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大概只有创业者才会对这个电影感兴趣吧,可创业者毕竟是少数,而且又比较忙基本没空看电影,注定票房扑街。来之前想过带纸巾,可能是忘了,也可能是懒,还可能是自己又觉得没必要,毕竟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眼泪,有眼泪也是鳄鱼的眼泪,却意外地哭的一塌糊涂,不是被电影感动的,毫无例外的,从有记忆开始,每次哭的很惨都是自己感动自己。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一岁多的时候,我是一个吐字不清,拿着爸爸裹着几毛钱的纸条去三百米外的小卖铺打酱油的孩子(我父亲说的)。三四岁的时候,我还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在一个类似私塾的地方因调皮加女同学打小报告被罚站从客厅门口又被发配到大门口,我鼓动其他两个跟我同样受罚的小朋友一块去找妈妈,刚跑出去几米,他们就退缩了,两公里的路,我走了很久很久,快到爸妈卖菜的菜市场的时候,被我姨夫骑自行车拦住了.....不知是那个老师不要我了,还是爸妈的原因,我从此退学。大概五岁的时候,我回到了老家农村的幼儿园,经常被女同学打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我口音跟他们不太一样,那时候我成绩倒数第二,同桌倒数第一,为了不当并列倒数第一,我不让他炒我的试卷。一直到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我都是班里的中下游水平,三十五六个同学,排二十七八九名,还经常打架,有一天早上跟幼儿园的那个同桌打架(那时候我们已经不是同桌了),班主任语文老师还没去,数学老师把我俩叫到办公室,说我俩考这么差还有脸打架,让我们在那一堆卷子里找到自己的考试试卷,同桌先找到了试卷,具体多少分忘了,反正不到三十分,立马被数学老师踹了一脚,还在找试卷的我顿时手抖,数学老师看不下去,帮我找到了,九十多分!他对我说:考的好也不能打架,你先回去吧。然后同桌一直罚站。从那开始我的成绩直线上升,甚至经常考第一第二,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家的土坯墙上已经贴了半墙奖状,大学毕业后拆房子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小时候调皮,被爸爸打了之后我就躲起来让他们满村的找我,通常谁都找不到我,但是我爷爷一出马就能立马找到我,所以我怀疑他小时候被打后跟我藏的地方是一个地方。爷爷和我应该是家族里最聪明的两个男人,除了我吃的苦更多一些。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纪的时候,爸妈买了辆农用三轮,经常去外地贩菜,有时候一个多星期不回一趟家,每到冬天我的手脚耳朵就冻得跟萝卜似的,一掐就出水,没有暖气的房子里的被窝好几个小时都暖不过来,常常睡醒了脚还是冰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上高中住校。现在想想,我十一岁左右的时候就独立生活了呢。小学时的某一天,我突然产生了对金钱的极度渴望,一有空就在村里到处找破烂,忙活了大概一个月,卖了不到一块钱,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初中学校离我们村骑自行车有十五分钟左右的距离,我跑着跑了三年,现在想想自己2018年“裸跑”(没有准备)日照马拉松全马完赛,是上初中时就做好了准备。
高中三年一直是我心里和人生的一道坎,被班主任多次体罚加上失恋(我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喜欢她一直到高三表白到现在她已为人妻我们手都没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觉得正眼看别的女生一眼都是对我爱情的一种亵渎,虽然后来她同意做我女朋友第二天又反悔了,但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厢情愿)再加上父亲在我一个月只回一次家的情况下跟我抢电视看说接上头了不能断结果第二天喝得酩酊大醉不看了,我彻底崩溃没有了一丁点学习的动力,而且多次想过自杀。记不清是高二还是高三,我拉同桌第二次创业,卖水,两块钱一桶的大桶水,我们一杯一毛钱卖给同学,五毛钱可以喝一天,有个同学差点把膀胱喝炸,所以第二次创业无疾而终。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顿悟,决定复读。高四的一个冬天,骑自行车回三十多公里外的家,冻的腿疼,村里医生开的药,开启了我半年多的病床生涯,差点挂掉,裸高173的我体重从150降到了90达到颜值高峰帅倒自己,那时候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奶奶的爱,找了很多神婆,还拿钱借钱给我治病,毕竟几乎三代单传。住院的时候,隔壁床的病人某酒店总经理的一句住不起院就别住我到现在都不会原谅他。我叔说“今年大学又完蛋了”,后来感谢某某医学院收留了我,虽然我当时很懵逼的上了他们的计算机专业,不对,是被他们的计算机专业上了,还是不对,是我上了他们。上了大学我开始了疯狂创业,军训刚结束(我借口大病初愈没参加,辅导员让我在一旁陪着同学们并且搬水服务以融入团队,在此感谢恩师)就摆地摊卖电子产品,有一次有个女生花65块钱买了我一个优盘,给我供货的校友说他35都没人买他的。大学四年,我干过几乎所有能干的兼职,某大学城所有的学生能做的创业我几乎都做过,包括卖手机卡、卖报纸、卖被褥、卖各种日用品、卖电子产品,给银行完任务办信用卡办储蓄卡......记得手机卡利润32块钱的时候,我给跟我干的人30甚至31(行情差不多是20到25),那时候绝对是“敢分天下”,现在也是!大学四年我上了没有四节课,挂了十几科(补考全过),因家贫、任性、倔强、赖皮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我没有交一分钱学费,直接导致所在学院在全校的交费完成率倒数第一,写到这里有点骄傲(无耻),再次感谢母校没有开除我(等过几年,一定给母校捐N个亿)。
大学期间,我卡里最多的时候有将近二十万,但很快被省会的一个骗子骗光。大学毕业半年后大概是2013年2月份,我补齐学费拿到了毕业证学位证和档案。毕业后,差点进工厂当工人,后来跑过信用卡,卖过POS机,去理财公司上班被骗过几十万,被动放高利贷被借款人骗过上百万,摆地摊喊喇叭推广过软件,创业做过电催,到今天资金链几乎断裂,我的财富巅峰大概是八百万左右,很不要脸的说我所在的四线城市能玩的我基本都玩过(你懂得),真的是钱来得快去的也快。最后悔的一件事是没给爸妈买套房子。现在很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创业,做婚恋社交APP,准备把现在住的这套三百多平的房子卖掉,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如果有一天,我很成功了,学校一定不要请我回去演讲,我会劝学生退学的(坏笑)。我所有的创业,基本全源自一个穷屌丝想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家族命运改变周围人命运的想法。前几天跟朋友说,小时候我爸妈跟我爷爷奶奶关系不好,所以爷爷奶奶不疼我,爸妈又常年在外地做小生意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导致我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受了大量的罪,心里有很多的苦,很难彻底的开心和自然的笑。人就活一次,这一次我选择努力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轰轰烈烈过一生。我坚信我天生就是万亿富豪的料,注定要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尽百倍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燃点》中,我看到了中国目前创业者的生存现状。创业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我们值得去思考的。影片中安传东说,创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创业,是实现阶级跨越的一条重要通道。创业,是你有一个想法,以你现在的能力你也能够去达成它。徐小平说,不要去苛求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望,也不要去挑剔人们有了钱以后人们不同的生活态度,每个人灵魂深处都存在着一种火焰。那火焰,就是创业。影片中的许多人,他们都不是第一次创业,在此前,他们都尝试了许多次,也都失败了许多次,但他们还在坚持,他们坚持的不仅仅是创业本身,是自身的价值,是自己的理想与热爱。如安传东所说,我创业一年,一年不成,就两年,十年还不能成功吗?安传东目前或许并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创业方向和遇到较大的机遇,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敢于冒险,敢于突破自我的天花板,不是那些安于一个非常安逸舒适生活的人去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是那些敢于冒险的人,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 当然,在《燃点》中,我们也看到,创业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件事情,不是一个突发奇想,它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现实基础之上的。影片中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创业者遐想出来的市场,没有任何依据,自己也没有想清楚,包括自己包括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也没有想清楚的莽撞创业。”莽撞创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容,这或许是大学生创业者普遍面临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或者初创业者而言,创业大多基于创业者自己的脑海中,这份创业蓝图和实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一项真正好的项目,是需要贴近实际的,需要有一定的数据支撑的。方向没有选好,一路狂奔也不过是坠入悬崖。
因为自己也是创业者,所以当这部纪实电影出来之前,抱有很大的期望,结果看了之后非常失望!
第一:行业问题,清一色的互联网行业的选角(虽然我本人也是),让创业这个主旋律显得单一又乏味,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实业,而且实业方面有很多白手起家靠自己能力攫取第一桶金的案例,不像互联网都是要靠资本力量砸起来的,作为创业这个主题,居然一两个实业的选角都没有,着实不应该。
第二:人物选择,个人觉得,里面这些人物真正能够对创业者有所启发的,有实际经验以及真正创业精神可依的,并不多。他们要不是一些幸运的普通人,要不是一些还在坚持的,但却是为了创业而创业的人。
即使是徐小平这些已经成功的投资大佬,在看完他的履历和很多他的发言观点后,并不觉得他本人能力很高(当然也不差),只是在幸运的时间遇到了幸运的人和风口,张颖能力和大佬地位当之无愧,老罗很难评价,一方面他的毅力和魄力都没说的,可另一方面他创业如此长的时间还没有真正成功有点不应该,因为他在做智能手机的时候,应该说切入的时间点(2012年),是非常之好的,绝对站在了风口上,可惜 ..
很多人觉得安传东更接地气一点,影片里他的普通人身份和落魄的处境也更能引起观者的同情和共鸣,包括我也是,但是,我们作为创业者应该要客观地看问题,我后面特地去看过安传东的一些访谈记录,给我的印象,他太注重理论了,在每个项目上都是用一些想象的数字去计算和估计,而忽略了市场本身的实际反馈和自身的可操作性及可持续性,张颖对他的评价没错:很多创业者的项目都是自己遐想出来的市场,普遍问题。而我觉得,务实是创业者最基本的精神,安传东缺乏这一点,当他在跟合伙人为两百多块钱电费而争执的时候,办公室却用着昂贵的苹果电脑,(我们都知道好电脑能带来更好的效率和稳定性,但是同样的效率和稳定性不用花那么多钱买其它的一样可以实现,创业初期没必要一步到位。)还有,安传东在影片里说,他只相信命运在自己手中,然而,期间他却拿出一本易经八卦的书说起了命数运数,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我都晕了,毕竟好得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出来的,怎么这种低级的东西都能相信!等等这些,体现了他内心的不满、失望、矛盾和不够理性务实
我觉得,创业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天时地利就是产品风口和市场环境,人和就是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而所有这些,都要务实,不要一开始就假大空,一开始就去追求那些表面的、虚伪的、虚荣的,这样的人,我不觉得能多成功,反过来说,只要产品思路顺应市场潜力,勤奋务实,有能力的同时又有魄力,那么一定能成功
情怀电影,1分给互联网,1分给创业,1分给互联网人。燃吗?我没燃,电影院里的其他人也没燃。
其实整个电影看下来,只有安传东贴近现实,接地气,能引起共鸣,因为他是基层互联网人。他的喜怒哀乐才有燃点,因为我们从中能看到我们自己。
感谢《燃点》让他这样的基层互联网人能拥有姓名,就像书里的《互联网人》一样。
罗永浩准备新锤子发布会,亲自查看现场布置。是我的话我不会这样,我会认为分管发布会的手下已经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了。我作为螺丝钉习惯了只做自己“分内之事”,从不“逾越”。
他们的专注令人印象深刻,对此我心生羡慕。专注一项事情的时候,吃饭时想的是这件事,闭上眼睛想的也是这件事。你还记得你上次脑子里只有一项事情的时候吗?
也许我们厌倦了白领生活,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日子,想通过创业搞点事情燃烧生命,怒放起来。这时候主观热情控制了大脑,管不了客观现实上创业是否拥有一定的成功率。产品的竞争力、商业模式、未开拓完全的市场等等因素,都证明创业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
既如此,还上吗?
“你对这个时代适应得越好,就有可能是下一个时代最大的失败者,因为时代和时代之间的变化就是这样。”傅盛如此说道。身处时代之外传统行业的我,无法真正但只能尝试体会这句话。身处互联网行业的大佬们大概也体会不到夕阳行业死水的感觉吧。
戴威(OFO创始人)对着采访他的主持人说:“未来不会有人买单车了,所有单车将由我们从工厂采购,我想我们改变了整个单车行业。”看到这里我十分惊讶。宽容点,把他话里的“所有”定义为90%。即使是90%,我也不信这句话。我怀疑他自己真的信吗?他是拿着话筒盯着主持人把这句话说完的。
那么有至少两种可能:1.他自己也不信,想靠噱头做新闻拉更多投资,甚至试图让主持人相信;2.他笃信这句话,也一定知道非常多的人(比如我)不信,但仍然把这句话广播出去以期让更多人相信,获得更多的力量和支持。当他发现这句话无法成为现实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个崩溃的过程?笃信→开始怀疑→强迫自己相信→事实摆在眼前→接受现实——大概是就是这样的过程吧。
作为马后炮的观众,在2019已经知晓ofo和锤子很悲剧,似乎可以开始嘲笑一番:“这些人只会吹牛B骗钱”。作为创业者呢?我不知道,不在其中不知其味。
也有创业者说:“别说什么互联网餐饮,我们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我们就是一个小型的公关公司”。创业者带上互联网的名头,也许不明觉厉的只有观众。互联网+没有翻天覆地,不管是投资方还是创业公司都明白这一点。观众看着眼花缭乱的一切,俨然活力十足的盛世。一地鸡毛混着泥土,又为新热点提供土壤。
在今天,革命性的新事物越来越少,无法诞生很多足以冲击现有经济结构的新行业。投资人看到创业是九十九死一生的事,并不鼓励创业。创业者付出的金钱、眼泪和热情,绝大部分情况下只能付之一炬。
人类天生损失厌恶,很多人会下意识控制自己的投入,以减少在未来失去的痛苦。若是全身心投入,又没有获得回报,这种痛苦难以想象。
透过水面闪着光的,到底是月影还是宝石,唯有伸手触碰才能知晓,所以我们会认为唯有现实才能证明虚幻。然而现实和虚幻从来都不是1和0的关系。摸不到,也许是手伸得不够前、宝石太远。所以你不能证明它不存在呀是不是?
月影还是宝石?不知道呀。
但你看它多美啊:)
《燃点》这部记录片向我们讲述了多位中国移动互联网精英创业者的生存历程,也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青年创业者们所秉持的那份热血与情怀。对罗永浩、papi酱、戴威等自身产品创始人的真实采访,也侧面反映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创业者们跌宕起伏的奋斗历程。纪录片里所呈现的一些创始人们窘迫困境,启示我们理性与规划的重要性。即便是知识精英,人中龙凤,也难免吃瘪,或许是创业时机的选择不对,或许是与团队的交流沟通不畅,或许是融资时的先天困难,创业者们总要在极短的周期内面对一个个险阻。卓越的投资眼光、专业的管理技能、强大的心理素质、出色的领导能力,都是一个个创业者成功所不可或缺的,但影片并未对此过多着墨。2021年的今天再看这些人,个中结果我们已经能直观看到,或许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但就像总导演关琇所表示的:“《燃点》不以成败论英雄,每一个走上创业这条不归路的人都值得尊敬,因为他们其实是社会前进的动力。””青年创业者们要迈出这一步,需要梦想,需要激情,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在商场里纵横拼搏。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失败,但不放弃就有机会,有勇气在这条狭路上拼搏,去赢得属于自己的掌声与喝彩。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明日之中国将更有活力,更加充满希望,创业精神也总会一脉相承。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看到戴威脑子里全是我的 排到第9,990,000个的押金退款
奔着老罗去看的,然后从安传东身上看到太多前几年“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被挤进去的人,其实他们并没有做好太多的准备,只是觉得得搭车赶潮,希望再过几年他们做好了准备再出发
现实意义大于艺术意义。罗老师加油。安传东让人心疼。
老板要是请你看这个,可能就是没年终奖的意思。
成都银泰城 离软件园最近的有排片的影院 一天两场 坐满了年轻人 可能是创业者 可能是创业公司的员工 可能是锤粉或锤黑 观影途中 有人唏嘘 有人狂嘘 有人抹眼泪 有人感叹自己还算幸运 创业百态 观众席远比电影里真切
跟我预想的一样,就像个电视专题片。在影院看的唯一好处就是可以很专心吧……影厅里观众不多,应该都至少是对创业感兴趣的。有对儿情侣看完后一直争论,在电梯里就犀利地吵起来了……
一群被自我梦想洗脑革心的社会人。自强则万强。
看豆瓣短评真的是体会百态,失败则群嘲。创业,改善生活,扭转命运,证明价值,回想过去飞跃的十年,我们需要一部纪录片,照一照我们焦虑又急切的心态。
《燃点》,一部关于怎么样狂烧别人的钱,却没能熬过寒冷冬天的真实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的创作本身就和“创业”这个主题一样,看似有讨论价值,但本质上还是没有任何价值。想要表现所谓的深刻,想要把明星一样的创业者拉下神坛,就用大量毫无意义的生活细节来填塞更没有意义的、心灵鸡汤式的采访和自我解读。说到底,这些人拍完了一部纪录片都不知道“创业”是什么,只不过在素材里迷花了眼而已。
我能理解导演,这群人是不肯把真实的自己拿来给你拍的,你就脑补一下老罗在镜头后骂人,戴威在镜头外哭,papi在镜头外丧,傅盛在镜头外空虚,那就会觉得这个“燃点”就是记录了现在,没毛病
作为记录片,整部片准备好的摆拍采访太多(有点像看《焦点访谈》),不经意间流露的真实瞬间太少,那种默默跟随人物进入他的生活片段太少。罗永浩团队开会那种镜头就很好,专门让papi酱宴请两个旧友来拍就太特意了。
罗老师,片酬先把欠各种供应商的钱还上呗
第一感觉是不专业,镜头太晃,场景选取太矫情。其次和海报相比,避重就轻了,失败的特写是小人物,海报确是按咖位,算虚假宣传嘛?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烂的时代,为我锤心痛一击,再多点龙哥的镜头我都要哭了,为所有失败者加一星。PS.papi酱可爱的。
哎在朋友圈里都不好意思吐槽,这里面那个做跨界美食家的那是个什么烂项目我去……我去你一成年人拿着村里老爸挣的钱去给人发工资,美其名曰追寻梦想往上爬,赔光了回村还哭兮兮搞得巨悲情,活脱脱一个想逃避现实的傻逼巨婴好不好……我是真怕这种假梦想之名的片子惹地一堆人激情澎湃去创业……啥时候创业能跟梦想这词脱地远点,跟创造社会价值挂地近点,才会稍微多靠谱一点
前两年的风潮是综艺节目变电影,这两年就是电视访谈也要变成电影上院线。
戴威还是太嫩 看他开会的架势就知道了 还是挺单纯的小孩 如果只是以成败论输赢的世界太无趣了 顺便传东小可爱太可爱啦 感觉张颖是个没什么耐心 世故的成年人 骨子里面透着骄傲 传东跟他聊天之间 很明显处于弱势 金星是个相对来说活得很接地气的人 还有就是傅盛英语说的那么中国腔 还在旧金山买了豪宅哦(不是黑 对了徐达内是个彩蛋吗哈哈哈好好笑
这个片子一定不挣钱,专不专业也另说,也一定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但如果是自己是创业者,特别是互联网创业者,应该很多人会去看,并不是娱乐或者放松,而是寻找认同感或者情感出口,因为创业是孤独的。或许有人嘲讽剧中的几位有的押金没退,有的公司黄了,但在我眼中他们就是一次创业失败了而已。创业失败很正常,95%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活不过一年,99%的创业都失败了,但是他们明知风险巨大却依然坚持,明知机会很小依然埋头向前。前赴后继的创业者才是中国经济爆发增长的核心力量。失败的人在失败中学习,变强,而你们,只会喷。
我就想看罗永浩扇自己耳光怎么办?