反对成为以色列的王,他不是用思想来控制人们,而是告诉人们你们都是有罪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后,说到“父亲,原谅他们吧,原谅他们不知自己所做的事”。耶稣终此一生都在告诉我们“I am the way,the truth,and the life”,看到这里我觉得不能把耶稣当作一个人,他更像是一个符号,真理的标志,渴望人们追随,那些超能力则是接受真理的馈赠。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信神、信命总是当我们处于逆境的时候,我们总是谈到“命该如此”“上帝你为何不帮帮我”,而当情况没有好转之后,我们本能地怀疑它的存在,但是引导我们的其实是什么呢?我们的内心,心中的神性,引导人类无形的神。它既独立于人类,又是人类的一部分。在关键时刻让我们拜托困境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是人内心遵从的道德,所以我们被称之为“人”。
人不信了神了吗?你抛弃了我了吗?Pi跑到教堂里问神父,神将自己的儿子派到世上,让他为人类受尽了苦难,这叫爱吗?神父回答,你所要知道的就是,他爱我们。电影的结局也回答了这个问题:神的儿子带领拯救了人,脱离了自相残杀的苦海,一步步消除兽性,这就是上帝的爱。
家人用心推荐的一部电影,开始把他当任务看,因为对基督的不了解前半段基本是教科书一看就睡,一部电影花了四天才看完。有很多不解我都不明白。特别是前面的他和那些追随者故事,为什么要捕鱼的和他走,捕鱼的跟随他追求的是什么,为什么大家对他那么崇拜,为什么后面吃饼和红酒是他的身体和血液大家还要去吃喝?
当然这部剧拍的真的很好,特别是后半段,节奏紧凑,深入人心。治他罪的人说他亵渎神灵,其实是害怕,害怕有真的神灵来颠覆自己在此时的地位,是畏惧自己真实的内心。还有那些面带兴奋撕去他衣服钉上十字架的士兵,他们的无知无畏,没有思考,用别人的痛苦来给自己带来快感人,真的很可怕。
耶稣带来了世纪的觉醒,但更多的是人们面对美好的回避,我们向往美好生活,但在最关键的时候我们畏惧了,我们更愿意听从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我们觉得这样才是正确的,这样才是真实的生活。所以在不知觉中我们背道而驰,越走越远,所以我们才要坚定自己的内心,强大自己,只有心智成熟才会无所畏惧!
很多西方人说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中国人信仰的每个神都是先具有改天灭地力量的,然后中国人才信他、供奉他,相对应的这个神也应该提供相对应的保护、福利。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中国人遇到糟心事的时候骂老天爷瞎眼了!而真正的纯正宗教信仰是什么,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考方式!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种质朴的社会哲学观点!
现代人生活在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各种鸡汤文、心理文看的想吐,很反感这种说教。所以不能理解宗教对古代人们的巨大精神力量。这种感觉类似于我们第一次看到鸡汤文,整个人充满了正能量,感觉找到了人生的道路。
不过本片当中明显违背科学规律的神迹是明显的败笔,现代人已经够有现实力量了,缺少的人性的关怀和抚慰。耶稣是个具有神性的人这个点更能打动我们。
具体可以讲下为什么耶稣知道自己会死,还不逃走,愿意为了唤醒世人牺牲自己,替世人受苦!
最后的晚餐时,他预知到将被出卖,接受酷刑并最终死亡,刹那的震惊之后的恐惧深深打动了我,在这之后才有坚强的意志。那年在以弗所很想去探寻玛丽亚晚年生活的小石屋,可惜体力实在不支,深为遗憾。
2014.06.06 是该去补补圣经故事了
我大概跟基督教有点关系,但涉入那种固化的东西不深吧。。。反观时,更能明白。。。ps我以为看到了文地赛尔和后来演了基督的那个人,查imdb发现不是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耶稣的话,很多我以前都不明白。但是慢慢地品味才能发现,只有真正的神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感谢神打开了我的心和眼~
能在电影里看见基督耶稣 这感觉实在不好形容 不管咋说 希望真的看看那些令人激动无比的话出口时的情景
电视剧版本的提炼版,还是很好看
简单的翻拍,没调度,jesus演员面瘫,堆砌的配乐渲染无力,节奏一塌糊涂,有一帧电脑合成的帝国全景图粗劣到无法直视,而且,片尾有个狗血的点题!点题必死。请导演们负责拍电影,对得起宗教对得起自己。
骑毛驴的只有阿凡提,还有耶稣,搞个人崇拜的不只有斯大林,还有耶稣,严肃圣经化身煽情电影,献媚味道太过浓郁,超大量的特写除了煽情到死就是2个多小时的疲惫,真正意义上“神一般的存在”= =
真实还原
以马内利
美剧圣经故事混剪版,宗教色彩太浓我表示看不下去!
阿门
美剧《圣经故事》中耶稣部分的混剪版本。。原来是这样。那就不用看了。
电视剧剪一下又能赚票房了
愿上帝与你同在!阿门!
在美国的第一场电影,楼下的教会的international friends center的活动。电影本身是耶稣一生的故事,有字幕眼镜,理解方面问题不大,可以算一次宗教的科普。来到美国参加教会活动之后才多少了解到信仰是什么样的,善良宽恕与爱在和教会中每个人的每一次接触中都能感到。谢谢,谢谢。
"I am the way"
太平淡无奇了,导演的能力太弱,没有让人有惊喜之处。
很怕看这种电影,天天读圣经,突然屏幕上冒出个Jesus Christ,就会担心表演穿帮或骗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