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影片都很不错,无论是剧情的节奏,衔接和演员演技都很好。虽然故事主题没什么新意,只是一个普通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但是比起一般的这类影片,这部影片又显得比那些影片更细腻一些,除了个人英雄之外还添加了一些其他做点缀。
有的人说男主和反派之间物质和头脑都差距太大,男主完全被玩弄在鼓掌之间,只是最后反派太自信玩脱了。其实仔细看的话,轮智商男主并不比反派差,之所以这么被动,只是因为物质条件和经历而已。影片前半段男主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很多地方都体现的男主的聪明。首先男主在摄影方面很有天赋,但他并没有靠着这份天赋去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摄影对他来说只是兴趣,即便这份兴趣可以变为工作让他过上更优越的生活,但他仍然不想去做。这除了说明男主对自己的选择有一定的坚持之外,也说明了男主并不担心自己的生活,他有自信不会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这就是男主对自己智商的自信。之后的男主和他的基友讨论偷来的财务,他的基友眼中看到的只有直观上的有价值的东西,而男主看到的却是一些价值隐藏在背后的物品,而且这些都是一般无法被追查到的东西,这也体现了男主智商比较高。还有之后的代客泊车然后去车主家中盗窃,这明显也是男主想到的主意。然后还有一些细节都表明男主智商并不低,只是因为经历问题而已。男主一直是在一个正常家庭成长起来,家庭之间的关系也很好。所以男主没有经历过那些残酷的事情,自然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只能被动的让反派去伤害他。
其实影片里也侧面体现了站在不同位置看待事情的态度,对于男主来说,他意外发现了一个人被囚禁,所以他自然而然的认定必须救人,尽管当时临阵退缩了,但只是因为害怕,更因为当时的退缩才让他后来更坚定的要去救人,即便那有可能让他丧命也依然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因为既然他碰到了,就无法接受面对一个无辜的生命面临消逝而忽略。而在那个警探的角度看来,对于男主的做法很怀疑,看过男主前科之后,警探不相信有这样前科的一个小偷会冒着坐牢的代价去救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所以警探从一开始就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男主,所以他压根就不相信男主话的,即便有拍的照片,他仍然觉得可能是一个小偷和他女友嗑药嗑嗨了故意拍的照片搞得恶作剧。完全没有想过男主说的可能是真的,至于后来去反派家里去了一趟,也只是走个过场。而站在那位女FBI探员角度的话,体现的却是无奈,她很大程度上相信男主的话,但是没有证据,而且由于他上司经厌烦了她没有证据的推测,所以没有证据就无法得到上司的支持申请行动,所以只能努力去找证据,却没法去救人。至于到后来的FBI一行人已经到了地方,却因为没有搜查令而只能干等着,即便明知道他们耽误的这一会可能让罪犯逃脱,或者受害人被杀,但依然只能等着。这也说明了司法上的不合理和人们的无奈
不过有一点不合理的是,男主和基友在饭店门口等待目标,首先好基友去了一个目标家里,从车库进入房间之前,戴上了手套和鞋套,表现的很专业。但是后来男主去反派家里的时候,却什么都没有带,这就有点不合理了。既然电影一直表现的是男主比他基友聪明,那就应该更谨慎才对。男主也是有前科的,难道就不怕留下指纹被追查?
前半段挺精彩无尿点的,但从男主报警失败以后走向就奇奇怪怪了。
普通人的设定可能想事情没有那么妥善周密,但,对方是个绑架犯,而且还有可能是杀人犯,好歹男主该有点害怕吧,至少防身工具带一带?
然后反派先陷害男主盗窃没得逞(虽然也是真的入室盗窃过),突然就不想让他进监狱了,让他父母失业,女友重伤,却把他好兄弟一家杀了。敢情反派也知道两个小贼要分主配,主角玩残,配角就杀杀完好了。无语..
然后就是警察这边,老警察其实很负责任了,至少人家去了反派家里里外外检查过盘问过了。而fbi女警反应就很迷了。男主问她会不会调查,嘴巴紧的跟啥似的,转头就兴奋极了。可是普通人报警连个答案都没有,你不怕普通人乱来出事吗?
然后就是典型的反派死于话多,而前面反派和女主交流的过程,没发现他这么爱说话呢...难道男主是知心人,反派想掏心窝子说说完整打算了?人设不符。
还有就是片头的反派打马剧情,差点让我以为来到了驯马片现场,前后衔接的太少了。你拍这个片段难道不是为了剖析反派的心理吗?结果fbi几句话就解释了。其实完全不需要这一幕感觉更顺畅,毕竟反派家里的马摆设多的我简直不能忽视他和马有不得不说的故事了...
还有个细节,女主脖子上带的那个电项圈,没锁啊,女主自己能自己戴上不是也能自己取下来?吃个饭都要取项圈,感觉不影响啊,这一部分还要专程介绍了项圈功能,真的没意义。
男主犯罪的动机既然是他14岁喜欢的女教师,那他居然对这些女的没有x欲?片中没有描述男主不行啊,都有p友,这个行为动机也有问题....
全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女主那声怒吼“你tmd就是这样救人的!”我也想说这句话。哈哈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觉得还是能凑合看,导演加加油多完善下就好了,毕竟我没睡着了,还被吓了一下(电锯同梗,屡试屡爽)
是个很不错的故事,过去看过,没标记,刚刚回顾了一遍才发现是看过的,可能是男女主不够大牌,所以豆瓣得分偏低;限制影评字数是极其无聊的做法,逼迫影迷浪费时间;限制影评字数是极其无聊的做法,逼迫影迷浪费时间;限制影评字数是极其无聊的做法,逼迫影迷浪费时间;限制影评字数是极其无聊的做法,逼迫影迷浪费时间;限制影评字数是极其无聊的做法,逼迫影迷浪费时间
这部《亦正亦邪》是部美国电影,今年的新片。讲的是俩小偷扮作饭店的门童,利用替客人泊车时直接开车到客人家行窃。第一位被人家的看门狗吓回来了,第二位肖恩开了辆玛莎蒂尔上路,以为这下逮了条大鱼了。结果进入豪宅一看,一个女子被捆绑在椅子上,满身伤痕。想救她可主人快回来了,只好报警离去。这豪宅的主人凯尔是个天生的虐待狂。察觉到肖恩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秘密后,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认为又找到一个受虐对象了。经过这两个专业和非专业、穷小子和富二代之间的反复较量,最后自然是正义战胜邪恶。凯尔敗于话太多。这也许是编导刻意为之吧。
是一部典型的美国惊悚片。新意在于主要的正面人物是一个小偷,却完成了一个正义的行动。片名也点明了这一点。从法律角度看,一码是一码,虐待狂自然是严重的犯罪,偷窃也不能放过。可从道德观念上看,我们一定是站在小偷这一边的。街上抓到小偷,人们通常的做法是先臭揍一顿,然后扭送派出所。而当这个小偷有了出人意料的善举,立马会得到人们的赞赏。自古就有将功补过的说法,一个无畏的英雄举动,可以使我们原谅忘记他的过失。不合法却合情合理。细想起来,道德的规范更接近人的本性。而法律是以条文和公式来体现的,各类行为必须量化,面对复杂的社会行为,执行起来不免显得略微僵化和生硬,也会产生不公。然而法律在几千年的演变中,一个小偷的判决从割鼻剁手到现在的拘留判刑,已经有了不小的转变。一个智者更多的是看到法律的不公,通过不断的追问和质疑促使它的完善。而我们普通民众则要以宽容的心态,期待法律向人性的靠近。
编导所刻画的肖恩这个人物,并非通常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以偷窃为生的人,他生长在一个正常家庭中,喜爱摄影,不喜欢受拘束的生活。之所以干上行窃,一是新奇刺激,二是为稻粱谋。也许在他的潜意识里,还有劫富济贫的打算,满满的正能量。他也明白自己的这个想法在道德上并不成立,在世人眼里这就是“邪”。只是稍稍宽慰一下自己。当他在行窃时遇到那个被捆绑的女孩时,他的第一想法就是救人。在他的道德底线中,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为此他不惜以投案自首的方式去报案。甚至为了救人差点搭上自己的性命。这其中,有一些是被警察的不作为和凯尔不断刺激使他激怒的因素,但是救人性命始终是他不变的信念。他的所作所为,正好把那句箴言反过来说:以恶小而为之,以大善亦为之。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有过胆怯,有过犹豫,有过退缩,但最终肖恩仍然勇敢的去做了。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两面性,有时也是互相矛盾的。真正检验一个人正是在这样的关键场合。最终我们看到他的身上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而凯尔这个人物则相反。富人家出身,想要的都有了,就是没有良好的教育。待人彬彬有礼,骨子里却是邪恶无比。小时候虐马,大了虐人。他杀害了肖恩的搭档,为了掩盖罪行,他还同时杀死了邻里的三个人。他在山中小屋前的院子里有一个神秘的地窖,里面埋藏着被他虐待致死的众多冤魂。在他的眼里,所有人都不过是他手中的玩物,以为有了钱和智力就可以摆平一切。也许他以为社会上根本就不存在神秘公平正义,更不存在善良的人性。他对肖恩说:“你真是奇怪,强烈的冲动会让你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某个你甚至不认识的女人,这真他妈不可思议。你以为你会得到什么?”这就是他的思维。这也是他永远也不会理解的人性。他以为对人施虐就是快乐,他以为在这个世界上为所欲为就是自由。实际上,他们这类人永远也不会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快乐。
现而今社会上有一股“仇富”心理。多数是因为富人的有钱使得没钱的人羡慕嫉妒恨。俗称的“红眼病”。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那么一部分富人,有了点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以为可以凌驾于法律和道德之上,少了约束,多了狂妄。也有如凯尔这样的人,以炫富满足自己的虚荣,以伤害他人满足自己的变态快感,罪行累累劣迹斑斑。人们所“仇”的正是这些行为。从根子上说,人们所厌恶的是那些本不该用金钱买到的东西却成了商品。这种交换给社会增添了无序和混乱。在某种程度上应了那句“为富不仁”的老话。
影片中有许多场景展现了手机的那些巧妙功能,而凯尔则把这些功能玩的出神入化。手机跟踪、观察家里的实时动态,遥控冰箱、咖啡壶,遥控开门锁门。确实很吸引人。可惜手机的主人拿它净做坏事了。
影片的两个主人公演的很出色。尤其是凯尔,由大卫·田纳特扮演。印象中看到他所出演的影片中,多是扮演正面人物,这次扮演一个反面角色,竟然也那么到位,暴戾、残忍、自得,入情入理。真的很好。只是剧本显得老套了。
本人评分:5.5。
一直以来,我都极其喜欢看惊悚片,这类影片往往会展现一个普通人在特殊环境下通过其熟悉的非常规技能与另类智慧解决困境,这样的故事想想就颇有看点,本片在这个领域中就是属于高于及格线的作品。
本片用了一个惊悚片中并不常出现的角色身份——贼。当一个贼偷了变态杀手房子,这会产生什么事情?想想都觉得有趣,导演似乎在这一部分开局剧情中思考较多,对凶手的塑造也极其成功,暴戾,却又心思细腻,在各个方面都先主角一步,各种碾压主角,我本想看主角逆境翻盘,可惜接下来的剧情导演和编剧似乎搞崩了,也许是因为反派一直这么强,主角没希望赢,亦或者反派本就是一个神经病,不管出于什么缘由,反派在下半部分剧情中突然熊孩子附体:偷东西,造谣,发裸照,栽赃嫁祸……陆陆续续的干了一系列熊孩子般的事之后,又突然莫名的狂暴了,把智商和逻辑完全的丢在了一边,到这步,我还能忍,但主角怎么也把智商给丢了,摄像头截图,导航记录,手机拍照探路这些充满智慧的小细节用完后一下子就变脑残了,直接上演了教科书般的:救人不成反被操。这让人实在无力吐槽。
抛开剧情方面的高开低走不谈,本片在前半部分的惊悚氛围与紧张感营造上还是很不错的,潜入房屋的戏份我都感受到了些许《后窗》的影子,而小贼和反派之间小智慧的较量也颇有看点,只可惜这一部分在影片收尾部分没有继承下去,给人一种中途换了编剧的导演的错觉,好在细节足够丰富,每一个点也都给出了尽可能的解释,不管是否真的合理,导演和编剧都考虑到了,并给出解释这就已经高过大部分同类型罪案惊悚片了,如果导演和编剧能继续走这个领域,想必接下来应该会有更好的作品出现,总体3星半,碍于细节上的诚意,勉强给4星。
剧情方面并没有特别多的惊喜,但可贵的是本片宣传的价值观与对道义的追求,健康得令人感到无比爽气。看多了揭发人性假恶丑的片子,偶尔回归一下“主旋律”,感觉竟是意外得痛快。
与此同时,本片还利用阶级、社会角色与善恶行为制造出了强烈反差,也使得寻常的犯罪主题多了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开着玛莎拉蒂,拥有巨额信托基金、衣冠楚楚的精英阶层,可能是披着人皮的恶魔;开着穷酸破车,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屌丝也会有为了陌生人献出一腔热血的真心。正与邪的交战从来不会因为阶级差异而有所区分,同样,是非善恶也不能单从外表进行衡量。
或许“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已经成为社会常态,但事实上,人并不总是利己主义者,善意或许就潜藏在每个人的内心角落,就像窝囊的男主能够为了陌生女孩一再冒险,不确保女孩安全决不罢休,种种情景令人动容,虽然付出了不少代价(女友、朋友连遭报复),但这并不是善良本身的错误,而是反派过于狡诈,而警察又太过无能才会一再制造悲剧。
所以哪怕主角是个行差踏错的青年,哪怕有些行为傻得可怜,但老衲仍然坚定地站男主,善良和仁爱永远都不会过时,看到片末男主与女孩隔窗对望的时候,心中莫名感动。也许这世界确实有很多黑暗和阴影,但同样存在真与善普照的地方。正义一直都在,它只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3.5星。一开始还可以,有点小紧张。然后一路证据,有钱真的可以。为了结局,有点拖沓。
【YVR-Scotia】坐我旁边的小妹妹(10岁?)都吐槽nonsense的逻辑… 一惊一乍也不唬人…… 除了粉丝没必要看 一星半
前面还比较惊讶,后面FBI败笔,结局不知道女孩怎么就躲过枪击的,不过女孩的怒吼还是很有意思的。
惊悚程度足够了,只是美国人的房子也太好开了吧,另外美国警察办案真的这么拖沓吗,他们在现实中甚至可以随便突突犯罪嫌疑人的啊,三星吧。
一开始开的头不错,不过从博士发怒开始就失控了,看看导演的其他杰作…不出奇
沃德天 贱卷混的也太惨了吧 怎么会接这么恶心人的剧本 各种意义上的令人不适
正义感爆棚小哥让人喜爱,正反交锋稍嫌夸张拖沓,结局大快人心,不过这么冷酷高效的反派还是死于话多未免不够爽利。
一惊一乍的挺有意思。DTT的本子变态有余层次不足,可惜了他的演技。昨天刚去过波特兰今天就看了这个…一个smart home和valet parking的高级黑。
本来以为冲着DT应该不会打三星的,但是这个剧本也太无趣了。老套的“高智商反社会精英败给勇敢坚定正义才华有待挖掘的白人穷小子”加上一条FBI探案线。男主完全抛弃了自己的职业素养,偷拍都不知道关声音,行窃留下了大量证据要反派擦屁股,跟外面那些妖艳贱货一点都不一样厚。结局也明显为了戏剧性牺牲了真实感,反派都提示拼爹拼不过了还不直接干掉对方,天啦噜。
有想法,但拍成了幼稚剧,没拍出效果。特别是罗伯特席安,蠢。从房子爆炸到最后,简直蠢透了。
挺好看,好几次把老子吓得一哆嗦。
臭狗屎逻辑还能拍片。
“That's how you fucking save somebody!”
罗伯特席安可能是坳美音最差的英国演员之一。。
电影的叙事不够流畅,阶级因素太惹人厌,不过结局拍出了翻身作主人的气概。大卫田纳特能把变态演的很戏剧性。
人性总是复杂而矛盾,没有单纯的坏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好人。
后半段崩了 每次dtt演反派都出奇迷人 很容易带毁我三观
前30分钟好的不像话,预感到后面会崩,但没想到是全方面的崩,人物行为逻辑、剧情逻辑全都不顾,虽然杀手符合犯罪侧写但对观众太不友好。P.S.被那个闪光灯吓到尖叫的请举下手,一定不是我一个人对不对!!
果然,还是有钱人犯起罪来隐蔽性更强一些。
还是节奏紧张的,虽然到了最后有点拖沓,全程都没怎么犯蠢,还是很给力的,就是朋友死的可惜了,女朋友也超级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