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Marquise
1.中文片名大错:本片名为Marquise, Marquise即苏菲玛索饰演的角色名字,他是RENE从外省带来的老婆,是莫里哀的情妇,是拉辛的情妇,与路易十四无情妇关系(或者有,本片未演)。
2.苏菲玛索演的真好,从乡村小舞女到红极一时的戏剧演员,又到最后被人怀着孕死在舞台的拉辛爱人,每一个都演的非常到位。她的聪明,她的魅力,他的轻浮,她周旋男人的魅力,即便这样,她也逃不过自己爱人对自己的背叛。
3.本片还是有一部分历史考证的,比如莫里哀演自己要死的话剧时最后真的死在舞台;国王取悦宗教,剧团取悦国王等
4.配乐我喜欢,恰到好处,轻快。
2 ) 不要听不要说
这电影里情节和爱情都走入让人诧异的终点, 只有苏菲玛索的美令人惊心动魄。
不要听,不要说,也不要爱上任何人,时间就停止在最初那一刻。落魄酒巷里破木搭了露天舞台,你在暴雨中旁若无人,轻盈的舞步轻盈的笑,只有这瞬间隔绝了功名欲望赤陈的肉体,日后谁的诺言谁的背叛谁拜倒在你脚下, 都不若初见,你和着雨中舞点,有最肆意的笑颜。
这电影希望把握呈现的太多—— 想白描一个时代又希望细微刻画人物,想渲染爱情又像要揭露几分虚伪面具,有讽刺诙谐又转眼要催人泪下,有悬疑,有史实,还有几分宣扬女权的愿望 —— 终于让整个电影反而显得苍白。
电影里面Marquise因为有毒的巧克力死去,在最后的舞台说最后的念白: (悲剧演员)在第一幕生,只为了在最后一幕死。其间一切都只是痛苦,感受着痛苦。于是他们逃离了舞台——因为畏惧这份痛苦,然后却发觉,除了舞台,无处可去。只有这舞台的悲剧里,能让他们释放痛苦,愤怒,悲伤。有一天你会明白,演戏就是自绝生路。
这无疑是唯美化的死法—— 因为误会和爱的不能抵达,生死永诀,死在情人的怀里。
历史上,真实的Marquise 被称为Mademoiselle du Parc, 在Lyon 的乡野遇到莫里哀四处游演的剧团。 她美得危险而诱人,并非如电影中那样,在莫里哀的剧里闪着无辜的眼睛说不出台词。 舞台上她的演出获得人们的赞赏和爱慕,巡演过程中有无数诗人奉献诗句赞美她和她的表演。
爱与忠诚究竟有多少分量呢? 就像《娜娜》里面,博尔德纳夫几乎自豪的把自己的剧团称作“我的妓院”—— 不过是一个风流风雅的时代。 莫里哀在40岁时几乎是隐秘的娶了20岁的妻子阿曼德,莫里哀上一任情妇玛德莲娜的妹妹。然而当时的传言中皆言,这个年轻妻子是玛德莲娜的女儿。 拉辛甚至呈书国王明确指责” 莫里哀睡了母亲又娶了女儿(d’avoir épousé la fille et d’avoir couché avec la mère)”。
而拉辛自己呢,他的情妇为数众多,他对女人的痴迷和热情十分著名。维基中说,终其一生拉辛有过不下20位情妇,17个私生子—— 连风流的路易十四本人都对此颇有微词。
Marquise在两个剧作家舞台上的轻盈舞步,不过是灿然出现又骤然消失的明珠。她脱离如日方升的莫里哀的剧团 去表演尚未出名的拉辛的悲剧—— 也许真的是为了燃烧彼此的爱情。 电影中Marquise掷地有声的表演赢得满堂掌声,历史上这部悲剧《 Andromaque》奠定了拉辛的地位,以及国王的认可。
而后却是佳人永逝。 电影给了一个美丽的误会,历史中拉辛曾经被控告毒死了Marquise,被认可的说法,是Marquise因为怀孕和流产在睡床里长眠。
-----------------爱情之外---------------------------------
电影里面提到许多历史细节。
路易十四奢华宏伟的凡尔赛宫建成在即,一个王室荣耀的极致象征,开始于国王的嫉妒,二十一年后建成,见证了极盛转衰的路易王朝,直到大革命在即,美丽的皇后安托瓦内特牵着孩子们慌忙逃出寝宫的暗门。
路易十四喜欢清晨让众臣在寝宫外朝拜请安,电影里面的国王非常JP的一系列晨间步骤—— 令人印象深刻—— 众目睽睽之下泰然自若,一面解决”内务“一面商议公事要务。
还有被国王称为”科学实验“的那次洗澡,路易十四极不情愿的释下华丽外装,扶着侍从昂首踱步浸到喷泉中,隔着衣服让人擦拭身体,一面还需要拉辛颂扬这一进步的赞美诗。 传说法国备受推崇的香水,最初不过是为了掩盖长期不洗澡的气味而被贵族喜爱。
----------------------------------------
巴洛克的时代,尚且不是奢华的巅峰,但是一切都正在走入分化和疯狂。沙龙里激荡着文艺哲学的火花,精巧的羽扇后面有让人一掷千金的笑容,凡尔赛宫的镜廊把【贵族】的所有含义映的熠熠生辉,风雅,风雅,举手投足的风雅,仿佛一切都是Marquise那舞台中华丽无比的演出,为名利欲望把身心妆容得繁琐沉重,在这舞台有难忍的伪装和痛苦,离了这舞台又没有其他去处。
像是Marquise说,演戏就是自绝生路—— 微笑着吃下巧克力,甜美而致命。
3 ) 它是个悲剧,但似乎并不怎么让人哀伤。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耽爱一切美丽事物,包括美丽幻象。
“她在男人床上扭腰,王宫贵族都想看她踢腿。”她是舞女,她卖艺,也卖身。你轻易被勾引,她的美不源于她的身,是那个眼神...我想这角色非她莫属。
她可以展现肉欲的感官刺激,也有着灵秀的邻家少女的气息。她有着西方的放荡和东方的寐惑,她有着法兰西上流社会的优雅之美和吉普赛流浪舞女的狂野之美。她很性,性在骨子里,在眼眉处,在发丝指间,在香氛流动。
我喜欢歌舞片,音乐剧,以及题材涉及的电影。我也喜欢这部,它有着良好的视觉效果,镜头一方面是法贵族阶层的奢华弘晖,服、饰、宫廷、花园、侍女、剧院...另一方面是底层人民的生活景象,泥湿的街道、破乱的酒馆、马车、流浪艺人...就是单纯的浓缩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大可不必用力去挖掘隐含在镜头下的人性,放纵的,糜烂的,充满欲望的。
——“她演我角色,我演我人生”
它是个悲剧,但似乎并不怎么让人哀伤。
整部片子结束时我还沉浸在她轻盈的舞步和灵动的眼神里。
——“一个悲剧演员,每天在台上死一次,帷幕落下,苦难结束。”
她和影片里的那些男人,最重要的三个——剧作家莫里哀、诗人拉辛、喜剧演员杜帕(她丈夫)。可以说,莫里哀只当她是美丽玩物,拉辛爱她但更爱自己,她丈夫杜帕...让我怎么形容这个男人,不伟岸不清俊...印象深刻的四幕:(一)初次见面,他娶了她,他告诉她不应该只是个流浪舞女,她可以站在戏剧舞台上,巴黎会为她疯狂;(二)她用性贿赂不看好她的莫里哀,事后莫里哀却失信,面对挚友,他告诉他,你可以上她,但不可以伤她,床上的约定要遵守;(三)他最先意识到玛姬会爱上拉辛,直至她最终按耐不住...他望着晚归的她,问她不会离开对么;(四)临死前瞪大的怒目,拽紧拉辛的衣领坚定地说,你可以让她幸福,我把她交给你要好好对待她。
拉辛说他疯狂的爱着玛姬。他们相互理解,因为有着共同的生活境遇,他们相互欣赏,欣赏对方对名利的渴望。但他忽略了她终是个女人,像她床第间诱导他激情当化为细腻。杜帕才是玛姬最大的幸与不幸,他的出现给了她生机也带来了危机,他的去世成就了玛姬但也注定了她的死亡。
4 ) 毕飞宇《青衣》故事来源之猜想
我有理由相信,毕飞宇的小说《青衣》的构思源于《玛琦丝》。
二者故事骨架实在太像。《玛琦丝》是1997年的电影,《青衣》是2000年的小说,受一下启发是可能的。当然,毕飞宇的小说把这个故事很完美地中国化了。
我只是提出猜想,立此存照。
顺便,“路易十四的情妇”的译名实在太恶了,不如简简单单的“玛琦丝”。
还有,电影开始,苏菲·玛索在雨中的舞蹈实在太美了。
5 ) 看了电影使我对法国戏剧史有了兴趣
搞不清他们想要什么,混乱威权的法国宫廷,女主是喜爱演戏么,为了演戏怎么都可以,反而让我怀疑她与拉辛的爱情,有爱情么?没看出来,一朵想要永恒绽放的花朵,那期间她那么卖力的教她的女仆玛丽演戏为了什么,通过玛吉斯最后的死,勒內的死,莫里哀的困窘,佛罗利多的“如果我破产就再没人演你的戏”,让我看到了小人物的悲哀与无力,剧终人物对话都很有诗意,可惜现实不是,不论剧内剧外……
6 ) 绝世风华
颠峰时期的苏菲玛索!
她饰演的玛奇丝,芳芳都是那么地我行我素,同时对生命充满着激情.
不管是别的女人嘴里鄙夷地"露肉"舞蹈,还是浑然天成的悲剧表演,她都有能量让观众发出真诚的赞叹,那充沛的生命力,像是一团火,明媚灿烂,那么一瞬却永难忘却.
顺带说一句,marquise的中文名实际上基本不符合剧情,完全是片商为抓观众乱取的,如果要想知道内容,那么想象一下法国版的阮玲玉吧,当然,也许你会认为她们只有那么一点点点地相似.
Sophie Marceau舞蹈
主要看苏菲玛索的演技,真的很棒。
片名翻译有问题,红过一片天,却也香消殆尽
苏菲玛索和雨中跳舞的段落真好看,服装也不错。真实泥泞的贫民区和把自己生活完全直播的太阳王还原的也不错。但前面有着动物般简单直接欲望的女主安排这么个结局有点不符合人设。女主老公对她是真的不错,即使他的容貌远远不如后来出现的拉辛,拉辛塑造的有些意味不明。十七世纪的女演员在烦恼自己只有美貌和身材,想办法练演技,我们现在的女明星们...
中国就见不得直接采用人名的作品名么,这名字被翻译得。。。camille是’罗丹的情人‘就算了,marquise怎么就成’路易十四的情妇‘了。
她还是吞下了有毒的巧克力,那神情仿佛她从不知道,毒以致命。
风情万种的乡间舞伎成功上位为名伶的故事,舞台成就了她也毁了她,苏菲玛索,美丽得不可方物
这个路易十四的情妇这个身份好像没有关系吧?
1,和中文译名“路易十四的情妇”毫不相干;2,文艺圈历来都是这么乱的;3,戏子的辛酸无论古今中外都差不多;4,苏菲玛索的表演出神入化
a road from a whore to a mistry of king
中文译名很低俗,本来好好的剧背着名字贬低了,应该就叫玛琦丝!
眼见着春天就要过去了,花期一拨拨的更换。人事呢?悲而不伤,可我却哭了……
【补標】DVD收藏
起舞弄清影中也带着一分高处不胜寒的味道;十七世纪的法兰西为故事背景 实际拍摄在意大利 导演谈到因为那边小镇的建筑风貌得以完整保留;2K修复
玛索总有几个片子我看的不知她想说啥,这个算一个。。。
我依稀记得这电影好像有个译名叫路易十四的情妇,没想到国王是Thierry Lhermitte演的。这个译名完全无关剧情啊。
苏菲玛索演得不错,片子没拍好。
http://www.56.com/w12/play_album-aid-8676344_vid-NTg5NDY4NzY.html
片名应该是<路易十四时代的一个女演员>,被片名误导一直在等着玛奇丝被国王宠幸呢。苏菲玛素很美,和谢顶矮胖的喜剧龙套演员丈夫是真爱,看着令人欢喜;喜剧演员在舞台上死去,在观众们的笑声中死去。常见法国电影里丈夫和妻子情人关系和谐,令人生羡哪。
小时候看的时候,记得那时候3年级,我还跟同学灌输,这个片子有点少儿不宜呢,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