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浅评《擦》
昨天群里的一个朋友推荐的这部电影,也看了导演的自述,是相当佩服导演对于艺术追求的决心的。于是乎决定从打游戏的时间中抽出两个小时来看这部某个人的呕心沥血之作。
总而言之电影还是相当让我意外的。在这里我得声明一下自己的评判思路,看一部作品,往往不需要去了解作者说他要表达什么,而是通过作品去真正了解作者的思路。经常的,作品中会流露出作者想极力掩饰的东西。电影从故事上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想拍艺术片的导演到处去筹集那300万的投资,但是无法忍受为求经济效益而对自己作品进行修改,始终没有拿到投资。最后换了剧本,把300万的预算降成30万。那些说电影没有好好讲故事的可以去死了。但是电影中为何那么多的独白,毕竟仅仅是通过画面一个抑郁不得志的独立导演的形象以及昭然若揭了。那只能理解为导演想在平凡的叙事下讲更多的东西,其实导演也是这么做的,导演在电影中提到过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和超我,有这样一段台词:“主角在念独白的时候,他肯定是一种很超我的状态,什么电影之子、上海电影之光、电影囚徒,其实他狗屁都不是。然后,和一个个投资人说和表达自己电影的美学和艺术上的一些观点的时候又进入一种非常自我的一个状态。在现实中受挫,自己生活上,比如说那种负债啊,信用卡还款时,又是一个比较本我的状态。所以我想电影要怎么体现这个超我,自我和一个本我呢”,因此我觉得那些喷导演自夸为电影之子的人可以去死了,你们压根就没有认真的看电影,你们也不配去评论电影。导演在电影中讲得很清楚,其实电影中的这个导演狗屁都不是。我甚至认为这是导演在挖坑,那些因此而喷他的人或许就是他眼中那些满腹经纶而道貌岸然之人。
本片其实有相当多的亮点,导演在电影中将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元素混合起来了,这种形式的确给人一种奇怪的观感,同时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虽然从头到尾主角只有导演一个人,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中他扮演了“我”中不同的“我”,就像独白的他与谈投资的他与面临负债的他与跟摄影师聊剧本的他并不是同一个他一样。而这似乎也是降低了电影的理解难度,大量的独白解释了导演矛盾而复杂的创作情绪和思路,而不像塔可夫斯基《乡愁》那种玄之又玄的画面表达,导演倒也确实做到了易于理解,不过代价就是让电影显得絮絮叨叨,老太婆守着念经似的。导演在电影里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作者,就应当敢于真挚的撕裂袒露自己的残缺,并将其投放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完成他的圆满和救赎。”所以他将他的那些情绪,和平庸展示出来,而这在这个往往对他人用圣人标准来要求的时代里是不可多得的勇气。
导演并不是一个愤青和五毛党,这些人不可能将投资方的如此真实的展现出来。我认为导演是知道他与投资方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毕竟他追求的是艺术,而投资方不过是商人。在他那电影是真理,而对于投资人来说电影不过是一个可以用数据评估的商品而已。
电影中的导演不是导演,是他的一部分。这整部电影就是他本人。
身边有一些朋友似乎也抱着导演一样的思路,我有时觉得这种坚持是一种顽固。何谓电影呢?难道真正属于艺术的电影就不能有些改变吗?这个是见仁见智的,不过至少在我看来,现在许多所谓的艺术片导演,他们其实是在展示一种已经没落的哲学,那种诞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现代性的伤痛,或者说是“现代性的铁笼”。我们貌似已经身处后现代了,科技给世界带来越来越多更加颠覆性的改变,带着一种腐朽的气息去创作,或许终将成为一介时代的遗民。
这世界上还是有人敢干。昨天无意中注意到一个不知名年轻导演拍的一部艺术片。片名叫做《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讲述身在上海的一个年轻艺术片导演如何艰难逐梦的故事——其实拍的就是自己的故事,自导自演。看这片名,就够艺术气息的。导演在豆瓣上,名叫蝉鸣知了。他本人公布了免费网盘资源。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发行无望,无任何商业变现可能之下,导演采取了免费争取观众的策略。而在片中,我看到一个细节,导演抵押房产,借款30万进行拍摄。
如果这个近乎纪录片的电影中信息完全属实,那么,作者相当于拿了30万,做了一场梦,还是一个注定无法闪耀的梦。
做梦是一回事,抵押房子做一个没有希望的梦,是另一回事。从此意义上,作者挺敢的。
几个月前,我认识的另一个电影逐梦人、贵州某小镇青年覃康勇,拿了20万拍摄了一部品质相当不错的电影《梦境危机》,全力全心投入、费九牛二虎之力却赶不上政策的变化,导致拍出的片子发行无望,只好拼尽洪荒之力,大开炸裂式脑洞,重新调整了电影的题材范畴,将原来拍摄的80%的素材放进新范畴里,再补拍若干素材,剪成可以发布的《梦境危机》,却又赶上网络大电影平台缩水之下的选片门槛提升,虽是好片,依然无法进入合适的平台面对观众收获合理回馈。在中国怀有电影梦就是陷入这样的境地。
《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是另一种形式的梦境艰难。作者是视频广告从业人士,阅尽天下名导的艺术名片,谈起塔科夫斯基达内兄弟伯格曼戈达尔就如谈论自己的叔叔和兄长。自奉电影之子,平生愿望是“把电影还给电影”。他的短片拿到过国际奖项,想为自己筹备了四五年的长片处女作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和合作团队。这个《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基本上是把他四处碰壁、不断被圈套被套路的历程给再现了出来。这些影像拍摄于2016、2017年,正是中国影院扩张、资本进入电影业的高峰期,作者想拿到200万拍摄资金,在各种朋友穿针引线下,会见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电影投资人、企业老板。差一点就敲定了首笔投资100万,合同签了后对方又变卦了。最终,作者只得对自己与奶奶为共同产权人的房子动念,拿它做抵押去借款30万,采取自己的PLAN B,拍一个“经济版”的电影。这部《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看起来就是这个PLAN B的实现版本了。
放在网盘上免费观看已经揭示了它的命运。而豆瓣上看过的观众们,风言风语打低分的还不少。我打了四星。这倒并不是出于同情或什么的,而是它确有触动人心弦的地方。
我昨晚躺在床上看完了这部2个小时的片。起初半小时也许可以用失落二字来形容。没看出饱览大师作品后鲜明的影像风格,更像是平实的日常视觉流水账,加上作者亲自出镜演绎的男主角,毫无动作和言语上的张力甚至亲和力,而时不时的画外旁白显示出作者像是一个活在电影幻梦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二逼青年。
不过大约半个小时过后,我觉得这部片子变得好看起来。一个心怀电影梦想的现代堂吉诃德,在电影的大时代里一次次荒诞碰壁的悲情感,逐渐突显出来。起初我觉得作者有点二,不切实际,似乎是心胸大才具小,但随着更多旁白的展示,和画面里的导演在争取投资、反驳朋友的怀疑时的种种表达,我开始相信,他其实对电影是真的懂得很多,理解得很深,也怀着无比热切的梦想。只是他苦于没有将理想影像付诸实现的机会和条件。相比之下,电影越来越让人感觉到与他打交道的那些投资方,那些大时代里拿着钱满世界找好电影项目的人,是真的浮躁,不懂电影,甚至心术不正。我的立场悄悄向作者/导演靠拢了。我期待他最终能成功。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落败到底,最后拿自己的房屋抵押款拍了个电影。
多少心怀电影梦想、对电影是真正热爱和懂得的人,没有见光之日。那些喧嚣于显耀之处,并拿他们的垃圾影像塞满荧幕的,本质上都是些不懂电影只想拿电影变现、圈钱的商人。似乎人人都围着电影,搞电影,谈电影,但电影一定很寂寞。
如果说这部电影有什么价值,就在于揭示了大时代之下的荒诞。以及,真正热爱电影懂得电影的人,在这个世道上多么不合时宜。
作者那刚开始看起来有些二逼的旁白,最后就真的让人觉得悲壮了。
中国出不了塔科夫斯基出不了伯格曼出不了费里尼出不了安哲罗普洛斯出不了达内兄弟出不了贝拉塔尔出不了洪尚秀甚至出不了是枝裕滨口龙介出不了曼多萨,看了这部电影后,更加不难理解了。目前唯二也许能往这个名单上靠近的电影人一个叫贾樟柯,已在悄然中发生着嬗变,一个叫娄烨,更是在各种良莠不齐以及各种上映不了的浮沉中打转……
希望这样的日子赶紧过去。这么“伟大”的时代岂能没有相应的影像来呈现它?
昨天刷微博,偶然看到了刘若英的直播演唱会,随便看了一会儿就没了。之后又偶然间,看到了导演把电影免费发出来的微博,又在微博看了他的那篇文章,微博里不完整,又跑到豆瓣,把文章看完,不得不说,内心对导演,顿时极度崇敬!
电影我还没看,很大几率,我是不会太喜欢的。因为我就是一个粗俗的人,就喜欢单纯的恐怖片,至于纪录片,从来都不喜欢,一部都没看过!但是因为导演的文章,因为他如此勇敢的行动,我一定会去看。但是看完不管喜欢不喜欢,我现在都要给导演满分!因为他太勇敢太真诚了!
面对某些人一而再的修改意见,的确很挫败,不管大小导演,都要亲手把自己的孩子阉割,这种行为真的让人难以忍受。因为我喜欢恐怖片,喜欢写恐怖短片剧本,但是国内不允许有恐怖,不允许有灵异,所以我大学毕业快六年了,写了上百个剧本,也一直搁置,从来没卖出过一分钱。所以我现在和导演一样,负债!只不过没有导演那么伟大,欠了那么多!
也曾想过要把自己这些剧本自己拍出来,找一些没那么专业的人,用超低成本拍出来,但是始终没有导演那么勇敢,能迈出那一步,所以一年又一年,那些剧本依旧吊着,无人问津。但是我也不打算就这样妥协,我写的剧本,依然大部分是恐怖的,是灵异的,哪怕没有人会拍!
我有时候会很迷惑。那群某些人,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为什么要那么无理的严格。国人真的有那么脆弱吗?一个小小的镜头,一句短短的台词,就可以引起天下大乱吗?会不会有点杞人忧天呢?而且每年国内上映那么多影片,有几部是大火的?就算再火,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啊?至于那些籍籍无名的影片,他的观众又有多少呢?至于这样毫无道理的阉割吗?
我也会怀疑,国内有那么多大导演,谋、歌、克、安等等,他们那么有影响力,那么出名,应该有很多资源,为什么不能利用自己的资源,用极低的成本,拍一些自己想拍的作品?而非要在那群某些人的框架内,做一些自己并没有那么喜欢的残次品?如果说是小导演,要拍自己想拍的作品,可能要倾家荡产倾尽所有,可是他们这些大导演不会啊,为什么他们不那么做?
说到底还是利益吧?还是金钱吧?有多少人会不爱呢?他们从来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不赚钱的作品,他们何必去碰?口碑是什么东西?可以当饭吃吗?所以大多数所谓爱电影的人,其实还是爱钱吧?他们对电影的爱,似乎并没有那么纯粹!
而导演呢?拍这样一部作品,不愿被那群某些人指指点点,情愿负债累累也要保持完整的自己,把影片免费分享出来。这种行为,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很强的震撼。这种行为本身,已经是一个能强烈感动到我的作品了!
昨晚躺在床上睡不着,跟男友聊天,说到现在的社会,太恐怖了。各行各业,说到底都是坑蒙拐骗,有几个做生意的会特别真诚?无不是连拐带骗。没办法,你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就是赚不到钱,就是养不活自己。所以大部分人都麻木地昧着良心做着各种脏事,赚的盆满钵满。不,他们并没有昧着良心,因为习惯了。而那些老实做人踏实工作的人,几乎无路可走。
我可以想象到导演面对那群某些人一而再的修改意见,有多愤怒!终于决定免费放出自己的电影,有多解脱,有多无力,又有多心痛!没办法,我们只不过是弱小蝼蚁,某些人的大手一挥,我们全无招架之力,只能无力地接受,默默地反抗,而那反抗,对于他们来说,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不管影片好坏,导演的这次举动,对我来说都是石破天惊的壮举!是打响与那群某些人战争的第一炮,我相信,那群人迟早会被清退,春天终究会到,那时候,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所有的作品,不会再因为一个转瞬即逝的镜头,一句微乎其微的台词,就被无情阉割再阉割!我也相信,没有人会那么脆弱,脆弱到一个镜头一句台词就可以将他的生命摧毁!
而现在,所有人都自我阉割,把自己的舌头割掉,做沉默的哑巴,听从指令行事,他们的大手往东一挥,我们甚至连眼睛都不能往西看。老老实实地待在那群人用金箍棒画的圈里,傻傻的唱歌跳舞。而导演,勇敢地冲破圈子,走了出去,他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可是他呼吸到的,终于是自由的空气。
至于我,依然会写那些恐怖的灵异的,怎么都不会过审的剧本。我对于电影的爱,也不会因为什么人而改变。也许我写的剧本很乐色,也许我的水平不足,可是我对于电影的爱,是真挚的,不掺杂质的,因为我写过的百十个剧本,几乎一分钱也没给我带来过。这么多年,眼看着身边同龄人,小我一批的人,都拿着比我高太多的高薪,而我依旧一贫如洗,欠着很多钱。
导演对于电影的爱,更加纯粹,勇敢且干净。我只是个懦夫,只能待在自己的小角落,默默发力,他却能勇敢地走出去,将自己的作品完成,并不容许任何人的篡改,保持作品的纯度!不管作品好坏,这都是他最纯粹最干净的表达。影片不管好坏,他热爱电影的这腔孤勇,足以值得所有人尊敬!
——浅谈作者电影语境下个人意志的存在方式及真实的反身性
影片《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是源自真实事件改编的作者电影,以伪纪录或故事片嵌套还原的形式重现亲自扮演主人公的导演蝉鸣知了给自己第一部长片寻找投资的经历。
电影从筹备、开拍再到后期制作,创作者的身份几次在电影文本里重叠、互换,由此而让我想到了一个源自文学批评理论的名词——“隐含作者”。
芝加哥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韦恩·布思在1961年出版的《小说修辞学》中引入了“隐含作者”的概念,其类似中介存在于真实作者和文本之间。
申丹在《再论隐含作者》中写道:“不难看出,布思眼中的‘隐含作者’既是作品中隐含的作者形象,又是作品的生产者。隐含作者‘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我们会读到的东西’,而作品是隐含作者“选择、评价的产物”。该文章的理论模式表格有具体的例子可以更直观的呈现什么是“隐含作者”。
在《呼啸山庄》中,隐含作者为埃利斯·贝尔,文本叙述者是耐莉·迪安,受话者为洛克伍德,真实的小说作者是埃米莉·勃朗特。《简爱》中隐含作者为柯勒·贝尔,叙述者为简·爱,文中的受话者则是读者,真实的小说作者为夏洛特·勃朗特。
如果把这个分析模式放在这部电影里,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有趣且少见的关系网。《擦》的主人公是晨风,导演是蝉鸣知了(本名陈峰),饰演晨风一角的演员为蝉鸣知了,导演按其自身经历撰写剧本,后期剪辑同样是导演本人,这就让电影的创作脉络乍一看像是一个复杂的多时空交织的虚实网络。
如果择开来看,以虚和实作为分界,现实中发生过的找投资事件是电影故事的创作起因。电影在一开头就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原因——晨风以叙述者的角度做旁白,向观众解释了为什么想要拍“这部”电影。
五年前一个傍晚,他在自家的窗户边看到两个醉酒的女生,被眼前“美的画面”所吸引,于是开始着手构思。出现在电影开头的总结似的片段会让观众意识到晨风已经处在“现在”,试图给观众讲述的是他的过去。
之后电影以分隔清晰的多个段落按照顺序的时间线串起整个故事。段落主题大致分为晨风找投资、谈崩投资;晨风总结失败、陈述自己对电影的看法;晨风做和《乡愁》元素有关的梦;晨风超现实地展望未来的自己。
细致拉片过后,我把电影分成十七段,六段是投资相关,七段是梦境,两段是和摄影工作室的朋友聊天,一段是回家寻求帮助,一段是结尾。
片中晨风总共拉了六次投资,在我愿意相信这些内容是取材于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尽管背景和真实经历吻合,我认为很多段落中人物的对白经过了统一地戏剧化加工,是架空在真实经历之上、编剧为了实现话语集权突出矛盾而特意设置的。
例如在第一次寻求投资时,高级员工Polo衫男(后面可得知是秦总)提点晨风要有“小姑娘”才能讨老板欢心,进而搭线投资事宜。之后晨风见到曾是演员的魏导,魏导带他参观了自己管理的演员培训公司,并告诉他摄影棚他可以随便用。
摄影棚里一群年轻女孩像白菜一样摆成一排,另有两个女生在靠墙排练粗陋的戏码,其中能被看清脸的女生努力表现着脸谱式电视剧演技。
有意思的是,整个场景魏导和晨风都没有出现在画面里,让看似隐晦重提“姑娘”的桥段变为演员培训的生态现状和观众的直接对话。这样的处理方式在之后出现了很多次。
回家的晨风用电脑观看《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里豆子和投资商喝酒的片段,被一群陪酒女围绕的豆子不堪重负。这样对照现实、明贬暗讽的设置在电影中反复出现。
之后晨风联系演员经纪,找到了几个合适的女生。在和土老板们见面前晨风特意提醒长相最好的女生不要加老板微信。
把女生带过去前,再次出现的Polo秦总俯在晨风耳边悄悄地说些了什么,并给了他一叠钱,场面突然变得像皮条客在和客人结款,而拉皮条这个词也在之后重复出现,在晨风口中变成其辩论电影的论据。
这些场景真实到仿佛让人置身其中,就算没有过影视从业经历的人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社会的人情冷暖,普通人努力又笨拙的求生姿态让他们的希望顺着抛物线降落在中空地带。
晨风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拍电影的梦想,想过会很艰辛,却没想到社会人的苦如此难咽。但是在别的投资的片段里,却又出现了一些失真段落。
在第二次投资谈判中,耿总劝晨风按照《擦》demo的形式转行做网红,遭到晨风的强烈反驳。此时的耿总,像是一个功能性人物,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给晨风机会好让他解释他认为的电影是什么。耿总不会打断不会认同,也不会参与真正关于电影的讨论。
这整个对话一边是自说自话,一边是闭耳不听,从而用愚蠢引发下一段长篇大论。在晨风那一大段不疾不徐的解释和自白之后,耿总终于试图找寻两人关于电影的共同话题,抛出《霸王别姬》这根橄榄枝,如果晨风顺着爬上去,也许梦想的电影已经拍成,就不会有现在这部电影了。
晨风指出《霸王别姬》不是最好的大陆电影,并认为如果要合作,作为投资方的耿总需要完全明白他的电影是什么,否则他们任意一方都有可能沦为阿谀奉承的小丑。
随后两人到室外抽烟,耿总以电影预算太低的理由拒绝了晨风,晨风没有多说话,反而和气地谢过他。也许这一切是真实发生过的,但处处显露着不可思议和肉眼可见的虚假。
耿老板是追求热钱的愚蠢金主的典型形象,且还是温顺的愚蠢。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听别人夸夸其谈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艺术,不可能做到保持友善听完整段话。
纵观《擦》全片,导演在拍摄两人对话时始终没有给侧机位的双人镜头,永远是单人正反打,当晨风开启话匣子大段大段的叙说,实际是在给观众灌输,并没有起到和角色沟通的作用。
然而晨风付出的所有努力不就是为了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达到自己的目的吗?由此不难看出有时晨风像是一座故意隔绝自己的孤岛。
影片中导演(同时也是现实中的导演)的困难来自于无法开拍自己梦想中的电影,但比起理想失意,更让他痛苦的是无处觅知音的孤独和放逐感。时间长了好像已经习惯一个人在电影里游荡,成为电影之子从此就是离电影最近的人,有了电影不离不弃的陪伴,从此不会再孤身一人。
但是蝉鸣知了没有和自己挣扎的内心自洽,他渴望找到“不可能”的那个人,即使他已经知晓结局。我一度对充满希望色彩的片尾有些迷惑,因为我在片中没找到晨风重拾信心的线索。
难道是因为最后做的梦,提灯寻物的自己看到奖杯和电影剧本,从梦中意象的潜台词和信仰大师的文字符号得到提示,让他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系统整理完导演给出的脉络,我发现晨风不曾失去过信心,对电影圈大环境的一分厌恶必然伴随着一分热爱,爱与恨彼此交杂在一起,已经无法被解释清楚。
真实作者蝉鸣知了为了不让个人意志受到伤害,在电影文本里构建了一个不立体却单方面丰满的隐含作者晨风,他内心对电影了解万分,为了理想不愿折腰不会放弃,以敌对的身份和批判的角度抨击这个只认钱不识人的坏时代。
单一的态度导致出现了无法避免的过剩的自我意识,我很难不认为晨风是一个极度自恋的人,闭环不只出现在创作中,还出现在思维模式里。封闭能够消除复杂情况,提纯电影的风格和主题,从而为电影定下主调,最后晨风生产了属于他自己的电影产物《擦》。
在过去和现在,晨风重新经历了蝉鸣知了所遭遇的挫折,并把这些经历个人化,电影的旁白和画面上出现的文字写作来自两个人,有时真实作者会用总结陈词般的短句在为章节画下句点的同时隔空安慰隐含作者,现在的眼光和以前的影子交汇,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导演蝉鸣知了把自己的个人意志让位在影片结构、构图和剪辑里,他藏起迷茫和犹豫,观众只能在影片乐观的气质上窥探出某些端倪,因为乐观的人往往会在认清苦难后继续前行。
金融市场中索罗斯发展完善了反身性理论。反身性的意思是投资者会根据掌握的资讯和对市场的了解,来预期市场走势并据此行动,而其行动事实上也反过来影响、改变了市场原来可能出现的走势,最终令市场产生“偏见”,失去理性和有效。
如果一个电影作者想要让观众百分之百的了解自己的想法,不能一味去填充、给予观众实在的“真”,很多时候创作者追求自以为的真的执念其实是自己粉饰现实的过程。要尝试编造远离平凡现实的假面,用困惑去消解误会。
观众也在思考,给观众空间和时间与你一同在精心构筑的影像里探索,就算不能互相理解,也能保持一致的体验。创造相同的经历是极为困难的事情,需要电影有高完成度和精准度。
最后我想说《擦》有一些很有记忆点的扎眼的符号。多是在黑夜的室外空镜转场和室内螺旋的楼梯空镜让我从建筑风格上感知上海的新潮和老派。面馆永远在播放电影产业新闻,虽然主角不在意这些新闻,但创作者在提醒观众放眼大环境变化。
前后工整对仗的摄影工作室的聊天段落设置的非常合适,在片头出现时像为即将远行的马车装上货物,结尾则像到站后把货从马车上卸下来,因此我觉得电影的“第二幕”在此结束,删去回父母家借钱的段落,保留超现实的结尾,会更紧凑。
简单的少机位设置让画面化解了部分段落的冗长感。反复出现的《乡愁》背景的梦境像润滑剂般调节了电影的情绪,并把导演对自我才华的迷信和对权威大师的迷恋推上高潮。
我恰好在前不久重看了《乡愁》,秉烛穿过温泉的戈尔恰可夫已然和故乡分离,仍然心甘情愿地注视在泥沼中沉沦的国度。塔氏是爱人类的,当一个人爱上人类,所有的故乡都将变作异乡,再也无家可归。我觉得把《乡愁》作为彰显个体独特性的符号,并不合适。
作为拧巴的人活在世上,会比一般人背负更多,无论隐含作者晨风能够被观众接受,真实作者蝉鸣知了已经为实现自己的电影梦踏出了第一步。任何人都拥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希望有梦的人在逐梦的路上能拥有自由的力量。
我不想去聊这个片子的内容,不管是电影批评的角度还是影迷情怀的角度。
当然,在我认真的看完整部电影以及看了导演的所有自述之后,我觉得任何批评和夸奖对导演都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他的自我沉湎已经是经历过谦卑,认可,否定,自卑,不服,自傲,自我怜惜的所有阶段了。他已经为自己所能得到的一切都做好了心里的准备,我佩服这种孤勇的气度。
影片中罗列了一批卑劣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概念一再中伤者导演的情怀,没错,我也遇到过无数次,这且算是一个年轻导演的自我修行的上半部,那我来给导演说说下半部。
你把你的撕心裂肺抛之于众,颇有一副壮士割腕宁死不屈的感觉。接下来,你会面对以下三类人:
1,无情的告诉你,这个世界不美好是真,这部影片没有体现出你的半点儿天赋也是真;
2,加油吧!带着我们所有人的梦想,继续下一部;
3,我们有空约着喝个茶,我很想认识你。
第一种人主要以两类人为主:纯粹的影迷和有自我要求的电影从业者;
第二种人也以两类人为主:善良的折衷主义者和平庸的电影从业者;
第三类人最有趣,他们可能是电影学者,中国互联网时代诞生的电影评论员,自我陶醉于理想主义的伪理想主义者等。
这三类人里,第一类最为讨厌,因为他们无情的打击着一个年轻人的梦想,卑劣之极;第二类最为无情,他们用饱富深情的自我感动去营造了一个有梦就会实现的假象;第三类人最为可怕,因为他们会让你觉得你与成功只有一线之隔。
你会屏蔽第一类人的所有信息,这毫无意外,这是人性;你会感激第二类人的感动身受,这是善良对善良的回应;你会激动的与第三类人交换信息,并且怀着巨大的希望与他们交流着你的理念,你的故事,你的计划,他们会奉承你,会认可你,会鼓励你,但话题永远在谈到物质支持的时候不欢而散,那时候你就会知道,这世上恐怕除了深爱着你并无条件支持你的父母以外的每个人,都无比的卑鄙无耻下流傻逼。
有人说,中国独立电影是被资本破坏了,但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资本游戏。
爱迪生是个发明家,他在电影史上最大的成功却是推进了电影第一个反垄断条例。
有人说,那个中国青年导演(出于尊重,我在此隐去导演的名字)已经用死亡来为中国独立电影吹响了反抗的号角,但不能否认的是,正是这个事故,导致那部片子本身被赋予了原有影像之外的灵韵。
中国人看电影太复杂了,他们总是被电影之外的东西所影响,他们不是用审美评价一部电影,而是用一部电影去推崇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崇高与牛逼。
最后,你看,我也十分卑劣,因为对外写了个评论,所以我把最初的一星改成了两星。不是因为别的,只是觉得另外一个星是祭给自己的善良而已。
电影在实践中崇高,在时间的拷问下伟大
电影艺术的未来属于那些孤独的年轻人, 他们哪怕只剩下一个子儿也要拍片, 他们蔑视职业圈的一切陈规陋俗。 ——罗伯特·布列松
对,《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这部电影的片名有些奇怪、也有些愤世嫉俗,在某些人看来还有些装X,但我看过之后心里却有些复杂与神伤。
一般观众而言,这部电影很容易引起骂点,因为他是隐喻的、自洽的、不迎合的、甚至是有过多哲学和文学性的。
很多观众由于不完全理解一部电影创作过程和表达目的,就会产生单一且利己的判断,就是:视听上好不好,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不是迎合我这个花费时间成本的人。
一个受众接受困难、觉得自己的认知被冒犯、打破固有的欣赏习惯,都会产生要大骂一场不吐不快的冲动。绘画、音乐、雕塑、电影等等都是这样。
但对于电影艺术创作者来说,或者是一个迷影的沉沦者来说,这部电影又是能产生共鸣和共情的。
《擦…》讲述的是晨风作为一个落魄的电影导演,费尽心力推销着自己用5年时间酝酿的电影剧本和构想,期间遇到过很多的投资者,但都无疾而终,晨风在心里一遍遍骂着这个畸形“电影盛世”的同时,一边降低了自己的梦想门槛,与自己慢慢和解。
片中的男主角晨风,就是本片导演陈锋,他在这部电影中出演了自己。所以,这部电影是一个导演的自我告白,也是陈锋意识和身体的一部分。在片中,他拿着烛火,用这部电影完成了自己对偶像——塔可夫斯基的精神献祭。
在这部长片处女作之前,陈锋曾在2015年制作了一部《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Demo》的短视频,作为自己同名电影长片的商业计划书,也作为一个独立短视频作品,得到了某平台和一些影评人的推举,也在当时得到了很多网民的期待。
但晨风没有得到预想中的资金支持。一切如石沉大海。
在2015年高速发展的中国银幕下,少有人看得上一部投资200万的电影,因为陈锋不算圈里人,既没有经过学院式的电影教育,也没有行业内的人脉关系。他是个完全靠对电影热爱自学而成的民间导演。这没有错,也非行业里的形单影只,但就成了项目推进的桎梏。
一晃五年过去,在今年的疫情中,曾经的“电影盛世”被一举击败,在影视圈一片悄无声息的荒芜之中,陈锋免费放出了《擦…》的影片资源,以“晨风”的遭遇饲迷影之人,也用免费传播的行为践行了自己“用燃烧的头颅照亮希望”的理想。
影片中为拍摄资金奔波的晨风,就是导演陈锋在这五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独立电影圈之中,这些怀着赤子之心的工作者们的图景。
这部电影不是纪录片,它就是剧情片,虽然拍摄不算精致,同时融入了导演自己的真实经历,但并不是对现实的记录。用心阅读电影的观众,都能分辨出现实和虚构的区别。
不可否认,片子不算成熟,有什么缺点导演自己也很清楚。但同时也足够自圆其说。
寻求投资的过程中,晨风遇到很多投资人,而这些投资人无不被塑造成垂涎于女演员的“绅士”,试图巧夺项目为己有的“笑面虎”,愚昧外行的网大团队,看中资本运作但无视电影本身的金融公司,等等。他的朋友描绘了彼时影视圈的现状,你要做一个好的销售,要投其所好,会忽悠,老板不会听你的梦,只想知道你能带来多少回报。
即便现在,影视圈也是投资圈的一种,投资和电影无法彻底割裂。晨风作为一个理想主义的符号,很抗拒,始终不能接受电影不被完全尊重的事实。
晨风,或者说现实中的陈锋,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一个制片人来帮他运作项目,这是国内独立导演的一个普遍困境,他们只能自己身兼数职,既要做导演、演员、摄影、剪辑、后期,还要有足够的阿谀和迎合来为自己的资金找出路。出于面向独立电影制片工作团队的缺失,这是现状落魄且畸形的。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经常把娱乐圈和电影圈混为一谈,拍电影、演电影、制作电影的人,永远都被描述成挥金如土、声色犬马的一群堕落之徒。不否认有这种可能性,但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害群之马,都有不敬业之人存在,也同样都有真正专注和怀揣理想的人,电影圈也一样,并无区别。
而追逐电影的人,更是有着靠爱发电的“良好”素养,并不会完全的受制于名利,更多的是靠一种对行业的热爱和奉献,在尽自己的一份力。不管是创作上游,还是院线下游,都有这样的一种氛围。否则某些导演也就不会落泪台上,某些打工者也不会在行业因疫情不能正常运转的窘境下,不离不弃不肯转行。
电影有争议某种意义上是好事,至少证明了一部作品的价值,总比在沉默中灭亡要好。
骂这部电影的观众,无非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晨风一直为资金奔波,5年什么也没做成,还欠了一屁股债,透支了6张信用卡、8个借贷app。所以他就是个自以为是的傻X。没有正经作品,电影拍得不怎么样,还想要200万的投资,是天方夜谭。
事实也许是这样,但是真相并不是这样。且不论晨风这五年都是靠什么来生存的,200万对一部希望能追求一点点美术和视觉效果的电影来说,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很正常,普通观众对电影的成本没有概念,现在网大都要40万起步,连一千万成本的大银幕电影在电影院的排片都没有竞争力,200万预算的电影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个钱对投资者来说是小意思,但问题就在于艺术电影他们都不懂,也不知道如何去做海外和网络发行,更无法用庸俗社会学和数据去分析,这个电影挣不挣钱。所以项目不成,也是必然,晨风没有遇上对的人。
2019年之前,大家都在仿照好莱坞的模式操作,加大预算,加大流量明星的比重,加大投资额,试图赚“大钱”。典型的失败案例如2018年的《阿修罗》,预算7.5亿,并没有大导演大编剧来背书,硬是靠着制片人的一腔忽悠,搞来了千人团队和好莱坞技术。虽然以失败告终,却依然是个成型的电影项目。
虽然大银幕电影的技术指标可高可低,但绝不可以用拍抖音、短视频的思考方式来拍电影。
晨风不是啥也没干,他也能拍广告,接乱七八糟的活儿,来生活,来还账。他不是个只会吹牛的懦夫,只不过自诩为一个有金棕榈包袱的导演,确实会招黑。我和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有类似的境遇。不成功便成扶不起的阿斗,很多时候只能沉默。
这又有什么呢,谁不是在挣扎中生活吗,只不过有梦想的人,总会被没有的人羡慕嫉妒恨,他们看不惯你比他们多长一双未发育的翅膀,觉得那是畸形的特征,需要被切除,殊不知人是不同的,不然,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缘何催人泪点?同样的道理放到电影里就不行了呢?
很多人评价说他没有才华,凭什么在电影中这么把自己吹爆。
陈锋当然有才华,至少比那些动口不动手的人有才华的多。
他已经出版过三本小说,也拍过两部短片,还凭借短片《入画》(2011年)入围豆瓣鑫像奖年度容易忽视佳作、纽约数码短片展、(北京)新人电影节、法国昂热电影节、奥地利国际短片电影节等,短片竞赛。《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也入选第13届FIRST青年影展,第19届南方影展。
虽然很难讲陈锋是否能够功成名就,但这并不是无病呻吟。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晨风太自大,说自己是电影之子,是电影信徒,痴迷塔可夫斯基和一众影史大咖。
这其实是导演的自我嘲讽,只不过没有用喜剧的方式表现罢了。观众看不出来,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导演狂妄。但也不怪观众。毕竟电影在观众眼里必须是大众的,没有学习成本的,若因为没有研习过、思考过造成不理解,那就你是不对。
人们始终对电影有偏见,被乡土性的权力结构绑架了观念,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早有论述。人们忽视了电影的艺术属性,依然认为电影一定要娱乐、必须要娱乐、娱乐至死。画家可以自恋,音乐家可以自恋,文学家可以自恋,但导演就是不能。
没有一个艺术家是不自恋的。不自恋的不叫艺术家,叫工作者。
抛开陈锋的态度,从影片本身来看,实际上他设置了两层叙事,一个是开头和结尾的当下现实,也就是晨风找到自己的朋友,陈述自己这些年的构思,抽烟的时候打不着火,朋友告诉他不如加一块钱买个防风打火机,到此为止。再转到结尾前,他又在朋友那里继续陈述想法,告诉朋友我就是不愿用防风的打火机,打算用30万来实现自己的电影,妥协了、推翻了自己之前因自大的遭遇。
对于纠结于叙事和三观的朋友,这还不够么?这部电影既没有道德前提的偏差,也没有体裁上的政治错误,喷点在哪里呢。我都替导演可怜而不平。
所以陈锋没有回应电影局于这部电影的修改意见,放弃了龙标。他依旧想把电影还给电影,这样的执迷,和常人眼里的不悟,电影给陈锋的温暖,以及陈锋给我的温暖,让我一度几乎落泪,也让我在社交的隔绝中非常佩服他的勇气。
情节中的这一头一尾间,都是这五年来,他遇到的挫折和彷徨。所以,才会有那些招黑的辞藻、自呓、痛骂、争执、自恋,这些都是陈锋的成长历程和生命符号,不是他在这部电影里要表达的终点。但那团理想的火焰并不会因此熄灭。
所以,晨风最后不得已,只能求助家人,想用奶奶的房子抵押借钱来完成这部电影,虽然父母默许了,但依然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
我们看到的电影结局,是这部梦想中的电影无疾而终。但这部《擦…》像一面镜子一样被完成了,也就是观众现在看到的这部电影。这是种电影结构,也是种充满迷惑性的视听装置。
擦是面对镜子的行为。
镜子里有塔可夫斯基,有乡愁。乡愁里有霞飞路。霞飞路边有部20万字的剧本。
观者都在这句矫情的片名下,被考验着;考验能不能理解这篇“阅读理解题”,想让你回答什么,你回答了什么,你就是什么。
昭然若揭,许多既得知识者被侵犯了。老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管天赋异禀还是愚钝如泥,电影观众当然也有素养高低之分别。
读过《雕刻时光》的朋友,你一定记得给塔可夫斯基写信的俄罗斯观众,是如何审慎向他提问的。
我不敢确定,如果塔老师能活在当代,是否会被“网络智人”臭骂成“没有故事、情节平淡、自我陶醉”,而布列松会被说成“不懂叙事、不懂表演、装X”。
《擦…》不是娱乐商品,也不是类型电影,而是作者电影。它完成了导演的自我表达和实验目的。也通过古典的、电影式的哲学理念,不自觉地筛选了电影受众。
正如片中,与晨风开会的网大团队中两个编剧一样,他们自信地批判着晨风的不自量力,却不知道奥斯卡之外还有金棕榈;分不清王家卫和侯孝贤,却只知道穿越剧。
到底谁是道貌岸然者?
当静物代替了听众,坐塌竖起了耳朵,导演万岁的梦想才脱口而出。
当艺术阵地一个个的失守,电影应该被还给电影。
相比而言,陈锋是坚强而现实的,胡波是脆弱而理想的,毕赣则是恰当而幸运的。
也许,晨风再帅一点就好了。
end.
看評論下面的豆瓣文青一個個急的,你們不是也構成了電影的一部分。
祝电影之子早日手捧金棕榈
我笑伤了 类型上不加喜剧吗 有理解但惊讶导演怎么会把内心想法这样和盘托出 完全是“擦一擦我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 还有什么影评能抵上这样躺平任嘲的自我解剖//赤诚 愚蠢 一根筋 不专业 自视甚高 顾影自怜 蔑视他人 嘲笑艺术电影之外的一切 沉重的金棕榈包袱 和永远筹不到的资金 这些都眼熟得不行//拍电影太难了且满腹光影视听经论百无一用 确实好气又好笑可怜又可悲 太难过了导演//观影太多看书太少//其实是我能活下去我的电影才能活下去 也总觉得我会陷落到这样没有出路的终极迷宫里 并且对此刻的自己毫无信心//只是迷影也挺好的//说是作者属性的《逐梦演艺圈》挺对的
这么有趣的电影还得口舌之战4小时也没选入主竞赛,某节那些难看的电影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不耐到同情。前一个小时,心想又是年轻电影人面对“艺术vs商业”的陈词滥调,充斥着小资文青的清高和感叹,对互联网和网红的不屑,仿佛看到伊能静在夜总会读张爱玲,看见谁都觉得是俗人。看到后半,转念很同情。很多人的怀才不遇,可能是无才可遇。这片子是绝大多数挣扎却平庸的电影青年发泄出口,他们从学院毕业,受到各国新浪潮的感动,将戈达尔和塔可夫斯基视为明灯,满脑子“电影是24格真理”,意图成为中国的xxx,化身中国电影美学的一阵新风。自诩蒙尘明珠,却不自觉被电影节逻辑所裹挟。哀叹生不逢时,渴望完全自由表达,又对所处创作环境感到压抑。整部片满满抑郁不得志,到处都是“明明我比这些人更明白电影是什么”。那自己对电影表达的思考呢。对了,阿巴斯也是拍了100多部广告片后受到赏识的,才真正踏入伊朗电影界的。
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这部电影够现实。数字影像的质感观感上更像索德伯格的《高飞鸟》《失心病狂》,看着人们的脸,吃饭的脸,讲话的脸,满是僵硬的表情。当然离塔可夫斯基够远的,但老塔一开始不也只是苏联体制内的导演,翻拍一些作家的科幻小说和现实小说,但其诗意的风格让他文学改编的电影在全世界获得了关注,一个国际知名更放飞自我的作者诞生了。“物质和精神”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矛盾,但电影生产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种表现,也跳不出将精神生产为一种产品的循环,即使是戛纳,它培养了一群导演和一群有独立精神的创作,最后只是把戛纳的品牌继续做强做好,吸引赞助商的眼球。它也不是一个“唯情怀”的圣地。一个有情怀的创作者最终无法忍受如此物质的时代,用电影表达自己的声音,这是一种可贵的立场。电影是表达立场的媒介,蝉鸣知了加油!
对我个人而言最感动的瞬间是影片中短暂出现了两次的空镜头 那个被挂在晾衣绳上的戛纳帆布包 想起每年戛纳过去之后 同学们都会有意无意地背着最新的戛纳包去学校 或者在地铁上看到有人背着 就知道这个人是做电影的 这是每一个做电影 想做电影的人的那一点小小的傲娇
没带任何先入为主的观点去看这片,看到最后还真踏马有点感动,甚至做出了点卞之琳《断章》的诗意。不觉得是行为艺术,也不觉得粗制滥造,肯定有一部分猎奇元素,但也没有在讽刺或抨击电影节体系。是绝对经不起拉片的电影,毛边海了去了,但是听导演在片中讲话,还是有好多瞬间被情感充盈。那种感动是对电影的狂热,是《艾德伍德》或者《灾难艺术家》。但身在其中的蝉鸣知了,拍出的显然是《忽男忽女》或者《房间》。影迷之上,工业之下,一个普通导演,一个自以为是但可能没有才华的导演,是如何坚持完成这件事的——不管成没成,这事儿听起来就挺牛逼的。那些尴尬的自吹自擂和自鸣得意,最后慢慢在电影之子到电影外围的自嘲中被消解。一部献给影迷更献给自己的处女作,谁又不是这样傻逼呵呵地爱着电影呢?
《上戏毕业的人在干什么》?其实还是蛮可爱的,唾弃商业片的豆瓣迷影愤青,满嘴老塔达内,连做梦都是《乡愁》的电影「之子」。坚决划分界限的清高,也自嘲度日的窘迫。寒冬的上海,飞雪扑在戛纳金棕榈的美梦之中。我们的电影行业,有这般心气的影人是不是还需要多一些呢?
分了三次才看完。矫情有度,自恋难道就可以无度么……导演出来解释影片结构和视听构思那段的自指性还是有些意思的,从那一刻起片子才算变得可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前两次实在是看到忍不住要关(顺便说[乡愁]里送蜡烛的是诗人……我真的不知道是导演故意的还是没看明白还是在自嘲)。所以影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把一个完全是喜剧的题材搞得这么无趣,当然可以不是喜剧,但问题就是调性一直在大范围地摇摆。就不说[灾难艺术家]了,关于偏执和坚持,导演看过[昨天]吗?
导演是在讽刺自己吗?“满腹经纶”(嘴里、桌子上、墙上各种大师)?“道貌岸然”(说着想拍一部自己的电影,却拍出来这么个鬼,急切地放出影片想当网红,引来关注)?我觉得在没有天才的情况下,与其这样,不如行动起来,学点东西。比如tvb编剧贾伟南,看他的微博,他出门就辗转各地看歌舞伎、音乐剧、戏曲、电影、展览,在家就古今中外各种读书。反观这部电影,与其说“革命尚未成功”,不如说“同志尚未努力”。
大一学生作业的视听语言能力和剧作能力,频频出错的迷影梗,这些都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整体看了以后感觉还是比较差,毫无电影感,也说不上是电影,恶搞也不专业,就是一堆矫情事和矫情话,我觉得这种片子拍最多5万,其他钱到底花在哪了,很让人迷惑。主人公也是这个畸形行业浪潮的畸形产物,出口就开始装逼,有点不尊重女性,各种看就异性就春心荡漾,还当创作灵感,还把女性用做交易资源,实在是恶臭。电影是奢侈的艺术,别人不会为你的伪艺术买单,你知道大师不代表你就是大师,你只是附庸风雅的跟风狗🐶。空洞,讽刺流于表面,流水账,但还是体谅导演的不容易。
纠正导演几个错误读音:沧海一粟(音素),不是粒。句读(音逗),不是毒。嘈嘈(音曹)切切,不是造。有点黑色幽默,有点荒诞,这是既是盛世,又是“盛世”。一个人不应该想太多,拍电影就拍电影。道不同本来就不相为谋,做了妓女就不要想着立贞节牌坊。破釜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
很欣赏这种对当下现状“伤敌趋于0,自损接近无穷”的反套路式反讽自嘲语调,直接就把我给“带进去”了。整个片子基本是靠旁白引领、“伪纪录短视频”架构,所有东西也都袒露在面前。有趣、流畅、实诚,当下国内独立小片可称作“美德”的特质还真是整了个一应俱全。但如果更严格点,只是有趣、堆砌情怀,还是不大够,不过相信导演自己早已罗列出本片的上百缺点了,我就不来添砖加瓦了。
资本操纵市场的环境下,电影创作者寸步难行,这种怪圈真的太感动身受了。不过环境是死的,人是活的,执拗自己是“电影之子”,嘴上说着为电影奉献一切却连一点变通都不肯,这也是片子拖了五年的原因。当然这里存在纯粹性的问题,晨导觉得如果我变通我拍得就不是电影,我无话可说,作为家境普普通通的人来说,你想做电影,在中国,通常要懂得委屈,懂得隐忍,懂得世故,懂得展露,然后媳妇儿熬成婆才能有机会,注:也只是有机会而已,毕竟普通人也不是家里在上海有房子的条件。晨导是真能死磕,也不敬佩也不鄙夷,人生只有这么数十载的光景,如何实现梦想很重要,磕能磕出来就去磕,磕不出来只能绕一下。但喜欢电影的人会永远喜欢电影,哪怕他放弃了。四星支持一下作者的不吐不快,这种声音十分可贵了。
昨才看完上海蝉鸣知了自导自演的处女作《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查看了豆瓣评分才5.9分,很意外,不至于这么低,我打 7.5分。片子很多方面比我厉害,比如台词功底,节奏把控,声音和摄影不用说,我片子太粗糙。观众看一个片子的评论和反馈常根据自己口味,成长背景,从事行业等相关,题材可能不如我片子讨巧。我个人觉得观赏性很强,可能本片道出近几年电影行业现状和生态,这也有可能跟我曾拍过一部剧情片《矮婆》,遭遇了部分跟本片主人公一样的遭遇,所以很有共鸣。
总觉得、现世欠电影一个公道,希望能、把电影还给电影。
认真就输了。整部电影如果采用反讽的姿态,可以加五颗星。
“我?我不是电影工作者,也不是电影从业者,我是电影之子。”“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