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盗贼领域有内森·德雷克(神秘海域)和劳拉·克劳馥(古墓丽影)一派,以及几乎退休的奥康奈尔博士(木乃伊)、盖茨博士(国家宝藏)、兰登教授(达·芬奇密码)和永远的印第安纳·琼斯(夺宝奇兵)一派。
两派人马在各自领域家喻户晓、如雷贯耳。
但只要一到对方的领域就会有些水土不服。
前几年劳拉·克劳馥女士的跨界失败之后,这位德雷克先生显然没得到教训。
游戏改编电影的方式还需要探索和推敲。
即便是大热IP《神秘海域》也是如此。
以下含轻微剧透。
有时候改编遭遇滑铁卢的原因是因为游戏和电影在创作的核心逻辑上并不相通。
游戏的逻辑是基于交互去考虑的,而且地图的迂回和路线以及敌人数量和己方资源的配比都有非常讲究的设计。
当然,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打击感,视觉效果,激励机制,数值平衡等等。
如果在这些“看不见”的功劳基础上又有一个扎实的好故事或者一个惊艳的世界观,这就是成就一个好游戏的胚子了。
但电影的逻辑,不是这些。
它由另外重要的元素组成,虽然故事的部分是重叠的,但故事的比重显然要比游戏更重要——尤其解谜类。
因为解谜的要素在游戏和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不一样。
游戏中角色的智慧其实就是玩家的智慧,玩家会在解谜中找到快感。
但电影不是这样,它需要观众对角色先产生共情和共鸣,之后才能接受角色的选择和行为。
同时还需要适当的留下草蛇灰线,勾引起观众一块推理的欲望,用这样的方式去引导观众的高潮。
所以解谜就更需要巧妙地铺垫。
而且还要考虑照顾玩家粉丝群体,适当露出游戏中的经典元素,动作,对白,场面等。
这些一综合起来,难度呈几何上升。
所以解谜的部分如果巧妙,电影就算是有了成功基础。
但对于游戏改编我并没抱有那么高的期待,因为有新版《古墓丽影》的前车之鉴。
从单一类型片标准来判断《神秘海域》的质量,是过关的。
主角人物塑造完整,动机有起伏,情节曲折,场面精致,难题用心,动作戏惊险,笑点适当。
但败笔之一,也是大多数故事的问题——说服戏不让人信服。说服戏在编剧里称之为改变主人公决定的关键事件,激励事件。
因为游戏不太需要说服戏,因为提角色做决定的是玩家,而大多数玩家都会迫不及待的开始他们的冒险。
但电影的说服戏却异常重要,他决定人物和故事是否在一开始就可信。
这部影片在说服戏上稍欠火候。
荷兰弟的动作戏是可圈可点的,在观感上有些借鉴了早年的成龙大哥(就是颜值天差地别,抱歉了成龙大哥,但我是爱你的!),身手敏捷但充满喜感。
败笔之二,反派塑造失败。这也是电影和游戏的不同之处,游戏的反派人物有时候是一个符号化的工具。
而电影不同,电影的反派甚至需要比主角更有魅力才会势均力敌,这样才有看头。
可惜,这部影片的中反派毫无魅力可言。
故事在推进的时候,还会面临一个问题,那便是——可信程度。
在城市中引起轩然大波之后还能全身而退显然在游戏中不会被在意,但在电影中可能会骂街。
德雷克和克洛伊降落到海上被冲上岸时,一位大叔躺在躺在沙滩椅上吐槽俩人。电影的官方宣传中透露,他便是游戏中为德雷克配音的演员,这算是给游戏粉丝的福利了。
在飞机甩出的集装箱上奔跑也是过于游戏画面(废话,这就是致敬游戏的经典场面)。而空中追逐集装箱降落伞却没有阿诺在《蒸发密令》中来的惊喜。
影片后半部分的动作场景似乎为了升级猛料而越发脱离现实,向游戏感靠拢。
最后高潮的空中“飞船”想象力十足,但确实有些“把人不当人了”,都是超人。
如果主角的能力卓绝,那么势必会削弱惊险感和紧张感,沦为一场徒有其表的视觉奇观。
视觉奇观的刺激是暂时的,但人物的共情和共鸣是恒久的。
我发现,现在电影越来越像游戏,而游戏却希望自己越来越具有电影感。
然后我就想,如果它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云通关的视频,我会怎么看待它呢?
肯定会觉得不错吧。
最后提一句,我觉得游戏改编最好的电影是《寂静岭》,听说游戏要出新作和重制了,我十分激动(虽然我也不敢玩)
(自己弄了个公号,叫“电影药”,欢迎随手关注)
本片是“蝠蛛强化月”片目之一。因为看了《新蝙蝠侠》之后忍不住想找更多罗伯特帕丁森之前的片子补看,发现新一代的蝙蝠侠和蜘蛛侠还有过不止一次合作。
前两天把《神弃之地》和《迷失Z城》补了。看三蛛同框、三蝠同框,不如看蝠蛛同框。当然《迷失Z城》里两人只是共同出演,并没有同框。
为了做到雨露均沾,所以我在片单中又加入了一些只有荷兰弟的电影,比如本片。从《迷失Z城》到《神秘海域》,荷兰弟也是老探险家了。
主角内森与哥哥山姆自称是英国传奇海盗德雷克的后代。身为德雷克的后代,当然要去追寻麦哲伦的宝藏。
我们这一代观众最熟悉的银幕海盗形象毫无疑问是《加勒比海盗》的杰克船长。本片也有对《加勒比海盗》的直接致敬。后半段主角内森豪情万丈地手握船舵假装自己在乘风破浪时,他的搭档萨利则不耐烦地泼了他冷水:省省吧,杰克船长。
决战部分,我们还能看到类似《加勒比海盗》那样的古代木质战舰对轰,只不过决战方式不是海战,而是空战,因为两艘古舰是被直升机吊在空中的。这种打法也可说是字面意义上的吊打。这种古代兵器与现代科技交织的魔幻感是全片最有趣的一部分。
人物设定方面,《神秘海域》和《加勒比海盗》一样,也是双男主,一个油滑的老炮儿带着一个热血的小年轻。不同之处在于,本片的内森虽然年轻,但是也挺油滑的。《加勒比海盗》系列前三部当中,威尔特纳是剧情功能和戏份方面的男一号,但是杰克船长是存在感方面的男一号。《神秘海域》里的内森则方方面面都是毫无疑问的核心人物,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萨利并没有从他那里抢到太多风头。不过最后一幕关键性的AB故事结合却落在萨利身上,他的人物弧光也更为明显,因此也不完全是荷兰弟的陪衬。
马克沃尔伯格和汤姆赫兰德这两人的形象气质,怎么看都是演父子更合适。游戏里的苏利文和德雷克也是类似父子的关系。结果影片的B故事却是这两位男主的兄弟情——失去亲哥哥的内森如何在萨利身上找回一直渴望的兄弟亲情,同时萨利如何被感化进而改掉唯利是图的个性。
除了大规模的船舰作战让人联想到《加勒比海盗》,狭小空间内的近身搏斗也有《加勒比海盗》系列杂耍式动作喜剧的感觉。这种动作喜剧风格源于巴斯特基顿,另一个将其发扬光大的代表人物则是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成龙,而后者也显然是本片前半段动作戏的更直接模仿,或者说致敬对象。
本片最为明显的致敬成龙的桥段,当数拍卖会的潜入任务。主角打敌人一拳结果自己疼得龇牙咧嘴,甚至被反弹到地上,成龙大哥看了直呼内行。随后主角吊在灯管上悬停在半空,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成龙在《警察故事》里的商场滑降。
如果本片也在片尾演职员表滚动时同步播放NG片段,那就真正学到成龙电影的精髓了。
学习成龙大哥,不能只停留在模仿动作层面,还要研究他的言论、学习他的精神。
本片的立项本身就是在贯彻成龙大哥的教诲:游戏里的你再强大也不是真的强大,只有电影里你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作为一部游戏改编电影,本片算是中规中矩。游戏改编电影通常都费力不讨好,因为电影还需要通过故事设定引导观众带入角色,游戏直接省略了这一步,玩家会自然而然地把游戏主角看成自己。我认为同类影片中,与本片质量相当的是2010年的《波斯王子:时之刃》(原名《波斯王子:时之砂》),两者都是故事简单通顺,演员肌肉养眼,特效扎实,但整体缺乏惊喜。拿托尼斯塔克的遗物眼镜当定情信物的小蜘蛛与神秘客,选片眼光还是很接近的。
整个观影过程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不是正片的任何画面,反而是开头PlayStation Productions的Logo。这个用旗下角色的走马灯带出制片厂logo的设计思路,明显受了MCU和DCEU的影响。未来或许我们也有机会看到《战神》《地平线》《最后生还者》等游戏大作被搬上银幕,至于它们会不会像MCU的漫画英雄一样产生联动,那就不好说了。期待是可以期待一下的,但是我目前还不敢太过乐观。还是那句话,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靠谱的电影宇宙就只有MCU,剩下的要么就是谎称是电影宇宙的传统单一故事系列,要么就是DCEU这种抄作业都不会抄的。积淀远不如漫威和DC久远的PS想要一下子构建起如MCU那样能够让旗下品牌互相联动、互相供血的电影宇宙,我觉得可能为时尚早。
在网上查阅本片信息时,无意间发现我居然看过本片导演执导的全部影片。印象中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我身上的,此前只有姜文和诺兰。不同之处在于,后面这两位我是主动去补的他们的全部作品,而本片导演我是真的从来没有关注过,稀里糊涂地就达成了这个“全收集”的成就。翻看本片导演的履历,执导过的全是6到7分的类型片,大部分是基本娱乐性有保证,但是看过就忘的片子。别看都是行活儿,但是假如上面说的那个PS电影宇宙真的搞成了,那么像本片导演这种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会成为中坚力量,可参考加入MCU以后鲤鱼跳龙门的乔恩费儒和罗素兄弟。
既然要学漫威搞电影宇宙,那就方方面面都要学起来。内核能不能学到先不管,皮毛先要学好,比如漫威埋彩蛋的套路。本片最有诚意的一枚彩蛋,应该是游戏主角的配音演员客串,不同次元的两个德雷克在海滩上相遇。
《神秘海域》的主角号称自己是英国传奇海盗德雷克爵士的后代,这个身世其实相当可疑。同样的事情在我们东方就不会发生。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航海家是郑和,我想应该没什么人会去冒充他的后代。
只要这部电影有荷兰弟参与也绝对不会差,因为他不是什么演员,他是影帝,他是未来的奥斯卡金球奖,甚至可以这么说是奥斯卡终身影帝的获得者,这就是我们的汤姆赫兰德,我们的蜘蛛侠第三代传人,不管怎么样,他也是蜘蛛侠里面颜值最帅的,身高最矮的,但是能力是最强的神秘海域也把荷兰弟拍的特别好看
作为一个把1-4代亲自打通关的人来说,本来以为神秘海域是最容易改编成电影的游戏,毕竟游戏也是一本道每代流程就特短(熟练的话2个小时通关那种)。
结果这电影完全是游戏里的情节,东拼西凑出来,主线剧情还完全没关系(有点生化危机电影版那种和游戏背景故事一样,人物一样,但是整个主线情节和游戏完全没关系)。
我想说编剧就算你要放飞自我,那也起码改的要符合逻辑,寻宝探险的电影为啥好看,从《夺宝奇兵》到《国家宝藏》和中国的《鬼吹灯》系列小说,除了有真实的历史人物同时加上一些虚构的情节,还有主角通过各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线索推导出宝藏所在的过程。
而这电影改的看完没觉得德雷克推理出来有多曲折和复杂,虽然打斗场面还可以,但是给人赶工痕迹明显。
总体来说,电影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从游戏里面东摘一点西摘一点,然后拼凑起来的感觉,关键是拼凑的还很混乱。
冲着“神秘”和“海”看了这部电影,以为在探寻最后,会有让人眼前一亮或由衷生出敬畏感,谁知结果平平无奇。
看荷兰弟和马克搭档,还是挺赏心悦目的。在他们交锋的第一场戏,我以为马克很厉害,找他只是想利用他破解钥匙,谁知道他这么水,衬托出荷兰弟比他还强一些,come on,他好歹也是什么“退伍兵”出身啊。
两个女配很漂亮,不知道她们到底是雇佣兵?杀手?还是寻宝者?如果我是老板,我不会雇她们,既没有惊人的武力,也木有超常的头脑,还不如找他们当女朋友来的实际些。😂
电影全程贯穿的麦哲伦环海,以为他们遗留的“坐骑”会非常壮观,当看到它们最后出现时,我的内心os:what the fuck?导演是想表达它们历经沧桑,所以应该旧一点。恭喜你,做到了,连我看到他们找到的黄金,我都没觉得:哇,是黄金!
故事老套,剧情也没有很新奇,全靠几个演员撑着,真的挺一般。
看之前不知道这片子的背景原来也挺牛的……
看的过程中觉得还行,挺轻松无脑的动作探险片 。
然后,看到老帅哥班德拉斯一脸邪典的坐在那里却被轻松的割了后~就这样被嘎了~~后。我觉得~~美国的编剧终究也是退化成了这样啊!这可是佐罗啊!墨西哥往事里的神枪手啊!啊!!!
好吧,就这!幸亏看的平台电影,只花了4块!对,就值这么多了!
还我老帅哥
作为游戏粉自带滤镜怎么看都顺眼,在原创和改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游戏元素融洽地布满全片同时又对普通观众友好,把自己定位成无脑爆米花电影的同时,比较其它同类游戏改编作品的优势在于四部游戏原作有适合电影改编/参考的丰富素材库,比如片中最后那场“飞船戏”完全符合游戏原作夸张又刺激的动作戏气质。当Nate穿起那件枪套背心响起原作旋律时我还是相当不争气的泪目了(想看第二部(为什么荷兰弟和沃尔伯格站一起有种twink & daddy即视感…
模板电影连假装有情怀都懒得装,洋洋洒洒两个多小时居然一点人物成长感情刻画都不存在,从主角到反派从亲情到友情到爱情都在走过场,动作戏和场面也都乏善可陈。不知道是选角灾难了还是演员也在敷衍,荷兰弟和 Chole 这俩人毫无火花脱光了放床上都没有任何想法睡衣那场戏尬出天际,怎么看都连姐弟情都没有更像是保姆和小孩(我很克制地想避免这么讲但真的太像了跟种族毫无关系),Sully 和 Sam 跟 Nate 的关系简让人觉得你说有感情就有感情吧 whatever who cares。反派女主倒是继承了在《You》里角色邪魅诡异的感觉,然而她在那部里并不是这么个角色,大概也就本色出演工具人吧。估计就连游戏死忠粉都很难被这种敷衍之作牵动什么感情,索尼要发展游戏宇宙还任重道远。
感觉荷兰弟的戏路会被限制在“无法恋爱的鲜肉”上。连蜘蛛侠里的cp我都嗑不动
剧情就很一般,但是荷兰弟竟然在造型几乎一样的情况下,可以完美塑造一个脱离Peter Parker形象的角色,有点惊喜。
荷兰弟明明年纪不大,却倍感油腻?
嗯,我在影院里看电影的心不在焉程度绝对没有他们拍电影的心不在焉程度高。
荷兰弟一个一个掏出金子的时候太可爱啦哈哈!
玩过1-4的老粉表示,虽然是改编电影,但我看的老开心了。荷兰弟情绪有时候尴尬,寻宝过程有时候挺蠢,但是感觉有努力尊重游戏。插科打诨的精髓有抓到,几个名场面有出现。虽然名场面被改编,但是改编的我还挺喜欢,尤其海盗船。Drake踩哪哪塌,去哪毁哪的精髓也还在。还有些粉丝向小福利:比如年少小演员找的还挺像。比如Nathan找到了装枪的背心一穿上,配上游戏音乐,老粉激动的差点站起来。
荷兰弟演德雷克,就好像是陈佩斯演上了列宁,当然,丝毫没有贬低老艺术家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荷兰弟浑身都散发着城市男孩的气息,穿山越岭,四处探宝的事情还是交给那些皮糙肉厚的老爷们吧,演木乃伊的布兰登费舍就比较适合。
就是什麼該有的橋段都有帶到,但是卻沒有什麼特別突出劇情的爽片吧。要塞的太多,既緊湊又鬆散,碎片化的感覺?
在一众六零七零八零后中,荷兰弟成功在神秘油锅中登顶油王。
想走成龙式冒险喜剧的路线,但是即不好笑,动作也不精彩,靠着仅仅两场大型动作场面糊弄观众,解谜也无趣到挠头,各个层面都毫无新意和诚意。紧张感远远不如《古墓丽影:源起》,人物塑造被《国家宝藏》丢在地上摩擦,荷兰弟和沃德伯格毫无火花,连场尬聊,甚至很多场戏感觉编剧都写不下去,再次感受到好莱坞传统商业片的创意枯竭。
选择难度: 地狱❌,想流点血❌,想流点汗❌,新手❌,电影版✅。
高情商:寶藏、冒險、夥伴、背叛、追逐、打鬥、智鬥,俠盜片的經典元素一應俱全。低情商:上世紀遺留套路拼湊出的產物,酒會/拍賣會之類的標配情節看過不知道多少回了,解謎和打戲都一樣隨便,角色之間毫無火花,情感羈絆說來就來,甚至中文譯名中的“神秘海域”,到電影80分鐘才出現海。
500年的木船,海水里泡了500年的木船,海水里泡了500年且满载黄金的木船,用一架直升机吊起来了。我是文科生,但还是给爷整笑了
没啥尿点但也不出彩。游戏的故事情节大概好一百倍。这种现代寻宝记题材,拍成电影,细节方面也总会有硬伤。最重要的是,荷兰弟完全不是我心中的那个Nathan Drake啊。游戏中Nathan绝对是Treasure Island Media这一挂的,但是荷兰弟是Sean Cody这一挂的。(是的,荷兰弟裸了),最后,照例剧透:Chloe其实是被坏蛋雇佣的,寻宝地点藏在Sam的明信片里,Sully为了救Nathan放弃了宝藏,彩蛋是Sam其实没死被关在监狱里。
Holland合格了,Wahlberg just being Wahlberg。但,我还是宁愿去重看一遍cage的National Treasure,真的要好很多~编剧和导演都.....十年前的老梗太多.....想用游戏分来赢得票房可能不容易。
用海盐保存标记宝藏的羊皮纸,用丁香藏起跨越时空的黄金船。用信任携手寻觅宝藏,用宝藏御敌获得信任。并不是需要黄金,而是想念曾梦想跟哥哥一起寻宝的自己。麦哲伦的航船忽然扬帆,世人只觊觎船上的宝物,只有他感叹如此风景无价购买。盗窃未遂却被航海地图惊艳,那未知的风景,或许是最神秘的宝藏。
远高于预期,在夺宝冒险题材的叙事已然步入僵化的死胡同的情况下,发挥动作奇观场面的想象力成为致胜关键,一种成龙电影,更确切的说,是以香港电影为代表的动作类型趣味于“尚气”后在好莱坞主流的又一次回潮,“高空逃出”与“飞船空战”两场重头戏十分癫狂过火,果然值得相信弗雷斯彻。
就算是游戏改编也请你走点心吧,毫无化反的双男主以后不要组队了。看结尾这架势居然还有续集,我去...荷兰弟转型堪忧啊~~~~(不是赠票坚决不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